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夙遭闵凶(闵,通“悯”,忧愁 )
2、臣密今年四十有六(有,通“又”,多)
3、慈父 见背(背弃我,指死亡)
4、前太守逵察臣孝廉(考察和推举)
5、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6、夙:①夙遭闵凶(名词,很早,幼年)
7、日:则病日笃(名 作状,一天天地)
8、卒:保卒余年(动词使动,使……终了)
9、谨拜表以闻(陛下)(省略句)
10、即:即患秦兵之来(则,就)
11、曲:曲在赵(理亏)
12、有司:召有司案图(官吏的通称)
13、决:决负约不偿城(必定)
14、径道:从径道亡(便道,小路)
15、间: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
16、高义:徒慕君之高义也(高尚的品德)
17、孰与: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比……怎么样)
18、奉:臣愿奉璧往使(通"捧")
19、于:①君幸于赵王(介词,被)
20、以:①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连词,连接两个动词,给)
21、见:①徒见欺(介词,被,受)
22、舍:①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23、负: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
24、前:乃前曰(名作动,上前)
25、毕、归:毕礼而归之(使……完毕、使……回去)
26、刃:左右欲刃相如(名作动,杀)
27、既望:七月既望(农历十六。既,过了。望,农历每月十五)
28、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驾)
29、卒、消长:而卒莫消长也(到底;消减和增长)
30、属:举酒属客(通嘱,劝酒)
31、缪:山川相缪(通缭,环绕,盘绕)
32、望:
33、歌:
34、蒙:惠言语、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承接)
35、蹑足:蹑足于行伍之间(用脚踏地)
36、席、包:有度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名作状,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
37、南、西: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名作状,向南,向西)
38、振长策而御海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39、吊有忧(慰问)
40、越四封之内(疆界)
41、果行,国人皆劝(果决地)
42、是故败吴于囿(因此)
43、三年释其政(政通"征")
44、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餔通"哺")
45、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
46、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逼迫(形作动)
47、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乘船(名作状)
48、近世寇来公豪侈冠一时。位居第一(名作动)
49、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使……亏损
50、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称王(名作动)
——语文高考文言文知识点 60句菁华
1、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
2、诚: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诚意,真心)
3、绝:超越。
4、六艺:多指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等六种科目。但在《师说》中的“六艺”指的是儒家经典《诗》《书》《礼》《易》《乐》《春秋》。
5、童生试,简称童试,亦称小考、小试。可分为县试、府试、院试(院试得到第一名的称为案首),是读书士子的进身之始。应考者称童生,亦作儒童、文童。合格后取得“秀才”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备注】进身:指被录用或提升。
6、见:①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见面,动词)
7、多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8、可怜:可怜体无比,阿母为你求。
9、举:举以予人(拿)
10、向使: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如)
11、数、理: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天数,命运)
12、暴霜露(通"曝")
13、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名词作动词 ,筑舍定居
14、由山以上五六里 名词作动词,上行
15、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进:动—名,前进的情况;
16、抓表现手法
17、既望:七月既望(农历十六。既,过了。望,农历每月十五)
18、少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不多一会儿)
19、适: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受)
20、于:
21、辨别七类文章写法:对比写法、象征写法、烘托写法、以小见大写法、先扬后抑写法、虚实结合写法、夹叙夹议写法。
22、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安慰)
23、日:则病日笃(名 作状,一天天地)
24、至于成立(①古义:*自立。②今义:创立)
25、臣之辛苦(①古义:辛酸苦楚。 ②今义:身心劳苦)
26、当室者死(指嫡子,正妻所生的长子)
27、将帅二三子以蕃(帅通率)
28、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
29、知: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知道)
30、执其手与之谋(省略)
31、爱: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珍惜)
32、鞭笞: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名作动,用鞭子抽打,用竹板打)
33、弯: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形容词使动,使弯)
34、弱:以弱天下民(形容词使动,使削弱)
35、固:自以为关中之固(形作名,坚固的地方)
36、云、景: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名作状,像云一样,像影子一样)
37、居:居为奇货(积,储存。)
38、昂其直(通"值",价值)
39、手裁举(通"才",刚刚)
40、责:①因责常供(动词,责令)
41、进:①以一头进(动词,进献)
42、岁:①后岁余(名词,年)
43、将军战河北 古:黄河以北; 今:河北省
44、击
45、倍
46、举
47、宦者令: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宦官的头目)
48、径道:从径道亡(便道,小路)
49、间: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
50、已而:已而相如出(过了些时候)
51、望: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远远看见)
52、西:相如奉西入秦(名作状,向西)
53、贾人夏则资皮(积蓄,储备。这里作"准备")
54、无乃后乎("无乃……",恐怕……吧)
55、蔀(bù)屋:指穷苦人家昏暗的房屋,这里指贫民。
56、皂隶:衙门中的差役。
57、去:
58、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
59、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把……放在前(后)
60、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损害(形作动)
——语文高考文言文知识点 50句菁华
1、顺叙——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所作的叙述。顺叙型的结构模式是:总叙+分叙(分叙1+分叙2+分叙3+分叙n)+结尾。作用:条理清楚地进行记叙。
2、二种环境描写:
3、邹忌修八尺有余(有通又)
4、博士: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如《送东阳马生序》中“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5、童生试,简称童试,亦称小考、小试。可分为县试、府试、院试(院试得到第一名的称为案首),是读书士子的进身之始。应考者称童生,亦作儒童、文童。合格后取得“秀才”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备注】进身:指被录用或提升。
6、自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7、数、理: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天数,命运)
8、作家作品
9、则其至又加少矣 至:动—名 ,到达的人
10、抓句式特点
11、溯:击空明兮溯流光(逆流而上)
12、属:举酒属客(通嘱,劝酒)
13、课文预习六步法:查注生词,扫清三字;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把握背景;标明段序,分清结构;画关键句,体会作用;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14、赏诗三步法:知人论世、译析字面、阐明主旨。
15、矜:①犹蒙矜育(动词,怜惜)
16、当:①当侍东宫(动词,任,充当)
17、微贱:猥以微贱(形作名,卑微低贱的身份)
18、终:无以终余年(动词使动,使……结束)
19、闻:谨拜表以闻(动词使动,使……知道)
20、至于成立(①古义:*自立。②今义:创立)
21、谨拜表以闻(陛下)(省略句)
22、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有通又)
23、举: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
24、蹑足:蹑足于行伍之间(用脚踏地)
25、余烈: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遗留下来的功业)
26、合从帝交,相与为一(通纵)
27、鞭笞: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名作动,用鞭子抽打,用竹板打)
28、然后践华山为城,因河为池。
29、尚:宫中尚促织之戏(崇尚,爱好。)
30、贴:民日贴妇卖儿(抵押。)
31、而翁归(通"尔",你的)
32、责:①因责常供(动词,责令)
33、进:①以一头进(动词,进献)
34、岁:①后岁余(名词,年)
35、意
36、修敬: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整饰礼仪表示敬意)
37、倨(jū):礼节甚倨(傲慢)
38、径道:从径道亡(便道,小路)
39、驽:相如虽驽(劣马,引申为愚劣,无能)
40、孰: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
41、前:乃前曰(名作动,上前)
42、舍: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43、毕、归:毕礼而归之(使……完毕、使……回去)
44、将免者以告(免通"娩")
45、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有通"又")
46、角:较量,竞比。
47、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使……破损;用婉言(名作状)
48、舍相如广成传舍。安置(名作动)
49、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上朝(名作动)
50、木受绳则直。用木绳量过(名作动)
——初中语文文言文 40句菁华
1、利用多媒体完善教学
2、居---居十日---过了---居住
3、再---一股作气,再而衰---第二次---又
4、亲戚---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父母兄弟等---姻缘亲属
5、将军身被坚执锐 “被”(pī) 通“披” 《陈涉世家》
6、自董卓已来 “已”(yǐ) 通“以” 《隆中对》
7、公输盘不说 “说”(yuè) 通“悦” 《公输》
8、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bì) 通“避” 《鱼我所欲也》
9、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biàn) 通“辨” 《鱼我所欲也》
10、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xiāng) 通“向” 《鱼我所欲也》
11、小惠未 “獭(biàn) 通“遍” 《曹刿论战》
12、始一反焉 “反”(fǎn) 通“返” 《愚公移山》
13、亭午:正午。
14、夜分:半夜。
15、素湍( ):白色的急流。
16、飞漱( ):急流冲荡。
17、清荣峻茂:水清,树荣(茂盛),山高,草盛。
18、晴初:天刚晴。
19、从教师的角度分析
20、从学生的角度分析
21、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22、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为学》)屏:通“摒”。
23、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24、昂首观之,项为之强。(《闲情记趣》)强:通“僵”,僵硬。
25、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故事两篇》)熙:通“嬉”,开玩笑。
26、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有:通“又”。
27、令---何患令名不彰耶---美好的---命令
28、渠---问渠哪得清如许---它(他)---水渠
29、微---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微小
30、绝境---同上---与世隔绝的地方---山穷水尽的地步
31、左手倚一衡木 “衡”(héng) 同“横” 《核舟记》
32、略无阙处 “阙”(quē) 通“缺” 《三峡》
33、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zhī) 通“肢” 《送东阳马生序》
34、百废具兴 “具”(jù) 通“俱” 《岳阳楼记》
35、为天下唱 “唱”(chàng) 通“倡” 《陈涉世家》
36、固以怪之矣 “以”(yǐ) 通“已” 《陈涉世家》
37、属( )引:接连不断。属,动词,连接。引,延长。
38、请分别概括三峡四个季节的特点。
39、蒋母严于教子的做法,与孟子关于“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观点是相通的,你赞成这样的做法吗?为什么?(3分)
40、(1)每天 (2)苦于 (3)停止 (4)间杂 11.D
——语文知识点梳理 50句菁华
1、虽然他失去了物质上的享受,但是他没有麻痹(bì)自己,而是积极地寻找新的起点。
2、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他终于迸(bènɡ)发了,不仅在考试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而且变得谦虚、真诚了。
3、听写声母、韵母。
4、课文中的短语搭配
5、本文显着特点是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展开故事情节,揭示道理。巨人回来前后(花园情景)的对比;拆围墙前后(巨人态度、感觉)的对比。
6、《长城》是按由远到近的顺序写的。
7、反义词训练:55页我会连,60页我会说
8、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9、倒叙: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10、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11、*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1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13、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14、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15、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起到例证的作用;
16、先抑后扬,引发好奇,感情铺垫,引发好奇。
17、类比论证,通过讲故事、打比方的办法将相类似的两件事进行比较,从而由此及彼,自然地得出新结论的论证方法。它以浅寓深,以近比远,形象鲜明,有很强的说服力。
18、举例论证,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事实胜于雄辩,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19、引申论证,通过对事理原因或结果的周密分析,层层剖析,从而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合理性,精彩深刻。
20、高考对表达技巧题的考查多是主观题,需要组织文字准确的表述。表述可采用三段式:技巧、内容、效果。也就是运用了什么技巧,表达了什么内容,达到了什么效果。
21、多角度:条分缕析。有些文段所显示的表达技巧不只一个,所起的作用(效果)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尽的,而且高考题已取消了字数的限制,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条分缕析,答得更全面更详尽一些。特别是在答赋分较高的概括性题目时,一定要设①②③等序号回答,这样清晰明白,显示了答题的深度和广度,也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2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上朝(名作动)
23、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把……放在前(后)
24、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乘船(名作状)
25、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凭眼,凭耳(名作状)
26、矢交坠兮士争先。当先锋(形作动)
27、霾两轮兮絷四马。用绳子系住(名作动)
28、近世寇来公豪侈冠一时。位居第一(名作动)
29、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使……亏损
30、《郭沫若诗两首》。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历史话剧:《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蔡文姬》《武则天》等,另还写有诗集《战声》《蜩螗集》《女神》,历史论著《甲申三百年祭》《青铜时代》等。学术论著《李白与杜甫》等。现有《沫若文集》行世。
31、《女娲造人》袁珂—《神话故事新编》:以时间为序,记叙了女娲造人的全过程,表现了原始初民对人类自身来源的好奇、追索,以及在当时社会生活条件下所做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文中处处充满了人类诞生的喜悦之情。
3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3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4、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间架结构。
35、成语、歇后语。
36、量词和“的、地、得”的用法。能够准确填出数词与名词之间所适合的量词的、地、得用法:
37、分辨实写与联想的语句。了解联想与比喻的异同点。
38、概括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39、人物描写的外貌描写中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五种描写方法。
40、侧重记人的记叙文。
41、劝学
4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3、用心一也
4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4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6、兴
47、疾
48、而
49、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识字1》和《语文园地一》中有关词语写下来。
50、疑问句(吗吧呢) 118页读读说说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 50句菁华
1、构成原电池的四个条件(以铜锌原电池为例)
2、构成电解池的四个条件(以NaCl的电解为例)
3、分子结构表示方法
4、密度
5、制氧气的注意事项:
6、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放出集气瓶口,燃烧得更旺
7、常温下与同浓度酸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一般情况下,与酸反应越容易、越剧烈,其金属性越强。
8、依据元素周期表。同周期中,从左向右,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主族中,由上而下,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增强。
9、依据原电池中的电极名称。做负极材料的金属性强于做正极材料的金属性。
10、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施钾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
11、制取漂白粉、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熟石灰
12、"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13、"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14、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15、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1H)中无中子。
16、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与18F、40K与40Ca。
17、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没有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
18、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因为N2形成叁键。
19、离子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不存在单个分子,但在气态时却是以单个分子存在。如NaCl。
20、一般氢化物中氢为+1价,但在金属氢化物中氢为-1价,如NaH、CaH2等。
21、金属氧化物一般为碱性氧化物,但一些高价金属的氧化物反而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CrO3等反而属于酸性氧物,2KOH+Mn2O7==2KMnO4+H2O。
22、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一定是稳定结构。
23、由长、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族不一定是主族,还有0族。
24、对于多原子分子,键有极性,分子不一定有极性,如二氧化碳、甲烷等是非极性分子。
25、含有阳离子的晶体不一定是离子晶体,如金属晶体。
26、离子化合物不一定都是盐,如Mg3N2、金属碳化物(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但不是盐。
27、盐不一定都是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铝、溴化铝等是共价化合物。50、固体不一定都是晶体,如玻璃是非晶态物质,再如塑料、橡胶等。
28、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较少,一般≤3,但ⅣA、ⅤA族的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有4个、5个电子。
29、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一般都是8个电子,但He原子为2个电子。
30、”燃烧热“指1mol可燃物燃烧,C生成CO2,H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中和热“是指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
31、升高温度、增大压强无论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32、优先放电原理电解电解质水溶液时,阳极放电顺序为:活泼金属阳极(Au、Pt除外)>S2->I->Br->Cl->OH->含氧酸根离子>F-。阴极:Ag+>Hg2+>Fe3+>Cu2+>H+>b2+>Sn2+>Fe2+>Zn2+>Al3+>Mg2+>Na+>Ca2+>K+。
33、优先还原原理又如Fe3+、Cu2+、Fe2+同时存在的溶液,加入Zn粉,按氧化性最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被还原,即Fe3+、Cu2+、Fe2+顺序。
34、优先沉淀原理若某一溶液中同时存在几种能与所加试剂形成沉淀的离子,则溶解度(严格讲应为溶度积)小的物质优先沉淀。如Mg(OH)2溶解度比MgCO3小,除Mg2+尽量用OH_。
35、NaAlO2、Na2SiO3、Na2CO3、Ca(ClO)2、NaOH、C17H35COONa、C6H5ONa等饱和溶液中通入CO2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
36、乙酸乙酯、三溴苯酚、乙酸钠、液溴、玻璃、重晶石、重钙等都能与烧碱反应?
37、在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可得FeBr3、FeCl2、Br2?
38、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则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
39、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40、酯的.同分异构现象:酯的同分异构现象一般要比其他的烃的含氧衍生物的同分异构现象更复杂,除酯类产生同分异构体外,酯与羧酸等物质之间也能产生同分异构体。如C4H8O2的一部分同分异构体:CH3CH2CH2COOH、HCOOCH2CH2CH3、CH3COOCH2CH3、CH3CH2COOCH3
41、阿伏加德罗常这类题的解法:
42、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43、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44、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
45、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
46、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47、氧化还原相关概念和应用
48、熟悉阿伏加德罗常数NA常考查的微粒数目中固体、得失电子、中子数等内容。
49、有机物化学推断的解答(“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
50、化学计算
——初二语文上册文言文专项练习题 40句菁华
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竟然 )( 哪里 )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和儿女 )( 同乡的人 )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然 )( 更不用说 )
4、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到了 )(到 )
5、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实现 )(不久 )(渡口 )
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亲近而不庄重)(语气助词,啊 )
7、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用 )(雕刻 )
8、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同“又” )( 大约 )(左右 )
9、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 )
10、男有分,女有归。(职分 )( 女子出嫁 )
11、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憎恶 )
12、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这样….就 )( 发生 )(造反 )( 兴起 )
13、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所以 )( 这 )
14、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同“层” )(眼角 )
15、三男邺城戍。( 防守 )
16、二男新战死。(最近 )
17、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应征 )( 还能够 )
18、自三峡七百里中,*连山,略无阙处。(在 )( 全 )( 同“缺” )
19、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如果 )
20、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参与,这里指欣赏 )
2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高兴的样子 )
2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 )( 清闲的人 )
23、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当……时 )
24、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 动词,画着文彩 )
25、湖中人鸟声俱绝。( 都消失 )
26、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 这 )( 凌晨 )( 撑 )
27、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畅饮 )
28、仍怜故乡水。( 爱 )
29、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30、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3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3、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34、技亦灵怪矣哉!
35、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36、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7、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38、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地。
39、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40、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语文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关联词语使用不恰当;
2、前后矛盾;
3、对情节的概括和分析;
4、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
5、对景物描写的作用的分析;
6、对文中佳词美句与精彩语段赏析品味;
7、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8、回延安
9、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10、篇末点题;
11、另人深思,给人惊醒(启示)或留有思考的余地。
12、线索:小弗郎士的所见所闻所感
13、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第2-3段)、社会环境(普法战争)
14、喝:武松大喝(ha)一声:"快拿酒来!我要喝(hē)十二碗。"博得众食客一阵喝(ha)彩。
15、着:你这着(zhāo名词)真绝,让他干着(zháo动词)急,又无法着(zhu?)手应付,心里老是悬着(zhe)。
16、烊:商店晚上也要开门,打烊(yàng晚上关门)过早不好,糖烊(yáng溶化)了都卖不动了。
17、载:据史*载(zǎi),王昭君多才多艺,每逢三年五载(zǎi)汉匈首脑聚会,她都要载(zài)歌载(zài)舞。
18、和:天气暖和(huo),小和(h?)在家和(hu?动词)泥抹墙;他讲原则性,是非面前从不和(hu?)稀泥,也不随声附和(ha动词)别人,更不会在麻将桌上高喊:"我和(hú)了。"
19、度:度(dù姓)老师宽宏大度(dù名词),一向度(du?动词)德量力,从不以己度(du?动词)人。
20、哄:他那像哄(hǒng)小孩似的话,引得人们哄(hāng)堂大笑,大家听了一哄(h?ng)而散。
21、丧:他穿着丧(sāng)服,为丧(sāng)葬费发愁,神情沮丧(sàng)、垂头丧(sàng)气。
22、埋:他自己懒散,却总是埋(mán)怨别人埋(mái)头工作。
23、给:请把这封信交给(gěi)团长,告诉他,前线的供给(jǐ)一定要有保障。
24、冠:他得了冠(guàn)军后就有点冠(guān)冕堂皇了。
25、巷:矿下的巷(hàng)道与北京四合院的小巷(xiàng)有点相似。
26、恶:这条恶(a)狗真可恶(wù),满身臭味,让人闻了就恶(ě)心。
27、模:这两件瓷器模(mú)样很相似,像是由一个模(m?)型做出来的。
28、舍:我真舍(shě)不得离开住了这么多年的宿舍(sha)。
29、还:下课后我还(hái)要去图书馆还(huán)书。
30、弹:这种弹(dān)弓弹(tán)力很强。
31、古今异义
32、第一人称(“第一人称”能给人亲切自然、真实的感受。用“第一人称”写“我”,最适宜于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都可以通过心理活动描写表现出来的。用第一人称写“他”时,最适宜写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因为用“我”的观感来写“他”的这些,较为客观。“第一人称”写“我”的外貌,写“他”的心理活动,必须加上摹拟的话,才能让读者心悦诚服。写“我”的外貌,可以这样写:“你们可以想象,我那时的脸是多么红。”写“他”的心理活动,可以这样写:“心里很轻松似的。”)
33、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34、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注意、思考。
35、说明文中描写、文艺性笔调起到点染作品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的作用。
36、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
37、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38、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
39、同音字
40、注意修辞上的一致性,仿句要与例句中的修辞手法相同,符合句子的语境。
——qq空间说说文言文 30句菁华
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7、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9、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1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2、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1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6、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17、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9、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20、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2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3、一场梦境,一场繁华,荣华谢后,君临天下。
24、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25、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
26、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27、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28、凤凰台上凤凰游,负约而去,一夜苦等,从此江南江北,万里哀哭。
29、红颜未老心先死,暮墨染雨君画夕。葬泪花末雨纷霏,笑叹红尘众纷扰。
30、北岭有燕,羽若雪兮。朔风哀哀,比翼南飞。一折羽兮,奈之若何。朔风凛凛,终不离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