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2、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3、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4、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5、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6、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
7、因循二事,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8、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9、人要为善,先要明善始得。
10、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11、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12、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13、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14、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15、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16、誉望一损,远近滋疑。
17、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18、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19、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20、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21、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22、居心*,然后可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
23、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24、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25、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26、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27、人各有性,冷者自冷,豪者自豪也。
28、古之成大事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
29、有其功,必有其效。
30、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31、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32、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
33、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观密微,二者阙一不可。
34、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叶为率。
35、读史:丙申购二十三史,每日读十叶,虽有事不间断。
36、银钱则量力资助,办事则竭力经营。
37、处事宜决断。
38、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39、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40、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41、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为子孙做富贵计者,十败其九。为人做善方便者,其后受惠……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42、事前加慎,事后不悔。
43、荐贤不可示德,除奸不可*。
44、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45、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眈着,最容易溺心丧志。
46、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渐弱。
47、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工夫。
48、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49、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
50、凡读书,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
——曾国藩家训名言 60句菁华
1、君子之所人不及,在君慧眼善识人。
2、青年读书应当“有志有识有恒”。
3、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4、甘苦自得。
5、好谈己长只是浅。
6、居心*,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7、侍亲以得欢为本。
8、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9、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10、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11、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12、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13、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
14、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15、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16、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
17、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18、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19、好饰者,作非之渐。偏听者,启争之端。
20、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
21、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22、常沉静,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
23、决不可存苟且心,决不可做偷薄事,决不可学轻狂态,决不可做惫赖人。
24、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25、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26、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27、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28、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29、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30、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31、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32、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33、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34、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35、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36、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37、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38、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39、君子所性,虽破万卷不加焉,虽一字不识无损焉。
40、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41、思与学不可偏废。
42、居心*,然后可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
43、若日日誉人,人必不重我言矣。
44、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45、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46、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47、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咬牙立志之诀。
48、习字临《千字文》亦可,但须有恒。每日临帖一百字,万万无间断,则数年必成书家矣。
49、读书不二: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十叶为率。
50、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
51、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
52、择众论之善者而从之。
53、有理义以养其心,则虽老而神明不衰。苟为不然,则昏于豢养,败于戕贼,未老而志衰矣。励志之士,可不戒诸。
54、未有根本不正,而枝叶发生,能自畅茂者也。
55、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56、吾生*长进,全在受挫*之时。
57、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
58、取人为善,与人为善;乐以终身,忧以终身。
59、受挫*之时,无须咬牙励志,蓄其气则长其智。
60、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以图自卫其身。
——曾国藩家训励志名言 50句菁华
1、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2、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3、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4、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5、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6、凡事须逐日检点,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
7、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赎。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节难保。
8、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9、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10、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11、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12、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13、不可背后攻人之短。
14、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15、事前加慎,事后不悔。
16、古之成大事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
17、誉望一损,远近滋疑。
18、居乡勿为乡愿,居官勿为鄙夫。
19、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20、作善岂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谤招祸也。
21、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22、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3、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24、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25、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26、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27、胸怀广大,须从*淡二字用功。
28、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29、养得胸中一种恬静。
30、不怕打不着,只怕打不胜。
31、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32、凡家道所以持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
33、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34、凡事豫则立。
35、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36、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37、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38、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39、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40、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41、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兵贵神速,也须从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迟缓之谓也,从容详审,养奋发于定之中耳。
42、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43、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44、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45、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
46、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47、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48、克己之学——反省自己
49、三忌:天道忌巧,天道忌盈,天道忌贰。
50、三薄:幸灾乐祸,一薄德也;逆命亿数,二薄德也;臆断皂白,三薄德也。
——94句曾国藩家训名言 30句菁华
1、小仁者,大仁之贼。—— 曾国藩
2、人各有性,冷者自冷,豪者自豪也。—— 曾国藩
3、见异思迁,欲求长进难矣。—— 曾国藩
4、古之成大事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 曾国藩
5、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曾国藩
6、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曾国藩
7、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曾国藩
8、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曾国藩
9、治军之道,总以能战为第一义,能爱民为第二义,能和协上下为第三义。—— 曾国藩
10、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曾国藩
11、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曾国藩
12、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曾国藩
13、不怕打不着,只怕打不胜。—— 曾国藩
14、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曾国藩
15、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为子孙做富贵计者,十败其九。为人做善方便者,其后受惠……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曾国藩
16、居乡勿为乡愿,居官勿为鄙夫。—— 曾国藩
17、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亦厚矣。—— 曾国藩
18、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曾国藩
19、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曾国藩
20、王政不能有恩而无威。—— 曾国藩
21、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曾国藩
22、悠悠疑忌之来,只堪付之一笑。—— 曾国藩
23、内断于心,自为主持。—— 曾国藩
24、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曾国藩
25、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曾国藩
26、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曾国藩
27、择众论之善者而从之。—— 曾国藩
28、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曾国藩
29、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曾国藩
30、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兵贵神速,也须从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迟缓之谓也,从容详审,养奋发于定之中耳。—— 曾国藩
——勤俭的家风家训格言 50句菁华
1、居身务期简朴;教子要有义方。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3、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4、正人先正己,治国先治家。国泰民安乐,家和福自加。
5、世界上有10亿人缺少饮用水!请把河流与净水留给所有人!
6、如果人类再不节约用水,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自己的眼泪。
7、书是前人经验的账簿,查阅起来当然可以得到许多东西。
8、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蠢是亲兄弟。
9、勤勉是幸运的右手,节俭是幸运的左手。
10、只要还有希望,我们就能够使美梦成真。
11、勇敢的人找机会,懦弱的人等机会,愚笨的人错过机会。
12、勤劳是穷人的财富,节俭是富人的智慧。
13、勤能补拙,俭可助廉。
14、停是人生路上最可怕的一个字。
15、行善的本身就是最好的回报,它使我们在冥冥之中留下一笔最好的纪录。
16、智慧源于勤奋,伟大出自*凡。
17、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罗曼·罗兰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可靠。——高尔基
18、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名人名言)——列夫·托尔斯泰
19、奢侈好像酒,既使人兴奋,又使人衰弱。——卡尔
20、奢俭之节,必视世之丰约。——先秦
21、节俭是致富的秘诀。——英国
22、节俭本身就是一宗财产。
23、浪费是支出,节约是收入。
24、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不完的美筵。
25、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26、好处安身,苦处用钱。
27、一粥一饭汗珠换。
28、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29、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3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31、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32、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33、珍惜粮食,远离浪费。
34、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35、行船靠掌舵,理家靠节约。
36、水房:别让我的眼泪陪我过夜。
37、节约用水,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38、水是生命之源,请珍惜每一滴水。
39、粮再多,野菜也要备几锅。
40、有钱时摆阔,没钱时挨饿。
41、电力是个宝,度度要计较。
4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43、努力建立节水型经济和节水型社会。
44、节约是幸福之本,浪费是贫困之苗。
45、存粮如存金,有粮不担心。
46、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47、有钱时摆阔,没钱挨饿
48、欲求温饱,勤俭为要
49、精打细算,油盐不断
50、一粥一饭汗珠换
——曾国藩语录 50句菁华
1、凡人言及非人非理事,我虽不与谋,若从旁附和一句,便自有罪。故处此有三道,以至诚感悟之,上也。去其太甚,次也。漠然不置是非于其间,又其次也。
2、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
3、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4、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5、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
6、刚柔并济——“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7、三致祥: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8、盖世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财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9、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
10、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11、人于*旦不寐时,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谓智矣。
12、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13、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14、好饰者,作非之渐。偏听者,启争之端。
15、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16、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17、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18、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19、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20、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21、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22、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23、阴,小人者。阳,君子也。进君子而退小人,燮理之能事毕矣。
24、嘲戏人自事恶事,尤不可入一二壮语,入壮语则戏者皆真,每令人恨。若规人过失,不可入一二戏语,入戏语则真者毕戏。每令人玩,失规人之旨矣。
25、优娼辈好嗤笑人,而敢为无礼,此自不贱本色。其趋奉不足喜,怠慢不足怒也。
26、善自是士人常事,今乃邀身后福报,若市道,吾实耻之。
27、日中则昃,月盈则亏
28、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29、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
30、以忠沽名者讦,以信沽名者诈,以廉沽名者贪,以洁沽名者污。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有一于此,乡原之徒,又何足取哉?
31、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咬牙立志之诀。
32、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33、千万忍耐!忍耐千万!
34、受挫*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35、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36、声闻之美,可恃而不可恃
37、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38、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曾国藩人生三境说。
39、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 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40、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曾国藩家书》
41、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42、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
43、人生莫惧少年贫。
44、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
45、家中无论老少男妇,总的习勤劳为第一义,谦谨为第二义。劳则不佚,谦者不傲,万善皆从此生矣。
46、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47、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48、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
49、凡家道所以持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
50、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曾国藩经典语录 50句菁华
1、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2、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知足天地宽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
3、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4、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5、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
6、居心*,然后可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7、特患业之不精耳。
8、广其识则天下大。
9、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10、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11、智慧愈苦而愈明治军之道,总以能战为第一义,能爱民为第二义,能和协上下为第三义。
12、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13、谚云吃一暂长一智,吾生*长进全在受挫*之时,务须明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戡恭然自馁也。
14、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15、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16、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
17、禁大言以务实。
18、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
19、人生莫惧少时贫。
20、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晚年经不得逆境。曾国藩人生三境说。
21、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22、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23、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曾文正公嘉言钞》
24、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25、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26、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怄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因引谚曰:“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二语,是余生*咬牙立志之诀。
27、习字临《千字文》亦可,但须有恒。每日临帖一百字,万万无间断,则数年必成书家矣。
28、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29、无好小利。
30、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31、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32、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33、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34、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35、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36、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
37、脚踏实地,不敢一毫欺人。
38、为学之首要在立坚卓之志。(今有几何?我做不到,甚至想都不敢);其二,“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曰专而已矣。谚曰‘艺多不养生’,谓之不专也。”(虽有心博学而精深,却总是浅尝辄止);第三,“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39、三寡: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40、三致祥: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41、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
42、要与世间撑持事业,须先立定脚跟始得。
43、既有定识,又有定力。
44、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45、悠悠疑忌之来,只堪付之一笑。
46、悠悠毁誉,竟足*,良可怜伤。
47、未来不迎,既过不恋,当时不杂。
48、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
49、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50、圣贤成大事者,皆从战战兢兢之心来。
——描写家风家训的名言 40句菁华
1、人不能事事心顺,但能通过努力改变现状。
2、做人要做老实(遵纪守法)、诚实(表里如一)、善良人,多做好事,终有好事。
3、族内子孙人等,妄作非为,有干名教者,不待鸣官,祠内先行整治。
4、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5、人遗子孙以财,我遗子孙以清白。
6、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7、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
8、亲贤者、远小人;重礼仪、讲诚信。
9、汉之袁氏累世忠节,吾心所尚,尔等宜以之为师,时时训诫自己。
10、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11、学生要三勤:手勤、脑勤、读书勤。
1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13、维祖卓识图迁,艰难风雨肇云,世系移蕃,各省籍贯他州;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焉。
14、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1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6、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17、不以已长望人,虽卑贱皆得尽所能。
18、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19、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20、吾子之修身,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21、善欲人知,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22、以德遗后者昌,以财遗后者亡。
23、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24、士有悍妇则良友不至,国有妒臣则贤士不留。
25、积小钱,办大事;积闲钱,办急事。
26、亲贤者.远小人;重礼仪.讲诚信。
27、读书,起家之本;循礼,保家之本;和顺,兴家之本。
28、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29、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30、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31、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须*心暗想。
32、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33、多一份责任,多一分关心;少一点固执,“家”一倍温馨。
34、扶残助弱共沐盛世阳光,帮困济贫同建小康社会。
35、为人诚厚敦朴,处事强毅果恒,事亲忠孝节义,治家克勤克俭。
36、不追求金钱,追求良好的人际关系。
37、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38、孝敬父母是等不得的。
39、三餐规律好睡眠,定期体检把步散;精神富足享天伦,遇事三思少忧烦。
40、杜绝邪念、歪念、贪念之心,齐走勤劳、节俭、富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