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首页 / 句子 / | 2022-12-03 00:00:00 知识点总结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2、研究细胞膜的常用材料: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3、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

4、细胞膜功能:

5、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

6、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8、氨基酸结合方式是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如图:

9、糖类:

10、水存在形式运送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

11、细胞核由DNA及蛋白质构成,与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

12、本质:活细胞产生的有机物,绝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

13、叶绿素a

14、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CO2和H2O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O2的过程。

15、空气中CO2浓度,土壤中水分多少,光照长短与强弱,光的成分及温度高低等,都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可通过适当延长光照,增加CO2浓度等提高产量。

16、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17、清朝发展

18、“海禁”的表现

19、摩尔(mol):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20、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21、离子反应

22、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23、指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叫做指数函数(exponential),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24、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5、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把使成立的实数叫做函数的零点。

26、函数零点的求法:

27、△=0,方程有两相等实根(二重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一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一个二重零点或二阶零点.

28、△<0,方程无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无交点,二次函数无零点.

29、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30、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

31、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32、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方成反比计算

33、创立者:(施莱登,施旺)

34、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35、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但含量相差很大。

36、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细胞所特有的。

37、不能通过转氨基作用合成必需氨基酸的原因:细胞中缺少合成这些必需氨基酸的中间产物。

38、抛物线y=ax^2+bx+c(a≠0)的图象:当a>0时,开口向上,当a<0时开口向下,对称轴是直线x=-b/2a,顶点坐标是(-b/2a,[4ac-b^2]/4a).

39、抛物线y=ax^2+bx+c的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

40、二次函数知识很容易与其它知识综合应用,而形成较为复杂的综合题目。因此,以二次函数知识为主的综合性题目是中考的热点考题,往往以大题形式出现.


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1)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2、体液之间关系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

4、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6、什么是群落的水*结构?

7、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一旦分开,至少有一方不能很好生活的现象。

8、动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与食物有关。

9、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10、艾弗里通过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11、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功能特点是:(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这两条链按反向*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内侧。(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作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2、细胞核的功能:它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13、真核细胞_方式有3种:有丝_无丝_减数

14、反射发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反射弧完整和一定条件的刺激。

15、大脑的高级功能:言语区: S区(不能讲话)、W(不能写字)、H(不能听懂话)、V(不能看懂文字)

16、两条遗传基本规律的精髓是:遗传的不是性状的本身,而是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17、减数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在减数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两次。减数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18、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就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做翻译。

19、中心法则描述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主要内容是: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传递到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DNA或RNA。

20、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21、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举例:(腌制糖醋蒜,红墨水测定种子发芽率,判断种子胚、胚乳是否成活)

2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23、在内环境中发生和不发生的生理过程

24、染色质:在细胞核中分布着一些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在细胞分裂间期,这些物质成为细长的丝,交织成网状,这些丝状物质就是染色质。

25、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这是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叫分裂间期。分裂期:在分裂间期结束之后,就进入分裂期。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

26、赤道板: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准确地排列在纺锤体的赤道*面上,因此叫做赤道板。

27、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28、1838—1839年细胞学说

29、1866年孟德尔遗传学

30、有些蛋白质有催化作用:如各种酶;

31、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32、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33、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34、脂类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等,这些物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

35、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36、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37、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

38、人体血糖的三个来源:食物.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

39、血糖*衡的调节

40、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细菌.病毒.人体中坏死.变异的细胞.组织)


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2)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方式主要是交通运输和通信

2、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保护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

3、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4、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5、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

6、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雨林带

7、该气候区内的农业活动情况:随时播种随时收获,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8、该气候条件下所形成的陆地自然带:热带草原带

9、该气候区内分布的城市:坦桑尼亚的首都达累斯萨拉姆、肯尼亚的首都内罗毕,苏丹的首都喀土穆、塞内加尔的首都达喀尔、马里首都巴马科,南非首都比勒陀亚,港口城市德班、城市和金都约翰内斯堡,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港口城市里约热内卢,委内瑞拉的首都加拉各斯。

10、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1、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各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貌)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例如我国西北地方各环境要素都体现出乾旱特徵。

12、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13、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

14、天体系统

15、太阳系中心天体:太阳质量占太阳系99。86%,在其吸引下其他天体绕太阳运动

16、地球的特殊性:有生命存在

17、春秋分日全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分

18、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19、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

20、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21、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准运动叫风,水准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

22、温室效应

23、大气受热过程及温室效应

24、*流层臭氧量减少的原因:

25、*流层臭氧量减少的危害:

26、酸雨危害

27、河流地貌的发育

28、全球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有利方面:高纬度地区升温幅度,作物生长期延长,产量增加;对农业生产不有利方面:中纬度半湿润半干旱区,若降水量不变,增温将加速陆地蒸发,使土壤中水分减少,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对工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影响,温度升高将减少高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明显增加低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

29、自然资源的定义: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它包括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举例:能源利用对生产力的发展有巨大推动作用。△柴草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水*很低,△18世纪,煤炭为主要能源——社会生产力大幅提高,20世纪50年代以后,石油为主要能源——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30、常见的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台风、暴雨、寒潮、沙尘暴、暴风雪、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了解它们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31、东南沿海:经济发展快,人口稠密区,四个新兴工业区(韩国,*东南沿海,香港,台湾)

32、西部内陆:畜产品加工业;

33、世界上的热带经济作物区:

34、粮食作物:水稻(泰国出口第一,世界上的水稻出口国);

35、矿产:锡(马来西亚),石油出口(印尼第一、文莱);

36、工业:采矿业,冶金业,军事工业(重工业为主);

37、热带经济作物;

38、旅游业发达;

39、农业发达:荷兰,乳蓄业占65%,挪威:石油业;瑞典:森林业;

40、粮食以玉米为主,大多数国家粮食自给;


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3)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储蓄存款的分类。目前,我国的储蓄主要有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两大类。作为投资对象,活期储蓄流动性强、灵活方便,适合个人日常生活待用资金的存储,但收益低定期储蓄流动性较差,收益高于活期储蓄,但一般低于债券和股票。与低收益相对应,因为银行的信用比较高,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但也存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的风险,以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

2、消费反作用生产

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必然性:

4、企业兼并的意义:

5、为什么要有序的参与政治生活?

6、我国*的性质:

7、我国*的宗旨与基本原则。

8、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利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具体说,①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使人民能够有效的监督*权力的运行;②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

9、*的权威及其体现:

10、消费心理:

11、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2、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13、货币的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4、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15、常用信用工具:

16、外汇: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17、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含义及意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对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8、货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

19、货币流通规律?公式?

20、价格和价值的关系?

21、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

22、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消费心理主要有哪些?

23、绿色消费的含义?特征?

24、为什么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25、我国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26、财政收入的来源?影响因素有哪些?

27、财政的巨大作用有哪些?

28、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29、为什么说纸币发行量过多或过少都是不好的?

30、如何正确对待货币?

31、保护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有何意义?

32、企业的含义: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它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33、公司经营如何才能取得发展(公司能否经营成功,取决于什么因素)

34、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35、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反之,相反。

36、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37、价值决定价格

38、一般说来,物价水*与人们的消费水*成反比——稳定物价

39、消费类型:

40、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4)

——初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50句菁华

1、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都已经使用磨制石器P7—8

2、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黄帝。 P13

3、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P24

4、“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瞩目。 P27

5、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P32

6、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长*之战,赵军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P34

7、春秋时期,我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P36—37

8、战国时期的“整套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P44

9、道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晚期的老子,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战国时期,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

10、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削弱诸侯国势力。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68—69

11、汉朝时用耧车播种,纺织业中也有了提花机 P73

12、秦汉之际,匈奴的杰出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P77

13、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原地区,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叫张陵,尊老子为教主。P92—91

14、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写了《论衡》一书。 P93

15、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代,编写了《史记》一书,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P94

16、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17、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建立宋,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

18、“房谋杜断”指的是唐太宗时期重用的两为宰相:、。而当时最著名的谏臣是,唐太宗把他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19、元谋人约170万年打制石器会使用火采集、狩猎

20、科举制的诞生:

21、被称为天可汗的是。之所以这样称呼他是因为他奉行的民族政策。

22、“”指今印度半岛;“大食”指今*半岛;“波斯”指今伊朗。

23、唐玄宗时,高僧六次东渡日本,为中日两国的友好和文化传播作出重大的贡献。与他相关的建筑是。

24、唐太宗时,高僧西游印度取经,并写成《》,是研究中亚、印度和新疆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25、唐朝印制的《》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印刷品。

26、“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这是唐朝医学家的名言。他的医药学著作是《》。

27、960年,后周大将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史称北宋定都(开封),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28、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他带领的岳家军英勇杀敌,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后来奸臣以所谓“谋反”罪杀害了岳飞。(炸秦桧——油条)

29、岳飞被害后,宋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30、五代十国、宋朝时期,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

31、商鞅变法取得胜利的原因:A:顺应了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B: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C: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

32、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任职。

33、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34、隋唐时,中日两国交往密切。贞观年间,日本有很多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来唐学习。

35、方式:①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学习;②新罗商人来*经商,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36、表现有:仿唐制建立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官吏、引入了*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

37、唐初:《秦王破阵乐》

38、盛唐:《霓裳羽衣曲》

39、战前形势

40、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41、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

42、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43、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44、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

45、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最为重要。

46、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采取了哪此措施?P68、P74、P78

  答: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①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土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②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

  ③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

  ④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使西汉王朝在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了鼎盛时期。

47、元谋人约170万年打制石器会使用火采集、狩猎

  北京人约70-20万年保留猿特征打制石器会使用火保存火原始群居采集、狩猎

  山顶洞人一万八千年和现代人基本一样打制石器磨光、钻孔人工取火审美氏族采集、狩猎、捕鱼

48、唐朝经济繁荣表现在:

  农业方面:①水利事业发达;②耕作技术和栽培方法的进步;③新植物品种的出现(有新蔬菜品种和茶叶。唐朝时,饮茶之风全国范围盛行,)④生产工具的改进——和。

  手工业方面:①丝织业发达;②陶瓷业发达,和(最为有名)

  商业方面:商业繁荣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广州、扬州。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49、8世纪初,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成为“和同为一家”了。

  二、北方──回纥的勃兴

50、战前形势

  官渡之战后,曹操统一北方;孙权占据长江中下游一带,在江东建立了比较稳固的统治;刘备依附于荆州地方势力刘表,没有固定地盘,但他得到诸葛亮的辅佐,实力有所发展。


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5)

——地理常考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4、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5、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6、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7、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8、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9、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10、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 途中时间

11、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16、日期分割: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12、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

13、公转 速度: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

14、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24小时—夜长

15、*流层的特点:

16、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

17、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

18、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19、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20、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21、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准运动叫风,水准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

22、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

23、我国的旱涝灾害、雨带的移动与副热带高压的强弱有密切关系。

24、—8月,雨带移到东北和华北,长江中下游 进入“伏旱”(反气旋)

25、气候形成因数: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

26、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温室效应CO2)、臭氧层破坏(氟氯烃消耗O3)、酸雨(SO2、NO2)29、温室效应

27、岩石圈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之上)

28、岩石成因分类:岩浆岩(喷出岩和侵入岩)、沉积岩(层理构造、有化石)、变质岩。

29、地垒——庐山、泰山;地堑——东非大裂谷、河*原和汾河谷地。

30、外力作用与常见地貌:

31、陆地环境的整体性:陆地环境各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貌)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陆地环境的整体性。例如我国西北地方各环境要素都体现出乾旱特徵。

32、陆地环境的地域差异有:

33、干旱特征的成因: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加上山岭重重阻隔,水汽难以到达。

34、西北地区以贺兰山为界,形成东、西两大区。

35、荒漠化防治的内容

36、防治措施

37、想一想:草方格沙障固沙的原理是什么?

38、人口发展模式:

39、台风(热带气旋):西北太*洋频率强度;灾害由狂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40、全球气候:历史时期(1万年)气温是波动上升,近代时期气温升高(近50年来主要是人为造成的)。影响:海*面上升;低纬农业减产,高纬农业增产;影响水循环过程。


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6)

——曹刿论战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文学常识

2、本文重点:

3、本文成语:

4、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

5、何以战:靠什么作战?

6、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衣食一类安身立命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7、小信未孚:小的信用不能得到(神灵的)信任。

8、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这是尽职尽责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作战。

9、败绩:(军队)溃败

10、轼:古代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

11、忠之<属>也 (古义:类 今义:同一家族的人)

12、<虽>不能察(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13、本文段意:

14、宾语前置:

15、省略动词:

16、课文内容理解

17、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鲁庄公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少数人的支持和神灵的保佑上。曹刿的“远谋”表现在曹刿认为取信于民是获胜的保证。

18、本文多处将鲁庄公与曹刿进行对比描写,如:

19、牺牲玉帛牺牲: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 今义: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

20、弗敢加也加:古义:虚夸,以少报多 今义:增加

21、虽不能察虽: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22、间: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②挑拨离间( )亲密无间( )

23、属:①忠之属也()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

24、牺牲:牺牲玉帛()为国牺牲( )

25、以:何以战(凭,靠,凭借) 必以分人(把)

26、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可以:可凭借

27、弗敢专也专:独自享有,独自专有

28、(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驰)矣。”(鲁军)遂逐齐师。 省略句

29、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0、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一鼓作气。

31、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2、鲁军发起反攻的时机选择在彼竭我盈之时,鲁军追击敌军的时机

33、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请见、请从。

34、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35、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36、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37、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38、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里用自己

39、小惠未(徧):通“遍”,普遍,遍及。

40、牺牲玉帛,弗敢加也(虚夸)


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7)

——物理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两种反射现象

2、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3、*面镜对光的作用

4、*面镜成像的特点

5、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衡:

6、*衡物体的临界问题:

7、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8、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9、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国际单位:欧姆(ω);

10、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1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12、电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日常生活中常用千瓦时为电功的单位,俗称“度”符号kw。h

13、电能表是测量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少的仪器。

14、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分析是关键;分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

15、分析受力要仔细,定量计算七种力;重力有无看提示,根据状态定弹力;先有弹力后摩擦,相对运动是依据;万有引力在万物,电场力存在定无疑; 洛仑兹力安培力,二者实质是统一;相互垂直力最大,*行无力要切记。

16、确定状态找动能,分析过程找力功,正功负功加一起,动能增量与它同。

17、电阻定律三因素,温度不变才得出,控制变量来论述,r l比s 等电阻。

18、两个力的合力:F(max)—F(min)≤F合≤F(max)+F(min)。 三个大小相等的共面共点力*衡,力之间的夹角为120°。

19、轻绳不可伸长,其两端拉力大小相等,线上各点张力大小相等。因其形变被忽略,其拉力可以发生突变,“没有记忆力”。

20、绳上的张力一定沿着绳子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13、支持力(压力)一定垂直支持面指向被支持(被压)的物体,压力N不一定等于重力G。

21、在描述运动时,在纯运动学问题中,可以任意选取参照物;

2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均速度

23、自由落体

24、两个物体刚好不相撞的临界条件是:接触时速度相等或者匀速运动的速度相等。

25、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两个物体距离最大(小)的临界条件是:速度相等。

26、镜头是凸透镜;

27、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28、投影仪的镜头是凸透镜;

29、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有相对滑动时,物体之间存在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

30、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与相对运动速度无关。

31、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32、计算:公式法/二力*衡法。

33、静摩擦力的大小由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外部受力情况决定,与正压力无关,*衡时总与切面外力*衡。0≤F=f0≤fm

34、增大压强与减小压强的方法:

35、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压强的'产生是因为液体具有重力,同时具有流动性。)

36、是指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

37、连通器中各容器液面相*的条件是:(1)连通器中只有一种液体,(2)液体静止。

38、马德堡半球实验是证明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托里拆利实验是测定大气压值的重要实验。

39、浮力: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托力叫做浮力。

40、飞机为什么能飞上天?飞机飞行时,由于机翼上、下表面的空气流速不同,上方空气的流速比下方空气的流速快,下方受到的压强大于上方受到的压强,这样就产生了作用在飞机机翼上的向上的力,叫做升力或举力。


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8)

——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40句菁华

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3、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

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5、蛋白质功能:

6、脂质:磷脂(生物膜重要成分)

7、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为结合水和自由水

8、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哺乳动物血液中Ca2+过低,会出现抽搐症状;患急性肠炎的病人脱水时要补充输入葡萄糖盐水;高温作业大量出汗的工人要多喝淡盐水。

9、制取细胞膜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因为无核膜和细胞器膜

10、消化酶、抗体等分泌蛋白合成需要四种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11、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协调。

12、酶的本质:活细胞产生的有机物,绝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

13、ATP与ADP相互转化:A—P~P~PA—P~P+Pi+能量

14、细胞呼吸: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过程

15、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

16、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化学反应的总称,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17、酶:是活细胞(来源)所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的一类有机物。

18、178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巴兰让尼用实验证明: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

19、1836年,德国科学家施旺从胃液中提取了胃蛋白酶;

20、呼吸作用(也叫细胞呼吸):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21、有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生成ATP的过程。

22、发酵:微生物(如:酵母菌、乳酸菌)的无氧呼吸。

23、温度:温度通过影响细胞内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来影响细胞的呼吸作用。

24、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25、无机盐

26、线粒体:(呈粒状、棒状,具有双层膜,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内有少量DNA和RNA内膜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中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27、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28、核孔: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29、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0、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31、DNA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与磷酸相间排列在外侧,形成两条主链(反向*行),构成DNA的基本骨架。两条主链之间的横档是碱基对,排列在内侧。相对应的两个碱基通过氢键连结形成碱基对,DNA一条链上的碱基排列顺序确定了,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另一条链的碱基排列顺序也就确定了。

32、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碱基含量计算中的应用:

33、DNA的复制:

34、核酸种类的判断:首先根据有T无U,来确定该核酸是不是DNA,又由于双链DNA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G=C,单链DNA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来确定是双链DNA还是单链DNA。

35、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36、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37、植物吸水方式有两种:

38、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39、酶浓度

40、影响酶活性的条件(要求用控制变量法,自己设计实验)


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9)

——语文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

2、前后矛盾;

3、对情节的概括和分析;

4、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

5、对景物描写的作用的分析;

6、对文中佳词美句与精彩语段赏析品味;

7、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8、回延安

9、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10、篇末点题;

11、另人深思,给人惊醒(启示)或留有思考的余地。

12、线索:小弗郎士的所见所闻所感

13、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第2-3段)、社会环境(普法战争)

14、喝:武松大喝(ha)一声:"快拿酒来!我要喝(hē)十二碗。"博得众食客一阵喝(ha)彩。

15、着:你这着(zhāo名词)真绝,让他干着(zháo动词)急,又无法着(zhu?)手应付,心里老是悬着(zhe)。

16、烊:商店晚上也要开门,打烊(yàng晚上关门)过早不好,糖烊(yáng溶化)了都卖不动了。

17、载:据史*载(zǎi),王昭君多才多艺,每逢三年五载(zǎi)汉匈首脑聚会,她都要载(zài)歌载(zài)舞。

18、和:天气暖和(huo),小和(h?)在家和(hu?动词)泥抹墙;他讲原则性,是非面前从不和(hu?)稀泥,也不随声附和(ha动词)别人,更不会在麻将桌上高喊:"我和(hú)了。"

19、度:度(dù姓)老师宽宏大度(dù名词),一向度(du?动词)德量力,从不以己度(du?动词)人。

20、哄:他那像哄(hǒng)小孩似的话,引得人们哄(hāng)堂大笑,大家听了一哄(h?ng)而散。

21、丧:他穿着丧(sāng)服,为丧(sāng)葬费发愁,神情沮丧(sàng)、垂头丧(sàng)气。

22、埋:他自己懒散,却总是埋(mán)怨别人埋(mái)头工作。

23、给:请把这封信交给(gěi)团长,告诉他,前线的供给(jǐ)一定要有保障。

24、冠:他得了冠(guàn)军后就有点冠(guān)冕堂皇了。

25、巷:矿下的巷(hàng)道与北京四合院的小巷(xiàng)有点相似。

26、恶:这条恶(a)狗真可恶(wù),满身臭味,让人闻了就恶(ě)心。

27、模:这两件瓷器模(mú)样很相似,像是由一个模(m?)型做出来的。

28、舍:我真舍(shě)不得离开住了这么多年的宿舍(sha)。

29、还:下课后我还(hái)要去图书馆还(huán)书。

30、弹:这种弹(dān)弓弹(tán)力很强。

31、古今异义

32、第一人称(“第一人称”能给人亲切自然、真实的感受。用“第一人称”写“我”,最适宜于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都可以通过心理活动描写表现出来的。用第一人称写“他”时,最适宜写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因为用“我”的观感来写“他”的这些,较为客观。“第一人称”写“我”的外貌,写“他”的心理活动,必须加上摹拟的话,才能让读者心悦诚服。写“我”的外貌,可以这样写:“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的脸是多么红。”写“他”的心理活动,可以这样写:“心里很轻松似的。”)

33、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34、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注意、思考。

35、说明文中描写、文艺性笔调起到点染作品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的作用。

36、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

37、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38、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

39、同音字

40、注意修辞上的一致性,仿句要与例句中的修辞手法相同,符合句子的语境。


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扩展10)

——高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和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易忽略标注该函数的定义域。

2、原函数在区间[-a,a]上单调递增,则一定存在反函数,且反函数也单调递增;但一个函数存在反函数,此函数不一定单调。例如:。

3、解含参数不等式的通法是“定义域为前提,函数的单调性为基础,分类讨论是关键”,注意解完之后要写上:“综上,原不等式的解集是……”.

4、在求不等式的解集、定义域及值域时,其结果一定要用集合或区间表示;不能用不等式表示。

5、正角、负角、零角、象限角的概念你清楚吗,若角的终边在坐标轴上,那它归哪个象限呢?你知道锐角与第一象限的角;终边相同的角和相等的角的区别吗?

6、.数量积与两个实数乘积的区别:

7、在用点斜式、斜截式求直线的方程时,你是否注意到不存在的情况?

8、定比分点的坐标公式是什么?(起点,中点,分点以及值可要搞清),在利用定比分点解题时,你注意到了吗?

9、三种圆锥曲线的定义、图形、标准方程、几何性质,椭圆与双曲线中的两个特征三角形你掌握了吗?

10、通径是抛物线的所有焦点弦中最短的弦。(想一想在双曲线中的结论?)

11、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范围:0°<α≤90°< p="">

12、d=R—r两圆内切;两圆的圆心距离之和等于两圆的半径之差。

13、求函数单调性时,易错误地在多个单调区间之间添加符号“∪”和“或”;单调区间不能用集合或不等式表示。

14、解分式不等式应注意什么问题?用“根轴法”解整式(分式)不等式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15、两个不等式相乘时,必须注意同向同正时才能相乘,即同向同正可乘;同时要注意“同号可倒”即a>b>0,a<0。

16、在“已知,求”的问题中,你在利用公式时注意到了吗?(时,应有)需要验证,有些题目通项是分段函数。

17、数列单调性问题能否等同于对应函数的单调性问题?(数列是特殊函数,但其定义域中的值不是连续的。)

18、掌握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及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你会写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吗?会写简单的三角不等式的解集吗?(要注意数形结合与书写规范,可别忘了),你是否清楚函数的图象可以由函数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吗?

19、在用圆锥曲线与直线联立求解时,消元后得到的方程中要注意:二次项的系数是否为零?椭圆,双曲线二次项系数为零时直线与其只有一个交点,判别式的限制。(求交点,弦长,中点,斜率,对称,存在性问题都在下进行)。

20、线面*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在应用时都是三个条件,但这三个条件易混为一谈;面面*行的判定定理易把条件错误地记为”一个*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与另一个*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行”而导致证明过程跨步太大。

21、注意放回抽样,不放回抽样;

22、在△ABC中,∠C=90°,a=1,c=4,则sinA的值为

23、余弦定理对于确定三角形形状非常有用,只需要知道角的余弦值为正,为负,还是为零,就可以确定是钝角。直角还是锐角。

24、如果函数f(x)在点x0处可导,那么函数y=f(x)在点x0处连续.

25、列举法:{a,b,c……}

26、“包含”关系—子集

27、“相等”关系:A=B (5≥5,且5≤5,则5=5)

28、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

29、方程k=f(x)有解 k∈D(D为f(x)的值域);

30、a≥f(x) 恒成立 a≥[f(x)]max,; a≤f(x) 恒成立 a≤[f(x)]min;

31、(1) (a>;0,a≠1,b>;0,n∈R+); (2) l og a N= ( a>;0,a≠1,b>;0,b≠1);

32、处理二次函数的问题勿忘数形结合;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必有最值,求最值问题用“两看法”:一看开口方向;二看对称轴与所给区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33、恒成立问题的处理方法:(1)分离参数法;(2)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分布列不等式(组)求解;

34、先看笔记后做作业。有的高中学生感到。老师讲过的,自己已经听得明明白白了。但是,为什么自己一做题就困难重重了呢?其原因在于,学生对教师所讲的内容的理解,还没能达到教师所要求的层次。因此,每天在做作业之前,一定要把课本的有关内容和当天的课堂笔记先看一看。能否坚持如此,常常是好学生与差学生的最大区别。尤其练习题不太配套时,作业中往往没有老师刚刚讲过的题目类型,因此不能对比消化。如果自己又不注意对此落实,天长日久,就会造成极大损失。

35、主动复*结提高。进行章节总结是非常重要的。初中时是教师替学生做总结,做得细致,深刻,完整。高中是自己给自己做总结,老师不但不给做,而且是讲到哪,考到哪,不留复习时间,也没有明确指出做总结的时间。

36、集合元素具有

37、棱柱及其性质、*行六面体与长方体及其性质。这些知识你掌握了吗?(注意运用向量的方法解题)

38、解排列组合问题的依据是:分类相加,分步相乘,有序排列,无序组合。

39、如何对总体分布进行估计?(用样本估计总体,是研究统计问题的一个基本思想方法,一般地,样本容量越大,这种估计就越精确,要求能画出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理解频率分布直方图矩形面积的几何意义。)

40、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等比)数列时,最后下结论时要写上以谁为首项,谁为公差(公比)的等差(等比)数列;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