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终:最后。
2、义:形容词作名词,坚持正义。
3、速:招致。
4、连却之:动词的使动用法。
5、谗:小人的坏话。
6、殆:快要。
7、胜负之数,存亡之理:胜负存亡的命运。数,天数。理,命运。
8、礼:礼待。名为动。
9、势:形势。
10、为:治理
11、故事:旧例。
12、当:如果
13、为国者,无[通“毋”,不要]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4、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它的实际数目]亦百倍。
15、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智谋和力量]孤危,
16、后秦击赵者再.[两次]
17、赂秦而力亏[使……亏损,使动用法],破灭之道也。
18、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形作动,保全]
19、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名作动,坚持正义]不赂秦
20、惜其用武而不终[形作动,坚持到底]也。
21、日削月[名作状,一天天,一月月]割,以趋于亡
22、苟以[介词,凭着]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3、惜其用武而[转折连词,却]不终也。
24、有如此之势,而[转折连词,却]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25、苟以天下之大,而[转折连词,却]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6、向使三国各爱其[代词,自己的]地
27、其[代词,代六国]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28、当与秦相较,或[或许,副词]未易量。
29、良将犹(副词,还)在
30、始(才,副词)速祸焉
——《赤壁之战》的原文及译文 60句菁华
1、初:当初,常用在追述往事的开头。
2、言于……曰:对……说。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省富阳县)人。父坚,为长江太守。兄策,割据江东,封吴侯。孙策死亡,孙权继承父兄之业,占据江东。赤壁之战时,年仅27岁。
3、荆州:东汉的一个行政区,领有南阳、南郡、江夏、零陵、桂阳、长沙、武陵、章陵等八郡,也就是现在的湖北、湖南两省及贵州的东部,州治在南阳襄阳(今湖北省襄阳市)。国:指孙权割据的东吴。当时孙权虽未称帝,但实际上是一个独立的*,所以能称“国”。与:介词,跟,同。邻接:比邻接壤。
4、上:指刘琮、刘琦、刘备等。下:指军中诸将。齐同:一致。
5、宜:应该。抚安:抚慰。
6、离违:背离,指刘备和荆州将领不同心协力。
7、闻:听说。向荆州:指向荆州进军。
8、晨夜兼道:主语是鲁肃。晨夜,日夜。兼道,一天赶两天的路程。
9、宣:传达,说明。旨:意旨、意图。
10、苍梧:郡名,郡治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市。太守:郡的长官。有旧:有交情。旧,指交情。
11、为:介词,替。计:打算。
12、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郡(今山东省沂水南)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刘备的主要谋臣,赤壁之战时年仅28岁。谓……曰:对……说。谓后面不紧接所说的话,曰则与所说的话紧接。
13、避乱:躲避战乱。江东:指长江下游一带地方。
14、收众:招收人马。汉南:汉水以南,这里指刘备投奔刘表后在樊城、新野驻军,积聚了一些力量。“江东”“汉南”的前面都省掉一个介词“于”。
15、此句指刘琮降曹,荆州被曹操占据,刘备失去抵抗的地盘。用武:施展才能。
16、王室之胄:王室的后代。刘备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胄:后代。
17、盖世:超过当世,没有人比得过。
18、战士还者:失败回来的战士,“还”是修饰中心词“战士”的。关羽水军:荆州被曹操占领后,刘备派关羽乘船数百艘,从水路到江陵,这部分军队未受损失。关羽,字云长,刘备手下的将领。精甲:精兵。甲,铠甲,这里代兵士。
19、合:集合。江夏:郡名,今湖北省黄冈市一带,刘琦做江夏太守,驻军于此。
20、众:这里指军队。远:指远道。疲敝:疲劳不堪。敝,坏,这里指疲劳到极点的意思。
21、必蹶上将军:《孙子兵法·军事篇》“五十里而争利。必蹶上将军。”蹶,跌倒、挫折,这里是使动用法,“使蹶”。上将军,指“主帅”。
22、逼,迫。兵势,军队的势力。耳:罢了,语气词。
23、束:绑起手来。表示就擒,指投降。
24、治:治理、训练。
25、方:将要。会猎:一同打猎,这里是会战的委婉说法。于:介词,在。
26、张昭:字子布,孙权的谋臣。
27、不顺:不顺乎理。
28、且:连词,况且。大势:优越的形势。以:介词,凭借。
29、悉浮以沿江:把(这些战船)全部沿江摆开。悉,全部。浮,使动用法,后面省略代词“之”,使船浮,就是开动船只的意思。以,同“于”,在。
30、愚:对自己的谦称。谓:说,认为。迎之:迎接他,即投降他。之,代词,代曹操。
31、下曹从事:各曹从事中最低的官员。曹,古时官署内分科办事的单位。从事,“曹”的长官。
32、从吏卒:使吏卒跟在后面,意思是带着吏卒。从,跟随,这里是使动用法,“使……跟随”的意思。
33、托名汉相:假托汉朝宰相的名义。托名,假托……名义。
34、其实:他的实质。其,他的,代词。实,实质。
35、以:介词,凭借。神武:超人的武略,指军事才能。雄才:杰出的才干。
36、横行:纵横驰骋。
37、汉家:汉朝。除残去秽:翦除残暴,去掉污秽。残,残暴。秽,丑恶。“残”“秽”在这里比喻坏人。
38、马超、韩遂尚在关西:指当时马超、韩遂割据凉州(今甘肃省一带)。关西:函谷关以西。
39、仗:依靠、凭借。舟楫:泛指战船。楫,船桨。
40、盛寒:严寒。
41、势不两立:根据情势,双方不能同时存在。势,情势、状况。两,双方。
42、是夜:这天晚上。
43、开此议:提出这种主张。开,提出。议,主张。
44、以实:根据实际情况。校:核对。之:代词,代曹操的军力。
45、公瑾:周瑜的字。
46、邂逅:副词,偶然、万一。不如意:指战事不利。
47、便还就孤:就回到我这里来。还,回来。就,走近、靠近。
48、赞军校尉:官名,相当于参谋长。
49、与:介词,后面省略代词“之(敌军)”。
50、指言:指点着、谈论着。
51、使:派,驱使。羸兵:体弱的兵。负:背。
5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53、我们首先要学习的一篇课文是《赤壁之战》。赤壁是在今天湖北省武昌县西赤矶山。据历史记载,东吴的孙权以三万军队打败了曹操的八十万军队,孙权是怎样打败曹操的,他为什么能打败曹操,学习了课文你就能够知道。
54、提出不懂的问题。
55、讨论分段。
56、说说这段话讲了什么。
57、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58、为什么说火攻是个好主意?请同学们用自己话说一说。
59、启发谈话:要想把事情讲得清楚明白,要按一定的顺序来讲。对于赤壁之战,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呢?
60、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后讨论。
——《赤壁之战》的原文及译文 50句菁华
1、彼:那个。此:这一个。
2、离违:背离,指刘备和荆州将领不同心协力。
3、请得:意思是“希望能够”。请,允许我。得,能够。吊:慰问(死者的亲属)。
4、论:谈论。天下事势:就是天下形势。
5、行将:即将。
6、托:托身,依靠。
7、子瑜:诸葛瑾,字子瑜。
8、见:谒见。柴桑:古地名,故城在今江西省九江市,当时孙权在此驻军。
9、海内大乱:指汉末黄巾起义以及随后军阀割据的局面。海内,四海之内,指*。
10、断:决断,决定。
11、十万之众:这里指全吴的军队。
12、抗此难:顶住这场灾难。难,灾难,患难。
13、者,语气词,用在表示时间的词之后,表停顿,没有意义。奉辞伐罪:奉皇帝的命令讨伐有罪的人。曹操南击刘表,是打着汉献帝的旗号的。
14、不顺:不顺乎理。
15、且:连词,况且。大势:优越的形势。以:介词,凭借。
16、不足:不值得。与:介词,和,后面省略了代词“之”,“与图大事”就是“与之图大事”。
17、何以言之:就是“以何言之”,凭什么这样说呢?之,代词,代鲁肃可迎操而孙权不可迎操这件事。
18、失:“使……失去”,动词的使动用法。孤:王侯自称。
19、时:当时,这时。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舒城县)人。孙权的主将和谋臣,他在二十几岁时就是东吴的重要将领,吴人称之为“周郎”。赤壁之战这一年,周瑜33岁。受使:接受使命。番阳:县名,今江西省波阳县。
20、托名汉相:假托汉朝宰相的名义。托名,假托……名义。
21、兼仗:又依靠。兼,又。仗,依仗、依靠。父兄之烈:指孙权的父亲孙坚、哥哥孙策的功业。孙权江东割据的基础是孙坚打下的,孙坚死后,孙策统领所部,割据江东。烈,功业。
22、兵精:军队精锐。足用:物质充足。用,名词,物资。
23、马超、韩遂尚在关西:指当时马超、韩遂割据凉州(今甘肃省一带)。关西:函谷关以西。
24、为:成为。
25、仗:依靠、凭借。舟楫:泛指战船。楫,船桨。
26、此天以君授孤也:这是上天把你赐给我。意思是说,天要让我成功,所以给我配备了这么一个得力的辅弼之臣。
27、复:又,再。
28、料:估计。虚实:指真假。
29、且:并且。已久疲:久已疲惫。
30、难卒合:难以一下子集合起来。卒,突然、一下子,后来写作“猝”。
31、子敬:鲁肃的字。程公:程普,他原是孙坚手下的将军,所以孙权尊称他为“程公”。前发:先出发。
32、办之:对付他(曹操)。办,治、对付。之,代词,代曹操。者:助词,表示假设。决:决战。
33、以……为……:派……任……。左右督:正副统帅。督,当时军队的统帅。
34、逆:迎,这里是“迎击”的意思。
35、助:协助。画:谋划、筹划。方略:策略。
36、不利:失利。
37、盖:黄盖。最著前:居于最前面。著,居于。
38、中江:江中心。举帆:拉起船帆。
39、吏士:下级军官和士兵。立观:站着观看。
40、顷之:一会儿,顷刻之间,这个“之”只起凑足音节的作用,没有意义。
41、坏:崩溃。
42、华容道:通到华容县的路。华容,指古华容县,在今湖北省潜江市西南,非指今华容县(在今湖南省北部)。步走:从陆路败逃。
43、兼:兼有。饥:饥饿。疫:疾病。
44、理清课文条理,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
45、多媒体显示自制幻灯片,检查生字读音。
46、鹏博士显示问题:赤壁之战发生在什么时候?交战双方是哪些人?战争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如何?
47、指名读第一段,读后同学评议。
48、这节课我们要了解周瑜和黄盖是用怎样的计策打好火攻这一仗的?
49、火攻这一仗是怎样进行的?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八、九自然段,着重理解风和火的关系。
50、启发谈话:要想把事情讲得清楚明白,要按一定的顺序来讲。对于赤壁之战,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呢?
——《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原文及译文 40句菁华
1、阳晋:齐国城邑,在今山东菏泽西北。
2、秦昭王:即秦昭襄王,名则。
3、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4、亡走燕:逃到燕国去。
5、幸于赵王:被赵王宠爱。幸,宠幸。
6、宜可使:可供差遣。宜,适宜。
7、均之二策:衡量这两个计策。均,衡量。之,这。
8、美人:指秦王的姬妾。
9、瑕:玉上的斑点或裂痕。
10、负:倚仗。
11、修敬:致敬。
12、间(jiàn):抄小路,与上文“从径道亡”相应。
13、立:立刻。
14、毕礼而归之:举行完廷见的外交大礼然后送他回国。
15、度道里会遇之礼毕:估算前往渑池的路程和会谈完毕的时间。道里,路程。
16、绝秦望:断绝秦国要挟胁迫的念头。
17、好音:喜欢音乐。
18、靡:倒下,这里指后退。
19、竟酒:直到酒宴完毕。
20、盛设兵:多布置军队。
21、争列:争位次的高下。
22、刎(wěn)颈之交:指能够共患难、同生死的朋友。刎颈,杀头。刎,割。
23、齐几:齐国的几邑。按:廉颇伐齐几,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不载,而卷四十三《赵世家》记为“攻魏之几邑”。《集解》认为几邑“或属齐或属魏”。清梁玉绳《史记志疑》则认为“几是魏邑。……此作‘齐几’误。”
24、用事者:当权管事的人。
25、纵:纵容,放纵。
26、坚壁:坚守营垒。
27、国:国都。
28、胶柱鼓瑟:比喻但守死法,不知变通。柱是琴瑟类乐器上卷弦的木柱。“胶柱”就是把卷弦的木柱粘死,不能转动,也就无法调节弦的高低。
29、将括:让赵括为将。
30、东向:坐西面东。古时帝王以南向为尊,公侯将相以东向为尊。
31、栗腹伐赵兵败事,可参见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卷四十三《赵世家》及《战国策·燕策三》。
32、代雁门:代地的雁门郡。
33、辄(zhé):立即。
34、强:勉强。
35、委:抛弃。
36、陈:同“阵”。
37、走:赶跑。
38、关于李牧之死,《战国策·秦策四、五》所记与此不同,可参阅。
39、处死:如何对待死。处,处理,对待。
40、发:发作,表现。
——《论语》著名句子及译文 30句菁华
1、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4、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8、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9、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10、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1、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1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3、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1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5、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6、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17、食不语,寝不言。
18、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9、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2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1、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2、子曰:“有教无类。”
23、子路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2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5、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6、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27、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8、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9、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30、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琵琶行》 的原文 30句菁华
1、学习用比喻描写声音变化的写法,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
2、在这首长诗(叙事诗)当中,诗人一共塑造了几个形象?
3、为什么白居易会发出这样一声哀叹——同是天涯沦落人。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的命运
4、读了这一段,你能想到当时是怎样的社会现实?
5、欣赏并学习诗中运用形象比喻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了解运用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6、关于小序:
7、全诗按时间顺序分为五段:
8、培养学明确的艺术感悟能力。
9、背诵前两段。
10、古今异义词
11、全文写到作者一共听见几次琵琶曲?简要分析。
12、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的?有什么好处?
13、琵琶曲如此感人,除了琵琶女弹奏之技艺高超之外,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感情。琵琶女是带着感情了弹奏的,而诗人也是带着感情来听、来描摹的。找出有关演奏情感的句子。
14、指导学生顺畅地诵读全诗并当堂背诵第二节;
15、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叙事诗的抒情艺术。
16、《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
17、“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引导学生用原诗文回答,齐读相关诗句,感受“沦落”之情)
18、读P53注释②、序、第一节与第四节相关部分,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
19、赏析作者描写音乐的高超技巧。
20、领悟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点。
21、“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产生共鸣,点明题旨。
22、赏析第一段:浔阳江边闻琵琶。
23、在这首长诗(叙事诗)当中,诗人一共塑造了几个形象?
明确:两个:琵琶女、诗人
24、为什么听到京都声后,能激起白居易如此强烈的愤懑,忧郁之情?
明确:诗人有着伟大抱负和理想,长安城是他施展抱负的地方,他被贬之后,表面上安于现状,可是不能施展抱负一直是他心头的一件憾事,而琵琶女表演的乐曲“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都是非常激越雄壮的曲子,正好能释放自己隐藏在心头的深深的抑郁。也将白居易心头的不快之情一泄而出,表达了心头激烈的情感。
25、培养学明确的艺术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26、联结奏者与听众的感情,作知音知己的见证。如果说乍闻琵琶时,诗人是充当一名妙解音律的知音的角色,那么在听完琵琶女自叙身世后,诗人与琵琶女就颇有知己的感觉。知音者,既能知曲调,又能赏指法,更能听出弦外之音,曲中之情,甚到胜过有声的无声。而知已呢,则有相似的经历、相通的情感、相同的感慨,能相互从对方的身上看见自己的影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知己之慨,形诸笔端,跃然纸上。诗人甚至会觉着自己就是琵琶女。自屈原始,诗人们时以美人喻己,自矜自赏,自伤自怜,其中尤以杜甫的《绝代有佳人》为最。“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多么敏感、细腻的形象!自居易从“名属教坊第一部”,“妆成每被秋娘妒”的琵琶女身上,不是分明看见了才美德洁、心比天高的自己么?当琵琶女凄切自诉:“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时,诗人“始有迁谪意”,仿佛被人遗弃在明月下的沧海,四顾唯茫茫,谛听而瑟瑟,一种闲愁对一轮明月,此思也无涯,此恨也绵绵。身世之悲,际遇之慨。被青天绾系,绾成一个心结叫明月。
三轮月,或清冷,或沉默,或孤单寂寞,让我们觉得除舟中诸人外,还若有人在焉。谁呢?月呀。月可以是我,可以是你,也可以是他——谁注目寄情于月,月就是谁。月可以说她冷心,也可以说她热肠;可以说她无言,也可以说她言无尽;可以说她寂寞孤独,也可以说她邀人把酒。总之,如果把月单看成一个客观事物,甚或是一个涵义丰富的意象,都是不够的,她是一个人(特别是诗人)主观的外化,是秋江琵琶图里不可或缺的一员。有秋风明月为伴。此夜必定富有诗意。
四、总结。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父,是音乐把他们联系了起来;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又是因为音乐,让他们再次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正如史君同学所说的——诗人白居易也在这个不朽的夜晚,踏着湿漉漉的诗行,**仄仄地走进了经典,他那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脸庞,永远都无法抹去。
五、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
教学目标
27、歌、行、引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明朝胡震亨《唐吉癸签》说,“歌”是曲的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
三、重点字词句
28、小结描写特色:
(1)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形象可感;
(2)巧用拟声词和叠词;
(3)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结合;
(4)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
29、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叙事诗的抒情艺术。
教学程序
一、激趣导入
由“高山流水”的知音故事导入。
二、诵读鉴赏:
(一)范读全诗,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二)讨论精讲,点拨要点
30、读序与第三节相关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
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
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
京倡 商妇 怨
——《情爱论》经典语录 30句菁华
1、*随着肉体的接近而增长,而爱情则在索爱的对象不在眼前时愈益强烈,为了保持爱情需要分离,需要一定的距离。
2、爱情是一定社会结构中人的道德意识,同人的善恶观,同他对于道德和不道德认识联系在一起。
3、在性的基础上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结合在一起的那种亲昵感情是一条“宇宙的原则”,这条原则称之为引力、融合、好感爱情。
4、爱情的发展是巩固社会的“原状稳定”的一种形成。
5、文化修养只有在于精神的最高领域之中存在于道德和优美的王国之中。
6、爱情就是对至高无上的,主观的感情的,神秘的颤抖。
7、无法解释的一个事实就是最为强烈的爱情往往是一种单恋,因而不仅不会产生伟大的后代,而且根本不能产生后代。
8、只有具有在劳动和社会关系中合乎规律的发展起来的意识,他能够跟定一定的原则和准则来权衡并且调整自己的行为。
9、双方同时是爱情的主体,也是爱情的客体。
10、幸福的根源在于充分的体验,在于构成它完整的生物——社会本质的各个因素的和谐。
11、曾经相遇,总胜过从未碰头。
12、爱情,原来是含笑饮毒酒。
13、世上最凄绝的距离是两个人本来距离很远,互不相识,忽然有一天,他们相识,相爱,距离变得很近。 然后有一天,不再相爱了,本来很近的两个人,变得很远,甚至比以前更远。
14、失望,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所以才会失望。因为有爱,才会有期待,所以纵使失望,也是一种幸福,虽然这种幸福有点痛。
15、如果没法忘记他,就不要忘记好了。真正的忘记,是不需要努力的。
16、两个人一起是为了快乐,分手是为了减轻痛苦,你无法再令我快乐,我也唯有离开,我离开的时候,也很痛苦,只是,你肯定比我痛苦,因为我首先说再见,首先追求快乐的是我。
17、用无声的歇斯底里,诠释着自己的无可奈何。
18、岁月在悬崖上跳跃,而我的寂寞在潮湿的洞穴彼此厮杀。
19、只有一个人愿意等,另一个人才愿意出现。
20、爱情说伟大也伟大,然而说痛恨也很痛恨。
21、脑子承受的压力太大,导致心情不怎么美丽。
22、愿你不饶点滴,不饶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自己,所有的结果都由自己承担,没有任何理由,没有任何借口。
23、原来容忍不需要天分,只需要爱错一个人。
24、草率地结了婚已经是错了,再也不要草率地去离婚。先试试看,真的不行再离也不迟。
25、让青年人歌颂爱情,让成年人崇尚军事。
26、我告诉自己这只是一个梦。但是我没有醒来。
27、男人!当你要求一个女人像女人的时候,问问你自己有几成像男人!
28、有时候一生也极其简单,只用静立和奔跑两种姿态存活。
29、你头也不回,带走了我的一切,从此我的心,荒芜在下雪边界。
30、好男人,就是和媳妇吵架时,抱着必输的心态。
——三国搞笑经典语录 30句菁华
1、郭嘉:“得于斯者毁于斯”
2、曹操:“匹夫庶子,不相与谋”
3、吕布:“这世上,有我就有你”
4、刘备:“孟德,你看你一句话。”
5、董卓:咱家,要宴请各位百官赴宴!
6、貂蝉:“义父所作所为与禽兽何异?”
7、潘凤:有何不敢?我的大斧早就饥渴难耐了!
8、张飞:三姓家奴,休得猖狂,阉人张飞在此!
9、陈宫:“你的头悬赏千金,我的头才五十金。”
10、法正:“我主公邀皇叔入川,如大旱望云霓呀!”
11、刘备:备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
12、曹操:要杀便杀嘛,何必犹豫,搞得自己很痛苦。
13、张角: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14、项羽真是太有人情味了,太招女孩子爱了,恐怕那时的女孩子嫁人要嫁项羽这样的了。
15、蔡氏:“女的又如何?女的就不通过有当荆州之主了吗?”
16、刘协:“前人田土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
17、袁绍:敢出战么?此文章是由经典语句网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
18、吕蒙:“都督的琴声清越无比,沁人心胸,就如同是天上泄下的月光一样。”
19、董承:“人伦之大以父子为先,卑贱之理以君臣为重。”“意无尽,恨难绝”
20、朝廷派人去查吴王,也没有发现什么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嘛。
21、曹操是喜欢美女的,他不管走到哪里都喜欢“搂草打兔子”,收编一些美女什么的!
22、袁术以为皇帝的称号就像现在我们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标一样,要抢先注册,他以为他抢先注册了皇帝的商标别人就不能把他怎么的了,没想到他反而成了“众矢之的”。
23、这就使我们觉得袁绍这个人好像有一种天才,凡是对他有利的正确的意见他一定是不听的,凡是对他不利的错误的意见他一定是要听的,那才是怪了。
24、所谓的空城计也是编出来的……诸葛亮搬个琴,摆个香炉,召两个小孩子,在城楼上唱卡拉OK……
25、韩信,你不是个厚道人!
26、“曹操的所谓屯田,屯,就是生活方式军事化;田,就是生产方式集化。这是相当高明的政策呀!就相当于曹操建立了一个1700多年前的生产建设兵团喏!”
27、“袁绍要另立新君。有一次把曹操找来喝酒,喝着喝着他掏出一个玉玺,估计是袁绍自己私刻的,跟曹操商量,一只手掂量着,作私语状:“你看这个东西,怎么样,咱哥俩干吧”
28、“他们的愚蠢是和狂妄成正比的袁绍比曹操狂,袁绍比曹操蠢;袁术比袁绍还狂,袁术就比袁绍还蠢。最牛的最蠢”
29、“尽管在学者眼中,红楼梦是*小说的No.1,但是一般老百姓还是认水浒、三国。你看,各行各业供的祖师爷,都是三国、水浒里的人物强盗,拜宋江为祖师爷;小偷,拜时迁剃头的拜关羽财神也是关羽依我看关羽迟早会成为婚介行业的祖师爷,因为关羽对于爱情是有追求的。他和刘备在曹操手下的时候,在攻打吕布之前,对曹操讲:打下吕布后,你要把某某嫁给我。曹操同意了曹操一看:国色天香!近水楼台我就先得月了占为己有了。结果弄得关羽很郁闷。”
30、很多研究历史的人,把历史当作一具尸体,放在解剖台上,用解剖刀一点一点地切割,取出肾脏、肝脏、心脏来研究。这也许是一种方法,但我不太喜欢。我是学文学出身的,我觉得面对历史,首先要去感受它的血肉和肌理,其次才谈得上研究。
——*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30句菁华
1、前无去路,诸军何不死战?被袁军围困,曹操语
2、云长早出,直取管亥。两马相交,众军大喊。量管亥怎敌得云长,数十合之间,青龙刀起,劈管亥于马下。
3、愿陛下将息龙体!臣等尽施犬马之劳,以报陛下知遇之恩也诸葛亮语
4、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隆中对
5、君忧则臣辱,君辱则臣死!——吴质语
6、城上孔融望见太史慈与关、张赶杀贼众,如虎入羊群,纵横莫当,便驱兵出城。
7、壮士功名尚未成,呜呼久不遇阳春!君不见东海者叟辞荆榛,后车遂与文王亲;八百诸侯不期会,白鱼入舟涉孟津;牧野一战血流杵,鹰扬伟烈冠武臣。又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楫芒砀隆准公;高谈王霸惊人耳,辍洗延坐钦英风;东下齐城七十二,天下无人能继踪。二人功迹尚如此,至今谁肯论英雄?——途经卧龙冈,某人唱
8、临难仁心存百姓,登舟挥泪动三军。至今凭吊襄江口,父老犹然忆使君——身处危难,不抛弃百姓,后世对刘备的评价
9、此时人困马乏,大家面面相觑,各欲逃生。
10、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田丰死前语
11、古者择贤者而让之。
12、原来孔融、田楷两路军马,惧怕曹兵势猛,远远依山下寨,未敢轻进。曹操见两路军到,亦分了军势,不敢向前攻城。
13、谁敢杀我?——魏延最后一句
14、膺指融曰:“此奇童也。”炜曰:“小时聪明,大时未必聪明。”融即应声曰:“如君所言,幼时必聪明者。”炜等皆笑曰:“此子长成,必当代之伟器也。”
15、刘备,人中之龙也,生*未尝得水。今得荆州,是困龙入大海矣。孤安得不动心哉!——曹操语
16、备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辈,诚不足虑也——刘备对表语
17、洪曰:“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三国演义好词好句摘抄。”操曰:“吾若再生,汝之力也。”
18、瑜以凡才,荷蒙殊遇,委任腹心,统御兵马,敢不竭股肱之力,以图报效。奈死生不测,修短有命;愚志未展,微躯已殒,遗恨何极!方今曹操在北,疆场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尚未可知。此正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之任。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倘蒙垂鉴,瑜死不朽矣——周瑜对孙权的.遗言
19、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20、庶安敢比亮?庶如萤火之光,亮乃皓月之明也——徐庶对曹操语
21、曹贼休走!——,n多人讲过
22、董太后宣张让等入宫商议曰:“何进之妹,始初我抬举他。今日他孩儿即皇帝位,内外臣僚,皆其心腹:威权太重,我将如何?”让奏曰:“娘娘可临朝,垂帘听政;封皇子协为王;加国舅董重大官,把握军权;重用臣等:大事可图矣。”
23、董卓乃豺狼也,引入京城,必食人矣——郑泰语
24、此人姓姜名维,字伯约,天水冀人也;事母至孝,文武双全,智勇足备,真当世之英杰也——某南安人对姜维的评价
25、卧龙南阳睡未醒,又添列曜下舒城。苍天既已生公瑾,尘世何须出孔明!——后世对诸葛亮和周瑜的评价
26、两人到门边,城上火炮滚下,乐进马不能入。典韦冒烟突火,又杀入去,到处寻觅。
27、犬豕何堪共虎斗,鱼虾空自与龙争——关于刘岱、王忠策反刘备失利一事
28、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尔!——杨修揭穿事实
29、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曹操语
30、我乃汉将,焉能降吴狗乎!——傅彤夷陵战死前语
——六字成语及解释 30句菁华
1、迅雷不及掩耳 解释: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的反义词佚名,同义词出其不意
2、乌头白,马生角 解释: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的反义词佚名,同义词乌头马角
3、天有不测风云 解释:比喻灾祸是无法预料的。的反义词佚名,同义词人有旦夕祸福
4、神不知鬼不觉 解释:指形迹隐秘,不为人知。的反义词佚名,同义词神不知鬼不晓
5、人不知,鬼不觉 解释:形容事情做得很秘密,没有被人发觉。的反义词尽人皆知,同义词不知不觉、神不知,鬼不觉
6、明人不做暗事 解释:心地光明的人不做鬼鬼祟祟的事。比喻有意见当面提出,不在背后捣鬼。的反义词佚名,同义词光明正大
7、名不正,言不顺 解释: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的反义词名正言顺,同义词不详
8、口惠而实不至 解释:只在口头上答应给别人好处,而实际的利益却得不到别人身上。的反义词佚名,同义词空头支票
9、可望而不可及 解释:指只可仰望而不可接近。的反义词佚名,同义词可望不可即
10、九牛二虎之力 解释:比喻很大的力气。常用于很费力才做成一件事的场合。的反义词举手投足,同义词不详
11、井水不犯河水 解释:比喻各管各的,互不相犯。的反义词相得益彰,同义词是非分明
12、既来之,则安之 解释: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的反义词来无影,去无踪,同义词不详
13、滑天下之大稽 解释:强调事情非常滑稽可笑(带讽刺意味。的反义词佚名,同义词滑稽可笑
14、过五关斩六将 解释: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的反义词佚名,同义词过关斩将
15、过屠门而大嚼 解释:屠门:肉店。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的反义词佚名,同义词过屠大嚼
16、耳闻不如目见 解释: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真实可靠。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的反义词道听途说,同义词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17、看得见,摸得着: 指能看见的实实在在的事物
18、你不仁,我不义: 你不讲仁义道德,我也就不道义了
19、拟人必于其伦: 拟:比拟;伦:同类。指比拟某人或某事,一定要用同类或同等的人和事物
20、披云雾睹青天: 披:劈开。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冤屈得到申雪
21、人不人,鬼不鬼: 不像人样,也不像鬼样。指人的面目怪异难看
22、天不盖,地不载: 盖:遮盖,掩盖;载:装载。形容罪大恶极,为天地所不容
23、掩口胡卢而笑: 胡卢:喉间的笑声。捂着嘴笑,指暗笑,窃笑
24、眼中疔,肉中刺: 疔:疔疮。眼睛里面的疔疮,肌肉中的刺。比喻心目中最痛恨、最讨厌的人
25、责己重,待人轻: 要求自己严格,对待别人要宽厚
26、不打不成相识: 指经过交手,彼此了解,结交起来就更投合。
27、不得已而用之: 用:使用。没有办法,只好采用这个办法
28、不法古不修今: 指不应效法古代,也不应拘泥于现状。
29、不分青红皂白: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30、毕其功于一役: 把应该分成几步做的事一次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