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格言 40句菁华

首页 / 语录 / | 2022-12-03 00:00:00 格言

1、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2、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3、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

4、凡有血气,皆有争心。

5、贱礼义而贵勇力,贫则为盗,富则为贼。

6、修己而不责人。

7、生民之本,要当稼稽而食,桑麻以衣。

8、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

9、古之为政,爱人为大。

10、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11、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12、三杯通大道,一醉解千愁。

13、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14、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15、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16、不为燥湿轻重,不为穷达易节。

17、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18、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19、世治不轻,世乱不沮;同弗与,异弗非也。

2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1、知耻近乎勇。

22、尽信书,不如无书。

23、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24、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5、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26、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2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8、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29、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3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3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3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34、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3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3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

37、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3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9、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0、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文言文格言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文言文格言 40句菁华(扩展1)

——人生格言文言文 40句菁华

1、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

2、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

3、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4、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5、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6、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8、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9、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10、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1、生、死、穷、达不易其志。

12、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3、修身、齐家、治国、*天下。

14、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1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1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17、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18、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19、学者欲去昏惰之病必以立志为先。

2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1、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22、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

2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4、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2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6、男儿立志三步曲:齐家、治国、*天下。

27、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

2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9、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0、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31、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3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3、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3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5、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3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37、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38、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39、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不外乎一个“勤”字。

40、ldquo;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善”,欲人知,不是真善。


文言文格言 40句菁华(扩展2)

——文言文励志格言 40句菁华

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4、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5、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6、学而不化,非学也。

7、扶危周急固为美事。能不自夸,则其德厚矣!

8、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9、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10、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1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2、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13、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团将愁苦而终穷。

1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5、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1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7、君子忧道不忧贫。

18、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适何必曾相识。

1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20、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2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23、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4、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25、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26、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27、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28、修身、齐家、治国、*天下。

2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0、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3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3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

3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3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7、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8、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39、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4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文言文格言 40句菁华(扩展3)

——高中文言文经典句子 40句菁华

1、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谁北则为枳。——《晏子春秋》

7、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9、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1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3、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宋·陆游《文章》

14、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15、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唐·卢延让《苦吟》

1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1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18、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1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

2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记》

2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岳飞《满江红》

2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宋·苏轼《水调歌头》

2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宋·陆游《书愤》

24、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元·白朴《喜来春》

2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宋·欧阳修《伶官传序》

26、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唐·杜牧《泊秦淮》

27、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唐·李商隐《无题》

28、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适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琵琶行》

29、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0、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元·李开先《宝剑记》

31、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明·汤显祖《牡丹亭》

32、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3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3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3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州》

36、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7、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8、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3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40、请君莫奏前朝曲,听曲新翻杨柳枝。——唐·刘禹锡《杨柳枝词九首》


文言文格言 40句菁华(扩展4)

——中考文言文复习 50句菁华

1、吾日三省吾身

2、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任重道远死而后已择善而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参考答案】:扶苏因为多次劝说(秦始皇)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

4、【参考答案】:

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6、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

7、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用了1—3条“/”,每对1处给1分;用了四条或四条以上“/”,本题给0分。)

8、一是因为祁黄羊大公无私(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2分)

9、第三段、第四段具体表现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请结合这两段内容,分别以“悲”和“喜”为首字,写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

10、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膝子京的劝勉,结尾作者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1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不仅仅把亲人当作亲人,不仅仅把孩子当作孩子。"

12、外连横而斗诸侯 斗:让……争斗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4、既加冠():加冠之后,指已成年。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15、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辞色,言语和脸色。

16、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17、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18、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19、你如何看待文中“乡之先达”的教学方法?

20、略(主要从勤学的角度回答)

21、便扶向路:就顺着旧路(回去)。扶:沿、顺着。向:从前的、旧的。

22、呼尔而与之:意思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尔,助词。

23、未果:没有实现。

24、.作者在此文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条件下能实现吗?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25、世外桃源“是怎样虚构的,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摘录原文回答。

26、在作者看来,面对*厚禄而不辩礼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7、比喻。这样写通俗易懂,并由此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8、失其本心。

29、请写出夕照全景的句子。

30、止有剩骨 “止”(zhǐ) 通“只” 《狼》

31、窥谷忘反 “反”(fǎn) 通“返” 《与朱元思书》

32、其真无马邪 “邪”(é) 通“耶” 《马说》

33、百废具兴 “具”(ù) 通“俱” 《岳阳楼记》

34、翻译句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5、翻译句子:默而识⑤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6、小惠未徧 “徧”(biàn) 通“遍” 《曹刿论战》

37、假如你独自在家,你父亲的同事有要事来找他,你会怎么回答呢?

38、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wǘ) 通“无” 《愚公移山》

39、对木兰这一形象的意义,怎样贴切评价?

40、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1、“何……为”

4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导)

43、这则寓言告诉了人们什么道理?

44、旦辞爷娘去(早晨)《木兰诗》

45、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只)(水流的声音)

46、芳草鲜美(鲜嫩美丽)(同上)

47、写夏水的句子:(1)写水势凶险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9、对文意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50、C(结合下文,这是杜袭用比喻批评曹操想先打许攸的主张,所以当选C)


文言文格言 40句菁华(扩展5)

——语文高考文言文知识点 50句菁华

1、顺叙——按时间发生的先后顺序所作的叙述。顺叙型的结构模式是:总叙+分叙(分叙1+分叙2+分叙3+分叙n)+结尾。作用:条理清楚地进行记叙。

2、二种环境描写:

3、邹忌修八尺有余(有通又)

4、博士: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如《送东阳马生序》中“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5、童生试,简称童试,亦称小考、小试。可分为县试、府试、院试(院试得到第一名的称为案首),是读书士子的进身之始。应考者称童生,亦作儒童、文童。合格后取得“秀才”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备注】进身:指被录用或提升。

6、自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7、数、理: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天数,命运)

8、作家作品

9、则其至又加少矣 至:动—名 ,到达的人

10、抓句式特点

11、溯:击空明兮溯流光(逆流而上)

12、属:举酒属客(通嘱,劝酒)

13、课文预习六步法:查注生词,扫清三字;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把握背景;标明段序,分清结构;画关键句,体会作用;简写主旨,归纳特色。

14、赏诗三步法:知人论世、译析字面、阐明主旨。

15、矜:①犹蒙矜育(动词,怜惜)

16、当:①当侍东宫(动词,任,充当)

17、微贱:猥以微贱(形作名,卑微低贱的身份)

18、终:无以终余年(动词使动,使……结束)

19、闻:谨拜表以闻(动词使动,使……知道)

20、至于成立(①古义:*自立。②今义:创立)

21、谨拜表以闻(陛下)(省略句)

22、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有通又)

23、举: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

24、蹑足:蹑足于行伍之间(用脚踏地)

25、余烈: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遗留下来的功业)

26、合从帝交,相与为一(通纵)

27、鞭笞: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名作动,用鞭子抽打,用竹板打)

28、然后践华山为城,因河为池。

29、尚:宫中尚促织之戏(崇尚,爱好。)

30、贴:民日贴妇卖儿(抵押。)

31、而翁归(通"尔",你的)

32、责:①因责常供(动词,责令)

33、进:①以一头进(动词,进献)

34、岁:①后岁余(名词,年)

35、意

36、修敬: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整饰礼仪表示敬意)

37、倨(jū):礼节甚倨(傲慢)

38、径道:从径道亡(便道,小路)

39、驽:相如虽驽(劣马,引申为愚劣,无能)

40、孰: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

41、前:乃前曰(名作动,上前)

42、舍: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43、毕、归:毕礼而归之(使……完毕、使……回去)

44、将免者以告(免通"娩")

45、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有通"又")

46、角:较量,竞比。

47、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使……破损;用婉言(名作状)

48、舍相如广成传舍。安置(名作动)

49、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上朝(名作动)

50、木受绳则直。用木绳量过(名作动)


文言文格言 40句菁华(扩展6)

——高中必背文言文名句 50句菁华

1、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

4、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

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6、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7、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8、不去*,鲁难未已。 (左传)

9、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

10、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1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1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13、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14、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1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16、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国语)

1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出自:(《礼记》)

18、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出自:(《韩非子》)

19、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出自:(《汤赋》)

20、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出自:(《曷冠子·天则》)

2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出自:(《新唐书》)

22、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出自:(孔子)

2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出自:(《楚辞》)

24、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出自:(曹操)

25、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出自:(刘禹锡)

26、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27、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2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2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3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1、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为政》)

32、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33、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34、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里仁》)

35、子曰:“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3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37、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38、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39、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颜渊》)

40、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41、(子)曰:“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42、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4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4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

45、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47、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记》

48、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4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50、不去*,鲁难未已。 (左传)


文言文格言 40句菁华(扩展7)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知识点 50句菁华

1、夙遭闵凶(闵,通“悯”,忧愁 )

2、臣密今年四十有六(有,通“又”,多)

3、慈父 见背(背弃我,指死亡)

4、前太守逵察臣孝廉(考察和推举)

5、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形容自己的私情)

6、夙:①夙遭闵凶(名词,很早,幼年)

7、日:则病日笃(名 作状,一天天地)

8、卒:保卒余年(动词使动,使……终了)

9、谨拜表以闻(陛下)(省略句)

10、即:即患秦兵之来(则,就)

11、曲:曲在赵(理亏)

12、有司:召有司案图(官吏的通称)

13、决:决负约不偿城(必定)

14、径道:从径道亡(便道,小路)

15、间: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

16、高义:徒慕君之高义也(高尚的品德)

17、孰与: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比……怎么样)

18、奉:臣愿奉璧往使(通"捧")

19、于:①君幸于赵王(介词,被)

20、以:①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连词,连接两个动词,给)

21、见:①徒见欺(介词,被,受)

22、舍:①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23、负: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

24、前:乃前曰(名作动,上前)

25、毕、归:毕礼而归之(使……完毕、使……回去)

26、刃:左右欲刃相如(名作动,杀)

27、既望:七月既望(农历十六。既,过了。望,农历每月十五)

28、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驾)

29、卒、消长:而卒莫消长也(到底;消减和增长)

30、属:举酒属客(通嘱,劝酒)

31、缪:山川相缪(通缭,环绕,盘绕)

32、望:

33、歌:

34、蒙:惠言语、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承接)

35、蹑足:蹑足于行伍之间(用脚踏地)

36、席、包:有度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名作状,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

37、南、西: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名作状,向南,向西)

38、振长策而御海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39、吊有忧(慰问)

40、越四封之内(疆界)

41、果行,国人皆劝(果决地)

42、是故败吴于囿(因此)

43、三年释其政(政通"征")

44、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餔通"哺")

45、而摩厉之于义(摩厉通"磨砺")

46、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逼迫(形作动)

47、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乘船(名作状)

48、近世寇来公豪侈冠一时。位居第一(名作动)

49、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使……亏损

50、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称王(名作动)


文言文格言 40句菁华(扩展8)

——伤感的文言文句子 30句菁华

1、染火枫林,琼壶歌月,长歌倚楼。岁岁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水落红莲,唯闻玉磬,但此情依旧。

2、汉霄苍茫,牵住繁华哀伤,弯眉间,命中注定,成为过往。

3、握住苍老,禁锢了时空,一下子到了地老天荒

4、他微笑着,在岁月的流失中毁掉自己。

5、玉竹曾记凤凰游,人不见,水空流。

6、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7、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8、夜雨染成天水碧。有些人不需要姿态,也能成就一场惊鸿。

9、红尘初妆,山河无疆。最初的面庞,碾碎梦魇无常,命格无双。

10、那被岁月覆盖的花开,一切白驹过隙成为空白。

11、江南风骨,天水成碧,天教心愿与身违。

12、几段唏嘘几世悲欢,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13、随你走在天际,看繁花满地。

14、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明日愁。

15、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16、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17、某一天你我暮年,*庭前,赏花落,笑谈浮生流年。今夕隔世百年一眼,相携而过,才知姹紫嫣红早已看遍。

18、当百味尝遍,自然看透;人生的旅途中,总有那么一段时间,需要你自己走,自己扛。

19、凋残的是花谢的美,落下的是破碎的泪,难赎的是前世的罪。

20、犯贱是普遍真理,你我只是其中之一。

21、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22、凄凉的光景里,有你最美的影子,风华一指流沙,苍老一段年华。

23、看流年飞逝,沉默不语,这场戏终究是我负了你。

24、秋水长,风飘摇,泪痕未干消红妆。飞花殇,琴音散,回首未见故人来。

25、雨打芭蕉晚,清吹那堪听,灯花瘦烬春宵冷,箜声依旧,心字全非。

26、旧人难留此凉城,凉城何苦留旧人。

27、谁,许下承诺,时光流逝,却终是辜负有心之人。

28、暮霞如烟,浮云千幻,石竹清音枫铃杳;闲人庄生诗酒仙,借酒一杯任逍遥。郢都布衣,孤风诗月,去留无意梅梅鸟;栀子花开土花翠,秋塘寒玉雨荷老。

29、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30、虚幻大千两茫茫,一邂逅,终难忘。相逢主人留一笑,不相识,又何妨?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