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纪念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的85周年。
2、1951年和**了*65周年。
3、输入:香料之类的奢侈品;
4、为隔离东南沿海的反清武装;
5、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6、康熙晚年已对外贸路线加以收缩;
7、利玛窦和徐光启合译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是第一部译成中文的西方科学著作;
8、利玛窦与李之藻合译《同文算指》,系统介绍了西方算数的笔算法;
9、利玛窦曾绘制多种世界地图,最著名的是《坤舆万国全图》;
10、玫瑰战争后,英国完成政治统一;
11、随着商品经济的活跃,各地区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国内统一市场形成;
12、法语成为全国通用语言。形成时间:15世纪末。
13、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继续加强王权;
14、封建贵族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15、如何分析:“有了自信心,任何事情都可以办好”。
16、自信者所具有的良好心理品质:乐观、好奇、专注。
17、明朝前期加强君权的措施有:①在地方上,废除行中书省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②设立锦衣卫,监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由皇帝直接指挥;③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执行削藩政策;④八股取士。
18、“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戚继光。“海波*”的意思是荡*侵扰我国东南沿海的倭寇,这句话表现了他不求名利的高尚品德,表达了他抵御外辱,捍卫国家和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
19、明朝后期,女真杰出首领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后来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后改称盛京。
20、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改女真族名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1644年,清军入清关,迁都北京,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21、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①雍正帝设内阁六部,同时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②雍正设立军机处,由皇帝挑选亲信大臣组成。*大事全凭皇帝裁决,议政王大臣名存实亡。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③大兴“*”,从思想领域控制知识分子。
22、“*”的消极影响:清朝的*,造成了社会的恐怖,摧残了人才。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思想,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3、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入侵我国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并开发台湾。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24、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置台湾府。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25、清朝*后,开放四个港口进行对外贸易,后来又关闭其他港口,只留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26、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
27、自强求富南洋北洋福建京师同文馆
28、北洋舰队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9、近代被称为“状元实业家”的人是()
30、维新派的改革遭到顽固派的激烈反对,主要因为()
31、洋务运动能在19世纪60年代进行的原因有()
32、下列有关洋务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33、*近代历史有这么一个人物:他既代表清*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又创办洋务企业引进山人先进技术。这个人物是()
34、*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35、*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
36、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书籍有()
37、九刑:一种解释是指周朝的刑书。另一种解释是指墨、劓、剕、宫、大辟、流、赎、鞭、扑九中刑罚。
38、五听:是指*古代司法官吏在审理案件时观察当事人心理活动的5种方法,是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的简称。
39、铸刑书: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象征诸侯权位的铜鼎上,向全社会公布,史称“铸刑书”,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
40、录囚:皇帝和各级官吏定期或不定期巡视监狱,对在押犯的情况进行审录,以防止冤狱和淹狱,监督监狱管理的执行司法制度。是*古代监狱史和司法制度史上的一项重要制度。又称虑囚。
——中考语文复习资料 50句菁华
1、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2、无稽之谈:毫无根据的说法。稽,查考。
3、尊君在不。“不”(fǒu)。通“否”。《陈太丘与友期》
4、对镜帖花环。“帖”(tiē)。通“贴”。《木兰诗》
5、诎右臂支船。“诎”(qū)。通“屈”。《核舟记》
6、略无阙处。“阙”(quē)。通“缺”。《三峡》
7、其真无马邪。“邪”(yé)。通“耶”。《马说》
8、我们深刻地感到,一张报纸的生命力在于能否为读者奉上丰富、新颖、优质的精神食粮。
9、百废具兴。“具”(jù)。通“俱”。《岳阳楼记》
10、请连长放心,尽管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也要坚决完成任务。
11、必能裨补阙漏。“阙”(qūe)。通“缺”。《出师表》
12、入则无法家拂士。“拂”(bì)。通“弼”。《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3、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耐心教育和帮助下,终于使他翻然醒悟了。
14、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人了两家银行。
15、“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这一的肖像描写写的是哪部小说中的哪个人物?
16、《红楼梦》中 “两弯似蹙笼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妖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昭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千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写的是哪一位?她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17、曹操的《观沧海》: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树木从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本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本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18、王维的《使至塞上》: 抓住沙漠中典型的景物,进行刻画,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9、《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的深切同情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0、李白的《 行路难》: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诗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反映李白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道出了诗人坚信抱负必能实现的积极昂扬的豪气)的名句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21、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安得广厦千方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 表现杜甫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决心的两句诗: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2、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直接描写动物(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体现花草茂盛的句子: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2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超越时空,想象日后重逢时的情景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4、李商隐的《无题》:这首诗寄托了作者仕途苦闷的心情,以极其沉痛的心情写伤别的诗句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常用来比喻教师的工作,被人们用来赞美无私奉献的精神的诗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诗中通过祖籍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径,表达了自己情感的诗句是: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5、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直接写明月的诗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表达了作者旷达胸襟,表现了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从“隔千里兮共明月”演化而来的,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道尽了千载离人心愿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词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26、诸葛亮的《出师表》: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写出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的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 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 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本文中的一句名言: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7、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文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名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 文中表现作者远大抱负的名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8、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即快马)《三峡》
29、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尽:形容词作动词,指尽兴)《五柳先生传》
30、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矣。(怪:形容词作动词,意为以……为怪)《陈涉世家》
31、将军身被坚执锐,……功宜为王。(功:名词作动词,意为论功劳)《陈涉世家》
32、萦青缭白,外与天际(青:形容词作名词,青山)《始得西山宴游记》
33、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译作“因此”“所以”“因而”。
34、表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
35、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放松,这里指卸下)
36、芳草鲜美(鲜嫩美丽)(同上)
37、一时齐发(同一时候)(同上)
38、怡然不动(愣往的样子)(同上)
39、往来翕忽(轻快敏捷)(同上)
40、游于是乎始(从此)(同上)
41、至于负者歌于途(背着东西)
42、委而去之(放弃)(离开)《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3、路转溪头忽见 “见”(xiàn) 通“现” 《西江月》
44、裁如星点 “裁”(cái) 同“才” 《山市》
45、玉盘珍羞直万钱 “直”(zhí) 同“值” 《行路难》
46、曾益其所不能 “曾”(cēng) 通“增”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biàn) 通“辨” 《鱼我所欲也》
48、记叙的顺序
49、按时间先后和情节发展变化划分。这种情况常有提示性词语出现。
50、按叙述的空间或地点的转换划分。
——历史中考复习资料 50句菁华
1、珍妮机:18世纪60年代,织布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种称为"珍妮机"的手摇纺纱机。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2、汽船:美国人富尔顿制造。
3、工业革命的影响:
4、看课内和课后思考题,寻找答案或者从课内得到一些启示,同时还应该做到边看、边划、边问、边写,看内容,划知识点,找疑问,写出疑问来,这是对学生复习时的基本要求。
5、观点明确,论述集中,不泛泛而谈;
6、1900年,八国联军英、俄、日、法、德、美、意、奥侵略*,于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使*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危害性)
7、由于*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于1919年爆发五四运动,地点首先在北京,主力是学生;6月3日,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运动的主力是无产阶级。五四运动要求惩办卖*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中方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8、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一大通过了在*建立无产阶级专制,实现*的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大会选举*为中央局*。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
9、**战争对*社会的影响?
10、西汉初年汉高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帝与景帝两代,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重视发展农业,轻徭薄赋,减轻刑罚,提倡节俭,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发展迅速,出现文景之治的局面。休养生息的政策实行,促进了西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11、汉武帝的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措施,促成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12、西汉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是一部不朽的史学名著,叙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3000多年历史,《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13、曹操以少胜多为其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是官渡之战。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同孙权、刘备的联军在赤壁决战,大败而归,史称赤壁之战,而此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4、内容
15、背景
16、苏联的成立:1922年,俄、白俄、乌和南高加索联邦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
17、社会主义工业化:
18、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制定(确立社会主义制度,铲除了人剥削人的现象)
19、特征: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20、东方战场:1937年“七七事变”后,*开始全民族抗战。
21、转折点:1942年*格勒保卫战(苏德战场)。
22、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23、战争结束:1945年5月德国投降,欧洲战事结束。
24、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发兵灭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25、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赵、魏、韩是由春秋时期的晋国分裂而来的.。
26、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汉字源于甲骨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称钟鼎文。雕塑艺术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已发展到很高水*。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27、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孔丘),他整理了《诗经》,编订了《春秋》,其言行记载在《论语》中;战国时期的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物,他们主张实行“仁政”,认为“民为贵,君为轻”,反对连年不断的兼并战争。
28、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对社会变化提出不同的看法,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29、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分为三点四段即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到余杭,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熟记隋运河图)。隋、元两朝大运河的南北起点都相同,南起今杭州,北到今北京,都以洛阳为中心,元朝南粮北运比隋朝更有优势的理由:新开了两段运河,运河从杭州直达北京(大都),还开辟了畅通的海道。
30、618年,李渊(唐高祖)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隋朝时李春主持修赵州桥,它是我国最古老的石拱桥。
31、曲辕犁和筒车的出现,表明唐朝农业生产工具有了很大改进。史*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唐朝。
32、中日交往历史悠久,早在汉朝时就有往来。唐朝时,中日往来频繁,日本先后13次派遣唐使。日本到唐朝的留学生中最有名的是阿倍仲麻吕;唐朝时期东渡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鉴真和尚(他6次东渡日本,最后一次才成功)。
33、唐朝最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李白被称为“诗仙”,他的不朽名作有《蜀道难》和《望庐山瀑布》等;杜甫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名作有《三吏》、《三别》等作品;白居易的作品有《长恨歌》和《琵琶行》。
34、内容: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35、背景:14世纪前后,意大利兴起了手工工场,开始产生新生的资产阶级,他们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由于中世纪,教会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以至使古希腊、罗马的文化辉煌黯然失色乃至湮没,封建教会对人的思想禁锢,使欧洲文化发展陷于停顿)的控制,要求(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中的幸福。
36、实质:资产阶级文化革命(运动)的兴起
37、作用:*了人们两方面的思想,一是对人自身的认识,二是对自然界的认识。
38、文艺复兴历史意义: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39、戚继光抗倭
40、*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41、背景:内阁制定夺取满蒙,再征服*,进而称霸世界的政策。日本受到经济危机重创。
42、东方战场:1937年“七七事变”后,*开始全民族抗战。
43、581年,杨坚(隋文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隋灭陈,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隋文帝实行了改革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制。
44、南朝的四个*依次是宋、齐、梁、陈,都城均在建康。
45、北朝的五个*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46、新航路开辟与*的郑和下西洋作比较
47、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职宣告*成立,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春,又颁布《*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1912年4月,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正式解职,临时*迁到北京;1915年,在护国运动中,孙中山在日本发表《讨袁宣言》;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举起护法运动的旗帜,反对段祺瑞。
48、1921年7月在上海召开的*一大通过了在*建立无产阶级专制,实现*的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大会选举*为中央局*。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
49、1924年,***一大在广州召开;确立了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改组后的**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三大制订了*的方针。
50、**战争对*社会的影响?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 40句菁华
1、为什么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
2、时间、人物:隋炀帝从 605 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分为四段(自北向南) :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4、连接五大河(自北向南)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5、开凿的目的:①游玩江都; ②加强南北交通; ③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6、崇尚节俭;
7、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任职。
8、7 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9、8 世纪初,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成为"和同为一家"了。
10、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政治制度、文字、建筑、钱币、习俗等。
11、唐朝的强盛、繁荣、先进,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12、唐朝比较开放的政策和比过去发达的对外交通,给唐朝与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13、唐长安城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14、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我国在世界上最早发明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唐朝印刷的《金刚经》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刻印刷品。
15、绘画阎立本
16、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都城在兴庆,史称西夏。
17、1127 年,北宋被金灭亡,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18、表现:
19、造船业的发展: (宋朝的造船业成当时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
20、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
21、行省制度的建立,蒙古帝国空前辽阔,为了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 元朝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
22、契丹、女真同汉族融合
23、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24、火药的应用
25、元曲
26、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力
27、北*的燕王朱棣,打出"靖难"旗号,起兵反对建文帝,史称"靖难之役" 。朱棣称帝,他就是明成祖
28、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29、1557 年后,长期居住,但澳门*属*;
30、1999 年 12 月 20 日,**恢复了对澳门行使*。
31、设立军机处
32、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驻藏大臣代表*,与*、*共同管理*事务。
33、土尔扈特西迁伏尔加河下游(明末)
34、渥巴锡领导土尔扈特部重返祖国(1771 年)
35、从国外引进的农产品 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
36、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
37、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全长六千余公里。
38、京剧的形成:在徽剧、汉调的基础上,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在 19 世纪中期初 步形成。
39、书法:董其昌: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40、绘画山水、花鸟画居统治地位。徐渭:善于泼墨"扬州八怪"
——七年级英语下册的复习资料 40句菁华
1、直接在动词原形末尾加-ing,如play-playing
2、作介词: 作介词,后面通常接表时间的名词或短语.如We are back until/till3o’clock.三点种我们才回来.
3、How作“(指程度)多少”“(方法)怎样”“多么”讲,为副词。
4、how many 多少(对可数名词的数量提问,其后接名词复数)
5、how much 多少(钱)(对不可数名词的数量提问,其后接不可数名词)
6、how often多久(对表示频度副词的时间状语提问)
7、一般过去时动词的构成方法:
8、find onself不知不觉地
9、mind作“介意”“反对”讲,为及物动词或不及物动词,常用与疑问句,否定句,条件句中,其后可跟名词,代词,动名词或从句。如
10、mind作“思想”“主题”“想法”讲,为可数名词。如
11、show作“给….看” “出示” “显示”讲,为及物动词.如
12、talk to与talk with 交谈
13、on weekends 在周末
14、.write to sb = write a letter to sb 给某人写信;写信给某人
15、.in the world 在世界上
16、Where does he live? 3 What language(s) does he speak? 4 I want a pen pal in China.
17、美国_________________ 5.英国_______________ 6.澳大利亚________________
18、Capitals(首都) or cities(城市)
19、汉语________ 2日语._________ 3.法语__________4.英语________________
20、薯条_______________14.汉堡包________________ 15.鸡蛋________________
21、甜食_______________17.奶油_________________ 18.鸡肉________________
22、牛肉_______________23.面条________________ 24.土豆________________
23、商店_______________ 5.商业街_________________6.街道_________________
24、房子_______________14.医院________________ 15.银行________________
25、科学________________ 11.计算机________________
26、恐怖电影_______________ 2.动作片______________3.记录片_______________
27、Musical instruments:
28、十月_______________ 11.十一月____________ 12.十二月________________
29、shows
30、肥皂剧____________ 2 情景喜剧___________ 3.谈话节目__________
31、Jobs:
32、店员_______________ 2 医生____________________ 3.记者_________________
33、护士_________________ 8 老师________________ 9.学生_________________
34、family members:
35、棒球________________5.足球________________6.乒乓球________________
36、Thanks for doing eg: Thanks for helping us.
37、mind doing sth eg: I don't mind smoking outside
38、would like to do sth eg: I would like to eat dinner at home .
39、Some 与 any 的区别:Some 一般情况下用于肯定句/any 一般用于否定句/疑问句
40、With 用法 ① 与……在一起;② 伴随、带着;③ 用;④ agree with 搭配
——中考语文古诗词复习资料 40句菁华
1、《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的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
2、《出师表》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3、《出师表》中作者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佞臣,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4、《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5、《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南宋朱熹《观书有感》)
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8、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唐刘方*《夜月》)
9、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10、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11、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唐罗隐《西施》)
1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朝民歌《敕勒歌》)
13、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唐于良史《春山夜月》)
1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5、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
1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昱《虞美人》)
1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8、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19、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
2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2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
2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23、青,取之于蓝,而甚于蓝。(荀子《劝学》)
2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2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26、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眺饯别校书叔云》)
2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行》)
28、抒发征戍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9、主题:这首词是范仲淹在西北军中所作,表现了他决心守边御敌的英雄气概,同时也反映了守边战士的思乡之情。
30、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景象,画面开阔、气势雄浑的诗句;《红楼梦》中香菱所评论的《使至塞上》的两句描写塞上风光的是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1、本诗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写出四海之内有知心朋友,就是在天涯海角也还是近邻一样的亲近,说明知心朋友声息相通的两句诗;以全新角度阐明对离别的看法,饱含友情,让人胸襟豪迈爽朗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2、第二句中“望”的表达作用:一个“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望中含情,表达了对友人沿途劳顿的担忧之情。
33、这首诗与其他送别诗的不同点是什么?
3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5、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36、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7、木兰辞
北朝民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3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39、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0、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初中地理会考复习资料 40句菁华
1、公路:
2、机场
3、航运
4、海港
5、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封闭的等高线中心,
6、粮食作物的分布
7、我国的煤炭、钢铁、棉布、电视机、电冰箱等产量居世界首位。
8、划分温度带主要指标是活动积温。我国从北到南划分为5个温度带是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南京位于亚热带,北京位于暖温带。
9、一个地方的降水量和蒸发量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也是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我国四个干湿润是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南京位于湿润地区,北京位于半湿润地区。不同干湿地区植被景观也存在差异,自东向西依次为森林、森林草原、草原、荒漠。
10、纺织工业的分布:我国以的棉纺织工业为主。
11、纬线和经线
12、热带雨林的危机
13、城市化问题
14、地形图的判读
15、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16、我国温度带划分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及一个高原气候区。
17、我国干湿地区分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18、在我国各民族中,汉族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有壮族,满族,*,苗族,*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共9个。
19、各民放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20、我国自然资源基本国情: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1、我国土地资源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22、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不均匀,地区分布:东多西少,南丰北缺时间分布:夏秋多,冬春少
23、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24、解决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途径:修水利工程;解决时间分布不均,修水库,试举一例:三峡解决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试举一例:南水北调
25、我国最早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地区是北京中关村。大连计划发展成为*的“班加罗尔”(班加罗尔是印度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26、世界的气候
27、称谓:文明的摇篮,革命圣地延安宝塔山下的窑洞,白羊肚头巾,信天游,黄土风情。
28、黄土高原是世界的黄土堆积区,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科学家曾经提出过许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物质是从中亚和蒙古高原等地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29、我国陆地海拔地方是(珠穆朗玛峰),它位于我国和(尼泊尔)交界处,海拔(8844.43米),为世界第一高峰。
30、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均气温在(20℃)以上。
3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32、一个地区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干湿状况)。
33、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两个主要特征。
34、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35、我国西北部分布着(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独特的(高原山地)气候。
36、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
37、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38、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是(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
39、(土地)是立国之本。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
40、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之一是(跨流域调水)。
——初一历史知识点 40句菁华
1、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星力棋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黄河流域的半坡人 和长江
2、距今约5、6千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陕西省 ,现存遗址面积约5万*方米。半坡聚落居民已种植粟 、蔬菜 、 ,饲养猪狗 、 ,还经常去打渔 、 。他们开垦耕地用磨光的石器的木制的耒耜 、 ,收割庄稼用石刀 、 ,加工谷物用、 等。
3、*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
4、唐与吐蕃的交往:吐蕃是今藏族祖先。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联姻,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5、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了*,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5*,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
6、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还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至今都保留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7、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8、隋朝大运河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沟通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9、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10、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
11、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12、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
13、隋朝的统治跟(朝代)很相似,只经历两代皇帝。隋朝第二位皇帝实行*,最终导致隋末农民起义。(隋朝:581-618年)
14、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
15、科举制的完善: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中以、两科最为重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
16、被称为天可汗的是。之所以这样称呼他是因为他奉行的民族政策。
17、连线搭配:
18、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都称*人为。
19、隋朝李春设计主持建造的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欧洲年后才建有类似的桥。
20、唐朝印制的《》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
21、“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这是唐朝医学家的名言。他的医药学著作是《》。
22、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今天,我们依然能读到唐朝多位诗人的近万首诗歌。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和。
23、完成下列表格内容
24、、连线题:
25、石窟艺术在时期大为发展。最著名的是坐落在今天甘肃西部的。大部分洞窟是时期开凿的。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因为里面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其内容主要是宣扬佛教。(飞天)
26、金建立后,先灭辽,后又于1127年灭掉北宋。1127年,建立南宋,都城在(杭州)。
27、岳飞被害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28、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29、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星力棋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
30、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之一。其中,最早种植粟的是半坡居民;最早种植水稻的是河姆渡居民。
31、距今约年的河姆渡聚落位于,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河姆渡居民种植,饲养、等家畜。
32、下列远古人类,以血缘关系结合成生活集体的是()
33、5月18日,集展览、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北京周口店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该馆重点介绍的原始人群是
34、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
35、西晋统一南北,三国鼎立局面的结束
36、北方少数民族内迁
37、东晋和十六国
38、隋朝的统治跟(朝代)很相似,只经历两代皇帝。隋朝第二位皇帝实行*,最终导致隋末农民起义。(隋朝:581-618年)
39、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都称*人为。
40、5*,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
——期中考试备考需要六大步骤复习法 40句菁华
1、手贴标签再倾倒:意思是说取液体药品时应将瓶上的标签贴着手心后再倾倒(以免倒完药品后,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2、试纸测液先剪小,玻棒沾液测最好:"玻棒"指玻璃棒。意思是说在用试纸检验溶液的性质时,最好先将试纸剪下一小块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沾有待测液的玻璃棒点试纸的中部,试纸就会被湿润,观察是否改变颜色,由此就可以判断溶液的性质。
3、过滤之前要静置:意思是说在过滤之前须将液体静置一会儿,使固体和液体充分分离。
4、化学口诀完全版
5、醋钠碱灰水无影:"醋钠"指醋酸钠;"碱灰"之碱石灰。这句的意思是说必须用无水醋酸钠跟干燥的碱石灰反应来制取甲烷(否则若用醋酸钠晶体或石灰不干燥则均几乎不能产生甲烷气体)。[联想:不能直接用氢氧化钠跟无水醋酸钠反应,一方面是因为氢氧化钠极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另一方面纯氢氧化钠受热时对玻璃试管有腐蚀作用]。
6、操作收集与氧同:意思是说该实验的操作注意事项与收集方法与氧气的完全相同。
7、点燃务必检纯度:意思是说在点燃甲烷时必须(象点燃氢气那样)首先检验其纯度[联想:若甲烷不纯,混有部分空气将有爆炸的危险]。
8、上罩烧杯水珠生:意思是说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烧杯,很快看到内壁上有水珠生成[联想:把烧杯倒转过来,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震荡,石灰水则变混浊。
9、碱灰干燥下排气:"碱灰"指碱石灰。"碱灰干燥"的意思是说实验中干燥氨气时通常使制得的氨气通过碱石灰干燥。"下排气"的意思是说收集氨气须用向下排空气集气法(因为氨气极易溶入水,且比空气轻)。
10、管口需堵一团棉:意思是说收集氨气的试管口需要堵一团棉花[联想:堵棉花的作用是:
11、氢气检纯试管倾:"氢气检纯"的意思是说通入大试管的氢气必须先检查纯度,否则有爆炸的危险;"试管倾"的意思是说为了防止生成的水蒸气在试管口冷却回流导致试管破裂必须使试管倾斜(使管口低于管底)。
12、先通氢气后点灯:意思是说做该实验时务必先通一会氢气,待试管中的空气被排出之后,再点燃酒精灯,否则氢气和空气混合在受热的条件下将可能发生爆炸。
13、橱中操作上排气:"橱中操作"的意思是说,该实验的操作过程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联想:因为H2S有剧毒,空气中如果含有微量的H2S,就会使人感到头痛、头晕恶心,吸入较多的H2S,会使人昏迷、甚至死亡。]。
14、氧化性酸概不用:"氧化性酸"在此指浓硫酸(H2SO4)和硝酸(HNO3)。这句的意思是说一概不用氧化性酸根硫化亚铁反应来制取硫化氢,因为硫化亚铁是强还原剂,易被氧化性酸氧化(H2S+ H2SO4浓=S↓+SO2↑+2H2O,H2S+ 8HNO3浓= H2SO4+8NO2+4H2O,3H2S+2HNO3=3S↓+ 2NO↑+4H2O)。
15、电石盐水乙炔生:"盐水"指饱和食盐水。这句的意思是说实验室中是用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反应制取乙炔[联想:因为电石跟水反应比较剧烈,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可以得到较*稳的气流,而食盐不与碳化钙反应]。
16、温计入液一百七:"温计"指温度计,"温计入液"的意思是说温度计的水银球,必须浸入混合液中(但不能接触烧瓶底);"一百七"的意思是说此实验的温度必须控制在1700℃左右[联想:温度太高则大量乙醇被碳化,若温度低于1400℃则发生了分子间脱水生成了乙醚]。
17、碱灰除杂最合适:"碱灰"指碱石灰。意思是说通过碱石灰可除掉混在乙烯中的水蒸气和SO2。
18、内地外高水浴热:意思是说配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时,必须在水浴中加热,以利于控制温度;试管内的液面要低于热水的液面,这样使试管内的液体受热均匀和水浴的温度相同。
19、查漏赶气再调零:意思是说滴定前应首先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液,然后检查滴定管下端是否有气泡,若有应赶掉它,最后调节液面至"0"位
20、使用酸式滴定管,不盛碱液切记清:这句的意思是说不能用酸式滴定管盛放碱溶液(因为碱液和玻璃中的SiO2反应生成Na2SiO3而使活塞和滴定管粘在一起)。
21、习惯性错误
2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23、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24、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25、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 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6、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7、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8、I2遇淀粉,生成蓝色溶液。
29、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再加热:红色退去,加热后又恢复原来颜色。
30、过量的铜投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并加热,反应毕,待溶液冷却后加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加水后溶液呈天蓝色。
31、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混合物: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32、加热盛有固体氯化铵的试管:在试管口有白色晶体产生。
33、无色试剂瓶内的浓硝酸受到阳光照射:瓶中空间部分显棕色,硝酸呈黄色。
34、铜片与稀硝酸反应:试管下端产生无色气体,气体上升逐渐变成红棕色。
35、向天然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液:泡沫逐渐减少,且有沉淀产生。
36、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并带有黑烟。
37、将乙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逐渐变浅,直至退去 。
38、在盛有少量苯酚的试管中滴入过量的浓溴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39、乙醛与银氨溶液在试管中反应:洁净的试管内壁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物质。
40、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成红色
——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 30句菁华
1、中心语式命题。此类题给出了一个题,但考生也可以对这个题附加上其它的词语,从而构成对自己有利的题,这时,命题人给出的题实际上就成了考生自由命题的中心语。其实这样的题已带有话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的味道。考生做这样的题,要看清写作的要求,不要失去一次好机会。
2、命前半题,补后半题。如:
3、命首尾,补中间。如:
4、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5、哀而不伤: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也比喻做事适中,没有过与不及之处。
6、不绝如缕:像一根似断未断的细线那样,形容事情十分危急。也用以比喻声音徽弱,或某种技艺后继乏人。
7、不省人事:昏迷,失去了知觉。也指不懂得人情世事。
8、不怕官,只怕管: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威严。也指在人管辖之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
9、兵强马壮:形容战斗力量的充足,也比喻势力的强大。
10、百发百中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射一百次,中一百次,形容弹无虚发。泛指射击技术高明,每发必中;也比喻对事惰的预料有充分把握,从不失算。
11、才疏学浅:才识不广,学问不深。常用作谦辞。
12、处之泰然: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可指对事情无动于衷。
13、荡气回肠:形容文笔生动,表演动人,有时也形容感情强烈,情绪激昂。
14、独善其身:既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也指人要搞好自身修养。
15、《出师表》中表示作者感恩图报的句子是: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16、《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17、《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18、《出师表》中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佞臣,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9、《三峡》中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连山,略无阙处。
20、《三峡》中写水势凶险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21、《三峡》中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2、《三峡》中从色彩上对三峡景物进行描写的句子是: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3、修养方面
24、感悟方面
25、审清题意。
26、确定主旨。
27、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
28、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
29、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30、臭名昭著:形容坏名声尽人皆知。昭,显著。
——中考化学考前必看知识点总复习资料 30句菁华
1、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3、导电性的金属是银。
4、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5、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6、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8、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9、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10、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11、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2、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13、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4、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15、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16、由双原子构成分子的气体:H2、O2、N2、Cl2、F2
17、化学式:例碳酸钠:Na2CO3氢氧化钙:Ca(OH)2
18、电离方程式:例HNO3===H++NO3–
19、置换反应:A+BC==B+AC
20、氧化钙(CaO):生石灰
21、二氧化碳固体(CO2):干冰
22、硫酸铜晶体(CuSO4。5H2O):蓝矾,胆矾
23、甲烷(CH4):沼气
24、汞(Hg):水银
25、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
26、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
27、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
28、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29、石灰石/大理石:(CaCO3)
30、生铁/钢:(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