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2、(3分)这个人一五一十详细地说出了他所知道的外面的情况,(他们)都(对外面百姓的生活)感叹、惋惜。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分)
4、[甲] 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与[乙]文中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2分)
5、(1)“与”通“举”,选拔(2)憎恶(3)所以(4)类(4分,每小题1分,意思对即给分)(5)整齐的样子(6)全、都
6、(1)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处处可以听到。(2分,意思符合即给分)
7、两文都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2分,结合语句分析也可)
8、(1)鲜艳美丽(2)整齐的样子(3)对……。感到奇怪(4)不值得,不必
9、“略”。符合社会现实言之有理即可。
10、作者在《桃花源记》中追求的理想境界是没有战乱,安定和*;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结合当今社会实际,简要说出你对当今和谐社会的认识。(2分)
11、(参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环境优美;民主法治,公*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生活富足,人人自得其乐等。(2分)
1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13、桃花源中人“与外人间隔”的原因是“
14、语段从哪两个角度描写桃花源?
15、请你概括第二个语段的主要内容。
16、第3段文字主要写哪两方面内容?
17、“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请用简短的话回答。
18、古往今来,人们对渔人“忽逢桃花林”是否出于无意有不同理解:王维曾写道:“渔舟逐水爱山春,*桃花夹古津”,似为无意;而谢得枋却说:“飞花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又觉有心。你认为作者的本意是什么?请说说理由。
19、在桃花源里,村中人怎样对待渔人?
20、作者为什么详细地写渔人回来的路上“处处志之”,又“诣太守”,高尚士、刘子骥听了也“欣然规往”,而结果却或迷路,或病终,未能再找到桃花源?
21、桃花源中人曾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可渔人外出后竟“诣太守”,谈谈你对渔人做法的评价。
22、请写出三句含有“桃花”的古诗词。
23、第二自然段写了几层意思?渔人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有哪些?从这些叙述描写中,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个社会?
24、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6、①写村人"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的社会风尚(或写桃花源中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和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睦关系)②写村人自叙秦时避难来此经过(或写桃花源中对战乱的厌恶和对没有压迫剥削的社会理想的追求)。
27、此语符合村中人的心理,因为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幸福的生活。在情节发展上,则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了伏笔。
28、这样写的目的是要给人一个真实的`感受,好像真有其人、其事、其地,渔人回来时顺着原路处处作了标记,生怕以后再来时找不到,可谓小心极了!回到武陵,还向一郡之长太守做了报告,可谓慎重极了!像刘子骥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听到后,也高兴得想去探访,可见真实极了!总之,作者不厌其烦地写这些,都是为了使人产生确有其事的真实感。
29、暗示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境界,是作者虚构的 产物35、为人不讲信用
30、这样写的目的是要给人一个真实的感受,好像真有其人、其事、其地,渔人回来时顺着原路处处作了标记,生怕以后再来时找不到,可谓小心极了!回到武陵,还向一郡之长太守做了报告,可谓慎重极了!像刘子骥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听到后,也高兴得想去探访,可见真实极了!总之,作者不厌其烦地写这些,都是为了使人产生确有其事的真实感。
——高考阅读理解高频单词 60句菁华
1、dispose vi. 除掉;处置;解决;处理(of)
2、transport vt. 运输,运送 n. 运输,运输工具
3、swallow v. 吞下,咽下 n. 燕子
4、accelerate vt. 加速,促进
5、catalog n. 目录(册) v. 编目
6、extreme a. 极度的,极端的 n. 极端,过分
7、obscure a. 阴暗,模糊
8、adapt vi. 适应,适合;改编,改写 vt. 使适应
9、bachelor n. 学士,学士学位;单身汉
10、trap n. 陷阱,圈套 v. 设陷阱捕捉
11、oral a. 口头的,口述的,口的
12、expense n. 开销,费用
13、personal a. 个人的,私人的;亲自的
14、grant vt. 授予,同意,准予
15、invade v. 侵入,侵略,侵袭
16、acknowledge v. 承认;致谢
17、balcony n. 阳台
18、optimistic a. 乐观
19、outstanding a. 杰出的,突出的,显著的
20、consistent a. 坚固定;一致的,始终如一的
21、explosive a. 爆炸的;极易引起争论的
22、remote a. 遥远的,偏僻的
23、precaution n. 预防,防备,警惕
24、coarse a. 粗的,粗糙的,粗劣的
25、scandal n. 丑事,丑闻
26、likelihood n. 可能,可能性
27、necessity n. 必需品;必要性
28、insurance n.保险,保险费
29、insure vt. 给...保险,保证,确保
30、medium a. 中等的,适中的 n. 媒介物,新闻媒介
31、distribute vt. 分发
32、region n. 地区;范围;幅度
33、prosperity n.兴旺,繁荣
34、mood n. 心情,情绪;语气
35、moral a. 道德上的,有道德的
36、weld v./n. 焊接
37、suburb n. 市郊
38、subway n. 地铁
39、wealthy a. 富裕的
40、attach vt. 系,贴;使附属
41、reject vt. 拒绝
42、humble a. 谦逊的;谦虚的'
43、principle n. 原则,原理
44、prohibit vt. 禁止,不准
45、obstacle n. 障碍(物),妨碍
46、approximate a. 大概的,大约 v. 近似
47、entertainment n. 娱乐;招待,款待
48、enthusiasm n. 热情,热心
49、entry n. 进入,入口处;参赛的人(或物)
50、severe a. 严重的
51、terror n. 恐怖
52、appropriate a. 适当的
53、peak n. 山峰,顶点
54、reluctant a. 不情愿的,勉强的
55、rescue vt./n. 营救
56、utilize vt. 利用
57、appliance n. 器具,器械
58、defect n. 缺点,缺陷
59、modest a. 谦虚道
60、molecule n. 分子
——《桃花源记》阅读答案 50句菁华
1、D
2、说明他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理想的地方,各个阶层的人都非常向往。(或说明他笔下的理想之境有着广泛的社会心理基础。)
3、乙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文中描写桃花林的语句是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分)
6、文中划曲线的句子表现出桃花源人什么样的特点?
7、作者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从中可以看出作者追求的是什么样的人生理想?
8、文中“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一句读过后,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9、桃花源中人曾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可渔人外出后竟“诣太守”,谈谈你对渔人做法的评价。
10、陶渊明在此文中不是寄托了社会理想吗?请问我们今天应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1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12、如何看待作者描绘的这个理想社会?
13、翻译句子。
14、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5、因为桃花源中人并未见到过外人。
16、怕外人扰乱他们宁静和*的生活。
17、“略”。提示:只要答出自己的见解,能自圆其说即可。
18、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19、村中人见到渔人,先是“大惊”,然后听了渔人的回答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热情招待。这些描写说明桃花源里的人热情好客,生活富足,民风淳朴。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21、示例: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印入眼帘。(情境要合理,描述要生动,否则应酌情扣分。)
22、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 (填2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 (填2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 (填2字)的手法突出主题。
23、记叙(描写)虚构(想象) 反衬(对比)
2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25、【甲】文写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乙】文写刘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2分)
26、(1)小孩(1分)(2)妻子和儿女(1分)(3)曾经(1分)(4)通“返”,返回(1分)(共4分)
27、下面选项恰当的一项是()。(3分)
28、(源中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29、宁静淡泊的田园和*安宁不满。
30、下列各组加粗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2、提示:(1)环境方面(优美);(2)物质方面(富足)(3)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乐);(4)能避乱,无战乱(没有压迫、剥削)。
33、(2分)①对感到诧异②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3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35、下面加横线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 )()
36、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3分)
37、(1)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2)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
38、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3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0、处处志之。
4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4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43、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皆叹惋”的内容又是什么?
44、交通:交错相通。
45、怡然:喜悦的样子。
46、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47、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
48、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49、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50、在文章第三自然段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桃源人与世隔绝的时间很久?(2分)
——八年级上第五单元文言文复习:桃花源记 30句菁华
1、缘溪行缘:沿着
2、豁然开朗豁然:开阔的样子
3、俨然整齐的样子
4、黄发垂髫老人小孩
5、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6、无论魏晋无论:更不必说
7、延至其家延:邀请
8、欣然前往欣然:高兴的样子
9、无问津者津:渡口
10、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译文:芳香的野草鲜艳美丽,落花到处都是。
11、土地*旷,屋舍俨然。译文:土地*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
1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
1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译文:这个人详细的介绍了自已所听到的事。
14、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了。”译文:这里的人告诉他说:“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15、写出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用原文)
16、文中描写挑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什么?(用原文)
17、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18、小结
19、提问:作者借这篇文章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种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作者的这种理想?
20、请归纳出源自本文的成语。你能用这些成语造句吗?
21、说教学目标
22、说教学重点、难点
23、熟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文言字词。
24、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5、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26、这么美的地方它存在吗?你有什么根据?如果不存在,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虚构呢?
27、用你的笔画出你心目中的桃花源。画好之后,如果学生愿意,就通通过多媒体投影仪展示给全班同学看。
28、背诵你最喜欢的段落
29、用一个成语( )概括本课的内容。
30、默写描写桃花源自然风光及社会风尚的句子?
——不被理解的心情语录 50句菁华
1、宽而不僈,廉而不刿。
2、雪中送炭,锦上添花。
3、时间没有等我,是你忘了带我走。
4、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路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弯路。
5、要做到内心的强大,一个前提是要看轻身外之物的得与失。
6、看淡一个人,一定是你珍惜过。
7、若干的责任、要担起;残酷的现实、要面对。
8、一个人缺少什么,就看他炫耀什么。
9、即使生气,还是忍不住关心你,这才是真正爱你的人!
10、爱情真的可有可无,遇不到对的人我宁愿一个人。
11、别乞求,别人等着看笑话。
12、一个人只有在全力以赴的时候才能发挥最大的潜能。
13、微笑是温暖的化身。
14、一天一个太阳,点燃新的希望。
15、今天的优势会被明天的趋势代替,把握趋势,把握未来。
16、打虎不着,反被虎伤。
17、多思、多想、多看,少指责、少抱怨、少后悔。
18、希望和失望都折磨人,但希望折磨人的时间更长。
19、一切皆流,无物永驻。
20、世事消销,不复明了,唯我清风一笑!
21、他心急如焚,好像热锅上的蚂蚁,在屋子里团团转。
22、出去并不可怕,就怕是出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来。
23、荏苒岁月覆盖的过往,白驹过隙,匆匆的铸成一抹哀伤。
24、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
25、汉霄苍茫,牵住繁华哀伤,弯眉间,命中注定,成为过往。
26、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7、秋风瑟瑟,扑面而来,夜凉如水,我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望着不远处的五光十色的霓虹灯,心里焦急的如热锅上的蚂蚁。
28、坚持变成偏执,也许,最该选择的,是,放弃……放弃失落,放弃,你……
29、愿你活得通透,拎得清轻重,辨得明是非,生活不太拥挤,笑容不必刻意。
30、我不能喜欢一个东西很久,所以我的头像网名说说一直在换,我对事物厌倦的太快,而你是我最大的例外。
31、别说对不起,对不起只能换来你的安心,而非我的释然。
32、谁也带不走谁,谁也留不下谁。
33、他看不到你喝醉的样子,也看不到你在夜里哭到哽咽的样子,别傻了,没人心疼的样子,真的一文不值。
34、别折腾了,一个人使劲,维持不了两个人的感情。你忙着靠近,他忙着走。
35、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条秋裤人人有。
36、如果今生我们注定擦肩而过,那我深深地祝福你永远快乐。然后收起所有的点点情意,期待来生与你相遇。
37、原本空白的记忆里、如今已刻满了你的影子。
38、我拒绝了所有人的暧昧,只为等你不确定的未来,我用一生的幸福做赌注,你怎么舍得让我输。
39、原来我眼里的喜欢,只是你眼中的一个玩笑。
40、为什么伤口那么痛,还要拿来挡锐利的伤悲。
41、成年人的告别仪式很简单的,你没有回我最后一条信息,我也很默契的没有再发,就这样消失在彼此的生活里,好像从没认识过一样。
42、人生总有许多偶然和巧合,两条*行线,也可能会有交汇的一天。人生又有许多意外和错过,握在手里的风筝,也会突然断了线。
43、我不喝别人喝过的水,也没兴趣和别人分享同一个谁。
44、没关系你也不用给我机会,反正我还有一生可以浪费,我就是剩这么一点点倔。
45、我已经疲惫得承受不了任何,关于我们爱情的打击。
46、我怀念的,只不过是那段和你在一起的时光。
47、我收集了足够多的故事,却差一个梦笔生花,说出来和不说出来,不过是两种埋没。
48、反反覆覆,如果不是爱过,思念也不会那么疼。
49、你别去打扰他,别一有什么都想和他分享,别满腔热血说完只剩下尴尬。
50、为了爱,我流了太多的眼泪,为了你,我付出了太多的真心,如今我累了,想放开了。
——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50句菁华
1、概括文章主旨。
2、遇到开放性或谈看法感受的题目必须结合文章的中心意旨(中心论点)来发散,可适当摘录文中重点语句回答,并尽量结合实际感受、引用的相关名言警句或美文精练概括。
3、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4、明确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5、明确说明方法:
6、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7、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8、分析该论证方法证明了作者的哪个观点。
9、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10、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11、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12、表达方式:记叙、抒情、描写、说明、议论
13、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14、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15、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1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17、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18、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19、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
20、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1、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22、先抑后扬,引发好奇,感情铺垫,引发好奇。
23、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24、读材料;
25、看要求;
26、不乱答;乱答也不得分。学生不联系语文阅读理解问题的要求来回答,我们称之为乱答题,乱答本质上是与学生不答题一样,没有成绩。我们在语文阅读理解训练中强调学生要答满线格,但并不是让学生在语文阅读理解训练题线格胡说和乱说,因为学生乱答也不得分。
27、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8、文段(各种文体)中指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
29、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30、通读全文,掌握大意。在解答阅读理解时,同学们先要快速的浏览一下整篇文章,重视标题(中心)、开头段(观点)、结尾段(结论)及各段落的首句(主题句),理清脉络,了解基本梗概,不要把时间花在生词难句上。每认真读完一段,要及时概括段意。
31、复读全文,验证答案。答题完毕时,同学们应对照答案将整篇文章从头到尾再看一遍,以确保答案的正确,同时答案要求:准确,简洁,全面。
32、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的答题模式:谁----为了什么-----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33、景物描写的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的发展。
34、怎么样?
35、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2分)
36、居里夫人在科学事业上贡献了一生,她美丽健康的容貌隐退,变得眼花耳鸣,浑身乏力。你觉得这样值得吗?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37、请把文中不合适的词划去。(2分)
38、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横线。
39、“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考查着力点这一考点着重考查考生在一定的语境中领会这些特殊句子隐含的深层意思或言外之意。
40、“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考查着力点。(1)直接考查全文或某段思路;(2)文章观点(作者态度)与论据之间的关系;(3)文章整体或部分结构的特点及安排理由;(4)文章段落组织材料选择的效果。
41、“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具体考查形式为主观题,命题设置的角度有:(1)分析传记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时所运用的表现手法;(2)分析文章选材组材的特点与用意;(3)分析文章所用修辞手法,特别是对“引用”的作用的考查;(4)区分传记的主要常见类型,如自传、他传、评传等。
42、“分析文本的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考查着力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作为一个重要考点,高考对该考点的考查有升温趋势,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应高度重视。
43、“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考查着力点此考点考查考生对文本中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把握,考生必须读懂文本,在理解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有时还要推理探究,多角度、深层次地挖掘文本的观点及倾向。
44、“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考点概述。“不同角度发掘”要求采取不同视角对文本作出多侧面的考查。“不同的层面发掘”要求对文本能够作出深浅度不同的认知解读。“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包括文本本身体现出来的人生价值和情感态度所反映出的人生价值。“文本反映的时代精神”指文本体现出来的它产生的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另一方面也包括文本本身与现在社会的精神之间的相通之处。前者属于历史性的,后者则属于现实性的。
45、“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的考点概述所谓“写作背景”,就是指文本中用来说明文本所述情况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解释其发生或发展的主观条件及其意义的情况。写作背景对信息内容的理解、主题的深化,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写作背景人手,是解读文本的一个有效途径。实用类文本创作求真实、忌虚构,从背景对于内容解读的指示作用更显重要。了解写作背景的另一个任务是熟悉作家的生活经历、创作概括。也就是从作家的角度了解背景。所谓“写作意图”,就是指作者打算在文章或作品中表达什么样的生活和思想内容,以及通过这种表达达到什么目的;写作意图,直接影响到材料的选择与使用、文本的结构安排等。所以,探究的角度和层次一般包括:(1)时代和社会背景;(2)作者的写作动机;(3)文本的表达目的;(4)文本的表达方式;(5)文本提示的背景资料;(6)文本的隐含意义等。
46、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47、插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48、*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49、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50、人物对话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也可描摹人物的语态,收到一种特殊的效果。
——理解的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坦白最容易博取别人的理解。 —— 汉威尔
2、当我们得到理解的时候,智慧是不会枯竭的;智慧同智慧的相碰,就迸出无数的火花。——马克思
3、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会使社会良性循环。
4、单身汉比已婚男人更理解女人;假若不是这样,那他们早晚结婚了。美国作家 门肯
5、美,存在于生活之中;而对于美的发现,则要靠人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 俄国作家 车尔尼雪夫斯基
6、聪明睿智的特点就在于,只需看到和听到一点就能长久地考虑和更多地理解。 意大利思想家、自然科学家 布鲁诺
7、对真理的错误理解,不会毁灭真理本身。俄国哲学家 别林斯基
8、人在自己的劳动中创造自己并理解劳动的美。前苏联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
9、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孟子·万章下》
10、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着只有他自己理解的东西。 俄国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
11、与其不透彻地理解许多事,不如理解的事不多,但都能彻底。法国作家 法朗士
12、金钱是任何国家都能理解的一种语言,可以派上一切的用场。阿芙拉·宾
13、应当细心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法国思想家,文学家 罗曼·罗兰
14、在我们中间,就连最勇敢的人,对于自己真正理解的事拿得出勇气,也是罕见的。——勃朗
15、幽默带来悟力和宽容,冷嘲则带来深刻而不友善的理解。——阿格尼斯·雷普利尔
16、我们*等地相爱,因为我们互相了解,互相尊重。——托尔斯泰
17、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志向、自己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赞科夫
18、真正的朋友不要把友谊挂在口上,他们并不为了友谊而相互要求点什么,而是彼此为对方做一切办得到的事情。——别林斯基
19、理解力迟钝的人以为迟钝是知识的本质。——尼采
20、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他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的志向、自己的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能有助于教师去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赞科夫
21、用心去温暖别人理解别人吧,你会收获爱。——章安仪
22、世界上有个人那么在意她的感觉和想法——哪怕不理解也要尽力维护,这是多大的勇气。——笛安
23、爱是理解的别名。——泰戈尔
24、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谈空话。
25、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宽容;懦夫决不会宽容,这不是他的本性。——斯特恩
26、理解人的方法只有一个:判断他们的时候不要急躁。---圣佩韦
27、坦白最容易博取别人的理解。——汉威尔
28、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雨果
29、当我们得到理解的时候,智慧是不会枯竭的;智慧同智慧的相碰,就迸出无数的火花。---马克思
30、如果人们不会互相理解,那么他们怎么能学会默默地互相尊重呢?---高尔基名言
31、真正的朋友不要把友谊挂在口上,他们并不为了友谊而相互要求点什么,而是彼此为对方做一切办得到的事情。---别林斯基
32、宽容并不是姑息错误和软弱,而是一种坚强和勇敢。——周向潮
33、宽容别人,就是*自己,还心灵一份纯净。
34、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宽容;懦夫绝不会宽容,这不是他的本性。——美斯特恩
35、宽容就是不计较,事情过了就算了。
36、用宽容的心境和同学相处,友谊才能稳固和长久。
37、宽容是一种坚强,而不是软弱。
38、宽容意味着尊重、理解、信任和沟通,但不是放任,不是纵容,不是消极地无所作为。
39、宽容要么对人有益,要么对人有害。——伯克
40、恶人胆大,小人气大,君子量大。——*谚语
——《择天记》经典语录 30句菁华
1、吵架靠的是文字功法和肺活量以及不要脸的程度。
2、原来,所谓颜色,都是天地来涂染。
3、大家看清楚了,我真没出手,更没下手,我是用踹的。 确实如此,他没有对天海牙儿下黑手,他下的是黑脚。
4、两点之间,直线最近。所以最正道正道,本身就是最快的途径。
5、书中有大道,一卷便胜过情爱无数。书中有大道,一卷便胜过千山万水。
6、我从来不认为天才有多么了不起,最了不起的是那些对自己最狠的人。
7、因为从容,所以淡定,才可以在人群之前谈笑自若,绝不会再因为他人的嘲笑或是无视而紧张自卑。
8、我的眼中只有你,你的眼中却只有别人,这本来就是人世间最令人愤怒的事情。
9、落落已经接近你了,我离你还有多远?
10、命运两个字,对我真的没有什么说服力。
11、朋友之间最容易互相看不顺眼。
12、商行舟握住了那把剑。
13、忽然,海水动了起来,不停翻滚,如同沸腾一般。
14、陈长生不停地哭着,不停地说着对不起。
15、剑,就是他的命运。
16、下汶水容易溺死,动唐家则必然天下大乱。
17、有的人死了,是为了*,比如梁笑晓,有的人赴死,是为了救人,比如陈长生和王破。还有的人则正在努力地让自己活过来,如此方能活人。那个人是秋山君。
18、就像天海胜雪冲院门那日,我站在雨中执剑而立,自然冷傲帅气,但模仿孤独、冒充绝望这种事情,做的久了其实是很累的。 ----猫腻
19、或许,每个人,哪怕是在卑贱的人,心中也有一份自己的坚持吧。 ----猫腻
20、一个人的生*最重要的不是境界修为,也不是权势与疆圭,而是生卒年月... ----猫腻
21、大道三千,他只修顺心意。
22、闭上眼便是天黑,不看世界,世界就不存在。
23、顺流不代表顺从,舟只是希望水能够*静些,不要有太多浪花,不要生出太多阻力。
24、我用了二十年的时间来守护我的名望,现在想起来,可能就是为了这个世界相信我一次。
25、他只是误入这片废湖的过客,想把小船划到湖对岸,起桨时,却惊起一滩鸥鹭。
26、少年就是少年。他们看春风不喜,看夏蝉不烦,看秋风不悲,看冬雪不叹。
27、活着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活着,而是清醒地活着或者死去。
28、可总比这些寂清的、萧瑟的、没有热乎劲儿的世界要来得温暖吧?
29、如果人类可以相信,我们才应该是世界的统治者。
30、"既然要战,首先在骂人方面就不能输。”“也有道理,只是这方面我确实不太擅长。”“你想学,我教你啊。
——《昆虫记》的阅读题附答案 30句菁华
1、《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你从选文中获得了哪些科普知识?(3分)
2、蝉怎样喝水?(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管子,尖利如锥,收藏在胸部的一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吸管*桶孔,就可以了)
3、(萤)这种稀奇的小动物的(尾巴)上像挂了一盏(灯)似的。
4、萤火虫有两个特点:1(获取食物方法) 2(它尾巴上有灯)
5、一种黑色蜘蛛,叫(美洲狼蛛)。
6、蟹蛛十分(勤快),为了自己的安乐窝,可以孜孜不倦地工作。
7、法布尔被誉为(A)
8、法布尔为写昆虫记(D)
9、法布尔的昆虫记曾获得(B)
10、法布尔曾担任(C)
11、天生攀岩家是(B)。A、狼蛛B、蜣螂C、蚱蜢
12、如果旁边稍有动静,意大利蟋蟀会(B)。A、喉咙发音B、腹部发音C、嘴巴发音
13、《昆虫记》中蟹蛛爱吃(A)。A、蜜蜂B、蝎子C、蝴蝶
14、蜣螂认为绵羊的天赐美食是(B)。A、绵羊的毛B绵羊的粪便
15、《昆虫记》中描写了许多昆虫,下列不是书中的动物是:(D)A、象鼻虫、蟋蟀B、蜘蛛、蜜蜂C螳螂、蝎子D、骆驼、恐龙
16、蝉是聋子,听不到任何声音。(√)
17、蝉家族的祸害是蚋。(√)
18、对螳螂幼虫来说,最具杀伤力的天敌,要算是蚂蚁了。(√)
19、《昆虫记》中,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短身燕尾礼服。(√)
20、从生到死,萤火虫都是发着亮光的,甚至连它的卵也是发光的。(√)
21、萤火虫的俘虏对象主要是蜗牛,捕捉俘虏时,马上把它刺死。(×) 订正:先要给它打一针*。
22、孔雀蛾是一种长得很漂亮的蛾,靠吃杏叶为生。(√)
23、如果你发现丁香花或玫瑰花叶子上有一些精致的小洞,这是樵叶蜂剪下了小叶片。(√)
24、人们说螃蟹是横着走路的,还有一种昆虫也是,那就是蟹蛛。(√)
25、蟹蛛的样子很可爱,却是一个凶狠十足的刽子手。(√)
26、蟹蛛是一种不会织网的蜘蛛,只是等着猎物跑近才去捉,它尤其喜欢捕食蜜蜂。(√)
27、蝉拥有电报线。(×)订正:园蛛拥有电报线。
28、《神秘的池塘》中描写到池塘底下的许多沉静又稳重的贝壳动物:(田螺)(田螺)沿着池底轻轻地、缓缓地爬到岸边;(水蛭 )伏在它们的征服物上,不停地扭动身躯,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孑孓在水中有节奏地一扭一曲,不久的将来它们就会变成(蚊子)。
29、蟋蟀住宅的特点有(稳固)、(干燥)、(隐蔽) 等。
30、恩布沙是一种细长的、摇摆不定的、奇形的昆虫。(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