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名言 60句菁华

首页 / 名言 / | 2022-12-02 00:00:00 孟子,名言

1、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2、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3、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4、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5、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6、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7、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8、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9、仁者无敌。出自《孟子》的《梁惠王上》

10、孟子曰:“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离娄上》

11、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12、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13、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5、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16、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17、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8、活到老,学到老,一生一世学不了。

19、学成巧,总是巧;装成巧,惹人笑。

20、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

21、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22、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2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4、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5、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26、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27、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2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9、民事不可缓也。

30、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31、祸福无不自我求之者。(祸害或者幸福没有不是自我找来的。)

32、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孟子的名言警句

3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34、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5、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36、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37、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38、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39、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40、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41、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42、定天下者,在乎仁政为一者也

4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44、人有不为也,而后能够有为。(孟子·离娄下)

4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6、远望之襄王而不似人君,言无人君之威仪也;就而近之而不见所畏焉,言无人君操柄之威也。

47、则为王之大夫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家,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则为王之士庶人亦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身。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

48、孟子言未有心存乎仁而遗弃其亲者,亦未有存义而後去其君者。

49、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5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51、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52、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53、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54、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55、尊贤使能,后杰在位。

56、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57、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

58、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59、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60、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孟子名言 60句菁华扩展阅读


孟子名言 60句菁华(扩展1)

——孟子名言 50句菁华

1、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2、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3、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4、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7、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8、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9、不怕学不会,只怕不肯钻。

10、钟不敲不鸣,人不学不灵。

1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2、人不劳动没出息,人不学习没长进。

13、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14、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15、学成巧,总是巧;装成巧,惹人笑。

16、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7、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18、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9、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0、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22、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2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24、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之罪

25、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26、其进锐者,其退速。(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27、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一个人把什么话都轻易地说出口,那便(要出现很多错处,对他就)不足责备了。)

28、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自我损害自我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我抛弃自我(对自我极不负职责)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29、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30、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31、是欲终之而不可得也。虽加一日愈于已,谓夫莫之禁而弗为者也。

32、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3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34、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35、孟子言凡欲天子之万乘者,且於其内取千乘,而为天子之诸侯;欲诸侯之千乘者,且於其内但取百乘而为之大夫,是亦不为少矣,何必交相争夺,慕多为胜耶

36、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37、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38、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39、远望之襄王而不似人君,言无人君之威仪也;就而近之而不见所畏焉,言无人君操柄之威也。

40、孟子退自齐梁,述尧舜之道而着作焉,此大贤拟圣而作者也。

41、有风人之托物,二雅之正言,可谓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

42、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43、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44、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45、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46、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47、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8、人皆可以为尧舜。

4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50、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孟子名言 60句菁华(扩展2)

——孟子的名言 50句菁华

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2、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上》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4、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5、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6、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7、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8、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9、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11、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12、仁者无敌。

13、惟有贤者然後乃得乐此耳。谓修尧舜之道,国家安宁,故得有此以为乐也。不贤之人,亡国破家,虽有此,亦为人所夺,故不得以为乐也。

14、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15、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做一件事情好象挖井,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泉水的话,仍然是一个废井。)

16、君子之于禽兽,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17、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8、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孟子

19、告子上食色,性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孟子》

2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21、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22、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23、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孟子

2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25、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

26、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

27、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孟子

28、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

29、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30、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31、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3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33、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34、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上》

35、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孟子·公孙丑上》

36、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孟子·公孙丑》

37、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8、友谊应当是不朽的。 ——蒂特·李维

3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语录

4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41、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42、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43、於是则慕仲尼,周流忧世,遂以儒道游於诸侯,思济斯民。然由不肯枉尺直寻,时君咸谓之迂阔於事,终莫能听纳其说。

44、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在其元。

45、胁肩谄笑,病于夏畦。

46、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

47、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48、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

49、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50、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孟子名言 60句菁华(扩展3)

——孔子老子孟子名言 40句菁华

1、朽木不可雕也。

2、不迁怒,不二过。

3、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4、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5、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6、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7、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9、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10、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11、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12、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3、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14、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5、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6、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17、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8、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1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

20、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1、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22、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23、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24、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5、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26、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7、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28、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9、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30、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32、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33、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34、孟子问王曰:今有战者,兵刃已交,其负者弃甲曳兵而走,五十步而止,足以笑百步者否。

35、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36、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37、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8、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39、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40、孟子曰: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孟子名言 60句菁华(扩展4)

——孟子的名言警句 100句菁华

1、(战国)孟子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

2、《孟子.滕文公》教人以善谓之忠。

3、《孟子.告子上》大匠诲人,必以规矩。

4、孟子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5、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6、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7、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8、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为政

9、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

10、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11、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2、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3、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14、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15、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16、士无事而食,不可也。

17、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8、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19、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20、其进锐者,其退速。

2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2、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

23、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25、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

26、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27、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9、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0、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3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2、有教无类。

33、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34、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35、听其言而观其行。

36、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37、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38、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3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0、巧言令色,鲜矣仁。

41、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4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3、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44、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45、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46、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4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8、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49、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50、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1、孟子曰: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52、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3、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4、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55、孟子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56、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57、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58、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59、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60、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61、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62、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63、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64、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65、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6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6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8、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6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70、仁者无敌。——孟子名言

71、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72、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73、富贵不能yin,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74、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

75、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76、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77、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78、孟子曰:于我心有戚戚焉!

79、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80、孟子曰:“不以规距,无以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治天下!”

81、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82、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3、以五十步笑百步

84、永言思,思孝惟则

85、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86、长幼有序

8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88、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89、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

90、仁者如射,射者正已而后发

91、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92、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93、廉者政之本矣,乃国之四维,立人之大节,仕者之大德。

94、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95、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96、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97、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98、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99、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100、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孟子名言 60句菁华(扩展5)

——孟子的经典名句大全 60句菁华

1、定天下者,在乎仁政为一者也。

2、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3、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4、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

5、人无廉耻,王法难治。

6、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7、人必自辱,而后他人辱之。

8、孟子曰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旨意合同,若此者众。

9、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10、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

11、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2、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13、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14、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1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16、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17、君子有不战,战必胜。

18、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19、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20、有风人之托物,二雅之正言,可谓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

21、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2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23、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24、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之视君如国人。君之视人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

2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26、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27、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28、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29、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30、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

31、如欲*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32、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33、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34、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35、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36、固我所愿,不敢请尔。

37、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38、人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39、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40、我知言,我善养我。

41、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

42、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43、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44、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45、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

46、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哭不忍食其肉。

47、言定天下者一道,仁政而已,不贪*,人则归之,是故文王视民如伤,此之谓也。

48、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49、附之以韩魏之家,如其自视欿然,则过人远矣。

50、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51、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52、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53、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5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55、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56、古之君子,过则改之。

57、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58、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59、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60、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孟子名言 60句菁华(扩展6)

——孟子名言名句 50句菁华

1、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2、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3、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6、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7、养心莫善于寡欲。

8、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9、仁则荣,不仁则辱。

10、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11、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1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13、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

14、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孟子

15、德不孤,必从邻。——孟子

16、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孟子

17、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孟子

18、仁则荣,不仁则辱。——孟子

19、廉者政之本矣,乃国之四维,立人之大节,仕者之大德。——孟子

20、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孟子

21、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孟子

22、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孟子

23、争地以战,*盈野;争城以战,*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孟子

2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孟子

25、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孟子

26、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27、斗争的生活使你干练,苦闷的煎熬使你醇化;这是时代要造成青年为能担负历史使命的两件法宝。 ——茅盾

28、道德不是良心的可卑的机谋,而是斗争和艰难,激情和痛苦。 ——托马斯·曼

29、人借助于科学,就可纠正自然界的缺陷。 ——梅契尼科夫

30、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3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3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33、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34、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35、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36、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37、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哭不忍食其肉。

3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39、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

40、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

41、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42、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43、廉者政之本矣,乃国之四维,立人之大节,仕者之大德。

44、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45、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46、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47、无侧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僻让之心,非人也。

48、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

49、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50、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孟子名言 60句菁华(扩展7)

——关于孟子的名言和成语 40句菁华

1、孟子的名言

2、吾善养浩然之气。

3、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4、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

6、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7、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9、定天下者,在乎仁政为一者也。

10、一肢半节: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

1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12、淫辞邪说:夸大失实的言论,荒谬的学说。

13、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着明也。

14、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15、易如反掌:象翻一下手掌那样容易。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16、仰不愧天:抬头仰望,对天无愧。指没有做过坏事,问心无愧。

17、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父母;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仇寇。

18、运之掌上:运:运动,运转。运转于手掌之上。比喻极其容易。

1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0、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21、有风人之托物,二雅之正言,可谓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

22、孟子言且令臣庶皆後去其仁义,而先且以自利,则不交相杀夺,故不足自饱餍。言必杀夺。

2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24、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25、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

26、揠苗助长: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27、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28、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29、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30、一介不取: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一点儿小东西也不拿。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

31、於是则慕仲尼,周流忧世,遂以儒道游於诸侯,思济斯民。然由不肯枉尺直寻,时君咸谓之迂阔於事,终莫能听纳其说。

32、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33、用夏变夷:夏,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诸侯国;夷,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各族。以诸夏文化影响中原地区以外的僻远部族。

34、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3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36、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37、视为寇雠:《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后因以“视为寇雠”比喻极端仇视。

38、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王以国为问,大夫以家为问,士庶人以身为问者,王称国,故以国问;大夫称家,故以家问;士庶人无称,故以身问而已。

39、膏粱文绣:指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亦泛指精细贵重的东西。语本《孟子·告子上》“《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原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原人之文绣也。”赵岐注:“膏粱,细粱如膏者也;文绣,绣衣服也。”

40、齐王舍牛:《孟子·梁惠王上》:“王(齐宣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后以“齐王舍牛”比喻帝王对臣民怀有恻隐之心。


孟子名言 60句菁华(扩展8)

——出自孟子的名言 40句菁华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2、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

3、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4、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5、则天下归之,以政伤民,民乐其亡,以梃服强,仁与不仁也。

6、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7、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8、同情他人的心,是仁的开端;羞恶的心,是义的开端;恭敬的心,是礼的开端;辨别是非的心,是智的开端。

9、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10、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1、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12、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13、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14、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15、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16、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7、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18、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19、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20、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21、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2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3、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

24、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25、正人心而存仁义,法先王而行王道。

26、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27、永言孝思,思孝惟则。

28、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29、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30、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31、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

32、逄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

33、尽心下山径之蹊闲,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

34、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

35、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36、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37、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人役而耻为役,由弓人而耻为弓,矢人而耻为矢也。如耻之,莫如为仁。

38、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39、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无能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

40、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名言 60句菁华(扩展9)

——关于孟子的名言名句大全 30句菁华

1、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2、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3、附之以韩魏之家,如其自视欿然,则过人远矣。

4、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5、则天下归之,以政伤民,民乐其亡,以梃服强,仁与不仁也。

6、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

7、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

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9、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10、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11、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12、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3、尽心知性,尽性知天。

14、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15、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16、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

17、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18、道在尔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之难。

19、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20、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21、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2、天下之本,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2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4、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2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26、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2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8、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

29、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30、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孟子名言 60句菁华(扩展10)

——关于孟子名言 30句菁华

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2、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3、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4、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5、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7、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8、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9、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10、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11、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1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3、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14、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之罪。

1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16、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17、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8、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19、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2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21、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22、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23、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24、有风人之托物,二雅之正言,可谓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

25、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26、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7、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28、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29、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30、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