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

首页 / 句子 / | 2022-12-02 00:00:00 语文,知识点总结

1、比喻三要素:A本体B喻体C喻词

2、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A举例法B对比法C 喻证法 D E归谬法F

3、竖在上面(左横的左面,在上包下或全包围结构里,一般光写,如:战、冈、圈。

4、成语(熟语)的几大注意事项:

5、《新闻两则》

6、单韵母:a o e i u ü (6个)

7、比喻:说白了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间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8、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预期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9、句号:用于一句完整话的最后停顿。

10、书名号:表示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图画等的名称。

1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1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13、说明文: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说明文的中心鲜明突出,文章具有科学性,条理性,语言确切生动。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等。说明文有的是以时间为序,有的是以空间为序;有的由现象写到本质,有的由主写到次;有的按工艺流程顺序来说明,有的按事物的性质、功用、原理等顺序来说明。《思维导图作文法》说明文以说明为主是说明文与其他文体从表达方式上区别的标志。在各种文章样式中,说明文体是一种客观的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说明文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和实用价值。现实生活充分表明,说明文不是一种... 必应搜索更多六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14、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鱼) 王昭君(落雁)貂禅(闭月) 杨玉环(羞花)

15、古代四美:音乐 珍味 文章 言谈/ / 良晨 美景 赏心 乐事

16、苏门四学士:黄庭坚 秦观 曾补之 张来

17、历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 长沙岳麓 衡阳石鼓

18、在课内语段阅读上要注重选文主要内容的归纳概括,如果在自己复习掌控的范围内,当然可以凭记忆答题;若自己复习不到位或记忆不清,则要仔细阅读选文收集处理信息,然后作出合理而简要的表述。在课外文言文阅读上,要注意文章蕴含的道理体悟或文章中人物性格特征的归纳提炼。

19、暗送秋波:既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

20、不翼而飞:比喻言论或消息流传得极快;也用以指东西丢失。

21、不入虎x,焉得虎子:不进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

22、《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亲贤臣,远小人。

23、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的《出师表》中的一句名言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4、描写山的成语:

25、语言积累类:

26、词语的仿写。仿照所给例子,能写出相同形式的词语。如:AABB式(高高兴兴)、ABB式(绿油油)、ABCC式(神采奕奕)、AABC式(津津有味)、ABAB式(商量商量)。

27、阅读

28、量词和“的、地、得”的用法。能够准确填出数词与名词之间所适合的量词的、地、得用法:

29、缩句。首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然后找出每部分的主干词,再去掉修饰性的词语,把主干词连成完整的句子,但要保留原句的主要意思。如: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应缩写为: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不能缩为:曹操听到呐喊声。

30、掌握记叙一件事的方法。所谓叙事,就是以完整地叙述一件事的发生、发展、结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要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有三种方法:一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二是按时间的推移顺序写;三是空间位置的变换顺序写。无论按哪种顺序都必须交代清楚“六要素”。

31、勤写,不只是写作文,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曰记、听课笔记、读书中的圈点评注、整理摘抄都属于这个范畴。写本身就是较高层次的记忆,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写作文,先打腹稿,再写成初稿,待到往作文本上誊写时,不看初稿就能写完。原因是,动笔综合调动了各种器官,并进入记忆的高级阶段,“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无道理。

3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3、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4、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5、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6、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37、写月亮升起后,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则是游人对明月的喜爱的句子: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8、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召唤月亮飞行的句子: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39、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40、女子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的句子:“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4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4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43、《离骚》中屈原委婉表达自己后悔选择做官,想要归隐的两句: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44、表现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诗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45、表现诗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诗句: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46、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4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48、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9、《锦瑟》一诗的颈联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50、《锦瑟》用典的四句诗: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51、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表现词人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感慨无限,同时放笔呼号,发出一声深沉的浩叹的句子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52、既然:这里是已然的意思。

53、赏析

54、则

55、然

56、以

57、且

58、于

59、判断句

60、倒装句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扩展阅读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扩展1)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结尾

2、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有很多,常用的有八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3、概括文章主旨,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可以用关键词来进行回答,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4、小说三要素:A人物B情节C环境

5、律诗四条件:A八句四联(首颔颈尾)B偶尾同韵C中联对偶D*声合调

6、六种句子成分:A主语B谓语C宾语D补语E定语F状语

7、句号:用于一句完整话的最后停顿。

8、破折号:表示出现种种不同的语境、情态和语法意义。

9、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等。

10、戏曲四行当:生 旦 净 丑

11、四大石窟:云冈石窟 龙门石窟 麦积山石窟 敦煌莫高窟

12、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13、商丘应天府

14、不合逻辑,不合事理。

15、夸张

16、排比

17、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和6个虚词的用法。一般为古汉语的特殊用法为:一词多义、通假、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因此对课文中的这类词要特别重视,必须理解掌握《篇目点击》中收入的150个实词和6个虚词的用法,特别是初中教材中出现的义项。

18、不绝如缕:像一根似断未断的细线那样,形容事情十分危急。也用以比喻声音徽弱,或某种技艺后继乏人。

19、鞭辟入里:形容言辞或文章说理透彻,也形容领会深刻。(鞭辟:鞭策;里:里层)。

20、形容春天的成语:

21、量词和“的、地、得”的用法。能够准确填出数词与名词之间所适合的量词的、地、得用法:

22、扩句:首先找出句子的主干词,再在主干词前加上合适的修饰词。扩写后的句子比原句的意思更具体、充实,但主要意思不变。如:小明去看电影。扩写为:小明(穿着一件新衣服,高高兴兴地)去(新华电影院)看电影。不能扩写为:小明和妹妹高高兴兴地去新华电影院看电影。

23、缩句。首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然后找出每部分的主干词,再去掉修饰性的词语,把主干词连成完整的句子,但要保留原句的主要意思。如: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应缩写为: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不能缩为:曹操听到呐喊声。

24、掌握人物心理描写的方法。比较细致地对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活动进行描写,称为心理描写。心理描写,主要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即人物心里想些什么,尤其要写好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矛盾、斗争。心理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种方法。

25、勤写,不只是写作文,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曰记、听课笔记、读书中的圈点评注、整理摘抄都属于这个范畴。写本身就是较高层次的记忆,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写作文,先打腹稿,再写成初稿,待到往作文本上誊写时,不看初稿就能写完。原因是,动笔综合调动了各种器官,并进入记忆的高级阶段,“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无道理。

26、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语出《孟子·尽心下》。

27、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8、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9、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30、《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1、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自己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是: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32、《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33、用高超的手法描写动人的音乐:

34、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召唤月亮飞行的句子: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35、文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19.写作者荡漾江中,与麋鹿为伴的句子是: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36、写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的句子是: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37、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38、《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

39、《离骚》中用大鸟和小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40、《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41、《离骚》中屈原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为了修养自己的两句: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42、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一个诘句惊心动魄,把李煜的愁闷劈空倾泻下来,这个句子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这其中包涵宇宙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无常之意。

44、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含蓄地表现出李煜对人生绝望的句子是: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45、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46、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的句子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47、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48、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49、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

50、赏析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扩展2)

——小学语文11个基础知识点归纳 40句菁华

1、单韵母:a、o、e、i、u、ü、(6个)

2、复韵母:ai、ei、ui、ao、ou、iu、ie、üe、er(9个)

3、鼻韵母:(前鼻音)an、、en、、in、un、、ün(后鼻音)ang、eng、ing、ong

4、句子开头的首字母要大写;汉语人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专有名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例:Beijing;文章标题开头字母要大写。

5、表示动物的量词:只、匹、头、条、峰。一只鸟,一匹马,一头羊、一条鱼、一峰骆驼

6、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表达意思相近相关或相反的。

7、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而是借用和这个事或人相关的人或事。

8、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

9、括号:标明文中注释的部分。

10、车到山前——必有路

11、虎落*阳——被犬欺

12、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13、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14、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15、芝麻开花——节节高

16、新官上任——三把火

17、兔子尾巴——长不了

18、偷鸡不成——蚀把米

19、猫哭耗子——假慈悲

20、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21、板上订钉——跑不了

22、竹笋出土——节节高

23、钉头碰钉子——硬碰硬

24、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

25、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26、铁打的公鸡——一毛不拔

27、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28、木偶流眼泪——假人假义

29、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30、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31、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32、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33、上鞋不用锥子——真行

34、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35、瘸子上炕——一搬一上

36、开水里煮空笼——不争包子争口气

37、黄牛追兔子——有劲使不上

38、猪鼻子里插葱——装象

39、祈使句:表示命令、请求、希望或者劝阻的句子,根据语句语调可以用叹号、也可用句号。

40、感叹句:用于抒发感情、表示感叹的句子,句尾用叹号。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扩展3)

——语文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

2、前后矛盾;

3、对情节的概括和分析;

4、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

5、对景物描写的作用的分析;

6、对文中佳词美句与精彩语段赏析品味;

7、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8、回延安

9、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10、篇末点题;

11、另人深思,给人惊醒(启示)或留有思考的余地。

12、线索:小弗郎士的所见所闻所感

13、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第2-3段)、社会环境(普法战争)

14、喝:武松大喝(ha)一声:"快拿酒来!我要喝(hē)十二碗。"博得众食客一阵喝(ha)彩。

15、着:你这着(zhāo名词)真绝,让他干着(zháo动词)急,又无法着(zhu?)手应付,心里老是悬着(zhe)。

16、烊:商店晚上也要开门,打烊(yàng晚上关门)过早不好,糖烊(yáng溶化)了都卖不动了。

17、载:据史*载(zǎi),王昭君多才多艺,每逢三年五载(zǎi)汉匈首脑聚会,她都要载(zài)歌载(zài)舞。

18、和:天气暖和(huo),小和(h?)在家和(hu?动词)泥抹墙;他讲原则性,是非面前从不和(hu?)稀泥,也不随声附和(ha动词)别人,更不会在麻将桌上高喊:"我和(hú)了。"

19、度:度(dù姓)老师宽宏大度(dù名词),一向度(du?动词)德量力,从不以己度(du?动词)人。

20、哄:他那像哄(hǒng)小孩似的话,引得人们哄(hāng)堂大笑,大家听了一哄(h?ng)而散。

21、丧:他穿着丧(sāng)服,为丧(sāng)葬费发愁,神情沮丧(sàng)、垂头丧(sàng)气。

22、埋:他自己懒散,却总是埋(mán)怨别人埋(mái)头工作。

23、给:请把这封信交给(gěi)团长,告诉他,前线的供给(jǐ)一定要有保障。

24、冠:他得了冠(guàn)军后就有点冠(guān)冕堂皇了。

25、巷:矿下的巷(hàng)道与北京四合院的小巷(xiàng)有点相似。

26、恶:这条恶(a)狗真可恶(wù),满身臭味,让人闻了就恶(ě)心。

27、模:这两件瓷器模(mú)样很相似,像是由一个模(m?)型做出来的。

28、舍:我真舍(shě)不得离开住了这么多年的宿舍(sha)。

29、还:下课后我还(hái)要去图书馆还(huán)书。

30、弹:这种弹(dān)弓弹(tán)力很强。

31、古今异义

32、第一人称(“第一人称”能给人亲切自然、真实的感受。用“第一人称”写“我”,最适宜于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都可以通过心理活动描写表现出来的。用第一人称写“他”时,最适宜写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因为用“我”的观感来写“他”的这些,较为客观。“第一人称”写“我”的外貌,写“他”的心理活动,必须加上摹拟的话,才能让读者心悦诚服。写“我”的外貌,可以这样写:“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的脸是多么红。”写“他”的心理活动,可以这样写:“心里很轻松似的。”)

33、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34、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注意、思考。

35、说明文中描写、文艺性笔调起到点染作品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的作用。

36、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

37、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38、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

39、同音字

40、注意修辞上的一致性,仿句要与例句中的修辞手法相同,符合句子的语境。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扩展4)

——中考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

1、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过程中,离开热传递说热量是没有意义的。热量对应的动词是:吸收或放出。

2、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3、倾听集中的过程,而不是抛弃。专注是对课堂学习的奉献,是对耳朵、对眼、对心、对嘴、对手的奉献。如果你能做到这“五到”,就会高度集中,课堂上学习到的所有重要内容都会在他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在讲课的过程中,要确保你们能集中注意力,不偏离对方。我们必须注意课前休息10分钟,不要做太激烈的运动或激烈的辩论或阅读小说或家庭作业,以免课后喘息、幻想、无法*静,甚至大脑开始睡觉。因此,我们应该做好上课前的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

4、我们要认真审视问题,了解实际情况和物理过程,注意分析问题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坚持从对方身上吸取教训,提高知识转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常温、常压下,一些物质的密度(单位:㎏/m)

6、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2、分子间不仅存在吸引力,而且还存在排斥力。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7、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称为力。一个叫施力物体,一个叫受力物体。

8、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正比。物体所受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9、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该物体处于*衡状态。当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处于*衡状态时,就称为这两个力相互*衡,简称二力*衡。

10、物体所受的力不*衡时,其运动状态会发生改变。

1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它是一个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做视为质点的依据。

12、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

13、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声纳、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14、温度: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15、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进入待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

16、颜料三原色:红、黄、蓝。

17、不可见光包括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能就是以红外线传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18、凸透镜成像:1)物体在而被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v<2f=,如照相机。2=物体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v>2f)如幻灯机。3=物体在焦距之内(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9、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是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20、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21、天*的使用方法:1)把天*放在水*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2)调节*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法吗并调解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知道横梁恢复*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22、重力计算公式:G=mg【g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N/kg,粗略计算时可取g=10N/kg】;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23、流体压强大小与速度关系: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地方,压强越大。

2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

2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的作用线的距离【L】

26、杠杆种类:

27、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28、功的计算:功【W】=力【F】×距离【S】

29、【W】公式:W=Fs

30、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3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

32、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合。

33、热量计算:

34、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

35、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

36、串联: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

37、电流【I】:单位:安培【A】;常用单位:毫安、微安。

38、公式:I=U/R

39、电阻串联特点:

40、进户线分火线和零线;可用电笔测量,若电笔氖管发光则为火线。

41、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开关则要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并联。

42、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

43、发电机的原理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交流发电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组成。

44、电视广播、移动通信是利用微波传递信号的。

45、燃料的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在燃烧过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相同质量的不同燃料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一般是不同的、三千克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燃烧值、燃烧值的单位是焦/千克(即J/kg)、燃料的燃烧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特性。

46、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47、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规定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48、在一定条件下导体和绝缘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49、开关应连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两孔插座(左零右火),三孔插座(左零右火上地)。

50、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保险丝熔断,产生的原因有两个:①短路②总功率过大。

51、奥斯特试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生磁、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磁生电、发电机)。

52、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53、相互作用力是A给B的力、B给A的力。

54、惯性现象:(车突然启动人向后仰、跳远时助跑、拍打衣服上的灰、足球离开脚后向前运动、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来,甩掉手上的水)。

55、曲线运动的特点: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一定改变,所以是变速运动。需要重点掌握的两种情况:一是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的曲线运动,叫匀变速曲线运动,如*抛运动,另一是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时刻改变的曲线运动,如匀速圆周运动。

56、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由初速度状态(v0)和受力情况(F合)决定的,这是处理复杂运动的力和运动的观点.思路是:

57、电阻

58、分子*均动能

59、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60、人感知声音的两种方式:耳听、骨传导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扩展5)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物态变化跟温度有关。

2、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

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4、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5、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放热。像雪、霜等小冰晶都是凝华形成的。

6、质量: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叫物体的质量。

7、参照物: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选定一个标准物体做参照物,这个选中的标准物体叫参照物。

8、相对静止:运动方向和运动速度相同的两个物体称为相对静止。

9、镜头是凸透镜;

10、动滑轮

11、总功——W总:

12、动能

13、弹性势能

14、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15、使物体带电的方法:

16、验电器: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17、方向的规定: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18、导体: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

19、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0、力的测量: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21、惯性:

22、定义: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衡。

23、*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24、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25、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

26、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

27、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

28、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国际单位:欧姆(ω);

29、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30、弹力

3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32、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其应用是重垂线、水*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桌面是否水*。

33、滑动摩擦力:①测量原理:二力*衡条件

34、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

35、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

36、浮力的应用

37、称量法:F浮=G物-F拉(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测力计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

38、阿基米德法:F浮=G排=ρ液gV排(当题目中出现体积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

39、单位:主单位:W,常用单位kW,它们间的换算关系是:1kW=103W

40、推导公式:P=Fυ;公式中P表示功率,F表示作用在物体上的力,υ表示物体在力F的方向上运动的速度。使用该公式解题时,功率P的单位:瓦(W),力F的单位:牛(N),速度υ的单位:米/秒(m/s)。

41、能量: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42、动能①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43、重力势能①物体由于高度所决定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44、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J

45、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做杠杆。

46、研究杠杆的*衡条件:

47、滑轮是变形的杠杆。

48、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49、机械效率: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50、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扩展6)

——高考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西南—*定"三藩"之乱

2、民族关系上: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边各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

3、经济上:休养生息政策、均田制、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存百姓"思想、

4、思想上:民本思想、慎用刑法、《唐律》的原则

5、考试内容看:明清的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和创造意识,选*的多是死读书的奴仆而非真正的民族精英了。

6、教育上:促进教育发展,社会重学风气形成。

7、明清时期,八股取士,被选举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读书人成了统治者的奴仆。

8、阻碍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人生观和偏重社会科学,忽视自然科学的考试制度)

9、政治上;社会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招贤纳士。

10、拜尔的实验

11、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部分同学*时学习过程中自信心不足,做作业时免不了互相对答案,也不认真找出错误原因并加以改正。“会而不对”是高三数学学习的大忌,常见的有审题失误、计算错误等,*时都以为是粗心,其实这就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惯,必须在第一轮复习中逐步克服,否则,后患无穷。可结合*时解题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逐题找出原因,看其是行为习惯方面的原因,还是知识方面的缺陷,再有针对性加以解决。必要时作些记录,也就是错题本,每位同学必备的,以便以后查询。

12、函数:映射与函数、函数解析式与定义域、值域与最值、反函数、三大性质、函数图象、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

13、三角函数:有关概念、同角关系与诱导公式、和差倍半公式、求值、化简、证明、三角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应用

14、*面向量:初等运算、坐标运算、数量积及其应用

15、直线与圆的方程:直线的方程、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线性规划、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6、排列、组合和概率:排列、组合应用题、二项式定理及其应用

17、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18、函数的导数与导数值的区别与联系:导数是原来函数的导函数,而导数值是导函数在某一点的函数值,导数值是常数.

19、*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面镜垂直,像到*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面镜的距离。原理:光的反射现象。所成的是虚像。

20、光发生反射与折射时,都遵循光路可逆原理。

21、当白色光(日光等)照到物体上时,一部分被物体吸收,另一部分被物体反射,这就是反射光,我们看到的就是反射光,不反射任何光的物体的颜色就是黑色。

22、透镜的两个镜面所在球心的连线叫主轴,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焦距越短折光能力越强。

23、放大镜、幻灯机、照相机是代表凸透镜成不同像的三种最基本的光学仪器。

24、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可以由凸透镜组成,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先由物镜把远处的物体拉近成实像,再由目镜放大成虚像。我们看远处的物体通过望远镜使视角变大了,所以能看得很清晰。

25、近视的形成:

26、巧记凸透镜成像的区分:

27、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常见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应、(胶体不要求)、吸附、纸上层析、蛋白质的盐析、蒸发、分离、萃取分液、溶解除杂(酒精溶解碘)等。

28、理解原子量(相对原子量)、分子量(相对分子量)、摩尔质量、质量数的涵义及关系。 4. 纯净物有固定熔沸点,冰水混和、H2与D2混和、水与重水混和、结晶水合物为纯净物。 混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如玻璃、石油、铝热剂、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高分子化合物、漂粉、漂粉精、(天然油脂是混合物)、碱石灰、王水、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O2与O3) 、同分异构体组成的物质C5H12等。

29、掌握化学反应分类的特征及常见反应:

30、同位素一定是同种元素,不同种原子,同位素之间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31、三圈环流:(重点是气压带与风带)

32、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3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34、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35、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

3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韩愈《师说》)

37、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

38、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杜牧《阿房宫赋》)

39、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40、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41、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前赤壁赋》)

4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前赤壁赋》)

44、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脩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45、提供能量:●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46、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7、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48、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49、DNA,RNA全称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

50、糖类: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扩展7)

——曹刿论战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文学常识

2、本文重点:

3、本文成语:

4、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

5、何以战:靠什么作战?

6、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衣食一类安身立命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7、小信未孚:小的信用不能得到(神灵的)信任。

8、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这是尽职尽责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作战。

9、败绩:(军队)溃败

10、轼:古代车厢前面用作扶手的横木。

11、忠之<属>也 (古义:类 今义:同一家族的人)

12、<虽>不能察(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13、本文段意:

14、宾语前置:

15、省略动词:

16、课文内容理解

17、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鲁庄公把战争取胜的'希望寄托在少数人的支持和神灵的保佑上。曹刿的“远谋”表现在曹刿认为取信于民是获胜的保证。

18、本文多处将鲁庄公与曹刿进行对比描写,如:

19、牺牲玉帛牺牲: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 今义:为正义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

20、弗敢加也加:古义:虚夸,以少报多 今义:增加

21、虽不能察虽: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22、间: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 )②挑拨离间( )亲密无间( )

23、属:①忠之属也()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

24、牺牲:牺牲玉帛()为国牺牲( )

25、以:何以战(凭,靠,凭借) 必以分人(把)

26、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可以:可凭借

27、弗敢专也专:独自享有,独自专有

28、(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驰)矣。”(鲁军)遂逐齐师。 省略句

29、曹刿冲破阻挠,坚持进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0、本文中出现的一个成语是:一鼓作气。

31、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2、鲁军发起反攻的时机选择在彼竭我盈之时,鲁军追击敌军的时机

33、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请见、请从。

34、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35、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36、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37、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38、曹刿认为“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在战前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曹刿的“远谋”又表现在哪里用自己

39、小惠未(徧):通“遍”,普遍,遍及。

40、牺牲玉帛,弗敢加也(虚夸)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扩展8)

——高中语文的基础知识详情 40句菁华

1、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2、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即稷、黍、麦、菽、稻)

3、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4、《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性质分“凤、雅、颂”三大类

5、顿首:古代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

6、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大礼。

7、《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编的最有影响的一部古代辞书。

8、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习惯把社稷作为国家的象征。?

9、桑梓:家乡2.巾帼:妇女3.须眉:男子4.鸿雁:书信

10、社稷:国家

11、汗青:史册

12、年龄称谓:(代称)

13、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1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15、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6、过故人庄(孟浩然)

17、游山西村(陆游)

18、浣溪沙(苏轼)

19、赤壁(杜牧)

20、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

21、送别(无名氏)

22、山居秋暝

23、浣溪沙(晏殊)

24、约客(赵师秀)

25、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26、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27、相见欢(李煜)

28、咏煤炭(于谦)

29、“岳阳楼”四绝:滕子京修岳阳楼,范仲淹作记,苏舜钦书写,邵(su)篆额(用篆字书写的匾额)一时传为四绝。

  (五)古代别称:

30、淮上与友人别(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扬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31、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第二册

32、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33、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第三册

34、送别(无名氏)

  杨柳青青著地垂,扬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35、朝天子·咏喇叭

  喇叭,锁哪,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36、渔家傲(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语。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37、无题(李商隐)

  相间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38、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9、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0、行路难(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扩展9)

——高二化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化学电池的分类: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燃料电池

2、目前已开发出新型蓄电池:银锌电池、镉镍电池、氢镍电池、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3、电极反应式为:负极:CH4+10OH——8e— =CO32—+7H2O;正极:4H2O+2O2+8e— =8OH—。电池总反应式为:CH4+2O2+2KOH=K2CO3+3H2O 10、燃料电池的优点:能量转换率高、废弃物少、运行噪音低

4、各类有机物的通式、及主要化学性质

5、可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如下,但褪色的原因各自不同:

6、能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有机物:

7、规定:吸热反应:△H > 0 或者值为“+”,放热反应:△H < 0 或者值为“-”

8、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9、化学*衡的特征

10、稀溶液中进行的反应,如有水参加,水的浓度不必写在*衡关系式中。

11、化学*衡常数值的大小是可逆反应__进行程度_____的标志。K值越大,说明*衡时_生成物___的浓度越大,它的___正向反应___进行的程度越大,即该反应进行得越__完全___,反应物转化率越_高___。反之,则相反。一般地,K>_105__时,该反应就进行得基本完全了。

12、可以利用K值做标准,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反应是否*衡及不*衡时向何方进行建立*衡。(Q:浓度积)

13、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定温、定容或定温、定压),只是起始加入情况不同的同一可逆反应达到*衡后,任何相同组分的百分含量均相同,这样的化学*衡互称为等效*衡。

14、反应熵变与反应方向:

15、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6、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7、合成氨反应的速率

18、合成氨的适宜条件

19、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限度

20、常用新制Cu(OH)2、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银氨溶液、NaOH溶液、FeCl3溶液。

21、电解池: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22、离子放电顺序

23、熟石灰、消石灰:Ca(OH)213.芒硝:Na2SO4·7H2O(缓泻剂)

24、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15.绿矾:FaSO4·7H2O16.干冰:CO2

25、铁红、铁矿:Fe2O327.磁铁矿:Fe3O428.黄铁矿、硫铁矿:FeS2

26、铜绿、孔雀石:Cu2(OH)2CO330.菱铁矿:FeCO331.赤铜矿:Cu2O

27、波尔多液:Ca(OH)2和CuSO433.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

28、铝热剂:Al+Fe2O3(或其它氧化物)40.尿素:CO(NH2)

29、二、三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8。

30、三、四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之差为8或18,ⅠA、ⅡA为8,其他族为18。

31、多元含氧酸具体是几元酸看酸中H的个数。

32、易溶于水的碱都是强碱,难溶于水的碱都是弱碱

33、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3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

35、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

36、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37、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38、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有: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

39、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有机反应:

40、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衡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