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性质——可燃性。
2、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解释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这些现象::
4、灯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三部分。
5、加热时注意事项:
6、加热前,要求容器外壁应干燥。
7、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预热,试管口要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
8、给物质加热时试管破裂的可能原因是:
9、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10、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
11、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12、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13、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4、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15、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16、造成水污染的三种原因:
17、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8、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
19、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20、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三种氧化物:氧化铜,水(氧化氢),二氧化碳。
21、溶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2、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23、煤气:一氧化碳(co)
24、天然气:甲烷(ch4)
25、生铁/钢:(fe)
26、铁锈:(fe2o3)
27、氯化钠(nacl):食盐
28、碳酸钠(na2co3):纯碱,苏打,口碱
29、氧化钙(cao):生石灰
30、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31、硫酸铜晶体(cuso4 。5h2o):蓝矾,胆矾
32、碳酸氢钠(nahco3):小苏打
33、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34、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35、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36、氯化钠(NaCl):食盐
37、碳酸钠(Na2CO3):纯碱,苏打,口碱
38、乙酸(CH3COOH):醋酸
39、汞(Hg):水银
40、化学用语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2、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3、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mg2+
4、具有可燃性的三种气体是:氢气(理想),一氧化碳(有毒),甲烷(常用)。
5、氢氧化钠的三个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
6、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7、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8、碱的溶解性
9、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0、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1、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西汉发现[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宋朝应用);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1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13、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14、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15、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
16、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17、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
18、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
19、催化剂:一变二不变(改变物质的反应速率,它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变的物质是催化剂)
20、用洗气瓶除杂的连接:长进短出
21、对溶解性的考察趋向于物质的共存,离子的共存.
22、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即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里。
23、实验时若眼睛里溅进了药液,要立即用水冲洗。二、固体药品的取用
24、使用过的镊子或钥匙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25、量筒的使用
26、酒精灯使用注意事项:a、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超过容积的2/3;b、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灭;c、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d、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盏酒精灯,以免引起火灾。e、不用酒精灯时,要盖上灯帽,以防止酒精挥发。
27、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探究:p10—p12
28、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如铁易生锈、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等。
29、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如co2 kclo3 so2 等。
30、氧化反应:物质与氧的反应。(缓慢氧化也是氧化反应)
31、收集方法: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口要伸到集气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赶尽)
32、操作步骤:
33、一正氧、二负氢
34、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
35、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6、过滤:分离可溶性与不溶性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注意:“一贴” “二低” “三靠”)
37、人类拥有的水资源p57—p59
38、在相对原子质量计算中,所选用的一种碳原子是碳12,是含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它的质量的1/12约等于1.66×10-27 kg。
39、离子的形成:原子得或失电子后形成的带电原子
40、书写化学式时注意根据化合价的正负,按左正右负氨特殊来书写。
41、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该分子所含有的某原子个数 h2o
42、无定形碳 1.木炭和活性炭 吸附性
43、焦炭 炼钢
44、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能溶于水
45、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46、用途:灭火,做气体肥料,化工原料,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及做制冷剂
47、氧气(或空气)
48、物理性质:有光泽,能导电,能导热,延展性,弯曲性
49、原理:fe2o3+3co==2fe|+3co2
50、托盘天*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下列关于其使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称量物体前首先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量程B.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加砝码C.不管桌面是否水*,只要调*横梁就可以称量D.不能把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
——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Ca(OH)2+2H3PO4=Ca3(PO4)2↓+6H2O
2、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即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到指定的容器里。
3、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4、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如co2 kclo3 so2 等。
5、分解反应:由一中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ab ===a +b
6、空气含氧量的测定——过量红磷的燃烧实验p23
7、空气的污染:(空气质量日报、预报)
8、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液化成淡蓝色液体或固化成淡蓝色固体。
9、药品: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或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
10、实验装置p34、p35
11、收集方法:密度比空气大——向上排空气法(导管口要伸到集气瓶底处,便于将集气瓶内的空气赶尽)
12、检验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的气体是氧气。
13、解释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这些现象::
14、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15、水的净化(1)、加入絮凝剂吸附杂质(吸附沉淀)(2)、过滤(3)、消毒(加氯气或一氧化二氯)
16、硬水和软水
17、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如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18、元素周期表
19、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0、o通常显-2价,氢通常显+1价;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化合价有变价。
21、再计算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22、还原性c+2cuo==2cu+ co2
23、焦炭 炼钢
24、是温度降到着火点一下
25、纯金属 铜 铁 铝 钛
26、原料:铁矿石,焦炭,空气,石灰石
27、设备:高炉
28、金属资源保护措施:1.防止金属腐蚀;2.金属的回收利用;3.有计划合理的开采矿物;4.寻找金属的代替品
29、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30、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31、加热通入CO2的红色石蕊溶液:红色变为紫色。
32、大理石与稀盐酸: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3、铁丝放入CuSO4溶液中:铁丝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蓝色溶液变成浅绿色。
34、使用过的镊子或钥匙应立即用干净的纸擦干净。
35、从细口瓶里取用试液时,应把瓶塞拿下,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应使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靠试管口或仪器口,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36、给药品加热时要把仪器擦干,先进行预热,然后固定在药品的下方加热;加热固体药品,药品要铺*,要把试管口稍向下倾斜,以防止水倒流入试管而使试管破裂;加热液体药品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要把试管向上倾斜45°角,并不能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别人四、洗涤仪器:
37、仪器洗干净的标志是: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38、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探究:p10—p12
39、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40、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初中九年级化学知识点重点 40句菁华
1、甲烷燃烧: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2、铁钉放入稀硫酸:有少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溶液变成浅绿色。
3、CuSO4与NaOH溶液的反应: 蓝色沉淀生成。 14、C O点燃:蓝色火焰
4、C和CuO高温加热:黑色逐渐变为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5、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6、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
7、燃烧发白光的物质:镁条,木炭,蜡烛。
8、具有可燃性,还原性的物质:氢气,一氧化碳,单质碳。
9、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0、炼铁的三种氧化物: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11、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的三种物质:硝酸,浓硫酸,碳酸钠。
12、液体过滤操作中的三靠:
13、固体配溶液的三个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14、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15、木炭/焦炭/炭黑/活性炭:(c)
16、碳酸钠(na2co3):纯碱,苏打,口碱
17、氢氧化钠(naoh):火碱,烧碱,苛性钠
18、氢氯酸(hcl):盐酸
19、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20、甲烷(ch4):沼气
21、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22、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
23、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24、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
25、原子团一定是带电荷的离子,但原子团不一定是酸根(如NH4+、OH-);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团(如Cl--叫氢氯酸根)
26、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就是置换反应。但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14、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15、单质一定不会发生分解反应。
27、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显示一种化合价。如NH4NO3(前面的N为-3价,后面的N为+5价)
28、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29、所有化学反应并不一定都属基本反应类型,不属基本反应的有:①CO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②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③有机物的燃烧。
30、5g某物质放入95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等于5%。
31、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3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产生白光、放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3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34、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
35、黄绿色气体:氯气
36、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37、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炉。
38、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升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39、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40、金属常温下不一定都是固体(如Hg是液态的),非金属不一定都是气体或固体(如Br2是液态的)注意:金属、非金属是指单质,不能与物质组成元素混淆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
1、物质的组成
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如七氧化二锰):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3、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10H2O、CuSO4·5H2OFeSO4·7H2O
4、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5、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6、酸碱度的表示方法--pH
7、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9、常见物质的颜色:多数气体为无色,多数固体化合物为白色,多数溶液为无色。
10、常见一些变化的判断:
11、常用实验方法来验证混合气体里含有某种气体
12、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13、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
16、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
17、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
18、浓硫酸三特性:吸水、脱水、强氧化
19、原子团一定是带电荷的离子,但原子团不一定是酸根(如NH4+、OH-);
20、原子核中不一定都会有中子(如H原子就无中子)。
21、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22、盐的组成中不一定有金属元素,如NH4+是阳离子,具有金属离子的性质,但不是金属离子。
23、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Na2CO3溶液显碱性。
24、酸溶液一定为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H2SO4、NaHSO4溶液都显酸性,而NaHSO4属盐。(酸溶液就是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就是指含H+的溶液)
25、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H2O、CO、NO)。
26、凡是同质量同价态的金属与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的产生氢气的质量就越少。
27、药品高锰酸钾(KMnO4)或双氧水(H2O2)和二氧化锰(MnO2)
28、反应原理2KMnO4==K2MnO4+MnO2+O2↑
29、验满(验纯)
30、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31、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
32、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33、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34、三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全为混合物)
35、三种黑色金属:铁,锰,铬。
36、浓硫酸的三个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37、浓配稀的三个仪器:烧杯,量筒,玻璃棒。
38、过滤两次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滤纸破损,仪器不干净,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9、影响溶解速度的因素:
40、氧化钙(cao):生石灰
41、试管架是放置试管和控干试管的专用支架仪器,有木质和铝制之分。洗净待用的试管应口朝下插入试管架的孔眼内(或套在立木上),既便于控干试管,也防止试管内落入灰尘。热的试管不能直接放在试管架上,以免灼焦木质或造成试管炸裂。
42、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液体、引流、沾取液体等操作,不管用于何处,都要注意随时清洗,用于搅拌时不要碰撞容器壁,以免打破容器。
43、强氧化性
44、明明是50毫升水与50毫升酒精倒在一起,非说不到100毫升。
45、明明瓶内只含一种元素,还说它不一定是纯净物
46、蜡烛燃烧的实验现象是有水和二氧化碳的生成。
47、灭火的方法之一是降低物质的着火点。
48、原子构成分子,所以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49、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显的白色烟雾。
50、任何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纯净物。
51、干燥氧气可以选择浓的氢氧化钠溶液。
5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53、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54、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55、空气的成分:氮气占78%, 氧气占21%, 稀有气体占0.94%,
56、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 、CO、SO2、H2S、NO等物质
57、常见的酸根或离子:SO42-(硫酸根)、NO3-(硝酸根)、CO32-(碳酸根)、ClO3-(氯酸)、
58、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
59、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 AgCl、BaSO4(也不溶于稀HNO3) 等②碱:蓝色↓:Cu(OH)2 红褐色↓:Fe(OH)3白色↓。
60、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七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命题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有真命题和假命题之分。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真命题;如果题设成立,那么结论不一定成立,这样的命题叫假命题。真命题的正确性是经过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定理,它可以作为继续推理的依据。
2、按定义分类:2.按性质符号分类:
3、有效数字:
4、*面直角坐标系:在*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面直角坐标系。
5、坐标:对于*面内任一点P,过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分别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点P的横坐标和纵坐标,记作P(a,b)。
6、各象限点的坐标特点①第一象限的点:横坐标0,纵坐标0;②第二象限的点:横坐标0,纵坐标0;③第三象限的点:横坐标0,纵坐标0;④第四象限的点:横坐标0,纵坐标0。
7、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点①x轴正半轴上的点:横坐标0,纵坐标0;②x轴负半轴上的点:横坐标0,纵坐标0;③y轴正半轴上的点:横坐标0,纵坐标0;④y轴负半轴上的点:横坐
8、对称点的坐标特点①关于x轴对称的两个点,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②关于y轴对称的两个点,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③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横坐标、纵坐标分别互为相反数。
9、如果两个点的横坐标相同,则过这两点的直线与y轴*行、与x轴垂直;如果两点的纵坐标相同,则过这两点的直线与x轴*行、与y轴垂直。如果点P(2,3)、Q(2,6),这两点横坐标相同,则PQ∥y轴,PQ⊥x轴;如果点P(-1,2)、Q(4,2),这两点纵坐标相同,则PQ∥x轴,PQ⊥y轴。
10、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
11、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①观察方程组中未知数的系数特点,确定先消去哪个未知数;②利用代入法或加减法,把方程组中的一个方程,与另外两个方程分别组成两组,消去同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关于另外两个未知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③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得两个未知数的值;④将这两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中较简单的一个方程中,求出第三个未知数的值,从而得到原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12、在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中,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不等式的解,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的解组成的集合,叫这个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的解集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解不等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
13、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①去分母;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 ⑤系数化为1 。这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在解时要根据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步骤。
14、不等式组中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不等式组叫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使不等式组中的每个不等式都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不等式组的解,一个不等式组的所有的解组成的集合,叫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解(简称不等式组的解)。不等式组的解集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出来。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过程叫解不等式组。
15、对数据进行处理的一般过程: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16、整式的加减实质上就是去括号后,合并同类项,运算结果是一个多项式或是单项式.
17、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相邻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特点是两个角共用一条边,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邻补角互补;相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特点是它们的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性质是对顶角相等。
18、垂直三要素:垂直关系,垂直记号,垂足
19、推论:在同一*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行。
20、1.2
21、4*移
22、1.1有序数对
23、1.2*面直角坐标系
24、点、线、面、体
25、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
26、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7、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
28、多项式没有系数的概念,但有次数的概念。
29、整式不一定是多项式。
30、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mn =(am)n=(an)m。
31、此法则也可以逆用,即:anbn=(ab)n。
32、单项式乘法法则: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33、系数相乘时,注意符号。
34、*方差公式可以逆用,即:a2-b2=(a+b)(a-b)。
35、*方差公式还能简化两数之积的运算,解这类题,首先看两个数能否转化成
36、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37、无理数
38、绝对值
39、实数与数轴上点的关系:
40、3三角形的稳定性
41、1三角形的内角
42、1多边形
43、*行公理:
44、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
45、多边形的内角和:
46、提公因式法. 关键:找出公因式
47、加减消元法:当方程中两个方程的某一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时,把这两个方程的两边相加或相减来消去这个未知数,从而将二元一次方程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最后求得方程组的解,这种解方程组的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48、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可概括为“审、找、列、解、答”五步,即:
49、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
50、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不等式的主要依据。(性质2、3要倍加小心)
——四年级英语语法知识点总结归纳 50句菁华
1、I(物主代词)my,you(物主代词)your,he(物主代词)her,we(物主代词)our
2、后面不加名词
3、名词的单数:表示一个人或一个事物
4、以f,fe为结尾的词去掉f或fe加ves,ves读作[vz]
5、不规则变化
6、到目前为止,我们学过的be动词包括三个词am,is,are这三个词的汉语意思相同,都是"是"的意思,但怎么运用好这三个词呢?
7、句中没有be动词的一般过去时的句子
8、表示在几楼上,要用介词on,如onthe first floor.在一楼。
9、howmany…?多少? 用来询问物品的数量有多少,后面只能跟名词的复数形式。如Howmany books do you have?你有多少本书?
10、nowolf没有狼
11、breakthedoor冲出门去
12、runaway跑开、逃跑
13、You set me up!
14、He won an election.
15、Don't fall for it!
16、IS it true or false?
17、Be quiet!
18、Don't be so childish.
19、Never mind.
20、The wall has ears.
21、I'm his fan.
22、I'm single.
23、This way.
24、It’s Sunday today.
25、You can't miss it.
26、Forget it!
27、Let me see.
28、Who told you that?
29、Long time no see!
30、You can make it!
31、Enjoy yourself!
32、I doubt it.
33、Yes,I suppose So.
34、What do you think?
35、表示“当作、作为”,如:
36、表示动作的对象或接受者,意为“给……”、“对……(而言)”,如:
37、ver well——非常好 8、than u fr——感谢你的……
38、clean (ur) r ——打扫我的(你的)房间
39、help u——帮助我的妈妈 11、c ndles——煮面条
40、finish hewr——完成我的家庭作业
41、get up——起床 19、g t bed——上床睡觉
42、wash ur hands——洗手 70、g t the tile——去厕所
43、一般情况下,在单数名词词尾加“s”.如:
44、在以s,ss,x,sh,ch结尾的名词后面加“es”,如:
45、在以o结尾的单词后面加“es”,如:
46、业余爱好:
47、文具用品:
48、What’sthedatetoday?今天是几月几号?
49、Whatdayisittoday?今天是星期几?It’sMonday.星期一。
50、一般疑问句用yesNo回答。
——三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 40句菁华
1、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翠鸟的(外形特点),抓住了翠鸟的小爪子、羽毛(头上的羽毛、背上的羽毛、腹部的羽毛)、眼睛、嘴这四个方面来写的。
2、第二、三自然段主要写了翠鸟的动作特点主要包括:(1)鸣声清脆;(2)飞的速度快(翠鸟“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3、反义词:(背诵)
4、写景古诗名句:(背诵默写)
5、把反问句变成陈述句:(48页)
6、表现思想方法的谚语。(背诵、默写)
7、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三袋麦子》:理解“迫不及待”:着急的不能再等待。
8、骆驼 脚掌 疙瘩 又大又厚 沙漠 无边无际 贮存 鼻孔 旅行 吃惊 降落 遇难 航行
9、在茫茫的大海上,小海鸥发现了一条奇怪的大船:白色船体的两边长了两个大翅膀。小海鸥想:客轮、货轮,啥样的船我都见过,可就是没见过这种长翅膀的船。
10、《水上飞机》是一篇科学小品文。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介绍了水上飞机的形态、种类、用途,以及在海上降落、由海上起飞的情景,
11、台风暴跳如雷,像头疯狂的巨兽,呼呼地向着城市扑去。可是,他很快发现,堤坝筑高了,树木撑牢了,人们谈笑风生,一点儿也不惊慌。
12、与打仗有关的词:坐观成败 按兵不动 操之过急 轻举妄动 兴风作浪 蠢蠢欲动 雷厉风行 闻风而动
13、环保词句: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树木成阴,空气清新。绿了大地,润了人心。功在当代,造福子孙。山上树木光,山下走泥浆。治山治水不栽树,有土有水保不住。植树造林镇风沙,遍地都是好庄稼。
14、“掠”轻轻擦过的意思,指燕子身轻,速度快,一瞬间而过。
15、比喻句: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
16、说一说,怀丙是怎样为捞铁牛做准备的?
17、“李时珍为了写这部书,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而且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出产药材的名山。他有时好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许多药材他都亲口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他走了上万里路,访问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这段写了哪几件事?请你找出主要的词语。
18、“李时珍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他发现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有些药物只记了个名称,没有说明形状和生长情况;还有一些药物记错了药性和药效。他想,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啊!于是他决心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旧的药物书有哪些缺点?请你划出相关语句,并做标注。
19、大禹为什么成为“人们世世代代敬仰和爱戴的英雄”?
20、《失踪的森林王国》有森林时的景象是怎样的?砍掉森林的景象又是怎样的?
21、《我爱故乡的杨梅》主要内容是:杨梅的产地——生长——果实成熟的季节——果实的——果实的——果实的。
22、宁夏灵武长红枣果皮紫红、果肉酥脆、酸甜适口、具有提气补血的保健作用。请你设计一条广告语来宣传宁夏灵武的长红枣。
23、积累你喜欢的一个好句子,四五个好词,并选择其中三个以上的好词写一句话。
24、课文中能说明这个成语意思的句子是?——(他赶快堵上了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25、理解: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26、我想对这个楚国人说:“朋友,楚国在南边,你却硬要往北边走。你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就离楚国越远啊,还是听听劝,快往南走吧!”
27、找出文中的两组反义词:( )──( ) ( )──( )
28、用“如果没有……就没有……也就没有……”说一段话:
29、《月球之谜》
30、月球上的尘土是否有杀菌本领?
31、《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
32、为什么说地球变成了小村庄呢?(是说网络将每个国家、每座城市甚至每个家庭都连在了一起,无论相隔多远,人们不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保持联络。)
33、我的发现:区分多音字并组词
34、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翠鸟的(外形特点),抓住了翠鸟的小爪子、羽毛(头上的羽毛、背上的羽毛、腹部的羽毛)、眼睛、嘴这四个方面来写的。
外形上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2)体态小巧玲珑;(3)眼睛灵活,嘴巴长而尖(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35、《亡羊补牢》 亡:走失,丢失。补:修补。牢:关牲口的圈。
“亡羊补牢”的意思是说羊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亡羊补牢》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错了事或出了问题,只要我们及时改正或补救,就还不算晚。
36、表现思想方法的谚语。(背诵、默写)
绳在细处断,冰在薄处裂。 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
莫看江面*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 亲身下河知深浅,亲口尝梨知酸甜。
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1、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讲了土地爷爷送给小猪、小猴、小牛各一袋麦子。小猪把麦子磨成面粉,做成各种各样的食品吃了;小牛把麦子保存好慢慢享用;而小猴把麦子种下地,一年后收获了满满一囤麦子。同样是一袋麦子,个人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结果是不一样的。
37、理解成语的意思:
亡:丢失补:修补牢:羊圈
亡羊补牢:丢失了羊修补羊圈。比喻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犯了错误要及时改正。
38、理解成语的意思:
辕:古代车马前面的两根车杠。辙:车轮走过后,路面压成的痕迹。
南辕北辙:一个人本来要往南边去,却驾车向北行。比喻有些人行动和目的是相反的,行动越卖力离目标反而会越远。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认准正确的方向才会成功。
39、第一句和第三句是(因果)关系。用关联词语把它们连接起来。
(因为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所以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40、积累你喜欢的一个好句子,四五个好词,并选择其中三个以上的好词写一句话。
一、《亡羊补牢》
——九年级上册英语知识点的归纳介绍 40句菁华
1、How do you learn English?
2、I don`t know how to dosth.
3、althougheven if sothat 引导的状语从句
4、good learners 优秀的学习者
5、speaking skills 口语技巧
6、a little 有点儿
7、because of 因为
8、in common 共有的
9、for example 例如
10、look for 寻找
11、word by word 一字一字地
12、how often 多久一次
13、a lot of 许多
14、be good at 在……方面擅长
15、by doing sth 通过做某事
16、it +be+adj+to do sth 是……的
17、finish doing sth 完成某事
18、find it+adj+to do sth 发现做某事
19、be afraid of doing sth 害怕做某事
20、keep doing sth 一直做某事
21、begin to do sth 开始做某事
22、give out 分发 发放
23、lay out 摆开 布置
24、think of 想起 认为 思考
25、the importance of ……的重要性
26、make money 挣钱
27、at night 在夜里 在晚上
28、play a trick on sb 捉弄某人
29、the beginning of ……的开始
30、in+时间段 在……后
31、give sb. sth. 给某人某物
32、make sb do sth 让某人做某事
33、warn sb(not) to do sth告诫某人做某事
34、on one’s / the way to 在去……的路上
35、pardon me 什么,请再说一遍
36、get some magazines 得到一些杂志
37、get some information about 获取有关……的一些信息
38、turn left ight 向左向右 转
39、the shopping center 购物中心
40、It seems (that)… It seems a rock band plays there every evening.
——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2、研究细胞膜的常用材料:人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3、细胞膜主要成分:脂质和蛋白质,还有少量糖类
4、细胞膜功能:
5、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
6、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8、氨基酸结合方式是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如图:
9、糖类:
10、水存在形式运送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
11、细胞核由DNA及蛋白质构成,与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
12、本质:活细胞产生的有机物,绝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
13、叶绿素a
14、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CO2和H2O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O2的过程。
15、空气中CO2浓度,土壤中水分多少,光照长短与强弱,光的成分及温度高低等,都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可通过适当延长光照,增加CO2浓度等提高产量。
16、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17、清朝发展
18、“海禁”的表现
19、摩尔(mol):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20、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21、离子反应
22、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23、指数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函数叫做指数函数(exponential),其中x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为R.
24、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5、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把使成立的实数叫做函数的零点。
26、函数零点的求法:
27、△=0,方程有两相等实根(二重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一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一个二重零点或二阶零点.
28、△<0,方程无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无交点,二次函数无零点.
29、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30、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
31、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32、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方成反比计算
33、创立者:(施莱登,施旺)
34、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35、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但含量相差很大。
36、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组成细胞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细胞所特有的。
37、不能通过转氨基作用合成必需氨基酸的原因:细胞中缺少合成这些必需氨基酸的中间产物。
38、抛物线y=ax^2+bx+c(a≠0)的图象:当a>0时,开口向上,当a<0时开口向下,对称轴是直线x=-b/2a,顶点坐标是(-b/2a,[4ac-b^2]/4a).
39、抛物线y=ax^2+bx+c的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
40、二次函数知识很容易与其它知识综合应用,而形成较为复杂的综合题目。因此,以二次函数知识为主的综合性题目是中考的热点考题,往往以大题形式出现.
——数学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重难点:初步建立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观念,正确将几何条件与代数表示进行转化,定量地研究点与直线、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根据两个独立条件求出直线方程。熟练运用待定系数法。
2、基本要求:理解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的意义,利用代数方法判断定点是否在曲线
3、2.1直线与*面*行的判定
4、2.2*面与*面*行的判定
5、两个*面*行的判定定理:一个*面内的两条交直线与另一个*面*行,则这两个*面*行。
6、2.3—2.2.4直线与*面、*面与*面*行的性质
7、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面*行,则过这条直线的任一*面与此*面的交线与该直线*行。
8、定理:垂直于同一个*面的两条直线*行。
9、Venn图:
10、“相等”关系:A=B(5≥5,且5≤5,则5=5)
11、列举法:如果一个集合是有限集,元素又不太多,常常把集合的所有元素都列举出来,写在花括号“{}”内表示这个集合,例如,由两个元素0,1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0,1}.
12、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13、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分线
14、到两条*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行线*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
15、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16、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17、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18、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19、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20、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21、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22、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
23、对于双曲线y=k/x,若在分母上加减任意一个实数(即y=k/(x±m)m为常数),就相当于将双曲线图象向左或右*移一个单位。(加一个数时向左*移,减一个数时向右*移)
24、知识点集中,概念和定理多:《离散数学》是建立在大量概念之上的逻辑推理学科,概念的理解是我们学习这门学科的核心。不管哪本离散数学教材,都会在每一章节列出若干定义和定理,接着就是这些定义定理的直接应用。掌握、理解和运用这些概念和定理是学好这门课的关键。要特别注意概念之间的联系,而描述这些联系的则是定理和性质。
25、圆方程
26、算法初步:高考必考内容,5分(选择或填空)2、统计:3、概率:高考必考内容,09年理科占到15分,文科数学占到5分。
27、三角函数:(图像、性质、高中重难点,)必考大题:15---20分,并且经常和其他函数混合起来考查。
28、*面向量:高考不单独命题,易和三角函数、圆锥曲线结合命题。09年理科占到5分,文科占到13分。
29、解三角形:(正、余弦定理、三角恒等变换)高考中理科占到22分左右,文科数学占到13分左右2、数列:高考必考,17---22分3、不等式:(线性规划,听课时易理解,但做题较复杂,应掌握技巧。高考必考5分)不等式不单独命题,一般和函数结合求最值、解集。
30、集合的分类: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31、直线、双曲线、抛物线中的动点问题:动点沿直线、双曲线、抛物线运动,探究是否存在动点构成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或与已知图形相似等问题.
32、根据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对函数进行分段.
33、空间中的*行问题
34、及时了解、掌握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学好高中数学,需要我们从数学思想与方法高度来掌握它。中学数学学习要重点掌握的的数学思想有以上几个:集合与对应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运动思想,转化思想,变换思想。
35、忽视集合元素的三性致误
36、函数的单调区间理解不准致误
37、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判断致误
38、对数列的定义、性质理解错误
39、数列中的最值错误
40、忽视三视图中的实、虚线致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