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4、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8、君子*之美,不*之恶。《论语·颜渊》
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0、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1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我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12、当仁,不让于师。(应对着仁德,就是教师,也不一样他谦让。)
1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1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15、礼之用,和为贵。(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
16、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不怕别人不了解自我,只怕自我不了解别人。)
17、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我站得住,也要帮忙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我过得好,也要帮忙人家一同过得好。)
18、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能够弗畔矣夫。(君子广泛地学习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礼来约束自我,也就能够不离经叛道了。)
1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终凋谢的。)
21、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22、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2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24、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2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7、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8、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9、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3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1、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32、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3、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34、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35、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36、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37、子曰:“有教无类。”
38、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39、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40、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经典名句 150句菁华
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6、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9、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10、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11、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
1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1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1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省察我自己:为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真诚,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研习好。”“传”字有两解,一,师傅之于己,一,己传之于人。依上文“为人谋”“与朋友交”推之,当谓“己之传于人”。
16、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原】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译】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不如贫穷而乐于道,富贵而谦虚好礼的好。”子贡说:“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一样下功夫,恐怕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提起学过的知识,你就知道将要学的知识,并有所发挥。”
17、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译】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可以说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孔子说:“(如果)三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作为我老师的人。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对于他的缺点,就反省自己加以改正。”
19、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 孔子说:“三军可以丧失它的主帅,一个男子汉不可以丧失他的志向。”
20、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原】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译】司马牛忧伤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命中注定,富贵由天安排。’君子(只要)敬业而不犯错误,对人恭敬而有礼貌。四海之内都是兄弟呀。君子担心什么没有兄弟呢?”
21、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让年老的人得到安适,让朋友们得到信任,让年少的人得到关怀。
2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2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2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5、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26、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7、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八佾(yi)》
28、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29、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30、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31、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
32、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33、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孟轲《孟子》
3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孟子
35、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
36、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
37、不以文章害辞,不以辞害志——孟子
38、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孟轲
39、"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孟子"
40、仁者如射,射者正已而后发——孟子
4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孟子》
42、公孙丑上: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孟子》
43、夫志,气之帅也。——孟轲
44、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4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6、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47、小不忍则乱大谋
48、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49、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5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53、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5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5、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56、过犹不及
57、道不同,不相为谋
58、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59、近者说,远者来
6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篇》)
61、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篇》)
6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篇》)
63、、知者乐水,仁这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篇》)
6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篇》)
65、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篇》
6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论语·为政》)
67、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6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69、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7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7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7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73、君子*之美,不*之恶。《论语颜渊》
7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75、幼而不悌,长而无述,老而不死,是为贼。
76、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77、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78、诗三百,一言以敝之,思无邪。
79、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80、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81、犁牛之子,驿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82、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83、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84、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85、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86、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87、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88、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89、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90、不迁怒,不贰过。
91、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92、礼之用,和为贵。
93、不学礼,无以立。
9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95、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96、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97、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98、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99、君子担心三件事,没有知识,能不担心吗?
100、道不同,不相为谋。
101、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02、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103、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04、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105、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106、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
107、众好之,必察焉;众恶之,必察焉。
108、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109、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10、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111、信者,人君之大宝也。
112、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11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14、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115、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116、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11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18、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11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20、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121、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12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23、躬自厚而薄责人,则远怨矣。
124、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25、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
126、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27、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128、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29、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3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131、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132、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133、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34、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135、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136、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
137、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138、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
139、其为人也,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止老知将之至云尔。
14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41、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42、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43、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144、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145、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46、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注解】不求速成,不要图小利。想求速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篇一:论语经典名句翻译
【原文】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读“lè”,快乐)乎?(《学而》)【直译】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情吗?【意译】有好多朋友从远方到*来研究学问切磋技艺,不也是让我们感到很快乐的事情吗?
【原文】2.礼之用,和为贵。(《学而》)【直译】礼的应用,以和为贵。【意译】我们之所以用最高的礼节热烈欢迎来自世界各国的朋友,是因为我们认为同世界各国的朋友和谐相处是最可宝贵的。
【原文】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为政》)【直译】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是怎么可以在社会上站住脚的。【意译】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在社会上是怎样可以站住脚的。
【原文】4.德不孤,必有邻。(《里仁》)【直译】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有思想一致的人和他在一起。
【原文】5.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直译】让年老的人得到安适,让朋友们得到信任,让年少的人得到关怀。【意译】孔子的志向是:让普天下年老的人得到安适,让普天下的朋友得到信任,让普天下年少的人得到关怀。
【原文】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直译】自己想安身立命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安身立命,自己想兴旺发达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兴旺发达。【意译】一个高尚的人自己想安身立命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安身立命,一个高尚的人自己想兴旺发达也要帮助他人一同兴旺发达。
【原文】7.知(通“智”,读“zhì”)者乐,仁者寿。(《雍也》)【直译】机智的人动而不括故乐,仁厚的人静而有常故寿。【意译】一个机智的人乐于自由运动,一个仁厚的人长于保持操守。
【原文】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直译】学习知识从不满足,教诲别人从不懈怠。【意译】一个谦虚的人学习知识从来不会满足,一个敬业的人教诲别人从来不会懈怠。
【原文】9.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直译】以道为志向,以德为准则,以仁为凭借,以六艺为学习活动内容。【意译】以道作为前进的志向,以德作为做人的准则,以仁作为行动的凭借,以六艺作为学习演习的内容。
【原文】1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直译】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意译】品行好的人光明磊落心胸宽广,品行差的人多行不义经常忧愁。
【原文】1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直译】用不义手段得到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好像天空的浮云一样。【意译】用不合礼义的方法得到荣华富贵,对于我来说好像是天空中漂浮的云彩一样,从不沾边。
【原文】1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直译】三军的主帅是可以俘虏过来的,一个人的志向是不能强行改变的。【意译】战场上三军的主帅是可以俘虏过来的,生活中一个人的志向是不能强行改变的。
【原文】13.知(通“智”,读“zhì”)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直译】聪明的人不会迷惑,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意译】聪明的人足以明礼所以不会为一己私利而迷惑,仁德的人足以爱人所以不会为一己私利而忧愁,勇敢的人出自礼仁所以不会为一己私利而畏惧。【原文】14.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直译】后生是值得敬佩的,怎么知道他的将来不如现在呢?【意译】年轻人是值得敬佩的,怎么知道他将来的造诣不如现在呢?
【原文】15.四海之内皆兄弟也。(《颜渊》)【直译】天下的人都是自己的兄弟。【意译】普天下的人都像兄弟一样和睦相处。
【原文】16.君子*之美,不*之恶。(《颜渊》)【直译】君子成全别人做好事,不助长别人做坏事。【意译】品行好的人成全别人做好事,不助长别人做坏事。
【原文】1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直译】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施加给别人。【意译】凡是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原文】1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直译】君子和谐相处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意译】品行好的人和谐相处而不同流合污,品行差的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原文】19.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直译】面对仁德对老师也不要谦让。【意译】在实行仁德之事的时候对自己的老师也不要谦让。【原文】2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卫灵公》)【直译】做工的人想把活做好,必须先把工具弄好。
篇二:《论语》名句及译文
14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注解】学习了,而能按时去实践,不也高兴吗!有朋友自远方来,(切磋学理),不也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并不埋怨,不也是君子吗!
14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注解】温习已知的旧知识,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14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注解】看见贤人就应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则应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无类似缺点。
150、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注解】自古以来,都免不了一死;如果人民对*不信任,国家就立不住。
——孔子经典论语名句 40句菁华
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6、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9、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10、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11、食不语,寝不言。
12、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3、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4、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1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6、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7、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也,耻也。
18、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义相同。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
19、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20、语出《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
21、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22、苛政猛于虎 《论语》
23、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孔子 《论语》
24、“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孔子 《论语》
25、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孔子 《论语》
26、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孔子 《论语》
27、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翻译:孔子说:“学习知识并且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正是品格高尚的人吗? ——孔子 《论语》
28、“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孔子 《论语》
29、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
30、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论语》
31、"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孔子 《论语》"
32、吾日三省吾身 ——曾子 《论语》
33、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论语》
34、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
35、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论语》
36、“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孔子 《论语》
37、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孔子 《论语》
38、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孔子 《论语》
39、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孔子 《论语》
40、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孔子 《论语》
——论语经典名句参考 40句菁华
1、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
2、过而不改,是谓过已。《论语卫灵公》
3、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5、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论语卫灵公》
6、古之学者为己(所谓为己之学),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
7、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温故知新)
10、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12、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13、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宪问》
1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1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1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论语卫灵公》(杀身成仁)
17、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篇》)
18、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篇》)
19、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篇》)
20、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反则不复也。”(愤:心求通而未得;悱:口欲言而未能。)(《论语·述而篇》
21、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篇》)
2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篇》)
23、子曰:“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篇》)
2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篇》)
2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尔》)
26、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篇》)
2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篇》)
28、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篇》)
29、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篇》)
30、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微子篇》
3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论语·为政》)
32、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言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篇》)
3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3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5、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6、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
37、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8、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39、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40、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论语摘抄的经典名句 60句菁华
1、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3、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5、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6、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7、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8、政者,正也。子帅子正,孰敢不正。
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0、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1、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12、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3、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14、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5、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16、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17、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18、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20、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1、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22、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23、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24、贫而无谄,富贵无骄。
25、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26、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27、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9、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30、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31、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生之言,亦可以为*矣。
32、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33、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34、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35、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36、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37、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38、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39、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40、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41、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
42、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43、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4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5、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地,虽覆一篑,进,吾进也。
4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7、从心所欲,不逾矩。
48、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49、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50、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5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5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3、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5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5、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56、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57、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
58、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5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60、不学诗,无以言。
——孔子论学习《论语》名言名句 40句菁华
1、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2、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4、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5、有教无类。
6、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7、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8、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9、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1、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12、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3、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4、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1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16、不患人之不己知
17、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18、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19、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1、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22、邦无道,危行言孙
23、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24、礼,与其奢也,宁俭
25、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2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8、子不语:怪,力,乱,神。
29、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30、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31、朝闻道,夕死可矣。
32、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3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4、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35、德不孤,必有邻。
36、未知生,焉知死?
37、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8、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0、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经典古典名句 40句菁华
1、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4、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南朝·萧铎》
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7、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9、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10、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12、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14、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风·相鼠》
1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18、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1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2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2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3、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24、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25、*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唐.李白《望天门山》
26、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唐.白居易《暮江吟》
2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2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朝.王维《鸟鸣涧》
29、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
30、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唐朝--岑参《暮秋山行》
3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唐.杜甫《春夜喜雨》
32、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朝.李白《北风行》
3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34、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35、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6、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3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38、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唐.杜甫《绝句二首》
3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隋唐宋:公元581年-公元1271年
40、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英语名句经典 40句菁华
1、人生像曲曲折折的山涧流水,断了流,却又滚滚而来。——波普
2、品格可以为青春增添光彩,为皱纹和白发增添威严。——爱默生
3、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夸美纽斯
4、心理上如果一直想得到确定感,就会助长恐惧。——克里希那穆提
5、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鲁迅
6、承认你人生中已经拥有的,是所有富足的基础。——艾克哈特托勒
7、给别人自由和维护自己的自由,两者同样是崇高的事业。——林肯
8、要知道,爱找别人阴暗面的人,自己也常常失掉光芒。——高尔基
9、德比于上,欲比于下。德比于上则知耻,欲比于下则知足。——傅玄
10、人生的后半生完全是由前半生养成的习惯组成的。——陀思妥也夫斯基
11、时间对于我来说是很宝贵的,用经济学的眼光看是一种财富。——鲁迅
12、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不例外,目的性越强就越不容易成功。——李家晔
13、青年人的眼睛里燃烧着火焰,老年人的眼睛里放射出光芒。——韦尔连
14、时间带走一切,长年累月会把你的名字外貌性格命运都改变。——柏拉图
15、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吕不韦
16、孩子害怕黑暗,情有可原;人生真正的悲剧,是*害怕光明。——柏拉图
17、成功呈概率分布,关键是你能不能坚持到成功开始呈现的那一刻。——佚名
18、我死国生,我死犹荣,身虽死精神长生,成功成仁,实现大同。——赵博生
19、没有意志的人,一切感到困难,没有头脑的人,一切都感到简单。——朝鲜
20、要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成功,就必须坚持到底:至死都不能放手。——伏尔泰
21、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歌德
22、一个科学家应该考虑到后世的评论,不需考虑当时的辱骂或称赞。——巴斯德
23、The rest of life life is made up of a first half habit.
24、Admit that you have in life, is the basis of all prosperity.
25、A man with a genius of genius, not follow the normal way of thinking.
26、Dark side want to know, love for others, oneself also often lost light.
27、Writer should not write, but embroidery on the paper, which works fine.
28、In mathematics, we found that the truth is the main tool and simulation.
29、Character can add luster for youth, add splendor to wrinkles and grey hair.
30、Young people in the eyes of the burning flame, the elderly eyes emit light.
31、Is completely controlled by the wealth of the people can never be justified.
32、Reading this must teach suspected, but YiZhe will no doubt, here is to grow.
33、Life is like a sea, only the strong will of people, to reach the other shore.
34、Average people are concerned about how to spend time, a man of talent tries to use time.
35、Character accomplishment, not for others, but enhance their ability to live for yourself.
36、When I was a child, happiness is very simple thing; Grow up, simple is very happy matter!
37、Grandma invented the devil to frighten children, also invented the Lord to frighten the *s.
38、Freedom in human beings, like the light to the eyes of the air in the heart of love is to the mind.
39、For he who gains since the first wins; Desire of people first, since the theory; To ZhiRenZhe will know it first.
40、Don't read in time of peace prepare for war, quit luxury to waste; With cutting root for wood alum, plug the source and to do so.
——论语经典名言 40句菁华
1、朋友切切思思。
2、小人之过也必文。
3、当仁,不让于师。
4、未知生,焉知死?
5、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6、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7、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8、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9、道之以告德,齐之以礼。
10、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11、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2、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4、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15、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
16、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7、诗三百,一言以敝之,思无邪。
1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19、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20、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21、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2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3、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5、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26、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27、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
28、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
29、君子博学与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30、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31、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32、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33、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34、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35、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36、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人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37、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38、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39、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40、殷因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论语孔子的语录 40句菁华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 欲不逾 矩。 ——孔子 《论语》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 《论语》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 《论语》
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 《论语》
5、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 《论语》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丘 《论语·卫灵公》
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论语》
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 《论语》
9、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 《论语》
1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孔丘
11、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孔子 《论语》
1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3、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4、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6、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17、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18、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19、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2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1、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2、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2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4、朝闻道,夕死可矣。
25、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2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27、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2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30、好学而不贰。—《左传》
31、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34、一寸山河一寸金。—金·左企弓语
3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36、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37、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汉·陈蕃语
38、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3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史记》
40、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鲁迅经典名句 40句菁华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
3、做一件事,无论大小,倘无恒心,是很不好的。
4、走上人生的路途吧。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
5、*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6、驯良之类并不是恶德。但发展下去,对一切事无不驯良,却决不是美德,也许简直倒是没出息。
7、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崐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8、愿*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9、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鲁迅
10、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11、现在的所谓教育,世界上无论那一国,其实都不过是制造许多适应环境的机器的方法罢了。要适如其分,发展各各的个性,这时候还未到来。
12、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13、说过的话不算数,是*人的大毛病。
14、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
15、巨大的建筑,总是由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碎事,就是为此。——鲁迅
16、节省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
17、搞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无有。
18、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
19、哈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
20、儿童的行为,出于天性,也因环境而改变,所以孔融会让梨。
21、敌人是不足惧的,最可怕的是自己营垒里的蛀虫,许多事情都败在他们手里。
22、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23、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24、愿*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25、*觉醒的人,为想随顺长者*幼者,便须—面清洁旧帐,一面开辟新路。…“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感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这是一件极伟大的要紧的事,也是一件极困苦艰难的事。
26、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将来之脊梁。
27、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28、我家门前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29、真正的强者不是因为某件事而壮烈的死去,而是因为某件事而卑微的活着。
30、大概是愿使这将坠的被蚀而斑斓的颜色,暂得保存,不即与群叶一同飘散罢。
31、真的猛士,敢于面对惨淡的人生,敢于直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与幸福者?
32、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和事业。
33、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将来是子孙的时代。
34、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35、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在街上转,阔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长大了,都昏天黑地的在社会转,同他们的父亲一样,或者还不如。
36、*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37、人世间真是难处的地方,说一个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他“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话。
38、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记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罢,但是,四面有明明是严冬,还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色。
39、她却是什么都记得:我的言辞,竟至于读熟了的一般,能够滔滔背诵;我的举动,就如有一张我所看不见的影片挂在眼下,叙述得如生,很细微,自然连那使我不愿再想的浅薄的电影的一闪。
40、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