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传统文化的名言 30句菁华

首页 / 名言 / | 2022-12-03 00:00:00 传统文化,名言

1、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2、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3、发扬优良传统,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提升维护*和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水*。

4、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博览五千年,塑造当代贤。

6、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7、扬传统文化 做有道德的人

8、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0、莫以善小而不为 莫以恶小而为之

11、学古人文化,成今人圣德。

12、保护文化遗产,守望精神家园。

13、留住历史天地间,再现华夏五千年。

14、*的文化,世界的遗产。

15、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16、传华夏文化,通古今未来。

17、传统文化,让生活更美好。

18、复古代文化,展今朝风采。

19、扬智者之帆,行慧者之路。

20、传承国学精华,陶冶精神情操。

21、传播古典文化,成就华夏修养。

22、学古人的智慧,致今天的财富。

23、文化成就未来,遗产不容忘怀。

24、秉承祖先智慧,传播华夏文明。

25、传播传统文化,修身美家*天下。

26、千古文化留遗韵,一代文明展新风。

27、有历史才有现在,唯遗产才知兴衰。

28、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创造人类先进精神文明。

29、传承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30、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保护传统文化的名言 30句菁华扩展阅读


保护传统文化的名言 30句菁华(扩展1)

——传统文化名言 30句菁华

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3、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7、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8、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9、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10、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11、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3、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1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1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1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7、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破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

18、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19、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2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21、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吕氏春秋·用众》

2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3、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24、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2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6、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

2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9、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30、人必先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先自敬也,然后人敬诸。——扬雄《法言·君子》


保护传统文化的名言 30句菁华(扩展2)

——传统文化励志名言 30句菁华

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3、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4、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5、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7、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8、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9、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11、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1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13、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1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颧雀楼》

15、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16、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17、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18、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1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1、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22、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23、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2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2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26、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27、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2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9、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30、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保护传统文化的名言 30句菁华(扩展3)

——保护传统文化名言名句 30句菁华

1、德不孤,必有邻。

2、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传统文化,让生活更美好。

6、吸千秋文化,立万代基业。

7、复古代文化,展今朝风采。

8、文化遗产是民族发展的航标。

9、文化遗产,让*更有魅力。

10、东方文化之源,当代修身之所。

11、传承华夏文明,引领立志修身。

12、传承弘扬文化,成就美好人生。

13、传播东方智慧,点睛*商战。

14、保护历史文化,启迪现代文明。

15、保护文化遗产,彰显文明中华。

16、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

17、国学经典智慧,创造美好人生。

18、弘扬传统美德,继承传统文化。

19、播传统文化,不再迷茫畅天下。

20、纵有金山银山,难买文化遗产。

21、传圣贤道、授大成业、解精神惑。

22、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23、爱我中华,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

24、传统文化播神州,华夏文明永流传。

25、文化遗产是个宝,社会发展离不了。

26、保护昨天的遗产就是扞卫明天的文化。

27、千年文化博大精深,后人爱护薪火传承。

28、继承中华文明传统,挖掘优秀文化精髓。

29、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30、我们的古迹,我们的祖国,你不爱护,我不爱护,谁来爱护。


保护传统文化的名言 30句菁华(扩展4)

——云南省“彩云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题库 60句菁华

1、张三将他的qq签名改成了“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

2、以下哪位历史人物,由于提倡“性恶论“而经常被人们拿来与孟子的“性善论” 进行比较?()

3、下列成语,与佛教无关的是()

4、下列不属于蹴鞠另一个名称的是()

5、我国最早的一部现实主义诗歌总集是()

6、*古代四大书院中书院与地点不对应的是()

7、“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下列哪个人物说的?()

8、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观点的是魏晋名士()

9、旒,指的是古代帝王、诸侯礼帽前后悬垂的玉串。根据其身份的不同,数量也不同,诸侯一般是九旒,天子是()旒。

10、不少史学家都把哪一年视为*造纸术真正诞生的元年?()

11、清康熙年间,与尚可喜、耿精忠共同对抗朝廷,史称“三藩之乱”的是( B )。

12、云南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哪一次?( C )

13、相传仓颉造字时,惊天地、泣鬼神,天降谷子,称作“谷雨”,人们把这一天

14、严格意义上说,青铜不是纯铜,而是一种铜合金。()

15、古人在龟甲兽骨上刻画记事,产生了“甲骨文”,后来随着冶铜技术的进步,人民又将文字刻写在青铜器上,出现了“钟鼎文”,也称“铭文”。()

16、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最早解释汉字起源的著作。()

17、官学是指由封建朝廷或者地方官负直接举办或管辖的,由官方出资的学校教育系统,主要包括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大类。()

18、我们生活中习惯说的“陶瓷”,实际上是陶器和瓷器的合称。陶器与瓷器的区别主要在于使用材料和烧成温度不同。()

19、算盘是*传统计算工具,利用算盘能进行开*方的运算。()

20、以明清以来流行的样式为例,古典家具大体上可以分为五类,即卧具、坐具、 承具、庋具、杂具。()

21、官帽椅定型于明代,其形类似明代的官帽,故得名。官帽两侧有大帽翅,官帽椅搭脑两头、扶手两头的位置各伸出一个头,故也称作“四出头”。()

2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能使人达到“中庸”境界的条件的是()

23、《庄子》现仅存郭象注本保留下来的()。

24、梁启超在《保教非所以尊孔论》中指出:“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 其总因也??我*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 下列与“思想自由之明效”一致的是()

25、佛教的创始人是()

26、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不与项羽有关()

27、下列诗句描写有误的是()

28、“曳尾于涂”的典故与谁有关()

29、下列哪一属性为阳( )

30、黄道婆将从崖州引进的小纺车改造为“脚车”,使它能“一手三纱,以足运轮”。黄道婆对纺织工艺的革新()

31、《过零丁洋》的作者是()

32、“临川四梦”指的是()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部写有梦境的戏剧作品。

33、被后人称为“南戏之祖”的作品是()

34、龙门石窟位于下列哪个省()

35、*古代雕塑按照其服务功能不同可分为陵墓雕塑和()

36、雕塑艺术的鼎盛时期是()

37、佛教的雕塑起源于()

38、雕塑艺术是用各种可塑、可雕、可刻的材料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这表明()

39、中西方由于文化的差异,西方雕塑则注重再现、模仿、写实、追求美和真统一的思维模式,其人像雕塑注重形体的比例、结构、神态,*雕塑偏重于象征、表现、写意、追求美和善统一的思维模式,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并不刻意地去追求外在形象的精确与酷肖,而是重视情感感受与体验。上述现象表明,文化通过影响人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人的()

40、古人的饮食习惯与我们现在略有不同,一日两餐,第一顿称为朝食,也叫()

41、入世精神是*历代优秀士大夫身体力行的人生追求。下列诗句中不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42、( A )是彝族最隆重的节日。

43、阿诗玛的故乡是在( A )。

44、《庄子》分为外篇、内篇和和杂篇。外篇是庄子的思想精华所在。()

45、三国时期,以道家清净养生、无为治世为主的黄老学向宗教化发展,又与方仙道结合,行成了黄老道,行其术者被称为方士。()

46、八支正道又称为八正道、八圣道,是四圣谛理论中“集谛”的重要内容。()

47、古时候的弓箭有个别名,叫“鸟号”。()

48、*传统文人的基本素质教育之中有所谓的四门雅艺“琴、棋、书、画”,“画”居其首。()

49、古人种稻有①浸种②耕地③插秧④收割⑤除草⑥入仓⑦持穗等流程,请给出正确的顺序()

50、*古代传说中的蚕神是()

51、下列在洛阳建都的朝代,组合正确的是()

52、“六朝圣地,十代都会”指下列哪个城市()

53、伊洛瓦底江的东源恩梅开江,其上游叫( B ),发源于*,流经怒江西北部后进入缅甸。

54、漏壶是一种古代的计时工具,目前较常见的漏壶,往往只有受水壶而没有泄水壶。()

55、秦代将()三国北方边地的长城加以修缮、连缀、增筑,用以抵御游牧民族入侵。

56、云南著名历史学家( A )先生说:“云南之名,初仅一县,后为一郡,又后称一省也。”

57、都江堰由()三部分组成。

58、火药最初是用来制造()的,为节日增加热闹、欢乐的气氛。

59、后人在泥活字的基础上不断改进,用()和()替代胶泥,使活字印刷术在明清时盛行,

60、古代称筷子为“箸”。()


保护传统文化的名言 30句菁华(扩展5)

——*传统文化的唐诗经典 50句菁华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2、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左传·僖公十年》)

3、亡羊补牢,犹未迟也。(《战国策·楚策》)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5、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两》)

6、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7、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8、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10、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1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1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1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间训》)

14、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史记·太史公自序》)

1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16、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1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18、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9、常恐秋节至,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2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21、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2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

23、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2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2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

2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2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28、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29、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

3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3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

3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

33、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34、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秦观

3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36、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37、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

38、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

39、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40、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4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

4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陆游

4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44、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

45、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

46、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岑参

4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48、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

49、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

5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


保护传统文化的名言 30句菁华(扩展6)

——*传统文化名言警句分享 40句菁华

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2、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在灾难与危险面前,不要苟且偷生而失去做人的气节。

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4、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7、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8、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9、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中正》

1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12、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13、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只有仁者才知道怎么爱人,怎么恨人。

1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5、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16、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

1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8、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19、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纯洁的友谊不带任何功利色彩,就像水一样清澈透明。) ——《庄子·山木》

2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21、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2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2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24、视死如归。——《管子·小匡》

25、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2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8、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29、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

30、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31、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3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33、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34、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3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36、知而好问者圣,勇而好问者胜。——《文字·自然》

37、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3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叫错误了。

39、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40、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保护传统文化的名言 30句菁华(扩展7)

——传统文化歇后语 30句菁华

1、兔的尾巴——长不了

2、挨刀的鸭子——乱窜

3、芝麻开花——节节高

4、蛇吃黄鳝——比长短

5、鲤鱼跳龙门——高升

6、泥鳅上水——争先恐后

7、猴照镜子——得意忘形

8、矮子打狼——光喊不上

9、草鞋无样——边打边象

10、落水麻绳——先松后紧

11、墙上栽花——高种(中)

12、把娃娃当猴耍——愚弄人

13、挨打的乌龟——缩脖子啦

14、老中医把脉——慢慢地摸

15、蚂蚁搬泰山——下了狠心

16、阿斗式的人物——没能耐

17、雷公劈蚂蚁——以大欺小

18、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

19、八只脚的螃蟹——横行霸道

20、决了口的水渠——放任自流

21、岸上看人溺水——见死不救

22、老鼠进书房——-咬文嚼字

23、跋脚马上战场——有死无活

24、麻油苏豆腐——下了大本钱

25、撅着屁-股看天——有眼无珠

26、暑天里的温度计——直线上升

27、老子纳妾儿姘居——一窝不正经

28、拔了萝卜栽上葱——一茬比一茬辣

29、跋脚驴子追兔子——赶不上;撵不上

30、旧鞋踏狗屎——提不得;提不起来;别提了


保护传统文化的名言 30句菁华(扩展8)

——保护森林的名言警句 30句菁华

1、正月尾,好栽桂。

2、我为你美丽的心灵绽放。

3、岁岁绿化造林,有岭皆春。

4、年年义务植树,无山不翠。

5、森林无价宝,人类少不了。

6、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

7、众人爱绿护绿,地球常绿永恒。

8、加快林业发展,实现山川秀美。

9、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生态安全意识。

10、鼓励各种社会主体投资发展林业。

11、年年植树树成荫,代代造林林成森。

12、愿君莫伸折枝手,鲜花亦自有泪滴。

13、森林是万物之家,森林防火靠大家。

14、生儿生女靠教养,植树造林靠抚育。

15、生态家园保护好,森林防火少不了。

16、绿满校园怡人心,花开遍地笑常存。

17、草木绿,花儿笑,空气清新环境好。

18、让绿色拥抱大地,让火灾远离森林。

19、加强林业结构调整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20、大力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

21、构筑京津绿色屏障再造河北秀美山川。

22、种一棵树,种一枝花,世界会更美好。

23、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

24、巍巍兴安岭青山翠,漫漫防火路责任重。

25、沐浴阳光享受绿色,走进森林注意防火。

26、北国之春,无火才美;秋色迷人,有火皆愁。

27、坚持以生态系统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28、绿色家园,人人共创;保护树木,人人有责。

29、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30、小小蝼蚁可以蛀毁巍巍长堤,星星之火能够烧掉莽莽林海。


保护传统文化的名言 30句菁华(扩展9)

——关于传统文化的名言 30句菁华

1、见善则迁,见过则改。——《周易》

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3、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4、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8、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1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1、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12、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13、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14、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15、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7、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18、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19、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20、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21、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策林》

22、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23、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24、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管子·五辅》

25、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2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27、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黄鹤楼》

28、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2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0、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