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仁人之心”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联系全文看,这里的“古仁人”与________________形成了对比。
2、“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5、(1)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心理)。
6、“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当今社会,有的人过分看重物质和金钱,斤斤计较个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却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境界。请结合这两者谈谈你的认识
8、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仁人同道的思想感情,强烈而又含蓄的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
9、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10、答案:B(2分)
1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2、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13、(2分)(1)我
14、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昔滕子京以庆帅左迁此地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15、(2分)范仲淹先忧后乐的话,是因为滕子京有所作为而发的感慨。
16、C、E
17、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
18、前人之述。
19、此题考查的是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修辞方法的作用要结合具体内容来答。
20、此题考查的是筛选信息的能力。先理解文段内容,再根据要求筛选文中的句子即可。
21、此题属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22、乃重修岳阳楼(乃:表示两事相承,可译为“于是”“就”“便”。)
23、微斯人,吾谁与归(归:归依。)
24、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25、下列句子的译文,只有两句是正确的,请选出来( )
26、后天下之乐而乐。
27、①dài;②zhé
28、①往,到②有时③在……之前
29、AB
30、A
——《桃花源记》阅读答案 50句菁华
1、D
2、说明他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理想的地方,各个阶层的人都非常向往。(或说明他笔下的理想之境有着广泛的社会心理基础。)
3、乙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文中描写桃花林的语句是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分)
6、文中划曲线的句子表现出桃花源人什么样的特点?
7、作者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从中可以看出作者追求的是什么样的人生理想?
8、文中“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一句读过后,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9、桃花源中人曾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可渔人外出后竟“诣太守”,谈谈你对渔人做法的评价。
10、陶渊明在此文中不是寄托了社会理想吗?请问我们今天应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1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12、如何看待作者描绘的这个理想社会?
13、翻译句子。
14、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5、因为桃花源中人并未见到过外人。
16、怕外人扰乱他们宁静和*的生活。
17、“略”。提示:只要答出自己的见解,能自圆其说即可。
18、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19、村中人见到渔人,先是“大惊”,然后听了渔人的回答后“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热情招待。这些描写说明桃花源里的人热情好客,生活富足,民风淳朴。
2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21、示例: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印入眼帘。(情境要合理,描述要生动,否则应酌情扣分。)
22、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 (填2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 (填2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 (填2字)的手法突出主题。
23、记叙(描写)虚构(想象) 反衬(对比)
2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25、【甲】文写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乙】文写刘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2分)
26、(1)小孩(1分)(2)妻子和儿女(1分)(3)曾经(1分)(4)通“返”,返回(1分)(共4分)
27、下面选项恰当的一项是()。(3分)
28、(源中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29、宁静淡泊的田园和*安宁不满。
30、下列各组加粗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3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32、提示:(1)环境方面(优美);(2)物质方面(富足)(3)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乐);(4)能避乱,无战乱(没有压迫、剥削)。
33、(2分)①对感到诧异②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3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35、下面加横线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 )()
36、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3分)
37、(1)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2)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
38、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3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0、处处志之。
4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4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43、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皆叹惋”的内容又是什么?
44、交通:交错相通。
45、怡然:喜悦的样子。
46、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47、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
48、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49、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
50、在文章第三自然段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桃源人与世隔绝的时间很久?(2分)
——《桃花源记》阅读理解 30句菁华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2、(3分)这个人一五一十详细地说出了他所知道的外面的情况,(他们)都(对外面百姓的生活)感叹、惋惜。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分)
4、[甲] 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与[乙]文中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2分)
5、(1)“与”通“举”,选拔(2)憎恶(3)所以(4)类(4分,每小题1分,意思对即给分)(5)整齐的样子(6)全、都
6、(1)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处处可以听到。(2分,意思符合即给分)
7、两文都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2分,结合语句分析也可)
8、(1)鲜艳美丽(2)整齐的样子(3)对……。感到奇怪(4)不值得,不必
9、“略”。符合社会现实言之有理即可。
10、作者在《桃花源记》中追求的理想境界是没有战乱,安定和*;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结合当今社会实际,简要说出你对当今和谐社会的认识。(2分)
11、(参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环境优美;民主法治,公*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生活富足,人人自得其乐等。(2分)
1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13、桃花源中人“与外人间隔”的原因是“
14、语段从哪两个角度描写桃花源?
15、请你概括第二个语段的主要内容。
16、第3段文字主要写哪两方面内容?
17、“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理想的理想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请用简短的话回答。
18、古往今来,人们对渔人“忽逢桃花林”是否出于无意有不同理解:王维曾写道:“渔舟逐水爱山春,*桃花夹古津”,似为无意;而谢得枋却说:“飞花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又觉有心。你认为作者的本意是什么?请说说理由。
19、在桃花源里,村中人怎样对待渔人?
20、作者为什么详细地写渔人回来的路上“处处志之”,又“诣太守”,高尚士、刘子骥听了也“欣然规往”,而结果却或迷路,或病终,未能再找到桃花源?
21、桃花源中人曾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可渔人外出后竟“诣太守”,谈谈你对渔人做法的评价。
22、请写出三句含有“桃花”的古诗词。
23、第二自然段写了几层意思?渔人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有哪些?从这些叙述描写中,可以看出这是怎样的一个社会?
24、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6、①写村人"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的社会风尚(或写桃花源中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和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睦关系)②写村人自叙秦时避难来此经过(或写桃花源中对战乱的厌恶和对没有压迫剥削的社会理想的追求)。
27、此语符合村中人的心理,因为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幸福的生活。在情节发展上,则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了伏笔。
28、这样写的目的是要给人一个真实的`感受,好像真有其人、其事、其地,渔人回来时顺着原路处处作了标记,生怕以后再来时找不到,可谓小心极了!回到武陵,还向一郡之长太守做了报告,可谓慎重极了!像刘子骥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听到后,也高兴得想去探访,可见真实极了!总之,作者不厌其烦地写这些,都是为了使人产生确有其事的真实感。
29、暗示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境界,是作者虚构的 产物35、为人不讲信用
30、这样写的目的是要给人一个真实的感受,好像真有其人、其事、其地,渔人回来时顺着原路处处作了标记,生怕以后再来时找不到,可谓小心极了!回到武陵,还向一郡之长太守做了报告,可谓慎重极了!像刘子骥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听到后,也高兴得想去探访,可见真实极了!总之,作者不厌其烦地写这些,都是为了使人产生确有其事的真实感。
——《昆虫记》的阅读题附答案 30句菁华
1、《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你从选文中获得了哪些科普知识?(3分)
2、蝉怎样喝水?(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管子,尖利如锥,收藏在胸部的一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吸管*桶孔,就可以了)
3、(萤)这种稀奇的小动物的(尾巴)上像挂了一盏(灯)似的。
4、萤火虫有两个特点:1(获取食物方法) 2(它尾巴上有灯)
5、一种黑色蜘蛛,叫(美洲狼蛛)。
6、蟹蛛十分(勤快),为了自己的安乐窝,可以孜孜不倦地工作。
7、法布尔被誉为(A)
8、法布尔为写昆虫记(D)
9、法布尔的昆虫记曾获得(B)
10、法布尔曾担任(C)
11、天生攀岩家是(B)。A、狼蛛B、蜣螂C、蚱蜢
12、如果旁边稍有动静,意大利蟋蟀会(B)。A、喉咙发音B、腹部发音C、嘴巴发音
13、《昆虫记》中蟹蛛爱吃(A)。A、蜜蜂B、蝎子C、蝴蝶
14、蜣螂认为绵羊的天赐美食是(B)。A、绵羊的毛B绵羊的粪便
15、《昆虫记》中描写了许多昆虫,下列不是书中的动物是:(D)A、象鼻虫、蟋蟀B、蜘蛛、蜜蜂C螳螂、蝎子D、骆驼、恐龙
16、蝉是聋子,听不到任何声音。(√)
17、蝉家族的祸害是蚋。(√)
18、对螳螂幼虫来说,最具杀伤力的天敌,要算是蚂蚁了。(√)
19、《昆虫记》中,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短身燕尾礼服。(√)
20、从生到死,萤火虫都是发着亮光的,甚至连它的卵也是发光的。(√)
21、萤火虫的俘虏对象主要是蜗牛,捕捉俘虏时,马上把它刺死。(×) 订正:先要给它打一针*。
22、孔雀蛾是一种长得很漂亮的蛾,靠吃杏叶为生。(√)
23、如果你发现丁香花或玫瑰花叶子上有一些精致的小洞,这是樵叶蜂剪下了小叶片。(√)
24、人们说螃蟹是横着走路的,还有一种昆虫也是,那就是蟹蛛。(√)
25、蟹蛛的样子很可爱,却是一个凶狠十足的刽子手。(√)
26、蟹蛛是一种不会织网的蜘蛛,只是等着猎物跑近才去捉,它尤其喜欢捕食蜜蜂。(√)
27、蝉拥有电报线。(×)订正:园蛛拥有电报线。
28、《神秘的池塘》中描写到池塘底下的许多沉静又稳重的贝壳动物:(田螺)(田螺)沿着池底轻轻地、缓缓地爬到岸边;(水蛭 )伏在它们的征服物上,不停地扭动身躯,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孑孓在水中有节奏地一扭一曲,不久的将来它们就会变成(蚊子)。
29、蟋蟀住宅的特点有(稳固)、(干燥)、(隐蔽) 等。
30、恩布沙是一种细长的、摇摆不定的、奇形的昆虫。(对)
——《老友记》经典的对白 30句菁华
1、The judging stuff has taken a lot out of me.(take a lot out of sb=making sb tired)
2、I bet you 20 bucks I can get her to have breakfast with me?
3、Call it even. 扯*了
4、I planed to go there but something just came up.我本想去那的,但突然有点事情(注意something just came up这个搭配)
5、My life flashes before my eyes. 我的过往在我眼前浮现。
6、Let me put it this way, we’re having sex whether you’re here or not. (主要是前半句中put的'用法,这里put等于say;极其标准的口语说法)
7、The more I worried about it, the more I couldn’t sleep.(the more……the more……越什么……就什么……;多学点这样的句型举一反三不论对口语还是写作都有帮助)
8、We’re more than happy to give you recommendations.(more han happy等于非常高兴)
9、I’m with you 我同意你的观点
10、What is with that guy? 那个家伙到底怎么了?
11、Too bad we must return them. 很不幸,我们必须退还它们。(too bad开头来描述一件糟糕的事情)
12、Here’s to a lousy Christmas!(here’s to……为……而干杯)
13、Nice save!好扑救!/打圆场避免失态(来源于足球)
14、Let’s make a deal!我们做笔交易吧。
15、It’s not like (I did this on purpose).并不是……(又是典型的绕弯子式美国思维了!这句话还可以换成Not that I did this on purpose)
16、I’ll fix it! 我去搞定!
17、Hats off to phoebe. I’d say that you’re a very good compe*. (hats off to向谁脱帽致敬)
18、How long has it been since (you had sex with your gf)? 有多久没做……
19、You started it!你先挑衅的(选自 The Incredibles)
20、Make it three/two.再来一杯/份(和老外一起到酒吧,餐厅点同样东西时的经典用语,言简意赅)
21、That makes two of us. 所见略同
22、Two coffee to go. 两杯咖啡打包。
23、I’ve been through this!我有经验/我也经历过
24、You really need to hate Julie’s guts.(hate sb’’s guts 恨透……)
25、You are nothing like us.你一点都不象我们。It’s nothing like
26、If you want kids, then kids it is! 如果你想要孩子,那就要吧 Art it is/ two it is !!/ a hundred it is (名词加it is 表示一种不耐烦语气)
27、I hear you. 我知道你要说什么。/ 我懂你的意思了
28、Nothing to see here!这里没什么好看的/看什么看!
29、Hello? Were we at the same table? 有没有搞错?(注意hello的用法,用疑问语气表示“有没有搞错?”)
30、You are so sweet/ that’s so sweet. 你真好。
——《昆虫记》好词好句 30句菁华
1、这些时候,它是在地底下梨形的巢穴里居住着的。它很渴望冲开硬壳的甲巢,跑到日光里来。但它能否成功,是要依靠环境而定的。
2、梨紧贴着地板的部分,已经敷上了细沙。其余的部分,也已磨光得像玻璃一样,这表明它还没有把梨子细细的滚过,不过是塑成形状罢了。
3、这时候它的颜色是红白色,在变成檀木的黑色之前,它是要换好几回衣服的,颜色渐黑,硬度渐强,直到披上角质的甲胄,才是完全长成的甲虫。
4、我已经说过,古代埃及人以为神圣甲虫的卵,是在我刚才叙述的圆球当中的。这个已经我证明不是如此。关于甲虫被放卵的真实情形,有一天碰巧被我发现了。
5、它们身体鼓鼓的,像半粒豌豆,鞘翅光滑或有绒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红色或黄色的斑纹,或红色、黄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纹,但有些瓢虫,鞘翅黄色、红色或棕色,没有斑点,这些鲜艳的颜色具有警戒的做用,可以吓退天敌。
6、我们大多数人对于蝉的歌声,总是不大熟悉的,因为它是住在生有洋橄榄树的地方,但是凡读过拉封敦的寓言的人,大概都记得蝉曾受过蚂蚁的嘲笑吧。虽然拉封敦并不是谈到这个故事的第一人。
7、不过,石蚕并不是十分擅长游泳的水手,它转身或拐弯的动作看上去很笨拙。这是因为它只靠着那伸在鞘外的一段身体作为舵桨,再也没有别的辅助工具了,当它享受了足够的阳光后,它就缩回前身,排出空气,渐渐向下沉落了。
8、蝉刚装满一个穴的卵,移到稍高处,另外做穴时,蚋立刻就会到那里去,虽然蝉的爪可以够得着它,然而它却镇静而无恐,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它们在蝉卵之上,加刺一个孔,将自己的卵产进去。蝉飞回去时,它的孔穴内,多数已加进了别人的卵,这些冒充的家伙能把蝉的卵毁坏掉。这种成熟得很快的蛴螬——每个穴内一个——即以蝉卵为食,代替了蝉的家族。
9、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的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入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10、当然,我也曾做过这种试验,将干硬壳放在一个盒子里,保持其干燥,或早或迟,()听见盒子里有一种尖锐的摩擦声,这是囚徒用它们头上和前足的耙在那里刮墙壁,过了两三天,似乎并没有什么进展。
11、然后,它会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身体腾起在空中,只有一点固着在旧皮上,翻转身体,使头向下,花纹满布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这个竭力开窍得很贴切。
12、蝉与我“比邻相守”,到现在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畔”。表达出作者对蝉的喜爱之情。
13、如果我们慢慢地,稍稍掘开堤的表面,我们就会惊奇地发现更多有趣的东西。在八月之初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顶上有一层的小房间,它们的样子和底下的蜂巢相比,大不一样,相差甚远。之所以有这种区别,主要是因为这是由两种不一样的蜂建造而成的。其中有一种是已经在前面提到过的掘地蜂,另外一种,有一个很动听的名字,叫竹蜂。
14、第三天,一切还都像第二天一样。这天夜里非常冷,可怜的毛虫又受了一夜的苦。我发现它们在花盆沿分成两堆,谁也不想再排队。它们彼此紧紧地挨在一起,为的是可以暖和些。现在它们分成了两队,按理说每队该有一个自己的领袖了,可以不必跟着别人走,各自开辟一条生路了。我真为它们感到高兴。看到它们那又黑又大的脑袋迷茫地向左右试探的样子,我想不久以后它们就可以摆脱这个可怕的圈子了。可是不久我发现自己又错了。当这两支分开的队伍相逢的时候,又合成一个封闭的圆圈,于是它们又开始了整天兜圈子,丝毫没有意识到错过了一个绝佳的逃生机会。
15、当掘地蜂经过蜂巢的门口的时候,无论它是要出远门,还是刚从远游中归来,睡在门口,已经等待许久的蜂螨的幼虫,便会立刻爬到蜜蜂的身上去。它们爬进掘地蜂的绒毛里面,抓得十分紧,无论这只掘地蜂要飞到多么遥远的地方去,它们一点儿也不担心自己有跌落到地上去的危险。因为它们抓得太紧了。之所以要采用这样的方法,它们惟一的目的就是想借助蜜蜂强壮的身体,将它们带到那些储有丰富的蜜的巢里去。
16、如果我把竹蜂的小房间拿开,我便可以观察到掘地蜂的家了。在一些小房间中居住着正在成长之中的昆虫。还有一部分小房间中,住满了掘地蜂的幼虫。也有一些小房间中,大多数是藏着一个蛋形的壳。这种壳分成了好几节,上面还有突出来的呼吸孔。这种壳特别的薄,而且还很脆,非常易碎。它的颜色是琥珀色的,非常透明。因此,从外边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里面有一个已经发育完全的蜂螨在挣扎着,好像极其渴望自由,希望能早日从里面*出来。
17、它们身体鼓鼓的,像半粒豌豆,鞘翅光滑或有绒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红色或黄色的斑纹,或红色、黄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纹,但有些瓢虫,鞘翅黄色、红色或棕色,没有斑点,这些鲜艳的颜色具有警戒的做用,可以吓退天敌。
18、在南方有一种昆虫,与蝉一样,很能引起人的兴趣,但不怎么出名,因为它不能唱歌。如果它也有一种钹,它的声誉,应比有名的音乐家要大得多,因为它在形状上与习惯上都十分的不*常。它将是一名出色的乐手。
19、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的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接下来,这个残暴的魔鬼胜利者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它肯定是会感到十分得意的。就这样,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信条。
20、它会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身体腾起在空中,只有一点固着在旧皮上,翻转身体,使头向下,花纹满布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
21、在池塘的深处,水甲虫在活泼地跳跃着,它的前翅的尖端带着一个气泡,这个气泡是帮助它呼吸用的。它的胸下有一片胸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佩带在一个威武的大将军胸前的一块闪着银光的胸甲。在水面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堆闪着亮光的"蚌蛛"在打着转,欢快地扭动着,不对,那不是"蚌蛛",其实那是豉虫们在开舞会呢!离这儿不远的地方,有一队池鳐正在向这边游来,它们那傍击式的泳姿,就像裁缝手中的缝针那样迅速而有力。
22、其实,它的"举措"简直像矿工或是铁路工程师一样。矿工用支柱支持隧道,铁路工程师利用砖墙使地道坚固。
23、舍腰蜂的巢穴的形状和一个圆筒子差不多。它的口稍微有点儿大,底部又稍小一些。大的有一寸多长,半寸多宽,蜂巢有一个非常别致的表面,它是经过了非常仔细的粉饰而形成的。在这个表面上,有一列线状的凸起围绕在它的四周,就好像金线带子上的线一样。每一条线,就是建筑物上的一层。这些线的形状,是由于用泥土盖起每一层已经造好的巢穴而显露出来的。数一数它们,就可以知道,在黄蜂建筑它的时候,来回旅行了一共有多少次。它们通常是十五到二十层之间。每一个巢穴,这位辛辛苦苦的不辞辛劳的建筑家在建筑它时,大概须用二十次来往返复搬运材料。可见,它们有多少勤劳!
24、蝉"为饥饿所驱","为口渴所苦"
25、当我考察它们的储藏室时,我是用手斧来"开掘"的。
26、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27、不久,又有一种突然的改变发生了。从前牺牲一切的母亲,现在对于家族的利益,已不再那么关心了。
28、虫,与蝉一样,很能引起人的兴趣,()但不怎么出名,因为它不能唱歌。如果它也有一种钹,它的声誉,应比有名的音乐家要大得多,因为它在形状上与习惯上都十分的不*常。它将是一名出色的乐手。
29、蝉与我"比邻相守",到现在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视线,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畔".
30、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的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入桶孔,它就可饮个饱了。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练习及答案 30句菁华
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2、B(B项均为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分别译为“向”、“在”;C项分别译为“因”、“用来”;D项分别为转折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3分)
3、(共6分)⑴前辈德高望重,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3分。“德隆望尊”1分,“辞色”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⑵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红缨装饰成的缀着珠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3分。“被”1分,“腰”1分,句子意思基本正确1分)
4、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4 分)
5、(1)因为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6、(1)学习勤奋(1分),他们都是亲自手抄笔录(1分)。
7、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4分)
9、文段【甲】结尾说“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读了文段后,你认为作者求学的艰辛体现在哪些方面?(2分)
10、(共2分,答对一个词语得1分)
11、宋濂和杨时对待老师都是毕恭毕敬。(大意对即可,得1分)
12、第①段中叙述了作者勤苦求学的哪两件事?(2分)
13、阅读文中画线句子,联系实际,谈谈你所得到的启示。(3分)
14、突出了“同舍生”服饰的华贵,与我的“缊袍敝衣”形成鲜明对比(1分),凸显我的志趣所在(2分)。
15、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16、(1)如果他们学业有不精通的,品德有没有养成的,不是天资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专一罢了,怎会是他人的过错呢?
17、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8、解释句中加点词语。(2分)
19、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
20、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你受到怎样的启发。(2分)
2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2、对下列各句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的一项是()
2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5、从选文来看,宋濂与王冕在从师问学的经历上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
26、①宋濂是主动百里上门求师,因为其热情、谦虚和执着终有大成。②王冕是因为苦学而被名师看中,在名师的指点下成为通儒。
27、翻译下列句子。(4分)
28、【甲】文段在读书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乙】文段在做人方面给我们的启示是 。(2分)
29、(1)爱好 (2)不 (3)曾经 (4)善,好
30、读书方面围绕“勤奋刻苦”“博览群书”,做人方面围绕“正直”“坦诚待人”“与品德优秀的人交友”“背后不说人坏话”等要点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