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孟子的名言
2、吾善养浩然之气。
3、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4、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
6、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7、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9、定天下者,在乎仁政为一者也。
10、一肢半节: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
1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12、淫辞邪说:夸大失实的言论,荒谬的学说。
13、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着明也。
14、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15、易如反掌:象翻一下手掌那样容易。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16、仰不愧天:抬头仰望,对天无愧。指没有做过坏事,问心无愧。
17、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父母;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仇寇。
18、运之掌上:运:运动,运转。运转于手掌之上。比喻极其容易。
1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0、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21、有风人之托物,二雅之正言,可谓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
22、孟子言且令臣庶皆後去其仁义,而先且以自利,则不交相杀夺,故不足自饱餍。言必杀夺。
2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24、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25、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
26、揠苗助长: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27、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28、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29、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30、一介不取: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一点儿小东西也不拿。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
31、於是则慕仲尼,周流忧世,遂以儒道游於诸侯,思济斯民。然由不肯枉尺直寻,时君咸谓之迂阔於事,终莫能听纳其说。
32、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33、用夏变夷:夏,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诸侯国;夷,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各族。以诸夏文化影响中原地区以外的僻远部族。
34、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3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36、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37、视为寇雠:《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后因以“视为寇雠”比喻极端仇视。
38、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王以国为问,大夫以家为问,士庶人以身为问者,王称国,故以国问;大夫称家,故以家问;士庶人无称,故以身问而已。
39、膏粱文绣:指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亦泛指精细贵重的东西。语本《孟子·告子上》“《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原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原人之文绣也。”赵岐注:“膏粱,细粱如膏者也;文绣,绣衣服也。”
40、齐王舍牛:《孟子·梁惠王上》:“王(齐宣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后以“齐王舍牛”比喻帝王对臣民怀有恻隐之心。
——孟子中的成语 40句菁华
1、函矢相攻——指自相矛盾
2、以理服人——用道理来说服人。
3、舍己芸人——指看重别人,轻视自己。
4、辞尊居卑——辞:推却。不受尊位,甘居卑下。
5、天与人归——旧指帝王受命于天,并得到人民拥护。
6、进锐退速——锐:迅速。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
7、不愧不怍——愧、怍:惭愧。形容光明正大,问心无愧
8、疾病相扶——有病的互相扶助。指患难时互相关心帮助
9、赤子之心——赤子:初生的婴儿。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
10、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
11、洪水猛兽——猛兽:残食人畜的野兽。比喻极大的祸害。
12、求全之毁——毁:毁谤。一心想保全声誉,反而受到了毁谤。
13、地丑德齐——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14、掩鼻而过——捂着鼻子走过去。形容对腥臭肮脏的东西的嫌恶。
15、仰不愧天——抬头仰望,对天无愧。指没有做过坏事,问心无愧。
16、仰事俯畜——上要侍奉父母,下要养活妻儿。泛指维持一家生活。
17、弃甲曳兵——丢掉盔甲,拖着武器。形容打败仗狼狈逃跑的样子。
18、摩顶放踵——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
19、先知先觉——知:认识;觉:觉悟。指认识事理较一般人为早的人。
20、大有作为——作为:做出成绩。能够极大地发挥作用,作一番贡献。
21、当务之急——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
22、救民水火——救:拯救;水火:水深火热。从水深火热中拯救老百姓
23、勃然变色——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然生气,变了脸色。
24、深恶痛疾——恶:厌恶;痛:痛恨。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25、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26、饱食暖衣——饱食:吃得饱;暖衣:穿得暖。形容生活宽裕,衣食丰足。
27、被发缨冠——来不及将头发束好,来不及将帽带系上。形容急于去救助别人。
28、秋毫之末——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
29、阿其所好——阿:曲从;其:他的;好:爱好。指为取得某人的好感而迎合他的爱好。
30、不为已甚——已甚:过分。不做过分的事,要适可而止。多指对人的谴责或处罚要适可而止
31、饿殍遍野——殍:人饿死后的尸体。到处是饿死的人。形容老百姓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
32、殷鉴不远——殷:指商朝后期;鉴:镜子。指殷商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为借戒。后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
33、手舞足蹈——蹈:顿足踏地。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
34、金声玉振——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比喻音韵响亮、和谐。也比喻人的知识渊博,才学精到。
35、出类拔萃——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36、距人千里——距:通“拒”,拒绝。形容傲气十足,不愿与人接近或毫无商量的余地
37、一介不取——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一点儿小东西也不拿。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
38、引而不发——引:拉弓;发:射箭。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于启发引导。也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以待时机。
39、不忘沟壑——沟壑:山沟。念念不忘为正义而死,弃尸山沟。形容有为正义献身的思想准备。也比喻人发迹之后不忘过去贫贱的日子。
40、为渊驱鱼——原比喻残暴的统治迫使自己一方的百姓投向敌方。现多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过来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
——关于孟子的名言 30句菁华
1、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3、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4、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5、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7、定天下者,在乎仁政为一者也。
8、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9、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10、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1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1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15、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6、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17、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18、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19、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20、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21、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22、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2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4、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之罪。
25、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26、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父母;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仇寇。
27、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28、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29、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30、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关于孟子的成语及名言 30句菁华
1、孟子的名言
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3、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5、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8、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9、以文害辞:谓拘于文字而误解整个语句的意义。
10、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1、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12、如千乘夺取万乘,百乘夺取千乘,然後为饱足也。
13、言近旨远:旨:意思。话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
14、孟子退自齐梁,述尧舜之道而着作焉,此大贤拟圣而作者也。
15、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16、源源而来:原指诸侯相继朝觐一辈子。后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17、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18、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19、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20、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21、rdquo;斯言殆欲使後人深求其意以解其文,不但施於说《诗》也。今诸解者往往摭取而说之,其说又多乖异不同。
22、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23、衡虑困心:形容费尽心思。语出《孟子·告子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4、惠王今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国,则为王之大夫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家,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则为王之士庶人亦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身。
25、齐东野语:齐东:齐国的东部;野语:乡下人的话。孟子蔑视农民,认为他们说的话没有根据,听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没有根据的话。
26、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7、断织之诫:孟子的母亲用割断织布机上的纱,使机上的纱不能成布的损失来告诫中途放弃学业的儿子。后用这个故事告诫中途辍学的人。
28、仆仆亟拜:一再作揖行礼。语出《孟子·万章下》:“子思以为鼎肉使己仆仆尔亟拜也,非养君子之道也。”
29、孟子言凡欲天子之万乘者,且於其内取千乘,而为天子之诸侯;欲诸侯之千乘者,且於其内但取百乘而为之大夫,是亦不为少矣,何必交相争夺,慕多为胜耶?
30、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孟子名言 60句菁华
1、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2、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3、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4、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5、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6、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7、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8、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9、仁者无敌。出自《孟子》的《梁惠王上》
10、孟子曰:“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孟子;离娄上》
11、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12、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13、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5、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16、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17、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18、活到老,学到老,一生一世学不了。
19、学成巧,总是巧;装成巧,惹人笑。
20、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
21、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22、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2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4、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5、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26、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27、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2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9、民事不可缓也。
30、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君主仁,没有人不仁;君主义,没有人不义;君主正,没有人不正。)
31、祸福无不自我求之者。(祸害或者幸福没有不是自我找来的。)
32、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为,别人才侮辱他;家必先有自取毁坏的因素,别人才毁坏它,国必先有自取讨伐的原因,别人才讨伐它。)——孟子的名言警句
33、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的爱;尊敬别人的人,会受到别人尊敬。)
34、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5、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36、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独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
37、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38、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39、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40、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41、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42、定天下者,在乎仁政为一者也
4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44、人有不为也,而后能够有为。(孟子·离娄下)
4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6、远望之襄王而不似人君,言无人君之威仪也;就而近之而不见所畏焉,言无人君操柄之威也。
47、则为王之大夫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家,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则为王之士庶人亦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身。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
48、孟子言未有心存乎仁而遗弃其亲者,亦未有存义而後去其君者。
49、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5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51、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52、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53、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54、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55、尊贤使能,后杰在位。
56、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57、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
58、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59、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60、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孟子名言名句 50句菁华
1、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2、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3、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6、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7、养心莫善于寡欲。
8、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9、仁则荣,不仁则辱。
10、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11、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1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13、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
14、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孟子
15、德不孤,必从邻。——孟子
16、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孟子
17、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孟子
18、仁则荣,不仁则辱。——孟子
19、廉者政之本矣,乃国之四维,立人之大节,仕者之大德。——孟子
20、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孟子
21、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孟子
22、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孟子
23、争地以战,*盈野;争城以战,*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孟子
2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孟子
25、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孟子
26、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27、斗争的生活使你干练,苦闷的煎熬使你醇化;这是时代要造成青年为能担负历史使命的两件法宝。 ——茅盾
28、道德不是良心的可卑的机谋,而是斗争和艰难,激情和痛苦。 ——托马斯·曼
29、人借助于科学,就可纠正自然界的缺陷。 ——梅契尼科夫
30、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3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3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33、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34、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35、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36、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37、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哭不忍食其肉。
3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39、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
40、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
41、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42、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43、廉者政之本矣,乃国之四维,立人之大节,仕者之大德。
44、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45、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46、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47、无侧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僻让之心,非人也。
48、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
49、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50、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孟子名言 50句菁华
1、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2、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3、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4、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7、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8、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9、不怕学不会,只怕不肯钻。
10、钟不敲不鸣,人不学不灵。
1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2、人不劳动没出息,人不学习没长进。
13、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14、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15、学成巧,总是巧;装成巧,惹人笑。
16、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7、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18、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9、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0、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22、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2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24、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之罪
25、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26、其进锐者,其退速。(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27、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一个人把什么话都轻易地说出口,那便(要出现很多错处,对他就)不足责备了。)
28、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自我损害自我的人,不能和他谈出有价值的言语;自我抛弃自我(对自我极不负职责)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价值的事业。)
29、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30、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
31、是欲终之而不可得也。虽加一日愈于已,谓夫莫之禁而弗为者也。
32、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3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34、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35、孟子言凡欲天子之万乘者,且於其内取千乘,而为天子之诸侯;欲诸侯之千乘者,且於其内但取百乘而为之大夫,是亦不为少矣,何必交相争夺,慕多为胜耶
36、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37、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38、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39、远望之襄王而不似人君,言无人君之威仪也;就而近之而不见所畏焉,言无人君操柄之威也。
40、孟子退自齐梁,述尧舜之道而着作焉,此大贤拟圣而作者也。
41、有风人之托物,二雅之正言,可谓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
42、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43、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44、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45、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46、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47、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48、人皆可以为尧舜。
4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50、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出自孟子的名言 40句菁华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2、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
3、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4、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5、则天下归之,以政伤民,民乐其亡,以梃服强,仁与不仁也。
6、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7、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
8、同情他人的心,是仁的开端;羞恶的心,是义的开端;恭敬的心,是礼的开端;辨别是非的心,是智的开端。
9、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10、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1、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12、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13、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有安社稷臣者,以安社稷为悦者也;有天民者,达可行于天下而后行之者也;有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
14、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15、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16、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7、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18、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19、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20、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21、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2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3、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
24、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25、正人心而存仁义,法先王而行王道。
26、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27、永言孝思,思孝惟则。
28、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29、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30、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31、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
32、逄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
33、尽心下山径之蹊闲,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
34、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
35、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未闻以道殉乎人者也。
36、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37、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人役而耻为役,由弓人而耻为弓,矢人而耻为矢也。如耻之,莫如为仁。
38、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39、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得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岂惟口腹有饥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无能以饥渴之害为心害,则不及人不为忧矣。
40、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关于卫生的名言和句子 30句菁华
1、珍爱生活空间,创造优美环境。
2、倡导礼貌新风,共建完美家园。
3、建设新农村,倡导新生活。
4、城市是我家,文明靠大家。
5、保持楼道清洁,隔绝病毒滋生。
6、做校园主人,当创卫先锋。
7、要想生活好,洁净离不了。
8、爱护环境卫生,人人有责!
9、孩童的动作,是清洁,是正直。
10、建好卫生城市,当好文明市民。
11、清除农村污染,营造秀美山川。
12、创模你我他,实惠在大家。
13、饮食要卫生,一热二鲜三干净。
14、维护卫生光荣,乱扔垃圾可耻。
15、时时洗双手,健康伴左右。
16、垃圾扔在地,羞耻写进心。
17、保护一片绿地,撑起一片蓝天。
18、宁可一人脏,换来万家洁。
19、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
20、环境好,卫生好,生活更美好。
21、做城市主人,当环卫先锋!
22、洁净向我走来,我为洁净添彩。
23、带走生活垃圾,保护自然环境。
24、搞好环境卫生,共建美好家园。
25、锻炼是灵丹,卫生是妙药。
26、地球我的家,环保靠大家。
27、教室是我家,清洁靠大家。
28、整治农村环境,促进村容整洁。
29、整治农村环境,共建美好家园。
30、讲究社会公德,维护公共卫生。
——关于成功的格言和谚语 30句菁华
1、人怕没理,狗怕夹尾。
2、树怕烂根,人怕无志。
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4、人老心不老,身穷志不穷。
5、山高有攀头,路远有奔头。
6、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7、脚跑不过雨,嘴强不过理。
8、走路怕暴雨,说话怕输理。
9、忍耐力较诸脑力,尤胜一筹。
10、成功是靠别人,不是靠自己!
11、以爱之心做事,感恩之心做人。
12、吃要吃有味的,说要说有理的。
13、宁给穷人一斗,不给富人一口。
14、有理摆到事上,好钢使到刃上。
15、一事无成是得过且过的必然归宿。
16、成功是用努力,而非用希望造成。
17、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18、态度决定成功,而不是成功之后改变态度。
19、不干,固然遇不着失败,也绝对遇不着成功。
2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1、勤能创造没有的东西,懒会毁掉已有的东西。
22、只怕不勤,不怕不精;只怕无恒,不怕无成。
23、只有象塔吊那样站稳脚跟,方能昂起昂起头颅。
24、成功者往往有个计划,而失败者往往有个托辞。
25、漂亮只能为别人提供眼福,却不一定换到幸福。
26、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7、人应该在失败中挖掘成功,在争取成功中洞察挫折。
28、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9、投入炉膛的矿石,并非都能成为钢材,撒进沃土的种子,并非都能开花结果。
30、一切成功的秘诀,都在于不懈的追求,如同生命的血液万物之阳光般不可缺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