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50句菁华

首页 / 句子 / | 2022-12-02 00:00:00 数学

1、分段问题书写代数式时要分段考虑,有单位时要考虑是否要();如:电费、水费、出租车、商店优惠-------。

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判断代数式是否是多项式,关键要看代数式中的每一项是否是单项式.每个单项式称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常数项)多项式的次数是指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选代表);多项式的项是指在多项式中每一个单项式.特别注意多项式的项包括它前面的性质符号.它们都是用字母表示数或列式表示数量关系。注意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3、代数式分为整式和分式(分母里含有字母);整式分为单项式和多项式。

4、几何图形

5、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三要素缺一不可)。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6、有理数的运算:

7、添括号法则

8、多边形:由若干条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相连组成的封闭*面图形叫做多边形。连接不相邻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9、圆:*面上,一条线段绕着一个端点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固定的端点O称为圆心,线段OA的长称为半径的长(通常简称为半径)。

10、等式的性质

11、有理数的概念

12、负数:小于0的数。

13、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14、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15、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16、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7、乘法交换律:ab=ba

18、乘法分配律:a(b+c)=ab+ac

19、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20、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21、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22、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3、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24、系数;一个单项式中,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25、常数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26、去括号: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27、2 有理数

28、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29、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positivenumber).

30、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origin).

31、一般的,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value).

3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3、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34、几何图形的投影问题

35、数轴上一点a到原点的距离表示a的绝对值。

36、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7、多项式里次数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次数的那一项叫做多项式的次项。

38、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39、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成相反的符号。

40、科学的记录笔记

41、列代数式

42、利用数轴表示两数大小

43、a可以表示什么数

44、相反数的性质与判定

45、绝对值的几何定义

46、可用字母表示为

47、可归纳为

48、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49、乘方的概念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n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50、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阅读


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1)

——数学七年级知识点 60句菁华

1、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3、线段的定义:直线上两点和它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这两点叫做线段的端点。

4、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

5、负数:小于0的数。

6、角∠也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

7、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8、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是说这两个叫互为余角,即其中的每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余角。

9、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

10、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角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对顶角相等。

11、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12、垂直公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3、推论:在同一*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行。

14、同底数幂相乘,底不变,指数相加。

15、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16、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17、注重预习培养自学能力

18、对顶角和邻补角的关系

19、项:组成多项式的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

20、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21、*行:在*面上两条直线、空间的两个*面或空间的一条直线与一*面之间没有任何公共点时,称它们*行。

22、假命题:条件和结果相矛盾的命题是假命题。

23、对应点:*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个点叫做对应点。

24、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negativenumber).

25、有理数减法法则

26、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27、接近实际数字,但是与实际数字还是有差别,这个数是一个近似数(approximatenumber).

28、不确定事件:事先无法肯定会不会发生的事件,也就是说该事件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即发生的可能性在0和1之间。

29、代数式的写法:数学与字母相乘时,“×”号省略,数字写在字母前;字母与字母相乘时,相同字母写成幂的形式;数字与数字相乘时,“×”号不能省略;式中出现除法时,一般写成分数形式。式中出现带分数时,一般写成假分数形式。

30、分段问题书写代数式时要分段考虑,有单位时要考虑是否要();如:电费、水费、出租车、商店优惠-------。

31、单项式:由数字和字母乘积组成的式子。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因此,判断代数式是否是单项式,关键要看代数式中数与字母是否是乘积关系,若①分母中不含有字母,②式子中含有加、减运算关系,也不是单项式.

32、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记作P(不可能事件)=0;

33、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在0—1之间,记作0

34、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35、任意三角形都有三条角*分线,并且它们相交于三角形内一点。(内心)

36、注意等底等高知识的考试

37、列代数式的几个注意事项

38、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9、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方和等于斜边c的*方a2+b2=c2。

40、两角及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1、两边及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2、两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43、一条斜边和一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4、一角和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45、全等图形

46、全等三角形

47、随着自变量x的逐渐增加(大),因变量y逐渐增加(大)(或者用函数语言描述也可:因变量y随着自变量x的增加(大)而增加(大));

48、随着自变量x的逐渐增加(大),因变量y逐渐减小(或者用函数语言描述也可:因变量y随着自变量x的增加(大)而减小)。

49、数学公式一定要记熟,并且还要会推导,能举一反三。

50、*移:

5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_______________叫两点间距离.

52、函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变量x和y,如果对于x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那么y就叫做x的函数,其中x做自变量,y是因变量、

53、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54、绝对值的性质

55、绝对值的化简

56、保持好心态

57、正数:比0大的数叫正数。

58、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59、有理数乘法法则:

60、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即a/0无意义。


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2)

——数学七年级知识点 50句菁华

1、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角*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分线。

3、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4、数形结合的思想。任何一道题,只要与形沾边,就应该根据题意中的草图分析一番。这样做,不但直观,而且全面,整体性强。

5、包围着体的是面,面有*的面和曲的面两种。

6、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1度的角,记作1°;

7、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8、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角为90度,则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外一条直线的垂线,他们的交点称为垂足。

9、垂直三要素:垂直关系,垂直记号,垂足

10、垂直公理: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11、加法结合律:(a+b)+c=a+(b+c)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5.a?b=a+(?b)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2、推论:在同一*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行。

13、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14、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15、注重预习培养自学能力

16、垂足:如果两直线的夹角为直角,那么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17、*行线:在同一*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行线。

18、*移:在*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移*移变换,简称*移。

19、人们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numberaxis).

20、验根:由于在去分母过程中,当未知数的取值范围扩大而有可能产生增根.因此,验根是解分式方程必不可少的步骤,一般把整式方程的根的值代人最简公分母,看结果是不是零,使最简公分母为零的根是原方程的增根,必须舍去。

21、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22、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角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对顶角相等。

23、一般地,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24、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25、把一个大于10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使用的是科学计数法.

26、代数式的写法:数学与字母相乘时,“×”号省略,数字写在字母前;字母与字母相乘时,相同字母写成幂的形式;数字与数字相乘时,“×”号不能省略;式中出现除法时,一般写成分数形式。式中出现带分数时,一般写成假分数形式。

27、单项式:由数字和字母乘积组成的式子。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因此,判断代数式是否是单项式,关键要看代数式中数与字母是否是乘积关系,若①分母中不含有字母,②式子中含有加、减运算关系,也不是单项式.

28、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判断代数式是否是多项式,关键要看代数式中的每一项是否是单项式.每个单项式称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常数项)多项式的次数是指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选代表);多项式的项是指在多项式中每一个单项式.特别注意多项式的项包括它前面的性质符号.它们都是用字母表示数或列式表示数量关系。注意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29、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这个三角形的中线。

30、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外部。

31、全等图形的大小(面积、周长)、形状都相同。

32、三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33、两角及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4、两边及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

35、全等图形

36、两个能够重合的图形称为全等图形。

37、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

38、数学公式一定要记熟,并且还要会推导,能举一反三。

39、关于尺规作图:尺规作图是指只用圆规和没有刻度的直尺来作图。

4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对顶角,对顶角___________.

41、相反数的表示方法

42、多重符号的化简

43、已知一个数的绝对值,求这个数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一般地,绝对值为同一个正数的有理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绝对值为0的数是0,没有绝对值为负数的数。

44、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45、乘方的概念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an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

46、保持好心态

47、负数:比0小的数叫负数。

48、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49、有理数比大小:

50、科学记数法:


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3)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30句菁华

1、2 有理数

2、3 有理数的加减法

3、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4、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5、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rational number)。

6、人们通常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number axis)。

7、一般的,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absolute value)。

8、由绝对值的定义可知: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9、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10、有理数的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11、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12、有理数中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3、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

14、接近实际数字,但是与实际数字还是有差别,这个数是一个近似数(approximate number)。

15、从一个数的左边的第一个非0数字起,到末尾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significant digit)

16、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degree of a monomial)。

17、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18、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

19、有些几何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的各部分都在同一*面内,它们是*面图形(planefigure)。

20、将由*面图形围成的立体图形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面图形,这样的*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net)。

21、角∠(angle)也是一种基本的几何图形。

22、几何图形的投影问题

23、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

24、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25、科学记数法将一个数字表示成a×10的n次幂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这种中,a叫底数,叫做指数。当看记数方法叫科学记数法。

26、一个数与准确数相近(比准确数略多或者略少些),这一个数称之为近似数。

27、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28、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29、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30、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4)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 60句菁华

1、分析和综合的方法。

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3、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区域内,与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物链积累。

4、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5、写出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及作用

6、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若所需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要想移到视野中央,则应该往左上方方移。

7、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生物标本,应该,光线能透过,才能观察清楚。因此必须加工制成玻片标本。

8、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F”,那么,玻片上写的是___________。

9、植物的四大组织:

10、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1、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1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支持、保护

1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

14、动物和人的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15、病毒的种类

16、种子植物比藻类、苔藓、蕨类更适应陆地的生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能产生种子。

17、生长最快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18、显微镜:

19、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0、科学探究常需要进行对照实验,对照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即实验变量是的)。探究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1、生物圈为生物生活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22、细胞核:(贮存并传递遗传信息。——“管理和调控部门”)。

23、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24、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25、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在玉米种子的剖面滴加碘液,变蓝的是胚乳,因为胚乳内有淀粉,淀粉遇碘变蓝色。

26、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分裂结束,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与原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也相同;遗传物质也是一样的。

27、观察的物像与实际图像相反。注意玻片的移动方向和视野中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28、切片、涂片、装片的区别P42

29、基因是DNA上的一个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断

30、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31、植物的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

32、苔藓植物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十分敏感,在污染严重的城市和工厂附近很难生存。人们利用这个特点,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3、种子的萌发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34、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5、淋巴因子的成分是糖蛋白

36、根的生长一方面靠分生区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37、芽中有分生组织,种子萌发时,胚芽发育成幼苗的茎和叶。幼苗形成后,茎、叶、花都是由芽发育而成的。枝条由叶芽发育而成,花由花芽发育而成。

38、尿素是有机物,氨基酸完全氧化分解时产生有机物

39、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不增殖。例如:肾细胞

40、手语是一钟镅裕?揽渴泳踔惺嗪陀镅灾惺?/SPAN>

41、原核细胞较真核细胞简单细胞内仅具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细胞内具有两种核酸——脱氧核酸和核糖核酸

42、秋水仙素既能诱导基因突变又能诱导染色体数量加倍(这跟剂量有关)

43、用氧十八标记的水过了很长时间除氧气以外水蒸气以外二氧化碳和有机物中也有标记的氧十八

44、分裂间期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没有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45、*卵靠近珠孔

46、高等动物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中关键的时期是原肠胚时期其主要特点是具有内胚层、中胚层、外胚层并形成原肠胚和囊胚腔两个腔

47、细胞免疫阶段靶细胞渗透压升高

48、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49、胞内酶(例如:呼吸酶)组织酶(例如:消化酶)不在内环境中

50、低血糖:40~60mg正常:80~120mgdL

51、mRNA→一条DNA单链→双链DNA分子

52、种内互助:同种生物生活在一起,通力合作,共同维护群体的生存。如:群聚的生活的某些生物,聚集成群,对捕食和御敌是有利的。

53、适应的普遍性:植物对环境的适应,动物对环境的适应,外形的适应性特征。

54、染色体进行复制

55、植物细胞:在原细胞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56、测定种子的发芽率(会计算)和抽样检测

57、花的结构(课本102)

58、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59、天竺葵的实验

60、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衡。


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5)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 50句菁华

1、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

2、振动停止,发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即消失(因为原来发出的声音仍在继续传播)。

3、声音以波(声波)的形式传播。

4、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

5、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

6、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

7、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

8、控制噪声:

9、传递信息(医生查病时的"闻",打B超,敲铁轨听声音等等)。

10、声音可以传递能量(飞机场帮边的玻璃被震碎,雪山中不能高声说话,一音叉振动,未接触的音叉振动发生)。

1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置改变(关键抓住五个字“位置的变化”)

12、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音色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13、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14、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光路可逆.即: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15、面镜:

16、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光路可逆

17、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18、望远镜:有一种望远镜也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19、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 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0、透镜的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21、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可以形成在光屏上,虚像不是光线形成的,不能形成在光屏上。

22、速度: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3、计算公式:v=s t

24、速度:

25、回声:

26、耳聋

27、骨传导及实例:

28、熔化:

29、凝固条件:

30、沸腾和蒸发的异同

31、光线:

32、判断日食:

33、光年:

34、物体的颜色:

35、投影仪成像特点:倒立放大的实像。

36、远视眼矫正:佩戴凸透镜。

37、显微镜成像原理(虚像):

38、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光的反射遵守反射规律。

39、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者其它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共面,两线分侧,两角不等(空气中角大些)折射现象:钢笔错位、池水变浅、水中叉鱼、海市蜃楼等

40、一束白光(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各种单色光组成的复合光。彩虹是太阳光被水滴色散而成。

41、紫外线位于紫光以外,太阳光是天然紫外线的重要来源。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线,避免过量的紫外线对人体伤害。紫外线作用:

42、近视眼应该带凹透镜,远视眼应该带凸透镜。眼镜的度数=100×焦度焦度=1/f

43、温度是物体的冷热程度。

44、温度计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使用前注意:

45、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从气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46、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单位:库仑(c)元电荷是最小的电荷e=1.6×10—19原子有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带的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数量相等,不显电性,但是得到电子就显负电,失去电子就显正电。

47、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48、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亦会发生变化。

49、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50、图表记忆法:可采用小卡片、转动纸板、列表格等方式,将知识内容分类归纳小结编成图表记忆。


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50句菁华(扩展6)

——七年级下册生物考试复习知识点 40句菁华

1、人体的八个系统名称和功能P15—17

2、为什么脱钙以后的肋骨可以打结了?因为脱钙时,脱去了无机盐(钙盐),剩下的是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使骨柔韧了。

3、“骨的煅烧”和“骨的脱钙”两个实验分别说明了骨内含有什么成分?

4、人体的系统: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下,人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5、提出问题: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腺的分泌有关?如果有它们各自起什么作用?馒头变甜是否是淀粉发生了变化?

6、做出假设: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头搅拌以及唾液腺的分泌有关;馒头变甜是淀粉发生了变化。

7、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8、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数量最多,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9、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10、心脏解剖图

11、在肺循环中,血液与肺泡之间进行了物质交换,肺循环把静脉血变成动动脉血。

12、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注意:动脉中不一定流动脉血(如肺动脉),静脉中不一定流静脉血(如肺静脉)。

13、人在安静状态下,心室每次射出的血量大约为70毫升。人体内的血液总量大约为4000毫升。

14、输血的时候,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15、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16、生物学时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17、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按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按用途可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18、宇航员乘坐宇宙飞船必需携带的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有淡水、营养物质(食物)、空气(氧气)。

19、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适应:骆驼适应炎热缺水的环境;骆驼刺适应干旱环境;海豹适应寒冷的环境;旗形树是对大风环境的适应)(改变:植物的防风固沙,蚯蚓提高土壤肥力)

20、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21、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22、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使得部分古猿进化成现在人。

23、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24、计划生育有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25、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

26、酶:是活细胞(来源)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的一类有机物。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酶的场所主要是核糖体,水解酶的酶是蛋白酶),也有的是RNA。

27、既要除去细胞壁的同时不损伤细胞内部结构,正确的思路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酶具有专一性,去除细胞壁选用纤维素酶使其分解。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温度、酸碱度都能影响酶的催化效率,对于动物体内酶催化的最适温度是动物的体温,动物的体温大都在35℃左右。

28、通常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主要在适宜条件下才有活性。胃蛋白酶是在胃中对蛋白质的水解起催化作用的。胃蛋白酶只有在酸性环境(最适PH=2左右)才有催化作用,随pH升高,其活性下降。当溶液中pH上升到6以上时,胃蛋白酶会失活,这种活性的破坏是不可逆转的。

29、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30、肾单位的结构与功能

31、耳的结构和功能:

32、、激素:由内分泌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

33、、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可以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34、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35、环境污染:概念:指人们在生产或者生活中排放的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36、血浆:血液未凝固时的淡黄色液体血清:血液凝固时的淡黄色液体

37、吸气时呼吸肌都收缩(此时膈顶下降,胸廓容积增大)

38、人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39、常见的大气污染源有:工业生产的排放、车辆、船舶尾气、秸秆焚烧、地面扬尘

40、心脏内有四个腔,分为两房: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