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知识点 40句菁华

首页 / 句子 / | 2022-12-03 00:00:00 小学语文

1、并列关系: ……一边……一边…… ……一面……一面 …… 不是……而是…… 有时……有时…… 既……又…… 又……又 …… 那么……那么……

2、递进关系:不仅……而且 不是……甚至 不但……而且 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还(又、也)

3、转折关系:虽然……但是 尽管……还 尽管……却 但是(可、却、可是、然而、不过、只是、仅)

4、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预期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5、设问: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6、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7、虎落*阳——被犬欺

8、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9、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10、瞎子点灯——白费蜡

11、偷鸡不成——蚀把米

12、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

13、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14、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15、猫哭耗子——假慈悲

16、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17、钉头碰钉子——硬碰硬

18、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

19、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20、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21、又()又():又唱又跳、又细又长、又说又笑、又大又圆、又松又软、又香又脆

22、反义词:高——矮、胖——瘦、明——暗、美——丑、忙——闲、新——旧、熟——生、冷——暖、重——轻、沉——浮、进——出、升——降、香——臭、是——非、长——短、老——少、慢——快、宽——窄、强——弱、穷——富、胜——败、贵——贱、内——外、恶——善、加——减、清——浊、廉————贪、功——罪、正——偏、奖——罚、优——劣、勤——懒、进——退、买——卖、正——反、爱——恨、贫——富、饥寒——温饱、索取——奉献、真诚——虚假、冷漠——热忱、安全——危险、复杂——简单、虚心——骄傲、热情——冷淡、诚实——虚伪、傲慢——谦虚、懦弱——勇敢、丑陋——美丽、愚蠢——聪明

23、并列关系:……一边……一边…………一面……一面……不是……而是……有时……有时……既……又……又……又……那么……那么……

24、承接关系:一……就首先……然后……又…………就…………接着……

25、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除非……才任凭……也

26、车到山前--------必有路

27、新官上任--------三把火

28、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29、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30、三九天吃冰棍-----寒了心

31、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32、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33、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34、爱慕—喜爱安然—安稳遨游—游览奥秘—神秘懊悔—后悔

35、耻笑—讥笑炽热—酷热憧憬—向往酬谢—答谢啜泣—抽泣

36、发誓—宣誓发展—进展繁殖—生殖反抗—抵抗防御—防备

37、估计—估量鼓励—鼓舞固然—当然故意—有意关心—关怀

38、坚固—牢固坚毅—坚强艰苦—艰难艰难—困难建造—建筑

39、黎明—拂晓立即—马上灵便—灵活领略—领会浏览—扫瞄

40、勉强—牵强藐视—轻视泯灭—消灭明丽—明媚明艳—鲜艳


小学语文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小学语文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1)

——小学语文文学常识知识点 40句菁华

1、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2、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3、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4、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墨。

5、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我国的鲁迅。

6、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7、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黄帝、颛琐、帝喾、尧、舜。

8、三性: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无牛为少牢)。

9、三吴:吴郡、吴兴、会稽(丹阳)、三国:魏、蜀、吴。

10、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11、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12、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13、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4、《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5、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6、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17、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18、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的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19、鲁迅是*现在文学的奠基人,*被称为“元帅诗人”。

20、岁寒三友:松、竹、梅。

2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22、《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23、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代表作有《饮酒》、《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

24、老舍,本名舒庆春,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老舍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优秀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写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

25、*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26、四大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

27、泰山四大奇观:旭日东升晚霞反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

28、*四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腾王阁太白楼

29、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鱼)王昭君(落雁)貂禅(闭月)杨玉环(羞花)

30、古代祥瑞四灵:龙凤麒麟龟

31、科考四级及录取者称谓:院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生殿士-进士

32、三书指:魏书蜀书吴书后人将其合为一本称三国志。

33、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4、新来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

35、郑板桥(郑燮)的三绝指:绘画诗作书法

36、鲁迅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37、老舍小说《四世同堂》也是三部曲指:《惶惑》《偷生》《饥荒》

38、我国古代有四个大城市称四京:东京-汴梁西京-长安南京-金陵北京-顺天

39、汉字的字音的四种音调叫四声指:*上去入现代则分为:阴*阳*上声去声

40、柳宗元之相关文学考点: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诗。其《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为唐代七律名篇,绝句《江雪》在唐人绝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


小学语文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2)

——小学语文六年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易读错音节。权衡撇下撰写打扰要强好胜折服悲悯粘贴丑陋惬意

2、读读下面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任选两个造句。折服悲悯景仰唐突顶礼膜拜静默恬静由衷震颤神秘莫测

3、结合课文语境,体会作者为什么这么写。⑴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⑵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⑶霍金的魅力不仅在于他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物理天才,更因为他是一个令人折服的生活强者。

4、表示人的量词:个、位、条。一个男孩,一位老师,一条好汉

5、并列关系:一边......一边......;一面......一面......;不是......而是......;有时......有时......;既......又......;又......又......;那么......那么......

6、承接关系:一......就......;首先......然后......;又......;......就......;接着......

7、反问: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说白了就是有问答在句中。

8、对比:把正反两个事物或者事物的正反两方面一起对照。

9、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表达意思相近相关或相反的。

10、问号:表示一个疑问句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11、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

12、大海捞针————————没处寻

13、打开天窗————————说亮话

14、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15、拔苗助长————————急于求成

16、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

17、对牛弹琴————————白费劲

18、竹筒倒豆子————————直来直去

19、竹笋出土————————节节高

20、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

21、钉头碰钉子————————硬碰硬

22、高山上敲鼓——————四面闻名(鸣)

23、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

24、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25、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26、木偶流眼泪————————假人假义

27、上鞋不用锥子———————真行

28、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有些试题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回答问题。

29、间隔号:表示时间、民族、书名、人名之间的分界。

30、连接号:表示时间、地点、数目等起止的标点。

31、车到山前————————必有路

32、打破砂锅————————问到底

33、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34、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35、井底青蛙————————目光短浅

36、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

37、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38、猪鼻子里插葱————————装象

39、池塘里的风波————————大不了

40、句子的构成。


小学语文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3)

——小学语文的知识点 40句菁华

1、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预期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2、设问: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3、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表达意思相近相关或相反的。

4、反复:为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个词语、句子。

5、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6、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7、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8、老虎拉车--------谁敢

9、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

10、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11、猫哭耗子--------假慈悲

12、对牛弹琴--------白费劲

13、竹筒倒豆子--------直来直去

14、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15、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

16、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17、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18、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19、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20、黄牛追兔子--------有劲使不上

21、过年娶媳妇--------双喜临门

22、池塘里的风波--------大不了

23、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

24、问号:表示一个疑问句末尾的停顿和语气。

25、双引号:表明文中直接引用别人的话、书上的话、人物的话等。

26、破折号:表示出现种种不同的语境、情态和语法意义。

27、书名号:表示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图画等的名称。

28、着重号:表示文中特别重要,需要注意的字词句。

29、间隔号:表示时间、民族、书名、人名之间的分界。

30、单韵母:a o e i u ü (6个)

31、鼻韵母:(前鼻音)an、 en、 in、un 、ün(后鼻音)ang、eng、ing、ong

32、并列关系: ...一边...一边... ...一面...一面 ... 不是...而是... 有时...有时... 既...又... 又...又 ... 那么...那么...

33、递进关系:不仅...而且 不是...甚至 不但...而且 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还(又、也)

34、条件关系:只要...就 只有...才 除非...才 任凭...也

35、比喻:说白了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间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36、打破砂锅--------问到底

37、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38、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39、百米赛跑--------分秒必争

40、新官上任--------三把火


小学语文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4)

——语文高考文言文知识点 60句菁华

1、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

2、诚: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诚意,真心)

3、绝:超越。

4、六艺:多指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等六种科目。但在《师说》中的“六艺”指的是儒家经典《诗》《书》《礼》《易》《乐》《春秋》。

5、童生试,简称童试,亦称小考、小试。可分为县试、府试、院试(院试得到第一名的称为案首),是读书士子的进身之始。应考者称童生,亦作儒童、文童。合格后取得“秀才”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备注】进身:指被录用或提升。

6、见:①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见面,动词)

7、多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8、可怜:可怜体无比,阿母为你求。

9、举:举以予人(拿)

10、向使: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如)

11、数、理: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天数,命运)

12、暴霜露(通"曝")

13、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名词作动词 ,筑舍定居

14、由山以上五六里 名词作动词,上行

15、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进:动—名,前进的情况;

16、抓表现手法

17、既望:七月既望(农历十六。既,过了。望,农历每月十五)

18、少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不多一会儿)

19、适: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受)

20、于:

21、辨别七类文章写法:对比写法、象征写法、烘托写法、以小见大写法、先扬后抑写法、虚实结合写法、夹叙夹议写法。

22、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安慰)

23、日:则病日笃(名 作状,一天天地)

24、至于成立(①古义:*自立。②今义:创立)

25、臣之辛苦(①古义:辛酸苦楚。 ②今义:身心劳苦)

26、当室者死(指嫡子,正妻所生的长子)

27、将帅二三子以蕃(帅通率)

28、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

29、知: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知道)

30、执其手与之谋(省略)

31、爱: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珍惜)

32、鞭笞: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名作动,用鞭子抽打,用竹板打)

33、弯: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形容词使动,使弯)

34、弱:以弱天下民(形容词使动,使削弱)

35、固:自以为关中之固(形作名,坚固的地方)

36、云、景: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名作状,像云一样,像影子一样)

37、居:居为奇货(积,储存。)

38、昂其直(通"值",价值)

39、手裁举(通"才",刚刚)

40、责:①因责常供(动词,责令)

41、进:①以一头进(动词,进献)

42、岁:①后岁余(名词,年)

43、将军战河北 古:黄河以北; 今:河北省

44、击

45、倍

46、举

47、宦者令: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宦官的头目)

48、径道:从径道亡(便道,小路)

49、间: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

50、已而:已而相如出(过了些时候)

51、望: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远远看见)

52、西:相如奉西入秦(名作状,向西)

53、贾人夏则资皮(积蓄,储备。这里作"准备")

54、无乃后乎("无乃……",恐怕……吧)

55、蔀(bù)屋:指穷苦人家昏暗的房屋,这里指贫民。

56、皂隶:衙门中的差役。

57、去:

58、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

59、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把……放在前(后)

60、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损害(形作动)


小学语文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5)

——语文七年级下册的知识点 50句菁华

1、用恰当词语填空。

2、只要你是一只天鹅蛋,就算是生在养鸭场里也没有什么关系。

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普希金诗集》,作者是俄国诗人普希金,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

4、《未选择的路》选自《中外哲理诗精选》,作者是美国诗人弗罗斯特。

5、“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置身于世外,洁身自好,保持高洁情操的思想感情。

6、“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中“尔”指代“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君“指代诗人自己。

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请从炼字角度说说这两句的妙处。

8、“欲辨已忘言”一句作者说自己“忘言”,是真的忘记怎么说了吗?

9、本诗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官场厌恶之情。

10、“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阔”之大景的神韵。

11、诗人的家书从哪里寄向哪里?是从哪个方面寄?

12、这首写景抒情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的地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13、“草色遥看近却无”描写早春,给人以美感,把该句呈现的画面描绘出来。

14、这首诗描写边塞的战斗场面,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的不同特点,选用黑、金、红、紫等色调浓艳的词,极力渲染浓重悲壮的意境;也用压、摧、凝等动词烘托了战争紧张激烈的气氛。

15、在诗中,描写了兵临城下战争形势危急的句子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的诗句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

16、从本诗中产生的成语是:“黑云压城城欲摧”,其意思是:形容敌人的气焰嚣张和局势的危急。

17、历代诗评家认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中的“压”字和“开”字用得极佳。请你分别赏析。

18、试简要分析其表现手法上的突出特点。

19、全曲中暗指题中“秋”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枯藤、老树、西风。与“夕阳”相呼应的是:昏。与“天涯”相呼应的是:古道。最能触发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人家,体现“思”字的一句是:断肠人在天涯。

20、表现诗人忧国思家的句子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1、诗人为什么会“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2、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3、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饱含哪两层意思?

24、写边地风光的名句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25、学会理解文章:通过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明确课文的内在逻辑,把结构层级作为记忆线索,形成知识网络,更能方便记忆。

26、学会观察周围:写作是源于生活的,最打动人的往往是细节之处。所以*时要多观察生活,写作时多做细节描写,才能真正为作文进行润色,让老师能眼前一亮。

27、理解各部分的关系: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引子”。第二部分简介邓稼先的生*经历和贡献。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补充。第四部分从另一个角度突出邓稼先的贡献。第五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具体写邓稼先的才能、意志、信念、精神。第六部分是全文的总结。

28、文章的中心句:“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说了就做”。

29、掌握文中的比喻句、过渡句与议论句。

30、写法:A、夹叙夹议。B、结构严谨。C、语言生动形象,精练含蓄

31、选文一、二两段起什么作用?

32、文善于用典型的语言和神态表现人物性格,请从选文中选出相应的语句。

33、选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4、注意下列的字词的读音和字形。

35、乃:于是,就。

36、见事:认清事物

37、谓:对```说

38、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

39、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

40、学习未动,兴趣先行

41、不强调进步

42、圈点强记。对诗文中的易混字、易错字,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激起有意注意,重点把握。

43、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本文全篇用第三人称,这里改用第二人称,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44、思考丘吉尔以怎样的心态来对待自己在哈罗公学的处境?

45、莎莉文老师让“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

46、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

47、文中探讨“爱”的句子有:

48、可以为师矣 古:可以 ;凭借 今:能够、许可

49、学而时习之 时:名词--状语,按时

50、温故而知新 故、新:形容词--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


小学语文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6)

——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词类活用

2、作者

3、古今异义词

4、写作特点

5、五十步笑百步: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6、卓有成效: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7、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8、因

9、亡

10、策

11、北

12、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代词,他,他们)

1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表远指,那)

14、学于余(耻学于师)(介词,表动作行为的趋向,向)

1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助词,的)

16、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词,我)

17、蚓无爪牙之利(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18、《蜀道难》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风飘逸豪放,素有“诗仙”之称。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

19、《荀子》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时期儒家学派最后一个代表人物。

20、《过秦论》贾谊:世称贾太傅、贾长沙,也称贾生。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

21、居为奇货:储存起来,当作稀奇的货物(等待高价)。居,积、储存。

22、里胥:管理乡里事物的公差。

23、科敛丁口:向百姓征税摊派费用。科敛,摊派、聚敛。科,聚敛。丁口,老百姓。丁,成年男子。

24、青麻头:和下文的“蝴蝶”、“螳螂”、“油利垯”、“青丝额”,都是上品蟋蟀的名字。

25、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离骚》)

26、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

27、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

28、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采桑子重阳》)

29、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30、今其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31、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触龙说赵太后》)

3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3、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4、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

35、歌:

36、如:

3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38、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注:人教版中为“樽”

39、羽:羽化而登仙(名作状,像长了翅膀似的)

40、泣:泣孤舟之嫠(lí)妇(使动,使……哭泣)

41、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2、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43、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

44、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45、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46、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47、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48、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49、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50、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小学语文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7)

——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 40句菁华

1、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就是置换反应。但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14、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15、单质一定不会发生分解反应。

2、离子符号:例氢离子:H+(注意:1不写出)镁离子:Mg2+三个硫酸根离子:3SO42—

3、化合反应:A+B+…==C

4、置换反应:A+BC==B+AC

5、H2(水蒸气):通过浓硫酸/通过氢氧化钠固体。

6、CuO(C):在空气中(在氧气流中)灼烧混合物。

7、NaCl(Na2SO4):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8、NaCl(CuSO4):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

9、碱的溶解性

10、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3、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27、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14、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15、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16、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17、构成物质的三种粒子:分子、原子、离子。

18、可燃性气体的验纯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试管的气体,用大拇指摁住管口移近火焰, 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则气体不纯;听到轻微的“噗”的一声,则气体已纯。用向下排气法收集氢气,经检验不纯时,要用拇指堵住管口,熄灭管内火焰再验纯,防止引爆反应瓶内气体。

19、化学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如:蒸发、挥发、溶解、潮解等。

20、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的金属是钾。

21、导电性的金属是银。

22、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23、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24、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

25、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26、从宏观和微观上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可归纳为五个不变、两个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

27、空气的组成测定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8、防治措施:①加强大气质量监测;②改善环境状况;③使用清洁能源;④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29、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是

30、造成臭氧层被破坏的原因是

31、离子

32、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

33、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

34、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

35、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

36、物质的分类:

37、根据化学式计算各原子的个数比

38、溶解度的计算

39、常用仪器的识别。

40、化合价


小学语文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8)

——八年级下册语文重点复习知识点 40句菁华

1、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清:凄清。居:停留。

3、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向西。

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斗:像北斗星一样。蛇:像蛇那样。

5、记之而去 去:离开。

6、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

7、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8、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 么依靠似的。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

9、造饮辄尽 造:一来

10、箪瓢屡空,宴如也 如:若

1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许:地方

12、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餐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13、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是:这样

14、请写出2则有关母爱的名人名言,并写出作者或出处。

15、请写出2则有关母爱的俗语。

16、请写两句描写春天的古诗句

17、《岳阳楼记》选自《 》,作者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何哉? , ;居 ,处 。......其必曰: , !”

18、《归园田居》中说,“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 ,但使愿无违。”

19、《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作者孟浩然,词中说,“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 ,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 。”

20、《长相思》作者纳兰性德,清代词人。词作抒发了作者孤寂伤感,无限思乡的情感。词中说,“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风一更,雪一更, ,故园无此声。”

21、《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引用典故的两句诗是 坐观垂钓者 、 徒有羡鱼情。 该诗的颔联是 气蒸云梦泽 , 波撼岳阳城 ;该诗的主旨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写诗人登上岳阳楼看到的波澜壮阔的画面的句子是气蒸云梦泽 , 波撼岳阳城 。 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在太*盛世出仕为官,为民谋利,深感惭愧的句子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该两句诗比喻了作者想做官却没有途径。)作者孟浩然,与王维并称“王孟”。

22、从流飘荡 从:顺,随

2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戾:到息:*息

24、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经纶:筹划反:通“返”,返回

25、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稀疏的树木枝条相互交叉掩映,有时偶尔也见到(一丝)阳光。

26、请找出文章里具体描绘富春江的“异水”“奇山”的句子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7、开篇用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28、负势竞上5、互相轩邈6、泠泠作响

29、才美不外见7、食之不能尽其材8、策之不以其道

30、执策而临之12、其真无马邪

31、俟其欣悦13、负箧曳屐14、四支僵劲不能动

32、媵人持汤沃灌16、同舍生皆被绮绣17、腰白玉之环

33、右备容臭19、烨然若神人20、略无慕艳意

34、悄怆幽邃11、以其境过清

35、静影沉璧25、此乐何极26、宠大辱偕忘

36、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7、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4、才美不外见

38、食之不能尽其材6、其真无马邪

39、四支僵劲不能动8、同舍生皆被绮绣

40、玉盘珍羞直万钱12、玉盘珍羞直万钱


小学语文知识点 40句菁华(扩展9)

——初中化学知识点 40句菁华

1、石灰石的作用:除去铁矿石中的二氧化硅

2、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4、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5、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

6、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

7、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8、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

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10、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11、物质组成与构成的三种说法:

12、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13、质量守恒定律的三个不改变: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

14、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三个条件:生成水、气体或者沉淀。

15、排放到空气中的三种气体污染物: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16、co的三种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17、铁的三种氧化物:氧化亚铁,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

18、使用酒精灯有三禁:禁止向燃着的灯里添加酒精,禁止用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禁止用嘴吹灭酒精灯。

19、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

20、空气:氮气(n2)和氧气(o2)

21、水煤气: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

22、煤气:一氧化碳(co)

23、氧化钙(cao):生石灰

24、氢氯酸(hcl):盐酸

25、碱式碳酸铜(cu2(oh)2co3):铜绿

26、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

27、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

28、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

29、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30、原子团一定是带电荷的离子,但原子团不一定是酸根(如NH4+、OH-);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团(如Cl--叫氢氯酸根)

31、盐的组成中不一定有金属元素,如NH4+是阳离子,具有金属离子的性质,但不是金属离子。

32、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33、凡是排空气法(无论向上还是向下),都一定要将导气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34、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在装药品前一定要检查气密性。

35、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地球上的总储水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只约占全球储水量的2。53%,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36、金刚石 、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由于碳原子在这些物质里的排列方式不同,即结构不同,导致它们在性质尤其是物理性质上有很大的差异。

37、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等物质都是由石墨的微小晶粒和少量杂质构成的,由于木炭和活性炭均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它们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毒气、色素以及有异味的物质等。据此,木炭和活性炭在制糖工业、食品工业、防毒面具制作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

38、碳的化学性质

39、金属材料

40、金属分类: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