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阳:颛顼之号。
2、摄提:太岁在寅时为摄提格。此指寅年。
3、孟:开始。
4、锡(xī):赐。
5、内美:内在的美好品质。
6、代序:指不断更迭。
7、惟:思虑。
8、踵武:足迹,即脚印。
9、齌(jì)怒:暴怒。
10、正:通“证”。
11、既:本来。
12、峻:长。
13、芜(wú):荒芜。
14、冉冉(rǎn rǎn):渐渐。
15、练要:心中简练合于要道。
16、法:效法。
17、众女:喻群臣。
18、偭(miǎn):违背。
19、绳墨:正曲直之具。
20、异道:不同的道路。
21、厚:厚待。
22、陆离:修长而美好的样子。
23、缤纷:极言多。
24、众:众人。
25、《九辩》《九歌》:相传是启从天上偷带到人间的乐曲。
26、五子:指夏康等兄弟五人。
27、羿:指后羿。
28、日:天天。
29、用而:因而。
30、私阿:偏私。
31、上征:上天远行。
32、修远:长远。
33、后:在后面。
34、蔽:掩盖。
35、绁(xiè):拴,系。
36、高丘:高山。
37、春 宫:东方青帝的居舍。
38、保:依仗。
39、有娀(sōng):传说中的上古国名。
40、鸣逝:边叫边飞。
41、远集:远止。
42、闺中:女子居住的内室。
43、信修:诚然美好。
44、九州:泛指天下。
45、女:美女。
46、吉故:明君遇贤臣的吉祥故事。
47、矱(yuē):度。
48、咎繇(jiù yáo):夏禹之臣。
49、晏:晚。
50、未央:未尽。
51、折:摧毁。
52、直:竟然。
53、他故:其他的理由。
54、羞:通“馐”,指美食。
55、象:象牙。
56、晻蔼(ǎn ǎi):旌旗蔽日貌。
57、翼:古代一种旗帜。
58、委蛇(wēi yí):旗帜飘扬舒卷的样子。
59、乱:终篇的结语。
60、国无人:国家无人。
——屈原《离骚》译文及注释 50句菁华
1、高阳:颛顼之号。
2、朕:我。
3、摄提:太岁在寅时为摄提格。此指寅年。
4、贞:正。
5、降(hōng):降生。
6、内美:内在的美好品质。
7、汩(gǔ):水疾流的样子,此处用以形容时光飞逝。
8、不吾与:宾语前置,即“不与吾”,不等待我。
9、搴(qiān):拔取。
10、忽:迅速的'样子。
11、荃(quán):香草名,喻楚怀王。
12、齌(jì)怒:暴怒。
13、亩(mǔ):二百四十步为亩。
14、留夷、揭车:均为香草名。
15、信姱(kuā):诚信而美好。
16、练要:心中简练合于要道。
17、修姱(kuā):洁净而美好。
18、偭(miǎn):违背。
19、错:通“措”,措施,指先圣之法。
20、绳墨:正曲直之具。
21、回:调转。
22、缤纷:极言多。
23、常:恒常之法。
24、犹:尚且。
25、众:众人。
26、济:渡过。
27、《九辩》《九歌》:相传是启从天上偷带到人间的乐曲。
28、授:任用。
29、阽(diàn):临危,遇到危险。
30、当:遇。
31、茹(rú):柔软。
32、若木:日所入之处的树木。
33、先戒:在前面警戒。
34、飞腾:腾空而飞。
35、次:住宿。
36、信修:诚然美好。
37、珵美:即“美珵”,美玉。
38、粪壤:粪土。
39、怀:馈。
40、宁戚:春秋时卫人,齐桓公认为贤人,以他为卿。
41、他故:其他的理由。
42、聊:姑且。
43、上下:到处。
44、琼爢(mí):玉屑。
45、邅(zhān):楚地方言,转向。
46、不周:山名,在昆仑西北。
47、西海:神话中西方之海。
48、神:神思,指人的精神。
49、乱:终篇的结语。
50、已矣:绝望之词,谓“算了吧”。
——《孔雀东南飞 》译文及注释 40句菁华
1、素:白绢。这句话开始到“及时相遣归”是焦仲卿妻对仲卿说的。
2、诗书:原指《诗经》和《尚书》,这里泛指儒家的经书。
3、大人故嫌迟:婆婆故意嫌我织得慢。大人,对长辈的尊称,这里指婆婆。
4、不堪:不能胜任。
5、始尔:刚开始。尔,助词,无义。一说是代词,这样。
6、区区:小,这里指见识短浅。
7、贤:这里指聪明贤惠。
8、伏惟:趴在地上想。古代下级对上级或小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9、取:通“娶”,娶妻。
10、床:古代的一种坐具。
11、谢:辞别。
12、伶俜(pīng)萦(yíng)苦辛:孤孤单单,受尽辛苦折磨。伶俜,孤单的样子。萦,缠绕。
13、葳蕤(wēi ruí):草木繁盛的样子,这里形容短袄上刺绣的花叶繁多而美丽。
14、箱帘:箱,衣箱。帘,通“奁”,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
15、珰(dāng):耳坠。
16、兼愧:更有愧于……
17、却:从堂上退下来。
18、初七及下九:七月七日和每月的十九日。初七,指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在院子里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祈求提高刺绣缝纫技巧,称为“乞巧”。下九,古人以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朝时候,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19、隐隐:和下面的“甸甸”都是象声词,指车声。
20、区区:这里是诚挚的意思,与上面“何乃太区区”中的“区区”意思不同。
21、若见录:如此记住我。见录,记着我。见,被。录,记。
22、逆:逆料,想到将来。
23、无誓违:不会有什么过失。誓,似应作“諐”。諐,古“愆(qiān)”字。愆违,过失。
24、悲摧:悲痛,伤心。
25、丁宁:嘱咐我。丁宁,嘱咐,后写作“叮咛”。
26、娇逸:娇美文雅。
27、其往欲何云:往后打算怎么办。其往,其后,将来。何云,这里指怎么办。
28、处分:处置。
29、渠(qú)会:同他相会。渠,他。一说是那种相会。渠,那。
30、登即:立即。
31、交语:交相传话。
32、舫(fǎng):船。
33、龙子幡(fān):绣龙的旗帜。
34、适:刚才。
35、不举:办不成。
36、父母:这里偏指母。
37、弟兄:这里偏指兄。
38、日冥冥:原意是日暮,这里用太阳下山来比喻生命的终结。
39、台阁:原指尚书台,这里泛指大的重府。
40、交通:交错,这里指挨在一起。
——屈原《招魂》的详细译文 40句菁华
1、离:通“罹”,遭遇。殃:祸患。
2、帝:上帝。巫阳:古代神话中的巫师。
3、辅:帮助。特指上天辅助人间帝王。
4、些(suō):语尾助词,疑同今民歌中"啰"音。洪兴祖补注“凡禁咒句尾皆称些,乃楚人旧俗。”
5、离:同“罹”,遭。
6、醢(haǐ):肉酱。
7、封狐:大狐。
8、藂(cóng):聚集。菅(jiān):一种野草,细叶绿花褐果。
9、致命:上报。
10、土伯:地下王国的神灵。约:弯曲。一说,尾也。一说,肚下肉块。
11、秦篝:秦国出产的竹笼,用以盛被招者的衣物。齐缕:齐国出产的丝线,用以装饰“篝”。
12、反:同“返”。
13、网户:刻镂网状空格的门户。朱缀:交缀处涂上红色。
14、崇:通“丛”。
15、迅:通“洵”,真正。
16、盛鬋(jiǎn):浓密的鬓发。鬋,下垂的鬓发。
17、謇:发语词。
18、曼:长。睩(lù):眼珠转动。
19、靡:细致。腻:光滑。理:肌肤。
20、桷(jué):方的椽子。
21、文:同:“纹”,指波纹。
22、轩:有篷的轻车。辌(liàng):可以卧息的安车。低:通“抵”,到达。
23、薄:草木丛生。
24、鹄酸:据闻一多校,当作“酸鹄”。鹄,天鹅。臇(juàn):少汁的羹。
25、涉江、采菱:楚*曲名。
26、嬉光:形容撩人的目光。眇:通“妙”。
27、陆离:形容色彩斑斓。
28、衽:衣襟。交竿:衣襟相交如竿。
29、搷(tián):猛击。
30、吴歈(yú):吴地之歌。蔡讴:蔡地之歌。
31、组:系佩饰的丝带。缨:帽带。
32、枭:博戏术语。成枭棋则可取得棋局上的鱼,得二筹。牟:取。
33、犀比:犀角制的带钩,用作赌胜负的彩注。一说用犀角制成的。
34、错:错落安置。
35、汩(yù):形容匆匆而行。
36、菉:通“绿”。苹:一种水草。
37、长薄:杂草丛生的林子。
38、悬火:焚林驱兽的火把。
39、淹:留。
40、湛湛:水深的样子。
——离骚全文及鉴赏 60句菁华
1、迟暮:衰老。
2、抚:趁。
3、三后:夏禹、商汤、周文王。
4、遵道:遵循正道。
5、猖披:猖狂。
6、偷乐:苟且享乐。
7、殃(yāng):灾祸。
8、败绩:喻指君国的倾危。
9、齌(jì)怒:暴怒。
10、九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故言。
11、正:通“证”。
12、羌:楚语,表转折,相当于现在的“却”。
13、既:本来。
14、滋:栽种。
15、刈(yì):收获。
16、萎:枯萎。
17、忽:急。
18、驰骛(wù):乱驰。
19、英:花。
20、彭咸:殷贤大夫,谏其君,不听,投江而死。
21、民生:万民的生存。
22、谣:诋毁。
23、前世:古代。
24、攘:除去。
25、尤:罪过。
26、惟:通“唯”,只有。
27、民生:人生。
28、犹:尚且。
29、盈室:满屋。
30、启:禹之子。夏朝的开国君主。
31、《九辩》《九歌》:相传是启从天上偷带到人间的乐曲。
32、浞(zhuó):寒浞,羿相。
33、日:天天。
34、莫差:没有丝毫差错。
35、前修:前贤。
36、发轫(rèn):出发。
37、蔽:掩盖。
38、琼(qióng)枝:玉树的花枝。
39、謇(jiǎn)修:伏羲氏之臣。
40、次:住宿。
41、淫游:过分的游乐。
42、览相观:细细观察。
43、有娀(sōng):传说中的上古国名。
44、远集:远止。
45、导言:媒人撮合的言辞。
46、琼茅:灵草。
47、信修:诚然美好。
48、故宇:故国。
49、矱(yuē):度。
50、鹈鴂(tí jué):鸟名,即伯劳。一说杜鹃。
51、他故:其他的理由。
52、得:能够。
53、沬(mèi):消失。
54、自娱:自乐。
55、聊:姑且。
56、西海:神话中西方之海。
57、婉婉:在前进时蜿蜒曲折的样子。
58、旧乡:指楚国。
59、怀:思。
60、蜷(quán)局:卷屈不行貌。
——《赤壁之战》的原文及译文 50句菁华
1、彼:那个。此:这一个。
2、离违:背离,指刘备和荆州将领不同心协力。
3、请得:意思是“希望能够”。请,允许我。得,能够。吊:慰问(死者的亲属)。
4、论:谈论。天下事势:就是天下形势。
5、行将:即将。
6、托:托身,依靠。
7、子瑜:诸葛瑾,字子瑜。
8、见:谒见。柴桑:古地名,故城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当时孙权在此驻军。
9、海内大乱:指汉末黄巾起义以及随后军阀割据的局面。海内,四海之内,指*。
10、断:决断,决定。
11、十万之众:这里指全吴的军队。
12、抗此难:顶住这场灾难。难,灾难,患难。
13、者,语气词,用在表示时间的词之后,表停顿,没有意义。奉辞伐罪:奉皇帝的命令讨伐有罪的人。曹操南击刘表,是打着汉献帝的旗号的。
14、不顺:不顺乎理。
15、且:连词,况且。大势:优越的形势。以:介词,凭借。
16、不足:不值得。与:介词,和,后面省略了代词“之”,“与图大事”就是“与之图大事”。
17、何以言之:就是“以何言之”,凭什么这样说呢?之,代词,代鲁肃可迎操而孙权不可迎操这件事。
18、失:“使……失去”,动词的使动用法。孤:王侯自称。
19、时:当时,这时。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舒城县)人。孙权的主将和谋臣,他在二十几岁时就是东吴的重要将领,吴人称之为“周郎”。赤壁之战这一年,周瑜33岁。受使:接受使命。番阳:县名,今江西省波阳县。
20、托名汉相:假托汉朝宰相的名义。托名,假托……名义。
21、兼仗:又依靠。兼,又。仗,依仗、依靠。父兄之烈:指孙权的父亲孙坚、哥哥孙策的功业。孙权江东割据的基础是孙坚打下的,孙坚死后,孙策统领所部,割据江东。烈,功业。
22、兵精:军队精锐。足用:物质充足。用,名词,物资。
23、马超、韩遂尚在关西:指当时马超、韩遂割据凉州(今甘肃省一带)。关西:函谷关以西。
24、为:成为。
25、仗:依靠、凭借。舟楫:泛指战船。楫,船桨。
26、此天以君授孤也:这是上天把你赐给我。意思是说,天要让我成功,所以给我配备了这么一个得力的辅弼之臣。
27、复:又,再。
28、料:估计。虚实:指真假。
29、且:并且。已久疲:久已疲惫。
30、难卒合:难以一下子集合起来。卒,突然、一下子,后来写作“猝”。
31、子敬:鲁肃的字。程公:程普,他原是孙坚手下的将军,所以孙权尊称他为“程公”。前发:先出发。
32、办之:对付他(曹操)。办,治、对付。之,代词,代曹操。者:助词,表示假设。决:决战。
33、以……为……:派……任……。左右督:正副统帅。督,当时军队的统帅。
34、逆:迎,这里是“迎击”的意思。
35、助:协助。画:谋划、筹划。方略:策略。
36、不利:失利。
37、盖:黄盖。最著前:居于最前面。著,居于。
38、中江:江中心。举帆:拉起船帆。
39、吏士:下级军官和士兵。立观:站着观看。
40、顷之:一会儿,顷刻之间,这个“之”只起凑足音节的作用,没有意义。
41、坏:崩溃。
42、华容道:通到华容县的路。华容,指古华容县,在今湖北省潜江市西南,非指今华容县(在今湖南省北部)。步走:从陆路败逃。
43、兼:兼有。饥:饥饿。疫:疾病。
44、理清课文条理,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
45、多媒体显示自制幻灯片,检查生字读音。
46、鹏博士显示问题:赤壁之战发生在什么时候?交战双方是哪些人?战争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如何?
47、指名读第一段,读后同学评议。
48、这节课我们要了解周瑜和黄盖是用怎样的计策打好火攻这一仗的?
49、火攻这一仗是怎样进行的?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八、九自然段,着重理解风和火的关系。
50、启发谈话:要想把事情讲得清楚明白,要按一定的顺序来讲。对于赤壁之战,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呢?
——《弟子规》全文译文 40句菁华
1、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2、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3、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4、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5、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6、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7、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8、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9、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10、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11、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12、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13、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14、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15、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16、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17、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18、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19、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20、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21、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22、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23、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24、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25、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诺 进退错
26、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27、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28、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29、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30、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31、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32、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33、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34、宽为限 紧用功 功夫到 滞塞通
35、房室清 墙壁净 几案洁 笔砚正
36、非圣书 屏勿视 蔽聪明 坏心志
37、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38、参赛形式以诵读为主,也可辅以伴奏等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但要注意,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
39、表情:形体语言得当,表情自然大方,诵读形式有创意。(2分)
40、脱稿:(2分)。
——屈原的名人名言 40句菁华
1、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屈原 《湘夫人》
2、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屈原 《楚辞》
3、闭心自慎,终不失过。 ——屈原
4、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屈原 《楚辞》
5、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屈原
6、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屈原 《九歌》
7、云中君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謇将澹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龙驾 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 灵皇皇兮既降,飙远举兮云中; 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 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屈原 《九歌》
8、桂棹兮兰桨,击空明月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屈原 《离骚》
9、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屈原 《楚辞》
10、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屈原 《楚辞》
11、苏世独立、横而不流。 ——屈原 《橘颂》
1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 《离骚》
13、蝮蛇蓁蓁,封狐千里些。
14、魂魄离散,汝筮予之。
15、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16、闭心自慎,终不失过。
17、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时。
18、路慢慢其修远兮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9、若必筮予之,恐后之谢,不能复用。
20、愿陈情以白行兮,得罪过之不意。
21、乘骐骥而驰骋兮,无辔衔而自载;
22、思久故之亲身兮,因缟素而哭之。
2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4、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些?
25、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
26、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27、舍君之乐处,而离彼不祥些。
28、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
29、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 屈原名言
30、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 —— 屈原语录
31、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32、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33、惭光景之诚信兮,身幽隐而备之。
34、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
35、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
36、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少司命》
37、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3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9、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40、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屈原的诗句 40句菁华
1、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九歌》
2、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歌》
3、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能够淹留?——《离骚》
4、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屈原《九歌·山鬼》
5、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屈原《招魂》
6、固乱流其鲜终兮,浞又贪夫厥家。——屈原《离骚》
7、魂乎归来!定空桑只。——屈原《大招》
8、虽信美而无礼兮,来违弃而改求。——屈原《离骚》
9、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屈原《离骚》
10、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屈原《渔父》
11、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屈原《九歌·少司命》
12、惨郁郁而不通兮,蹇侘傺而含慼。——屈原《九章》
13、心絓结而不解兮,思蹇产而不释。——屈原《哀郢》
14、山林险隘,虎豹蜿只。——屈原《大招》
15、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屈原《离骚》
16、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屈原《离骚》
17、好姱佳丽兮,牉独处此异域。——屈原《九章》
18、冯昆仑以澂雾兮,隐渂山以清江。——屈原《九章》
1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屈原《卜居》
20、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屈原《九歌·山鬼》
21、哀郢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屈原《九章》
22、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屈原《九歌·湘夫人》
23、夏桀之常违兮,乃遂焉而逢殃。——屈原《离骚》
24、闵妃匹合,厥身是继。——屈原《天问》
25、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屈原《离骚》
26、纷郁郁其远蒸兮,满内而外扬。——屈原《九章》
27、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屈原《招魂》
28、何启惟忧,而能拘是达?——屈原《天问》
29、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屈原《离骚》
30、夫惟党人之鄙固兮,羌不知余之所臧。——屈原《九章》
31、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屈原《九章》
32、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屈原《卜居》
33、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屈原《九章》
34、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屈原《九歌·山鬼》
35、伯乐既没,骥焉程兮。——屈原《九章》
36、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37、《九歌·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
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38、《九歌·云中君》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
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
39、《天问》
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闇,谁能极之?
冯翼惟像,何以识之?
40、《九歌·湘君》
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河中石兽》重点字注音及翻译注释 30句菁华
1、颠(一本“傎”):颠倒、错乱。
2、臆断:主观判断。
3、并:一起。
4、但:只。
5、干:岸边。
6、盖:因为。
7、临:靠近。也有“面对”之意。
8、河干:河边。(河:指黄河,历史上黄河曾流经沧州。)干,水边,河岸。
9、阅:过了,经过。
10、棹:名词作动词,划船。
11、求石兽于水中:在河中寻找石兽。求,寻找。
12、曳:拖着,牵引。
13、暴涨:洪水。暴,突然(急、大)。
14、颠:通“癫”,疯狂。
15、河兵:指镇守河防的兵。清代设河道总督,辖有专门治河的兵营。
16、遂:于是。
17、如:依照,按照。
18、然则:既然这样,那么。
19、据理臆断: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臆断,主观地判断。
20、沧州南:沧州,地名,今河北省沧县。南,南部
21、棹:名词作动词,划(船)。
22、设帐:设馆教书。
23、众服为确论:大家很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 。为:认为是。
24、河兵:巡河、护河的士兵
25、据理臆断:根据某个寓意就主观判断。臆断,主观地判断。
26、突破了难点:巧用“换字法”,体会“多”和反问句的情感,既避免了空洞的分析,又体现了“过程和方法”。
27、体现了特点:抓住了学科与文体的.特点,上出了一定的“文学味”。
28、忽视知识序列衔接:初一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仍处于低层状态,接受识记文言字词也许比较合理,“通假字”、“古今异义”、“实词”、“虚词”等,这些也许是他们知识大门敞开所需要的,当然也需注意随文而教的问题;然而,这篇文章,我把后半部分的设计重点放在了体悟上,两次“笑”的不同,论“三类人”的做法,还强行灌输了“表达方式”的内容,初一学生的知识需要和我所教的知识,有一定的落差。
29、河兵:巡河、守河的士兵。
30、如:依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