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资料 60句菁华

首页 / 句子 / | 2022-12-02 00:00:00 中考复习

1、白色沉淀(6种):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银;氢氧化镁;硫酸钡,氯化银。

2、蓝色溶液:含有Cu2+的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3、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18、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4、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甲烷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5、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但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BaCl2+H2SO4=BaSO4+2HCl

6、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如:02、KCl03都不是氧化物。

7、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H2.经检验H2不纯需要再收集时.应先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再收集H2,检验其纯度。(防止试管内末熄灭的H2火焰点燃H2发生器里尚混有空气的H2而发生爆炸。)

8、重视首尾呼应。判断文章体裁,预测文章主旨和大意。读懂首句可以帮助建立正确的思维导向,对理解全文起重要作用。

9、酸碱指示剂

10、酸碱指示剂变状况

11、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2、*时应多看一些范文。比如:报纸中的作文题,都会有范文提供,这些范文都应看一下,尤其要注意文中承前启后的句子,把这些句子正确的用在自己的作文中,得分就会高很多。*时作文的得分在10分以下的,自己应该多练,并请老师给你面批,这样进步会很快。

13、临近中考时,家长和学生都会越来越担心到时候能否考好,所以也往往容易急躁和焦虑。作为家长很有必要帮助自己和孩子调整好心态。只有这样,学生在中考的考场上才能无所畏惧,信心百倍,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14、岂足以言得士!

15、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

1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17、滑动变阻器:

18、电能表是测量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少的仪器。A、“220V”是指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B、“10(20)A”指这个电能表长时间工作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安,在短时间内最大电流不超过20安;C、“50Hz”指这个电能表在50赫兹的交流电路中使用;D、“600revs/KWh”指这个电能表的每消耗一千瓦时的电能,转盘转过600转。

19、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20、二、访谈:怎样鉴赏大自然之美看图,说一说:自己在图片中看到的在自然之美,自己在鉴赏大自然美景时,有什么经验?分角色扮演小记者和陆教授表演答记者问。

2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

22、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2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24、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25、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26、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27、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28、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1)工业“三废”任意排放,(2)生活污水任意排放(3)农药化肥任意施放

29、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30、**取用的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的气味,不得尝任何**的味道。 30、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1)倾倒滤液时烧杯口紧靠玻璃棒,(2)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端,(3)漏斗下端

31、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3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3、碳酸钠(Na2CO3) : 纯碱,苏打,口碱

34、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35、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36、NaCl(KNO3):蒸发溶剂

37、CO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

38、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 H2 。

39、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氮气 。

40、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41、O2:分离液态空气

42、熟石灰:CaO+H2O==Ca(OH)2

43、1个电子所带的电量是:1.610 -19库仑。

44、中和:等量的异种电荷放在一起互相抵消的现象叫做中和。(中和后物体不带电)。

45、判断物体带电性质(带什么电)的方法:把物体靠近(不要接触)已知带正电的轻质小球或验电器金属球,如果排斥(张开)则带正电,如果吸引(张角减小)则带负电。(如果靠近带负电物体时,情况恰好相反)

46、固体的溶解度。

47、《桃花源记》,陶渊明,又名陶潜,字元亮,东晋著名田园诗人。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人人*等、自由、自食其力的“世外桃源”,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现实的不满,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记”是一种文体。

4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字子美,世称“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齐名,有“诗圣”之称,其诗被称为“诗史”。《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名篇,歌,能唱的诗,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49、背景:14世纪前后,意大利兴起了手工工场,开始产生新生的资产阶级,他们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由于中世纪,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以至使古希腊、罗马的文化辉煌黯然失色乃至湮没,封建教会对人的思想禁锢,使欧洲文化发展陷于停顿)的控制,要求(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中的幸福。

50、新航路开辟与*的郑和下西洋作比较

51、我国处理的原则是什么?我国形成了什么样的民族关系?

52、相反数

53、*方根

54、立方根

55、数轴

56、实数大小比较的几种常用方法

57、加法交换律a?b?b?a

58、同类二次根式

59、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60、配方法


中考复习资料 60句菁华扩展阅读


中考复习资料 60句菁华(扩展1)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60句菁华

1、死不瞑目:形容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2、不胜枚举:例子很多,无法一一列出。胜,能够承担或承受。

3、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zhì)。通“智”。《〈论语〉十则》

5、裁如星点。“裁”(cái)。同“才”。《山市》

6、臭名昭著:形容坏名声尽人皆知。昭,显著。

7、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8、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恒,恒心。

9、止有剩骨。“止”(zhǐ)。通“只”。《狼》

10、坦荡如砥:*坦得像磨刀石。

11、荡胸生曾云。“曾”(céng)。通“层”。《望岳》

12、才美不外见。“见”(xiàn)。通“现”。《马说》

13、北方联盟是否进军喀布尔,取决于阿富汗各派在政治上达成一致以及塔利的班是否妥协。

14、同舍生皆被绮绣。“被”(pī)。通“披”。《送东阳马生序》

15、为天下唱。“唱”(chàng)。通“倡”。《陈涉世家》

16、巴金对我的爱好文学和接近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17、他写信告诉我说,近几年来,他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思念家乡。

18、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做怪。

19、感冒退热冲剂的主要成分是大青叶、板兰根、草河车配制而成的。

20、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足协又接到25名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

21、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人了两家银行。

22、奶奶看到我俩非常高兴,就急忙从炕上下来,拉住我们的手问这问那。

23、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 关羽 。这本书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其中一个故事的名字:大意失荆州。

24、《三国演义》中 “赔人夫人又折兵”的是谁?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又是谁?

25、《红楼梦》中最卑躬屈膝的丫环是袭人,最有反抗性格的丫环是晴雯,性格最刚烈的丫环是鸳鸯。

26、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诗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主旨句)

27、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文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名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 文中表现作者远大抱负的名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8、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骑:动词作名词,指骑马的人。这里指骑马的侦察兵)《使至塞上》

29、公输盘曰:“吾义固不*。”(义:名词作动词,意为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公输》

30、将军身被坚执锐,……功宜为王。(功:名词作动词,意为论功劳)《陈涉世家》

31、望西山,始指异之(异:形容词动用,认为……奇异)《始得西山宴游记》

32、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酿:名词动用,用酿泉水)《醉翁亭记》

33、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3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

35、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

36、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37、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用、按照”等。

38、人不知而不愠(怨恨)《论语十则》

39、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只)(水流的声音)

40、后遂无问津者(探访)(同上)

41、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同上)

42、会宾客大宴(适逢)《口技》

43、妇抚儿乳(喂奶)(同上)

44、不可久居(停留)(同上)

45、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无不,都)《核舟记》

46、其两膝相比者(挨着)(同上)

47、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醉翁亭记》

48、路转溪头忽见 “见”(xiàn) 通“现” 《西江月》

49、一切乌有 “乌”(wū) 同“无” 《山市》

50、裁如星点 “裁”(cái) 同“才” 《山市》

51、虞山王毅书远甫刻 “甫”(fǔ) 通“父” 《核舟记》

5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jiǎn) 通“拣” 《核舟记》

53、略无阙处 “阙”(quē) 通“缺” 《三峡》

5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sì) 通“饲” 《马说》

55、其真无马邪 “邪”(yé) 通“耶” 《马说》

56、百废具兴 “具”(jù) 通“俱” 《岳阳楼记》

57、固以怪之矣 “以”(yǐ) 通“已” 《陈涉世家》

58、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wǘ) 通“无” 《愚公移山》

59、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60、伏笔,实际上是一种交待,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示,为情节发展做铺垫。埋下伏笔后,后边一定要有照应。


中考复习资料 60句菁华(扩展2)

——中考复习资料 50句菁华

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2、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

3、白色沉淀(6种):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银;氢氧化镁;硫酸钡,氯化银。

4、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表示,测定pH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pH试纸。

5、单质一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但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02和03的混合气体。

6、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如:02、KCl03都不是氧化物。

7、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应先验纯.再点燃。(防止氢气不纯.点燃时爆炸。)

8、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H2.经检验H2不纯需要再收集时.应先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再收集H2,检验其纯度。(防止试管内末熄灭的H2火焰点燃H2发生器里尚混有空气的H2而发生爆炸。)

9、金属制品在电镀或焊接前.应先用稀盐酸或稀硫酸清除表面的锈,再进行电镀或焊接。(因为铁锈易溶解在稀盐酸或稀硫酸中.使金属制品表面变得洁净。)

10、买一本中考复习的资料,根据资料上的专题进行复习,专题不像课本一节一节内容比较零碎,而专题是前后联系紧密,综合性比较强

11、重视首尾呼应。判断文章体裁,预测文章主旨和大意。读懂首句可以帮助建立正确的思维导向,对理解全文起重要作用。

1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13、*时应多看一些范文。比如:报纸中的作文题,都会有范文提供,这些范文都应看一下,尤其要注意文中承前启后的句子,把这些句子正确的用在自己的作文中,得分就会高很多。*时作文的得分在10分以下的,自己应该多练,并请老师给你面批,这样进步会很快。

14、临近中考时,家长和学生都会越来越担心到时候能否考好,所以也往往容易急躁和焦虑。作为家长很有必要帮助自己和孩子调整好心态。只有这样,学生在中考的考场上才能无所畏惧,信心百倍,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15、南面而制秦

16、对于孟尝君,世人有什么传统观念?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

17、作者心目中的“士”应是怎样的?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

18、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19、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20、名篇欣赏,朗读〈〈海上日出〉〉。

21、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22、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23、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4、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25、天然气:甲烷(CH4)

26、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27、汞(Hg):水银

28、Cu(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29、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 * 。

30、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氮 。

3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32、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法一、是看它能否吸引轻小物体,如能则带电;法二、是利用验电器,用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果金属箔张开则带电。

33、导体和绝缘体的主要区别是:导体内有大量自由移动的电荷,而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但导体和绝缘体是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34、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35、串联:把元件逐个顺序连接起来,叫串联。(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通过)

36、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有水,水为溶剂。液体溶于液体。

37、气体的溶解度

38、《曹刿论战》 选自《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本文紧扣“论战”,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重点写战前曹刿对备战条件的评论和战后对取胜原因的分析,表现“取信于民”的思想。

39、《孟子二章》 (1)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世称“亚圣”,其核心思想是“仁义”,著有《孟子》。《孟子》是记录孟轲及其弟子的思想言行的书,现存七篇。

40、《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字叔庠(xiáng),南朝梁文学家。这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作者在信中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的景色,抒写了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心态,表达了作者政治的失意厌倦和企图寄情山水的思想情绪。这是一篇书信体山水小品。

4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42、时间与范围:14世纪首先兴起于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

43、我国处理的原则是什么?我国形成了什么样的民族关系?

44、我国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45、*方根

46、单项式

47、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48、一元一次方程

49、直接开*方法

50、配方法


中考复习资料 60句菁华(扩展3)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50句菁华

1、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2、无稽之谈:毫无根据的说法。稽,查考。

3、尊君在不。“不”(fǒu)。通“否”。《陈太丘与友期》

4、对镜帖花环。“帖”(tiē)。通“贴”。《木兰诗》

5、诎右臂支船。“诎”(qū)。通“屈”。《核舟记》

6、略无阙处。“阙”(quē)。通“缺”。《三峡》

7、其真无马邪。“邪”(yé)。通“耶”。《马说》

8、我们深刻地感到,一张报纸的生命力在于能否为读者奉上丰富、新颖、优质的精神食粮。

9、百废具兴。“具”(jù)。通“俱”。《岳阳楼记》

10、请连长放心,尽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也要坚决完成任务。

11、必能裨补阙漏。“阙”(qūe)。通“缺”。《出师表》

12、入则无法家拂士。“拂”(bì)。通“弼”。《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3、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耐心教育和帮助下,终于使他翻然醒悟了。

14、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人了两家银行。

15、“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这一的肖像描写写的是哪部小说中的哪个人物?

16、《红楼梦》中 “两弯似蹙笼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妖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昭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千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写的是哪一位?她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17、曹操的《观沧海》: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18、王维的《使至塞上》: 抓住沙漠中典型的景物,进行刻画,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0、李白的《 行路难》: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诗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反映李白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的名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21、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安得广厦千方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 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诗: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2、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4、李商隐的《无题》:这首诗寄托了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诗中通过祖籍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5、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26、诸葛亮的《出师表》: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写出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的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 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 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本文中的一句名言: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7、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文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名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 文中表现作者远大抱负的名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8、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即快马)《三峡》

29、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尽:形容词作动词,指尽兴)《五柳先生传》

30、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矣。(怪:形容词作动词,意为以……为怪)《陈涉世家》

31、将军身被坚执锐,……功宜为王。(功:名词作动词,意为论功劳)《陈涉世家》

32、萦青缭白,外与天际(青:形容词作名词,青山)《始得西山宴游记》

33、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译作“因此”“所以”“因而”。

34、表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

35、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放松,这里指卸下)

36、芳草鲜美(鲜嫩美丽)(同上)

37、一时齐发(同一时候)(同上)

38、怡然不动(愣往的样子)(同上)

39、往来翕忽(轻快敏捷)(同上)

40、游于是乎始(从此)(同上)

41、至于负者歌于途(背着东西)

42、委而去之(放弃)(离开)《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3、路转溪头忽见 “见”(xiàn) 通“现” 《西江月》

44、裁如星点 “裁”(cái) 同“才” 《山市》

45、玉盘珍羞直万钱 “直”(zhí) 同“值” 《行路难》

46、曾益其所不能 “曾”(cēng) 通“增”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biàn) 通“辨” 《鱼我所欲也》

48、记叙的顺序

49、按时间先后和情节发展变化划分。这种情况常有提示性词语出现。

50、按叙述的空间或地点的转换划分。


中考复习资料 60句菁华(扩展4)

——历史中考复习资料 50句菁华

1、珍妮机: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称为"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2、汽船:美国人富尔顿制造。

3、工业革命的影响:

4、看课内和课后思考题,寻找答案或者从课内得到一些启示,同时还应该做到边看、边划、边问、边写,看内容,划知识点,找疑问,写出疑问来,这是对学生复习时的基本要求。

5、观点明确,论述集中,不泛泛而谈;

6、1900年,八国联军英、俄、日、法、德、美、意、奥侵略*,于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使*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危害性)

7、由于*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于1919年爆发五四运动,地点首先在北京,主力是学生;6月3日,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运动的主力是无产阶级。五四运动要求惩办卖*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中方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8、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一大通过了在*建立无产阶级专制,实现*的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大会选举*为中央局*。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

9、**战争对*社会的影响?

10、西汉初年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帝与景帝两代,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发展农业,轻徭薄赋,减轻刑罚,提倡节俭,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发展迅速,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休养生息的政策实行,促进了西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11、汉武帝的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促成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12、西汉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是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3000多年历史,《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13、曹操以少胜多为其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是官渡之战。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同孙权、刘备的联军在赤壁决战,大败而归,史称赤壁之战,而此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4、内容

15、背景

16、苏联的成立:1922年,俄、白俄、乌和南高加索联邦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

17、社会主义工业化:

18、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确立社会主义制度,铲除了人剥削人的现象)

19、特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20、东方战场:1937年“七七事变”后,*开始全民族抗战。

21、转折点:1942年*格勒保卫战(苏德战场)。

22、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23、战争结束:1945年5月德国投降,欧洲战事结束。

24、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发兵灭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25、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赵、魏、韩是由春秋时期的晋国分裂而来的.。

26、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汉字源于甲骨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称钟鼎文。雕塑艺术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已发展到很高水*。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27、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孔丘),他整理了《诗经》,编订了《春秋》,其言行记载在《论语》中;战国时期的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物,他们主张实行“仁政”,认为“民为贵,君为轻”,反对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

28、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对社会变化提出不同的看法,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9、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分为三点四段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到余杭,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熟记隋运河图)。隋、元两朝大运河的南北起点都相同,南起今杭州,北到今北京,都以洛阳为中心,元朝南粮北运比隋朝更有优势的理由:新开了两段运河,运河从杭州直达北京(大都),还开辟了畅通的海道。

30、618年,李渊(唐高祖)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隋朝时李春主持修赵州桥,它是我国最古老的石拱桥。

31、曲辕犁和筒车的出现,表明唐朝农业生产工具有了很大改进。史*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唐朝。

32、中日交往历史悠久,早在汉朝时就有往来。唐朝时,中日往来频繁,日本先后13次派遣唐使。日本到唐朝的留学生中最有名的是阿倍仲麻吕;唐朝时期东渡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和尚(他6次东渡日本,最后一次才成功)。

33、唐朝最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白被称为“诗仙”,他的不朽名作有《蜀道难》和《望庐山瀑布》等;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名作有《三吏》、《三别》等作品;白居易的作品有《长恨歌》和《琵琶行》。

34、内容: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35、背景:14世纪前后,意大利兴起了手工工场,开始产生新生的资产阶级,他们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由于中世纪,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以至使古希腊、罗马的文化辉煌黯然失色乃至湮没,封建教会对人的思想禁锢,使欧洲文化发展陷于停顿)的控制,要求(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中的幸福。

36、实质:资产阶级文化革命(运动)的兴起

37、作用:*了人们两方面的思想,一是对人自身的认识,二是对自然界的认识。

38、文艺复兴历史意义: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39、戚继光抗倭

40、*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41、背景:内阁制定夺取满蒙,再征服*,进而称霸世界的政策。日本受到经济危机重创。

42、东方战场:1937年“七七事变”后,*开始全民族抗战。

43、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隋灭陈,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隋文帝实行了改革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制。

44、南朝的四个*依次是宋、齐、梁、陈,都城均在建康。

45、北朝的五个*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46、新航路开辟与*的郑和下西洋作比较

47、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职宣告*成立,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春,又颁布《*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1912年4月,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正式解职,临时*迁到北京;1915年,在护国运动中,孙中山在日本发表《讨袁宣言》;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举起护法运动的旗帜,反对段祺瑞。

48、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一大通过了在*建立无产阶级专制,实现*的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大会选举*为中央局*。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

49、1924年,***一大在广州召开;确立了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改组后的**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三大制订了*的方针。

50、**战争对*社会的影响?


中考复习资料 60句菁华(扩展5)

——高一语文复习资料 40句菁华

1、不屈不挠

2、自怨自怜

3、鬼迷心窍

4、恪尽职守

5、战战兢兢

6、瞠目结舌

7、愁肠百结

8、四肢百骸

9、息息相通

10、不计其数

11、功败垂成

12、休戚相关

13、危言危行

14、每况愈下

15、一鸣惊人

16、无独有偶

17、一筹莫展

18、插科打诨

19、长歌当哭

20、炙手可热

21、旷日持久

22、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23、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白驹,骏马。

24、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25、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26、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孚,使人信服。

27、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8、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29、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蚕、鲸,名词作状语)

30、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31、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32、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33、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赢。

34、雍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35、科学的把握时间;

36、强化能力。

37、复习课授课内容设计用心――有针对性的提炼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38、氓之蚩蚩 古义:民众,百姓,诗中指那个人,音mng 今义:流氓,音mng

39、将子无怒 古义:对人的尊称 今义:儿子

40、使动用法:


中考复习资料 60句菁华(扩展6)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30句菁华

1、人力资源管理:对人力这一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

2、人力资源管理的五大职能(P9)

3、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4、企业经营战略(P31)

5、人力资源规划方案的制定(P55)

6、职务分析的基本术语(老师没说,防止出名词解释,了解一下)

7、合理招聘的意义:

8、面试(P116)

9、行为描述面试(STAR): 情景、任务、行动和结果。

10、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是由企业有关人员收集有关组织和个人的各种信息,找出实际工作绩效与绩

11、绩效考评:运用科学的方法、程序和一定的指标体系,定期对企业员工的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进行考评和评价,是测量员工有效工作程度的一种行为。

12、绩效管理: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通过制定绩效计划,定期对企业员工工作行为和结果进行考评和反馈,实施激励和调控,并改善员工工作绩效,进而提高企业组织绩效的管理过程。

13、报酬要素:指在多种不同职位中都存在的组织愿意为之支付报酬的一些具有可衡量性质的质量、特征、要求或结构性因素。

14、薪酬水*策略的种类:领先、追随、拖后、混合。

15、可变薪酬制度(P280) △对员工的奖励是根据员工的绩效来确定的。

16、员工福利(P289,因为课件里没有相关内容,但老师又说是重点,所以大家详细看下书吧)

17、谈判工资制(P299)

18、HM为什么要重视激励理论?

19、HM的责任有哪些?

20、招聘工作的定义及意义:

21、如何制定绩效考核目标和绩效考核周期?

22、薪酬管理的定义、意义、原则:

23、如何确定基本薪酬:

24、我国对劳动合同的规定:

25、改错

26、将某企业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填写完整

27、对下列词语进行独到的诠释

28、信度:指测试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分为稳定系数(不同时间)、等值系数(方法不同,结果相同)、内在一致性系数(一分多测试)、评分者信度;效度:有效性或精确性,预测效度、内容效度、同侧效度。

29、工作地组织的基本内容:

30、劳动环境优化包括: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