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桃李:学生
2、手足:兄弟
3、汗青:史册
4、伛偻,黄发:老人
5、提携,垂髫:小孩
6、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7、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8、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9、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10、唐宗:唐太宗李世民 宋祖:宋太祖赵匡胤 秦皇:秦始皇嬴政 汉武:汉武帝刘彻
11、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12、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3、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4、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16、已知天下三分鼎,犹竭人谋就出师。
17、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18、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19、世上苍痍,诗中圣哲;人间疾苦,笔底波澜。
20、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21、谪:降职并远调。
22、左:东为左 右:西为右。
23、*的古称:九州、神州、赤县、华夏、九土、中华、华夏。
24、长江上的“三个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25、闰年,以阴历年除以4或100(年号00除以100),能整除的那年,就是闰年。
26、纪时法。
27、《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C)
28、“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A)
29、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B)
30、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
31、【六子全书】
32、【书法九势】
33、【竹林七贤】
34、【十三经】
35、以下两位谁曾经中过状元?(B)
36、篆刻分为阴文印和阳文印,北京奥运会徽“*印”是:(A)
37、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A)
38、“一琴一鹤”所形容的是:(C)
39、《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B)
40、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B)
——国学经典文学常识 50句菁华
1、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2、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
3、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4、*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 郭沫若
5、三公:周时,司马 司徒 司空;西汉,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清明,太师 太傅 太保
6、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 武昌黄鹤楼 南昌滕王阁
7、*三大国粹:京剧 中医 *画
8、儒家经典三礼:周礼 仪礼 礼记
9、三吏:新安吏 石壕吏 潼关吏
10、三别:新婚别 垂老别 无家别
11、茅盾“蚀”三部曲:幻灭 动摇 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 秋收 残冬
12、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13、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14、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15、三教九流:三教:儒 道 释;九流:儒家 道家 阴阳 法 名 墨 纵横 杂 农
16、三省六部: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六部:吏 户 礼 兵 刑 工
17、三吴:吴郡 吴兴 会稽(丹阳) 三国:魏 蜀 吴
18、四大类书:太*御览 册府元龟 文苑英华 全语文
19、*四大藏书阁:北京的文渊阁 沈阳文溯阁 承德文津阁 杭州文澜阁
20、兄弟四排行:伯(孟) 仲 叔 季
21、五胡:匈奴 鲜卑 羯 氐 羌
22、五花:金菊花-卖花女 木棉花-街上为人治病的郎中 水仙花-酒楼上的歌女 火辣花-玩杂耍的 土牛花-某些挑夫
23、七情:喜 怒 哀 惧 爱 恶 欲
24、*十大古典悲剧:《窦娥冤》 《赵氏孤儿》 《精忠旗》 《清忠谱》 《桃花扇》《汉宫秋》《琵琶记》《娇红记》《长生殿》《雷峰塔》
25、十恶不赦中的十恶指:谋反 谋大逆 谋叛 恶逆 大道 大不敬 不孝 不睦 不义 内乱
26、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鱼) 王昭君(落雁)貂禅(闭月) 杨玉环(羞花)
27、古代祥瑞四灵:龙 凤 麒麟 龟
28、宋中兴四诗人:陆游 杨万里 范大成 尤袤
29、南朝三谢:谢灵运 谢惠连 谢眺
30、三瘦词人指:李清照 三个名句是:
31、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2、鲁迅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
33、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三大散文作家是:刘白羽 杨朔 秦牧
34、汉字的字音的四种音调叫四声指:* 上 去 入 现代则分为:阴* 阳* 上声 去声
35、英国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佩斯》
36、四大皆空是指:(佛语)地水火风组成的宇宙四种元素
37、春秋五霸指: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公 秦穆公 宋襄公
38、五经:诗 书 礼 易 春秋
39、五常(五伦):君臣 父子 兄弟 夫妇 朋友
40、五音:宫 商 角 徵 羽
41、唐代以后的五代指:后梁 后唐 后晋 后汉 后周
42、五官:耳 目 口 鼻 身
43、六艺经传指:诗 书 礼 易 乐 春秋
44、六部;户部 吏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45、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46、*三袁:袁宗道 袁宏道 袁中道
47、*十大古典悲剧:《窦娥冤》 《赵氏孤儿》 《精忠旗》 《清忠谱》 《桃花扇》《汉宫秋》《琵琶记》《娇红记》《长生殿》《雷峰塔》
48、十恶不赦中的十恶指:谋反 谋大逆 谋叛 恶逆 大道 大不敬 不孝 不睦 不义 内乱
1、 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 峨眉山 普陀山 九华山
49、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
50、*:天 地 (上下) 东 西 南 北
——国学经典语句 40句菁华
1、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孝经。天子章》
2、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战国策》
3、鱼离水则鳞枯,心离书则神索。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6、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8、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10、多行不义必自毙。
11、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12、哀哀父母,生我劬(qú,过分劳苦)劳。
13、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4、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15、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1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1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太子少傅箴》
18、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19、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20、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
2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郑板桥《对联》
23、“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
24、“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弟子规》
2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26、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27、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28、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9、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30、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3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32、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3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3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史记报任少卿书》
35、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传)
36、大凡物不得其*则鸣。
37、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唐韩愈调张籍)
3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唐韩愈进学解)
39、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唐刘禹锡陋室铭)
4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
——国学谚语 40句菁华
1、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2、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3、百万买宅,千万买邻。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5、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7、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8、当面锣,对面鼓。
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0、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1、不怕官,只怕管。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1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4、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15、丁是丁,卯是卯。
16、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7、弟兄不和邻里欺,将相不和邻国欺。
18、受恩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19、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20、好汉做事干到底,好马登程跑到头。
21、随时莫起趋时念,脱俗休存矫俗心。
22、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23、精诚所加,金石为开。
24、人有恒心万事成,人无恒心万事崩。
25、貂不足,狗尾续。
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27、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28、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29、冰炭不言,冷热自明。
30、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31、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32、要吃辣子栽辣秧,要吃鲤鱼走长江。
33、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34、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35、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3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7、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3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3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0、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国学经典 50句菁华
1、《周礼》——天地四时,百官居位
2、《春秋公羊传》——三科九旨,一统大同
3、《北齐书》唐、李百药——廿载六帝,墙内相阋
4、《周书》唐、令狐德棻——旁征简牍,意在摭实
5、《隋书》唐、魏征等——不为亲者隐,不为尊者讳
6、《南史》唐、李延寿——杏花春雨江南
7、《宋史》元、脱脱等——史如其朝,尾大不掉
8、《辽史》元、脱脱等——怎一个“乱”字了得
9、《元史》明、宋濂等——其速无比,其陋无敌
10、《大唐西域记》唐、玄奘——遐方异俗,绝壤殊风
11、《资治通鉴》宋、司马光——鉴于往事,资于治道
12、《蛮书》唐、樊绰——滇水之边,云天之南
13、《老子》春秋、李耳——道不可道,玄之又玄
14、《商君书》战国、商鞅——任法明术,强兵弱民
15、《太玄经》汉、扬雄——玄生万物,九九归一
16、《颜氏家训》北齐、颜之推——古今家训,以此为祖
17、《鬼谷子》——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
18、《三略》旧题汉、黄石公——揽英雄之心,立不败之地
19、《素书》三国、张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20、《林泉高致》宋、郭熙——近水遥山皆磊落
21、《游仙窟》唐、张鷟——误入神仙地,迷堕温柔乡
22、《三国演义》明、罗贯中——青梅煮酒,谁是英雄
23、《封神演义》明、许仲琳——成王败寇,周革殷命
24、《老残游记》清、刘鹗——棋局已残,吾国已老
25、《骈体文钞》清、李兆洛——俪句偶语,片金漱玉
26、《玉台新咏》陈、徐陵——艳歌多寂寞,离恨不堪闻
27、《元诗别裁集》清、张景星、姚培谦、王永祺编——宗唐承宋,风味自成
28、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29、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30、所谓大丈夫者,谓其志之大也。——《韩非子解老》
31、人,物也,万物之中有知慧者也。——汉王充《论衡辨崇》
3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
33、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
3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3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3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37、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周易》
3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3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4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4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2、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孟子·公孙丑上》
43、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44、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诗经·豳风·七月》
45、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46、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诗经·小雅·斯干》
47、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48、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烜之;艮以止之,兑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易经·说卦传》
49、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尽心上》
50、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孟子·离娄下》
——国学经典语录 40句菁华
1、轻则寡谋,骄则无礼。——《国语》
2、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易经》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
4、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楚辞》
5、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易经》
6、有以无难以失守,有以多难而兴邦。——《国语》
7、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屈原《楚辞》
8、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9、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国语》
10、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国语》
11、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易经》
12、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孔子《孝经》
13、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
14、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诗经》
15、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
16、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
17、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诗经》
18、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行为。——《诗经》
1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20、知我心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
21、终身所约,永结为好。琴瑟再御,岁月静好。——《诗经》
2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易经》
23、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经》
24、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论语》
25、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易经》
26、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屈原《楚辞》
27、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与人方便,随遇而安。——《易经》
28、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德经》
2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30、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迂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诗经》
3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易经》
32、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老子《道德经》
3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道德经》
34、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楚辞》
35、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屈原《楚辞》
3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道德经》
37、春花秋月足风流,不分红颜易白头。试把人心比松柏,几人能为岁寒留?——冯梦龙《警世通言》
38、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屈原《楚辞》
39、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道德经》
4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论语》
——国学经典名句大全集 40句菁华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2、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诗经》
3、亡羊而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
4、人生天地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5、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6、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诗经》
7、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周易》
8、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
9、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10、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诗经》
11、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三国志》
12、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周易》
13、巧言如簧,颜之厚矣。——《诗经》
14、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论语》
15、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礼记》
16、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周易》
17、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周易》
18、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
19、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礼记》
20、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
2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22、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
23、器满则倾,志满则覆。——《韩非子》
2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2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26、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
2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28、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29、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孙子兵法》
3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
31、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
3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33、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
34、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
35、强者不劫弱,贵者不傲贱。——《墨子》
36、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37、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增广贤文》
38、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
39、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周易》
4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
——国学经典诵读《大学》原文 40句菁华
1、《诗》云:“於戏!前王不忘。” 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康诰》 曰:“克明德。”《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帝典》曰:“克明峻德。”皆自明也。
2、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3、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4、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5、亲民:一说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弃恶扬善。引导、教化人民之意。
6、得:得到成果。
7、末:与“本”相对,末节之意。
8、未之有也:宾语前置句,“未有之也”。是说还不曾有过这样的做法或是事情。
9、闲居:单独在家中,独处。
10、厌然:遮遮掩掩、躲避之意。
11、掩:隐藏之意。著:彰显出来。
12、益:益处,好处。
13、润屋:装饰住所。
14、斐:文雅。
15、琢、磨:雕琢打磨玉石。这里用来比喻研究学问,修养品德。
16、瑟:庄严。僴(xiàn),威严。
17、克:能够。
18、自明:自己去发扬光明的德性。
19、茍:假如。新:本义指洗澡时除去身上污浊的东西,清洁身体,在这里是精神层面的弃旧革新。
20、作:激发。新民:使民新的意思,弃旧从新,弃恶从善。
21、周:周朝。旧邦:旧有的国家。
22、于止:对于所居住的地方。
23、《诗》:此指《诗经·大雅·文玉》。
24、必:一定。
25、好乐:喜好,偏好。
26、之:“对于”之意。亲爱:亲近、偏爱之意。
27、好:喜欢。
28、不出家而成教于国:不出家门就能把教化推行到国家。
29、让:谦让,礼让。
30、恕:恕道之意。孔子曾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指自己不想做的,也不要让别人去做。这种推己及人的品德就是儒家所提倡的恕道。
31、蓁蓁(zhēn):浓密茂盛的样子。
32、之子:与 “之女子于归”同,是说女子出嫁。
33、絜(xié):度量之意。矩:画矩形所用的尺子,是规则、法度之意。絜矩之道:是儒家的伦理思想,指一言一行要有模范作用。
34、维:语气词,无意义。岩岩:险峻之意。
35、丧师:丧失民心。
36、克:能够。配:与……相符。
37、楚国无为宝,惟善以为宝:出自《楚书》。王孙圉受楚昭王之命出使晋国。晋国赵简子问楚国珍宝美玉之事。王孙圉回应说楚国从来不把美玉当珍宝,而只是将那些和观射父一样的大臣看做珍宝。
38、退:黜退。
39、疾:迅速。
40、百乘之家:家中有一百辆车,是古代的大家族,通常是有封地的诸侯王。
——礼仪常识 40句菁华
1、礼仪的功能有哪些?
2、礼仪对社会的作用是什么?
3、应当如何对待中外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
4、什么是礼宾序列?它有哪几种主要的排列方法?
5、《礼记》中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
6、怎样学习礼仪?
7、在社交场合,男士留头发的标准是什么?
8、握手是交际场合最自然而常见的一种礼节,请谈谈握手的有关礼节。
9、与他人交谈时要注意什么?
10、接受问路有哪些礼仪要求?
11、收发手机短信有哪些礼仪要求?
12、父母对子女应注意怎样的礼仪细节?
13、登门拜访有哪些礼仪要求?
14、进门前先轻声敲门或揿按门铃,等到主人招呼进门后方可入内。
15、邻里之间礼仪应注意哪些规范?
16、餐馆服务有哪些礼仪要求?
17、喝酒的礼仪有哪五个基本要求?
18、西餐席次如何安排?
19、好的商务招待可从哪几方面去着手?
20、提前到会,以便做好相应的准备和安排;
21、坐姿端正;
22、谈吐文雅;
23、交换名片礼仪:
24、舞会的组织
25、拒邀礼仪
26、出席沙龙礼仪:
27、忌飞短流长:(东家长,西家短)
28、忌言而无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29、忌忘恩负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30、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和沉稳;尊重他人。
31、坐姿:坐,也是一种静态造型。
32、鞠躬礼:鞠躬,意即弯身行礼,是对他人敬佩的一种礼节方式。
33、影剧院:观众应尽早入座。
34、骑自行车: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35、乘火车、轮船:在候车室、候船室里,要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喊叫。
36、游览观光:凡旅游观光者应爱护旅游观光地区的公共财物。
37、教师的行为举止:一个人气质、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姿态中就能表现出来。
38、拜访前的相邀礼仪:不论因公还是因私而访,都要事前与被访者电话联系。
39、进出电梯的顺序:*面电梯单行右站;无人驾驶电梯,陪同人员先进后出;有人驾驶电梯,客人先进、先出。
40、遇到车上装有行李,立即招呼门口的行李员为客人搬运行李,协助行李员装卸行李,并注意有无遗漏的行李物品。如暂时没有行李员,应主动帮助客人将行李卸下车,并携行李引导客人到接待处办理登记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