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孟子的名言和成语 40句菁华

首页 / 名言 / | 2022-12-03 00:00:00 孟子,名言,成语

1、孟子的名言

2、吾善养浩然之气。

3、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4、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5、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

6、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7、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9、定天下者,在乎仁政为一者也。

10、一肢半节: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

1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12、淫辞邪说:夸大失实的言论,荒谬的学说。

13、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着明也。

14、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15、易如反掌:象翻一下手掌那样容易。比喻事情非常容易做。

16、仰不愧天:抬头仰望,对天无愧。指没有做过坏事,问心无愧。

17、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父母;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仇寇。

18、运之掌上:运:运动,运转。运转于手掌之上。比喻极其容易。

1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0、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21、有风人之托物,二雅之正言,可谓直而不倨,曲而不屈,命世亚圣之大才者也。

22、孟子言且令臣庶皆後去其仁义,而先且以自利,则不交相杀夺,故不足自饱餍。言必杀夺。

2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24、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25、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

26、揠苗助长: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27、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28、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29、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

30、一介不取: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一点儿小东西也不拿。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

31、於是则慕仲尼,周流忧世,遂以儒道游於诸侯,思济斯民。然由不肯枉尺直寻,时君咸谓之迂阔於事,终莫能听纳其说。

32、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33、用夏变夷:夏,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诸侯国;夷,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各族。以诸夏文化影响中原地区以外的僻远部族。

34、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35、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36、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37、视为寇雠:《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后因以“视为寇雠”比喻极端仇视。

38、假使上至下至於士庶人,皆且取其利益,而国必危乱丧亡矣。王以国为问,大夫以家为问,士庶人以身为问者,王称国,故以国问;大夫称家,故以家问;士庶人无称,故以身问而已。

39、膏粱文绣:指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亦泛指精细贵重的东西。语本《孟子·告子上》“《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原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原人之文绣也。”赵岐注:“膏粱,细粱如膏者也;文绣,绣衣服也。”

40、齐王舍牛:《孟子·梁惠王上》:“王(齐宣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后以“齐王舍牛”比喻帝王对臣民怀有恻隐之心。


关于孟子的名言和成语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关于孟子的名言和成语 40句菁华(扩展1)

——孟子中的成语 40句菁华

1、函矢相攻——指自相矛盾

2、以理服人——用道理来说服人。

3、舍己芸人——指看重别人,轻视自己。

4、辞尊居卑——辞:推却。不受尊位,甘居卑下。

5、天与人归——旧指帝王受命于天,并得到人民拥护。

6、进锐退速——锐:迅速。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

7、不愧不怍——愧、怍:惭愧。形容光明正大,问心无愧

8、疾病相扶——有病的互相扶助。指患难时互相关心帮助

9、赤子之心——赤子:初生的婴儿。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

10、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

11、洪水猛兽——猛兽:残食人畜的野兽。比喻极大的祸害。

12、求全之毁——毁:毁谤。一心想保全声誉,反而受到了毁谤。

13、地丑德齐——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14、掩鼻而过——捂着鼻子走过去。形容对腥臭肮脏的东西的嫌恶。

15、仰不愧天——抬头仰望,对天无愧。指没有做过坏事,问心无愧。

16、仰事俯畜——上要侍奉父母,下要养活妻儿。泛指维持一家生活。

17、弃甲曳兵——丢掉盔甲,拖着武器。形容打败仗狼狈逃跑的样子。

18、摩顶放踵——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形容不辞劳苦,不顾身体。

19、先知先觉——知:认识;觉:觉悟。指认识事理较一般人为早的人。

20、大有作为——作为:做出成绩。能够极大地发挥作用,作一番贡献。

21、当务之急——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

22、救民水火——救:拯救;水火:水深火热。从水深火热中拯救老百姓

23、勃然变色——勃然:突然地。变色:变了脸色。突然生气,变了脸色。

24、深恶痛疾——恶:厌恶;痛:痛恨。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25、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教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

26、饱食暖衣——饱食:吃得饱;暖衣:穿得暖。形容生活宽裕,衣食丰足。

27、被发缨冠——来不及将头发束好,来不及将帽带系上。形容急于去救助别人。

28、秋毫之末——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的尖端。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或极细微的地方。

29、阿其所好——阿:曲从;其:他的;好:爱好。指为取得某人的好感而迎合他的爱好。

30、不为已甚——已甚:过分。不做过分的事,要适可而止。多指对人的谴责或处罚要适可而止

31、饿殍遍野——殍:人饿死后的尸体。到处是饿死的人。形容老百姓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

32、殷鉴不远——殷:指商朝后期;鉴:镜子。指殷商子孙应以夏的灭亡为借戒。后泛指前人的教训就在眼前。

33、手舞足蹈——蹈:顿足踏地。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了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也手乱舞、脚乱跳的狂态。

34、金声玉振——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比喻音韵响亮、和谐。也比喻人的知识渊博,才学精到。

35、出类拔萃——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36、距人千里——距:通“拒”,拒绝。形容傲气十足,不愿与人接近或毫无商量的余地

37、一介不取——一介:一粒芥菜子,形容微小。一点儿小东西也不拿。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

38、引而不发——引:拉弓;发:射箭。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于启发引导。也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以待时机。

39、不忘沟壑——沟壑:山沟。念念不忘为正义而死,弃尸山沟。形容有为正义献身的思想准备。也比喻人发迹之后不忘过去贫贱的日子。

40、为渊驱鱼——原比喻残暴的统治迫使自己一方的百姓投向敌方。现多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过来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


关于孟子的名言和成语 40句菁华(扩展2)

——关于孟子的名言 30句菁华

1、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3、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4、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5、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7、定天下者,在乎仁政为一者也。

8、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9、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10、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1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1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15、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16、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17、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18、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19、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20、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

21、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22、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23、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4、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之罪。

25、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26、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父母;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仇寇。

27、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28、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29、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30、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关于孟子的名言和成语 40句菁华(扩展3)

——关于孟子的成语及名言 30句菁华

1、孟子的名言

2、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3、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5、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7、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8、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9、以文害辞:谓拘于文字而误解整个语句的意义。

10、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1、夜以继日: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12、如千乘夺取万乘,百乘夺取千乘,然後为饱足也。

13、言近旨远:旨:意思。话很浅近,含义却很深远。

14、孟子退自齐梁,述尧舜之道而着作焉,此大贤拟圣而作者也。

15、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16、源源而来:原指诸侯相继朝觐一辈子。后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17、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18、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19、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20、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21、rdquo;斯言殆欲使後人深求其意以解其文,不但施於说《诗》也。今诸解者往往摭取而说之,其说又多乖异不同。

22、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23、衡虑困心:形容费尽心思。语出《孟子·告子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4、惠王今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国,则为王之大夫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家,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则为王之士庶人亦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身。

25、齐东野语:齐东:齐国的东部;野语:乡下人的话。孟子蔑视农民,认为他们说的话没有根据,听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没有根据的话。

26、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7、断织之诫:孟子的母亲用割断织布机上的纱,使机上的纱不能成布的损失来告诫中途放弃学业的儿子。后用这个故事告诫中途辍学的人。

28、仆仆亟拜:一再作揖行礼。语出《孟子·万章下》:“子思以为鼎肉使己仆仆尔亟拜也,非养君子之道也。”

29、孟子言凡欲天子之万乘者,且於其内取千乘,而为天子之诸侯;欲诸侯之千乘者,且於其内但取百乘而为之大夫,是亦不为少矣,何必交相争夺,慕多为胜耶?

30、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关于孟子的名言和成语 40句菁华(扩展4)

——孟子的名言 50句菁华

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2、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上》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4、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5、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6、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7、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8、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9、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11、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12、仁者无敌。

13、惟有贤者然後乃得乐此耳。谓修尧舜之道,国家安宁,故得有此以为乐也。不贤之人,亡国破家,虽有此,亦为人所夺,故不得以为乐也。

14、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15、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做一件事情好象挖井,如果挖井到六七丈深还不见泉水的话,仍然是一个废井。)

16、君子之于禽兽,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17、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8、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孟子

19、告子上食色,性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孟子》

2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

21、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22、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23、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孟子

2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25、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

26、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

27、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孟子

28、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

29、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30、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31、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3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33、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34、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梁惠王上》

35、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孟子·公孙丑上》

36、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孟子·公孙丑》

37、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8、友谊应当是不朽的。 ——蒂特·李维

3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语录

4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41、不仁而得国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

42、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43、於是则慕仲尼,周流忧世,遂以儒道游於诸侯,思济斯民。然由不肯枉尺直寻,时君咸谓之迂阔於事,终莫能听纳其说。

44、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在其元。

45、胁肩谄笑,病于夏畦。

46、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

47、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48、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

49、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50、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关于孟子的名言和成语 40句菁华(扩展5)

——关于爱国的格言和古诗 40句菁华

1、一寸赤心惟报国。——陆游

2、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

3、投死为国,以义灭身。——曹操

4、精忠报国。还我河山!——岳飞

5、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 ——*

6、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史.卢产伦传》

7、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8、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司马迁

9、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陆游

10、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

11、人生富贵岂有极?男儿要在能死国。——李梦阳

12、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屈大均《秣陵》

13、轻生本为国,重气不关私。--南朝.江晖《雨雪曲》

14、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孔夷《南浦旅怀》

15、无边家国事,并入双蛾翠。――秋瑾《菩萨蛮寄女伴》

16、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南园》

17、国既不国,家何能存?——《革命烈士诗抄·杨靖宇诗》

18、君子之为学也,将以成身而备天下国家之用也。——宋纁

19、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20、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21、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侯。――李商隐《富*少侯》

22、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唐.令狐楚《少年行》

23、假如我是有一些能力的话,我就有义务把它献给祖国。 --林耐

24、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25、一个没有祖国的人,像一个没有家的孩子,永远是孤独的。——尤今

26、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指南录.扬子江》

27、般就在部分之中,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别林斯基

28、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戚继光

29、在你把爱国之心从人类中间驱除之前,不会有一个太*的世界。--[英]萧伯纳《V.C.奥弗菜厄蒂》

30、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1、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

32、我们要把心灵里的美丽的**献给祖国。——普希金

33、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谭嗣同

34、爱国主义和其它道德感情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凯洛夫

35、科学虽没有国界,但是学者却有他自己的国家——巴斯德

36、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37、力争使祖国变得更加美好的人才是最爱国的——英格索尔

38、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马蒂

39、为国之道,在于利众。利众之本,必学德能。——方海权

40、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鲁迅


关于孟子的名言和成语 40句菁华(扩展6)

——文明礼仪的名言和诗句 40句菁华

1、礼貌像只气垫,里面什么也没有,却能奇妙地减少颠簸。——约翰逊

2、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 魏徵

3、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 —— 松苏内吉

4、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 —— 萨迪

5、礼貌是村民应该特别小心地养成习惯的第一件大事。

6、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爱默生

7、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俄、 赫尔岑

8、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0、生命因你而美丽,世界因我而精彩,村庄因文明而美好!

11、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孟子

12、心诚气温,气和辞婉,必能动人。——[明]薛宣《谈书录》

13、没有宽宏大量的心肠,便算不上真正的英雄。——俄、普希金

14、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的任何信念。——爱因斯坦

15、宽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欧文

16、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 李白

17、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 高尔基

18、无礼是无知的私生子。——巴特勒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 刘备

19、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 —— 张衡

20、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诸葛亮 君子忧道不忧贫。 —— 孔丘

21、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 韩非

22、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

23、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论语

24、礼,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左传

25、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

26、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爱献生)

27、一个人如果在街上注意观察的活动,我相信,他一定会在灵车上发现最愉快的表情(乔·斯威夫特)

28、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

29、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列传》

30、知荣辱,明廉耻,—从我做起。

31、数百年人家无非积德,第一等好事当数读书。

32、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33、知识不全可以用道德弥补,道德不全却难以用知识弥补。

34、学校发展以师为本,教师发展以德为本。

35、心志决定命运,态度决定高度。

36、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37、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38、传递文明三秒钟,微微一笑两从容。说声谢谢多原谅,冰释嫌猜友睦雍。

39、不会宽容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贝尔奈

40、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