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50句菁华

首页 / 句子 / | 2022-12-02 00:00:00

1、被:通被顶。动词。被明月兮佩宝璐。

2、弊:通敝困顿,失败。形容词。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3、弊:通敝疲惫,衰败。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4、徧:同遍遍及,普遍。动词。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5、唱:通倡倡导。动词。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6、雠:同仇仇敌,仇人。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7、错:同措放。动词。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8、当:通挡抵挡,抵偿。动词。汉亦留之以相当。

9、丁宁:同叮咛嘱咐。动词。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

10、而:同如象。形容词。军惊而坏都舍。

11、蕃:通繁多。形容词。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12、反:同返,返回。动词。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1

13、估:通贾商人。名词。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14、惠:同慧聪明。形容词。甚矣,汝之不惠。

15、沮:通阻阻止,阻挡。动词。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

16、决:通诀离别。动词。辞决而行。

17、抗:通亢高。形容词。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18、离:通罹遭遇。动词。离骚者,犹离忧也。

19、栗:同栗发抖。动词。栗深林今惊层颠。

20、录:同碌*凡,乎庸。形容词。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21、缪:同穆温和,恭敬。例句中为姓。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22、那:同挪抽。动词。过几时,那工夫来望恩人。

23、畔:同叛背叛。动词。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24、齐:同剂量词,例句中为名词。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25、蕲:同祈求。动词。蕲胜于人而取于人邪?

26、輮:通揉使弯曲。动词。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27、田:同畋打猎。动词。今王田猎于此。

28、涂:同途,道路。名词。失迷涂知返,往哲是与

29、惟:通唯应答声。象声词。伏惟启阿母,今若道此妇,终老不复取!

30、希:同稀稀少。形容词。鼓瑟希,铿尔。

31、邪:同耶吗。疑问语气词。其真无马邪?

32、阳:同佯假装,表面。皆阳应曰:诺,。

33、要:同邀拦住。动词。鸠宗族僮奴百许人,欲要篡以归。

34、已:同矣了。语气助词。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

35、翼:通翌明(天)。名词。翼日进宰。

36、阴:通荫,树荫,名词。也傍桑阴学种瓜。

37、暂:通渐,欺诈。动词。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38、责:同债欠别人的钱财。名词。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39、知:通智聪明,智慧。形容词。以大知而察及迩言。

40、直:通值价钱,代价。名词。系向牛头充炭直。

41、兹:通滋副词。兹,更加。赋敛兹重。

42、……子黑子九距之。(《公输》)距:通“拒”,挡。

4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44、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45、见,通“现”。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46、简,通“拣”。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47、要,通“邀”。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48、惠,通“慧”。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49、诎通屈,屈曲,如:其次诎体*。

50、缪通穆,如: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50句菁华扩展阅读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50句菁华(扩展1)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60句菁华

1、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2、暴:同曝晒。动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3、杯:同杯酒器。名词。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4、辟:通僻行为不正。形容词。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5、宾:同傧迎接客人的人。名词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6、材:同才才能。名词。食之不能尽其材。

7、采:同彩彩色,颜色。名词。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8、采:同彩颜色,彩色。名词。须臾成五采。

9、从:同纵与横相对,赵使*原君求救,合从于楚。

10、淬:通焠金属器械烧后放入水中,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

11、尔:同耳罢了。语气助词。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12、反:同返返回。动词。盖亦反其本矣。

13、拂:同弼辅弼。动词。入则无法家拂土。

14、函胡:同含糊形容词。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15、衡:通横跟竖、直相对。名词。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

16、华:同花植物的繁殖器官。名词。混黄华叶衰。

17、皇:通惶恐惧,惊慌。形容词。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18、沮:通阻阻止,阻挡。动词。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

19、躈:同噭一说是*。名词。牛羊蹄躈各以千计。

20、却:同却,退。大军却,离城三里止营。

21、郤:同隙空隙。名词。依乎天理,批大却

22、沈:同沉形容暮霭的程度深。形念去去千里烟波,暮沈沈楚天阔。

23、说:同说高兴,愉快。形容词。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24、说:同悦愉快。高兴。形容词。而民说之,

25、太:通大大部分。形容词。死者太半。

26、帖:同贴用标签标出。动词。不用,则以纸帖之。

27、文:同纹纹路,纹理。名词。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28、邪:同耶呢,吗,疑问语气助词。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29、羞:同馐食物名词。玉盘珍羞直万钱。

30、虚:同墟,市。名词。之虚所卖之。

31、奄:同晻日无光。形容词。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32、厌:通履满足。形容词。暴秦之欲无厌。

33、阳:同佯假装,表面。皆阳应曰:诺,。

34、要:同邀邀请。动词。张良出,要项伯。

35、阴:通萌,树荫。名词。绿杨阴里白沙堤。

36、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副词。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37、员:通圆圆形。名词。以精铜铸成,员经八尺。

38、原:同源源泉。名词。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39、旃:同毡毛织的毡毯。名词。与旃毛并咽之。

40、霑:同沾浸湿,浸润。动词。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41、直:通值价值,引申为公正的待遇。乐国乐国,爱得我直。

42、直:通值价值,动词。玉盘珍羞直万钱。

43、指:同旨旨趣。名词。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44、质:通贽见面礼。名词。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45、坐:同座座位。名词。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46、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还:通“旋”,回转,掉转。

47、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拂:通“弼”,辅佐。

48、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具:通“俱”,全,皆。

49、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故事两篇》)熙:通“嬉”,开玩笑。

50、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曾:通“增”。

51、自余为僇人,……(《始得西山宴游记》)僇:通“戮”,遭到贬谪。

52、鸡栖于(《君子于役》):通“橛”,指为栖鸡做的木架。

53、对镜帖花黄。……火伴皆惊忙。(《木兰诗》)帖:通“贴”。火:通“伙”。

54、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材:通“才”。

55、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鱼我所欲也》)辩:通“辨”,辨别。

56、帖,通“贴”。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57、属,通“嘱”。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58、惠,通“慧”。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59、枪通抢,触,如: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

60、不通否,如: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50句菁华(扩展2)

——初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 40句菁华

1、路转溪头忽见见(xiàn)通现《西江月》

2、一切乌有乌(wū)同无《山市》

3、止有剩骨止(zhǐ)通只《狼》

4、左手倚一衡木衡(héng)同横《核舟记》

5、属予作文以记之属(zhǔ)通嘱《岳阳楼记》

6、玉盘珍羞直万钱羞(xiū)同馐《行路难》

7、欲信大义于天下信(xìn)通伸《隆中对》

8、公输盘不说说(yuè)通悦《公输》

9、公输盘诎诎(qū)通屈《公输》

10、入则无法家拂士拂(bì)通弼《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1、乡为身死而不受乡(xiāng)通向《鱼我所欲也》

12、始一反焉反(fǎn)通返《愚公移山》

13、汝之不惠惠(huì)通慧《愚公移山》

14、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齐:通“剂”。

15、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6、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聪明。

17、一厝逆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8、问渠那得清如许。(《观书有感》)那:通“哪”,怎么。

19、傧者更道,从大门入。(《晏子故事两篇》)道:通“导”,引导。

20、圣人非所与熙也。(《晏子故事两篇》)熙:通“嬉”,开玩笑。

21、此何遽不为福乎?(《塞翁失马》)遽:通“讵”,岂。

22、便要还家 “要”(yāo) 通“邀” 《桃花源记》

23、荡胸生曾云 “曾”(céng) 通“层” 《望岳》

24、蝉则千转不穷 “转”(zhuǎn) 通“啭” 《与朱元思书》

25、窥谷忘反 “反”(fǎn) 通“返” 《与朱元思书》

26、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sì) 通“饲” 《马说》

27、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cái) 通“才” 《马说》

28、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zhǔ) 通“嘱” 《岳阳楼记》

29、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bì) 通“避” 《鱼我所欲也》

30、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辩”(biàn) 通“辨” 《鱼我所欲也》

31、乡为身死而不受 “乡”(xiāng) 通“向” 《鱼我所欲也》

32、小惠未 “獭(biàn) 通“遍” 《曹刿论战》

33、始一反焉 “反”(fǎn) 通“返” 《愚公移山》

34、汝之不惠 “惠”(huì) 通“慧” 《愚公移山》

35、一厝朔东 “厝”(cuò) 通“措” 《愚公移山》

36、对镜帖花黄。……火伴皆惊忙。(《木兰诗》)帖:通“贴”。火:通“伙”。

37、路转溪头忽见。(《西江月》辛弃疾)见,通“现”。

38、公输盘不说 “说”(yuè) 通“悦” 《公输》

39、子墨子九距之 “距”(jù) 通“拒” 《公输》

40、公输盘诎 “诎”(qū) 通“屈” 《公输》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50句菁华(扩展3)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解释 40句菁华

1、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2、薄:1、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2、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3、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3、策:1、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2、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3、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4、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4、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

5、次:1、编次。(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2、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6、端:1、画幅的右端(左手执卷端)2、正、端正(其人视端容寂)

7、分:fēn1、划分,分开。(今天下三分《出师表》)2、分配,分给。(必以分人《曹刿论战》)3、长度单位。(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4、fn,职分,本分。(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

8、拂1、违背、阻碍(行拂乱其所为)2、同弼,辅佐(入则无法家拂士)3、轻轻擦过(以手拂之)

9、富:1、富丽(与仓廪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2、富有、充足,有许多(家富良马)

10、更:1、重新(即更刮目相待)2、进而(醉则更相枕以卧)3、互相(更相庆)4、再、又(更上一层楼)5、更加(举杯销愁愁更愁)

11、过:1、经过(过秦汉之故都《上枢密韩太尉书》)2、到(及鲁肃过寻阳《孙权劝学》)3、犯过失(人恒过)4、超过,胜过(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12、或:1、有时(一食或尽粟一石/或王命急宣)2、有的人(或说处杀蛟/或以为死或以为亡)3、或许(或异二者之为)

13、极:1、尽头、穷尽(此乐何极)2、尽、到(南极潇湘)3、穷尽,动词(尝极东方)4、非常、最(初极狭)

14、间:1、夹杂(中间如拉崩倒之声)2、一会儿(立有间)3、参与(又何间焉)4、中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5、期间(奉命于危难之间)6、量词(宫阙万间都做了土)7、间隔,隔开(遂与外人间隔)8、暗暗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15、角:1、吹奏的乐器(鸣角振铃)2、吹号角(且角且走)

16、令:1、命令。(乃令符离人葛婴)2、让,使。(忿恚尉,令辱之)3、指县令。(陈守令皆不在)

17、骑:1、j,骑兵(骑千余)2、马(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18、情:1、实情(必以情)2、友情、交情(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19、去:1、走开,离去(一狼径去)2、距离(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西蜀之去南海。)

20、乳:1、喂奶(妇抚儿乳《口技》)2、*(儿含乳啼《口技》)

21、善:1、专长,名词(岂爱人之善)2、好(善哉,吾请无攻宋矣)3、擅长,动词(罗敷善蚕桑)

22、数:1、sh,表多次。(又数刀毙之《狼》)2、shǔ,计算。(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3、shu,屡次。(扶苏以数谏故《陈涉世家》)

23、屯:1、堆积(大雪屯门)2、停驻(屯大泽乡)

24、望:1、声望(先达德隆望尊)2、看见(望桓侯而还走)

25、为:1、以为、认为(孰为汝多知乎)2、做,制造(为学/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公输盘为我为云梯)3、是(此不为远者小)4、对、向(不足为外人道也)5、替、给(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6、刻有(为人五)7、为了(故不为苟得也)8、接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26、屑:1、不屑指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乞人不屑也)2、忙碌的样子(而楼上人往来屑屑)

27、艳:1、妖艳、艳丽(艳装骑驴)2、欣羡(略无慕艳意)

28、遗:1、wi,留给、给予(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父母岁有裘葛之遗)2、死去的人留下的(深追先帝遗诏/遗风余思)3、丢失的(得遗金一饼)

29、义:1、坚持合宜的道德、情理2、正义、仁义(舍生而取义)3、适宜、恰当(引喻失义)

30、作:1、奋起、有所作为(而后作)2、写(属予作文以记之)

31、用:1、使用、采用(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2、因此(遂用猖獗

32、欲:1、想(欲至宛市《宋定伯捉鬼》)2、将要(行欲至宛市《宋定伯捉鬼》)3、愿望(从民欲也)

33、援:1、提出、引(援疑质理)2、外援(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34、缘:1、缘故2、沿着(缘染溪/缘溪行)

35、杂然:1、纷纷地(杂然相许《愚公移山》)2、交互错杂(杂然前陈《醉翁亭记》)

36、指:1、手指(人有百指)2、指明(不能指其一端)3、指点(始指异之/皆指目陈胜

37、诸:1、之于的合音(投诸渤海之尾)2、那些(其西南诸峰)3、各位,众位(今诸生学于太学)

38、著:1、附着、加在(定伯便担鬼着肩上《宋定伯捉鬼》)2、接触(径至宛市中下著地《宋定伯捉鬼》)3、同着穿(著我旧时裳)

39、足:1、脚(蛇固无足)2、画脚(子安能为之足)3、充足(今北方已定,兵甲已足)4、足以(以中有足乐者)5、值得(不足为外人道也)

40、辞: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②齐之习辞者也。(a.动词:告别、离开;b.言辞、交际场合应酬的言语。)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50句菁华(扩展4)

——文言文祝福语 50句菁华

1、这么多年相处下来,我有一句话早就想告诉你;你美丽漂亮,楚楚动人,是一个漂亮领导,也是一个温柔善良的好女人;领导,祝福你生日快乐!永远年轻漂亮。

2、你冰清玉洁,美如天仙,可你从不自傲;你粉妆玉琢,国色天姿,可你依然*易近人;领导,你是一个好领导,能做你的部下,我万分荣幸;祝福你生日快乐!

3、你的美如碧海蓝天,让人一看清新动人;你的身如冰肌玉骨,让人一看有相识太晚的伤痛;领导,今天迎来了你的生日,祝福你生日快乐!一辈子**安安。

4、你算得上一个巾帼英雄,要是古代,你就是木桂英,巾帼不让须眉;领导,你冷若冰霜,却又热情似火;领导,在你生日到来之际,祝福你生日快乐!

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8、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

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1、幻化成西天星光是你轮回的终点,寂灭到永生沙漏流转了多少时间,你在三途河边凝望我来生的容颜,我种下曼佗罗让前世的回忆深陷。

12、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13、风过天地肃杀,容华谢后,君临天下,登上九重宝塔,看一夜,流星飒沓。

14、一本往事录,合上谁的归宿,谁盛开的烟花,在空中匆匆谢幕遗忘,记录,一本泛黄的书,行走停留,擦肩而过的幸福。

15、从别以后,几回梦缥缈,执手若无,泪溅花上。

16、我洒千斛明珠铺这一路,梦醒时,都归入尘与土。

17、雾散,梦醒,我终于看见真实,那是千帆过尽的沉寂。

18、尘缘从来都如水,罕须泪,何尽一生情?莫多情,情伤己。

19、灯花伤,落地成灰一行行,归处,青山莽莽云雾徜徉。影成双,可惜两地各尽觞,独将此身此心俱埋葬。

20、梦湿空阶,频敲云子惊残漏。一杯浊酒,难看红尘透。

21、任他凡事清浊,为你一笑间轮回甘堕。

22、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盛宴之后,泪流满面。

23、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2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后汉书》。

25、腊月寒冬白雪皑皑,渔夫窝冰得鱼而来。寒风刺骨集市待售,伯乐相语万金之材。

26、辞旧迎新新年到,雪花飘飘山河娇。红梅雪中分外俏,美景引得人自豪。家家户户放鞭炮,小孩高兴满地跑。吉祥如意都送到,声声祝福耳边绕。祝你新年快乐,幸福来到!

27、岁朝爆竹传自昔,吴侬政用前五日。食残豆粥扫罢尘,截筒五尺煨以薪;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百声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却拾焦头叠床底,犹有余威可驱疠;屏除药裹添酒杯,昼日嬉游夜浓睡。

28、七坐八爬九生牙,十月卖萌叫爸妈。小小外孙学外语,爷爷奶奶笑哈哈!

29、四月春风李桃芳,香糕腊烛贺岁长。活泼快乐添真趣,生日春苗笑脸扬。

30、春芽茁壮阳光暖,庭院花开冬日鲜。外孙呀呀学语乐,模样可爱笑声甜。

31、一往无前小乐童,书山有路始攀登。高飞万里追星月,月照娇花伴日红。

32、不愧诗人小外孙,双眸炯炯有精神。书香门第家风好,来日定成追梦人。

33、今天外孙七岁行,幼小心灵正青葱。海阔天高任飞跃,天天向上趁东风。

34、新年将至,寒意未逝,旭旭朝日,凄凄风迷。老师之恩,若比孔鲤,三尺讲台,十年苦泪;风雨雷厉,尚无迨惰之意;朝九晚五,亦无急躁之情。

35、人依旧,物依然,又是一年;想也好,忘也罢,本是*凡;今儿好,明更好,衷心祝愿;情也真,意也切,常驻心间。祝:春节快乐!

36、旧兮送往,新兮迎来。苔梅点点兮,落宏谷之涧。红烛灿灿兮,于江河之畔。春光乍泄,大地回春之际,鞭炮齐鸣,甚是欢愉,然,家中俗事所扰,不能与汝共度佳节,心甚憾矣!虽如此,犹欲借此佳际诉吾之愿于兄,兄亦能心想事成,方显吾对兄之殷切祝福也,恭祈学德日新兼愿体侯益健。福如蘡茀至,愿君悦兮。

37、伟业辉煌奕世后,敏功砥砺行于先,庭前且喜椿萱懋,光大发扬瓜瓞绵。

38、龙烛双辉玉女临,花前月下结同心,相看红袖添香趣,争羡苍松斗雪侵;巨港湾深堪泛艇,诗人兴好适行吟,斑衣灿烂阶前舞,洒满金樽细细斟。

39、千载一时不再来,九天阊阖庆今开,志同道合堪为友,玉骨冰肌岂染埃。

40、麟之趾,振振公子。吁嗟麟兮。麟之定,振振公姓。吁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吁嗟麟兮。

41、淑气氤氲护邑闾,门临双喜乐何如,兰孙好合行嘉礼,哲嗣乔迁卜吉庐;明岁麟儿应兆梦,千年燕翼庆安居,玉溪世代书香远,婀娜声名远有余。

42、德门应卜好音来,月老传书带笑开,吐凤绍求称济美,乘龙吟絮偶清才。

43、银汉明星回,填桥乌鹊肥;玉堂云气霭,秀阁画烛辉。燕舞雕梁曲,锦幕暗香飞;宜男花正好,兰畔照双衣。

44、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45、仙居应接若耶溪,婉艳争传旧姓西,此际清波催渡鹊,来宵斜月警闻鸡;门盈百辆笙歌合,箫引双飞唱合齐,王燕预开男子兆,相看汤饼试英啼。

46、正是时来暖日红,欢颜两颊笑迎风,幸临侣喜游观鸟,福衍斯庆逐一螽;习武修文才学备,羞花闭月貌容同,新婚恩爱何为乐,雅气清香透阁东。

47、姻缘一线牵。鼓乐响堂前;豹略丈夫子,慧心女谛仙;巫山云十二,朱履客三千;明德流芳远,螽斯瓜瓞绵。

48、楚客吴依千里遇,邓林秀气挹霞光,堂皇富丽人间福,兰桂胜芳五世昌;邓尉依微吴苑树,梅花朵朵吐芬芳,云蒸霞蔚兴隆气,富贵荣华世吉祥。

49、三生石上注良缘,恩爱夫妻彩线牵,春色无边花富贵,郎情妾意俩缠绵。

50、你的生日到了,我让轻风给你送去我的.祝福,愿你一辈子美若天仙,娇艳无比,做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领导,在你生日到来之际,祝福你生日快乐!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50句菁华(扩展5)

——文言文名句加译文 40句菁华

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2、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3、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4、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5、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

6、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8、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0、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1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12、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1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1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17、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

1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9、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

2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

22、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23、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2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2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27、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2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29、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论语·子罕》)

30、子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31、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论语·颜渊》)

32、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33、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论语·子路》)

34、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出自《劝报亲恩篇》。

35、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36、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37、首孝弟,次谨信。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38、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出自(明)《增广贤文》。

39、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出自(清)《增广贤文》

40、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出自《动报亲恩篇》。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50句菁华(扩展6)

——经典哲理的文言文句子 40句菁华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1、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1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3、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14、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17、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18、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1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3、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2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6、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

2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28、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2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3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36、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37、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3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39、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4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50句菁华(扩展7)

——qq空间说说文言文 30句菁华

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7、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9、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1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2、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1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6、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17、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9、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20、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2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3、一场梦境,一场繁华,荣华谢后,君临天下。

24、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25、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

26、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27、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28、凤凰台上凤凰游,负约而去,一夜苦等,从此江南江北,万里哀哭。

29、红颜未老心先死,暮墨染雨君画夕。葬泪花末雨纷霏,笑叹红尘众纷扰。

30、北岭有燕,羽若雪兮。朔风哀哀,比翼南飞。一折羽兮,奈之若何。朔风凛凛,终不离兮。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