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

首页 / 句子 / | 2022-12-02 00:00:00 生物,知识点总结

1、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碳在生物群落的各类生物体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并通过生物链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碳循环的形式是CO2

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3、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叫做~。

4、种内关系: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

5、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6、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既有普遍性又有相对性。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够影响环境。

7、性别比例:是指雌雄个体数目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

8、出生率:是指种群中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

9、生物群落: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群落的总和。

10、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重要因素。出生率高于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加;出生率低于死亡率,种群密度下降。;出生率与死亡率大体相等,则种群密度不会有大的变动。

1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12、生产者:自养型生物(主要是指绿色植物及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等)。

13、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来的有机物,所以把它们叫做消费者。消费者属于异养生物。动物中直接以植物为食的草食动物(也叫植食动物)叫做初级消费者;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叫做次级消费者;以小型肉食动物为食的大型肉食动物,叫做三级消费者。

14、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输入能量)。

15、温室效应:大气中CO2越多,对地球上逸散到外层空间的热量的阻碍作用就越大,从而使地球温度升高得越快,这种现象就叫温室效应。

16、抵抗力稳定性:在生物学上就把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称之为抵抗力稳定性。

17、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叫做恢复力稳定性。

18、免疫功能(抗体)

19、蛋白质总的分子量=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缩合反应脱去的水的总分子量

20、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质体。

21、动植物细胞都有,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22、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是线粒体、核糖体。

23、与细胞渗透吸水能力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是液泡。

24、能自我复制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

25、质壁分离产生的条件:

26、细胞代谢的概念: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27、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28、PH值:过酸、过碱使酶失活

29、温度:高温使酶失活。低温降低酶的活性,在适宜温度下酶活性可以恢复。

30、有氧呼吸过程中氧气的去路:氧气用于和[H]生成水

31、细胞核遗传:染色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载体,且染色体在细胞核内,受细胞核内遗传物质控制的遗传现象。

32、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关键是: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地观察DNA的作用。

33、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

34、细胞核由DNA及蛋白质构成,与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

35、细胞呼吸: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过程

36、叶绿素a

37、水:(1)含量:占细胞总重量的60%-90%,是活细胞中含量是最多的物质。

38、元素组成:主要由C、H、O组成(C/H比例高于糖类),有些还含N、P

39、形成:许多氨基酸分子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CO-NH-)相连而成肽链,多条肽链盘曲折叠形成有功能的蛋白质

40、元素组成:由C、H、O、N、P 5种元素构成

41、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42、总反应式:

43、过程:三个阶段

44、水稻生产中适时的露田和晒田可以改善土壤通气条件,增强水稻根系的细胞呼吸作用。

45、1838—1839年细胞学说

46、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47、减数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在减数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两次。减数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48、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49、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之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定的排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DNA分子的特异性。

50、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断。

51、RNA是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这一过程称为转录。

52、中心法则描述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主要内容是: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传递到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DNA或RNA。

53、修改后的中心法则增加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从RNA流向DNA这两条途径。

54、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碱基含量计算中的应用:①在双链DNA分子中,不互补的两碱基含量之和是相等的,占整个分子碱基总量的50%。②在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中的嘌呤之和与嘧啶之和的比值与其互补链中相应的比值互为倒数。③在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中的不互补的两碱基含量之和的比值(A+T/G+C)与其在互补链中的比值和在整个分子中的比值都是一样的。

55、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来的有机物,所以把它们叫做消费者。消费者属于异养生物。动物中直接以植物为食的草食动物(也叫植食动物)叫做初级消费者;以草食动物为食的肉食动物叫做次级消费者;以小型肉食动物为食的大型肉食动物,叫做三级消费者。

56、运送养料和代谢废物它们可相互转化;代谢旺盛时自由水含量增多,反之,含量减少。

57、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58、病毒(Virus)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病毒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主要特征:

59、组成细胞的元素

6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与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扩展阅读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扩展1)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过程:

2、翻译:

3、信使RNA是由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蛋白质是由信使RNA为模板,每三个核苷酸对应一个氨基酸合成的。公式:基因(或DNA)的碱基数目:信使RNA的碱基数目:氨基酸个数=6:3:1;脱氧核苷酸的数目=的基因(或DNA)的碱基数目;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氨基酸数目—肽链数。

4、寄生: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体的体内或体表,从那里吸取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这种现象叫做~。(例如:蛔虫、绦虫、血吸虫等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内;虱和蚤寄生在其它动物的体表;菟丝子寄生在豆科植物上;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部。)

5、区分共生、竞争和捕食关系的图象。a、共生图象:特点是两种生物个体数量为同步变化,二者同生共死;b、捕食图象,特点是两种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步,先增者先减少,为被捕食者,后增者后减少,为捕食者。被捕食者图象的最高点高于捕食者;c、竞争图象,特点是两种生物开始时个体数量为"同步变化,以后则你死我活。4、决定海洋不同深度植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阳光。

6、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

7、生物群落的结构:是指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情况,包括垂直结构和水*结构等方面。

8、水*结构:在水*方向上的分区段现象,就是生物群落的水*结构。如:林地中的植物沿着水*方向分布成不同小群落的现象。

9、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10、海洋生态系统: 整个海洋,类型多,分布各异; 微小浮游植物为主,有大型藻类,各类动物集中于200以上水层,底栖动物适应性特殊。

11、淡水生态系统: 浅水区为水生和沼泽植物,深水区表层为浮游植物,主要有浮游动物、鱼类和底栖动物。

12、抵抗力稳定性:在生物学上就把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称之为抵抗力稳定性。

13、生物圈II号”实验失败说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难以像真正的生物圈那样,长期保持相对稳定,具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4、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往往存在着相反的关系。抵抗力稳定性较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较低,反之亦然。

15、概念及其反应式

16、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

17、具有核酸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18、能自我复制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

19、植物吸水方式有两种:

20、PH值:过酸、过碱使酶失活

21、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病毒(如烟草花叶病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因此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22、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23、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协调。

24、细胞内水分减少,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25、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26、细胞中含量最多的6种元素是C、H、O、N、P、Ca(98%)。

27、无机盐

28、元素组成:由C、H、O 3种元素组成。

29、脂肪的鉴定: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30、元素组成:除C、H、O、N外,大多数蛋白质还含有S

31、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注意有关蛋白质的功能及举例)

32、蛋白质鉴定: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的颜色反应

33、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有支持和保护功能。

34、功能: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35、果蔬保鲜时,采用降低氧浓度、充氮气或降低温度等方法,抑制细胞呼吸,注意要保持一定的湿度。

36、举例:草履虫、蛙的红细胞等。

37、植物细胞全能性的概念

38、细胞凋亡的概念:细胞凋亡是细胞的一种重要的生命活动,是一个主动的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化自行结束生命的过程。也称为细胞程序性死亡。

39、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40、1838—1839年细胞学说

41、有些蛋白质有免疫作用:如抗体。

42、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功能特点是:(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这两条链按反向*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内侧。(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一定与T配对;G一定与C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作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43、由于新陈代谢,每天都有一定数量的无机盐从各种途径排出体外,因而必腨通过膳食予以补充。无机盐的代谢可以通过分析血液、头发、尿液或组织中的浓度来判断。在人体内无机盐的作用相互关联。在合适的浓度范围有益于人和动植物的健康,缺乏或过多都能致病,而疾病又影响其代谢,往往增加其消耗量。在我国钙、铁和碘的缺乏较常见。硒、氟等随地球化学环境的不同,既有缺乏病如克山病和大骨节病、龊齿等,又有过多症如氟骨症和硒中毒。

44、孟德尔成功的原因:正确的选用实验材料;现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性状的遗传;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基于对大量数据的分析而提出假说,再设计新的实验来验证。

45、减数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

46、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它们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47、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

48、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既有普遍性,又具有相对性。因为生物生存的`环境不断变化,而生物的遗传具有保守性,不会因为环境变化立即改变其遗传性,因此适应的形成是长期的自然选择的结果。选择作用不会一次到位,更不会造成尽善尽美的选择结果,所以,适应具有相对性。

49、组成细胞的元素

50、蛋白质的主要功能(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扩展2)

——高一生物知识点归纳总结 40句菁华

1、细胞质遗传:线粒体和叶绿体也是遗传物质的载体,且在细胞质内,受细胞质内遗传物质控制的遗传现象。

2、①遗传物质的载体有:染色体、线绿体、叶绿体。

3、核仁: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4、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肌肉毛发)

5、催化细胞内的生理生化反应)

6、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7、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8、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

9、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因。

10、蛋白质功能:

11、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基本组成单位依次为:单糖、氨基酸、核苷酸。

12、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13、细胞膜的功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14、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15、叶绿体: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双层膜。线粒体:有氧呼吸主要场所;双层膜。核糖体:生产蛋白质的细胞器;无膜。中心体: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无膜。液泡:调节植物细胞内的渗透压,内有细胞液。内质网:对蛋白质加工。高尔基体:对蛋白质加工,分泌。

16、细胞核由DNA及蛋白质构成,与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染色质期的两种状态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功能: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7、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是指液泡中的细胞液。原生质层指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质壁分离中质指原生质层,壁为细胞壁。

18、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主动运输:需要能量;载体蛋白协助;低浓度→高浓度,如无机盐、离子胞吞、胞吐:如载体蛋白等大分子

19、细胞凋亡指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生理过程,如蝌蚪尾消失,它对于多细胞生物体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因素干扰具有非常关键作用。能够无限增殖

20、原核细胞中具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21、含色素的细胞器有叶绿体、有色体、液泡。叶绿体

22、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有ATP产生;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ATP。其余的能量储存在分解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或乳酸中。

23、有氧呼吸过程中H2O既是反应物(第二阶段利用),又是生成物(第三阶段生成),且生成的H2O中的氧全部来源于O2。

24、有H2O生成一定是有氧呼吸,有CO2生成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25、通入A瓶的空气中不能含有CO2,以保证使第三个锥形瓶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由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CO2所致

26、B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待酵母菌将B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再连通盛有澄清石灰水的锥形瓶,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CO2是由无氧呼吸产生的。【方法例析】对比实验和对照实验

27、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28、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29、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30、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31、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绝对不能离开水。

32、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33、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重要作用。

34、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35、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36、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37、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38、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39、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40、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着细胞全能性。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扩展3)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40句菁华

1、作用: 使细胞具有稳定内部环境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

2、细胞膜的两个特性?

3、细胞核有什么功能?

4、细胞代谢的概念: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5、酶浓度

6、PH值:过酸、过碱使酶失活

7、温度:高温使酶失活。低温降低酶的活性,在适宜温度下酶活性可以恢复。

8、实验原理:绿叶中的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且他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绿叶中的色素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

9、方法步骤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步骤要记准确)

10、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1、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12、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肌肉毛发)

13、氨基酸数=肽键数+肽链数

14、蛋白质总的分子量=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缩合反应脱去的水的总分子量

15、欲使细胞破裂,对所选材料进行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16、细胞器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什么?不具膜结构的是什么?

17、被称为“消化车间”的是哪种细胞器?

18、末期

19、意义: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

20、与细胞坏死的区别: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21、蛋白质功能:

22、水存在形式运送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

23、叶绿素a

24、细胞分化: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它是一种持久性变化,是生物体发育的基础,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效率。

25、细胞内水分减少,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26、细胞膜的功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27、叶绿体: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双层膜

28、*有八种必需氨基酸。婴儿有九种,多一种组氨酸。

29、蛋白质有空间结构而多肽没有空间结构。

30、加热改变了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松散,伸展,容易被蛋白质酶分解,因此煮熟的鸡蛋容易被人吸收。这种变性不能恢复。

31、血红蛋白等的运输作用。

32、人类蛋白质组计划简称HPP,总部设在北京。

33、细胞在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发生改变,有的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

34、植物细胞壁是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细菌细胞壁是肽聚糖。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35、台盼蓝检验死细胞,染成蓝色。

36、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脱氧核糖为单糖,麦芽糖(葡萄糖和葡萄糖),蔗糖(果糖和葡萄糖),乳糖(半乳糖和葡萄糖)为二糖。

37、固醇包括胆固醇(构成细胞膜,血液中脂质的运输),维生素D(促进人体对Ca,P的吸收),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在动物内脏,蛋黄中含量丰富。

38、脂肪不是主要能源物质的原因:生物细胞内脂质氧化速率缓慢,需要的氧气多。

39、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40、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扩展4)

——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

1、比喻三要素:A本体B喻体C喻词

2、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A举例法B对比法C 喻证法 D E归谬法F

3、竖在上面(左横的左面,在上包下或全包围结构里,一般光写,如:战、冈、圈。

4、成语(熟语)的几大注意事项:

5、《新闻两则》

6、单韵母:a o e i u ü (6个)

7、比喻:说白了就是打比方,利用事物间相似的地方,借一个事物说明另一个事物的方法。

8、排比:是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预期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起来,借以增强表达效果。

9、句号:用于一句完整话的最后停顿。

10、书名号:表示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图画等的名称。

1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1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13、说明文: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变、异同等能有科学的认识,说明文的中心鲜明突出,文章具有科学性,条理性,语言确切生动。它通过揭示概念来说明事物特征、本质及其规律性。说明文一般介绍事物的形状、构造、类别、关系、功能,解释事物的原理、含义、特点、演变等。说明文实用性很强,它包括广告、说明书、提要、提示、规则、章程、解说词等。说明文有的是以时间为序,有的是以空间为序;有的由现象写到本质,有的由主写到次;有的按工艺流程顺序来说明,有的按事物的性质、功用、原理等顺序来说明。《思维导图作文法》说明文以说明为主是说明文与其他文体从表达方式上区别的标志。在各种文章样式中,说明文体是一种客观的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说明文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作用和实用价值。现实生活充分表明,说明文不是一种... 必应搜索更多六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总结

14、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鱼) 王昭君(落雁)貂禅(闭月) 杨玉环(羞花)

15、古代四美:音乐 珍味 文章 言谈/ / 良晨 美景 赏心 乐事

16、苏门四学士:黄庭坚 秦观 曾补之 张来

17、历四大书院:庐山白鹿洞 长沙岳麓 衡阳石鼓

18、在课内语段阅读上要注重选文主要内容的归纳概括,如果在自己复习掌控的范围内,当然可以凭记忆答题;若自己复习不到位或记忆不清,则要仔细阅读选文收集处理信息,然后作出合理而简要的表述。在课外文言文阅读上,要注意文章蕴含的道理体悟或文章中人物性格特征的归纳提炼。

19、暗送秋波:既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

20、不翼而飞:比喻言论或消息流传得极快;也用以指东西丢失。

21、不入虎x,焉得虎子:不进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

22、《出师表》中,诸葛亮分析先汉兴隆的原因是:亲贤臣,远小人。

23、当任命一个人来挽救局面,人们常引用的《出师表》中的一句名言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4、描写山的成语:

25、语言积累类:

26、词语的仿写。仿照所给例子,能写出相同形式的词语。如:AABB式(高高兴兴)、ABB式(绿油油)、ABCC式(神采奕奕)、AABC式(津津有味)、ABAB式(商量商量)。

27、阅读

28、量词和“的、地、得”的用法。能够准确填出数词与名词之间所适合的量词的、地、得用法:

29、缩句。首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然后找出每部分的主干词,再去掉修饰性的词语,把主干词连成完整的句子,但要保留原句的主要意思。如: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应缩写为:曹操听到鼓声和呐喊声。不能缩为:曹操听到呐喊声。

30、掌握记叙一件事的方法。所谓叙事,就是以完整地叙述一件事的发生、发展、结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要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有三种方法:一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二是按时间的推移顺序写;三是空间位置的变换顺序写。无论按哪种顺序都必须交代清楚“六要素”。

31、勤写,不只是写作文,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曰记、听课笔记、读书中的圈点评注、整理摘抄都属于这个范畴。写本身就是较高层次的记忆,我们有这样的体会:写作文,先打腹稿,再写成初稿,待到往作文本上誊写时,不看初稿就能写完。原因是,动笔综合调动了各种器官,并进入记忆的高级阶段,“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无道理。

3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3、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4、本文从多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先用古今对比,指出从师与不从师的两种结果,并用一个反问句推断圣人更圣明,愚人更愚笨的原因的语句是: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5、韩愈认为老师的职能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择师的标准是: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6、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37、写月亮升起后,对游人依依眷恋,脉脉含情,实则是游人对明月的喜爱的句子: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38、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召唤月亮飞行的句子: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39、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40、女子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的句子:“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4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4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43、《离骚》中屈原委婉表达自己后悔选择做官,想要归隐的两句: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44、表现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诗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45、表现诗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诗句: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46、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4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48、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9、《锦瑟》一诗的颈联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50、《锦瑟》用典的四句诗: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51、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表现词人在永不停止消逝的时光面前感慨无限,同时放笔呼号,发出一声深沉的浩叹的句子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52、既然:这里是已然的意思。

53、赏析

54、则

55、然

56、以

57、且

58、于

59、判断句

60、倒装句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扩展5)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

3、蛋白质功能:

4、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5、自养生物:可将CO2、H2O等无机物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如绿色植物,硝化细菌(化能合成)

6、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7、细胞分化: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它是一种持久性变化,是生物体发育的基础,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效率。

8、细胞分化举例:红细胞与肌细胞具有完全相同遗传信息,(同一*卵有丝分裂形成);形态、功能不能原因是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

9、细胞膜功能:

10、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11、发酵:微生物(如:酵母菌、乳酸菌)的无氧呼吸。

12、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13、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14、创立者:(施莱登,施旺)

15、物质可以循环,能量不可以循环

16、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有叶绿体

17、生物多样性:基因、物种、生态系统

18、基因自由组合时间:简数一次分裂、*作用

19、手语是一钟镅裕?揽渴泳踔惺嗪陀镅灾惺?/SPAN>

20、原核细胞较真核细胞简单细胞内仅具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细胞内具有两种核酸——脱氧核酸和核糖核酸

21、冬小麦在秋冬低温条件下细胞活动减慢物质消耗减少单细胞内可溶性还原糖的含量明显提高细胞自由水比结合水的比例减少活动减慢是适应环境的结果

2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如: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这些生理的完成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

23、细胞核的简介:

24、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学变化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25、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26、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绝对不能离开水。

27、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28、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29、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30、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主要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植物细胞分裂时,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31、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

3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33、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够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34、判断和推理是动物后天性行为发展的最高级形式,是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也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35、子代与亲代在性状上相似,是由于子代获得了亲代复制的一份DNA的缘故。

36、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XY型,另一种是ZW型。

37、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38、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阳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便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这些能量是沿着食物链(网)逐级流动的。

39、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一现象称为生物的稳态。

40、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及子孙后代共有的宝贵财富。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特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41、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一是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二是掠夺式的开发利用,三是环境污染,四是由于外来特种的入侵或引种到到缺少天敌的地区,往往使这些地区原有特种的生丰受到威胁。

42、Fe: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缺乏会患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中的Fe是二价铁,三价铁是不能利用的。属于植物中不能再得用元素,一旦缺乏,幼嫩的组织会受到伤害。

43、N:N是构成叶绿素、ATP、蛋白质和核酸的必需元素。N在植物体内形成的化合物都是不稳定的或易溶于水的,故N在植物体内可以自由移动,缺N时,幼叶可向老叶吸收N而导致老叶先黄。N是一种容易造成水域生态系统富营养化的一种化学元素,在水域生态系统中,过多的N与P配合会造成富营养化,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水华”,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的富营养化称为“赤潮”。动物体内缺N,实际就是缺少氨基酸,就会影响到动物体的生长发育。

44、甲基绿:用于鉴定DNA。DNA遇甲基绿(常温)会被染成蓝绿色。

45、龙胆紫溶液:(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用于染色体着色,可将染色体染成紫色,通常染色3~5分钟。(也可以用醋酸洋红染色)

46、20%的肝脏、3%的过氧化氢、3.5%的氯化铁:用于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47、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3%的蔗糖溶液、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用于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

48、二氧化硅:在色素的提取的分离实验中研磨绿色叶片时加入,可使研磨充分。

49、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

50、免疫功能过弱引起的疾病叫做什么病?(举例)HIV和*的中文名字叫什么?

51、细胞内的会随着细胞的衰老而逐渐积累。

52、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53、意义: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

54、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如:变形虫的任何部位都能伸出伪足,人体某些白细胞能吞噬病菌,这些生理的完成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

55、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潜在、直接、间接价值。考生们要注意对这几种价值进行判断,不要混淆。

56、自由水:可以自由流动,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参与生化反应,运送营养物质和新陈代谢的废物。

57、无机盐:多数以离子状态存在,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动物缺钙会抽搐),维持酸碱*衡,调节渗透压。

58、可溶性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

59、肽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键(-NH-CO-)。

60、种间关系: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扩展6)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50句菁华

1、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2、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3、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4、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的制作和观察。

5、种子萌发的过程:先吸收水分(运输营养物质的需要),胚根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6、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7、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8、靠可以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呼吸。

9、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10、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1、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间的差异。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而实现的;

12、我国婚姻法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结婚。因为这样,后代换遗传病的几率加大。

13、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例子:人工选择、杂交育种、太空育种(基因突变)。

14、细胞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细胞内含有液泡、叶绿体。

15、DNA的每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这些片段叫基因。

16、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17、人体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18、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

19、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由于进行体育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因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所致。)

20、蝶蛾类昆虫的雌虫可产生性外激素,通过性外激素吸引雄虫来交尾。据此,可以制造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昆虫或干扰使昆虫不能识别同种昆虫的性外激素。

21、在光照条件下,植物能进行的生命活动有(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呼吸作用)。

22、在人体的八大系统中,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组织细胞联系在一起的系统是(循环系统)。

23、酸味,甜味、辣味、刺激性的气味、决定花瓣的颜色的花表素等都是溶解在细胞的(液泡)的细胞中的成分中。

24、观察动物细胞时,载玻片的中央滴的是(0.9℅的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若滴加清水,则会出现(吸水胀破)。观察植物细胞时,滴加的是(清水)细胞会保持饱满的形态,这与(细胞壁)有关。

25、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26、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27、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由于生物呼吸作用或者燃料燃烧消耗的氧气,吸收其释放出的二氧化碳,对于碳--氧*衡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28、种子植物的分类:根据子叶数目分为:

29、种子和孢子的比较:种子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适应环境的结构特点,如果环境过于干燥或寒冷,它可以处于休眠状态。孢子只是一个细胞,只有散落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才能萌发。

30、蕨类植物出现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而且还具有输导组织、机械组织,所以植株比较高大。

31、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放出的氧气除供鱼类呼吸外,而且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32、运输途径。

33、我国主要的植被类型。

34、我国森林覆盖率16、55%。

35、我国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36、生物分类单位中,由大到小排列:(界,门,纲,目,科,属,种),基本单位是(种)。

37、人体的结构层次中,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植物的结构层次中,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

38、体温恒定的动物有(鸟类、哺乳类)。

39、接种的疫苗属于(抗原),注射的血清属于(抗体),都产生(特异性免疫)。

40、根毛细胞吸水的条件是(细胞液浓度>周围溶液浓度)。

41、视觉感受器是(视网膜),听觉感受器是(耳蜗)。

42、控制父母性状的基因,通过(生殖细胞)传给后代。

43、人体内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由(肺的换气)实现;动脉血变为静脉血,由(组织内的气体交换)实现。

44、蔬菜水果堆放久了,引起发热的原因是(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45、唯一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胆汁),它由(肝脏)产生。

46、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生态系统一般遵守生态*衡;生态系统中物种越多越复杂,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越稳定。

47、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分裂的结果形成组织。生物体由小到大,表现出的生长现象,也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分化)形成的。

48、利用显微镜观察装片:常用的玻片标本有: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装片—从生物体上撕下或调取少量的材料制成。

49、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里的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 1

50、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属于生殖器官)


高一生物知识点总结 60句菁华(扩展7)

——生物高考知识点 50句菁华

1、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2、1665英国人虎克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倍)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小室)这个词来对细胞命名。

3、洋葱表皮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必须是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4、是低倍镜还是高倍镜的视野大,视野明亮?为什么?

5、激素的特点:①量微而生理作用显着;②其作用缓慢而持久。激素包括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植物激素: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到作用部位,并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着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动物激素:存在动物体内,产生和分泌激素的器官称为内分泌腺,内分泌腺为无管腺,动物激素是由循环系统,通过体液传递至各细胞,并产生生理效应的。

6、生长素的竖直向下运输:生长素从胚芽鞘的尖端竖直向胚芽鞘下面的部分的运输。

7、果实由子房发育而成,发育中需要生长素促进,而生长素来自正在发育着的种子。

8、萌发时吸水多少看蛋白质多少

9、水肿:组织液浓度高于血液

10、蓝藻:原核生物,无质粒

11、生命系统的由小到大排列: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12、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13、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14、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大小还受细胞核的控制范围限制。通过模拟探究实验看出: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低。

15、光合作用的过程

16、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生物圈、生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

17、每一个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所以人体内的B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MHC受体是有许多种的,而血清中的抗体是多种抗体的混合物。

18、选择透过性膜:由于膜上具有一些运载物质的载体,因为不同细胞膜上含有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即使同一细胞膜上含有的运载不同物质的载体的数量也不同,因而表现出细胞膜对物质透过的高度选择性。当细胞死亡,膜便失去选择透过性成为全透性。

19、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叫做~。

20、基因突变的时间

21、基因重组的概念

2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

23、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24、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耐人寻味的曲折。

25、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

26、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27、糖类:

28、制取细胞膜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因为无核膜和细胞器膜。

29、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是指液泡中的细胞液。

30、细胞呼吸: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过程。

31、每一个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特异性抗体,所以人体内的 B 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MHC 受体是有许 多种的,而血清中的抗体是多种抗体的混合物。

32、生物学是研究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生物,也就离不开生物学。

33、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4、1 以C、H、O、N、P、S为主的几十种化学元素

35、2、1 水——生命源于水,也依赖于水

36、2、2 无机盐

37、2、5 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38、细胞的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

39、1、1 分裂间期的特点:DNA分子的复制

40、1、2 分裂期各时期的主要特点(以含有两对染色体的高等植物细胞为例)

41、2 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技术——植物组织培养

42、2、1 证明酶催化效率高低的几个实验:

43、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44、2 证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

45、4 合理施肥与无土栽培

46、光合作用(碳素同化作用)

47、3 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曲线图分析):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和环境温度

48、许多元素能够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如果植物缺少B元素,植物的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就不能正常进行,植物就会“华而不实”;人体缺I元素,不能正常合成甲状腺激素,易患“大脖子病”;哺乳动物血钙过低或过高,或机体出现抽搐或肌无力等现象。

49、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即A=T,C=G;且A+G=C+T,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50、据子代性状判断: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