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2、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3、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4、礼之用,和为贵。(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7、以约失之者鲜矣。(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9、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10、德不孤,必有邻。(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1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12、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13、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1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15、未知生,焉知死
16、鸟兽不可与同群
17、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9、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0、仁者,其言也切
21、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22、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3、君子有三戒
24、乡原,德之贼也
25、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2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7、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8、德不孤,必有邻。
29、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3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1、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32、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33、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34、食不语,寝不言。
35、寝不尸,居不容。
36、有事弟子服其劳
37、礼,与其奢也,宁俭
3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
39、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
4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孔子《论语》
41、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乎!”(《论语·雍也》)
42、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语·为政》)
4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44、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45、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46、绥之斯来,动之斯和。
47、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48、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49、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50、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1、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5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53、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54、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55、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
56、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57、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58、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人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59、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60、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乎!”(《论语·雍也》)
——译: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多学文化典籍,用礼来约束自己,就可以不违背自己的(君子之道)了吧!”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60句菁华
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5、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7、、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
8、5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人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9、2 、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10、4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1、0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2、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13、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14、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15、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16、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1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8、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20、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2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4、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5、邦无道,危行言孙
26、君子有三戒
27、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9、君子周急不继富。
30、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1、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3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胡?
33、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3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5、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3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9、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
40、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41、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42、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43、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
44、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
45、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革享),犹犬羊之(革享)。”
46、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47、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8、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49、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50、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51、佛Z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Z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52、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5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54、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55、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56、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5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8、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59、子不语:怪,力,乱,神。(名人名言 )
60、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1、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4、、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5、、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6、0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7、5、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9、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0、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11、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1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1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1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7、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9、仁者,其言也切
20、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21、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22、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2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4、吾未见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25、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26、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2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2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29、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30、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1、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2、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33、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34、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3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6、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37、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38、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39、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40、南宫适问于孔子曰:“羿善射,S荡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41、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42、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43、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44、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45、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6、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47、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48、过,则匆惮改。
49、寝不尸,居不容
50、子不语:怪,力,乱,神。(名人名言 )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 50句菁华
1、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
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
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9、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求之于自己,小人求之于别人。)
10、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11、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2、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13、小不忍则乱大谋
1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5、子不语:怪、力、乱、神
16、邦无道,危行言孙
17、知其不可而为之
18、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1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0、《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2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2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3、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24、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25、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26、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论语》
2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2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论语》
29、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论语》
30、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论语》
31、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3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33、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乎!”(《论语·雍也》)
34、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35、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36、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37、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38、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3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0、过去做错的,及时改正,譬如昨日死。
41、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42、美则美矣,未尽善焉。
43、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4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45、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46、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4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8、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49、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译:孔子说:“(对于任何事业)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50、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乎!”(《论语·雍也》)
——译: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多学文化典籍,用礼来约束自己,就可以不违背自己的(君子之道)了吧!”
——做事的名言警句 60句菁华
1、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上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
2、再也没有比轻率更像无知的了。——王尔德
3、一次深思熟虑,胜过百次草率行动。——南斯拉夫
4、慎重对待问题就是智慧的一半。——英国
5、慎在于畏小,智在于治大。——尉缭子
6、如有着相当计划,鼓着勇气往前走,不要自馁,不要中途自弃。走曲线并不就是失败,在心境上用不着怎样难过。——《韬奋文集》
7、浅河要当深渡。——日本
8、谨慎是个富有而丑陋的老处女,只有无能才向她求爱。——威·布莱克
9、谨慎此其余任何智能使用得更频繁。日常生活中的草率事件使它发挥作用,对微小的事情产生影响。——塞·约翰逊
10、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
11、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日待人以宽。――萨迪
12、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鲁迅
13、充满着欢乐与斗争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赫胥黎
14、不要对一切人都以不信任的眼光看待,但要谨慎而坚定。――德谟克里特
15、环境可以塑造一个人。
16、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康熙
17、巧言不如直到。――郑德辉
18、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韧。――王杰
19、我宁愿得到善意的争辩,不愿面对冰冷的沉默!
20、为每一位上台唱歌的人鼓掌。
21、知耻近乎勇。――孔丘
22、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都德
2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24、重要之事绝不可受芝麻绿豆小事的牵绊。
25、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26、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27、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况
28、复杂的事情要简单做。简单的事情要认真做。认真的事情要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要创造性地做。——佚名
29、认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李素丽
30、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31、如果学习只在于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高尔基
32、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
33、一盎司的小心值一磅的学问。英国
34、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上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
35、一次深思熟虑,胜过百次草率行动。南斯拉夫
36、过分谨慎使人未老先衰。逸经
37、紧急的时候得到帮助昌宝贵的,然而并不是人人都会给予及时的帮助;但愿老天爷让我们别交上愚蠢的朋友,因为殷勤过分的蠢才比任何敌人还要危险。
38、一百个满怀信心和决心的人,要比一万个谨小慎微的和可敬的(可尊重的)人强得多。辛克莱
39、用书塑身、受用一生,以书会友、天长地久。
40、学海,让我们游泳;书林,让我们欣赏。
41、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上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
42、一个永远不欣赏别人的人,也就是一个永远也不被别人欣赏的人。汪国真
43、不要害怕拒绝他人,如果自己的理由出于正当。三毛
44、只有严谨的人才能做好事情。
45、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46、人生最困难的事情是认识自己。
47、态度决定高度,成败在于决心。
48、说话做事严谨,才能好犯错误。
49、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50、失败的唯一原因是专注被打破了。
51、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
5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53、国家用人,当以德为本,才艺为末。
54、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55、改变只在一瞬间,观念改变,行动改变。
56、一个人不成功,是因为人缺少世界级的教练。
57、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58、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日待人以宽。
59、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60、成功者“热爱痛苦”,把吃苦当作吃补。
——名著中的经典名言 60句菁华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睢》
3、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清·秋瑾《对酒》
4、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5、人之多,亦可畏也。——《诗经·郑风·将仲子》
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
8、来而不往,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9、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清·魏子安《花月痕》
10、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四十五章》
11、男儿老兮天下事,但有志兮不有止。——清·梁启超《志未酬》
12、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系辞上》
13、既生瑜,何生亮。
14、此地无银三百两。
15、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误)了卿卿性命。
16、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17、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哈姆雷特》
18、宽宏大量,是惟一能够照亮伟大灵魂的光芒。《巴黎圣母院》
19、往上爬吧,多捞钱吧,进入上层社会,那里准备好了一切。《美国的悲剧》
20、注意社会问题与世间艰苦,为人类社会中丑恶的事情而悲痛,是磊落的行为,故此,以一个人敏感的年青人来说,对人类命运的不公与悲苦感到愤慨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为此而郁郁不乐都是不可取的,无此必要。《傅雷家书》
21、你越没有心肝,就越高升得快;你毫不留情地打击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当作驿马,把它们骑得筋疲力尽,到了站上丢下来,这样你就能达到欲卑的最高峰。——巴尔扎克《高老头》
22、很多年以前,那时我的钱包瘪瘪的,陆地上看来没什么好混的了,干脆下海吧,到大海里逛逛吧!——麦尔维尔《白鲸》
23、又是九月重阳夜,难聚首,思乡的人儿漂流在外头;又是九月愁更愁,情更忧,回家的打算始终在心头。
24、我完全不顾父愿,甚至违抗父命,也全然不听母亲的恳求和朋友们的劝阻。我的这种天性,似乎注定了我未来知
25、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龋。
26、爱情使人心的憧憬升华到至善之境。
27、人们还往往把真理和错误混在一起去教人,而坚持的却是错误。
28、关于爱情,人们有许多定义:爱情是生活中的诗歌和太阳。
29、如果心胸不似海,又怎能有海一样的事业。
30、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通过。--泰戈尔
31、爱情只在深刻的、神秘的直观世界中才能产生,才能存在。生儿育女不是爱情本身的事。
32、恋爱历来都是一种约束,追求恋爱并不等于追求自在。自在珍贵,我们用这最珍贵的工具换取恋爱。因为爱一小我,明知会取得自在,也甘愿作出许愿。
33、我告诉你,我能因为你而忘记他,同样的,我也能为了别人而忘记你
34、没有太阳,花朵不会开放;没有爱便没有幸福;没有妇女也就没有爱,没有母亲,既不会有诗人,也不会有英雄。
35、爱情是个变幻莫测的家伙,它渴望得到一切,却几乎对一切都感到不满。
36、爱情,是爱情,推动着世界的发展。
37、什么要那么痛苦地忘记一个人,时间自然会使你忘记。如果时间不可以让你忘记不应该记住的人,我们失去的岁月又有甚么意义?
38、天下无不散之宴席,人生难免有别离的时候,男女双方若是真的相爱,就是时间再久远,仍然是属于自己的,那么无论相隔多遥远,之间有多少的阻挠,都还是会拥有它的,如果不是属于自己的,不管怎么追,怎么求,不管是朝朝暮暮都在一起,或者不管近水楼阁,也不可能属于你的
39、我们的生命之所以贫瘠,原因往往不是放弃了工作,便是因工作放弃了沉思:要不断地工作,也要不断地沉思。生命原是一个不知来自何处去至何方的奇迹,存在也是一个时空的偶然,我们需要不停的奋斗,来印证我们生命的真正存在。这样我们便须活跃我们的思维,点燃灵台的明灯,照亮我们该走的路,以便我们继续跋涉。生命也是需要不断跋涉的,不管昨日你有多少功绩,不管昨日你园圃里有多少花朵,那是属于昨日;若你一心沉湎于昨日的喜悦,就难享今日更清醇的欢欣。今日,一个新的开始,更需要我们前进,更需要我们去孕育。人生是一条永远走不完的旅程,需要生命的火把,直至成灰而泪尽。
40、懒惰者凌乱不堪的足迹,徘徊倒退,是写在人生路上的忏悔书,狼狈不堪;勤奋者坚实有力的脚印,勇往直前,是刻在高峰险处的抒情诗,何等豪放。
41、人生要有“四气”:奋发向上、百折不回的志气,铁面无私、令人敬畏的正气,披荆斩棘、舍生取义的勇气,求新求好、能做善做的才气。
42、倘若我们能为天地留下忠孝正气,又何必活得像松柏一样长久。
43、一个“*”字成了她为人处世的最佳注脚。
44、一个人要想受人尊敬,要想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要想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有意义,首先一定得有好的德行。
45、但是*儿不但*易近人,而且深谙*衡之道。
46、这背后,其实反映的是沙僧对自己的超强定位能力:降妖除魔的本领不如孙悟空,沙僧就不学猪八戒那样跟孙悟空比本领,争抢着表现自己。
47、孔曰:“子欲为事,先为人圣。”
48、《水浒传》第六十一回,吴用假扮算命先生,去卢俊义府上算命。
49、人生只有找准定位,才能更好地为成功加速。
50、记得有一回,王熙凤大发雷霆,*儿有过这样一段劝诫:
5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庄子·逍遥游》
52、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诗经·魏风·伐檀》
53、君子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礼记·檀弓上》
54、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孟子·尽心上》
55、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已力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56、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足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礼记·学记》
57、情随境变,字逐情生。——明·袁宏道《叙小修诗》
58、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诌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59、多行不义必自毖。——《左传·隐公元年》
60、民族多数是性情中正和*,淡泊、朴实,比西方人容易满足,我们的民族本来提倡智慧,*人的理想是追求智慧而不是追求信仰。《傅雷家书》
——水的名言警句 60句菁华
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论语·雍也》
2、在薄冰上滑行,速度就是安全。——爱献生
3、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4、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月晕而风,础润而雨。——宋·苏洵《辩奸论》
5、死水滋生毒素。——威·布来克
6、善游者溺,善骑者附。——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
7、落日千帆低不度,惊涛一片雪山来。——明·李攀龙
8、井涸方知方珍贵。——托·富勒
9、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
10、丘山积卑以不高、江河合水而为大。——《庄子·则阳》
11、土敝则草木不长、水烦则鱼鳖不大。——《礼记·乐记》
12、酒极则乱、乐极则悲。——《史记·滑稽列传》
13、善游者溺、善骑者附。——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
14、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15、衣缺不补则日以甚、防漏不塞则日以滋。——汉·桓宽《盐铁论·申韩》
16、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17、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18、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唐·王维
19、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
20、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宋·汪元量
2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2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3、一口泉眼喷不出两样水(托·富勒)
24、洪水可以从涓滴的细流中发生(莎士比亚)
25、落日千帆低不度、惊涛一片雪山来(明·李攀龙)
26、坚冰已经打破、航道已经开通
27、拥有时不知珍惜,失去时方觉可惜。——请珍惜每一滴水。
28、努力创建节水型城市,实施可持续发展。
29、国家实行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
30、水是生命的源泉、工业的血液、城市的命脉。
31、节约用水,珍爱生命。
32、节约水资源,责任人人有。
33、资源很重要,样样不可少。
34、水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
35、不要让流失的水成为后人的泪。
36、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37、淡水在减少,浪费可不好。如果不节约,后果可不小。
38、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
39、世界缺水、*缺水、城市缺水,请节约用水。
40、水是生命之源,请珍惜每一滴水。
41、依法管水,科学用水,自觉节水。
42、节约用水、造福人类,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43、水是一切生命的起源点。
44、节约能源,人人有责。
45、生命之源,应须节约。
46、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
47、请用您的手,拭去我的泪。
48、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吴均
49、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东来。曾公亮
50、柔软的雨水可以滴穿坚硬的大理石。黎里
51、行远道者假于车,济江海者因于舟。 ——汉·桓宽《盐铁论·贫富》
52、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 ——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53、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54、水池边:不要让流失的水成为后人的泪。
55、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56、家有水义之财,测伤本。
57、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
58、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59、行远道者假于车,济江海者因于舟。
60、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东来。
——论语警句 50句菁华
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志士仁人,没有贪生怕死而损害仁的,只有牺牲自己的性命来成全仁的。)
7、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9、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
10、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1、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2、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3、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14、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5、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
1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7、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9、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20、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21、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
22、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23、言而必有信,期而必当,天下之高。
2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5、不怨天,不尤人。
26、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7、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28、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29、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恭则不侮。
30、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31、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32、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3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4、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3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6、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3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8、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39、过犹不及。
40、不知生,焉知死。
41、仁者,其言也切。
42、夫子温、良、恭、俭、让。
43、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4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45、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6、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4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8、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4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论语中的经典哲理名言 50句菁华
1、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3、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
6、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8、朝闻道,夕死可矣。
9、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1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1、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2、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1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5、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1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17、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呢?)
1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19、德不孤,必有邻。(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20、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21、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君子不凭一个人说的话来举荐他,也不因为一个人不好而不采纳他的好话。)
2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23、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2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工的人想把活儿做好,必须首先使他的工具锋利。)
2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6、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9、子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1、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34、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汉书·枚乘传)
35、过而不改,是谓过已《论语卫灵公》
36、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异传)
37、不人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38、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
3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40、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4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42、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4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44、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45、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7、过,则匆惮改。
48、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49、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5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学习方法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4、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5、朝闻道,夕死可矣。
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7、德不孤,必有邻。
8、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9、子不语:怪,力,乱,神。
10、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12、不在这其位,不谋其政。
13、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4、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5、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16、食不语,寝不言。
17、寝不尸,居不容。
18、未知生,焉知死?
1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2、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23、言必信,行必果。
2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而改之。”(《论语·述而》)
2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26、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乎!”(《论语·雍也》)
2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2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29、子曰:“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
30、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
31、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32、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
3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34、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35、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36、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7、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3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39、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译:孔子说:“(学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领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告诉他(方形的)一个角,不能由此推出另外三个角,就不要重复去教他了。”
40、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学而》)
——译:孔子说:“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高兴吗!”
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