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睹:指看不到的地方。
2、中:不偏不倚。
3、位:指各得其位,各得其所而不错乱。
4、至:极,最好。
5、道:指中庸之道。行:施行。
6、回:指颜回,孔子的弟子,字子渊。
7、均:治理,*定。
8、白刃:雪亮的刀刃。蹈:踩。
9、衽(rèn):席,此处作动词用,即以金革为席。金革:刀枪甲盾之类的兵器。
10、倚:不正,偏侧。
11、素隐行怪:探求隐僻的道理,做诡异的事情。素,据《汉书》作“索”。
12、不肖:指没有德行修养。
13、憾:遗憾。
14、鸢(yuān):俗称鹞鹰,一种猛禽。戾(lì):到。
15、造端:开始。
16、伐:砍削。柯:斧柄。
17、睨(nì):斜眼看人。
18、违:离开。
19、丘未能一焉:我一件也没有做到。丘,孔子的名。此夫子自称。
20、慥(zào)慥:忠厚老实的样子。
21、耽(dān):在《诗经》中作“湛”,安乐。
22、尔:你。帑(nú):通“孥”,儿子。
23、诚:真实无妄。掩:遮掩,掩盖。
24、受命:秉受天命。
25、王季:周文王的父亲,名季历,周武王即位时追谥为“王季”。
26、作:这里指创业。述:指继承。
27、序爵:按爵位高低排序。
28、柔:怀柔,使归顺。
29、既廪(lǐn)称事:发给与其业绩相称的粮食作为俸禄。既,通“饩”,稻米。称,符合。
30、举:复兴,振兴。废国:指诸侯*事废弛的。
31、朝聘:古时诸侯见天子之礼。每年一见为小聘,三年一见大聘,五年一见为朝聘。
32、审:详尽。
33、其次:指次于圣人的贤人。致:用心去做。曲:一端,一个方面。
34、威仪:指细节方面的礼节,如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
35、庶几:几乎。夙:白天。
36、错行:交错运行。
37、代明:交替光明。
38、溥(pǔ):周遍。
39、经:理出头绪加以分别。纶:排列同类加以综合。经纶:本意为整理丝线,引申为治理。
40、輶(yóu):轻车,引申为轻。
——中庸名句 40句菁华
1、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2、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
3、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4、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5、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6、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7、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8、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
9、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10、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11、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12、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13、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
14、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15、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16、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1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18、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
19、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20、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21、从事于斯,无少间断,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则危者安,微者著,而动静云为自无过不及之差矣。
22、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23、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
24、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25、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26、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27、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28、成己,仁也;成物,知也。
29、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30、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
31、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32、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33、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34、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35、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
36、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
37、自是而又再传以得孟氏,为能推明是书,以承先圣之统,及其殁而遂失其传焉。
38、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39、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40、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中庸短句 30句菁华
1、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2、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3、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4、书者,述也,以载道,以寄情,以解惑,以明智。
5、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6、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7、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
8、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9、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10、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2、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13、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14、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尔!
15、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16、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
17、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18、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19、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20、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21、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22、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
23、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24、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
25、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26、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27、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28、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29、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30、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中庸里的诗句 30句菁华
1、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2、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3、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4、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5、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6、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7、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
8、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9、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10、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1、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12、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
13、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14、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15、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16、从事于斯,无少间断,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则危者安,微者著,而动静云为自无过不及之差矣。
17、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
18、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19、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20、自是而又再传以得孟氏,为能推明是书,以承先圣之统,及其殁而遂失其传焉。
21、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22、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23、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24、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
25、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26、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
27、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28、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
29、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30、成己,仁也;成物,知也。
——傅雷家书原文摘抄 40句菁华
1、假如心烦而坐不下来写信,可不可以想到为安慰爸爸妈妈起而勉强写,开头是为了我们勉强写,但写到三、四页以上,我相信你的心怀一定应付静下来,而变得很自然很高兴的,自动的想写下去了,告诉你这个方法,不但可逗你多写信,同时也可以消除一时的烦闷。人总得常常逼迫自己,不强迫就解决不了问题。
2、对外国朋友固然要客气,也要阔气,但必须有分才。像西卜太太之流,到处都有,你得提防。巴尔扎克小说中人物,不是虚造的。人的心理是:难得收到的礼,是看重的,常常得到的不但不看重,反而认为是应享的权利,临了非但不感激,倒容易生怨望,所以我特别要嘱咐你有分寸!
3、反过来讲,我们和欧洲真正的古典,有时倒反隔离得远一些。真正的古典是讲雍容华贵,讲graceful[雍容],elegant[典雅],moderate[中庸]。但我们也极懂得discreet[含蓄],也极讲中庸之道,一般青年人和传统不亲切,或许不能抓握这些,照理你是不难体会得深刻的。有一点也许你没有十分注意,就是欧洲的古典还多少带些宫廷气味,路易十四式的那种宫廷气味。
4、这一年来常常在外面漂浮,接触了许多人,总觉得对事业真正爱好有热情,同时又有头脑的人实在太少。不求功利而纯粹为真理,为进步而奋斗的,极少碰到。特别是对*监督的政策其中还是捧场恭维的远过于批评的。要求真正民主,必须每个自觉的作不断的斗争。而我们这一步还远得很。社会上多的是背后发牢骚,当面一句不说,甚至还来一套,颂扬的人。
5、我劝你千万不要为了技巧而烦恼,主要是常常静下心来,细细思考,发掘自己的毛病,寻找毛病的根源,然后想法对症下药,或者向别的师友讨教。烦恼只有打扰你的学习,反而把你的技巧拉下来。
6、孩子,你一定很高兴,大家都在前进,而且是脚踏实地的前进,决不是喊口号式的。我们的国家虽则在科学成就上还谈不到原子能时代,但整个社会形势进展的速度,的确是到了原子能时代了。
7、出台行礼或谢幕,面部表情要温和,切勿像过去那样太严肃。这与群众情绪大有关系,应及时注意。只要不急,心里放*静些,表情自然会和缓。
8、把自己的思想写下来,比着光在脑中空想是大不同的。写下来需要正确精密的思想,所以与在纸上的自我检讨,格外深刻,对自己也印象深刻。这也证明你的感受力极快。但天下事有利有弊,有长必有短,往往感受快的不能沉浸得深,不能保持得久。但你至少得承认,你的不容易牢固执着是事实。我现在特别提醒你,希望你时时警惕,对你新感受的东西不要让它浮在感觉的表面,而要仔细分析,究竟新感受的东西和你原来的观念情绪表达方式有何不同。这是需要冷静而强有力的智力,才能分析清楚的。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后是能够想到而不是惊心动魄,能够从容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难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就是要你把这件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9、看到内地的建设突飞猛晋,自己更觉得惭愧,总嫌花的力量比不上他们,贡献也比不上他们。只有抓紧时间拚下去。
10、对终生伴侣的要求,正如对人生一切的要求一样,不要太苛刻。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本质的善良,天性温厚,开阔的胸襟。
11、无论男女,只有把兴趣趣集中在事业上,学问上,艺术上,尽量抛开渺小的自我,才有快活的可能,才会觉得活的的意义。
12、朋友对我们的帮助、照应和爱护,不必一定要报以物质,而往往需要写封信,使他们快乐,觉得人生充满温暖。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13、进步了,爸爸说他过去老是看人家好的地方,对有实力的老朋友更是如此,活到五十岁了才知道人不是那么简单,老朋友为了自己的利害关系,会出卖朋友,提意见可以乱提,甚至造谣,还要反咬一口。
14、感情激动时期不仅会耳不聪,目不明,看不清对方,自己也会无意识的只表现好的方面,把缺点隐藏起来,保持冷静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不至于为了谈恋爱而荒废正业,或是影响功课,或是浪费时间或是损害健康,或是遇到或大或小的波折时扰乱心情。
15、一个人往往对有在手头的东西(或是机会,或是环境,或是任何可贵的东西)不知珍惜,直到要失去了的时候再去后悔!这是人之常情,但我们不能因为是人之常情而宽恕我们自己的这种愚蠢,不想法去改正。
16、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
17、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
18、人生的关是过不完的,等到过得差不多的时候,又要离开世界了。
19、一个艺术家必须能把自己的感情“升华”,才能于人有益。
20、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
21、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才能廓然无果,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衡,才不至于受伤……慢慢地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去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在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去分析前因后果,作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22、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其所能,无愧于心。
23、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
24、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要把这些事情当作心灵的灰烬来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
25、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得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26、只要是真理,是真切的教训,不管是出之于父母或朋友之口,出之于熟人生人,都得接受。
27、多抑制感情,多着重于技巧,多用理智,我相信一定能减少疲劳。
28、多少艺术家到中年以后走下坡路,难道真是他们愿意吗?多半是为家庭拖下水的,而且拖下经过完全是出于不知不觉的。
29、爸爸已经进入人生的秋季,许多地方都要逐渐落在你们年轻人的后面,能够帮你的忙将要越来越减少;一切要靠你自己努力,靠你自己警惕,自己鞭策。你说到技巧要理论与实践结合,但愿你能把这句话用在人生的实践上去;那末你这朵花一定能开得更美,更丰满,更有力,更长久!
30、我们社会的速度,已经赶上了原子能时代。谁都感觉到任务重大而急迫,时间与工作者是配合不起来。所以最主要的关键在于争取时间。我对你最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生活琐事上面,你一向拖拖拉拉,浪费时间很多。希望你大力改善,下最大的决心扭转过来。
31、所谓赤子之心,不但指纯洁无邪,指清新,而且还指爱!法文里有句话叫做“伟大的心”,意思就是“爱”,这“伟大的心”几个字,真有意义。而且这个爱决不是庸俗的,婆,婆妈妈的感情,而是热烈的、真诚的、洁卧的、高尚的、如火如荼的、忘我的爱。
32、我也不想千言万语多说,以免增加你的负担。你既没有忘怀祖国,祖国也没有忘了你,始终给你留着余地,等你醒悟。我相信:祖国的大门是永远向你开着的。
33、坚持真理的时候必须注意讲话的方式、态度、语气、声调。要做到越有理由,态度越缓和,声音越柔和。
34、我们的艺术家还需要把自己的感想、心得,时时刻刻传达给别人,让别人去作为参考的或者是批判的资料。
35、人总得常常强迫自己,不强迫就解决不了问题。
36、夫妇之间只有彻底谅解,全心包容,经常忍让,并且感情真挚不渝,对生活有一致的看法,有共同的崇高理想与信念,才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安渡过大大小小的风波,成为琴瑟和谐的终身伴侣。
37、欣赏造型艺术是维系一个人身心*衡的最佳方式。
38、假如念的书不能应用到自己身上来,念书干吗?
39、有理想就有苦闷,不随波逐流就到处龃龉。
40、高远绝俗而不失人间性人情味
——劝学原文及翻译 40句菁华
1、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2、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3、乃:于是,就。
4、与:和。
5、论议:谈论,商议。
6、复:再。
7、待:等待。
8、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9、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10、与《伤仲永》相比,突出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11、掌事:掌管政事。
12、邪(yé):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13、涉猎:粗略地阅读。
14、耳: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15、益:好处。
16、及:到了……的时候。
17、乎:啊。表感叹或反问语气。
18、乃:才。
19、自然:天然。
20、贤:才能。
21、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多次。省,省察。乎,介词,于。
22、吾尝终日而思矣:而,表修饰
23、博见:看见的范围广,见得广。
24、而见者远:意思是远处的人也能看见。而,表转折。
25、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6、结合荀子的《劝学》,谈谈你对学习的看法.
27、表修饰关系。《劝学》:“吾尝终日~思矣。”
28、绳 古义:墨线。例:木受绳则直
2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30、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31、绝
32、强
33、假:借助,利用。
34、舆:车。
35、绝:横渡。
36、生非异: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生,通“性”天赋,资质。
37、渊:深水。
38、跬:古代的半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39、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40、用心一也:(这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用,以,因为。
——国学经典诵读《大学》原文 40句菁华
1、《诗》云:“於戏!前王不忘。”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康诰》 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2、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3、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4、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5、亲民:一说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弃恶扬善。引导、教化人民之意。
6、得:得到成果。
7、末:与“本”相对,末节之意。
8、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未有之也”。是说还不曾有过这样的做法或是事情。
9、闲居:单独在家中,独处。
10、厌然:遮遮掩掩、躲避之意。
11、掩:隐藏之意。著:彰显出来。
12、益:益处,好处。
13、润屋:装饰住所。
14、斐:文雅。
15、琢、磨:雕琢打磨玉石。这里用来比喻研究学问,修养品德。
16、瑟:庄严。僴(xiàn),威严。
17、克:能够。
18、自明:自己去发扬光明的德性。
19、茍:假如。新:本义指洗澡时除去身上污浊的东西,清洁身体,在这里是精神层面的弃旧革新。
20、作:激发。新民:使民新的意思,弃旧从新,弃恶从善。
21、周:周朝。旧邦:旧有的国家。
22、于止:对于所居住的地方。
23、《诗》:此指《诗经·大雅·文玉》。
24、必:一定。
25、好乐:喜好,偏好。
26、之:“对于”之意。亲爱:亲近、偏爱之意。
27、好:喜欢。
28、不出家而成教于国:不出家门就能把教化推行到国家。
29、让:谦让,礼让。
30、恕:恕道之意。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指自己不想做的,也不要让别人去做。这种推己及人的品德就是儒家所提倡的恕道。
31、蓁蓁(zhēn):浓密茂盛的样子。
32、之子:与 “之女子于归”同,是说女子出嫁。
33、絜(xié):度量之意。矩:画矩形所用的尺子,是规则、法度之意。絜矩之道:是儒家的伦理思想,指一言一行要有模范作用。
34、维:语气词,无意义。岩岩:险峻之意。
35、丧师:丧失民心。
36、克:能够。配:与……相符。
37、楚国无为宝,惟善以为宝:出自《楚书》。王孙圉受楚昭王之命出使晋国。晋国赵简子问楚国珍宝美玉之事。王孙圉回应说楚国从来不把美玉当珍宝,而只是将那些和观射父一样的大臣看做珍宝。
38、退:黜退。
39、疾:迅速。
40、百乘之家:家中有一百辆车,是古代的大家族,通常是有封地的诸侯王。
——小石潭记原文 40句菁华
1、小丘:在小石潭东面。西,向西(名词作状语)。
2、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环,玉佩相碰击的响声,佩与环都是玉质装饰物。鸣,使动用法,使…鸣。心乐之,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3、嵁(kān):不*的岩石。
4、蒙络摇缀,参(cēn)差(cī)披拂:意思是(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蒙,遮掩。络,缠绕。摇,摇动。缀,连结
5、佁(yǐ)然:愣住的样子。
6、俶(chù)尔远逝:忽然向远处游去。俶尔,忽然。
7、翕(xī)忽:轻快疾速的样子。
8、居,停留。
9、宗玄:作者的堂弟。
10、隶而从者:跟着同去的人。
11、二小生:两个年轻人。
12、从:自,由 。
13、行:走。
14、见:看见。
15、卷石底以出:石底有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卷:弯曲。以:相当于连词“而”,表承接。
16、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成为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16.坻:水中高地。
17、嵁:不*的岩石。
18、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cēn cī)披拂: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19、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 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20、往来翕(xī)忽: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翕:迅疾。
2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忽明忽暗。斗:像北斗星一样曲折。蛇行:像蛇一样蜿蜒前行。
22、隶而从者:跟着同去的。 隶:附属,随从。而:表修饰。 从:跟随,动词。
23、小生:古义:年轻人。(崔氏二小生)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24、去:古义:离开。(乃记之而去)今义:前往,到某处。
25、闻:古义:听到、听闻。(闻水声)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26、布:古义:映,显现。(影布石上)今义:可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棉麻品。
27、许:古义: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数目不确定,等同于现今口语中常说的:“左右”“上下”。(潭中鱼可百许头)今义:允许、准许。
28、佁(yǐ)然:古义:呆呆的样子。(佁然不动)今义:静止的样子。
29、以为:古义:把……当作(全石以为底)今义:认为等。
30、以:(1)介词,因为。(以其境过清)(2)连词,而。(卷quan石底以出)(3)介词,用把。(全(quán石以为底)
31、游:(1)游动。(皆若空游无所依)(2)游览。(同游者)
32、为:(1)动词,作为。(全(quán)石以为底)(2)动词,成为。(为岩)
33、斗折蛇行。斗: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蛇:名词作状语,像蛇一样。
34、如鸣珮环。鸣: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
35、近岸。近:形容词用作动词,靠近。
36、乃记之而去。(省略主语“我”)于是记下这番景致便离开了。
37、斗折蛇行。(省略主语“小溪”)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前行那样弯曲。
38、移步换景
39、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40、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逍遥游课文原文 40句菁华
1、逍遥游:没有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逍遥,闲适自得、无拘无束的样子。
2、北冥:北海,因海水深黑而得名。冥,通"溟",指广阔幽深的大海。下文的"南冥"和"冥海"都用此意。
3、海运:海水运动,此处指汹涌的海涛。徙:迁移。
4、野马:云雾之气变化腾涌成野马的样子。
5、以息相吹也:以气息相互吹拂所致。
6、苍苍:深蓝色。
7、邪(yé):通"耶",疑问词。
8、且夫:助词,无实义,起提示下文的作用。
9、而后乃今:"今而后乃"的倒装。相当于"这时……然后才"。培风:乘风。培,凭。
10、适:去,往。莽(mǎng)苍:草色苍莽的郊野。
11、犹:还是。果然:饱足的样子。
12、小年:短命。大年:长寿。
13、朝菌:一种朝生暮死的菌类植物。晦(huì)朔(shuò):月亮的盈缺。晦,每月的最后一天。朔,每月的'第一天。
14、翱翔蓬蒿(hāo)之间:翱翔在蓬木蒿草之间。
15、效:功效,此处引申为胜任。
16、行:品行。比:团结。
17、而:通"能",能力。
18、此:指斥鷃。
19、虽然:即便如此。虽,即使。
20、列子:郑国人,名御寇,战国时代思想家。传说能御风而行。著有《列子》八篇。文段借列子乘风飞行,表明有待的道理。御:驾驭。
21、泠(líng)然:轻妙的样子。善:美妙。
22、旬有(yòu)五日:十五天。旬,十天。有,通"又"。
23、致福:得福。
24、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辩:通"变",变化。与"正"相对。"正"为本根,"辩"为派生。
25、无功:顺应大道不示功名。
26、尧:传说中的帝王。许由:古代尧时的隐士。此人还见于《徐无鬼》《外物》等篇,皆记述许由拒位之事。
27、爝(jué)火:火把、火炬。
28、尸:掌管,主持。
29、偃鼠:即鼹鼠,善于钻洞。
30、大而无当:宏达而不适当。无当,不切实际。
31、魏王:即魏惠王。由于魏国曾定都大梁,所以魏国也称为梁国,因此魏惠王即《孟子》中的梁惠王。贻:赠给。大瓠(hù)之种:大葫芦的种子。瓠,葫芦。
32、聚族:召集同族的人。
33、将:率领军队。
34、龟手:指手足皮肤受冻而开裂。
35、规矩:木匠用以画圆、方的工具。
36、涂:通"途",道路上。
37、敖:通"遨",遨游。
38、跳梁:跳跃腾挪。梁,通"踉",跳跃。
39、罔(wǎng):通"网",罗网。罟(gǔ):网的总称。
40、夭:折断,砍伐。斤:大斧头。
——《离骚》高中课文原文 30句菁华
1、离骚:犹离忧。王逸《楚辞章句·离骚序》:离,别也;骚,愁也。此题目之义,历来多有争议。
2、朕:我。皇考:已故父亲的尊称。一说指太祖或曾祖。皇,美,即光明,伟大。
3、摄提:太岁在寅时为摄提格。此指寅年。贞:正当。孟陬(zōu):夏历正月。
4、纫(rèn):草有茎叶可做绳索。秋兰:香草名。即泽兰,秋季开花。
5、不吾与:即“不与吾”。与,等待。
6、搴(qiān):摘。阰(pí):山坡。
7、代序:不断更迭。
8、迟暮:衰老。
9、抚:趁,凭。
10、骐(qí)骥(jì):骏马。
11、道(dǎo):通“导”,引导。
12、维:通“唯”,只。纫:结成绳索。夫:彼。蕙(huì)茝(chǎi):均为香草名。
13、耿介:光明正大。
14、忽:急,犹言“匆忙地”。
15、齌(jì)怒:暴怒。
16、謇(jiǎn)謇:忠贞直言貌。
17、树:种植。
18、冀:希望。峻茂:高大茂盛。
19、顑(kǎn)颔(hàn):因饥饿而面黄肌瘦的样子。
20、服:做,从事。
21、纕(xiāng):佩带。
22、浩荡:放荡自恣,不深思熟虑的样子。
23、谣:诋毁。诼(zhuó):诽谤。
24、绳墨:正曲直之具。曲:斜曲。
25、溘(kè):忽然。流亡:随水漂流而去。
26、前世:古代。
27、圜(yuán):同“圆”。周:合,相合。
28、尤:过错。攘:取,指不推辞,忍受。诟(gòu):咒骂,耻辱。
29、错落变化的句子结构
30、深深植根于现实盼积极浪漫主义
——中庸名句经典语录 30句菁华
1、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3、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4、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5、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6、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7、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8、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
9、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10、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
11、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12、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13、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14、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是故君子必诚其意。
15、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16、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17、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18、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19、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20、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21、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2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23、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24、自是而又再传以得孟氏,为能推明是书,以承先圣之统,及其殁而遂失其传焉。
25、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26、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27、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28、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29、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30、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