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兔的尾巴——长不了
2、挨刀的鸭子——乱窜
3、芝麻开花——节节高
4、蛇吃黄鳝——比长短
5、鲤鱼跳龙门——高升
6、泥鳅上水——争先恐后
7、猴照镜子——得意忘形
8、矮子打狼——光喊不上
9、草鞋无样——边打边象
10、落水麻绳——先松后紧
11、墙上栽花——高种(中)
12、把娃娃当猴耍——愚弄人
13、挨打的乌龟——缩脖子啦
14、老中医把脉——慢慢地摸
15、蚂蚁搬泰山——下了狠心
16、阿斗式的人物——没能耐
17、雷公劈蚂蚁——以大欺小
18、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
19、八只脚的螃蟹——横行霸道
20、决了口的水渠——放任自流
21、岸上看人溺水——见死不救
22、老鼠进书房——-咬文嚼字
23、跋脚马上战场——有死无活
24、麻油苏豆腐——下了大本钱
25、撅着屁-股看天——有眼无珠
26、暑天里的温度计——直线上升
27、老子纳妾儿姘居——一窝不正经
28、拔了萝卜栽上葱——一茬比一茬辣
29、跋脚驴子追兔子——赶不上;撵不上
30、旧鞋踏狗屎——提不得;提不起来;别提了
——民间传统的歇后语 40句菁华
1、老太婆吃腊肉——扯皮
2、疯姑娘讲笑话——嘻嘻哈哈
3、矮子坐高登——上下两难
4、狗尾巴上的露水——一甩就脱
5、狗熊见了刺谓——奈何不得;无可奈何
6、狗熊爬树——上劲;天下奇闻;无奇不有
7、狗咬秤砣——好硬的嘴;嘴硬
8、狗咬锻磨的——找着挨锤;找锤
9、狗咬赶猪的——挨鞭子的货
10、狗咬吉普车——少见多怪
11、蓝天上的气球——轻飘飘的
12、烂膏药贴在好肉上——没病找病
13、老鼠吃猫——怪事
14、老鼠进洞——拐弯抹角
15、雷婆找龙王谈心——天涯海角觅知音
16、理发师教徒弟——从头来;从头学起
17、笼里的斑鸠——不知春秋
18、聋子放炮——充耳不闻;听而不闻
19、卢沟桥上石狮子——数不清
20、鲁智深出家——无牵无挂
21、落雨天担禾草——担子越来越重
22、麻秆手仗——靠不住;不可靠
23、麻茎当秤杆——没个准儿
24、马槽边上的苍蝇——混饭吃
25、马蜂蜇蝎子——以毒攻毒
26、马尾绷琵琶——不值一谈(弹)
27、马戏团的小丑——走过场
28、蚂蝗见血——叮(盯)住不放(比喻集中视力看。)
29、蚂虾尥蹶子(liaojuezi)——小踢蹬
30、蚂蚁搬家——拖拖拉拉;大家动口;倾巢出动(洞)
31、蚂蚁进牢房——自有出路
32、朝着窗外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33、灯盏油干——火烧芯(心)
34、滚油锅里撒了一把盐——炸开了
35、好泥巴打好灶———好心讨不到好报
36、猴子捞月亮——白忙一场
37、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38、开封府的包公——铁面无私
39、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40、孔夫子的砚台——心太黑
——传统歇后语 30句菁华
1、暗室里穿针——难过
2、猪鼻上插葱——装象
3、卒子过河——有进无退
4、吃了秤砣——铁了心肠
5、矮子放屁——低声下气
6、矮子放风筝——节节高
7、蚂蚁啃骨头——慢慢来
8、鏊子上烙冰——化汤了
9、马尾巴搓绳——不合股
10、火烧旗杆——长炭(叹)
11、牛角上抹油——又尖又滑
12、老子坐班房——受人牵连
13、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14、大姑娘送郎——老走在前面
15、开水泼蛤蟆——看你怎么跳
16、窗户边吹喇叭——名声在外
17、老太太住高搂——上下两难
18、下雨泼街刮风扫地——假积极
19、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20、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21、巴掌上摊煎饼——巧手;好手
22、擂台上见高低——全凭真本事
23、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24、酒壶当夜壶用——派错了用场
25、隔着门缝看人——把人看扁了
26、冷水浇进了热油锅——炸了锅了
27、老鹰抓小鸡——一个忧愁一个喜
28、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29、老太太纳鞋底——千针(真)万针(真)
30、嚼烂舌头当肉吃——自吃自;自欺欺人;自己哄自己
——传统文化名言 30句菁华
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3、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7、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8、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9、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10、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11、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3、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1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1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1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7、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破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
18、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19、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2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21、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吕氏春秋·用众》
2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3、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24、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2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6、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
2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9、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30、人必先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先自敬也,然后人敬诸。——扬雄《法言·君子》
——传统文化的标语 30句菁华
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3、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4、习四书五经,修德蕴之人。
5、传东方智慧,品华夏文化。
6、传古今文化,播东方神韵。
7、博览五千年,塑造当代贤。
8、培养*魂,树立*心。
9、弘扬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
10、承千年精粹,为往圣继绝学。
11、从我做起,做一个文明的游客。
12、传承弘扬文化,成就美好人生。
13、传播东方智慧,共享华夏文明。
14、传播东方智慧,辉映卓越人生。
15、保护文化遗产,守望精神家园。
16、弘扬传统文化,共建幸福中华。
17、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18、温习东方文化,修身齐家*天下。
19、传统文化播神州,华夏文明永流传。
20、继承中华文明传统,挖掘优秀文化精髓。
21、传承文明,弘扬文化,立足本国,面向世界。
22、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23、发扬优良传统,把握正确方向,坚持改革创新。
24、弘扬优良传统,感悟优秀文化,创建魅力家园。
2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26、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27、传承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28、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29、穿越时空的魔法武器——文化遗产。
30、发扬优良传统,坚持开拓创新,不断提升维护*和社会稳定的能力和水*。
——公鸡歇后语 30句菁华
1、炸蠕斗公鸡——玩命
2、报时的公鸡——不用催
3、大公鸡吃米——不计其数
4、守着公鸡下蛋——白搭工
5、斗架的公鸡——劲头十足
6、公鸡不屙尿——各有各的窍
7、公鸡吃蜈蚣——一物降一物
8、叫铁公鸡下蛋——异想天开
9、吹鼓手抱公鸡——嘀嘀咕咕
10、斗胜了的公鸡——尾巴翘起
11、瓷公鸡铁仙鹤——一毛不拔
12、公鸡长牙咬狐狸——成精作怪
13、瓷公鸡,玻璃猫——一毛不拔
14、公鸡吃蝼蛄——一个一个地收拾
15、刚打鸣的小公鸡——光知乱喊叫
16、床底放公鸡——得啼醒;得提醒
17、斗鸡场上的公鸡——脸红脖子粗
18、花公鸡上舞台——光显自己漂亮
19、公鸡打鸣,草鸡下蛋——各司一门
20、大公鸡钻障子——撸冠了;撸官了
21、大花公鸡上舞台——谁跟你比漂亮
22、玻璃公鸡——一毛不拔;一毛不拨
23、大白公鸡下花花蛋——离奇;太离奇
24、斗赢的公鸡——神气十足;自鸣得意
25、大公鸡嗓子疼——提不成了;啼不成了
26、大公鸡对着麦克风叫——鸣声高;名声高
27、抽疯的公鸡——老走歪歪道;老走歪歪路
28、斗败的公鸡——垂头丧气;有气无力;少气无力
29、玻璃耗子玻璃猫,青铜羊羔铁公鸡——一毛不拔
30、公鸡戴帽子——冠上加冠;官上加官;加官;加冠
——关于弘扬传统文化名人名言 30句菁华
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4、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5、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6、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8、率义之为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9、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10、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11、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12、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13、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4、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15、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16、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17、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形势解》
18、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19、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20、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21、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22、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2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4、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2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2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7、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28、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29、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