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 40句菁华

首页 / 句子 / | 2022-12-03 00:00:00 中考,化学

1、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就是置换反应。但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14、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15、单质一定不会发生分解反应。

2、离子符号:例氢离子:H+(注意:1不写出)镁离子:Mg2+三个硫酸根离子:3SO42—

3、化合反应:A+B+…==C

4、置换反应:A+BC==B+AC

5、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6、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7、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8、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9、碱的溶解性

10、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3、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27、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14、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15、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16、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17、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18、可燃性气体的验纯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的气体,用大拇指摁住管口移近火焰, 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气体不纯;听到轻微的“噗”的一声,则气体已纯。用向下排气法收集氢气,经检验不纯时,要用拇指堵住管口,熄灭管内火焰再验纯,防止引爆反应瓶内气体。

19、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蒸发、挥发、溶解、潮解等。

20、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的金属是钾。

21、导电性的金属是银。

22、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23、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24、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

25、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26、从宏观和微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可归纳为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

27、空气的组成测定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8、防治措施:①加强大气质量监测;②改善环境状况;③使用清洁能源;④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29、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是

30、造成臭氧层被破坏的原因是

31、离子

32、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33、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34、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35、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36、物质的分类:

37、根据化学式计算各原子的个数比

38、溶解度的计算

39、常用仪器的识别。

40、化合价


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 40句菁华(扩展1)

——初中化学中考必考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3、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5、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

6、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7、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

8、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9、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10、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

1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12、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

13、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2、CO、CH4 (实际为任何可燃性气体,同时注意不是可燃性气体点燃混合就会发生爆炸,必须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才会爆炸)。

14、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O、C、H。

15、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16、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O2=点燃=CO2

17、铜在空气中加热:2Cu+O2=△=2CuO

18、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的碳层:CO2+C=高温=2CO

19、点燃两支高度不同的蜡烛,用一个烧杯罩住,高的蜡烛先熄灭,原因是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温度较高,上升,然后由上至下充满整个瓶内,因此当室内发生火灾时应用湿毛巾堵住口鼻弯腰逃离火灾区,在森林火灾逃生的办法是:用湿毛巾堵往口鼻逆风而逃

20、为了保证安全问题,在庆典活动中可以用氦气充灌气球,不能用氢气。

21、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22、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23、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24、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25、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26、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

27、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28、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29、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30、酒精灯的三个火焰:内焰,外焰,焰心。

31、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2、三种遇水放热的物质:浓硫酸,氢氧化钠,生石灰。

33、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4、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

35、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36、影响溶解度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

37、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8、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39、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40、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 40句菁华(扩展2)

——化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盐的溶解性

2、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3、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5、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6、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7、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8、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

9、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

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2、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13、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14、使用酒精灯的三禁止:对燃、往燃灯中加酒精、嘴吹灭。

15、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

16、实验中的规律:

17、化学反应速率(v)

18、※注意:

19、判断*衡的依据

20、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定温、定容或定温、定压),只是起始加入情况不同的同一可逆反应达到*衡后,任何相同组分的百分含量均相同,这样的化学*衡互称为等效*衡。

21、对于多原子分子,键有极性,分子不一定有极性,如二氧化碳、甲烷等是非极性分子。

22、盐不一定都是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铝、溴化铝等是共价化合物。

23、原子核内一般是中子数≥质子数,但普通氢原子核内是质子数≥中子数。

24、一般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为8电子的稳定结构,但也有2电子,18电子,8─18电子,18+2电子等稳定结构。”10电子“、”18电子“的微粒查阅笔记。

25、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一般为气态,但水是液态;ⅥA、ⅦA族元素的氢化物的水溶液显酸性,但水却是中性的。

26、第五?六?七主族的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都一定显酸性?不一定:H2O呈中性,NH3的水溶液显碱性?ⅥA、ⅦA族元素的氢化物化学式氢写左边,其它的氢写右边。

27、甲烷、四氯化碳均为5原子构成的正四面体,但*为4个原子构成分子。

28、电解熔融态离子化合物冶炼金属的:NaCl、MgCl2、Al2O3;热还原法冶炼的金属:Zn至Cu;热分解法冶炼金属:Hg和Ag。

29、含有分子的晶体一定是分子晶体,其余晶体中一定无分子。

30、分子间力一定含在分子晶体内,其余晶体一定不存在分子间力(除石墨外)。

31、浓硫酸的作用:

32、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

33、其水溶液呈酸性的气体:HF、HCl、HBr、HI、H2S、SO2、CO2、NO2、Br2(g)。

34、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35、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36、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37、组成: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常见的溶剂有水、酒精等。

38、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39、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 + 酸 → 盐 + H2↑

40、SO2能作漂白剂。SO2虽然能漂白一般的有机物,但不能漂白指示剂如石蕊试液。SO2使品红褪色是因为漂白作用,SO2使溴水、高锰酸钾褪色是因为还原性,SO2使含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是因为溶于不生成酸。


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 40句菁华(扩展3)

——中考化学考前必看知识点总复习资料 30句菁华

1、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3、导电性的金属是银。

4、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5、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6、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8、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9、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10、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1、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2、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13、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4、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15、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16、由双原子构成分子的气体:H2、O2、N2、Cl2、F2

17、化学式:例碳酸钠:Na2CO3氢氧化钙:Ca(OH)2

18、电离方程式:例HNO3===H++NO3–

19、置换反应:A+BC==B+AC

20、氧化钙(CaO):生石灰

21、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22、硫酸铜晶体(CuSO4。5H2O):蓝矾,胆矾

23、甲烷(CH4):沼气

24、汞(Hg):水银

25、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6、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27、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28、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29、石灰石/大理石:(CaCO3)

30、生铁/钢:(Fe)


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 40句菁华(扩展4)

——化学中考复习资料 50句菁华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2MgO 白色信号弹

2、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2CuO现象:铜丝变黑、用来检验是否含氧气。

3、酸碱指示剂变状况

4、氧气的浓度不同,反应程度也不同。如:铁能在纯氧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

5、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6、跟盐酸反应产生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一定是CO32-(也可能为HCO3- 离子,但一般不予以考虑)◆ 凡碳酸盐与酸都能反应产生CO2气体

7、凡用固体加热制取气体的都选用高锰酸钾制O2装置(固固加热型);

8、凡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加热制气体的都选用双氧水制O2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9、凡是制气体实验时,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导管应露出橡皮塞1-2ml,铁夹应夹在距管口1/3处。

10、凡是用长颈漏斗制气体实验时,长颈漏斗的末端管口应插入液面下。

1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12、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13、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14、铁的物理性质: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有良好的延性和展性,是电和热的导体。

15、防止铁制品生绣的方法: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②在铁制品的表面涂上一层保护膜。具体操作是:①在其表面刷油漆,②在其表面涂油,③金属制品表面镀上其它金属,④通过化学反应使铁制品的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16、锰钢中合金元素为锰,韧性好,硬度大;不锈钢中合金元素为铬、镍,抗腐蚀性好;硅钢中合金元素为硅,导磁性好;钨钢中合金元素为钨,耐高温,硬度大。

17、酸(可鉴别金属等)

18、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19、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20、CO2(CO):把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21、Cu(Fe):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22、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

23、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点燃Fe3O4

24、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2CO

25、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18.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 + CO2↑

26、镁和稀硫酸反应:Mg + H2SO4 === MgSO4 + H2↑

27、铝和稀硫酸反应: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

28、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74.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

29、氢气还原氧化铁:3H2+Fe2O3=△=2Fe+2H2O

30、盐酸和氢氧化钠(中和反应):HCl+NaOH=NaCl+H2O

31、盐酸与硝酸银溶液:HCl+AgNO3=AgCl↓(白)+HNO3

32、氯化钠和硝酸银:NaCl+AgNO3=AgCl↓+ NaNO3

33、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34、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36、化学用语:稀有气体的化学式就是元素符号。氩气Ar 钙离子Ca2+ 两个氢原子2H 硝酸钠NaNO3 NaNO2是亚硝酸钠,H2是氢气或氢分子

37、性质及用途:营养物质有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水、无机盐。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反相关);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正相关)。氢气燃烧只生成水,没有污染。

38、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39、熟石灰:CaO+H2O==Ca(OH)2

40、烧碱:Ca(OH)2+Na2CO3===CaCO3↓+2NaOH

41、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

42、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

43、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

44、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45、焦炭还原氧化铁:3C+2Fe2O3高温4Fe+3CO2↑

46、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

47、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注意点:

4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49、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50、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 40句菁华(扩展5)

——小升初语文知识点复习 50句菁华

1、《马诗》[唐]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3、组织自改、小组改错字的活动,通过学生间的互动提高学生改错字的积极性和能力。

4、《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赠汪伦》(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6、《游山西村》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

8、《清*乐 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9、《泊船瓜洲》[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0、《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1、《石灰吟》[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2、《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

1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 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14、《浣溪沙》[宋]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后出师表》

1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

17、《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闹天宫、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

18、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9、《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孙悟空。

20、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21、自称:愚、敝、卑、臣、仆

22、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23、绰号豹子头的林冲,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后被高俅设计误入白虎节堂,刺配沧州,后雪夜上梁山。

24、梁山泊中的三员女将的名字及绰号是:(1)“母大虫”顾大嫂(2)“一丈青”扈三娘(3)“母夜叉”孙二娘。

25、《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朝代元末明初,它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白话小说。《水浒传》*有108将,天罡是36人,地煞星72人。

26、《水浒传》中,坚决反对招安的头领有二人,是武松、李逵,主张招安的头领有两人,是宋江、卢俊义。

27、《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作者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

28、《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私人编撰的史书,作者是春秋时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丘。

29、《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西晋陈寿,是一部国别体纪传断代史。

30、《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

31、成语

32、数字开头的词语:

33、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登楼》

34、副食商店晚上也要开门,打烊(yàng)过早不好,糖烊(yáng)了就卖不动。经理这样交代服务员。

35、莉莉学习不努力的事情在大会上被曝(bào)光后,她决心要改变一曝(pù)十寒的学习态度。

36、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

37、局长大腹便便(pián),行动不便(biàn)。

38、容易读错音的字:

39、第四类嵌入式仿写:

40、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终南别业》

4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

42、写出下列汉这的笔顺。

  文:

  鸟:

  火:

  秀:

  厉:

  徘:

  脊:

  舟:

  凹:

  凸:

43、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2)(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3)(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44、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1)(宋江)上梁山——*(2)(李逵)打宋江——过后赔礼(3)(张飞)穿针——大眼对小眼

45、局长大腹便便(pián),行动不便(biàn)。

  二、文学常识积累:

46、他自己懒散,却总是埋(mán)怨别人埋(mái)头工作。

  二、文学知识积累:

47、字母表和大写字母字母表:

  Aa Bb Cc Dd Ee Ff Gg Hh Ii Jj Ll Mm Nn Oo Pp Qq Rr Ss Tt Uu Vv Ww Xx Yy Zz

  依据字母的排列可以用来排列音序,方便,音序要用大写字母。小学阶段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字母的大小写及韵母排列顺序。

48、轻声和儿化

  (1)轻声:汉语的每个音节都有一定的声调。有的音切在一定的场合里失去原调,变成一种既轻又短的调子,这叫轻声。轻声并不是独立的声调,而是从四种声调变化而来的。轻声音节不标调,要念得又轻又短。

  (2)儿化:在普通话里,韵母不能与声母相拼,它除了自成音节之外,儿还可以从目前一个字音里的韵母结合起来,并使这个韵母转变为卷舌韵母,这种现象叫儿化。带儿化的音节,一般用两个汉字表示,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这些儿化音切,只需在原来的音节之后加上r(表示卷舌作用)就可以了。

49、成语

  成语是*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是*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是小升初的考点之一。

50、第四类嵌入式仿写:

  例句: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情相助,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错误道路上的忠言逆耳。

  从题型上看,所写句子夹在已供材料的中间,一般限定了句子表达的思维空间,要求与前后语句搭配得当,句式或前或后都要相同。

  参考答案:是跌到时一次诚挚的扶持,是痛苦时拂去泪水的一丝春风。

  在去年的某校小升初语文考试中,有这样一道仿写句子题:

  请根据前后句子,仿写句子:

  如果说生命是一本书,那么时间则是一只笔,书写着人生; , , ;如果说生命是一条长河,那么时间则是涌动的波涛,推动着人生。

  二、文学常识:

  (一)、你知道吗?

  根据句子的意思写出诗句。

  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观看的人不在山外而在山之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二)、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 40句菁华(扩展6)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碳酸

2、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3、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4、合金的定义

5、概念

6、影响化学*衡的因素

7、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负化合价数= 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

8、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

9、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10、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俗名:沼气、坑气

11、结构:不饱和烃,分子中含碳碳双键,6个原子共*面,键角为120°

12、金属活动顺序与金属冶炼的关系:金属活动性序表中,位置越靠后,越容易被还原,用一般的还原方法就能使金属还原;金属的位置越靠前,越难被还原,最活泼金属只能用最强的还原手段来还原。(离子)

13、物质的组成

14、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___________。

15、理论解释——有效碰撞理论

16、化学*衡状态的特征

17、判断化学*衡状态的依据

18、(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19、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0、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

21、物质的量浓度、

2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

23、HSO4―在水溶液中拆开写,在熔融状态下不拆开写。

24、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25、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常见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应、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电泳、胶体的凝聚、渗析、布朗运动)、吸附、蛋白质的盐析、蒸发、分离、萃取分液、溶解除杂(酒精溶解碘)等。

26、掌握化学反应分类的特征及常见反应:

27、同素异形体一定是单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红磷和*、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及C60等为同素异形体,H2和D2不是同素异形体,H2O和D2O也不是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为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28、同系物、同分异构是指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29、酸的强弱关系:(强)HClO4、HCl(HBr、HI)、H2SO4、HNO3>(中强):H2SO3、H3PO4>(弱):CH3COOH>H2CO3>H2S>HClO>C6H5OH>H2SiO3

30、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31、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而不是COOH—

32、定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碳的金属化合物等除外)

33、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所有的烷烃都是同系物)。

34、化学性质

35、结构: CH3CH2OH(含有官能团:羟基)

36、混合物的分离原理和分离方法。

37、氯气(Cl2):

38、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39、常温下为气体的单质只有H2、N2、O2(O3)、F2、Cl2(稀有气体单质除外)

40、常温下常见的无色液体化合物:H2O、H2O2

41、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l2、SO2、NO2、HX、NH3

42、胶体的应用

43、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44、非电解质、弱电解质、难溶于水的物质,气体在反应物、生成物中出现,均写成化学式或分式。

45、浓H2SO4作为反应物和固体反应时,浓H2SO4写成化学式。

46、金属、非金属单质,无论在反应物、生成物中均写成化学式。微溶物作为反应物时,处于澄清溶液中时写成离子形式;处于浊液或固体时写成化学式。

47、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48、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49、碳的化学性质跟氢气的性质相似(常温下碳的性质不活泼)

50、、二氧化碳多环境的影响: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


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 40句菁华(扩展7)

——八年级下册语文重点复习知识点 40句菁华

1、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清:凄清。居:停留。

3、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向西。

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斗:像北斗星一样。蛇:像蛇那样。

5、记之而去 去:离开。

6、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

7、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8、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 么依靠似的。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

9、造饮辄尽 造:一来

10、箪瓢屡空,宴如也 如:若

1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许:地方

12、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餐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13、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是:这样

14、请写出2则有关母爱的名人名言,并写出作者或出处。

15、请写出2则有关母爱的俗语。

16、请写两句描写春天的古诗句

17、《岳阳楼记》选自《 》,作者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何哉? , ;居 ,处 。......其必曰: , !”

18、《归园田居》中说,“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 ,但使愿无违。”

19、《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作者孟浩然,词中说,“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 ,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 。”

20、《长相思》作者纳兰性德,清代词人。词作抒发了作者孤寂伤感,无限思乡的情感。词中说,“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风一更,雪一更, ,故园无此声。”

2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引用典故的两句诗是 坐观垂钓者 、 徒有羡鱼情。 该诗的颔联是 气蒸云梦泽 , 波撼岳阳城 ;该诗的主旨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写诗人登上岳阳楼看到的波澜壮阔的画面的句子是气蒸云梦泽 , 波撼岳阳城 。 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在太*盛世出仕为官,为民谋利,深感惭愧的句子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该两句诗比喻了作者想做官却没有途径。)作者孟浩然,与王维并称“王孟”。

22、从流飘荡 从:顺,随

2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戾:到息:*息

24、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经纶:筹划反:通“返”,返回

25、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稀疏的树木枝条相互交叉掩映,有时偶尔也见到(一丝)阳光。

26、请找出文章里具体描绘富春江的“异水”“奇山”的句子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7、开篇用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28、负势竞上5、互相轩邈6、泠泠作响

29、才美不外见7、食之不能尽其材8、策之不以其道

30、执策而临之12、其真无马邪

31、俟其欣悦13、负箧曳屐14、四支僵劲不能动

32、媵人持汤沃灌16、同舍生皆被绮绣17、腰白玉之环

33、右备容臭19、烨然若神人20、略无慕艳意

34、悄怆幽邃11、以其境过清

35、静影沉璧25、此乐何极26、宠大辱偕忘

36、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7、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4、才美不外见

38、食之不能尽其材6、其真无马邪

39、四支僵劲不能动8、同舍生皆被绮绣

40、玉盘珍羞直万钱12、玉盘珍羞直万钱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