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2、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3、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
4、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6、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7、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8、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9、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10、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11、译文:天网广大无边,网眼虽稀,却不会有一点失漏。
12、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
13、译文:举世赞誉也不感到得意,举世非议也不感到沮丧。
14、译文:天道对人无所偏爱,但其结果却是常常帮助善人。
15、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16、译文:知识少的不了解知识多的,年寿短的,不了解年寿长的。
17、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18、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19、译文:独自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视万物,不搬弄是非,以与世俗相处。
20、译文:知道是无可奈何的,就当作命运一样去接受,这就是人生最高的德行。
21、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22、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23、译文:古代的人,随外物变化而内心保持不变;现在的人,内心多变而不能随外物变化。
24、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25、译文:大寒季节到了,霜雪降临了,这时候更能显出松树和柏树的茂盛。松柏之茂喻君子品德高尚。
26、译文:大自然的规律,利于万物而不加害万物。圣人所遵从的原则,是给天下人带来好处但却不与之争利。
27、译文: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2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29、译文:脂膏烧完了,火种却流传下去,无穷无荆此句以薪喻形,以火比喻精神。薪尽火传,是说形体虽死而精神永存。后以薪尽火传喻学业师徒相传。
30、译文:让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满意于他们的*凡生活。国与国之间相互得见,鸡犬之声相互听得见,而人民从生到死,也互不往来。
31、译文:天地有伟大的造化和功德而不言语,春夏秋冬四季有分明的规律而不议论,万物有自然形成的道理而不解说。办任何事都得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
32、译文:相反相成,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33、译文:自然的规律是,不斗争而善于取胜;不言语而善于应承;不召唤而自动到来,坦然而善于安排筹划。自然的范围,宽广无边,虽然宽疏但并不漏失。
34、译文: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能攻坚*的力量没有能胜过水的。没有别的东西能改变它、代替它。弱能胜强,柔能胜刚,天下没有不懂,却不能实现。
35、译文: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
36、译文:至人泯灭了物我的对立与区别,不再有我,神人听应自然,完全抛弃了功业的概念;圣人深明事理,完全抛弃了声名的桎梏。伟大的人不为自我、功业、声名所累。
37、译文:不知是庄周在梦里化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在梦里化成了庄周呢?庄子现身说法,认为梦与觉并无不同,都是道的物化现象。因此,若要齐同物论,就必须首先破除有我之见,而与万物混为一体。
38、译文:天下的人都仅仅知道以美为美,这就是丑了。都仅仅知道以善为善,这就是恶了。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难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长和短互为比较,高和下互为方向,声响和回音相呼应,前边与后边相伴随。此乃常情,故曰恒也。
39、译文:你不知道那个螳螂吗?舞起它那两把大刀式的胳臂,妄图挡住滚滚前进的车轮。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胜任的,却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强大。成语"螳臂当车"的典故由此而来,用以比喻不自量力。
40、译文: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道家经典名句及解释 40句菁华
1、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2、夫鹄不日浴而白,乌不日黔而黑。
3、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4、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5、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6、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7、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8、译文:狂风刮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9、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10、译文: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11、译文:利用物而不受制于物,那么怎么可能会受牵累呢!
12、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13、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4、译文:知识少的不了解知识多的,年寿短的,不了解年寿长的。
15、译文: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可以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间自由驰骋。
16、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17、译文: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物质可无限分割。
18、译文:天地无所偏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作自息。
19、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20、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21、译文:所以说,恬淡、寂寞、虚无、无为,这是天地的本原和道德修养的极高境界。
22、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23、译文:古代的人,随外物变化而内心保持不变;现在的人,内心多变而不能随外物变化。
24、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25、译文:君子之间的交情,淡薄如水,而小人之间的交情,看上去甘甜如酒。真朋友不言利。
26、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27、译文: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28、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29、译文:大自然的规律,利于万物而不加害万物。圣人所遵从的原则,是给天下人带来好处但却不与之争利。
30、译文:泉水干涸,鱼儿困在陆地相互依偎,以唾沫相互湿润求得生存,(此时此境)却不如彼此不相识,各自畅游于江湖。
31、译文: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叫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32、译文:无为,就能够利用天下,而感到闲暇有余;有为,就被天下所利用,而感到急迫不足。以虚无、自然、无为,阐释无为之治。
33、译文: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这才是"莫逆之交"。
34、译文:让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满意于他们的*凡生活。国与国之间相互得见,鸡犬之声相互听得见,而人民从生到死,也互不往来。
35、译文: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了。然而能攻坚*的力量没有能胜过水的。没有别的东西能改变它、代替它。弱能胜强,柔能胜刚,天下没有不懂,却不能实现。
36、译文:知足的人,不为利禄而去奔波劳累;明白自得其乐的人,有所失也不感到忧惧;讲究内心道德修养的人,没有官位也不感到惭愧。知足自得,不逐名位才会超脱。
37、译文:野鸭的腿虽短,如果给它接上一段,它就会痛苦;仙鹤的腿虽然长,如果给他截去一段,它就会悲伤。说明强以为之,必然造成不幸和痛苦。成语鹤长凫短、断鹤续凫都出自这里。
38、译文:有了机械,就会产生机巧之事;有了机巧之事,就会产生机巧之心;机巧之心放在胸中,就会破坏纯白的品质。不具备纯白的品质,就会心神不定,心神不定的人,就会被道所抛弃。功利机巧的确是坏事害人的东西。
39、译文:天下的人都仅仅知道以美为美,这就是丑了。都仅仅知道以善为善,这就是恶了。有和无是相互依存的,难和易是相互促成的,长和短互为比较,高和下互为方向,声响和回音相呼应,前边与后边相伴随。此乃常情,故曰恒也。
40、译文:人们都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当作神奇,把自己厌恶的东西当作臭腐;然而臭腐可以变化为神奇,神奇也可以变化为臭腐。所以说:"整个天下不过是一种气罢了。"对立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成语"化腐朽为神奇"源出于此。
——道家名言及解释 40句菁华
1、不以物挫志。
2、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4、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5、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6、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
7、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9、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10、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11、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2、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13、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14、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
15、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
16、故曰,夫恬淡寂寞,虚无无为,此天地之*,而道德之质也。
17、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8、译文: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19、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20、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21、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22、译文:多数人看重利,廉洁之士看重名声,贤人君子崇尚志向,圣人看重精神。
23、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24、译文: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必然失败的。
25、译文:古代的人,随外物变化而内心保持不变;现在的人,内心多变而不能随外物变化。
26、译文:天地有大美却不言语,四时有分明的规律却不议论,万物有生成的条理却不说话。
27、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28、译文:事物过于强大就会走向衰朽,这就是说明它不符合于道,不符合道的,就会很快死亡。
29、译文:一个人如果迷失在物质世界中,在世俗里失去了自己的真性情,这个人就是本末倒置之人。
30、译文: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而人的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31、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32、译文:合抱的大树由细小的幼苗长成,九层的高台由一筐一筐的泥土堆成,千里远的行程须从脚下开始。
33、译文:修养最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
34、译文:极致之人的内心就像一面明镜,对于外物来之即照、去之不留,如实映照而不私藏,所以能摆脱外物牵累而不损心劳神。
35、译文:如果不能守虚处静,而以多闻博识自许,进而有为多言,那很快就会导致穷败。不如处虚守静,而无为不言,能够取得成功。
36、译文:脂膏烧完了,火种却流传下去,无穷无荆此句以薪喻形,以火比喻精神。薪尽火传,是说形体虽死而精神永存。后以薪尽火传喻学业师徒相传。
37、译文:竹笱是用来捕鱼的,捕到鱼后就忘掉了鱼笱;兔网是用来捕捉兔子的,捕到兔子后就忘掉了兔网;言语是用来传告思想的,领会了意思就忘掉了言语。
38、译文: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成语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39、译文: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40、译文:厨师虽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代替厨师去做的。此谓尽管庖人不尽职,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职权范围代他行事。表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成语"越俎代庖"即由此而来。
——道家经典名句解释 40句菁华
1、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3、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4、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5、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6、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
7、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8、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9、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10、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11、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
12、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13、译文:天网广大无边,网眼虽稀,却不会有一点失漏。
14、译文: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
15、译文:利用物而不受制于物,那么怎么可能会受牵累呢!
16、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17、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8、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译
19、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20、译文:小的迷惑能够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
21、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22、译文: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物质可无限分割。
23、译文:有手艺的人劳累,聪明的人忧虑,无能的人无所求,所以逍遥自在。
24、译文:知道是无可奈何的,就当作命运一样去接受,这就是人生最高的德行。
25、译文:对待结束时的工作,还像开始时一样认真,则做任何事都没有不成功的。
26、译文:一个人如果迷失在物质世界中,在世俗里失去了自己的真性情,这个人就是本末倒置之人。
2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28、译文:最方正的东西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迹。
29、译文:修养最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
30、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31、善火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32、译文:圣人治理天下的原则是:排弃充斥于人民心中的各种成见,满足人民的温饱需求,软化人民的犟执趋求,提高人民的自立自足能力。
33、译文: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这才是"莫逆之交"。
34、译文:小的迷惑可以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说明纯正的人性就是人自然的本性,而仁义则不但不合人性,而且是伤性乱世的。
35、译文:让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满意于他们的*凡生活。国与国之间相互得见,鸡犬之声相互听得见,而人民从生到死,也互不往来。
36、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早晨生出晚上就死的菌和夏天出生秋天就死的昆虫因为年寿短而难以经历和知晓更多的事物。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7、译文:君子的交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样;君子淡泊而心地亲近,小人以利相亲而终会利断义绝。但凡无缘无故而接近相合的,那么也会无缘无故地离散。
38、译文: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39、译文:把无为当做为,把无事当做事,把无味当做味。不管大小多少,要用德来报答怨恨。打算克服困难要从容易处入手;实现远大理想要从细小处开始。天下的难事必须从容易处做起,天下的大事必须从细小处做起。
40、译文:你不知道那个螳螂吗?舞起它那两把大刀式的胳臂,妄图挡住滚滚前进的车轮。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胜任的,却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强大。成语"螳臂当车"的典故由此而来,用以比喻不自量力。
——道家经典名言 50句菁华
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2、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4、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之众,以悲哀泣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5、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6、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7、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8、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9、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10、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11、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
12、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13、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14、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15、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16、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17、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18、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老子
19、见素抱朴、少私寡欢。老子
2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21、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庄子
22、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庄子
23、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淮南子说林训》
24、同道者相爱,同艺者相嫉; 同与者相爱,同取者相嫉;同病者相爱,同壮者相嫉----《亢仓子》庚桑子
25、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道德经》
26、察见渊鱼者不详,智料隐匿者有殃。《列子说符》
27、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28、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
29、致虚极,守静笃。
30、以管窥天,以锥刺地。
31、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32、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33、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34、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35、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
36、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37、干将不可以缝线,巨象不可以捕鼠。
38、仙道贵生,无量度人。
39、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40、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41、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42、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43、则仄,月满则亏。
44、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45、形不得神不能自生,神不得形不能自成。
46、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之为祸。
47、极而反,盛而衰,天地之道也,人之李(理)也。
48、人有盗而富者,富者未必盗;有廉而贫者,贫者未必廉。
49、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50、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墨子的名言及解释 40句菁华
1、君得之,则必用之矣。——国君得到了我的学说,就必然会采用。
2、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不光染丝是这样,国家也会被染。
3、所信者不忠,所忠者不信。——信任的人不忠诚,忠诚的人不信任。
4、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做官虽然讲究才学,但还是以品行为本。
5、告子毁,犹愈亡也。——告子虽然诋毁我的行为,但还是胜过毫无毁誉。
6、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办丧事虽有一定的礼仪,但还是以哀痛为本。
7、吾愿主君之合其志功而观焉。——我希望您结合他们的动机好结果来考察。
8、子务为义,翟又将予子天下。——你只要努力做义事,我还要把天下送给你。
9、是譬犹噎而穿井也,死而求医也。——这就好像口渴了才挖井,人死了才找医生。
10、不足以迁行而常之,是荡口也。——言论不能改变行动而又崇尚它,那就是说空话。
11、是犹三军北,失后之人求赏也。——这就好像三军打败战,落伍的人还要求奖赏一样。
12、是犹倮谓撅者不恭也。——这就好像自己赤裸着身体却指责别人掀起衣服不礼貌一样。
13、以其行理也,行理性于染当。——是因为他们行事合理,行事合理来自于受到的熏染得当。
14、我贵其见我亦从事,不见我亦从事者。——我器重那个见到我做事,不见到我也做事的人。
15、绰非弗之知也,禄胜义也。——胜绰不是不懂得这些道理,而是他把俸禄看得比义还重要。
16、因人之家以为翠,恃人之野以为尊。——依靠别人的家产来养肥自己,依靠别人的天地来称尊。
17、不以人之所不知告人,以所知告之。——不把别人所不懂的告诉别人,把别人知道的东西告诉别人。
18、今士之用身,不若商人之用一布之慎也。——现今的士人用身于世,还不如商人使用一枚钱币时谨慎。
19、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也。——这是圣王的法则,治理天下的正道,不可不努力去做!
20、爱人者,此为博焉;利人者,此为厚焉。——关爱别人,这是最为博大的;使别人受益,这是最为深厚的。
21、百门而闭一门焉,则盗何遽无从入哉?——好比有一百扇门而只关上一扇,那么盗贼怎么就会没有地方进去呢
22、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最好是不失败,其次则是败了却还有办法成功,这才叫善于用人。
23、行为人筮者与处而不出者,其糈孰多?——出外周游为人算卦的人与坐在家里不出去的人,他们谁得到的粮食多?
24、今天下莫为义,则子如劝我者也,何故止我?——现在天下没有人行义,那么你应该鼓励我,为什么反而阻止我呢?
25、若得鼓而进于义,则吾义岂不益进哉。——如果能够擂鼓让天下的人都达到义,那么我的义难道不是更进一步了吗?
26、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声不是凭空产生的,赞誉也不会自己增长,只有成就了功业,名声才会到来。
27、教人学而执有命,是犹命人葆而去亓冠也。——教人学习却坚持有天命的观点,这就好像叫人包起头发来却有去掉了他的帽子。
28、善无主于心者不留,行莫辩于身者不立。——一种善行没有内心的支持就不会长久,一种行为如果得不到自身的了解就无法树立。
29、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以德行来排列位次,按官职来处理政事,按照劳绩来决定赏赐,衡量功勋二分给俸禄。
30、故时年岁善,*仁且良;时年岁恶,*吝且恶。——所以,在收成好的年头,百姓就仁义善良;遇到荒年,那么百姓也会吝啬而凶恶。
31、今施人薄而望人厚,则人唯恐其有赐于己也。——现在如果送给别人很少的东西,却希望人家回报很多的东西,那么,人们就会怕你再送东西给自己了。
32、是故凡大国之所以不攻小国者,积委多,城郭修,上下调和。——凡是大国之所以不攻打小国的,必定是由于这个小国粮食充足,城郭修筑坚固,上下和谐一心。
33、是与天下之所以察知有与无之道者,必以众之耳目之实知有与无为仪者也。——凡事天下要考察有无的原则,必定是以众人的耳目所见所闻的实情以知有与无来作为标准的。
34、是故为其所难者,必得其所欲焉。未闻为其所欲,而免其所恶者也。——所以,即使做很困难的事情,也一定能够达到目的,没听说过想达到自己的愿望,而能回避困难的。
35、君实欲民之众而恶其寡,当蓄私,不可不节。——国君若真的希望人口多而不希望人口少的话,如果要蓄养姬妾,就不能不节制。[说明∶老百姓也得有老婆生孩子,别抢人家的老婆]
36、君自以为圣智,而不问事,自以为安强,而无守备,四邻谋之不知戒。——国君自以为神圣聪明,而不去咨询官吏,自以为国家安定强大,而不注重防守,周围的邻国图谋侵略他却不知道戒备。
37、凡其为此物也,无不加用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凡是圣人制造的这些东西,无一不是有益于实用才去做的,所以使用财物不浪费,民众能够不劳苦,他兴起的利益太多了。
38、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己也,故能大。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所以江河不嫌弃小溪的水来灌注,就能汇成巨流。被称为圣人的人,不推辞难事,不违背物理,所以能成为天下的大人物。
39、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现在,对于做了很小错事的人,人们都知道他做错了并谴责他;对于犯了大的过错,以至于攻打别的国家的人,人们却不知道谴责他,反而跟着赞美这种行为,说这是义。
40、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关爱别人的人,别人也必定会关爱他;给别人利益的人,别人也必定会给他利益;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必定憎恶他;残害别人的人,别人也必定残害他。
——孔子的名言及解释 40句菁华
1、有教无类。
2、割鸡焉用牛刀?
3、名不正,则言不顺。
4、朝闻道,夕死可矣。
5、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6、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7、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1、翻译: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
1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3、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4、翻译:名分不正,说话就不能顺理成章。
1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6、翻译: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加给别人。
17、翻译:不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只求自己作出成绩来。
18、翻译: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打算,忧患很快就会出现。
1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0、翻译: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这类的小人,就像是挖墙洞的小偷。
21、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22、翻译: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2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4、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25、翻译: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26、翻译:既有志于学习和追求真理却又以贫困为耻辱的读书人,不值得与他讨论真理。
27、翻译:正确的话,能不听从吗?必须认真改正错误,才算可贵。恭顺的话,能不使人高兴吗?
28、翻译: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29、翻译: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遇到小事不能忍耐,就会扰乱了大事。”
30、翻译: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31、翻译: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32、翻译:孔子说:“广泛地学习文化典籍,再用礼仪加以自我约束,就不致于产生叛离之心了。”
33、翻译:了解一个人,要看他的所作所为,不仅了解他的过去,还要观察他的现在,这样的话,对那个人的了解还会不全面吗?
34、翻译: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35、翻译:工匠要想做好他的工作,一定要先准备好他的工具。这是一种比喻,即如想做好一件事,必须先具备做这件事的先决条件才能事半功倍。
36、翻译:见到好的人、好的事,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做迟了。看到了恶人或做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想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37、翻译: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38、翻译:对可以交往的人而不与之交往,是错失了人;对不可以交谈的人而与之交谈,是失言。”他认为只有聪明人(知者)才能做到既不失人又不失言。
39、翻译: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
40、翻译:**主张不同,不互相探讨。这里讲的是一条结交的原则,以道同为原则,道不同,不相为谋。因为彼此**主张不同,就无法互相探讨。交友也是一样,不同道的人难以相友。
——解释造句 40句菁华
1、没有任何借口。男人,不解释。
2、人活着就要用生命去解释自己的信。
3、律师是法律最理想最无可指责的解释者。
4、我的解释不知是否令你们满意,课后让我们大家再去找有关的书来读读。
5、人们不解释的主要原因是根本不在乎对方的想法,无关重要的人,对无关重要的事有点儿误会,有什么关系,你信也好,不信也好,都于当事人生活毫无影响,何劳解释。
6、真诚这个常常挂在人们嘴边的字眼,字典给我们的解释是:真实诚恳,没有一点虚假。而我更愿意把真诚理解成认真诚实诚信没有欺瞒。
7、情感本就是件很奇妙的事,世上本就有许多无法解释的奇妙感情,这种感情本就是任何人都无法了解的`,有时甚至连自己都不能。
8、世界无论如何神秘的事总有一个人能够解释的,只是谁也不知此人是谁罢了。
9、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
10、珍珠一直被认为是诸神送给大地的礼物,事实上,除了以上天恩赐作解释外,也真难让人相信,一只*凡如斯的蚝竟可孕育完美如斯的宝物。
11、法律的生命在于其实施。因而迫切需要对这样使大量立法和司法解释有效而进行认真的科学研究。
12、我决心放弃那个仅仅是抽象的几何。这就是说,不再去考虑那些仅仅是用来练思想的问题。我这样做,是为了研究另一种几何,即目的在于解释自然现象的几何……
13、如果是被高高兴兴的淘汰也无可厚非。
14、但是我个人认为,如果你们对美国感到很愤怒,那也无可厚非。
15、核能行业将需要达到高标准,这无可厚非。
16、中方邀请与*有正常外交关系的国家元首来访,这是无可厚非的。
17、这个模型如果用于帮助人们获得必要的服务当然是无可厚非的,因为如果你需要别人提供服务,你就需要说明为什么。
18、经过解释,他们之间的矛盾涣然了。
19、不论案件如何复杂,人们总能寻求出一个解释。
20、爱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迷,因为没有任何其他东西能够解释它。
21、要怎么跟你解释,在我毫不犹豫爱你时,恐惧同样无边无际。
22、饿的前胸贴后背的,病人还不依不饶要拉着我给她解释已经解释过无数次的报告!
23、做生意的唯一目的,就在服务人群;而广告的唯一目的,就在对人们解释这项服务。
24、通俗的解释就是当身处困厄的境地是就得要学会变通,思维变通后自然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25、他突然说起一件事令我莫名其妙,我一时以为他是信口开河,但通过他解释一番后,我豁然开朗。
26、世界上不存在将一切解释清楚的可能性。也没有哪一种数学公式可以计算清人与人的一次相遇要积累多少幸运。
27、ldquo;我们要确信你的皮肤没有油脂、污垢或污垢安乐窝,”我的美容医师**性地解释道。
28、很多时候,自己飘忽的心情,如一面叵测的天空,很多自己无法解释的细小感受,不断的潜移默化直至悲伤成河。
29、数学对观察自然做出重要的贡献,它解释了规律结构中简单的原始元素,而天体就是用这些原始元素建立起来的。
30、什么是在乎?佛教解释为执着。一个太过执着的人,很少会有幸福感,一个太在乎别人的人,别人往往会不在乎他。
31、不需要花心思讨好讨厌你的人,多解释反而狼狈,就让他随心所欲的讨厌你吧!花心思讨好你爱的人、爱你的人,值得太多了!
32、你就这问题作解释的时候,千万不能够歪曲、穿凿,或牵强附会;更不能仗着自个儿精明,就明知故犯,叫自己的灵魂负上罪名。
33、虽然不允许我们看透自然界本质的秘密,从而认识现象的真实原因,但仍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形:一定的虚构假设足以解释许多现象。
34、他后来解释道,他把自己当作一位专家,"与周边我的年龄群的大多数姑娘们经历恋爱与调情后",我乐不思蜀。
35、有了自我,你会一直解释,你无法认识真理。你是所有弄虚作假的媒介物。通过你,一切都变得虚假了。当没有了你,真理就映出来了。
36、但是我们的命运并不总能用我们的道德价值来解释;我们可能受诅咒,或受祝福,其后面并没有什么公正。并非我们所有的遭遇都与我们的为人有关。
37、我有很多梦想,其中一个是要建立一所全世界最先进的研究所,将全世界最有才华的年轻科学家汇集起来,做我想要做的生命科学研究,我要从各个层次来深入研究生命的各种现象,解释更多生命的奥秘。
38、精神治疗:医生应让男性了解更年期综合症的出现原是一般的生理过程,仅此便足以消除他们一大半的紧张心理。经过医生耐心细致的解释、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患者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会得到改善,从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9、他于是拍拍贝格的肩膀,站起来,想停止谈话。但是贝格面露愉快的微笑,解释说,如果他没法确切地知道他们会拨给薇拉什么财产作嫁妆,如果他不能事先得到他们预定拨给她的陪嫁中的哪怕一部分,他就不得不拒绝这门婚事。
40、他那畸形的身躯啦,满头蓬乱的灰白头发啦,短粗手指的黄指甲盖儿啦,无神的眼睛下面的囊袋啦,我们只有把它们看成是那股雕琢纯化他那些诗句的完美力量使他从自身内部排除去的废品,才能解释得通。他自我勾销了自身的形象。
——道家经典句子 40句菁华
1、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人卒虽众,其主君也。君原于德而成于天,故曰,玄古之君天下,无为也,天德而已矣。
2、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谦,大勇不忮。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
3、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4、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5、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6、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到老死不相往来。
7、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
8、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9、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10、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慾,绝学无忧。
11、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12、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13、我命在我,不属天地。我不视不听不知,神不出身,与道同久。吾与天地分一气而治,自守根本也。
14、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5、上顺天时,下养万物,草木昆虫不失斯所,獭未祭鱼不施网罟,豺未祭兽不修田猎,鹰隼未击不张尉罗,霜露未沾不伐草木。
16、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17、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18、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19、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20、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辩者,辩其所不能辩也。知止乎其所不能知,至矣。
21、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22、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能够保身,能够全生,能够养亲,能够尽年。
23、治身养性,务谨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
24、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25、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26、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27、百昌皆生于土而反于土。
28、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29、鱼处水而生,人处水而死。
30、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31、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32、其动,止也;其死,生也;其废,起也。
33、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34、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35、清静处于,虚以待之,无为无求,而百川自为来也。
36、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3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8、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39、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40、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道家经典名句解析 40句菁华
1、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3、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4、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5、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6、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7、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8、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9、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10、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11、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12、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13、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14、译文:天网广大无边,网眼虽稀,却不会有一点失漏。
15、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6、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
17、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1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9、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0、译文:有手艺的人劳累,聪明的人忧虑,无能的人无所求,所以逍遥自在。
21、译文:多数人看重利,廉洁之士注重名声,贤人君子崇尚志向,圣人看重精神。
22、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23、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24、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
25、译文:古代的人,随外物变化而内心保持不变;现在的人,内心多变而不能随外物变化。
26、译文:轻易就许下诺言的人必定容易失信于人,把事情看得很容易的人必定遇到很多想不到的困难。
27、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28、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29、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30、译文: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强者。
31、译文: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这才是"莫逆之交"。
32、译文:让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满意于他们的*凡生活。国与国之间相互得见,鸡犬之声相互听得见,而人民从生到死,也互不往来。
33、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早晨生出晚上就死的菌和夏天出生秋天就死的昆虫因为年寿短而难以经历和知晓更多的事物。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34、译文:孝顺的儿子不去巴结父母,贤良的忠臣不去奉承君主,这就是作贤臣、作孝子的最高境界了。叹世俗阿谀成风,叹世人大惑不可救,呼唤真正的孝子、贤臣。
35、译文: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成语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36、译文:最上乘的统治者没有个人主观成见,总是习惯于把百姓的意向作为自己的意向。善良的人我用善良的心去对待,不善良的人我也用善良的心去对待,就会让所有的人一心向善。
37、译文:山上的树木皆因材质可用而招致砍伐,油脂皆因可以燃烧照明而自取熔煎。桂树皮芳香可以食用,因而遭到砍伐;树漆因为可以派上用场,所以遭受刀斧割裂。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知道无用的用处。
38、译文:把无为当做为,把无事当做事,把无味当做味。不管大小多少,要用德来报答怨恨。打算克服困难要从容易处入手;实现远大理想要从细小处开始。天下的难事必须从容易处做起,天下的大事必须从细小处做起。
39、译文:你不知道那个螳螂吗?舞起它那两把大刀式的胳臂,妄图挡住滚滚前进的车轮。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胜任的,却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强大。成语"螳臂当车"的典故由此而来,用以比喻不自量力。
40、译文: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关于读书的名言和解释 30句菁华
1、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
2、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3、学如才识,不日进,则日退。
4、数学是各式各样的证明技巧。
5、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是老师。
6、知识是为老年准备的最好的食粮。
7、亲其师,信其道,恶其师,疏其道。
8、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9、书,能保持我们的童心;书能保持我们的青春。
10、别忘记,读书是取得多方面知识的最重要手段。
11、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长疾瘤。
12、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13、在茫茫沙漠,唯有前时进的脚步才是希望的象征。
14、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感到不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15、非读书,不畚入圣贤之域。非积德,不能生聪慧之儿。
16、新的数学方法和概念,常常比解决数学问题本身更重要。
17、需求和贪欲也许会使我写得快点,却不能使我写得好些。
18、现在努力了,你将会征服人生;而不努力,人生将征服你。
19、我们可以由读书搜集知识,但必须利用思考把糠和麦子分开。
20、以决心为题材,用刻苦书写生命,以坚持成就未来,梦想并不遥远。
21、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
22、漫长的岁月,既毁坏了坟墓,又损坏了墓碑,可是光阴对于书却无能为力。
23、我宁可因饥饿而死,不愿发表那没有分别的,不加思考的作品,不要责备我。
24、学习并不是有兴趣就可以的,它还需要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25、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补读书之不足。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
26、应当用深刻的知识的火炬来照耀劳动,应该对劳动加以思索,而提到最高的程度。
27、大师们的作品在我们心灵扎根,诗人们的佳句在我们血管中运行。我们年轻时读了书,年老了又把它们记起。
28、自暴自弃,这是一条永远腐蚀和啃噬着心灵的毒蛇,它吸走心灵的新鲜血液,并在其中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汁。
29、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30、只有知识才是力量,只有知识能使我们诚实地爱人,尊重人的劳动,由衷地赞赏无间断的伟大劳动的美好成果;只有知识才能使我们成为具有坚强精神的、诚实的、有理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