1、全等图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就是全等图形。
2、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分线上
5、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分线*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6、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7、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8、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9、推论夹在两条*行线间的*行线段相等
10、矩形判定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11、菱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行四边形是菱形
12、定理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1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14、与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分线上
15、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分线相交于一点,这个点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16、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17、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18、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19、定理1 在角的*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0、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21、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2、关于坐标轴、原点的对称点:
2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24、正多边形:在*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正多边形。
25、公式与性质:
26、要提高初中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首先可以从家庭引导,家长可以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言传身教,让孩子对数学有一种神秘的好感。老师也可以和学生进行贴心的交流,打造自己的人格魅力,让学生被自己吸引从而更好的对数学感兴趣。
27、要抓好几个提高数学成绩的必要条件。数*算,数学解题(保证数量和质量),准备错题本,准备一本参考书,遇到难题尽量靠自己去解决而不是直接看答案,再保持勤奋和多动笔练习。
28、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9、画函数图象的一般步骤:一、列表(一次函数只用列出两个点即可,其他函数一般需要列出5个以上的点,所列点是自变量与其对应的函数值),二、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函数的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的个点,一般画一次函数只用两点),三、连线(依次用*滑曲线连接各点)。
30、根据题意写出函数解析式:关键找到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等式,既函数解析式。
31、完全*方公式
32、同底数幂的除法
33、分组分解法:
34、对于整式和分式之间的加减运算,则把整式看成一个整体,即看成是分母为1的分式,以便通分.
35、异分母分式的加减运算,首先观察每个公式是否最简分式,能约分的先约分,使分式简化,然后再通分,这样可使运算简化.
36、作为最后结果,如果是分式则应该是最简分式.
37、特殊值法:(特殊值淘汰法)有些选择题所涉及的数学命题与字母的取值范围有关;
38、函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变量x和y,如果对于x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那么y就叫做x的函数,其中x做自变量,y是因变量.
39、二者之间存在着从属关系。2、存在条件相同。3、0的算术*方根与*方根都是0
40、二元一次方程组
4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42、*均数
43、中位数与众数
44、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
45、数据的离散程度
46、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其优缺点
47、组数和组距:在统计数据时,把数据按照一定的范围分成若干各组,分成组的个数称为组数,每一组两个端点的差叫做组距、
48、对角线互相*分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49、对角线相等的*行四边形是矩形。
50、实数的绝对值: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60句菁华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3、理解简易方程的意思及其解法;
4、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行四边形的面积。
5、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6、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7、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
8、三角形面积=底×高÷2字母公式:s=ah÷2
9、计算圆木、钢管等的根数:(顶层根数+底层根数)×层数÷2
10、重叠法;
11、公式计算面积法;
12、正方形周长=边长×4 C = 4 a
13、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S = ( a + b ) h ÷ 2
14、1*方米=100*方分米=10000*方厘米
15、①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16、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17、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2。6÷1。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2。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1。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18、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19、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20、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2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2、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23、直径=半径×2 d=2r半径=直径÷2 r= d÷2
24、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 = abh
25、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 = abh
26、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行四边形,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行四边形的底; *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行四边形的高; *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行四边形的面积, *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因为*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27、长方形框架拉成*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30、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通过加、减进行计算。
28、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P16):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 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 0 再除。
29、(P2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30、个数量关系式:加法: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31、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32、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33、等底等高的*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34、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用它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更合适。
35、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36、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37、整数化成假分数:用指定的分母做分母,用整数与分母的积做分子。
38、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如12=223
39、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 分母相同时,分子大的分数大; 分子相同时,分母小的分数大; 分子分母都不同时,通分再比。
40、分数的意义两种解释:①把单位1*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 ②把3*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
41、只有1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2、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43、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44、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奇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个数=中间数
45、1992所有的质因数的和是( 88 )。
46、几个数的( 最大公因 )数的所有( 因 )数,都是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几个数的( 最小公倍 )数的所有( 倍 )数,都是这几个数的公倍数。
47、用长是9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7厘米的长方体木块叠成一个正方体,至少需要这种长方体木块多少块?
48、小红、小兰、小刚和小华,他们的年龄恰好一个比一个大一岁,他们的年龄相乘的积是5040。那么,小红、小兰、小刚和小华各是多少岁?
49、一个长方体玻璃容器,容器内装有6升水,这时水面高度是15厘米。把一个苹果放入水中,这时容器内水面的高度是16.5厘米。请你求出这个苹果的体积。
50、<<1,□里可以填的自然数有( )。[写出所有可能]
51、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分别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52、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
53、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54、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面图形。(以前所学的图形如长方形、梯形等都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面图形)
55、长方形里最大的圆。两者联系:宽=直径
56、同一个圆内的所有线段中,圆的直径是最长的。
57、142=6.28 3.143=9.42 3.144=12.56 3.145=15.7 3.146=18.84
58、1416=50.24 3.1418=56.52 3.1424=75.36 3.1425=78.5
59、圆的面积公式:S圆=r2。圆的面积是半径*方的倍。
60、半圆的面积是圆面积的一半。S半圆=r22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50句菁华
1、(P2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2、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P16):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3、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4、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行四边形的面积。
5、用计算器来验算
6、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7、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8、长方形面积=长×宽字母公式:s=ab
9、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通过加、减进行计算。
10、重叠法;
11、分割*移法;
12、公式计算面积法;
13、三角形面积=底×高÷2(s三=ah÷2)
14、1*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方米
15、①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16、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P10)
17、(P11)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18、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19、(关于“大约)应用题:
20、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S=ch。
2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
22、*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23、直径=半径×2:d=2r;半径=直径÷2:r=d÷2。
24、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s=πr2。
2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26、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公式:S=(a×b+a×c+b×c)×2
27、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那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28、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行四边形,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行四边形的底; *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行四边形的高; *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行四边形的面积, *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因为*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29、(P2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30、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 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31、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32、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用它代表全体数据的一 般水*更合适。
33、身份证码: 18 位
34、3 0 5 2 1 1 9 7 8 0 3 0 1 0 0 1 9
35、可以表示起点
36、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乘分母加分子做分子,分母不变。
37、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38、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39、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等式>方程
40、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奇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个数=中间数
41、A、B、C都是非零自然数,且A÷B=C,那么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A ),最大公因数是( B ),C是( A )的因数,A是B的(倍 )数。
42、长180厘米,宽45厘米,高18厘米的`木料,至少能锯成不余料的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木块多少块?
43、某工厂有煤5吨,如果每天烧 吨,这些煤可烧( 5÷ =5÷0.2=25 )天;如果每天烧这些煤的 ,这些煤可烧( 5 )天。
4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45、作用:一组数对确定唯一 一个点的位置。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 例:在方格图(*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数对(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注:(1)在*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坐标表示列,y轴上的坐标表示行。如:数对(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
46、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47、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 可能
48、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是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是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49、正方形里最大的圆。两者联系:边长=直径
50、大小两个圆比较,半径的倍数=直径的倍数=周长的倍数,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30句菁华
1、2 有理数
2、3 有理数的加减法
3、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4、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5、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rational number)。
6、人们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number axis)。
7、一般的,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 value)。
8、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9、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0、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11、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12、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3、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14、接近实际数字,但是与实际数字还是有差别,这个数是一个近似数(approximate number)。
15、从一个数的左边的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尾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significant digit)
16、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degree of a monomial)。
17、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18、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19、有些几何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的各部分都在同一*面内,它们是*面图形(planefigure)。
20、将由*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面图形,这样的*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net)。
21、角∠(angle)也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
22、几何图形的投影问题
23、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
24、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25、科学记数法将一个数字表示成a×10的n次幂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这种中,a叫底数,叫做指数。当看记数方法叫科学记数法。
26、一个数与准确数相近(比准确数略多或者略少些),这一个数称之为近似数。
27、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28、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9、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30、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100句菁华
1、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行
2、两直线*行,同旁内角互补
3、角边角公理(
4、定理3
5、勾股定理
6、*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7、*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8、矩形判定定理1
9、矩形判定定理2
10、几种几何图形的重心:
11、(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
12、乘方的定义:
13、*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
14、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15、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
16、几何图形
17、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18、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三要素缺一不可)。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19、性质定理3
20、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sin(a)=cos(90-a),cos(a)=sin(90-a)
21、绝对值: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若|a|=a,则a≥0;若|a|=-a,则a≤0。
22、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2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2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25、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分线
26、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分线
27、去括号法则
28、角的度量
29、角的*分线
30、角的性质
31、多边形:由若干条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相连组成的封闭*面图形叫做多边形。连接不相邻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32、①直线L和⊙O相交
33、一元一次方程
34、切割线定理
35、有理数加法
36、正三角形面积√3a^2/4
37、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L=nR
38、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39、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40、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41、角*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分线。
4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43、性质:(1)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分线。
4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角对等边。
45、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46、s菱=争6(n、6分别为对角线长)
47、单项式的系数:是指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
48、对称性: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49、正多边形:在*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50、推论2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51、定理: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
52、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
53、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动点沿四边形的边运动,根据问题中的常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判断函数图象.
54、求出每段的解析式.
55、函数图象的最低点和最高点.
56、一元一次方程根的情况
57、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任意一个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
58、圆的两条弦1)在圆外相交时,所夹角等于它所对的两条弧度数差的一半。2)在圆内相交时,所夹的角等于它所夹两条弧度数和的一半。
59、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60、一般的,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61、一般的,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62、四边形
63、图形的*移和旋转
64、统计
65、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行。
66、同位角相等,两直线*行。
67、两直线*行,内错角相等。
68、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69、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70、角的*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71、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72、*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73、*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74、*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一组对边*行相等的四边形是*行四边形。
75、菱形性质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分一组对角。
7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77、推论1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行的直线,必*分另一腰。
78、*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
79、性质定理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80、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81、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分这条弦并且*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82、推论2圆的两条*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8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84、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85、定理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分两圆的公共弦。
86、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
87、乘法与因式分解
88、三角不等式
89、判别式:
90、垂线: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两条直线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91、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92、同旁内角:(在两条直线内部,位于第三条直线同侧)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旁内角。如:∠3和∠6。
93、*行:两条直线不相交。互相*行的两条直线,互为*行线。a∥b(在同一*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行线。)
94、两条*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行)
95、证明:推理的过程叫做证明。
96、坐标:数轴(或*面)上的点可以用一个数(或数对)来表示,这个数(或数对)叫做这个点的坐标。
97、原点:两个数轴的交点叫做*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98、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点:
99、三大规律
100、一元一次不等式: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不等式。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 50句菁华
1、物质和能量沿着
2、细胞核中含有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
3、细胞的分裂的过程。
4、植物的四大组织:
5、矿质元素:一般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有13种.其中大量元素7种N、S、P、Ca、Mg、K(Mg是合成叶绿素所必需的一种矿质元素)巧记:丹留人盖美家。Fe、Mn、B、Zn、Cu、Mo、Cl属于微量元素,巧记:铁门碰醒铜母(驴)。
6、生物能进行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7、多莉羊的例子p53;
8、DNA(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
9、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10、草履虫的结构(P68)【其表膜摄入氧、排出二氧化碳】。
11、种子的萌发(P88)
12、实际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放大倍数越高看到的细胞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
13、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14、植物——生产者(能制造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
15、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最大的生命系统。
16、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光合作用)和线粒体(呼吸作用,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与氧气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释放出氧气和二氧化碳,同时将有机物里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17、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分裂结束,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遗传物质也是一样的。
18、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19、生物圈的范围
20、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21、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22、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23、花由花芽发育而来
24、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流入该食物链的总能量
25、木本植物茎的结构:
26、尿素是有机物,氨基酸完全氧化分解时产生有机物
27、蓝藻:原核生物,无质粒
28、生物多样性: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29、基因自由组合时间:简数一次分裂、*作用
30、C3植物的叶片细胞排列疏松
31、脂肪肝的形成:摄入脂肪过多,不能及时运走;磷脂合成减少,脂蛋白合成受阻。
32、大病初愈后适宜进食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但蛋白质不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33、尿素既能做氮源也能做碳源
34、骨骼肌产热可形成ATP
35、植物的个体发育包括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胚胎发育),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胚后发育)
36、关于基因组的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37、判断:西瓜的二倍体、三倍体、四倍体是3个不同的物种×(三倍体是一个品种,与物种无关)
38、生物可遗传变异一般认为有3种
39、种群的数量特征:出生率、死亡率、性别组成、年龄组成
40、湿地是由于其特殊的水文及地理特征且具有防洪抗旱和净化水质等特点
41、低血糖:40~60mg正常:80~120mgdL
42、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2有3层作用
43、PH改变膜的稳定性(膜的带电情况)和酶的活性
44、发酵工程内容⑴选育
45、细胞中的物质
46、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因素,叫做~。
47、竞争: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叫做~。(例如:大草履虫和小草履虫)7、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48、花的结构(课本102)
49、运输途径
50、蒸腾作用的意义: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余角=90-角度。
2、推论1
3、推论2
4、*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5、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分,每条对角线*分一组对角
6、点、线、面、体
7、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8、线段的性质
9、角的度量
10、①直线L和⊙O相交
11、切线的性质定理
12、有理数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13、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14、内公切线长=d-(R-r)
15、高线、中线、角*分线的意义和做法
16、性质:(1)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分线。
17、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18、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19、公式与性质
20、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21、推论2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22、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
23、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动点沿三角形的边运动,根据问题中的常量与变量之间的关系,判断函数图象.
24、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动点沿三角形的边运动,通过全等或相似,探究构成的新图形与原图形的边或角的关系.
25、函数图象的最低点和最高点.
26、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27、邻边相等的矩形。
28、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29、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31、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2、线段的垂直*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3、*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34、矩形判定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35、菱形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6、*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37、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
38、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39、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40、推论2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41、推论2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
42、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43、定理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
44、运算法则(加、减、乘、除、乘方、开方)
45、方程组:有几个方程组成的一组方程叫做方程组。如果方程组中含有两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那么这样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46、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47、垂线: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两条直线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48、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49、Y轴:竖直的数轴叫Y轴或纵轴。向上方向为正方向。
50、不等式的解法:
——数学知识点 50句菁华
1、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利用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3、利用特殊规律
4、圆的两条弦1)在圆外相交时,所夹角等于它所对的两条弧度数差的一半。2)在圆内相交时,所夹的角等于它所夹两条弧度数和的一半。
5、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6、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7、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8、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9、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10、被减数=减数+差
1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12、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13、进行检验,写出答案。
14、加法意义和运算定律
15、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16、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17、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18、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19、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20、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21、定理 *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22、乘法分配律:a × b + a × c = a ×(b + c)
23、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24、被除数末尾0前面能被除尽,0应写在4的下方。
25、除法的应用p44
26、单价、数量、总价p45、46
27、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一次绝对值不等式的解集:大(鱼)于(吃)取两边,小(鱼)于(吃)取中间。
28、特殊三角函数值记忆:首先记住30度、45度、60度的正弦值、余弦值的分母都是2、正切、余切的分母都是3,分子记口诀123,321,三九二十七既可。
29、概念:两个运动的物体同时由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相遇,这类应用题叫做相遇问题;
30、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31、比的后项不能为0。
3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d)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
33、解比例式
34、20以内进位加:凑十法:8+72=15十位加1,个位减补数(2+8=10,2是8的补数)
35、100以内退位减:361—9=27提炼方法:个位用弧线连上,十位减1,个位加补数
36、数的分类及概念数系表:
37、绝对值:①定义(两种):
38、逐步形成“以我为主”的学习模式数学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靠自己主动的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学习数学就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39、求函数的最值与值域的区别和联系
40、定义
41、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面垂直。
42、带根号的无理数的整数倍或几分之几仍是无理数;带根号的数若开之后是有理数则是有理数;任何一个有理数都能写成分数的形式.
43、调查方式:
44、韦达定理
4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46、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47、(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
48、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49、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
50、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L=nR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 40句菁华
1、电功——W=UIt=UQ;电能表及利用电能表测功率(P130);
2、电学计算——①画等效电路图(几个状态画几个图);②按串联、并联找等量关系和比例关系;③求解(注意电流、电压、电功率均应取同一状态下的值)
3、是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天*的两臂长度相等,当两个盘中的物体的质量相同时,天*就会。
4、托盘天*的使用:(1)把天*放在桌面上,将游码放在标尺处;(2)调节*衡螺母,使指针在分度盘的;(3)把被测物体放在盘,向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横梁;(4)读取盘中砝码总质量游码指示刻度值,即为被测物体质量;(5)天*使用时要注意:看清天*的量程和分度值;要保持天*的清洁和干燥;称量时添加砝码要从到。
5、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 、和而改变。
6、单位体积的某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用公式表为:,密度的国际单位是,常用单位还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水的密是,它的物理意义是。
7、用天*和量筒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原理
8、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9、在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3×108m/s;
10、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个*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1、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面镜,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镜中花);对实物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树木和房屋上各点与水面的距离不同,越接近水面的点,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无数个点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了。(物离水面多高,像离水面就是多远,与水的深度无关)。
12、折射角:折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
13、在光的折射中,三线共面,法线居中。
14、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要求会画折射光线、入射光线的光路图)
15、斜射时,总是空气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光的传播方向不改变
16、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看见水中物体的像是虚像(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17、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色散;
18、第8章力
19、第9章力和运动
20、简单机械
21、功
22、负责试卷的老师提前作准备——搜集材料、印发卷子。
23、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24、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5、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
26、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27、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8、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29、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0、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
31、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2、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音调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33、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发声距离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4、声音的发生
35、声间的传播
36、音色
37、噪声及来源
38、知道回声测距的原理。
39、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40、知道声的利用。
——数学五年级知识点 40句菁华
1、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乘分母加分子做分子,分母不变。
2、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如12=2×2×3
3、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的一个,叫做它们的公因数。
4、分数的意义两种解释:①把单位“1”*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 ②把3*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
5、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6、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7、205≈2.21 (保留两位小数)
8、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9、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
10、真分数和假分数、带分数
11、带分数:带分数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的分数。带分数>1.
12、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13、某厂计划每月用煤a吨,实际用煤b吨,每月节约用煤( )吨。
14、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订阅《希望报》186份,比五年级少订a份。186+a表示( )
15、含有未知数的算式叫做方程。( )
16、5x表示5个x相乘。( )
17、一个三角形,底a缩小5倍,*扩大5倍,面积就缩小10倍。( )
18、用一部收割机收大豆,5天可以收割20.8公顷,照这样计算,7天可以收割多少公顷?60.4公顷大豆需要多少天才能收完
19、服装厂做一件男上衣用2.5米布料,现在有42米布料,可以做多少件这样的男上衣?
20、乘法交换律:axb=bxa
21、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22、【体积单位换算】
23、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24、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奇数-偶数=奇数。
25、若a、b为整数,则a+b与a-b有相同的奇偶性,即a+b与a-b同为奇数或同为偶数。
26、常用时间单位:时、分、秒。
27、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28、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
29、用计算器来验算
30、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3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32、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33、镜子内外的左右方向是相反的。
34、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的相同。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于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35、运动场的跑道,通常1圈是400米,2圈半是1000米。
36、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单位不同时,要先转化成相同的单位再计算。
37、常用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
38、公式:
39、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40、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要点 30句菁华
1、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将动物行为分为:攻击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而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保护色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除了保护色,动物的警戒色和拟态也有助于生物的生存。
3、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是我国著名科学家袁隆*,用普通水稻与野生稻杂交。
4、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用种子繁殖
5、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如:马铃薯用块茎(带芽眼)繁殖;椒草和秋海棠用叶繁殖;竹子用茎繁殖;红薯用根繁殖等
6、生产实践中,人们常应用无性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常见方式:扦插、嫁接。
7、扦插:a.茎段上方的切口是水*(减小伤口水分过多蒸发)的,而茎段下方的切口则是斜向(可以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的。b.上一个节上的叶要去掉部分叶片,下面一个节上的叶从叶柄处全部去掉,减少水分散失。
8、*是男性体内繁衍后代的生殖细胞,卵细胞是女性体内繁衍后代上的生殖细胞。*:*与卵细胞结合成*卵的过程。
9、高级动物的运动系统构成一般是骨、骨骼肌和骨连结。若将运动系统比作作杠杆,则骨相当于杠杆,关节相当于支点,骨骼肌提供动力。
10、人在完成曲肘运动时,肱二头肌收缩,同时肱三头肌舒张,共同完成了这个运动。
11、运动的完成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骨骼肌收缩,牵动所附着的骨围绕着关节产生运动。
12、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因素控制的。
13、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举例,如蚯蚓走迷宫、大山雀喝牛奶、大猩猩摘香蕉、黑猩猩钓白蚁。
14、白蚁的群体中有四种蚁,即工蚁、雄蚁、后蚁和兵蚁。四种蚁是喂养其它三种蚁的是工蚁。
15、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声音、气味和动作三种。
16、生态*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做生态*衡。
17、细菌和真菌的生活也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有机物。
18、真菌同样如此,有的真菌对人类有利,如制作面包要用酵毒菌,酿酒、制作酱油、腐乳都要用到真菌,也有的对人类有害,如脚癣、甲癣是由寄生的真菌引起的,小麦叶锈病、棉花枯萎病等也是真菌引起的。
19、细菌的繁殖方式是分裂生殖,真菌是孢子生殖。
20、区别青霉和曲霉:一看孢子形态,扫帚状的为青霉,放射状状的为曲霉;二看颜色,青绿色的为青霉,其它颜色的为曲霉。
21、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简单、光合、水”。在记忆时,要不断反问自己,“简单”到什么程度?(有些藻类是单细胞,多细胞的也基本上没有分化);“光合”意味着什么?(有叶绿素,自养);“水”是指它们大多生活在水中。
22、抗生素:青霉素和头孢素是相应的真菌产生的抗生素;链霉素、金霉素、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等抗生素是某些放线菌产生的。
23、生产动植物产品;今后可由微生物大量生产动植物产品。
24、在采油、冶金、治理环境污染等方面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5、脊椎动物若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排列,应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26、鱼类的代表动物是鲫鱼,鱼类的特征是终身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27、某同学想做鱼鳍有游泳中的实验,但一时找不到鱼,便用一个模型来代替,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
28、鸟类适天飞行的特点如下:
29、哺乳动物的特点:除个别的种类外,都具有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的特点。其代表动物是家兔,家兔体内有膈,将体腔分为胸腔的腹腔;兔的牙齿分为门齿和臼齿,其作用分别是切断和磨碎食物。肉食动物有发达的犬齿。这些特点都是和它们的食性相适应的。
30、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竞争、合作、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