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有理数
2、3 有理数的加减法
3、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4、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5、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rational number)。
6、人们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number axis)。
7、一般的,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 value)。
8、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9、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0、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11、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12、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3、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14、接近实际数字,但是与实际数字还是有差别,这个数是一个近似数(approximate number)。
15、从一个数的左边的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尾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significant digit)
16、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degree of a monomial)。
17、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18、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19、有些几何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的各部分都在同一*面内,它们是*面图形(planefigure)。
20、将由*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面图形,这样的*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net)。
21、角∠(angle)也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
22、几何图形的投影问题
23、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
24、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25、科学记数法将一个数字表示成a×10的n次幂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这种中,a叫底数,叫做指数。当看记数方法叫科学记数法。
26、一个数与准确数相近(比准确数略多或者略少些),这一个数称之为近似数。
27、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28、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9、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30、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40句菁华
1、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靠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较大.
2、乘法
3、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4、多项式中的每一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5、整式加减的理论根据是:去括号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乘法分配率。
6、代数式求值的一般步骤:
7、幂的乘方是指几个相同的幂相乘。(am)n表示n个am相乘。
8、共同点:
9、零指数幂的意义: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即:a0=1(a≠0)。
10、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率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中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即:m(a+b+c)=ma+mb+mc。
11、积是一个多项式,其项数与多项式的项数相同。
12、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必须做到不重不漏。相乘时,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即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在未合并同类项之前,积的项数等于两个多项式项数的积。
13、对于含有同一个字母的一次项系数是1的两个一次二项式相乘时,可以运用下面的公式简化运算:(x+a)(x+b)=x2+(a+b)x+ab。
14、*方差公式可以逆用,即:a2—b2=(a+b)(a—b)。
15、整式的乘除的公式运用(六条)及逆运用(数的计算)。
16、互为余角和互为补角和
17、两直线*行的条件:(角的关系线的*行)
18、三角形
19、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有:
20、尺规作图:
21、实数的分类、正有理数、有理数零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22、三线八角: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23、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24、*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行。
25、*行线的性质:
26、*移:①*移前后的两个图形形状大小不变,位置改变。②对应点的线段*行且相等。
27、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28、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记作P(必然事件)=1;
29、三角形中三角的关系
30、三角形的'三条重要线段
31、三角形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32、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
33、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34、一条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5、全等图形的性质: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
36、能够重合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用符号“≌”连接,读作“全等于”。
37、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角边角”或“ASA”。
38、随着自变量x的逐渐增加(大),因变量y逐渐增加(大)(或者用函数语言描述也可:因变量y随着自变量x的增加(大)而增加(大));
39、随着自变量x的逐渐增加(大),因变量y逐渐减小(或者用函数语言描述也可:因变量y随着自变量x的增加(大)而减小)。
40、利用关系式:首先求出关系式,然后直接代入求值即可。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倒数(1)0没有倒数(2)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a、b互为倒数。
2、对于数轴上的任意两个点,靠右边的点所表示的数较大。
3、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两个正数,绝对值较大的那个正数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4、横轴、纵轴、原点:水*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5、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点①x轴正半轴上的点:横坐标0,纵坐标0;②x轴负半轴上的点:横坐标0,纵坐标0;③y轴正半轴上的点:横坐标0,纵坐标0;④y轴负半轴上的点:横坐
6、点P(a,b)到x轴的距离是|b|,到y轴的距离是|a| 。
7、对称点的坐标特点①关于x轴对称的两个点,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②关于y轴对称的两个点,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③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横坐标、纵坐标分别互为相反数。
8、表示一个点(或物体)的位置的方法:一是准确恰当地建立*面直角坐标系;二是正确写出物体或某地所在的点的坐标。选择的坐标原点不同,建立的*面直角坐标系也不同,得到的同一个点的坐标也不同。
9、不等式组中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不等式组叫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使不等式组中的每个不等式都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不等式组的解,一个不等式组的所有的解组成的集合,叫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解(简称不等式组的解)。不等式组的解集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过程叫解不等式组。
10、抽样调查简称抽查,它只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要考察的全体对象叫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个体,被抽取的那部分个体组成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这个样本的容量。
1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角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对顶角相等。
1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13、垂直公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4、推论:在同一*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行。
15、*行线的性质:
16、*面上不相重合的两条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或________
17、倒数
18、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positive number)。
19、人们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number axis)。
20、有理数减法法则
21、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2、一般的,有理数乘法中,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
23、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24、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power)。在an 中,a叫做底数(basenumber),n叫做指数(exponeht)
25、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可以得出
26、接近实际数字,但是与实际数字还是有差别,这个数是一个近似数(approximate number)。
27、从一个数的'左边的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尾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significant digit)
28、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degree of a polynomial)。
29、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30、包围着体的是面(surface),面有*的面和曲的面两种。
31、经过探究可以得到一个基本事实: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32、角∠(angle)也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
33、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180°(*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supplementary angle),即其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补角
34、等角的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相等。
35、相反数的几何意义
36、相反数的表示方法
37、单项式:由数字和字母乘积组成的式子。系数,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指的是数或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因此,判断代数式是否是单项式,关键要看代数式中数与字母是否是乘积关系,即分母中不含有字母,若式子中含有加、减运算关系,其也不是单项式。
38、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可以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39、去括号法则:去括号,看符号:是正号,不变号;是负号,全变号。
40、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
——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40句菁华
1、都是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
4、单项式中只能含有乘法或乘方运算,而不能含有加、减等其他运算。
5、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6、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7、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通常省略数字“1”。
8、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9、一个多项式有几项,就叫做几项式。
10、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11、几个整式相加减,关键是正确地运用去括号法则,然后准确合并同类项。
12、n个相同因式(或因数)a相乘,记作an,读作a的n次方(幂),其中a为底数,n为指数,an的结果叫做幂。
13、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am﹒an=am+n。
14、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m)n =amn。
15、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mn =(am)n=(an)m。
16、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nbn=(ab)n。
17、零指数幂的意义: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即:a0=1(a≠0)。
18、任何不等于零的数的―p次幂,等于这个数的p次幂的倒数,即:
19、相同字母的幂相乘时,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20、单项式的乘法法则对于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单项式相乘同样适用。
21、*方差公式可以逆用,即:a2—b2=(a+b)(a—b)。
22、单项式与单项式、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23、三角形
24、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有:
25、(1)等腰三角形:对称轴,性质
26、尺规作图:(1)作一线段等已知线段(2)作角已知角(3)作线段垂直*分线
27、注意复习: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科学记数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绝对值。
28、多边形的内角和: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29、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称点连线的垂直*分线。
30、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顶角*分线所在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31、垂直三要素:垂直关系,垂直记号,垂足
32、垂直公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33、*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行。
34、推论:在同一*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行。
35、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36、无理数
37、相反数
38、实数与数轴上点的关系:
39、算术*方根
40、注重预习培养自学能力
——数学知识点 50句菁华
1、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利用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3、利用特殊规律
4、圆的两条弦1)在圆外相交时,所夹角等于它所对的两条弧度数差的一半。2)在圆内相交时,所夹的角等于它所夹两条弧度数和的一半。
5、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6、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
7、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8、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9、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10、被减数=减数+差
1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12、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析题里的数量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13、进行检验,写出答案。
14、加法意义和运算定律
15、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
16、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17、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18、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19、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20、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三角形的中位线*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21、定理 *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22、乘法分配律:a × b + a × c = a ×(b + c)
23、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24、被除数末尾0前面能被除尽,0应写在4的下方。
25、除法的应用p44
26、单价、数量、总价p45、46
27、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一次绝对值不等式的解集:大(鱼)于(吃)取两边,小(鱼)于(吃)取中间。
28、特殊三角函数值记忆:首先记住30度、45度、60度的正弦值、余弦值的分母都是2、正切、余切的分母都是3,分子记口诀123,321,三九二十七既可。
29、概念:两个运动的物体同时由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在途中相遇,这类应用题叫做相遇问题;
30、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31、比的后项不能为0。
3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d)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
33、解比例式
34、20以内进位加:凑十法:8+72=15十位加1,个位减补数(2+8=10,2是8的补数)
35、100以内退位减:361—9=27提炼方法:个位用弧线连上,十位减1,个位加补数
36、数的分类及概念数系表:
37、绝对值:①定义(两种):
38、逐步形成“以我为主”的学习模式数学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靠自己主动的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学习数学就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39、求函数的最值与值域的区别和联系
40、定义
41、判定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面垂直。
42、带根号的无理数的整数倍或几分之几仍是无理数;带根号的数若开之后是有理数则是有理数;任何一个有理数都能写成分数的形式.
43、调查方式:
44、韦达定理
4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46、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47、(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
48、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49、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
50、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L=nR
——七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答案 40句菁华
1、解:根据两直线*行,内错角相等,
2、-3、-3/7、-8;7、;8、<,<;9、10、8;11、12、a3b3
3、(1)1500米;(2)6825.6元
4、(1)6(2)0(3)-20.1(4)-1099
5、B2、D3、B4、D5、A6、D7、A8、D9、D10、C
6、0,1,2 12、11 13、略 14、-4
7、0,1-1,0,1
8、9e
9、A-B+C=4所以明明同学的做法是正确的
10、3162277660加上循环点选择题BCAC
11、解:(1);(2)
12、(1);(2)x=-1
13、∠COD=20°.
14、6,CO,CD,CE,OD,OE,DE;5,OC,CA,OD,DE,EB
15、-1,-118.4x=6-(1-x)19.x=1或x=-220.1.30×107
16、解析:“+”“-”号把式子分成四部分,分别计算再加减.
17、x=1126.x=-927.y=
18、原式=b-a+a+c+c-b=2c30.a+b=0,c=0,d=1(a+b)d+d-c=1
19、-3次(次数不做要求)
20、分析:一副牌里共有54张,而其中黑桃有13张,所以抽到黑桃的可能性是.
21、不变相加a.a=amnm+n(1)105(2)b9(3)a2m+3n(4)a(5)x104
22、①左视图有以下5种情况:
23、10x?5?4D215.0.15a16.0.85m17.2s22218.(1)4x?6y(2)3ab?ab(3)5x?3x?3t?1
24、化简结果为A-B,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为x2-x+5
25、D2.D3.C4.D5.C6.D7.D8.A9.6xy10.2a2+3ab-2b211.2a2212.
26、D2.C3.A4.C5.D6.__√
27、4或210、0.5X+3)80%=16.8
28、a=-212、互为倒数13、2.51乘(10的5次方)14、015、不大于4
29、将10个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的球放入一个黑布袋中,其中有5个红求,4个白球,1个蓝球。摇匀后随即摸出一个球,使其摸出红球的可能性为2分之1。
30、正方形4的面积为8*方厘米。
31、可能性不大。
32、A;2.C;3.B;4.D;C;6.∠α=∠β,内错角相等,两直线*行;
33、2;3
34、②⑥;①②④⑥
35、4、9或8、9或9、10
36、198或192
37、8520;20xx
38、(87,145)=29;[87,145]=435
39、(136,187,255)=17;[136,187,255]=22440
40、63+91+129-25=258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归纳 30句菁华
1、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2、*行公理: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行。
3、*行线的判定。
4、∠BED∠DFC∠AFD∠DAF
5、证明:
6、∠1=∠5或∠2=∠6或∠3=∠7或∠4=∠8
7、*行,证明如下:
8、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角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对顶角相等。
9、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10、垂线段最短。
11、*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行。
12、*移:①*移前后的两个图形形状大小不变,位置改变。②对应点的线段*行且相等。
13、必然事件:事先就能肯定一定会发生的事件。也就是指该事件每次一定发生,不可能不发生,即发生的可能是100%(或1)。
14、事件A发生的概率等于此事件A发生的可能结果所组成的面积(用SA表示)除以所有可能结果组成图形的面积(用S全表示),所以几何概率公式可表示为P(A)=SA/S全,这是因为事件发生在每个单位面积上的概率是相同的。
15、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角*分线,并且它们相交于三角形内一点。(内心)
16、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做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为三角形的高。
17、任意一个三角形两角*分线的夹角=90+第三角的一半。
18、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外部。
19、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0、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1、两个能够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图形。
22、全等图形的性质:全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相同。
23、全等三角形
24、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角边”或“SAS”。
25、能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式:相关公式①路程=速度×时间②长方形周长=2×(长+宽)③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④本息和=本金+利率×本金×时间。⑤总价=单价×总量。⑥*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26、随着自变量x的逐渐增加(大),因变量y逐渐增加(大)(或者用函数语言描述也可:因变量y随着自变量x的增加(大)而增加(大));
27、数学公式一定要记熟,并且还要会推导,能举一反三。
28、数学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算的,或许这一秒没思路,当你拿起笔开始计算的那一秒,就豁然开朗了。
29、关于三角形的概念及其按角的分类
30、保持好心态
——七年级英语上册各单元知识点 30句菁华
1、like to do sth.喜欢/想要做某事(表一次性或特指的某一具体的动作)
2、名词的分类
3、many修饰可数名词 many boys many bananas
4、how many/how much
5、Can I help you? 我能帮助你吗?
6、want sth 想要某物 1)我想要个苹果。
7、表感谢的用语:Thank you / Thank you very much / Thanks / Thanks a lot / Many thanks.
8、Come and buy your clothes at our great sale! 我们在大甩卖,快来买衣服!
9、come and do sth 来做某事
10、months: 月份:
11、基数词变序数词口诀:
12、in表在某一周/月/季节/年/世纪等。
13、be busy with sth / be busy doing sth 忙于做某事
14、It’s Tuesday, November 11. 今天是11月11日,星期二。
15、be strict with sb. 对某人要求严格
16、Our English teacher is very strict with us.我们的英语老师对我们要求很严格。
17、Our English teacher is very strict in our homework.
18、look, see, watch, read
19、辨析interesting与interested
20、on weekends在周末
21、辨析speak,say, talk, tell
22、speak“说”,“讲话”。强调说的能力。
23、say“说”,后面跟说的内容。 I can say ABC.我会说ABC. say hello to sb.向某人问好。 say sorry to sb.向某人道歉。 say it in English用英语说(它)。
24、tell“告诉,讲述”。
25、be good with sb 和某人相处得好(同义get on well with sb.)
26、v. 帮助
27、辨析little, a little, few, a few
28、little, few表否定含义“几乎没有”,a little, a few表肯定含义“一点儿,少量”
29、what time / when
30、询问年份、月份、日期等非点时间时,只能用when,不能用what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