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名言摘抄 40句菁华

首页 / 名言 / | 2022-12-03 00:00:00 孟子,名言,摘抄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3、仁者无敌。

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5、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6、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8、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10、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11、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12、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1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4、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15、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6、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公孙丑上》

17、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上》

18、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上》

19、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20、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为政。

21、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孟子·离娄下》

22、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23、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孟子·告子上》

24、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25、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26、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27、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28、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

29、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30、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

31、斗争的生活使你干练,苦闷的煎熬使你醇化;这是时代要造成青年为能担负历史使命的两件法宝。——茅盾

32、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33、我们最值得自豪的不在于从不跌倒,而在于每次跌倒之后都爬起来。

34、人的一生就是这样,先把人生变成一个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法国

35、凡事有利必有弊;有得必有失;肯吃亏不是痴人,只有付出才有收获,须知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36、青年是学习智慧的时期,中年是付诸实践的时期。——卢梭

37、人类是天生社会性动物。——亚里士多德

38、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39、友谊应当是不朽的.。——蒂特·李维

40、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孟子的名言摘抄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孟子的名言摘抄 40句菁华(扩展1)

——孟子的名言 50句菁华

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2、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上》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4、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5、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6、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7、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8、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9、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11、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12、仁者无敌。

13、惟有贤者然後乃得乐此耳。谓修尧舜之道,国家安宁,故得有此以为乐也。不贤之人,亡国破家,虽有此,亦为人所夺,故不得以为乐也。

14、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15、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做一件事情好象挖井,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泉水的话,仍然是一个废井。)

16、君子之于禽兽,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17、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8、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孟子

19、告子上食色,性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孟子》

2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21、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22、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23、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孟子

2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25、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

26、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

27、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孟子

28、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

29、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30、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31、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3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33、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34、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上》

35、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孟子·公孙丑上》

36、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孟子·公孙丑》

37、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8、友谊应当是不朽的。 ——蒂特·李维

3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语录

4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41、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42、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43、於是则慕仲尼,周流忧世,遂以儒道游於诸侯,思济斯民。然由不肯枉尺直寻,时君咸谓之迂阔於事,终莫能听纳其说。

44、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在其元。

45、胁肩谄笑,病于夏畦。

46、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

47、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48、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

49、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50、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孟子的名言摘抄 40句菁华(扩展2)

——孟子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仁者无敌。

2、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3、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5、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6、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7、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8、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9、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10、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1、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1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13、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14、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15、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16、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1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8、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9、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0、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21、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22、其进锐者,其退速。

23、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24、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也。

25、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

26、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27、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28、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

29、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0、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31、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

32、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33、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5、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36、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37、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38、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39、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40、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的名言摘抄 40句菁华(扩展3)

——孟子的名言名句 40句菁华

1、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2、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4、成功的秘诀就是每天都比别人多努力一点。 ——台湾长鸿益集团厂训

5、友谊应当是不朽的。 ——蒂特·李维

6、当你跌到谷底时,那正表示,你只能往上,不能往下!

7、人和人之间,最痛心的事莫过于在你认为理应获得善意和友谊的地方,却遭受了烦扰和损害。 ——拉伯雷

8、青年是学习智慧的时期,中年是付诸实践的时期。 ——卢梭

9、人类是天生社会性动物。 ——亚里士多德

10、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 ——郑振铎

11、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冯梦龙

12、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13、人人都可以当尧舜这样的好人。

14、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15、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16、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17、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1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1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0、尽信书,不如无书。

21、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2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4、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2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6、如欲*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27、贤者而後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28、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2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0、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31、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32、有风人之托物,二雅之正言,可谓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

33、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34、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35、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36、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37、则为王之大夫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家,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则为王之士庶人亦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身。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

38、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39、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40、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的名言摘抄 40句菁华(扩展4)

——关于孟子的名言和成语 40句菁华

1、孟子的名言

2、吾善养浩然之气。

3、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4、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

6、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7、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9、定天下者,在乎仁政为一者也。

10、一肢半节: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

1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12、淫辞邪说:夸大失实的言论,荒谬的学说。

13、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着明也。

14、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15、易如反掌:象翻一下手掌那样容易。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16、仰不愧天:抬头仰望,对天无愧。指没有做过坏事,问心无愧。

17、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父母;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仇寇。

18、运之掌上:运:运动,运转。运转于手掌之上。比喻极其容易。

1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0、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21、有风人之托物,二雅之正言,可谓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

22、孟子言且令臣庶皆後去其仁义,而先且以自利,则不交相杀夺,故不足自饱餍。言必杀夺。

2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24、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25、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

26、揠苗助长: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27、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28、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29、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30、一介不取: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一点儿小东西也不拿。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

31、於是则慕仲尼,周流忧世,遂以儒道游於诸侯,思济斯民。然由不肯枉尺直寻,时君咸谓之迂阔於事,终莫能听纳其说。

32、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33、用夏变夷:夏,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诸侯国;夷,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各族。以诸夏文化影响中原地区以外的僻远部族。

34、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3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36、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37、视为寇雠:《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后因以“视为寇雠”比喻极端仇视。

38、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王以国为问,大夫以家为问,士庶人以身为问者,王称国,故以国问;大夫称家,故以家问;士庶人无称,故以身问而已。

39、膏粱文绣:指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亦泛指精细贵重的东西。语本《孟子·告子上》“《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原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原人之文绣也。”赵岐注:“膏粱,细粱如膏者也;文绣,绣衣服也。”

40、齐王舍牛:《孟子·梁惠王上》:“王(齐宣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后以“齐王舍牛”比喻帝王对臣民怀有恻隐之心。


孟子的名言摘抄 40句菁华(扩展5)

——孟子的名言语录 40句菁华

1、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离娄上》

2、胸中正,则眸子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吒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庚哉?

3、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4、自暴者不可有信也,自弃者不可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孟子·离娄上》

5、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6、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

7、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孟子·梁惠王上》

8、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孟子》

9、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上》

10、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11、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

12、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孟子·尽心下》

13、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14、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上》

15、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孟子·滕文公下》

16、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

17、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18、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19、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斯孔子受之矣。——《孟子·万章》

20、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2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孟子·告子上》

22、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2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24、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上》

25、仰不愧于天,俯不怍(惭愧)于地。

26、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孟子·离娄下》

27、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28、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29、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30、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4、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35、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3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37、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38、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39、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0、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孟子的名言摘抄 40句菁华(扩展6)

——孟子中的成语 40句菁华

1、函矢相攻——指自相矛盾

2、以理服人——用道理来说服人。

3、舍己芸人——指看重别人,轻视自己。

4、辞尊居卑——辞:推却。不受尊位,甘居卑下。

5、天与人归——旧指帝王受命于天,并得到人民拥护。

6、进锐退速——锐:迅速。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

7、不愧不怍——愧、怍:惭愧。形容光明正大,问心无愧

8、疾病相扶——有病的互相扶助。指患难时互相关心帮助

9、赤子之心——赤子:初生的婴儿。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

10、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

11、洪水猛兽——猛兽:残食人畜的野兽。比喻极大的祸害。

12、求全之毁——毁:毁谤。一心想保全声誉,反而受到了毁谤。

13、地丑德齐——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14、掩鼻而过——捂着鼻子走过去。形容对腥臭肮脏的东西的嫌恶。

15、仰不愧天——抬头仰望,对天无愧。指没有做过坏事,问心无愧。

16、仰事俯畜——上要侍奉父母,下要养活妻儿。泛指维持一家生活。

17、弃甲曳兵——丢掉盔甲,拖着武器。形容打败仗狼狈逃跑的样子。

18、摩顶放踵——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

19、先知先觉——知:认识;觉:觉悟。指认识事理较一般人为早的人。

20、大有作为——作为:做出成绩。能够极大地发挥作用,作一番贡献。

21、当务之急——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

22、救民水火——救:拯救;水火:水深火热。从水深火热中拯救老百姓

23、勃然变色——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然生气,变了脸色。

24、深恶痛疾——恶:厌恶;痛:痛恨。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25、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26、饱食暖衣——饱食:吃得饱;暖衣:穿得暖。形容生活宽裕,衣食丰足。

27、被发缨冠——来不及将头发束好,来不及将帽带系上。形容急于去救助别人。

28、秋毫之末——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

29、阿其所好——阿:曲从;其:他的;好:爱好。指为取得某人的好感而迎合他的爱好。

30、不为已甚——已甚:过分。不做过分的事,要适可而止。多指对人的谴责或处罚要适可而止

31、饿殍遍野——殍:人饿死后的尸体。到处是饿死的人。形容老百姓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

32、殷鉴不远——殷:指商朝后期;鉴:镜子。指殷商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为借戒。后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

33、手舞足蹈——蹈:顿足踏地。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

34、金声玉振——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比喻音韵响亮、和谐。也比喻人的知识渊博,才学精到。

35、出类拔萃——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36、距人千里——距:通“拒”,拒绝。形容傲气十足,不愿与人接近或毫无商量的余地

37、一介不取——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一点儿小东西也不拿。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

38、引而不发——引:拉弓;发:射箭。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于启发引导。也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以待时机。

39、不忘沟壑——沟壑:山沟。念念不忘为正义而死,弃尸山沟。形容有为正义献身的思想准备。也比喻人发迹之后不忘过去贫贱的日子。

40、为渊驱鱼——原比喻残暴的统治迫使自己一方的百姓投向敌方。现多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过来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


孟子的名言摘抄 40句菁华(扩展7)

——感恩的名言摘抄 40句菁华

1、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报母恩。

2、家是父亲的王国,母亲的世界,儿童的乐园。

3、感激是扇没有上锁的门,不需要钥匙便能打开。

4、家庭之所以重要,主要是因为它能使父母获得情感。

5、用感激的心去赢得微笑,用幸福的微笑去面对人生。

6、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7、会感恩的人,才懂得珍惜;会珍惜的人,才能够快乐。

8、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9、感谢命运,感谢人民,感谢思想,感谢一切我要感谢的人。

10、您因材施教,善启心灵。我们捧着优异的成绩,来祝贺您的胜利!

11、尊重他人的、有责任感的孩子,产生于爱和管教适当结合的家庭中。

12、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懂得,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便可以少犯错误。

13、传播知识,就是播种希望,播种幸福。老师,您就是这希望与幸福的播种人!

14、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

15、每个人都应该置心于大千世界,感激万物,这样你才能从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16、感恩是一种美德;感恩更是一则芬芳的誓言;感恩是一种幸福;感恩更是一个永恒的支点。

17、感恩是一种美好的品德;感恩更是一则芳喷鼻的誓词;感恩是一种福祉;感恩更是个永恒的支点。

18、我只想要有一双抹泪的手,您却给了我整个温暖的怀抱。我会永远等待下去,直到能亲口说上一句:谢谢!

19、有如从朔风凛冽的户外来到冬曰雪夜的炉边;老师,您的关怀,如这炉炭的殷红,给我无限温暖。我怎能不感谢您。

20、你不努力,永远不会有人对你公*,只有你努力了,有了资源,有了话语权以后,你才可能为自己争取公*的机会。

21、感恩是一种心态,犹如口渴时喝一杯绿茶,甘甜解渴,清香沁肺;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

22、生活总会有无尽的麻烦,请你不要无奈,因为路还在,梦还在,我们还在。所以请你怀着感恩的心,尽情欣赏路上的美好风景。

23、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象!她们的心始终一样,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24、一父养十子,十子养一父。

25、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

26、精彩完美的人生,是拥有感激的人生。

27、珍惜才能拥有,感恩才能天长地久。

28、生命从灵魂意义上来说,是由无数个感动构成的。

29、懂得怀抱感激,才会有人生的信念,生命的动力。

30、拥有感恩的心情去生活,让自己快乐,更让别人感到快乐!

31、真正感恩的心,是依教奉行。感恩与慈悲的意念,*时就要养成。

32、活在世上,我们应该懂得感恩。懂得了感恩,你才会体会到幸福,你才会体会到快乐。

33、“爱”跟“感恩”是宇宙的中心,“爱”跟“感恩”能恢复社会安定、世界和*。

34、陪伴孩子成长,就是重回生命最初的快乐时光,是一件多么值得我们感恩的事情啊!

35、时间是我们的爱神;邮局是我们的月老;手机是我们的媒娘;未来是我们的红地毯;我感谢他们把你带到我身边,我的心也因有你,而对这个感恩节特别满足!

36、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既然无处可躲,不如傻乐。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丰子恺

37、如果有些人不懂感恩,那就别为他们做任何事。我们确实会无缘无故的去爱人,确实会为情感付出。所做的一切,不一定需要他回报什么,但至少你做的一切不是白费,更不是让白眼狼得瑟反手伤害你。被你付出过的人伤害,大概是最痛的……所以,爱谁都可以,但别爱白眼狼。不懂感恩,就不配被爱。——陆琪

38、对于敌人,无论他们用多么卑鄙的手段对我们,但是我们还是要感恩,因为他们的卑鄙,让我们学会了许多东西;对于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人都要感恩,感恩我们的父母,给予我们生命,赋予我们正直的'品格,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感恩身边的朋友们,在困难的时候帮助了我们,感恩我们的爱人,谢谢你那么爱我们,宠我们,让我们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39、感恩生命,珍惜拥有的幸福;感恩亲情,回味扶持的快乐;感恩师友,表达真挚的谢;感恩生活,丰富人生的阅历;感恩自然,营造和谐的天地;感恩社会,传递爱心的火把;感恩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我们要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因为感恩,心灵才会得到净化,人性才会闪光,灵魂才能升华。

40、人生永远不必烦恼,因为天在你寒冷时使棉麻生长,让你能御寒。在你饥饿时长出食物令你果腹。在你不开心时让你有朋友能陪你解开心结。而你就应该用自己的精力去回报上天。


孟子的名言摘抄 40句菁华(扩展8)

——爱的诗句或名言摘抄 40句菁华

1、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2、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

3、在天原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4、问相思、他日镜中看,萧萧发。

5、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

6、人如风後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7、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8、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

9、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0、若待得君来向此,花前对酒不忍触。

1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12、已过清明风未转,妾处春寒,郎处春应暖。

13、独断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14、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15、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16、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17、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18、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19、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2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1、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22、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23、美人金梯出,素手自提筐。

24、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5、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26、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27、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

28、要是童年的日子能重新回来,那我一定不再浪费光阴,我要把每分每秒都用来读书。——泰戈尔

29、用心念书,是为了避免成为不中用的人。——纪伯伦

3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31、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章学诚

32、饱食、暖衣而无书教,则近于禽兽。——孟子

33、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34、读书对于智慧,就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爱迪生

35、感情是两颗灵魂的结合。——约翰生

36、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罗曼·罗兰

37、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38、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张之洞

39、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40、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爱的诗句或名言摘抄2

  1.读书是最好的学习。追随伟大人物的思想,是最富有趣味的一门科学。——普希金


孟子的名言摘抄 40句菁华(扩展9)

——关于孟子的名言名句大全 30句菁华

1、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2、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3、附之以韩魏之家,如其自视欿然,则过人远矣。

4、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5、则天下归之,以政伤民,民乐其亡,以梃服强,仁与不仁也。

6、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

7、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

8、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9、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10、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11、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12、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3、尽心知性,尽性知天。

14、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15、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16、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

17、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18、道在尔而求诸远,事在易而求之难。

19、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

20、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21、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2、天下之本,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2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4、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25、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26、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2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8、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

29、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30、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