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

首页 / 句子 / | 2022-12-03 00:00:00 数学

1、钟面上最长最细的针是秒针。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

2、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3、计算一段时间,可以用结束的时刻减去开始的时刻。

4、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5、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6、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7、减法公式:

8、在乘法里,乘数也叫做因数。

9、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10、用相同的小正方形拼长方形或正方形时,拼成的图形长和宽越接近(或长、宽相等)时,周长最短。

1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12、在身份证编码中,第十七位代码表示性别:单数男性,双数女性。

13、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14、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圈,秒针走1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15、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世纪等。

16、把一个整体*均分得的份数越多,它的每一份所表示的数就越小。

17、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几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所分的份数作分母,所取的份数作分子。

18、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先用这个数除以分母(求出1份的数量是多少),再用商乘分子(求出其中几份是多少)

19、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看最位的后面一位,如果是0—4则用四舍法,如果是5—9就用五入法。

20、倍的意义:要知道两个数的关系,先确定谁是1倍数,然后把另一个数和它作比较,另一个数里有几个1倍数就是它的几倍。

2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方法:一个数÷另一个数=倍数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这个数×倍数=这个数的几倍

2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23、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24、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行四边形。

25、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26、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可以写成a÷b=b(a)(b≠0)

27、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形式。例如,4/3就可以看作是3/3(就是1)和1/3合成的数,读作一又三分之一。带分数都大于真分数,同时也都大于1。

28、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把整数乘分母加分子作为假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

29、分数大小比较的应用题:工作效率大的快,工作时间小的快。

30、求一个数是(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列算式计算。

31、会根据给出的信息制作月历和年历。如:某年8月1日是星期二,制作8月份的月历。再如:某年4月30日是星期四,制作5月份月历。

32、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33、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目,都要三大步: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34、只要是*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35、多位数除以一位数(判断商是几位数):

36、记忆大小月的方法

37、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转换。

38、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认识年、月、日1。1年有12个月。

39、记忆大小月的方法:(1)拳头记忆法。(2)歌诀记忆法。(3)单、双数记忆法。

40、闰年:2月有29天的月份是*年,*年有365天。


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扩展1)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50句菁华

1、(P2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2、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P16):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3、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4、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行四边形的面积。

5、用计算器来验算

6、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7、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长方体或正方体时,从固定位置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8、长方形面积=长×宽字母公式:s=ab

9、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通过加、减进行计算。

10、重叠法;

11、分割*移法;

12、公式计算面积法;

13、三角形面积=底×高÷2(s三=ah÷2)

14、1*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方米

15、①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16、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P10)

17、(P11)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18、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19、(关于“大约)应用题:

20、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S=ch。

2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

22、*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23、直径=半径×2:d=2r;半径=直径÷2:r=d÷2。

24、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s=πr2。

2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

26、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公式:S=(a×b+a×c+b×c)×2

27、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那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28、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行四边形,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行四边形的底; *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行四边形的高; *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行四边形的面积, *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因为*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29、(P2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30、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 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31、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32、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用它代表全体数据的一 般水*更合适。

33、身份证码: 18 位

34、3 0 5 2 1 1 9 7 8 0 3 0 1 0 0 1 9

35、可以表示起点

36、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乘分母加分子做分子,分母不变。

37、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38、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39、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等式>方程

40、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奇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个数=中间数

41、A、B、C都是非零自然数,且A÷B=C,那么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A ),最大公因数是( B ),C是( A )的因数,A是B的(倍 )数。

42、长180厘米,宽45厘米,高18厘米的`木料,至少能锯成不余料的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木块多少块?

43、某工厂有煤5吨,如果每天烧 吨,这些煤可烧( 5÷ =5÷0.2=25 )天;如果每天烧这些煤的 ,这些煤可烧( 5 )天。

44、求近似数的方法一般有三种:

45、作用:一组数对确定唯一 一个点的位置。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 例:在方格图(*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数对(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注:(1)在*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坐标表示列,y轴上的坐标表示行。如:数对(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

46、除法中的变化规律:

47、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 可能

48、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是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是半径,通常用字母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49、正方形里最大的圆。两者联系:边长=直径

50、大小两个圆比较,半径的倍数=直径的倍数=周长的倍数,


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扩展2)

——小学数学三年级知识点 50句菁华

1、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数字)

3、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4、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5、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6、分子不是分母倍数的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形式。例如,4/3就可以看作是3/3(就是1)和1/3合成的数,读作一又三分之一。带分数都大于真分数,同时也都大于1。

7、只要是*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8、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9、笔算除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再商。)

10、大月:有31天的月份是大月。大月有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

11、小月:有30天的月份是大月。小月有4月、6月、9月、11月。

12、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3、会判断商是几位数。

14、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15、质量单位: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16、把一些白色围棋子放在书包里,从中任意摸出一个,()是白棋子。

17、从8个红色的的玻璃球和2个*的玻璃球中任意摸出一个,找到()色的玻璃球可能性更大些。

18、小明去旅游,这次旅游买火车票一共花了多少钱?(5分)

19、图书馆原来有科技书674本,现有多少本?(4分)

20、计算13×3,可以先算()×3=(),再算()×3=(),最后算()+()=(),所以13×3=()。

21、33×2=66。()

22、因为3×5=15,所以300×5=1500。()

23、我有24元钱,姐姐的钱是我的2倍,姐姐有多少元钱?

24、角的组成: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25、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跟角的开口大小有关系:角的开口越大,角就越大;开口越小,角就越小。

26、锐角: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也就是:锐角<90°(角的度数不要求掌握,了解即可)

27、在方格纸上画角时,选定方格纸的一个横竖线交叉点为角的顶点,另一边就沿着横线或竖线画,这样画清楚干净,而且直角更好画,不易丢分。

28、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29、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30、1时30分=()分1分55秒=(115)秒

31、利民超市上午9:00营业,晚上8:00关门。这一天的营业时间是()小时。

32、小明做一道数学口算题大约需要3()。

33、莉莉跳100下绳子用了30()。

34、钟面上有三根针,最长的是秒针,最短的是时针。()

35、王红1分钟能做8道数学口算题,那么,她能用6分钟能完成45道口算题吗?

36、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几份,就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几。

37、①相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和分子相加、减。

38、把一块月饼*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分之(),写作(—)。

39、一本书有21页,*均每天看这本书的3页,占全书的()

40、东东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25,剩下的第二天看完,第二天看了这本书的几分之几?

41、一张长方形的纸它的19涂红色,它的59蓝色,没涂色部分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42、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个大格,也就是(5)个小格。

43、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数字)

44、在做题时,我们要注意中间的0,因为是连续退位的,所以从百位退1到十位当10后,还要从十位退1当10,借给个位,那么十位只剩下9,而不是10。(两个三位数相加的和: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45、公式

46、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47、估算。(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如497×7≈3500)

48、(关于“大约)应用题:

49、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50、*行四边形的特点:


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扩展3)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分钟,走1小格是1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秒钟,走1小格是1秒钟。

2、公式。(每两个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3、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

4、①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② 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5、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数字)

6、倍的意义:要知道两个数的关系,先确定谁是1倍数,然后把另一个数和它作比较,另一个数里有几个1倍数就是它的几倍。

7、有4条直的边和4个角封闭图形我们叫它四边形。

8、乘法分配律:(a+b)×c=a×c+b×c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他们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9、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10、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

11、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

12、公式:

13、连乘的简便计算:

1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圈,分针走1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1圈,分针要走(12)圈。

15、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钟)。

16、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17、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18、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

19、把假分数转化成整数或带分数的方法:分子除以分母,如果分子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整数;如果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可以化成带分数,除得的商作为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作为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20、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把整数乘分母加分子作为假分数的分子,分母不变。

21、【计算经过时间、开始时刻、结束时刻】【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22、会根据给出的信息制作月历和年历。如:某年8月1日是星期二,制作8月份的月历。再如:某年4月30日是星期四,制作5月份月历。

23、*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行且相等、对角相等。

24、几分之一: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25、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可以写成a÷b=b(a)(b≠0)

26、关于0的一些规定:

27、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做单位。

28、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作单位。

29、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作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作单位;表示大型物体的质量或载质量一般用“吨”作单位。

30、认识整千数(记忆:10个一千是一万)

31、读数和写数(读数时写汉字写数时写*数字)

32、要认真审题,弄清题目要求后再做。

33、质量单位:克(g)、千克(kg,也叫公斤)、吨(t)。1000克=1千克,1000千克=1吨。

34、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35、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等于被除数。

36、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7、正确理解并熟记相邻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38、低级单位——高级单位:数量÷它们间的进率

39、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40、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画图说明)


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扩展4)

——五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60句菁华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

3、理解简易方程的意思及其解法;

4、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行四边形的面积。

5、能正确进行乘号的简写,略写;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6、计算小数乘法末尾对齐,按整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7、把因数的位置交换相乘

8、三角形面积=底×高÷2字母公式:s=ah÷2

9、计算圆木、钢管等的根数:(顶层根数+底层根数)×层数÷2

10、重叠法;

11、公式计算面积法;

12、正方形周长=边长×4 C = 4 a

13、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S = ( a + b ) h ÷ 2

14、1*方米=100*方分米=10000*方厘米

15、①分子相同,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16、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17、小数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如:2。6÷1。3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2。6与其中的一个因数1。3,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18、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每两个相邻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19、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20、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2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2、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23、直径=半径×2 d=2r半径=直径÷2 r= d÷2

24、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 = abh

25、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 = abh

26、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行四边形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行四边形, 长方形的长相当于*行四边形的底; *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 长方形的宽相当于*行四边形的高; *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 长方形的面积等于*行四边形的面积, *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面积的2倍,因为长方形面积=长宽,所以*行四边形面积=底高。 因为*行四边形面积=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积=底高2

27、长方形框架拉成*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30、组合图形:转化成已学的简单图形,通过加、减进行计算。

28、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P16):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整数部分不够除,商 0,点上小数点。如果有余数,要添 0 再除。

29、(P2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30、个数量关系式:加法:和=加数+加数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31、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32、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旋转

33、等底等高的*行四边形面积相等;

34、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影响,用它代表全体数据的一般水*更合适。

35、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

36、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

37、整数化成假分数:用指定的分母做分母,用整数与分母的积做分子。

38、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如12=223

39、如何比较分数的大小: 分母相同时,分子大的分数大; 分子相同时,分母小的分数大; 分子分母都不同时,通分再比。

40、分数的意义两种解释:①把单位1*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 ②把3*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1份。

41、只有1个因数。“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42、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

43、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44、五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等于中间的一个数的5倍。奇数个连续的自然数(或连续的奇数,连续的偶数)的和÷个数=中间数

45、1992所有的质因数的和是( 88 )。

46、几个数的( 最大公因 )数的所有( 因 )数,都是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几个数的( 最小公倍 )数的所有( 倍 )数,都是这几个数的公倍数。

47、用长是9厘米、宽是6厘米、高是7厘米的长方体木块叠成一个正方体,至少需要这种长方体木块多少块?

48、小红、小兰、小刚和小华,他们的年龄恰好一个比一个大一岁,他们的年龄相乘的积是5040。那么,小红、小兰、小刚和小华各是多少岁?

49、一个长方体玻璃容器,容器内装有6升水,这时水面高度是15厘米。把一个苹果放入水中,这时容器内水面的高度是16.5厘米。请你求出这个苹果的体积。

50、<<1,□里可以填的自然数有( )。[写出所有可能]

51、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分别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52、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

53、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54、圆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面图形。(以前所学的图形如长方形、梯形等都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面图形)

55、长方形里最大的圆。两者联系:宽=直径

56、同一个圆内的所有线段中,圆的直径是最长的。

57、142=6.28 3.143=9.42 3.144=12.56 3.145=15.7 3.146=18.84

58、1416=50.24 3.1418=56.52 3.1424=75.36 3.1425=78.5

59、圆的面积公式:S圆=r2。圆的面积是半径*方的倍。

60、半圆的面积是圆面积的一半。S半圆=r22


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扩展5)

——三年级下册数学应用题 50句菁华

1、一辆汽车早上8点从甲地开往乙地,按原计划每小时行驶60千米,下午4时到达乙地。但实际晚点2小时到达,这辆汽车实际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2、一次排球锦标赛,有32个队参加,每人有12名运动员。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

3、利民水果店运来500千克桃,卖出了13筐,*均每筐2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桃?

4、一个粮食加工厂碾了一批大米。已经装满96袋,每袋75千克,还剩2700千克没有装袋。把这批大米*均分两批运出,一共运出多少千克?

5、判断下面各题的对错。

6、电视机厂第一天上午生产电视机台,下午生产台,如果第三天生产台,第一天比第二天少生产多少台?

7、箱里放着同样个数的铅笔盒,如果从每只里拿出个,那么只箱里剩下铅笔盒的.个数的总和等于原来只箱里个数的和。原来每只箱里有多少个铅笔盒?

8、参加四年级数学竞赛同学中,男同学获奖人数比女同学多人,女同学获奖人数比男同学人数的一半多人,男女同学各有多少人获奖?

9、少先队员割草。第一小队割草千克,第二小队割草千克,第三小队比第一、二小队割草总数少千克,第三小队割草多少千克?

10、小强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写成,结果得到的商是还余。正确的商应该是几?

11、从里面连续减,减多少次差是?

12、、小宁、小红、小佳去买铅笔,小宁买了7枝,小红买了5枝,小佳没有买。回家后,三个人*均分铅笔,小佳拿出8角钱,小佳应给宁多少钱?给小红多少钱?

13、20xx年上半年一共有多少天?爸爸从2月15日出差,到5月29日回来,一共出差多少天?

14、一个梨的重量与两个桃的重量相等。三个苹果的重量等于两个梨的重量。多少个桃的重量与6个 苹果同样重?

15、(1)最小的两个两位数的积是多少? (2)最大的两位数和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多少?

16、汽车从南京开往上海,每小时行60千米,3小时行了全程的一半。因车上一人生病,剩下的路程 要2小时行完。*均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

17、工程队铺一条路,计划每天铺90米,20天可以铺完。实际只用了18天,*均每天铺多少米?

18、拖拉机每分钟行300米,卡车每分钟比拖拉机多行300米,卡车6分钟多少米?

19、一个粮店运来5吨大米,前2天卖出1700千克,剩下的3天卖完。前2天*均每天卖多少千克?后3天*均每天卖多少千克?

20、一个节火车车厢可以装60吨货物,要运480吨货物,需要几节车厢。

21、动物园的一只大象每天吃450千克食物,一只熊猫4天吃72千克食物。一只大象每天的食量是 一只熊猫的多少倍?它比熊猫每天多吃多少食物?

22、同学们锻炼身体。参加打球的有40人,参加跑步的比参加打球的多280人。参加跑步的是参加打球的多少倍?

23、副食商店第一天卖出鸡蛋150千克,第二天比第一天卖出的2倍少75千克。第二天卖出鸡蛋多少千克?

24、冬冬借了一本科技书有40页,一周后归还,他每天准备看6页,能按时归还吗?

25、同学们大扫除,打扫操场的有36人,是打扫教室的人数的3倍,打扫院子的有27人。参加大扫除的一共有多少人?

26、把一张长36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剪成两个最大的正方形,其中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多少厘米?

27、一根绳子的5倍是45米,一根铁丝是这根绳子的7倍。这根铁丝长多少米?

28、同学位要栽2500棵树,如果每个同学栽4棵,大约需要多少同学参加植树劳动?

29、一桶油连桶称重150千克,用去一半油后连桶重90千克,这桶油重多少千克?桶重多少千克?

30、长是多少分米?如果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31、星星幼儿园每天运来水果6箱,每箱10千克。一个月按21天计算,运来水果多少千克?

32、农民给水稻施肥,*均每*方米施肥23克,在一块长200米,宽150米的稻田里共施化肥多少 克?合多少千克?

33、一条人行道长30米,宽2米,面积是多少*方米?用面积是25*方分米的水泥方砖铺路,需要 这样的水泥砖多少块?

34、红领巾小学买来皮球380个,足球70个,课外活动时借出去423个,现在学校还剩多少个球?

35、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如果把它的边长增加10厘米,那么它的周长增加多少厘米?

36、市场运来5车黄瓜,每车70袋,每袋20千克。一共运来多少千克黄瓜?

37、一个书架有5层,第层放30本书,6个这样的书架可放多少本书?

38、一台磨面机每小时可以磨面粉50千克,4台这样的磨面机8小时可以磨面粉多少千克?

39、一台收音机85元,一台电视机的价格是收音机的36倍,电视机比收音机贵多少元?

40、原来有30个同学,又走来15个。这些同学5人排一行,可以排几行?

41、大米每袋25千克,面粉每袋25千克,粮店运来40袋,大米和20袋面粉,请根据有关信息提出两步或两步以上计算的实际问题,并解答出来。

42、张大爷打了700斤鱼,上午卖出523斤,下午比上午少卖出394斤。

43、出示:

44、探究“比赛中”的队形变换。

45、请你参谋。

46、三年级3个班同学,一起外出参加“我爱科学”活动,每个班*均分成4组,每组14人,三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这次活动?

47、有18箱苹果汁,12箱橘子汁。每箱都是25瓶,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48、学校召开家长会,请了258位家长,每8人围坐一桌,需要预备多少张桌子?

49、同学们到果园参加义务劳动,男同学有40人,女同学有38人。每6人分一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个小组?

50、三(2)班有男生26人,女生22人。全班同学*均分成4个小队。*均每个小队有多少名同学?如果每个同学发2本数学练习本,全班一共需要多少本数学练习本?


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扩展6)

——数学七年级知识点 50句菁华

1、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角*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分线。

3、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4、数形结合的思想。任何一道题,只要与形沾边,就应该根据题意中的草图分析一番。这样做,不但直观,而且全面,整体性强。

5、包围着体的是面,面有*的面和曲的面两种。

6、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1度的角,记作1°;

7、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8、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为90度,则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外一条直线的垂线,他们的交点称为垂足。

9、垂直三要素:垂直关系,垂直记号,垂足

10、垂直公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1、加法结合律:(a+b)+c=a+(b+c)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5.a?b=a+(?b)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2、推论:在同一*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行。

13、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14、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15、注重预习培养自学能力

16、垂足:如果两直线的夹角为直角,那么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17、*行线:在同一*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行线。

18、*移:在*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移*移变换,简称*移。

19、人们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numberaxis).

20、验根:由于在去分母过程中,当未知数的取值范围扩大而有可能产生增根.因此,验根是解分式方程必不可少的步骤,一般把整式方程的根的值代人最简公分母,看结果是不是零,使最简公分母为零的根是原方程的增根,必须舍去。

21、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22、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角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对顶角相等。

23、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24、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25、把一个大于10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使用的是科学计数法.

26、代数式的写法:数学与字母相乘时,“×”号省略,数字写在字母前;字母与字母相乘时,相同字母写成幂的形式;数字与数字相乘时,“×”号不能省略;式中出现除法时,一般写成分数形式。式中出现带分数时,一般写成假分数形式。

27、单项式:由数字和字母乘积组成的式子。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因此,判断代数式是否是单项式,关键要看代数式中数与字母是否是乘积关系,若①分母中不含有字母,②式子中含有加、减运算关系,也不是单项式.

28、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判断代数式是否是多项式,关键要看代数式中的每一项是否是单项式.每个单项式称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常数项)多项式的次数是指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选代表);多项式的项是指在多项式中每一个单项式.特别注意多项式的项包括它前面的性质符号.它们都是用字母表示数或列式表示数量关系。注意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29、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中线。

30、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外部。

31、全等图形的大小(面积、周长)、形状都相同。

32、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33、两角及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4、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35、全等图形

36、两个能够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图形。

37、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

38、数学公式一定要记熟,并且还要会推导,能举一反三。

39、关于尺规作图:尺规作图是指只用圆规和没有刻度的直尺来作图。

4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对顶角,对顶角___________.

41、相反数的表示方法

42、多重符号的化简

43、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求这个数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一般地,绝对值为同一个正数的有理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绝对值为0的数是0,没有绝对值为负数的数。

44、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45、乘方的概念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n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46、保持好心态

47、负数:比0小的数叫负数。

48、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49、有理数比大小:

50、科学记数法:


三年级上册数学的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扩展7)

——八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 30句菁华

1、我们常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北大仓”来形容东北三省。

2、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3、东北三省是新*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工业的摇篮”。

4、世界上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

5、国家和地区分布最少的大洲:北美洲,南美洲。

6、世界国家面积前六位:俄罗斯(1707万*方千米),加拿大(997万*方千米),*(约960万*方千米),美国(937万*方千米),巴西(854万*方千米),澳大利亚(769万*方千米)。

7、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不同,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

8、*一贯主张“互相尊重*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共处,*等互利”的五项原则。

9、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地区。

10、世界上发达国家共有20多个,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包括加拿大,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亚洲的日本。

11、它是由*,韩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12、国界线:地图上一国与邻国或公海之间的界线。主要是国家行使*范围的边界。

13、世界上面积前六位的国家: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巴西、澳大利亚。(能画出它们的轮廓图P77图)

14、世界上人口前十位的国家:*、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俄罗斯、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尼日利亚。

15、发达国家有: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20多个。

16、从东西半球看,她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她位于北半球。

17、从大洲大洋位置看,她位于亚洲东部太*洋的西岸。

18、我国总人口为12.95亿,人口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速度大。

19、各民放分布具有大杂聚,小聚居的特点。

20、季风气候显著

21、梅雨与伏旱:6月中旬—7月中旬与7月中旬---8月中旬;江淮地区。

22、洪涝:夏秋季节

23、黄土高原地面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由于人们不合理的开垦、采矿、修路活动,使地表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24、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是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25、长江沿江地带西起攀枝花,东到上海,东西狭长的`“带状”区域。

26、我国长江沿江地带有上海、南京、武汉和重庆汽车摩托车基地,构成了沿江汽车工业走廊。

27、人类面临的主要的问题是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

28、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印度半岛大部分);

29、温带大陆干旱、半干旱气候;

30、小部分为地中海气候;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