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彼:那个。此:这一个。
2、离违:背离,指刘备和荆州将领不同心协力。
3、请得:意思是“希望能够”。请,允许我。得,能够。吊:慰问(死者的亲属)。
4、论:谈论。天下事势:就是天下形势。
5、行将:即将。
6、托:托身,依靠。
7、子瑜:诸葛瑾,字子瑜。
8、见:谒见。柴桑:古地名,故城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当时孙权在此驻军。
9、海内大乱:指汉末黄巾起义以及随后军阀割据的局面。海内,四海之内,指*。
10、断:决断,决定。
11、十万之众:这里指全吴的军队。
12、抗此难:顶住这场灾难。难,灾难,患难。
13、者,语气词,用在表示时间的词之后,表停顿,没有意义。奉辞伐罪:奉皇帝的命令讨伐有罪的人。曹操南击刘表,是打着汉献帝的旗号的。
14、不顺:不顺乎理。
15、且:连词,况且。大势:优越的形势。以:介词,凭借。
16、不足:不值得。与:介词,和,后面省略了代词“之”,“与图大事”就是“与之图大事”。
17、何以言之:就是“以何言之”,凭什么这样说呢?之,代词,代鲁肃可迎操而孙权不可迎操这件事。
18、失:“使……失去”,动词的使动用法。孤:王侯自称。
19、时:当时,这时。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舒城县)人。孙权的主将和谋臣,他在二十几岁时就是东吴的重要将领,吴人称之为“周郎”。赤壁之战这一年,周瑜33岁。受使:接受使命。番阳:县名,今江西省波阳县。
20、托名汉相:假托汉朝宰相的名义。托名,假托……名义。
21、兼仗:又依靠。兼,又。仗,依仗、依靠。父兄之烈:指孙权的父亲孙坚、哥哥孙策的功业。孙权江东割据的基础是孙坚打下的,孙坚死后,孙策统领所部,割据江东。烈,功业。
22、兵精:军队精锐。足用:物质充足。用,名词,物资。
23、马超、韩遂尚在关西:指当时马超、韩遂割据凉州(今甘肃省一带)。关西:函谷关以西。
24、为:成为。
25、仗:依靠、凭借。舟楫:泛指战船。楫,船桨。
26、此天以君授孤也:这是上天把你赐给我。意思是说,天要让我成功,所以给我配备了这么一个得力的辅弼之臣。
27、复:又,再。
28、料:估计。虚实:指真假。
29、且:并且。已久疲:久已疲惫。
30、难卒合:难以一下子集合起来。卒,突然、一下子,后来写作“猝”。
31、子敬:鲁肃的字。程公:程普,他原是孙坚手下的将军,所以孙权尊称他为“程公”。前发:先出发。
32、办之:对付他(曹操)。办,治、对付。之,代词,代曹操。者:助词,表示假设。决:决战。
33、以……为……:派……任……。左右督:正副统帅。督,当时军队的统帅。
34、逆:迎,这里是“迎击”的意思。
35、助:协助。画:谋划、筹划。方略:策略。
36、不利:失利。
37、盖:黄盖。最著前:居于最前面。著,居于。
38、中江:江中心。举帆:拉起船帆。
39、吏士:下级军官和士兵。立观:站着观看。
40、顷之:一会儿,顷刻之间,这个“之”只起凑足音节的作用,没有意义。
41、坏:崩溃。
42、华容道:通到华容县的路。华容,指古华容县,在今湖北省潜江市西南,非指今华容县(在今湖南省北部)。步走:从陆路败逃。
43、兼:兼有。饥:饥饿。疫:疾病。
44、理清课文条理,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
45、多媒体显示自制幻灯片,检查生字读音。
46、鹏博士显示问题:赤壁之战发生在什么时候?交战双方是哪些人?战争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如何?
47、指名读第一段,读后同学评议。
48、这节课我们要了解周瑜和黄盖是用怎样的计策打好火攻这一仗的?
49、火攻这一仗是怎样进行的?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八、九自然段,着重理解风和火的关系。
50、启发谈话:要想把事情讲得清楚明白,要按一定的顺序来讲。对于赤壁之战,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呢?
——《赤壁之战》的原文及译文 60句菁华
1、初:当初,常用在追述往事的开头。
2、言于……曰:对……说。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省富阳县)人。父坚,为长江太守。兄策,割据江东,封吴侯。孙策死亡,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占据江东。赤壁之战时,年仅27岁。
3、荆州:东汉的一个行政区,领有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长沙、武陵、章陵等八郡,也就是现在的湖北、湖南两省及贵州的东部,州治在南阳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国:指孙权割据的东吴。当时孙权虽未称帝,但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所以能称“国”。与:介词,跟,同。邻接:比邻接壤。
4、上:指刘琮、刘琦、刘备等。下:指军中诸将。齐同:一致。
5、宜:应该。抚安:抚慰。
6、离违:背离,指刘备和荆州将领不同心协力。
7、闻:听说。向荆州:指向荆州进军。
8、晨夜兼道:主语是鲁肃。晨夜,日夜。兼道,一天赶两天的路程。
9、宣:传达,说明。旨:意旨、意图。
10、苍梧:郡名,郡治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市。太守:郡的长官。有旧:有交情。旧,指交情。
11、为:介词,替。计:打算。
12、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郡(今山东省沂水南)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刘备的主要谋臣,赤壁之战时年仅28岁。谓……曰:对……说。谓后面不紧接所说的话,曰则与所说的话紧接。
13、避乱:躲避战乱。江东:指长江下游一带地方。
14、收众:招收人马。汉南:汉水以南,这里指刘备投奔刘表后在樊城、新野驻军,积聚了一些力量。“江东”“汉南”的前面都省掉一个介词“于”。
15、此句指刘琮降曹,荆州被曹操占据,刘备失去抵抗的地盘。用武:施展才能。
16、王室之胄:王室的后代。刘备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胄:后代。
17、盖世:超过当世,没有人比得过。
18、战士还者:失败回来的战士,“还”是修饰中心词“战士”的。关羽水军:荆州被曹操占领后,刘备派关羽乘船数百艘,从水路到江陵,这部分军队未受损失。关羽,字云长,刘备手下的将领。精甲:精兵。甲,铠甲,这里代兵士。
19、合:集合。江夏:郡名,今湖北省黄冈市一带,刘琦做江夏太守,驻军于此。
20、众:这里指军队。远:指远道。疲敝:疲劳不堪。敝,坏,这里指疲劳到极点的意思。
21、必蹶上将军:《孙子兵法·军事篇》“五十里而争利。必蹶上将军。”蹶,跌倒、挫折,这里是使动用法,“使蹶”。上将军,指“主帅”。
22、逼,迫。兵势,军队的势力。耳:罢了,语气词。
23、束:绑起手来。表示就擒,指投降。
24、治:治理、训练。
25、方:将要。会猎:一同打猎,这里是会战的委婉说法。于:介词,在。
26、张昭:字子布,孙权的谋臣。
27、不顺:不顺乎理。
28、且:连词,况且。大势:优越的形势。以:介词,凭借。
29、悉浮以沿江:把(这些战船)全部沿江摆开。悉,全部。浮,使动用法,后面省略代词“之”,使船浮,就是开动船只的意思。以,同“于”,在。
30、愚:对自己的谦称。谓:说,认为。迎之:迎接他,即投降他。之,代词,代曹操。
31、下曹从事:各曹从事中最低的官员。曹,古时官署内分科办事的单位。从事,“曹”的长官。
32、从吏卒:使吏卒跟在后面,意思是带着吏卒。从,跟随,这里是使动用法,“使……跟随”的意思。
33、托名汉相:假托汉朝宰相的名义。托名,假托……名义。
34、其实:他的实质。其,他的,代词。实,实质。
35、以:介词,凭借。神武:超人的武略,指军事才能。雄才:杰出的才干。
36、横行:纵横驰骋。
37、汉家:汉朝。除残去秽:翦除残暴,去掉污秽。残,残暴。秽,丑恶。“残”“秽”在这里比喻坏人。
38、马超、韩遂尚在关西:指当时马超、韩遂割据凉州(今甘肃省一带)。关西:函谷关以西。
39、仗:依靠、凭借。舟楫:泛指战船。楫,船桨。
40、盛寒:严寒。
41、势不两立:根据情势,双方不能同时存在。势,情势、状况。两,双方。
42、是夜:这天晚上。
43、开此议:提出这种主张。开,提出。议,主张。
44、以实:根据实际情况。校:核对。之:代词,代曹操的军力。
45、公瑾:周瑜的字。
46、邂逅:副词,偶然、万一。不如意:指战事不利。
47、便还就孤:就回到我这里来。还,回来。就,走近、靠近。
48、赞军校尉:官名,相当于参谋长。
49、与:介词,后面省略代词“之(敌军)”。
50、指言:指点着、谈论着。
51、使:派,驱使。羸兵:体弱的兵。负:背。
5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53、我们首先要学习的一篇课文是《赤壁之战》。赤壁是在今天湖北省武昌县西赤矶山。据历史记载,东吴的孙权以三万军队打败了曹操的八十万军队,孙权是怎样打败曹操的,他为什么能打败曹操,学习了课文你就能够知道。
54、提出不懂的问题。
55、讨论分段。
56、说说这段话讲了什么。
57、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58、为什么说火攻是个好主意?请同学们用自己话说一说。
59、启发谈话:要想把事情讲得清楚明白,要按一定的顺序来讲。对于赤壁之战,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呢?
60、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后讨论。
——《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原文及译文 40句菁华
1、阳晋:齐国城邑,在今山东菏泽西北。
2、秦昭王:即秦昭襄王,名则。
3、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4、亡走燕:逃到燕国去。
5、幸于赵王:被赵王宠爱。幸,宠幸。
6、宜可使:可供差遣。宜,适宜。
7、均之二策:衡量这两个计策。均,衡量。之,这。
8、美人:指秦王的姬妾。
9、瑕:玉上的斑点或裂痕。
10、负:倚仗。
11、修敬:致敬。
12、间(jiàn):抄小路,与上文“从径道亡”相应。
13、立:立刻。
14、毕礼而归之:举行完廷见的外交大礼然后送他回国。
15、度道里会遇之礼毕:估算前往渑池的路程和会谈完毕的时间。道里,路程。
16、绝秦望:断绝秦国要挟胁迫的念头。
17、好音:喜欢音乐。
18、靡:倒下,这里指后退。
19、竟酒:直到酒宴完毕。
20、盛设兵:多布置军队。
21、争列:争位次的高下。
22、刎(wěn)颈之交:指能够共患难、同生死的朋友。刎颈,杀头。刎,割。
23、齐几:齐国的几邑。按:廉颇伐齐几,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不载,而卷四十三《赵世家》记为“攻魏之几邑”。《集解》认为几邑“或属齐或属魏”。清梁玉绳《史记志疑》则认为“几是魏邑。……此作‘齐几’误。”
24、用事者:当权管事的人。
25、纵:纵容,放纵。
26、坚壁:坚守营垒。
27、国:国都。
28、胶柱鼓瑟:比喻但守死法,不知变通。柱是琴瑟类乐器上卷弦的木柱。“胶柱”就是把卷弦的木柱粘死,不能转动,也就无法调节弦的高低。
29、将括:让赵括为将。
30、东向:坐西面东。古时帝王以南向为尊,公侯将相以东向为尊。
31、栗腹伐赵兵败事,可参见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卷四十三《赵世家》及《战国策·燕策三》。
32、代雁门:代地的雁门郡。
33、辄(zhé):立即。
34、强:勉强。
35、委:抛弃。
36、陈:同“阵”。
37、走:赶跑。
38、关于李牧之死,《战国策·秦策四、五》所记与此不同,可参阅。
39、处死:如何对待死。处,处理,对待。
40、发:发作,表现。
——《六国论》原文及译文 30句菁华
1、终:最后。
2、义:形容词作名词,坚持正义。
3、速:招致。
4、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
5、谗:小人的坏话。
6、殆:快要。
7、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存亡的命运。数,天数。理,命运。
8、礼:礼待。名为动。
9、势:形势。
10、为:治理
11、故事:旧例。
12、当:如果
13、为国者,无[通“毋”,不要]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4、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它的实际数目]亦百倍。
1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智谋和力量]孤危,
16、后秦击赵者再.[两次]
17、赂秦而力亏[使……亏损,使动用法],破灭之道也。
18、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作动,保全]
19、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名作动,坚持正义]不赂秦
20、惜其用武而不终[形作动,坚持到底]也。
21、日削月[名作状,一天天,一月月]割,以趋于亡
22、苟以[介词,凭着]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3、惜其用武而[转折连词,却]不终也。
24、有如此之势,而[转折连词,却]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25、苟以天下之大,而[转折连词,却]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6、向使三国各爱其[代词,自己的]地
27、其[代词,代六国]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28、当与秦相较,或[或许,副词]未易量。
29、良将犹(副词,还)在
30、始(才,副词)速祸焉
——屈原《离骚》译文及注释 50句菁华
1、高阳:颛顼之号。
2、朕:我。
3、摄提:太岁在寅时为摄提格。此指寅年。
4、贞:正。
5、降(hōng):降生。
6、内美:内在的美好品质。
7、汩(gǔ):水疾流的样子,此处用以形容时光飞逝。
8、不吾与:宾语前置,即“不与吾”,不等待我。
9、搴(qiān):拔取。
10、忽:迅速的'样子。
11、荃(quán):香草名,喻楚怀王。
12、齌(jì)怒:暴怒。
13、亩(mǔ):二百四十步为亩。
14、留夷、揭车:均为香草名。
15、信姱(kuā):诚信而美好。
16、练要:心中简练合于要道。
17、修姱(kuā):洁净而美好。
18、偭(miǎn):违背。
19、错:通“措”,措施,指先圣之法。
20、绳墨:正曲直之具。
21、回:调转。
22、缤纷:极言多。
23、常:恒常之法。
24、犹:尚且。
25、众:众人。
26、济:渡过。
27、《九辩》《九歌》:相传是启从天上偷带到人间的乐曲。
28、授:任用。
29、阽(diàn):临危,遇到危险。
30、当:遇。
31、茹(rú):柔软。
32、若木:日所入之处的树木。
33、先戒:在前面警戒。
34、飞腾:腾空而飞。
35、次:住宿。
36、信修:诚然美好。
37、珵美:即“美珵”,美玉。
38、粪壤:粪土。
39、怀:馈。
40、宁戚:春秋时卫人,齐桓公认为贤人,以他为卿。
41、他故:其他的理由。
42、聊:姑且。
43、上下:到处。
44、琼爢(mí):玉屑。
45、邅(zhān):楚地方言,转向。
46、不周:山名,在昆仑西北。
47、西海:神话中西方之海。
48、神:神思,指人的精神。
49、乱:终篇的结语。
50、已矣:绝望之词,谓“算了吧”。
——屈原《招魂》的详细译文 40句菁华
1、离:通“罹”,遭遇。殃:祸患。
2、帝:上帝。巫阳:古代神话中的巫师。
3、辅:帮助。特指上天辅助人间帝王。
4、些(suō):语尾助词,疑同今民歌中"啰"音。洪兴祖补注“凡禁咒句尾皆称些,乃楚人旧俗。”
5、离:同“罹”,遭。
6、醢(haǐ):肉酱。
7、封狐:大狐。
8、藂(cóng):聚集。菅(jiān):一种野草,细叶绿花褐果。
9、致命:上报。
10、土伯:地下王国的神灵。约:弯曲。一说,尾也。一说,肚下肉块。
11、秦篝:秦国出产的竹笼,用以盛被招者的衣物。齐缕:齐国出产的丝线,用以装饰“篝”。
12、反:同“返”。
13、网户:刻镂网状空格的门户。朱缀:交缀处涂上红色。
14、崇:通“丛”。
15、迅:通“洵”,真正。
16、盛鬋(jiǎn):浓密的鬓发。鬋,下垂的鬓发。
17、謇:发语词。
18、曼:长。睩(lù):眼珠转动。
19、靡:细致。腻:光滑。理:肌肤。
20、桷(jué):方的椽子。
21、文:同:“纹”,指波纹。
22、轩:有篷的轻车。辌(liàng):可以卧息的安车。低:通“抵”,到达。
23、薄:草木丛生。
24、鹄酸:据闻一多校,当作“酸鹄”。鹄,天鹅。臇(juàn):少汁的羹。
25、涉江、采菱:楚*曲名。
26、嬉光:形容撩人的目光。眇:通“妙”。
27、陆离:形容色彩斑斓。
28、衽:衣襟。交竿:衣襟相交如竿。
29、搷(tián):猛击。
30、吴歈(yú):吴地之歌。蔡讴:蔡地之歌。
31、组:系佩饰的丝带。缨:帽带。
32、枭:博戏术语。成枭棋则可取得棋局上的鱼,得二筹。牟:取。
33、犀比:犀角制的带钩,用作赌胜负的彩注。一说用犀角制成的。
34、错:错落安置。
35、汩(yù):形容匆匆而行。
36、菉:通“绿”。苹:一种水草。
37、长薄:杂草丛生的林子。
38、悬火:焚林驱兽的火把。
39、淹:留。
40、湛湛:水深的样子。
——《离骚》高中课文原文 30句菁华
1、离骚:犹离忧。王逸《楚辞章句·离骚序》:离,别也;骚,愁也。此题目之义,历来多有争议。
2、朕:我。皇考:已故父亲的尊称。一说指太祖或曾祖。皇,美,即光明,伟大。
3、摄提:太岁在寅时为摄提格。此指寅年。贞:正当。孟陬(zōu):夏历正月。
4、纫(rèn):草有茎叶可做绳索。秋兰:香草名。即泽兰,秋季开花。
5、不吾与:即“不与吾”。与,等待。
6、搴(qiān):摘。阰(pí):山坡。
7、代序:不断更迭。
8、迟暮:衰老。
9、抚:趁,凭。
10、骐(qí)骥(jì):骏马。
11、道(dǎo):通“导”,引导。
12、维:通“唯”,只。纫:结成绳索。夫:彼。蕙(huì)茝(chǎi):均为香草名。
13、耿介:光明正大。
14、忽:急,犹言“匆忙地”。
15、齌(jì)怒:暴怒。
16、謇(jiǎn)謇:忠贞直言貌。
17、树:种植。
18、冀:希望。峻茂:高大茂盛。
19、顑(kǎn)颔(hàn):因饥饿而面黄肌瘦的样子。
20、服:做,从事。
21、纕(xiāng):佩带。
22、浩荡:放荡自恣,不深思熟虑的样子。
23、谣:诋毁。诼(zhuó):诽谤。
24、绳墨:正曲直之具。曲:斜曲。
25、溘(kè):忽然。流亡:随水漂流而去。
26、前世:古代。
27、圜(yuán):同“圆”。周:合,相合。
28、尤:过错。攘:取,指不推辞,忍受。诟(gòu):咒骂,耻辱。
29、错落变化的句子结构
30、深深植根于现实盼积极浪漫主义
——《醉翁亭记》原文及翻译赏析 30句菁华
1、皆:副词,都。
2、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3、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4、潺潺(chán):流水声。
5、酿泉:泉的名字。因水清可以酿酒,故名。
6、回:回环,曲折环绕。
7、临:靠近。
8、作:建造。
9、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10、自谓:自称,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
11、年又最高:年纪又是最大的。
12、夫(fú):语气助词,无实意,多用于句首。
13、归:聚拢。
14、晦:昏暗。
15、发:开放。
16、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17、洌(liè):清澈。
18、陈:摆开,陈列。
19、射:这里指投壶,古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20、归:返回,回家。
21、翳(yì):遮盖。
22、鸣声上下:意思是鸟到处叫。上下,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
2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
24、谓:为,是。
25、蔚然而深秀者:表并列
26、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表承接
27、溪深而鱼肥:表并列
28、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表承接
29、泻出于两峰之间者:助词,的
30、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