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芷卉 安宁 温顺
2、夜晚 儿童 秋荷
3、失望 鲜嫩 单词
4、无瑕 跃动 威风
5、劝告 不走 严肃
1、震怒 方式 怒斥 发愁 忧心
2、气愤 担忧 强健 时髦 整洁
3、肥大 合身 耳廓 浓黑 范例
4、目不暇接 天寒地冻 翻起波浪
5、月缺重圆 沽名钓誉 价值连城
1、结冰时的青海湖,冰封玉砌,银装素裹,如同一面巨大的宝镜,在阳光下熠熠闪亮,放射着夺目的光辉。
2、许多车辆迈着蹒跚的脚步在道路上,来来*的行驶。
3、蒙蒙细雨正淅淅沥沥地下着,那“沙沙沙,沙沙沙”的声音,像种子发出新芽,如小草抽出嫩叶,又似竹笋冲出地面。
4、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5、即便是隆冬,也能在海南看到千芳竞艳、万花怒放的场面!
1、文体(人物传记)。
2、把握各小标题的意思。
3、文章的中心句:“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说了就做”。
4、肖像、语言、动作、神态描写刻画了人物哪些性格特点。
5、概括选文所写的三件事。(每件不超过8个字)
1、春眠不觉晓,()闻啼鸟。夜来(),花落()。
2、小小的鸟蛋()的,两只鸟蛋就是两只()。
3、《四个太阳》这篇课文里,“我”画了个()的太阳,挂在夏天的天空,()的太阳送给(),()的太阳照亮冬天,()是个多彩的季节,所以要画个()的太阳。
4、朝看太阳辨(),夜望北斗知()。一场()一场寒,十场()要穿棉。
5、()在前面带路,()吹向我们。我们像()一样,来到()里,来到()上。
1、天冷极了,寒风刮在脸上。
2、今天的天气十分闷热(mēn mèn )热,小红总是觉得闷闷(mēn mèn )不乐,突然,她发现一位大姑娘在树下磨(mó m )粉,石磨((mó m )发出沙沙声可真有意思啊!顿时她觉得轻松多了。
3、根据意思写成语。
4、根据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
5、课文内容填空。
1、句子开头的首字母要大写;汉语人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专有名词的开头字母要大写例:Beijing;文章标题开头字母要大写
2、承接关系:一...就...;首先...然后...;又...;...就...;接着...
3、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还;尽管...却;但是(可、却、可是、然而、不过、只是、仅)
4、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
5、括号:标明文中注释的部分。
1、古诗修辞手法 ①拟人: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2、诗词内容同(都写景,都是写景抒情的)
3、词——《渔歌子》
4、小组交流收集到的课文中的一些比喻句、拟人句
5、说比喻句有什么特点。个别说。
1、专题训练及总测试。
2、现代文阅读(5课时)。
3、词语积累。
4、《课程标准》指定背诵的古诗文。
5、课文默写(包括现代文默写、文言文默写、诗歌默写,要求书写准确、工整)
1、诗歌赏析。对课内的古诗词进行全方位的复习,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再次的简单赏析。
2、文言文阅读。古文阅读试题的选材经典而浅易,短小精悍而具有一定的意趣。着重考查课本中所学常见的文言词语、句子的理解,立足于读懂文意,对文章内容、章法分析不需作太高要求。着重关注课下注解和文后习题。
3、明确学科特点,淡化教材。语文学科知识系统性不强,知识间的联系不紧,各知识基本上可独立成块。各块知识的考查又重在对能力的考查,纯课本上的东西比较少,联系生活、时代却很紧,故宜淡化教材,多向生活中延伸。
4、强化基础,突出重点。针对中考试题基础性强的特点,对于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掌握的语文知识和基本篇目,教师应进行适当的梳理,只有理清了头绪,学生才能思路清晰,复习才有更佳的效果,20xx中考《[转载]中考语文复习计划》。阅读理解与作文是语文复习的“重头戏”,教师应加强指导。在进行阅读训练时,应根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举一反三,从而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作文复习应重点放在“快速作文”的指导上,从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等方面进行训练,淡化文体要求,提倡创新意识。
5、覆盖面广,侧重主干知识。20xx年*凉中考语文试题结构相对稳定,题量适当,难度适宜。试题内容基本涵盖了《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基本能力,同时突出主干知识和核心能力的考查,比如试题中有好几题都涉及到提取、概括重要信息的能力考查。
1、虽然他失去了物质上的享受,但是他没有麻痹(bì)自己,而是积极地寻找新的起点。
2、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他终于迸(bènɡ)发了,不仅在考试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且变得谦虚、真诚了。
3、听写声母、韵母。
4、课文中的短语搭配
5、本文显着特点是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巨人回来前后(花园情景)的对比;拆围墙前后(巨人态度、感觉)的对比。
1、用恰当词语填空。
2、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4、《未选择的路》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作者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
5、“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置身于世外,洁身自好,保持高洁情操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