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5、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7、、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
8、5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人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9、2 、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10、4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1、0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2、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13、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14、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15、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16、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1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8、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2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2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4、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5、邦无道,危行言孙
26、君子有三戒
27、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9、君子周急不继富。
30、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1、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3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33、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3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5、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3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9、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
40、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41、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42、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43、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4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
45、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革享),犹犬羊之(革享)。”
46、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47、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8、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49、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50、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51、佛Z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Z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52、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5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54、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55、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56、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5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8、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59、子不语:怪,力,乱,神。(名人名言 )
60、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60句菁华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2、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3、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4、礼之用,和为贵。(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7、以约失之者鲜矣。(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9、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10、德不孤,必有邻。(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1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12、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13、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1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15、未知生,焉知死
16、鸟兽不可与同群
17、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0、仁者,其言也切
21、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22、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3、君子有三戒
24、乡原,德之贼也
25、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2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7、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8、德不孤,必有邻。
29、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1、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32、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33、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34、食不语,寝不言。
35、寝不尸,居不容。
36、有事弟子服其劳
37、礼,与其奢也,宁俭
3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
39、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
4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孔子《论语》
41、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乎!”(《论语·雍也》)
42、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语·为政》)
4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44、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45、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46、绥之斯来,动之斯和。
47、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48、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49、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50、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1、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5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53、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54、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55、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
56、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57、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58、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人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59、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60、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乎!”(《论语·雍也》)
——译: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多学文化典籍,用礼来约束自己,就可以不违背自己的(君子之道)了吧!”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1、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5、、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6、0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7、5、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11、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1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1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7、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9、仁者,其言也切
20、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21、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22、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2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4、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25、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26、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2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2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29、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0、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1、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2、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33、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34、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3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6、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37、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8、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39、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40、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S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41、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42、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43、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44、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45、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6、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47、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48、过,则匆惮改。
49、寝不尸,居不容
50、子不语:怪,力,乱,神。(名人名言 )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1、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9、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10、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11、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2、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13、小不忍则乱大谋
1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5、子不语:怪、力、乱、神
16、邦无道,危行言孙
17、知其不可而为之
18、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1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0、《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2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3、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4、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25、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26、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论语》
2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2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论语》
29、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论语》
30、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论语》
3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3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33、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乎!”(《论语·雍也》)
34、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35、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36、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37、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38、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3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0、过去做错的,及时改正,譬如昨日死。
41、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42、美则美矣,未尽善焉。
43、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4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45、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46、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4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8、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49、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译:孔子说:“(对于任何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50、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乎!”(《论语·雍也》)
——译: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多学文化典籍,用礼来约束自己,就可以不违背自己的(君子之道)了吧!”
——水的名言警句 60句菁华
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
2、在薄冰上滑行,速度就是安全。——爱献生
3、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4、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宋·苏洵《辩奸论》
5、死水滋生毒素。——威·布来克
6、善游者溺,善骑者附。——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
7、落日千帆低不度,惊涛一片雪山来。——明·李攀龙
8、井涸方知方珍贵。——托·富勒
9、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
10、丘山积卑以不高、江河合水而为大。——《庄子·则阳》
11、土敝则草木不长、水烦则鱼鳖不大。——《礼记·乐记》
12、酒极则乱、乐极则悲。——《史记·滑稽列传》
13、善游者溺、善骑者附。——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
14、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15、衣缺不补则日以甚、防漏不塞则日以滋。——汉·桓宽《盐铁论·申韩》
16、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17、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18、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唐·王维
19、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20、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宋·汪元量
2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2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3、一口泉眼喷不出两样水(托·富勒)
24、洪水可以从涓滴的细流中发生(莎士比亚)
25、落日千帆低不度、惊涛一片雪山来(明·李攀龙)
26、坚冰已经打破、航道已经开通
27、拥有时不知珍惜,失去时方觉可惜。——请珍惜每一滴水。
28、努力创建节水型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
29、国家实行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
30、水是生命的源泉、工业的血液、城市的命脉。
31、节约用水,珍爱生命。
32、节约水资源,责任人人有。
33、资源很重要,样样不可少。
34、水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
35、不要让流失的水成为后人的泪。
36、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37、淡水在减少,浪费可不好。如果不节约,后果可不小。
38、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
39、世界缺水、*缺水、城市缺水,请节约用水。
40、水是生命之源,请珍惜每一滴水。
41、依法管水,科学用水,自觉节水。
42、节约用水、造福人类,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43、水是一切生命的起源点。
44、节约能源,人人有责。
45、生命之源,应须节约。
46、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
47、请用您的手,拭去我的泪。
48、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吴均
49、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东来。曾公亮
50、柔软的雨水可以滴穿坚硬的大理石。黎里
51、行远道者假于车,济江海者因于舟。 ——汉·桓宽《盐铁论·贫富》
52、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 ——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53、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54、水池边:不要让流失的水成为后人的泪。
55、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56、家有水义之财,测伤本。
57、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
58、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59、行远道者假于车,济江海者因于舟。
60、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东来。
——积累的名言警句 60句菁华
1、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2、我们这一辈人本来谁也不曾走过*坦的路,不过,摸索而碰壁,跌倒了又爬起,迂回而前进,这却各人有各人不同的经验。——茅盾
3、书籍是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世代相传,更是给予那些尚未出世的人的礼物。——爱迪生
4、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别林斯基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6、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裂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能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华罗庚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8、把握住今日,胜过两个明日。——拉美谚语
9、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绩的人,总是十分留意积累的。知识就是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我们对什么事情都不应当像过眼云烟。——邓拓
10、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不做这一木一石呢?我们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鲁迅
11、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12、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13、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14、如果你准备结婚的话,告诉你一句非常重要的哲学名言,你一定要忍耐包容对方的缺点。
1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6、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17、社会上要想分出层次,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竞争,你必须努力,否则结局就是被压在社会的底层。
18、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
19、长年积累,偶然得之。
20、人的影响时刻短而弱小,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2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2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4、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的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贝多芬
25、要创新需要一定的灵感,这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长时间的积累与全身心的投进。——没有积累就不会有创新。——王业宁
26、三更灯光五更鸡,正男儿立志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7、人生太短,要干的事太多,我要分秒必争。——爱迪生
28、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往做的那一刻起,延续积累而成。
29、百米短跑,需要冲劲;万米长跑,需要耐力。——求知,不但需要有百米短跑的冲劲,却扫除一又一个的拦路虎;又要具有万米长跑的耐力,往长时间地一点一滴地积累知识。
30、一个人的早期前面吃铁,后边防滑。——金埴
31、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32、糟蹋时刻是一切开销中最奢华及最贵重的。——富兰克林
3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34、道德是自由的保卫者。——斯米茨
3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6、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弗兰克林
37、正如树枝和树干连接在一起那样,脱离树干的树枝很快就会枯死。——奥涅格
38、万石谷,粒粒积累;千丈布,根根织成。
39、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40、一个人不要事事依赖别人,而应当依靠自己的力量,自力更生。
41、积累知识,也应该有农民积肥的劲头,见的范围宽,不要限制太多……牛粪。羊粪、人粪都一概捡回来,让他们统统变成有用的肥料,滋养作物的生长。——郑拓
4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43、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作者 苏霍姆林斯基
44、诚信是心灵最圣洁的鲜花;诚信是智慧,随着博学者的求索积累;诚信像一面镜子,一旦打破,你的人格就会出现裂痕所以,我们一定要讲信用!
45、没有乐观的生活态度,旅游也会成为烦恼之行;没有坚强的毅力,短暂的路程也会变成艰难的跋涉;没有缜密的思考,简单的问题也会成为难解之谜;没有正确的思路,再好的机遇也会付诸流水。
46、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47、上学的路上,我看到太阳公公露出了笑脸,绽放出温暖的光芒;微风一吹,黄中带绿的树叶们便离开大树母亲,在空中无忧无虑地翩翩起舞;草坪上铺了一层薄薄的霜,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铺满了耀眼的钻石;校门口,同学们一边走,一边说说笑笑,都十分开心美,就在我们身边。
48、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
49、科学赐于人类最大的礼物是什么呢?是使人类相信真理的力量。 康普顿科学成就是由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惟有长期的积聚才能由点滴汇成大海。 华罗庚
50、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
51、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东西,它要靠许许多多的人的劳动和智慧积累起来。——爱迪生
52、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不做这一木一石呢?我们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鲁迅
53、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54、常识是宝贵宝石的结晶,文明是宝石放出的光泽。
55、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东西,它要靠许许多多人民的劳动和智慧积累起来。
56、工作上的信誉是最好的财富。没有信誉积累的青年,非成为失败者不可。
57、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的力量强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
58、若是你糟蹋了本人的年纪,那是挺可悲的。由于你的芳华只能继续一点儿时刻
59、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60、我们这一辈人本来谁也不曾走过*坦的路,不过,摸索而碰壁,跌倒了又爬起,迂回而前进,这却各人有各人不同的经验。
——论语中的经典哲理名言 50句菁华
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3、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6、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8、朝闻道,夕死可矣。
9、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1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2、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1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5、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17、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1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19、德不孤,必有邻。(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2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21、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2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23、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2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2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6、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9、子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1、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34、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35、过而不改,是谓过已《论语卫灵公》
36、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37、不人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3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3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4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4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42、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4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44、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45、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7、过,则匆惮改。
48、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49、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5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