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50句菁华

首页 / 句子 / | 2022-12-02 00:00:00 化学,知识,复习资料

1、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2H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点燃2P2O5

2、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2CO

3、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2CO2

4、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高温4Fe + 3CO2↑

5、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高温3Fe + 2CO2↑

6、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加热Cu + CO2

7、镁和稀硫酸反应:Mg + H2SO4 === MgSO4 + H2↑

8、锌和稀盐酸反应:Zn + 2HCl === ZnCl2 + H2↑

9、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10、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11、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12、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13、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14、铁和盐酸:Fe+2HCl=FeCl2+H2↑

15、铁和稀硫酸:Fe+H2SO4= FeSO4+H2↑

16、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Cu+H2O

17、氢气还原氧化铁:3H2+Fe2O3=△=2Fe+2H2O

18、大理石和稀盐酸(实验室制CO2):CaCO3+ 2HCl=CaCl2+H2O+CO2↑

19、氢氧化钠和硫酸铜:2NaOH+CuSO4=Cu(OH)2↓+Na2SO4

20、碳酸钾(草木灰)和盐酸:K2CO3+2HCl=2KCl+H2O+CO2↑

21、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H2SO4+2NaOH=Na2SO4+2H2O

22、氯化钠和硝酸银:NaCl+AgNO3=AgCl↓+ NaNO3

23、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CO2+2NaOH=Na2CO3+ H2O

24、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SO2+2NaOH=Na2SO3+H2O

2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Cu+CO2

26、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27、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2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2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0、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1、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3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3、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34、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35、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36、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37、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38、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9、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40、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41、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42、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43、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44、铁锈:(Fe2O3)

45、酸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46、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7、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48、【可溶性】碱与【可溶性】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49、〔碱〕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变质。

50、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中考化学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50句菁华扩展阅读


中考化学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50句菁华(扩展1)

——化学中考复习资料 100句菁华

1、化合反应:A+B+…==C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Fe3O4

3、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22CO(是吸热的反应)

4、2Cu + O22CuO 红色金属变为黑色固体 用来检验是否含氧气

5、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6、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有一句口诀可帮助同学们记忆这些东西: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铵钡溶。

7、搅拌或振荡。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8、溶剂。选用的溶剂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也不同。

9、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10、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1、制取气体?制取气体时,必须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药品。

12、可溶性的碳酸盐加热不能分解,只有不溶性碳酸盐受热才能分解。CaCO3=CaO+CO2↑

13、凡是点燃可燃性气体时,一定先要检验它的纯度。

14、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15、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16、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17、铁生绣实际上是铁、氧气和水等物质相互作用,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Fe2O3(红棕色)。全世界每年因生绣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1/4。

18、黑色金属:Fe、Mn、Cr(铬)有色金属:除前三种以外都是,如Cu、Zn、Al

19、酸与指示剂反应,遇石蕊变红

20、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21、酸与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22、【可溶性】碱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23、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24、碳酸钠(Na2CO3):纯碱,苏打,口碱

25、氢氯酸(HCl):盐酸

26、乙酸(CH3COOH):醋酸

27、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8、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29、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30、NaCl(Na2CO3):加入足量的盐酸

31、NaNO3(NaCl):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

32、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33、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34、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35、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36、白色沉淀(6种):碳酸钙,碳酸钡,碳酸银;氢氧化镁;硫酸钡,氯化银。

37、黄色溶液:含有Fe3+的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38、常见金属元素中.常温下大多为固体,唯有金属汞在常温下呈液态。

39、可燃物燃烧要具备两个条件:①与02接触;②温度达到着火点。但并不是所有的燃烧部必须要有O2参加。如H2点燃后在Cl2中燃烧的反应就没有02参加。

40、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只是二氧化碳。如:SO2。所不同的是,二氧化碳无气味,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

41、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槽.再熄灭酒精灯。

42、H2还原CuO实验开始时,应先通一会儿H2.再加热;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再继续通入H2,直到试管冷却为止。(以赶尽试管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爆炸;防止生成的铜在高温下又被氧化。)

43、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44、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蒸发、挥发、溶解、潮解等。

45、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Fe3O4

46、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高温2Fe + 3CO2

47、锌和稀硫酸反应:Zn + H2SO4 === ZnSO4 + H2↑

48、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49、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0、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1、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2、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53、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54、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55、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74.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

56、氢氧化钠和硫酸铜:2NaOH+CuSO4=Cu(OH)2↓+Na2SO4

57、盐酸与硝酸银溶液:HCl+AgNO3=AgCl↓(白)+HNO3

58、碳酸钠和石灰水:Na2CO3+Ca(OH)2=CaCO3↓+2NaOH

59、氢氧化铝和盐酸:Al(OH)3+3HCl=AlCl3 +3H2O

60、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CO2+2NaOH=Na2CO3+ H2O

61、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SO2+2NaOH=Na2SO3+H2O

6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3CO+Fe2O3=高温=2Fe+3CO2

63、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64、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65、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66、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7、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68、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69、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70、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71、盐的化学性质

72、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活性炭净化水、干冰人工降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都是物理变化。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利用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变化。

73、化学用语:稀有气体的化学式就是元素符号。氩气Ar 钙离子Ca2+ 两个氢原子2H 硝酸钠NaNO3 NaNO2是亚硝酸钠,H2是氢气或氢分子

74、数据说法:根据原子序数,确定质子数,再根据电子得失情况,确定电子数。溶液稀释,溶质不变。PH小于5.6的雨水才是酸雨。浓硫酸敞口放置,吸水,溶液质量变大,浓度变小。

75、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数目没有增减、总质量守恒这些肯定正确。物质的分子个数比是否正确,要把示意图翻译成化学方程式,并且配*。

76、溶解度曲线: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77、CO2 ①与水反应: CO2+H2O— (紫色石蕊变红色)

78、黑色金属:Fe、Mn、Cr(铬) 有色金属:除前三种以外都是,如Cu、Zn、Al

79、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

80、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81、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82、有毒的气体: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83、烧碱:Ca(OH)2+Na2CO3===CaCO3↓+2NaOH

84、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85、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C+CO2高温2CO

86、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高温CaO+CO2↑

87、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H2SO4=ZnSO4+H2↑

88、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加热Cu+H2O

89、置换反应: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A + BC == B + AC)

90、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9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9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93、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94、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95、要使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要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96、从宏观和微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可归纳为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

97、固体的溶解度。

98、气体的溶解度

99、混合物的分离

100、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中考化学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50句菁华(扩展2)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50句菁华

1、溶液

2、质子数决定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

3、固体和液体的混合?固体液体相互混合或反应时,要先加入固体,然后加入液体。

4、凡是点燃可燃性气体时,一定先要检验它的纯度。

5、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6、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

7、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8、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9、盐的溶解性

10、碱的溶解性

11、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12、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13、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15、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如o2和o3。

16、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

17、碱溶液一定为碱性溶液,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naoh、na2co3 、nahco3溶液都显碱性,而na2co3 、nahco3为盐。碱溶液就是碱的水溶液,碱性溶液就是指含oh—的溶液)。

18、凡是排空气法(无论向上还是向下),都一定要将导气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19、NaCl(NaOH):加入足量的盐酸

20、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21、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22、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3、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

24、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25、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但是K、Ca、Na例外。将K、Ca、Na放入可溶性的盐溶液中.它们并不能与盐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是先与水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碱再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例如把金属钠放入到CuS04溶液中,则发生化学反应: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

26、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只是二氧化碳。如:SO2。所不同的是,二氧化碳无气味,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

27、实验方案:用水可以鉴别硝酸铵和氢氧化钠(硝酸铵溶解吸热,氢氧化钠溶*热)。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过氧化氢溶液放入二氧化锰可以产生大量氧气。除杂时,选用的试剂方法要正确,要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产生新的杂质(要适量,不能过量)。

28、溶解度曲线: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29、H2还原CuO实验开始时,应先通一会儿H2.再加热;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再继续通入H2,直到试管冷却为止。(以赶尽试管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爆炸;防止生成的铜在高温下又被氧化。)

30、把块状药品和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放入玻璃容器时.应先将容器横放.把药品或金属颗粒放入容器口后.再把容器慢慢竖立起来.使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慢慢滑到容器底部。(防止块状药品或金属颗粒直落到容器底部打破容器。)

3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2MgO 白色信号弹

32、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点燃2CO

33、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高温CaO+CO2↑

34、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5、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H2SO4=ZnSO4+H2↑

36、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点燃CO2 + 2H2O

37、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 + MnO2 + O2↑

38、碱有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等。

39、由饱和溶液到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40、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41、铝和稀硫酸:2Al+3H2SO4=Al2 (SO4)3+3H2↑

42、碳酸钠和石灰水:Na2CO3+Ca(OH)2=CaCO3↓+2NaOH

43、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

44、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略重,不易溶于水,液态氧和固态氧均为淡蓝色。

45、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46、复分解反应:AC+BD====AD+BC

47、酸碱指示剂

48、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

4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50、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


中考化学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50句菁华(扩展3)

——化学中考复习资料 50句菁华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2MgO 白色信号弹

2、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2CuO现象:铜丝变黑、用来检验是否含氧气。

3、酸碱指示剂变状况

4、氧气的浓度不同,反应程度也不同。如:铁能在纯氧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

5、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6、跟盐酸反应产生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一定是CO32-(也可能为HCO3- 离子,但一般不予以考虑)◆ 凡碳酸盐与酸都能反应产生CO2气体

7、凡用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都选用高锰酸钾制O2装置(固固加热型);

8、凡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制气体的都选用双氧水制O2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9、凡是制气体实验时,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应露出橡皮塞1-2ml,铁夹应夹在距管口1/3处。

10、凡是用长颈漏斗制气体实验时,长颈漏斗的末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下。

1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12、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13、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14、铁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是电和热的导体。

15、防止铁制品生绣的方法: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②在铁制品的表面涂上一层保护膜。具体操作是:①在其表面刷油漆,②在其表面涂油,③金属制品表面镀上其它金属,④通过化学反应使铁制品的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16、锰钢中合金元素为锰,韧性好,硬度大;不锈钢中合金元素为铬、镍,抗腐蚀性好;硅钢中合金元素为硅,导磁性好;钨钢中合金元素为钨,耐高温,硬度大。

17、酸(可鉴别金属等)

18、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19、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20、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1、Cu(Fe):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22、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

23、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Fe3O4

24、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2CO

25、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18.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 + CO2↑

26、镁和稀硫酸反应:Mg + H2SO4 === MgSO4 + H2↑

27、铝和稀硫酸反应: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

28、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74.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

29、氢气还原氧化铁:3H2+Fe2O3=△=2Fe+2H2O

30、盐酸和氢氧化钠(中和反应):HCl+NaOH=NaCl+H2O

31、盐酸与硝酸银溶液:HCl+AgNO3=AgCl↓(白)+HNO3

32、氯化钠和硝酸银:NaCl+AgNO3=AgCl↓+ NaNO3

33、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34、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36、化学用语:稀有气体的化学式就是元素符号。氩气Ar 钙离子Ca2+ 两个氢原子2H 硝酸钠NaNO3 NaNO2是亚硝酸钠,H2是氢气或氢分子

37、性质及用途:营养物质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无机盐。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反相关);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正相关)。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没有污染。

38、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39、熟石灰:CaO+H2O==Ca(OH)2

40、烧碱:Ca(OH)2+Na2CO3===CaCO3↓+2NaOH

41、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

42、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

43、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

44、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45、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

46、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

47、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注意点:

4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49、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50、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中考化学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50句菁华(扩展4)

——中考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四个冲程,曲轴转动二周,对个做功一次,有两次能量转化。

2、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它的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磁感线方向有关。

3、电功率与欧姆定律的推导公式:

4、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5、减小物体接触面间的压力和粗糙程度、在接触面间加润滑剂或用滚动代替滑动等可减小摩擦。

6、物体在二力*衡的条件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7、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8、位移和路程:位移描述物*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9、温度: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10、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腾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11、颜料三原色:红、黄、蓝。

12、*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13、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14、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

15、机械运动:物*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16、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17、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ρ表示,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ρ=m/V 【ρ】单位:kg/m、g/cm 【m】单位:kg 【V】单位:m

18、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19、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具体画法: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2)延力的方向划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越长。

20、摩擦力:像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21、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增大压力、是接触面粗糙。

22、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水中】

23、ρ>ρ [下沉] 2)ρ<ρ [上浮] 3=ρ=ρ [悬浮]

24、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5、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26、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27、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

28、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29、断路:断开的电路。

30、串联: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31、串联电路中任意一处断开,电路中都没有电流通过。

32、U单位: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单位:千伏、毫伏、微伏。

33、公式:I=U/R

34、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则有W=Q

35、安培定则:右手握住螺线管,四肢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方向为螺线管N极。

36、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1)电路必须闭合;2)知识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3)这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37、直流电动机原理: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手里转动的原理制成。

38、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玻璃温度越高电阻越小)。

39、能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错,“容易”,“不容易”)。

40、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也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

41、能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错,“容易”,“不容易”)。

42、相互作用力是A给B的力、B给A的力。

43、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阻力(错,推力等于阻力)。

44、明确规律的物理意义及其表述。包括:该规律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该规律所反映的物理本质,明确规律表达中的关键词句,明确规律的数学公式的物理含义等等。

45、电势能:EA=qφA {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从零势能面起)}

46、电阻

47、mol任何物质所含有的粒子数,NA=6.02×1023mol-1

48、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a、要有声源(发声体);b、要有传播的介质;c、不能离声源太远;

49、声音分类:乐音、噪声

50、超声波的特点:方向性好(用于探测)、能量高、穿透能力强(用于检测等)、破碎能力强(用于空化、雾化、杀菌等);


中考化学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50句菁华(扩展5)

——中考语文古诗词复习资料 40句菁华

1、《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的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2、《出师表》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出师表》中作者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佞臣,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4、《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5、《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南宋朱熹《观书有感》)

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8、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夜月》)

9、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10、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1、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唐罗隐《西施》)

1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13、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唐于良史《春山夜月》)

1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5、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

1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昱《虞美人》)

1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8、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19、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

2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2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2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23、青,取之于蓝,而甚于蓝。(荀子《劝学》)

2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26、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眺饯别校书叔云》)

2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行》)

28、抒发征戍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9、主题:这首词是范仲淹在西北军中所作,表现了他决心守边御敌的英雄气概,同时也反映了守边战士的思乡之情。

30、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景象,画面开阔、气势雄浑的诗句;《红楼梦》中香菱所评论的《使至塞上》的两句描写塞上风光的是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1、本诗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以全新角度阐明对离别的看法,饱含友情,让人胸襟豪迈爽朗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2、第二句中“望”的表达作用:一个“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望中含情,表达了对友人沿途劳顿的担忧之情。

33、这首诗与其他送别诗的不同点是什么?

3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5、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36、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7、木兰辞

  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3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9、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0、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中考化学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50句菁华(扩展6)

——五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40句菁华

1、小数乘整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注意: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要用0占位。

3、积与因数的关系:

4、通常情况下,人民币的最小单位是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表示“分”的是百分位。

5、4×1、5—2.4

6、5×32×0.25

7、表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8、表面积单位:*方厘米、*方分米、*方米相邻单位的进率为100

9、容积单位:升和毫升(L和ml) 1L=1000ml 1L=1000立方厘米1ml=1立方厘米

10、轴对称图形的作用:

11、因数的分类:除法里,如果被除数除以除数,所得的商都是自然数而没有余数,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12、正方体的体积:

13、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14、因为2×6=12,我们就说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也是6的倍数。不能单独说谁是倍数或因数。

15、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16、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合数是4,最小奇数是1,最小偶数是0,同时是2,5,3倍数的最小数是30,最小三位数是120

17、a是c的倍数,b是c的倍数,那么a+b的和是c的倍数,c是a+b和的因数,a—b的差是c的倍数,c是a—b差的因数。

18、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19、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20、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cm3,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dm3,棱长是1cm的正方体,体积是1m3

21、把单位“1”*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例如:表示把单位“1”*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其中表示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2、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23、带分数包括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的商作为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作为分子,分母不变。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时,用整数部分和分母相乘再加分子所得结果作分子,分母不变。

24、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公分母),叫做通分。

25、求三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时,可以先求其中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用求出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再与第三个数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

26、如果两个数公因数只有1,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

27、完全数的由来:

28、与质数有关的猜想:

29、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他本身。

30、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31、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32、质数表: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33、正方形可以看成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34、a÷b=a/b(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35、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

36、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37、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数或几个数最多,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

38、2,3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2、4、6、8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的数。

39、2,3,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是0并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的数。

40、偶数与奇数:是2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中考化学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50句菁华(扩展7)

——八年级下册语文重点复习知识点 40句菁华

1、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清:凄清。居:停留。

3、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向西。

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斗:像北斗星一样。蛇:像蛇那样。

5、记之而去 去:离开。

6、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

7、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8、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 么依靠似的。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

9、造饮辄尽 造:一来

10、箪瓢屡空,宴如也 如:若

1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许:地方

12、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餐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13、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是:这样

14、请写出2则有关母爱的名人名言,并写出作者或出处。

15、请写出2则有关母爱的俗语。

16、请写两句描写春天的古诗句

17、《岳阳楼记》选自《 》,作者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何哉? , ;居 ,处 。......其必曰: , !”

18、《归园田居》中说,“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 ,但使愿无违。”

19、《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作者孟浩然,词中说,“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 ,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 。”

20、《长相思》作者纳兰性德,清代词人。词作抒发了作者孤寂伤感,无限思乡的情感。词中说,“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风一更,雪一更, ,故园无此声。”

2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引用典故的两句诗是 坐观垂钓者 、 徒有羡鱼情。 该诗的颔联是 气蒸云梦泽 , 波撼岳阳城 ;该诗的主旨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写诗人登上岳阳楼看到的波澜壮阔的画面的句子是气蒸云梦泽 , 波撼岳阳城 。 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在太*盛世出仕为官,为民谋利,深感惭愧的句子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该两句诗比喻了作者想做官却没有途径。)作者孟浩然,与王维并称“王孟”。

22、从流飘荡 从:顺,随

2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戾:到息:*息

24、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经纶:筹划反:通“返”,返回

25、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稀疏的树木枝条相互交叉掩映,有时偶尔也见到(一丝)阳光。

26、请找出文章里具体描绘富春江的“异水”“奇山”的句子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7、开篇用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28、负势竞上5、互相轩邈6、泠泠作响

29、才美不外见7、食之不能尽其材8、策之不以其道

30、执策而临之12、其真无马邪

31、俟其欣悦13、负箧曳屐14、四支僵劲不能动

32、媵人持汤沃灌16、同舍生皆被绮绣17、腰白玉之环

33、右备容臭19、烨然若神人20、略无慕艳意

34、悄怆幽邃11、以其境过清

35、静影沉璧25、此乐何极26、宠大辱偕忘

36、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7、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4、才美不外见

38、食之不能尽其材6、其真无马邪

39、四支僵劲不能动8、同舍生皆被绮绣

40、玉盘珍羞直万钱12、玉盘珍羞直万钱


中考化学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50句菁华(扩展8)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40句菁华

1、公路:

2、机场

3、航运

4、海港

5、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封闭的等高线中心,

6、粮食作物的分布

7、我国的煤炭、钢铁、棉布、电视机、电冰箱等产量居世界首位。

8、划分温度带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南京位于亚热带,北京位于暖温带。

9、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也是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我国四个干湿润是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南京位于湿润地区,北京位于半湿润地区。不同干湿地区植被景观也存在差异,自东向西依次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10、纺织工业的分布:我国以的棉纺织工业为主。

11、纬线和经线

12、热带雨林的危机

13、城市化问题

14、地形图的判读

15、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16、我国温度带划分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及一个高原气候区。

17、我国干湿地区分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18、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有壮族,满族,*,苗族,*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共9个。

19、各民放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20、我国自然资源基本国情: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1、我国土地资源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22、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不均匀,地区分布:东多西少,南丰北缺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

23、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24、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途径:修水利工程;解决时间分布不均,修水库,试举一例:三峡解决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试举一例:南水北调

25、我国最早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地区是北京中关村。大连计划发展成为*的“班加罗尔”(班加罗尔是印度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26、世界的气候

27、称谓:文明的摇篮,革命圣地延安宝塔山下的窑洞,白羊肚头巾,信天游,黄土风情。

28、黄土高原是世界的黄土堆积区,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科学家曾经提出过许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和蒙古高原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29、我国陆地海拔地方是(珠穆朗玛峰),它位于我国和(尼泊尔)交界处,海拔(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

30、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均气温在(20℃)以上。

3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32、一个地区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干湿状况)。

3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两个主要特征。

34、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35、我国西北部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

36、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

37、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38、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是(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

39、(土地)是立国之本。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

40、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


中考化学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50句菁华(扩展9)

——《人力资源管理》复习资料 30句菁华

1、人力资源管理:对人力这一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合理利用和科学管理。

2、人力资源管理的五大职能(P9)

3、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4、企业经营战略(P31)

5、人力资源规划方案的制定(P55)

6、职务分析的基本术语(老师没说,防止出名词解释,了解一下)

7、合理招聘的意义:

8、面试(P116)

9、行为描述面试(STAR): 情景、任务、行动和结果。

10、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是由企业有关人员收集有关组织和个人的各种信息,找出实际工作绩效与绩

11、绩效考评:运用科学的方法、程序和一定的指标体系,定期对企业员工的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进行考评和评价,是测量员工有效工作程度的一种行为。

12、绩效管理: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通过制定绩效计划,定期对企业员工工作行为和结果进行考评和反馈,实施激励和调控,并改善员工工作绩效,进而提高企业组织绩效的管理过程。

13、报酬要素:指在多种不同职位中都存在的组织愿意为之支付报酬的一些具有可衡量性质的质量、特征、要求或结构性因素。

14、薪酬水*策略的种类:领先、追随、拖后、混合。

15、可变薪酬制度(P280) △对员工的奖励是根据员工的绩效来确定的。

16、员工福利(P289,因为课件里没有相关内容,但老师又说是重点,所以大家详细看下书吧)

17、谈判工资制(P299)

18、HM为什么要重视激励理论?

19、HM的责任有哪些?

20、招聘工作的定义及意义:

21、如何制定绩效考核目标和绩效考核周期?

22、薪酬管理的定义、意义、原则:

23、如何确定基本薪酬:

24、我国对劳动合同的规定:

25、改错

26、将某企业的关键绩效指标体系填写完整

27、对下列词语进行独到的诠释

28、信度:指测试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分为稳定系数(不同时间)、等值系数(方法不同,结果相同)、内在一致性系数(一分多测试)、评分者信度;效度:有效性或精确性,预测效度、内容效度、同侧效度。

29、工作地组织的基本内容:

30、劳动环境优化包括:


中考化学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50句菁华(扩展10)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复习资料 30句菁华

1、生活在绿草地中的蚱蜢的体色往往是绿色的,说明()

2、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专家是

3、某小组进行“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的探究活动,小组内的四个同学,在测量过程中的不同做法,哪个是正确的?()

4、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5、与呼吸作用有关,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6、研究生物的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对照实验)。

7、调查步骤:

8、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指生物随环境的改变而具有的相应特征。如秋天一些树要落叶,水多的地方植物叶片肥厚多汁等。

9、食物链只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写法为:生产者→一级消费者→二级消费者……→终级消费者。其中一级消费者为植食性动物,二至终级消费者为肉食性动物。(要会分析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有增就有减,有减就有增)

10、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是主要的成分,因为生产者数量最多。食物链中越往后数量越少,积累的有毒物越多。(终级消费者数量最少,毒素最多)

11、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草原、海洋、淡水、湿地、农田、城市生态系统。

1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3、实验室光线较暗,应使用大光圈、凹面镜;实验室光线较亮时,应使用小光圈、*面镜。

1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目镜倍数×物镜倍数,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的细胞数目越少。从目镜内看到的像是倒像(左右倒、上下倒)。[实在不理解就把书反过来看就行了]

15、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三种:切片、涂片、装片。

16、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

17、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的。(细胞体积的增大和数量的增多)

18、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19、苔藓植物具有茎和叶,还有假根(不能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生活在阴湿的地面和背阴的墙壁或树干上,一般比较矮小。主要作用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批示植物(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另外还有保持水土的作用。

20、蕨类植物具有根、茎(根状茎)、叶,体内有输导组织。主要用于食用、药用,作为绿肥和饲料,观赏和产生煤(经济意义)。

21、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有的还有胚乳。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构成。

22、食用豆芽的部分是由胚轴发育而来的。

23、从下向上,根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组成。

24、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包括水和无机盐(根吸收),有机物(光合作用制造)。

25、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主要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钾的无机盐。缺氮-叶片黄化,缺磷-叶色暗绿、无光泽、背面紫色,缺钾-搞病能力弱、易倒伏。

26、花粉从花药落到雌蕊柱头的过程叫做传粉。

27、水影响植物的颁布。不同植物,不同时期需水量不同。

28、根吸收水的部位是根尖成熟区的根毛。根吸收水在茎内靠木质部的导管向上运输。

29、木质部的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韧皮部的筛管运输有机物。

30、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收缩时,气孔关闭。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