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4、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8、君子*之美,不*之恶。《论语·颜渊》
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0、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1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我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12、当仁,不让于师。(应对着仁德,就是教师,也不一样他谦让。)
1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1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15、礼之用,和为贵。(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16、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不怕别人不了解自我,只怕自我不了解别人。)
17、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我站得住,也要帮忙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我过得好,也要帮忙人家一同过得好。)
18、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能够弗畔矣夫。(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我,也就能够不离经叛道了。)
1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终凋谢的。)
21、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22、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2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24、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2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7、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8、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9、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3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1、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32、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3、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34、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35、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36、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37、子曰:“有教无类。”
38、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39、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40、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经典名句 150句菁华
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9、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10、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11、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1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1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1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省察我自己: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研习好。”“传”字有两解,一,师傅之于己,一,己传之于人。依上文“为人谋”“与朋友交”推之,当谓“己之传于人”。
16、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原】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译】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不如贫穷而乐于道,富贵而谦虚好礼的好。”子贡说:“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一样下功夫,恐怕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提起学过的知识,你就知道将要学的知识,并有所发挥。”
17、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译】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可以说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孔子说:“(如果)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作为我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对于他的缺点,就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19、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 孔子说:“三军可以丧失它的主帅,一个男子汉不可以丧失他的志向。”
20、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原】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译】司马牛忧伤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命中注定,富贵由天安排。’君子(只要)敬业而不犯错误,对人恭敬而有礼貌。四海之内都是兄弟呀。君子担心什么没有兄弟呢?”
21、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让年老的人得到安适,让朋友们得到信任,让年少的人得到关怀。
2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2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5、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2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7、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八佾(yi)》
28、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29、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30、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31、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32、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33、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孟轲《孟子》
3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孟子
35、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
36、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
37、不以文章害辞,不以辞害志——孟子
38、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孟轲
39、"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
40、仁者如射,射者正已而后发——孟子
4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孟子》
42、公孙丑上: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孟子》
43、夫志,气之帅也。——孟轲
44、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4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6、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47、小不忍则乱大谋
48、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49、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5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53、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5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5、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56、过犹不及
57、道不同,不相为谋
58、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59、近者说,远者来
6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篇》)
61、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篇》)
6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篇》)
63、、知者乐水,仁这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篇》)
6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篇》)
65、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篇》
6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论语·为政》)
6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6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69、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7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7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7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73、君子*之美,不*之恶。《论语颜渊》
7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75、幼而不悌,长而无述,老而不死,是为贼。
76、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77、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78、诗三百,一言以敝之,思无邪。
79、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80、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81、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82、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83、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84、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85、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86、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87、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88、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89、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90、不迁怒,不贰过。
91、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92、礼之用,和为贵。
93、不学礼,无以立。
9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95、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96、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97、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98、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99、君子担心三件事,没有知识,能不担心吗?
100、道不同,不相为谋。
101、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02、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103、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04、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05、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106、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
107、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
108、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109、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10、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111、信者,人君之大宝也。
112、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11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14、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115、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116、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11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18、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11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20、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121、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12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23、躬自厚而薄责人,则远怨矣。
124、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25、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
126、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27、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128、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29、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3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31、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32、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13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34、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135、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36、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137、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138、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
139、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止老知将之至云尔。
14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41、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42、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43、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44、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145、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46、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注解】不求速成,不要图小利。想求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篇一:论语经典名句翻译
【原文】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读“lè”,快乐)乎?(《学而》)【直译】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情吗?【意译】有好多朋友从远方到*来研究学问切磋技艺,不也是让我们感到很快乐的事情吗?
【原文】2.礼之用,和为贵。(《学而》)【直译】礼的应用,以和为贵。【意译】我们之所以用最高的礼节热烈欢迎来自世界各国的朋友,是因为我们认为同世界各国的朋友和谐相处是最可宝贵的。
【原文】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直译】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是怎么可以在社会上站住脚的。【意译】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在社会上是怎样可以站住脚的。
【原文】4.德不孤,必有邻。(《里仁》)【直译】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原文】5.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直译】让年老的人得到安适,让朋友们得到信任,让年少的人得到关怀。【意译】孔子的志向是:让普天下年老的人得到安适,让普天下的朋友得到信任,让普天下年少的人得到关怀。
【原文】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直译】自己想安身立命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安身立命,自己想兴旺发达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兴旺发达。【意译】一个高尚的人自己想安身立命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安身立命,一个高尚的人自己想兴旺发达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兴旺发达。
【原文】7.知(通“智”,读“zhì”)者乐,仁者寿。(《雍也》)【直译】机智的人动而不括故乐,仁厚的人静而有常故寿。【意译】一个机智的人乐于自由运动,一个仁厚的人长于保持操守。
【原文】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直译】学习知识从不满足,教诲别人从不懈怠。【意译】一个谦虚的人学习知识从来不会满足,一个敬业的人教诲别人从来不会懈怠。
【原文】9.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直译】以道为志向,以德为准则,以仁为凭借,以六艺为学习活动内容。【意译】以道作为前进的志向,以德作为做人的准则,以仁作为行动的凭借,以六艺作为学习演习的内容。
【原文】1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直译】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意译】品行好的人光明磊落心胸宽广,品行差的人多行不义经常忧愁。
【原文】1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直译】用不义手段得到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好像天空的浮云一样。【意译】用不合礼义的方法得到荣华富贵,对于我来说好像是天空中漂浮的云彩一样,从不沾边。
【原文】1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直译】三军的主帅是可以俘虏过来的,一个人的志向是不能强行改变的。【意译】战场上三军的主帅是可以俘虏过来的,生活中一个人的志向是不能强行改变的。
【原文】13.知(通“智”,读“zhì”)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直译】聪明的人不会迷惑,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意译】聪明的人足以明礼所以不会为一己私利而迷惑,仁德的人足以爱人所以不会为一己私利而忧愁,勇敢的人出自礼仁所以不会为一己私利而畏惧。【原文】14.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直译】后生是值得敬佩的,怎么知道他的将来不如现在呢?【意译】年轻人是值得敬佩的,怎么知道他将来的造诣不如现在呢?
【原文】15.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颜渊》)【直译】天下的人都是自己的兄弟。【意译】普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和睦相处。
【原文】16.君子*之美,不*之恶。(《颜渊》)【直译】君子成全别人做好事,不助长别人做坏事。【意译】品行好的人成全别人做好事,不助长别人做坏事。
【原文】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直译】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施加给别人。【意译】凡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原文】1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直译】君子和谐相处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意译】品行好的人和谐相处而不同流合污,品行差的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原文】19.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直译】面对仁德对老师也不要谦让。【意译】在实行仁德之事的时候对自己的老师也不要谦让。【原文】2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灵公》)【直译】做工的人想把活做好,必须先把工具弄好。
篇二:《论语》名句及译文
14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注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
14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注解】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14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注解】看见贤人就应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则应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无类似缺点。
150、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注解】自古以来,都免不了一死;如果人民对*不信任,国家就立不住。
——孔子经典论语名句 40句菁华
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6、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0、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11、食不语,寝不言。
1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4、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7、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18、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义相同。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
19、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20、语出《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
21、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22、苛政猛于虎 《论语》
23、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孔子 《论语》
24、“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孔子 《论语》
25、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孔子 《论语》
26、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孔子 《论语》
27、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格高尚的人吗? ——孔子 《论语》
28、“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孔子 《论语》
29、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
30、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论语》
31、"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孔子 《论语》"
32、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 《论语》
33、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论语》
34、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
35、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论语》
36、“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孔子 《论语》
37、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孔子 《论语》
38、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孔子 《论语》
39、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孔子 《论语》
40、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孔子 《论语》
——论语经典名句参考 40句菁华
1、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2、过而不改,是谓过已。《论语卫灵公》
3、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5、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6、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7、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10、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1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1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宪问》
1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1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1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杀身成仁)
17、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篇》)
18、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篇》)
19、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篇》)
20、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反则不复也。”(愤:心求通而未得;悱:口欲言而未能。)(《论语·述而篇》
2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篇》)
2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篇》)
23、子曰:“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篇》)
2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篇》)
2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尔》)
26、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篇》)
2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篇》)
28、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篇》)
29、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篇》)
30、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篇》
3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论语·为政》)
32、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言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篇》)
3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3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37、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39、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40、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摘抄的经典名句 60句菁华
1、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6、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7、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8、政者,正也。子帅子正,孰敢不正。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0、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1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3、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1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5、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16、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17、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18、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0、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1、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22、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23、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24、贫而无谄,富贵无骄。
25、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26、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27、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9、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30、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31、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生之言,亦可以为*矣。
32、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33、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34、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35、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36、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37、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38、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39、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40、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41、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
42、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43、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4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5、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地,虽覆一篑,进,吾进也。
4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7、从心所欲,不逾矩。
48、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49、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50、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5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5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3、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5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5、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56、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57、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58、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5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60、不学诗,无以言。
——论语经典名句 50句菁华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3、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4、三思而后行【原】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译】 季文子遇事总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动。孔子听说后,说:“思考两次就可以了。”
5、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让年老的人得到安适,让朋友们得到信任,让年少的人得到关怀。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三军的主帅是可以俘虏过来的,一个人的志向是不能强行改变的。
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8、“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宁武子这人,国家太*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9、"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
10、夫志,气之帅也。——孟轲
11、小不忍则乱大谋
12、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4、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1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6、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17、宗庙之美,百官之富
18、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论语·卫灵公篇》)
19、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篇》)
20、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篇》)
21、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篇》
22、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篇》
23、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
24、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25、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26、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27、诗三百,一言以敝之,思无邪。
28、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9、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30、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31、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32、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33、君子博学与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34、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35、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36、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3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8、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40、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41、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42、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43、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44、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
4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6、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4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48、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止老知将之至云尔。
49、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50、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
【注解】过去的事不可挽回了,将来的事来得及改正。
——交友经典名句 40句菁华
1、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2、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3、用心去交朋友,用话来感动你,哪个MM能和我分享友谊?
4、快乐的晴天希望与你一起分享快乐,热爱交友的我希望成为你的新朋友。
5、能媚我者必能害我,宜加意防之;肯规予者必肯助予,宜倾心听之。
6、当你孤独时,风儿就是我的歌声,愿它能使你得到片刻的安慰;当你骄傲时,()雨点就是我的警钟,愿它能使你获得永恒的谦逊。
7、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友。
8、我有清风高节在,知君不负岁寒交。
9、一般的朋友总是滔滔不绝地向你诉说他们的麻烦,而真正的朋友则会帮你排忧解难。
10、人若近贤良,比如纸一张。以纸包兰麝,因香而得香。
11、醒要有所收敛,还仍然表现得悠然自得。所以,请珍惜身边每一位朋友,不要为了一些有的没的的事情去跟朋友产生误会,请信任;不要为了鸡毛蒜
12、希望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你
13、相识是缘,相知是份;**淡淡才是真,淡淡清清得久长!
14、朋友邀宴,可以缓往;朋友有难,必须速赴。
15、人若近邪友,比如一枝柳。以柳贯鱼鳌,因臭而得臭。
16、一颗以有这样的朋友而骄傲,以这样的朋友为榜样的心去真诚赞美他(她);更不要有了新朋友,忘了老朋友,请珍惜。
17、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
18、人生征途铺满荆棘,需要相互支持,人生路上的风景,愿一起领略。
19、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似亲。
20、既然你们已经经历了,多年以后,偶尔想起,希望都是美好的回忆。活的自信些,开心些,把最美的微笑留给伤你最深的人,聪明的人知道自己要快乐。
21、一般的朋友会带一瓶酒参加你的派对,而真正的朋友会提前来帮你煮饭烧菜,并且帮你收拾残局。
22、闭上眼睁开眼,你在哪里?已婚暧昧激情假资料等情况请勿扰。
23、要命的固執与任性,常常把自己逼到死角。
24、别留恋岁月中我无意的柔情万种,别问我是否言不由衷。
25、我不怕死在家,我是怕死在家最後都没人知道。
26、在我无处安放的时候,刚好你可以给我安全感。
27、如果我可以陪你出生入死。
28、事要自己扛,苦了又何妨!
29、生活没有过去,也没有曾经,不管什么事只要过去了,就会慢慢忘掉。
30、据说,每一个爱傻笑的人,心里都有着放不下的痛。
31、给你超级的大爱哦,亲爱的。
32、能受苦方位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
33、不够优秀倒也干净,总是在笑却快乐很少,没有爱人却还有期待,偶尔吹风会流泪,喝酒也会醉。
34、去努力,无论成败,努力就好了。多一分坚持多一分耐心。
35、打击与挫败是成功的踏脚石,而不是绊脚石。
36、我赚了两亿,一个失忆,一个回忆。
37、要分就分吧,不用说什么你配不上我这种话,我们又不是充电器和手机。
38、你是非常可爱的人,真应该遇到最好的人,我也真希望我就是。
39、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40、我打人就是这么疼,你忍着点儿。
——经典名句名言 40句菁华
1、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2、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雪莱
3、生活于愿望之中而没有期望,是人生最大的悲衰。——但丁
4、读书可以广智,宽恕可以交友。当你有机会读书的时候,请不要放弃读书的机会。当你能以豁达光明的心地去宽容别人的错误时,你的朋友自然就多了。
5、默认自己无能,无疑是给失败制造机会。
6、读书人的命运在外人看来是崇高的,在读书人自己看来是凄凉的,在某些有权位的人看来,读书是消遣,消遣就可有可无,有所谓也无所谓。所以,只有读书人自己才能体会其中的甘苦。
7、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8、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9、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10、读书不思考,等于吃饭不消化。
1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3、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14、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茅以升
15、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1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7、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8、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19、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1、自己懦弱害怕别人嘲讽你活该
22、看过了太多的挫折,连自己都不会哭了。
23、若是你一贫如洗,我会是你最后的行李。
24、有些人,遇不见,是错过,遇见了,是过错。
25、多少时候,因为得不到,所以假装不想要。我们要在安静中,不慌不忙地刚强。
26、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
27、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长辞。
28、徒临川以羡鱼,俟河清乎未期。
29、交颈颉颃,关关嘤嘤。
30、于焉逍遥,聊以娱情。
31、王雎鼓翼,仓庚哀鸣。
32、仰飞纤缴,俯钓长流。
33、于是仲春令月,时和气清。
34、感蔡子之慷慨,从唐生以决疑。
35、落云间之逸禽,悬渊沉之鯋鰡。
36、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37、明发不能寐,徒盈江上尊。
38、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西宫秋怨》
39、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从军行七首》
40、当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寄驩州》
——《论语》著名句子及译文 30句菁华
1、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4、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8、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9、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10、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1、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1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3、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1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5、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6、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17、食不语,寝不言。
18、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9、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2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1、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2、子曰:“有教无类。”
23、子路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2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5、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6、子曰: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27、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8、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9、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30、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
——于丹论语心得经典语录 30句菁华
1、君子之骄,骄傲的是内心的风骨。
2、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
3、小人就是没有大眼界,抢占眼前小便宜的人。
4、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
5、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
6、地球是运动的,一个人不会永远处在倒霉的位置。
7、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拿一手好牌,而在于打好一手坏牌。
8、《论语》传递的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
9、要做到内心的强大,一个前提是要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失。
10、越是竞争激烈,越是需要调整心态,并且调整与他人的关系。
11、人越是得意的事情,越爱隐藏,越是痛苦的事情越爱小题大作。
12、企业一定要有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溜不掉的独特资源。
13、承认现实生活中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
14、有一种人只做两件事:你成功了,他妒嫉你;你失败了,他笑话你。
15、真诚并不意味着要指责别人的缺点,但意味着一定不恭维别人的缺点。
16、这个世界既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
17、内心有一种在理性制约下的自信与镇定,这是因为他有着宽广的胸怀和高远的志向。
18、我们可以躲开大家,却躲不开一只苍蝇。生活中使我们不快乐的常是一些芝麻小事。
19、每一个成年人都有他生命中的光荣与隐痛,真正的好朋友不要轻易去触及他的隐痛。
20、一个女人喜欢一个男人时,她希望听到谎言;当一个女人厌恶一个男人时,她希望听到真理。
21、世界上1%的人是吃小亏而占大便宜,而99%的人是占小便宜吃大亏。大多数成功人士都源于那1%。
22、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
23、一个人想*庸,阻拦者很少;一个人想出众,阻拦者很多。不少*庸者与周围人关系融洽,不少出众者与周围人关系紧张。
24、一个人做事的时候要知道什么是礼仪廉耻也就是对自己要有所约束,内心有坚定的不妥协的做人标准,同时要对社会有用,要为社会做事。
25、选择一个朋友,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自己修身养性是交到好朋友的前提,等于给自己打开了最友善的世界。能够让自己的人生具有光彩。
26、我们每一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用*和的态度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和苦难。
27、如果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国君(领导)旁边,虽然表示亲近,但离自己招致羞辱就不远了;你有事没事总是跟在朋友旁边,虽然看起来亲密,但离你们俩疏远也就不远了。
28、在今天看来,一个的发展往往不在于终极理想有多高远,而在于眼前有一个什么样的起点。我们往往不缺乏宏图伟志,而缺少通向那个志愿的一步步积累起来的切实的道路。
29、人有两只眼睛,全是*行的,所以应当*等看人;人的两只耳朵是分在两边的,所以不可偏听一面之词;人虽只有一颗心,然而有左右两个心房,所以做事不但要为自己想,也要为别人想。
30、神于天,圣于地"是*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义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不妥协于现实世界上很多规则与障碍;又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能够在这个大地上进行他行为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