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的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2、《出师表》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出师表》中作者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佞臣,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4、《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5、《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南宋朱熹《观书有感》)
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8、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夜月》)
9、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10、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1、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唐罗隐《西施》)
1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13、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唐于良史《春山夜月》)
1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5、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
1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昱《虞美人》)
1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8、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19、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
2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2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2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23、青,取之于蓝,而甚于蓝。(荀子《劝学》)
2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26、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眺饯别校书叔云》)
2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行》)
28、抒发征戍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9、主题:这首词是范仲淹在西北军中所作,表现了他决心守边御敌的英雄气概,同时也反映了守边战士的思乡之情。
30、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景象,画面开阔、气势雄浑的诗句;《红楼梦》中香菱所评论的《使至塞上》的两句描写塞上风光的是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1、本诗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以全新角度阐明对离别的看法,饱含友情,让人胸襟豪迈爽朗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2、第二句中“望”的表达作用:一个“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望中含情,表达了对友人沿途劳顿的担忧之情。
33、这首诗与其他送别诗的不同点是什么?
3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5、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36、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7、木兰辞
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3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9、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0、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60句菁华
1、死不瞑目:形容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2、不胜枚举:例子很多,无法一一列出。胜,能够承担或承受。
3、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zhì)。通“智”。《〈论语〉十则》
5、裁如星点。“裁”(cái)。同“才”。《山市》
6、臭名昭著:形容坏名声尽人皆知。昭,显著。
7、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8、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恒,恒心。
9、止有剩骨。“止”(zhǐ)。通“只”。《狼》
10、坦荡如砥:*坦得像磨刀石。
11、荡胸生曾云。“曾”(céng)。通“层”。《望岳》
12、才美不外见。“见”(xiàn)。通“现”。《马说》
13、北方联盟是否进军喀布尔,取决于阿富汗各派在政治上达成一致以及塔利的班是否妥协。
14、同舍生皆被绮绣。“被”(pī)。通“披”。《送东阳马生序》
15、为天下唱。“唱”(chàng)。通“倡”。《陈涉世家》
16、巴金对我的爱好文学和接近文学,有着多么有益的影响。
17、他写信告诉我说,近几年来,他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思念家乡。
18、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做怪。
19、感冒退热冲剂的主要成分是大青叶、板兰根、草河车配制而成的。
20、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足协又接到25名球员递交的转会申请。
21、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人了两家银行。
22、奶奶看到我俩非常高兴,就急忙从炕上下来,拉住我们的手问这问那。
23、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 关羽 。这本书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其中一个故事的名字:大意失荆州。
24、《三国演义》中 “赔人夫人又折兵”的是谁?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又是谁?
25、《红楼梦》中最卑躬屈膝的丫环是袭人,最有反抗性格的丫环是晴雯,性格最刚烈的丫环是鸳鸯。
26、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诗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说明无论朝代的兴或亡,最苦的都是老百姓的诗句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主旨句)
27、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文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名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 文中表现作者远大抱负的名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8、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骑:动词作名词,指骑马的人。这里指骑马的侦察兵)《使至塞上》
29、公输盘曰:“吾义固不*。”(义:名词作动词,意为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公输》
30、将军身被坚执锐,……功宜为王。(功:名词作动词,意为论功劳)《陈涉世家》
31、望西山,始指异之(异:形容词动用,认为……奇异)《始得西山宴游记》
32、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酿:名词动用,用酿泉水)《醉翁亭记》
33、人称代词,译作“他”、“她”、“他们”
34、结构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
35、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作“但是”“然而”“却”“可是”。
36、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37、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用、按照”等。
38、人不知而不愠(怨恨)《论语十则》
39、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只)(水流的声音)
40、后遂无问津者(探访)(同上)
41、不足为外人道也(不值得)(同上)
42、会宾客大宴(适逢)《口技》
43、妇抚儿乳(喂奶)(同上)
44、不可久居(停留)(同上)
45、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无不,都)《核舟记》
46、其两膝相比者(挨着)(同上)
47、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靠近)《醉翁亭记》
48、路转溪头忽见 “见”(xiàn) 通“现” 《西江月》
49、一切乌有 “乌”(wū) 同“无” 《山市》
50、裁如星点 “裁”(cái) 同“才” 《山市》
51、虞山王毅书远甫刻 “甫”(fǔ) 通“父” 《核舟记》
5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jiǎn) 通“拣” 《核舟记》
53、略无阙处 “阙”(quē) 通“缺” 《三峡》
54、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sì) 通“饲” 《马说》
55、其真无马邪 “邪”(yé) 通“耶” 《马说》
56、百废具兴 “具”(jù) 通“俱” 《岳阳楼记》
57、固以怪之矣 “以”(yǐ) 通“已” 《陈涉世家》
58、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wǘ) 通“无” 《愚公移山》
59、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60、伏笔,实际上是一种交待,对将要出现的事件作暗示,为情节发展做铺垫。埋下伏笔后,后边一定要有照应。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50句菁华
1、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2、无稽之谈:毫无根据的说法。稽,查考。
3、尊君在不。“不”(fǒu)。通“否”。《陈太丘与友期》
4、对镜帖花环。“帖”(tiē)。通“贴”。《木兰诗》
5、诎右臂支船。“诎”(qū)。通“屈”。《核舟记》
6、略无阙处。“阙”(quē)。通“缺”。《三峡》
7、其真无马邪。“邪”(yé)。通“耶”。《马说》
8、我们深刻地感到,一张报纸的生命力在于能否为读者奉上丰富、新颖、优质的精神食粮。
9、百废具兴。“具”(jù)。通“俱”。《岳阳楼记》
10、请连长放心,尽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也要坚决完成任务。
11、必能裨补阙漏。“阙”(qūe)。通“缺”。《出师表》
12、入则无法家拂士。“拂”(bì)。通“弼”。《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3、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耐心教育和帮助下,终于使他翻然醒悟了。
14、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人了两家银行。
15、“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这一的肖像描写写的是哪部小说中的哪个人物?
16、《红楼梦》中 “两弯似蹙笼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妖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昭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千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写的是哪一位?她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17、曹操的《观沧海》: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18、王维的《使至塞上》: 抓住沙漠中典型的景物,进行刻画,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0、李白的《 行路难》: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诗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反映李白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的名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21、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安得广厦千方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 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诗: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2、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4、李商隐的《无题》:这首诗寄托了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诗中通过祖籍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5、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26、诸葛亮的《出师表》: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写出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的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 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 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本文中的一句名言: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7、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文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名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 文中表现作者远大抱负的名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8、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即快马)《三峡》
29、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尽:形容词作动词,指尽兴)《五柳先生传》
30、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矣。(怪:形容词作动词,意为以……为怪)《陈涉世家》
31、将军身被坚执锐,……功宜为王。(功:名词作动词,意为论功劳)《陈涉世家》
32、萦青缭白,外与天际(青:形容词作名词,青山)《始得西山宴游记》
33、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译作“因此”“所以”“因而”。
34、表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
35、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放松,这里指卸下)
36、芳草鲜美(鲜嫩美丽)(同上)
37、一时齐发(同一时候)(同上)
38、怡然不动(愣往的样子)(同上)
39、往来翕忽(轻快敏捷)(同上)
40、游于是乎始(从此)(同上)
41、至于负者歌于途(背着东西)
42、委而去之(放弃)(离开)《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3、路转溪头忽见 “见”(xiàn) 通“现” 《西江月》
44、裁如星点 “裁”(cái) 同“才” 《山市》
45、玉盘珍羞直万钱 “直”(zhí) 同“值” 《行路难》
46、曾益其所不能 “曾”(cēng) 通“增”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biàn) 通“辨” 《鱼我所欲也》
48、记叙的顺序
49、按时间先后和情节发展变化划分。这种情况常有提示性词语出现。
50、按叙述的空间或地点的转换划分。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 30句菁华
1、中心语式命题。此类题给出了一个题,但考生也可以对这个题附加上其它的词语,从而构成对自己有利的题,这时,命题人给出的题实际上就成了考生自由命题的中心语。其实这样的题已带有话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的味道。考生做这样的题,要看清写作的要求,不要失去一次好机会。
2、命前半题,补后半题。如:
3、命首尾,补中间。如:
4、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5、哀而不伤: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6、不绝如缕:像一根似断未断的细线那样,形容事情十分危急。也用以比喻声音徽弱,或某种技艺后继乏人。
7、不省人事:昏迷,失去了知觉。也指不懂得人情世事。
8、不怕官,只怕管: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威严。也指在人管辖之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
9、兵强马壮:形容战斗力量的充足,也比喻势力的强大。
10、百发百中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射一百次,中一百次,形容弹无虚发。泛指射击技术高明,每发必中;也比喻对事惰的预料有充分把握,从不失算。
11、才疏学浅:才识不广,学问不深。常用作谦辞。
12、处之泰然: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可指对事情无动于衷。
13、荡气回肠:形容文笔生动,表演动人,有时也形容感情强烈,情绪激昂。
14、独善其身:既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也指人要搞好自身修养。
15、《出师表》中表示作者感恩图报的句子是: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16、《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17、《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18、《出师表》中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佞臣,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9、《三峡》中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连山,略无阙处。
20、《三峡》中写水势凶险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1、《三峡》中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2、《三峡》中从色彩上对三峡景物进行描写的句子是: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3、修养方面
24、感悟方面
25、审清题意。
26、确定主旨。
27、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28、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
29、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30、臭名昭著:形容坏名声尽人皆知。昭,显著。
——中考化学复习资料 100句菁华
1、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酸里的氢,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酸里的氢,跟酸不反应。
2、固体的溶解度。
3、氧气的浓度不同,反应程度也不同。如:铁能在纯氧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
4、酸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5、质子数决定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
6、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7、水溶解性、(溶解时)温度、(溶解后)颜色
8、制取气体?制取气体时,必须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药品。
9、固体和液体的混合?固体液体相互混合或反应时,要先加入固体,然后加入液体。
10、酸(可鉴别金属等)
11、稀释浓硫酸?稀释浓硫酸时,先往烧杯里加入蒸馏水,然后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浓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冷却后装瓶。
12、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13、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检验混合气体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时,应把混合气体先通过盛有无水硫酸铜的干燥管,然后再通过盛有石灰水的洗气瓶。
14、金属和盐溶液的置换反应?混合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近”;金属混合物与一种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也是“先远”“后近”。
15、可溶性的碳酸盐加热不能分解,只有不溶性碳酸盐受热才能分解。CaCO3=CaO+CO2↑
16、凡是给试管固体加热,都要先预热,试管口都应略向下倾斜。
17、凡是生成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18、淡黄色固体:硫磺
19、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20、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2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22、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23、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
24、黄绿色气体:氯气
25、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
26、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27、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
28、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29、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30、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二氧化碳和水)。
31、绿色:cu2(oh)2co3为绿色
32、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33、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3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35、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36、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ch4。
37、金属活动顺序的三含义:(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在水溶液中越容易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它 的活动性就越强酸里的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里的氢;(3)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8、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39、煤气:一氧化碳(CO)
40、氯化钠 (NaCl) : 食盐
41、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说“分子大,原子小”)。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2、碳酸钠(Na2CO3) : 纯碱,苏打,口碱
43、氢氧化钙(Ca(OH)2):熟石灰,消石灰
44、CO(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45、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46、NaOH(Na2CO3):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47、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
48、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 原子 。
49、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50、熟石灰:CaO+H2O==Ca(OH)2
51、工业三废:废水、废渣、废气。
52、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53、浅绿色溶液:含有Fe2+的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54、物质中某元素质量分数为定值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在化合物NaHC03和MgC03两种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均为14.29%,不管二者以任何比例混合,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也总是定值(14.29%)
55、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但复分解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BaCl2+H2SO4=BaSO4+2HCl
56、微观示意图分析: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数目没有增减、总质量守恒这些肯定正确。物质的分子个数比是否正确,要把示意图翻译成化学方程式,并且配*。
57、酸溶液中一定含有H+,其溶液一定呈酸性;呈酸性的溶液中一定含有H+,但其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NaHS04==Na++H++SO42-。其溶液因含有H+而呈酸性.但它是盐溶液。
58、计算题:根据元素守恒,建立关系(或者写出化学方程式,找出关系)。H2SO4—H2O,根据水求出硫酸。分析杂质情况时,常用“不纯问题当纯算”,与提供数据相比,必须有高有低。
59、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应先把导管一端浸入水里.再用两手紧贴容器的外壁。(若先用两手紧贴容器外壁.里面的空气受热膨胀后.再将导管的一端浸在水中.就看不到气泡冒出.以至不能准确地判断装置的气密性是否良好。)
60、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22CO(是吸热的反应)
6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62、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2点燃SO2
63、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
64、原子的结构:
65、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66、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67、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2CO
68、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 固体:nano2,cuso4(可作杀菌剂 ,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69、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18.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 + CO2↑
70、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高温3Fe + 2CO2↑
7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72、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73、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74、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75、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占78%,其次是氧气,占21%。
76、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带火星的木条在集气瓶口复燃。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是燃着木条在集气瓶口熄灭。
77、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比空气重,能溶于水。
78、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79、由饱和溶液到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80、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81、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82、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就是说在20℃时,100克水中最多可以溶解食盐36克。
83、铁和硫酸铜溶液:Fe+CuSO4=Cu+FeSO4
84、氢气还原氧化铁:3H2+Fe2O3=△=2Fe+2H2O
85、氢氧化钠和氯化铁溶液:3NaOH+FeCl3=Fe(OH)3↓(红褐色)+3NaCl
86、盐酸除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
87、乙醇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
88、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89、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90、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91、用滴管往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不应伸入试管中。
92、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93、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ZnSO4 + Cu
94、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95、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96、电离方程式:例HNO3===H++NO3–
97、复分解反应:AC+BD====AD+BC
98、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99、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100、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就是置换反应。但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中考化学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50句菁华
1、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2H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点燃2P2O5
2、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点燃2CO
3、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点燃2CO2
4、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高温4Fe + 3CO2↑
5、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高温3Fe + 2CO2↑
6、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加热Cu + CO2
7、镁和稀硫酸反应:Mg + H2SO4 === MgSO4 + H2↑
8、锌和稀盐酸反应:Zn + 2HCl === ZnCl2 + H2↑
9、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10、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11、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12、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13、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14、铁和盐酸:Fe+2HCl=FeCl2+H2↑
15、铁和稀硫酸:Fe+H2SO4= FeSO4+H2↑
16、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Cu+H2O
17、氢气还原氧化铁:3H2+Fe2O3=△=2Fe+2H2O
18、大理石和稀盐酸(实验室制CO2):CaCO3+ 2HCl=CaCl2+H2O+CO2↑
19、氢氧化钠和硫酸铜:2NaOH+CuSO4=Cu(OH)2↓+Na2SO4
20、碳酸钾(草木灰)和盐酸:K2CO3+2HCl=2KCl+H2O+CO2↑
21、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H2SO4+2NaOH=Na2SO4+2H2O
22、氯化钠和硝酸银:NaCl+AgNO3=AgCl↓+ NaNO3
23、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CO2+2NaOH=Na2CO3+ H2O
24、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SO2+2NaOH=Na2SO3+H2O
25、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CuO=△=Cu+CO2
26、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27、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2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2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0、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1、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3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33、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34、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35、无色液体:水,双氧水
36、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37、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38、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39、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
40、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
41、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42、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43、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44、铁锈:(Fe2O3)
45、酸与某些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
46、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47、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48、【可溶性】碱与【可溶性】盐反应,生成新碱和新盐
49、〔碱〕用试管取少量样品,滴加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变质。
50、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初一地理期末复习资料 40句菁华
1、地球是球形的例子:月食现象、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观察月食的阴影区,其边缘呈圆弧(圆弧、直线),由此可推知地球的形状可能为圆形。
2、定义: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3、作用:①方便我们知道地球的面貌;
4、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
5、地球仪的组成部分:底座、固定架、球、地轴。
6、国际上习惯把20°W和160°E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7、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个地点的位置。
8、方向: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自西向东。
9、公转轨道面:椭圆的
10、7月份有节气:小署和大署,最热;1月份有是小寒和大寒,最冷。
11、极圈:66。5度;回归线:23。5度。
12、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
13、等高线: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每条等高线都有相应的海拔数值。
14、从等高线或等深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或者海底坡度的大小。
15、地图的种类很多,分为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不同的地图能够反映不同的信息。
16、“世界屋脊”指的是青藏高原。
17、从哪边上山最省力,为什么?
18、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特征:世界上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片陆地。
19、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地球表面71%是海洋,陆地面积为29%。
20、海洋彼此连成一片,陆地则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大大小小的陆地。
21、无论怎样划分,地球的任意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2、七大洲的形状都是三角形
23、南北半球包括的大洲:
24、赤道穿过的大洲:亚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
25、大陆漂移学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
26、板块构造学说:
27、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测量表明,位于欧洲和非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缩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
28、春季:12、1、2月;夏季:3、4、5月;秋季:6、7、8月;冬季:12、1、2月。这种四季是以天文四季和气候四季相结合来划分的。
29、判断经纬网图中,A、B、C三点的相对方向;判断有指向标的图中,公路的延伸方向,养鸡场在村庄的什么方向。
30、判断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小河流水方向;甲、乙两山顶的海拔和相对高度、E点海拔、那条小河流速快、E、F两条上山路线哪个更省力。
31、读图识地图。比例尺大的地图,表示的范围小,表示的内容详细;比例尺小的地图,表示的范围大。P19
32、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观擦分析,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动
33、*东西大约是5000千米,南北大约是5500千米;北京的经纬度是北纬40度,东经116度。
34、读图:山谷、山脊、鞍部、陡崖。
35、能在地球仪上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36、地球的公转:
37、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38、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缓。
39、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层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分别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40、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风雨、冷热、阴晴等),天气是短时间的,经常变化的。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均状况,气候是长时间的,比较稳定的。
——地理高考复习资料 40句菁华
1、西部多大大河:长,黄河等;
2、湄公河(东方的多瑙河),流经6个国家(老挝、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澜沧)),形成东南亚冲积*原;
3、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在*(雅鲁藏布_)喜马拉雅山北坡,雨水补给;
4、内陆河:锡尔河,阿姆河——咸海,高山冰雪融水;
5、刚果河:流量世界第二,水利资源丰富;
6、坦噶尼喀湖:世界第二深;
7、多瑙河:发源于德国西南部的山地,流经8个国家(世界最多),在罗马尼亚注入黑海;
8、鄂毕河:外流河,北冰洋水系;
9、顿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凌汛);
10、贝加尔湖(最深),世界第二大淡水湖;
11、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河—长度,流量;灌溉水源);
12、亚马逊河:水量第一,长度世界第二(6400km);
13、地光、地声
14、车间工人如何避震?
15、行驶的车辆如何应急?
16、楼房内人员如何应急?
17、气候一般包括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大气环流、人类活动。
18、地球表面71%是海洋,陆地面积仅占29%。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即使在陆半球上,陆地也仅占48%。
19、地跨两大洲的国家:俄罗斯、土耳其、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亚欧两洲)、巴拿马—(南北美洲)、埃及—(亚非)、美国—(北美和大洋洲)、印度尼西亚—亚洲和大洋洲。
20、四大洋面积:太*洋(渐小)、大西洋(渐大)、印度洋、北冰洋;跨经度最多的是北冰洋;所处纬度的是北冰洋。
21、七大洲地形特点:(一个地区的地形特点包括海拔高低、地势起伏、地形类型及分布。)
22、东南沿海:经济发展快,人口稠密区,四个新兴工业区(韩国,*东南沿海,香港,台湾)
23、粮食作物:水稻(泰国出口第一,世界上的水稻出口国);
24、矿产:锡(马来西亚),石油出口(印尼第一、文莱);
25、矿产丰富,种类多样:煤,铁,石油;
26、工业:采矿业,冶金业,军事工业(重工业为主);
27、特产:
28、热带经济作物;
29、农业发达:荷兰,乳蓄业占65%,挪威:石油业;瑞典:森林业;
30、农业-高度机械
31、在经纬网地图上推算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时要主要取通过这两点的球面大圆上的劣弧进行计算。
32、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而形成的,即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而形成的,不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
33、长_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与_淮准静止锋有关,夏季的伏旱是受副高控制形成的。
34、主要玄武岩和花岗岩的区别:玄武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岩石缝隙在地表下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
35、注意断裂与断层的区别:断裂是指岩层沿裂隙断开,但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没有发生明显的位移;断层是指断裂面两侧岩层发生明显位移的地质构造。
36、自然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区分清楚——水资源和气候资源是交叉关系,都属于自然资源。
37、台风中心无风,盛行下沉气流;而台风中心附近的风力一般在12级以上,常出现狂风暴雨。
38、火山和地震并非百害无一利:火山灰和火山喷发物往往能形成肥沃的土壤,地震波可以用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
39、区域定位的训练。
40、概念:国际规定原则上以180度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作“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资料 40句菁华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3、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4、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5、正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
6、长方形( C:周长 S:面积 a:边长 )
7、三角形 (s:面积 a:底 h:高)
8、梯形 (s:面积 a:上底 b:下底 h:高)
9、圆形 (S:面积 C:周长 л d=直径 r=半径)
10、圆柱体 (v:体积 h:高 s:底面积 r:底面半径 c:底面周长)
11、浓度问题
12、分数的意义
13、约分和通分
14、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
15、百分数的读法:读百分数时,先读百分之,再读百分号前面的数,读数时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16、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 例如: 1302490015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 13 亿。
17、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18、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 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19、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20、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21、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除数
22、因为零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
23、整数除法:
24、乘方:
25、分数乘法:
26、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27、分数除法:
28、减法的性质:
29、整数减法计算法则:
30、整数乘法计算法则:
31、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
32、第一级运算:
33、复合应用题
34、分数加减法应用题:
35、分数除法应用题:
36、正比例和反比例
37、梯形
38、圆锥的认识
39、条形统计图
40、折线统计图
——高一语文复习资料 40句菁华
1、不屈不挠
2、自怨自怜
3、鬼迷心窍
4、恪尽职守
5、战战兢兢
6、瞠目结舌
7、愁肠百结
8、四肢百骸
9、息息相通
10、不计其数
11、功败垂成
12、休戚相关
13、危言危行
14、每况愈下
15、一鸣惊人
16、无独有偶
17、一筹莫展
18、插科打诨
19、长歌当哭
20、炙手可热
21、旷日持久
22、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安,安闲。
23、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白驹,骏马。
24、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25、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26、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孚,使人信服。
27、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8、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削除,修改。
29、蚕食鲸吞:用各种方式侵占吞并。(蚕、鲸,名词作状语)
30、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
31、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
32、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33、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赢。
34、雍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
35、科学的把握时间;
36、强化能力。
37、复习课授课内容设计用心――有针对性的提炼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38、氓之蚩蚩 古义:民众,百姓,诗中指那个人,音mng 今义:流氓,音mng
39、将子无怒 古义:对人的尊称 今义:儿子
40、使动用法:
——高考语文古诗词 40句菁华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姜夔《扬州慢》)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5、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6、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过秦论》)
7、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8、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潜《归去来兮辞》)
9、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0、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1、虑雍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2、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1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4、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15、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16、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元稹《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17、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18、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20、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史记" 屈原列传》)
21、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明朝" 解缙)
22、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
2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4、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2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26、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唐 岑参〈逢人京使〉)
27、*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 李白《早发白帝城》)
2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 李白《论诗》)
2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30、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3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3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 杜甫《月夜忆弟舍》)
33、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34、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
3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 王之涣。《出塞》)
36、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唐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
37、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唐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
38、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元.关汉卿《窦娥冤》)
39、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元.李开先《宝剑记》)
40、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明.刘基《卖柑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