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3、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
4、课文预习六步法:查注生词,扫清三字;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把握背景;标明段序,分清结构;画关键句,体会作用;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5、辨别七类文章写法:对比写法、象征写法、烘托写法、以小见大写法、先扬后抑写法、虚实结合写法、夹叙夹议写法。
6、众女: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许多小人)
7、偭:偭(miǎn)规矩而改错(背向,引申为违背)
8、尤:忍尤而攘诟(罪过)
9、圜: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圆”)
10、修:
11、虽:
12、淫:谣诼谓余以善淫(动作名,_的事)
13、死:伏清白以死直兮(为动用法,为……而死)
14、屈、抑:屈心而抑志兮(使动,使……受委屈,使……受压抑)
15、改错:偭(miǎn)规矩而改错(①古义:改变措施。②今义:改正错误)
16、穷困:吾独穷困乎此时也(①古义:处境困窘。②今义:经济困难)
17、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贱。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18、筚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作的艰苦。
19、不孚众望:不能使群众信服。
20、不容置喙:不容别人插嘴。
21、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22、集腋成裘:积少可以成多。
23、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误:生病,正:担心,忧虑。
24、焕初除市令,过谢乡人吏部侍郎石琚。误:免除,正:(被)授职。
25、师进,次于陉。误:依次,正:临时驻扎。
26、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误:捉拿,正:及,达到。
27、衡揽笔而作,文不加点。误:标点,正:删改。
28、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误:许多,正:称赞。
29、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矣”,语气词,”了”)
30、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31、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32、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古义:袒露一只臂膀)
33、乃引其匕首提秦王(古义:投击)
34、断其左股(古义:大腿)
35、约为婚姻(古义:结为儿女亲家)
36、先排除最有把握排除的选择项。如“词语、成语(含熟语)辨析题”可从感情色彩、范围大小、程度轻重、搭配得当与否、是否重复累赘等方面考虑。
37、注意思考的严密、周详。
38、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有时选文可能枯燥,要保持大脑清醒。静下心仔细阅读,力求准确理解。
39、修辞手法的作用:它本身的作用,并结合句子语境。
40、作文首尾要打眼,丰富多彩出靓点
——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举: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
2、作难: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起事,起义)
3、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形作名,坚固的地方)
4、却:却匈奴七百余里(使动,使退却)
5、贤:非有仲尼墨翟之贤(形作名,贤能的人)
6、虚词(18个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7、多音多义字。这类字音主要有两种:一是词性不同,读音不同,如“乐”,作名词时读“yuè”,如“乐队”,作动词或形容词时读“lè”,如“乐意”;二是意思不同,读音不同,如“供”与“供应”义有关时,读 “ɡōnɡ”;与“上供、案供”义有关时,则读“ɡònɡ”。
8、既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引出阿房宫的修建,又起到了笼盖全篇、暗示主题的作用的句子是: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9、用高超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
10、写清风明月为吾享用的句子: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7.写清风与明月可尽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句子: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11、《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
12、《离骚》中屈原用荷花表明自己要修养自己的两句: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1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而动,“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
14、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15、具体描写“江山如画”之意的句子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6、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17、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18、明道德之广崇
19、厚币委质事楚
20、传:
21、与科考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22、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23、表俸禄的:俸、禄、秩、饷
24、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25、《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26、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7、孔子师郯子(师:名作动,拜师学习)
2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9、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
3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31、喝墨水:形容知识的多少。
32、安时处顺——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3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3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35、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36、落“花”流“水”传愁绪
37、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译:天下的人像云一样聚集响应,(许多人)担着干粮如影随形地跟着(陈涉)。
38、断句
建议(1)关注分值,与之匹配。
(断句处数一般是分值2倍或3倍数,偶尔也会是倍数加一)
(2)关注标志性词语(如下几个方面)
①虚词
②实词
③修辞标志:
顶针(顶真)、排比、对偶、反复
④固定句式:(看见前要寻找后)
如…何;得无…乎;何…为
建议:
①高屋建瓴,通读1、2次再判断;
②掌握大意,勿因关注标志而忽视内容。
39、注意形容词和名词同时出现的地方,判断两者是否存在修饰关系,再观察其位置是否倒装。
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古代诗词鉴赏与默写(12-13分)
考查内容:形象、语言、技巧、内容情感
40、成语(熟语)的几大注意事项:
(1)勿望文生义,
如“望其项背——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三人成虎——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2)分清对象,
如“车水马龙—车辆、人流”
“徐娘半老—中年妇女”
(3)分清色彩,(褒/贬、谦/敬)
如“弹冠相庆—贬义”“班门弄斧—谦辞”
(4)注意语境,(意义会变化)
如“相濡以沫——泉水干了,两条鱼吐沫互相润湿。也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只为了保住生命。”
“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
建议:把遇到的成语按以上各类作好标记。可以加强复习效果。
41、叙写江水流逝却始终长流不息,月亮盈亏却无所增减的哲理的句子: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42、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天是人类的起源,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源,所以到了极其劳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叫父母的。)
43、《师说》中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原因: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四)《阿房宫赋》
4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译:所以无论高贵还是低贱,不分年纪大还是年龄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
45、形似字。
指一些字形整体相似,细微处略有差别的字。如“籍、藉”,“肓、盲”。形似字的差别主要表现在:
(1)笔画相同而形状不同。如“天、夭”,“干、千”等。
(2)笔画相同而结构安排不同。如“未、末”,“土、士”;“子、孑”;“戊、戌、戍”等。
(3)笔画数目不同。如“戈、弋”,“候、侯”,“贪、贫”,等。
(4)部首、偏旁不同。如“惴、湍、端、瑞”和“稗、碑、啤、睥、裨”等。
46、别时“长亭”“柳”依依
在古典诗词里,杨柳常常与离情相关联,《诗经》中的《采薇》便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柔弱的杨柳摇摆不定的形体,最能传递亲友离别时依依难舍之情。此外,“柳”与“留”也谐音。长亭为古人送别之场所,因此也是送别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柳永的《雨霖铃》同时写到了这两种意象,分别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以及“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47、同音字
有些字字形迥异,读音却相同,而有些字字形近似,读音却有别,在同音字中混杂有易误读为同音字的字,让人一时难以分辨。
例如,“翌日”“对弈”“肄业”“造诣”“洋溢”“游弋”“屹立”“压抑”“驿站”“瘟疫”“后裔”“双翼”“懿德”中加点的字均读“yì”,其中受“溢、镒、缢”等字形的影响,“隘、谥”易误读为“yì”。其实,“隘”读“ài”,“谥”读“shì”,若把“隘”或“谥”混放入读“yì”的同音字中,让考生判断,这是一种对识别能力的考查。
48、汉魏晋诗三首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49、《寡人之于国也》:文章记述梁惠王向孟子请教自己尽心于民,但民并没有增多的原因,孟子以战争中士卒逃跑,五十步笑百步为喻,对他进行驳斥。然后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劝说梁惠王施行仁政,役使农民不要违农时,使百姓有吃有穿,受到教化。
写作特色:结构严谨:每部分结尾的一句话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善用比喻:全文从设喻开始,又以设喻结束,前后呼应,所用的比喻又都在“王好战,请以战喻”的范围内,手法高超。气势宏伟,节奏感很强:文中多处运用排比和对偶,文章读起来不仅气势磅礴,而且琅琅上口。
50、配对字。
如:“缥缈(飘渺)”不能写成“缥渺”,“朦胧”不能写作“曚胧”等。
练习
完成全国Ⅰ、Ⅱ卷和安徽卷的字形题。
二、字形辨别的技巧。
——语文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
2、前后矛盾;
3、对情节的概括和分析;
4、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
5、对景物描写的作用的分析;
6、对文中佳词美句与精彩语段赏析品味;
7、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8、回延安
9、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10、篇末点题;
11、另人深思,给人惊醒(启示)或留有思考的余地。
12、线索:小弗郎士的所见所闻所感
13、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第2-3段)、社会环境(普法战争)
14、喝:武松大喝(ha)一声:"快拿酒来!我要喝(hē)十二碗。"博得众食客一阵喝(ha)彩。
15、着:你这着(zhāo名词)真绝,让他干着(zháo动词)急,又无法着(zhu?)手应付,心里老是悬着(zhe)。
16、烊:商店晚上也要开门,打烊(yàng晚上关门)过早不好,糖烊(yáng溶化)了都卖不动了。
17、载:据史*载(zǎi),王昭君多才多艺,每逢三年五载(zǎi)汉匈首脑聚会,她都要载(zài)歌载(zài)舞。
18、和:天气暖和(huo),小和(h?)在家和(hu?动词)泥抹墙;他讲原则性,是非面前从不和(hu?)稀泥,也不随声附和(ha动词)别人,更不会在麻将桌上高喊:"我和(hú)了。"
19、度:度(dù姓)老师宽宏大度(dù名词),一向度(du?动词)德量力,从不以己度(du?动词)人。
20、哄:他那像哄(hǒng)小孩似的话,引得人们哄(hāng)堂大笑,大家听了一哄(h?ng)而散。
21、丧:他穿着丧(sāng)服,为丧(sāng)葬费发愁,神情沮丧(sàng)、垂头丧(sàng)气。
22、埋:他自己懒散,却总是埋(mán)怨别人埋(mái)头工作。
23、给:请把这封信交给(gěi)团长,告诉他,前线的供给(jǐ)一定要有保障。
24、冠:他得了冠(guàn)军后就有点冠(guān)冕堂皇了。
25、巷:矿下的巷(hàng)道与北京四合院的小巷(xiàng)有点相似。
26、恶:这条恶(a)狗真可恶(wù),满身臭味,让人闻了就恶(ě)心。
27、模:这两件瓷器模(mú)样很相似,像是由一个模(m?)型做出来的。
28、舍:我真舍(shě)不得离开住了这么多年的宿舍(sha)。
29、还:下课后我还(hái)要去图书馆还(huán)书。
30、弹:这种弹(dān)弓弹(tán)力很强。
31、古今异义
32、第一人称(“第一人称”能给人亲切自然、真实的感受。用“第一人称”写“我”,最适宜于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都可以通过心理活动描写表现出来的。用第一人称写“他”时,最适宜写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因为用“我”的观感来写“他”的这些,较为客观。“第一人称”写“我”的外貌,写“他”的心理活动,必须加上摹拟的话,才能让读者心悦诚服。写“我”的外貌,可以这样写:“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的脸是多么红。”写“他”的心理活动,可以这样写:“心里很轻松似的。”)
33、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34、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注意、思考。
35、说明文中描写、文艺性笔调起到点染作品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的作用。
36、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
37、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38、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
39、同音字
40、注意修辞上的一致性,仿句要与例句中的修辞手法相同,符合句子的语境。
——高中语文知识点整理 40句菁华
1、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一本戏限定由男主角(正末)或女主角(正旦)一人歌唱,其他配角一般都只能道白不能唱。由男主角唱的叫末本戏,女主角唱的叫旦本戏。
2、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雷雨》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写了周鲁两家八个人物由于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除此之外还有代表作《日出》、《原野》、《北京人》等。
3、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她通晓金石鉴赏,能诗善文,词的成就尤其突出。北宋末年她南渡避乱,不久北宋灭亡,丈夫病死,她只身逃难,境遇悲惨。
4、《苏武传》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班固(32-92),字孟坚,东*,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
5、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6、有功故出反囚,罪当诛,请按之。误:按照,正:审理。
7、齐孝公伐我北鄙。误:轻视,正:边境。
8、官人疑策爱也,秘之。误:喜欢,正:吝啬。
9、尧民之病水者,上而为巢,是为避害之巢。误:生病,正:担心,忧虑。
10、存诸故人,请谢宾客。误:安置,正:问候。
11、陛下登杀之,非臣所及。误:上去,正:当即。
12、太祖知其心,许而不夺。误:夺取,正:强行改变。
13、阿有罪,废国法,不可。误:阿附,正:偏袒。
14、时虽老,暇日犹课诸儿以学。误:讲课,正:督促。
15、上令朝臣厘改旧法,为一代通典。误:逐步,正:订正,改正。
16、以予之穷于世,贞甫独相信。误:贫穷,正:困厄,不得志。
17、上曰:“君勿言,吾私之。”误:私自,正:偏爱。
18、皆顿首谢,及期无敢违。误:感谢,正:谢罪。
19、乾宁三年,充武宁军留后,行颍州刺史。误:巡行,正:代理。
20、阶疾病,帝自临省。误:察看,正:探视、问候。
21、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误:尤其,正:指责。
22、叔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误:游览,正:交往。
23、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误:给予,正:结交。
24、时始诏民垦荒,阅三年乃税。误:察看,正:经历。
25、高祖举兵将入洛,留暹佐琛知后事。误:了解,正:主持。
26、鲁侯闻之大惊,使上卿厚礼而致之。误:给予,正:招引,引来。
27、催科不扰,是催科中抚字。误:文字,正:养育。
28、每读书至治乱得失。误:整治,正:太*。
29、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30、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
31、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3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3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34、萦青绕白。
35、觉而起,起而归。而:连词,表承接。
36、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而:连词,表转折。
37、施施而行,漫漫而游。而:连词,表修饰。
38、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定语后置句
39、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
40、不拘于时。被动句
——中考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凸透镜成像:1)物体在而被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v<2f=,如照相机。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2f)如幻灯机。3=物体在焦距之内(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望远镜能使远处的景物在近处成像,其中伽利略望眼镜目镜是凹透镜,物镜是凸透镜;开普勒望远镜目镜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
3、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4、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
5、机械运动:物*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6、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是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7、速度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S=vt 单位:m/s或km/h
8、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9、压强公式:P=F/S
10、增大压强的方法:1)S不变 F↑ 2)F不变 S↓ 3)F↑ S↓
11、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12、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G=ρgV
13、浮力利用:
14、二力*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15、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16、滑动变阻器:
17、【W】单位: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单位:千瓦时
18、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19、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位置的北极附近。
20、核能获取途径: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
21、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
22、*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应与水*桌面垂直放置
23、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
24、凸透镜成像试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25、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26、质量越大,速度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
27、密度和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属性
28、物体在悬浮和沉底状态下:V排= V物
29、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30、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吸铁性)。它有指向性:指南北。
31、交流电:周期性改变电流方向的电流。
32、简单机械的应用:
33、关于速度路程,时间的计算问题:参照物与运动状态的描述问题。
34、环保汽车使用气体燃料,可减小对大气的污染。
35、骑自行车即使不踩脚踏板,自行车也会越来越快,为什么?
36、中和反应都是放热的
37、发展先进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之间有何关系?包括哪些内容?
38、目前 初中数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有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请你列举一、二加以说明。
39、你能否由以下内容归纳出金的物理性质?
40、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除了和动物细胞一样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以外,一般还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41、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
42、唐代画家王维以诗入画创“破墨”山水,书写文人情怀。王洽画松石山水则疯癫狂放,创“泼墨”之法。
43、近代“岭南画派”在艺术上主张“折衷东西方”。
44、在峙峪人和山顶洞人的装饰品上,呈现出成熟的钻孔技术,这在雕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45、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敞肩拱桥是隋代的安济桥(赵州桥)。
46、法国“罗可可”艺术的主要代表画家是华多、布歇、弗拉戈纳。
47、法国后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强调结构美的塞尚,强调线条美的凡高和强调装饰美的高更。安学美术
48、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杰出画家有大卫、普吕东、格罗(或安格尔)等。
49、在俄罗斯“巡回画派”中,以历史画创作著称的苏里科夫,其历史画的“三部曲”是《近卫军临刑前的早晨》、《女贵族莫罗佐娃》和《缅希科夫在贝留佐夫村》。
50、古罗马浮雕具有记事和写实的特征,其最突出的代表作是图拉真纪念柱浮雕。
——初三物理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固态、液态、气态的微观模型
2、(1)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
3、说明
4、内燃机及其工作原理:将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又通过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5、“第一类永动机”永远不可能实现,因为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6、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组成;
7、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正电荷与核外电子总共所带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
8、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串联电路;串联电路特点: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各用电器互
9、常根据电流的流向判断串、并联: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沿电流方向走一圈,回到负极,则为串联,
10、电流强度(I)等于1秒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I=Q/t
11、电流表的使用
12、阻值可以改变的电阻叫做变阻器。常用的有滑动变阻器和变阻箱。
13、当电路出现短路现象(电路中电源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被接通的情况)时,根据I=U/R 可知,因为
14、会用电压表或导线判断断路的位置。
15、雷电是自然界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对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在有雷电现象时,不要站在大树或其它较高的导电物体下,也不能站到高处。
16、电能可从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也可以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17、电能表是测量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少的仪器。几个重要参数:“220V”是指这个电能表应该在220V的电路中使用;“10(20)A”指这个电能表的额定电流为10A,在短时间内最大电流不超过20A;“50Hz”指这个电能表在50赫兹的交流电路中使用;“2500revs/kW?h”指这个电能表的每消耗一千瓦时的电能,转盘转过2500转。
18、电功率是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的物理量,用P表示,国际制单位的主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
19、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公式: P=IU 单位:电功率用瓦(W),电流用安(A),电压用伏(V)。
20、进行测量时,一般要分别测量小灯泡过暗、正常发光、过亮时三次的电功率,但不能用求*均值的方法计算电功率,只能用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功率。
21、电流的热效应对人们有有利的一面(如电炉、电热水器、电热毯等),也有不利的一面(如电视机、电脑、电动机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我们要利用有利电热,减少或防止不利电热(如电视机的散热窗,电脑中的散热风扇,电动机的外壳铁片等)。
22、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
23、引起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24、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25、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26、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27、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28、杠杆调*:左高左调;天*调*:指针偏左右调。两侧的*衡螺母调节方向一样。
29、动力最小,力臂应该最大。力臂最大做法: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一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30、用电器:消耗电能;
31、功的定义:在物理学中,把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
32、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理想情况下:W机械=W人即:Fs=Gh
33、功率的定义:物体(力)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功.
34、功率的公式:P=W/tP表示功率,对应的单位是瓦(w);W表示功,对应的单位是焦耳(J);t表示时间,对应的单位是秒(S);
35、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36、从比热容表中可知,水的比热容很大。水和干泥土相比,在同样受热的情况下,吸收同样多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很少,而干泥土的温度升高较多。因此,同在阳光照射下,内陆地区夏季炎热,而冬季寒冷。形成了一年四季温差大,一日之中昼夜温差大的大陆性气候。沿海地区四季温差小、昼夜温差也小。
37、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物质分子来构成,无规则运动永不停。相互作用引和斥,三点内容要记清。
38、扩散现象:不同物质相接触,彼此深入对方中,固液气间都扩散,气体扩散速最快。
39、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的转移量,单位是焦耳。
40、做功的实质是不同形式的能的转化,热传递的实质是物体间内能的转移。
——数学分析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函数:映射与函数、函数解析式与定义域、值域与最值、反函数、三大性质、函数图象、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
2、三角函数:有关概念、同角关系与诱导公式、和差倍半公式、求值、化简、证明、三角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应用
3、圆锥曲线方程: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轨迹问题、圆锥曲线的应用
4、韦达定理
5、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6、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7、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行
8、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9、推论3
10、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11、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12、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13、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14、代数式
15、整式与分式
16、*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行
17、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行
18、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19、定理1
20、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2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22、*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23、*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24、*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25、矩形性质定理2
26、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分,每条对角线*分一组对角
27、梯形中位线定理
28、(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
29、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
30、性质定理2
31、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32、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分线
33、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分线
34、①直线L和⊙O相交
35、切线长定理
36、弦切角定理
37、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L=nR
38、集合表示方法①列举法;②描述法;③韦恩图;④数轴法
39、元素的互异性;
40、集合的表示:{…}如{我校的篮球队员},{太*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体液: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物体。
2、体液之间关系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的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
4、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5、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6、什么是群落的水*结构?
7、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一旦分开,至少有一方不能很好生活的现象。
8、动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与食物有关。
9、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10、艾弗里通过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11、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功能特点是:(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这两条链按反向*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内侧。(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作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2、细胞核的功能:它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13、真核细胞_方式有3种:有丝_无丝_减数
14、反射发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反射弧完整和一定条件的刺激。
15、大脑的高级功能:言语区: S区(不能讲话)、W(不能写字)、H(不能听懂话)、V(不能看懂文字)
16、两条遗传基本规律的精髓是:遗传的不是性状的本身,而是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17、减数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在减数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两次。减数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18、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就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做翻译。
19、中心法则描述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主要内容是: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传递到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DNA或RNA。
20、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21、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举例:(腌制糖醋蒜,红墨水测定种子发芽率,判断种子胚、胚乳是否成活)
22、内环境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23、在内环境中发生和不发生的生理过程
24、染色质:在细胞核中分布着一些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在细胞分裂间期,这些物质成为细长的丝,交织成网状,这些丝状物质就是染色质。
25、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这是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叫分裂间期。分裂期:在分裂间期结束之后,就进入分裂期。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长。
26、赤道板: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准确地排列在纺锤体的赤道*面上,因此叫做赤道板。
27、反射: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28、1838—1839年细胞学说
29、1866年孟德尔遗传学
30、有些蛋白质有催化作用:如各种酶;
31、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32、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33、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34、脂类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等,这些物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
35、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36、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37、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
38、人体血糖的三个来源:食物.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
39、血糖*衡的调节
40、抗原: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细菌.病毒.人体中坏死.变异的细胞.组织)
——高中生物必修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3、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4、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5、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6、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7、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
8、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9、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但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10、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11、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一层半透膜,二是这层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12、高等多细胞动物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13、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4、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往往具有两重性。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一般来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15、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果实。
16、动物行为中,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是相互协调作用的,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的地位。
17、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
18、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63.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卵。
19、植物花芽的形成标志着生殖生长的开始。
20、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对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这从分子水*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
21、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顺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即: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就代表遗传信息)。
22、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又决定了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氨基酸的排列顺序最终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的特异性,从而使生物体表现出各种遗传特性。
23、基因分离定律: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两个生物纯本杂交时,子一代只表现出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并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于3:1。
24、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5、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存因素,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
26、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27、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28、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其基本观点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29、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0、生物的生存受到很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这些生态因素共同构成了生物的生存环境。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31、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32、大气中二氧化硫主要有三个来源:化石燃料的燃烧、火山爆发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33、K:血钾含量过低时,会出现心肌的自动节律异常,并导致心律失常。
34、甲基绿:用于鉴定DNA。DNA遇甲基绿(常温)会被染成蓝绿色。
35、20%的肝脏、3%的过氧化氢、3.5%的氯化铁:用于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36、碳酸钙:研磨绿色叶片时加入,可中和有机酸,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破坏。
37、氯化钠溶液:①可用于溶解DNA。当氯化钠浓度为2mol/L、0.015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高,在氯化钠浓度为0.14mol/L时,DNA溶解度最高。②浓度为0.9%时可作为生理盐水。
38、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如: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这些生理的完成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
39、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a、自由扩散:从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不消耗能量。例如:H2O、O2、CO2、甘油、乙醇、苯等。b、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需要消耗能量。例如: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的'离子(如K+)。c、协助扩散:有载体的协助,能够从高浓度的一边运输到低浓度的一边,这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叫做协助扩散。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40、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