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见善则迁(1),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2、巩用黄牛,不可以有为也。
3、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4、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5、无*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
6、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7、当位以节,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8、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
9、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10、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11、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
12、饮酒濡首,亦不知节矣。
13、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14、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15、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16、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17、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18、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19、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20、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21、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22、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23、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
24、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25、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26、同人于宗,吝道也。
27、苟非其人,道不虚行。
28、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29、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30、君子见幾而作,不俟终日。
31、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32、劳谦,君子有终,吉。
33、不妄取,不妄求,不妄想,不妄求。
34、君子以遏扬善,顺天休命。
35、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36、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37、即鹿比虞,唯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38、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39、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与人方便,随遇而安。
40、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易经名言 40句菁华
1、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2、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3、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4、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5、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6、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也。
7、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8、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
9、君子以作事谋始。
10、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11、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12、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13、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14、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1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6、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17、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18、不恒其德,或承其羞。
19、忍是成功之母,怒是失败之源。
20、善念是人们一切安乐的因缘。
21、知错改错。就是自己在救自己。
22、女人的嫉妒大多与容貌、衣着和财产有关:男人的嫉妒大多与才能有关、力量和职位有关。
23、你能舍弃一切,你就是一切的主人,你不能舍弃一切,那么你就是一切的奴隶。
24、帮助了别人还有求回报的念头,那就如同实景交易,毫无美德可言。
25、有些人屡屡上当受骗,不是他不知道那是陷阱,而是应为他忍受不了那占便宜的驱使和诱惑。
26、恶念不生,祸殃自然就会远离。
27、吹捧也能*,而且还能让死者至死不觉。
28、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29、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
30、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31、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3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33、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34、夫唯不争,故无尤。
35、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6、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38、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39、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40、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易经名句名言 40句菁华
1、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2、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3、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4、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也。
5、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6、《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7、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8、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9、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10、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11、夫妻反目,不能正室。
12、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13、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14、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15、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16、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
17、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18、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19、能经众正,可以王矣。
20、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刑,高下之相盈,音声之相和,先后之相随,恒也。
21、物壮则老。
22、固至誉无誉。
23、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
24、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
25、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26、夫唯不争,故无尤。
27、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28、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29、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3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31、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而之。
32、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33、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34、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35、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36、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37、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38、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39、治大国,若烹小鲜。
40、民不畏威,则大威至。
——易经名言名句大全 40句菁华
1、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当世家,必多殃。
2、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3、君子于信,义不食也。
4、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5、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6、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7、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8、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9、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10、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11、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12、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13、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14、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而无咎矣。
15、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16、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
17、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
18、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19、二人同心,泰山移。同舟之言,其臭如兰。
20、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21、物无妄然,必有其理。
22、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
23、谦谦君子,用涉云峰。
24、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25、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26、天地闭,贤人隐。
27、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28、无*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
29、饮酒濡首,亦不知节矣。
30、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
31、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32、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
33、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34、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
35、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36、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37、闲有家,悔亡。
38、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39、蒙以正养,圣功也。
40、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
——《周易》的哲理句子 40句菁华
1、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乾·九三》
2、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乾·文言》
3、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乾·文言》
4、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乾·文言》
5、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乾·文言》
6、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坤·文言》
7、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坤·文言》
8、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履·象》
9、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否·象》
10、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谦·初六象》
11、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恒·彖》
12、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恒·九三》
13、君子以非礼弗履。《大壮·象》
14、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家人·彖》
15、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彖》
16、君子以慎德,积小以高大。《升·象》
17、险以说,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困·彖》
18、君子以劳民劝相。《井·象》
19、君子豹变,小人革面。《革·上六》
20、君子以居贤德俗。《渐·象》
21、当位以节,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节·彖》
22、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节·象》
23、君子以慎辨物居方。《未济·象》
24、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系辞上》
25、安土敦乎仁,故能爱。《系辞上》
26、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系辞上》
27、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系辞上》
28、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系辞上》
29、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而应之,况其迩者乎。出其言不善,千里之外而违之,况其迩者乎。《系辞上》
30、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系辞上》
31、探赜索隐,钩深致远。《系辞上》
32、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其利,鼓之舞之以尽其神。《系辞上》
33、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系辞下》
34、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系辞下》
35、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系辞下》
36、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系辞下》
37、天地絪縕,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系辞下》
38、《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系辞下》
39、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说卦》
40、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序卦》
——周易的哲理句子 40句菁华
1、潜龙勿用。《乾·初九》
2、君子以劳民劝相。《井·象》
3、君子以反身修德。《蹇·象》
4、君子以立不易方。《恒·象》
5、君子以致命遂志。《困·象》
6、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坤·彖》
7、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节·象》
8、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既济·象》
9、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系辞下》
10、君子以慎德,积小以高大。《升·象》
11、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家人·象》
12、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遁·象》
13、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夬·象》
14、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谦·初六象》
15、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坤·文言》
16、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系辞上》
17、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乾·文言》
18、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系辞下》
19、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系辞下》
20、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系辞下》
21、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乾·文言》
22、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乾·九三》
2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系辞下》
24、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系辞上》
25、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泰·彖》
26、天地设位,圣人成能,人谋鬼谋,百姓与能。《系辞下》
27、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系辞上》
28、其行次且,位不当也。闻言不信,聪不明也。《夬·象》
29、知几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几乎?《系辞下》
30、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坤·文言》
31、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彖》
32、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履·象》
33、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系辞下》
34、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系辞上》
35、当位以节,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节·彖》
36、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坤·文言》
37、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系辞下》
38、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系辞下》
39、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系辞上》
40、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系辞上》
——周易的名言名句 40句菁华
1、冥豫在上,何可长也。
2、人之所助者,信也。
3、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4、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5、形而上者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6、不妄取,不妄求,不妄想,不妄求。
7、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8、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9、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
10、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11、天地絪縕,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12、君子伺机而作,不俟终日。
13、巩用黄牛,不可以有为也。
14、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15、君子好遁,小人否也。
16、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
17、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巽称而隐。
18、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19、君子见幾而作,不俟终日。
20、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
21、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22、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合义,贞固足以干事。
23、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24、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25、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26、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27、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28、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29、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30、探赜索隐,钩深致远。
31、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
32、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33、德言盛,礼言恭。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34、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35、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36、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37、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38、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
39、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40、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易经中的经典名句 40句菁华
1、蒙以养正,圣功也。《蒙·彖》
2、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谦·彖》
3、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大畜·象》
4、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升·象》
5、君子以恐惧修省。《震·象》
6、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彖》
7、君子以思不出其位。《艮·象》
8、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丰·彖》
9、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既济·象》
10、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非天下之致神,其孰能与於此。《系辞上》
11、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系辞上》
12、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 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系辞下》
1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以恶小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最大而不可解。《系辞下》
14、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15、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16、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
17、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18、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19、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20、物壮则老。
21、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22、固至誉无誉。
23、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24、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2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26、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27、祸莫大于轻敌。
28、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9、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
30、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31、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32、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33、知其雄,守其雌。
34、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35、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36、为无为,则无不治。
37、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38、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39、治大国,若烹小鲜。
40、大国者下流也,天下之交也。
——易经的智慧-读曾仕强《易经的奥秘》摘记 40句菁华
1、伏羲八卦告诉人类宇宙的状况,让人类知道怎样去适应和改善。
2、要用自然的法则来规范现代的科学,让它协助我们人类过幸福的生活。
3、阳代表人生理想,阴就是脚踏实地去实现理想。
4、时已到,要当机立断;时未到,守时待命才是合理的因应。
5、到底怎样变?提出三个原则:一是权不离经,二是权不损人,三是权不多用。
6、每一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起全部的责任。
7、动机比结果重要,过程也比结果重要。
8、孔子给自己画的卦:第一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十又五而志于学),第二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十而立),第三爻——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四十而不惑),第四爻——发愤忘食(五十而知天命),第五爻——乐以忘忧(六十而耳顺),第六爻——不知老之将至(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9、人生就是阶段性的调整。
10、乾卦六爻之“辞眼”:潜,见,惕,跃,飞,亢。坤卦六爻之“辞眼”:履霜,不习,含章,括囊,黄裳,龙战。乾卦和坤卦共有、《易经》中多次出现的四个字: “元,亨,利,贞”。《易经》还讲四个字:时(时机),位(场合),中(合适),应(反应)。《易经》六十四卦的卦爻有一个通例,叫做“初难知,上易知;二多誉,五多功;三多凶,四多惧”。
11、为什么我们的祖先,就一辈子读那几本书,什么都通了。我们现在读太多太多书,最后还是读不通,就是因为我们现在是读西方的东西,而没有去读我们*人自己的东西。
12、越有学问的人,越是不敢回答问题,就好像稻子一样,越成熟就越往下垂。
13、《易经》是经由宇宙万象,讲出人生的道理。
14、《易经》本来就是从自然里面萃取出来的一些道理。
15、有例行就有例外。
16、任何事情,你用得合理,它都有价值。
17、算命是说你算算看,我听听看,如果对我有利的,我就尽量去达成;如果对我无利的,那我尽量去避免。这才是《易经》告诉我们的趋吉避凶的道理。
18、每个人都要有方法来了解自己,因为了解别人很容易,了解自己很难。
19、《易经》里面是没有好坏的,好会变坏,坏会变好,意思就是好就是坏,坏就是好。因为好的里面有坏的因素,随时会发生的;坏的里面,它也有很多好的因素,它会随时翻过来,把所有坏的成分统统取代掉。
20、《易经》给我们的启示:不要只看眼前,要知道未来的变化。
21、西方人是专门讲能力的。*人不讲能力,不是不重视能力,而是讲一种比能力还深一层的东西,叫做本事。
22、当一个人配合人家,配合到大小事情你都知道,你知道的秘密太多,你就要小心。
23、任何事情做强做大,不如做长久。
24、人微言轻的时候,要多听,吸收一点经验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25、慎选立足点,是做任何事情开始的第一个原则。
26、任何道理都要与时俱进。
27、学生问老师问题,老师要看学生的程度在什么地方,只能给他听得懂的部分。
28、我们启蒙的问题出在只在知识的层面去启蒙,没在智慧层面去启蒙。
29、自己的欲望,做一个合理的规范;该要不该要,做一个深入的判断。
30、打官司输的固然是输,赢的最后也肯定是输。
31、讲良心,自己管好自己,是《易经》给我们最好的启示。
32、日本人的自然生态使他们非常团结,*人的自然生态会使我们应该团结时团结,不应该团结时,我们是不团结的。
33、撤退这两个字,我们是不讲的,我们都讲转一个方向继续前进。
34、我们现在只有专业训练,我们所谓的大学,其实是不够资格叫大学的。大学之所以叫大学,就是要教出一个全人来,而不是教出一个专业人格来。
35、比的真正的意思是什么?就是比来比去,看哪个值得我学习的,我就向他亲比。
36、人是要别人来认识你,要别人来肯定你,要别人来推举你,你才有价值。
37、在*,只有把人处好,才有办法把事情做好。
38、*人有很多事情是只能做不能说的。
39、*人只有打仗的时候,才会团结一致。因为(如果)*常大家都那么团结,那么有意见也不能讲,就无法沟通了。
40、在*,只有把人处好,才有办法把事情做好。
——《易经》名言名句 30句菁华
1、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2、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4、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5、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6、慢藏诲盗,治容诲淫。
7、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8、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迹,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9、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10、无*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
11、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
12、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1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4、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15、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16、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17、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18、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19、君子以俭德避难,不可荣以禄。
20、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21、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22、习惯形成性格,性格支配言行,言行决定命运。
23、男孩子长大了,就想离开家,女孩子长大了,就想建个家。
24、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论谈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的过失是最大的愚痴
25、痛苦和不幸在等待着那些失去了良心而不知道着急的人。
26、女人的嫉妒大多与容貌、衣着和财产有关:男人的嫉妒大多与才能有关、力量和职位有关。
27、自我折磨比任何外来的伤害都要痛苦,因为它一分一秒也不肯停歇。
28、帮助了别人还有求回报的念头,那就如同实景交易,毫无美德可言。
29、痛苦产生于执着,执着产长生于不*等,不*等产生于分别。所以,人只要还有是非好坏高下的分别心,痛苦就不会停止。
30、吹捧也能*,而且还能让死者至死不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