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4、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5、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7、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9、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1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2、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1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6、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17、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9、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20、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21、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3、一场梦境,一场繁华,荣华谢后,君临天下。
24、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25、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海不辞水,故能成其深!
26、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27、缘聚缘散缘如水,背负万丈尘寰,只为一句,等待下一次相逢。
28、凤凰台上凤凰游,负约而去,一夜苦等,从此江南江北,万里哀哭。
29、红颜未老心先死,暮墨染雨君画夕。葬泪花末雨纷霏,笑叹红尘众纷扰。
30、北岭有燕,羽若雪兮。朔风哀哀,比翼南飞。一折羽兮,奈之若何。朔风凛凛,终不离兮。
——文言文励志格言 40句菁华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4、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5、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6、学而不化,非学也。
7、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8、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9、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10、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1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13、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
1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5、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1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7、君子忧道不忧贫。
18、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适何必曾相识。
1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0、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2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23、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4、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25、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26、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27、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28、修身、齐家、治国、*天下。
2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0、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3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3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
3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7、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8、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39、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4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82个文言文古今异义 30句菁华
1、卑鄙
2、北面
3、不好
4、不行
5、成立
6、初一
7、根本
8、供养
9、孤立
10、豪杰
11、何苦
12、横行
13、婚姻
14、几何
15、假借
16、具体
17、绝境
18、来信
19、牢笼
20、老大
21、烈士
22、妻子
23、秋天
24、人物
25、孺子
26、稍稍
27、是非
28、束手
29、树立
30、所以
——内涵深奥文言文 30句菁华
1、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2、地阔天长,不知归路。——李华《吊古战场文》
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蜀书·先住传》
4、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5、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荀子《劝学》
6、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王勃《滕王阁序》
7、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8、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9、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荀子《劝学》
10、闲静韶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1、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洪林《西湖》
12、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1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
15、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荀子《劝学》
16、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石成金《传家宝·绅瑜》
17、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晏子春秋》
18、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柳宗元《小石潭记》
19、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20、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陶渊明《桃花源记》
21、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荀子《劝学》
22、父不慈则子不孝。——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23、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2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郦道元《三峡》
2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
26、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28、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吴均《与朱元思书》
29、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周敦颐《爱莲说》
30、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赤壁赋》
——文言文名句 50句菁华
1、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2、老当益壮,穷且益坚。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4、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唐·李白·宣州谢朓饯别校书叔云》
6、少壮不发奋,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7、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8、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唐·王维·山居秋暝)
9、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10、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2、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13、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宋·岳飞《满江红》
1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5、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东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6、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1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18、潮**阔,风正一帆悬。(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19、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
20、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父)
2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2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23、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24、将欲取之,必先之。(老子)
25、道不拾遗,夜不闭户。(战国策·秦策)
2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27、只看后浪催前浪,当悟新人胜旧人。——出处:释文向《过苕溪》
28、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出处:李白《上李邕》
29、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将进酒》
30、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31、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32、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来源于——《礼记》)
33、*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徐再思《折桂令》
34、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出自《增广贤文》
35、见侮而不斗,辱也。—— 出自《公孙龙子》
36、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出自《论语》
37、三思而后行。—— 出自《论语》
3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出自《劝学》
3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40、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4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42、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枚乘《上书谏吴王》
43、《论语》十二章
44、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
4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46、乌云蔽月,人迹踪绝,说不出如斯寂寞。
47、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48、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4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50、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高中必背文言文名句 50句菁华
1、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4、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
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6、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7、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8、不去*,鲁难未已。 (左传)
9、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10、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1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1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13、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14、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1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16、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1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出自:(《礼记》)
18、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出自:(《韩非子》)
19、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出自:(《汤赋》)
20、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出自:(《曷冠子·天则》)
2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出自:(《新唐书》)
22、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出自:(孔子)
2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出自:(《楚辞》)
24、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出自:(曹操)
25、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出自:(刘禹锡)
26、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27、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2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2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3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1、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为政》)
32、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33、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34、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
35、子曰:“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3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37、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38、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39、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
40、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41、(子)曰:“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42、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4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4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4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47、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记》
48、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4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0、不去*,鲁难未已。 (左传)
——中考必考的文言文实词释义 40句菁华
1、鄙
2、兵
3、乘
4、伐
5、奉
6、号
7、加
8、简
9、见
10、节
11、竭
12、具
13、临
14、明
15、命
16、谋
17、难
18、清
19、秋
20、取
21、任
22、容
23、上
24、属
25、说
26、书(shū)
27、安(ān)
28、本(běn)
29、表达,表示。(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30、情趣,情致。(所以兴怀,其致一也闲情逸致)
31、质地。(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32、本质。(非天质之卑形者神之质)
33、人质。(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
34、正、刚刚。(质明,避哨竹林中)
35、医治。(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
36、惩处。(不效则治臣之罪)
37、讲究,研究。(奚暇治礼义哉?)
38、众多;各个。(诸如此类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
39、相当于“之于”。(投诸渤海之尾)
40、作乱叛国或外来侵犯的人。(忍能对面为盗贼)
——文言文名句加译文 40句菁华
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2、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3、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4、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5、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
6、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8、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9、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0、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11、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12、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1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1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16、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学而》)
17、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
1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9、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
2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21、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
22、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23、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2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2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27、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2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子罕》)
29、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论语·子罕》)
30、子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31、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论语·颜渊》)
32、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33、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论语·子路》)
34、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出自《劝报亲恩篇》。
35、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36、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
37、首孝弟,次谨信。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38、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出自(明)《增广贤文》。
39、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出自(清)《增广贤文》
40、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出自《动报亲恩篇》。
——经典哲理的文言文句子 40句菁华
1、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7、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1、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
12、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3、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14、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1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17、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18、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1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23、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2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6、沉舟侧畔千帆进,病树前头万木春。
27、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28、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2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3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36、不妄求,则心安,不妄做,则身安。
37、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3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39、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4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