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扫地如清心。
2、丑病不瞒医生。
3、上床萝卜下床姜。
4、名医难治心头病。
5、百病皆由痰作祟。
6、鱼生火,肉生痰。
7、胃喜清凉,脾喜温。
8、三分吃药,七分调理。
9、宁舍其穴,不舍其经。
10、寒淫于内,治宜甘热。
11、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12、萝卜上市,郎中下市。
13、蜂蜜低糖,有益健康。
14、不服庸医药,胜请中流医。
15、人有四百病,医有八百方。
16、出汗不减病,医生也着急。
17、吃药不忌嘴,跑断大夫腿。
18、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
19、若要双目明,粥中加旱芹。
20、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
21、铁脚威灵仙,骨见软如棉。
22、饭饱不洗澡,酒后不剃脑。
23、不懂何经何络,开口动手便错。
24、宁吃鲜桃一口,不要烂杏一篓。
25、牙齿不剔不空,耳朵不掏不聋。
26、卫生好,病人少,锅灶净,少生病。
27、寒之不寒无水也,热之不热无火也。
28、知母贝母款冬花,专治咳嗽一把抓。
29、管你伤风不伤风,三片生姜一根葱。
30、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萝卜保*安。
——中医膳食谚语 30句菁华
1、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2、排除结石,减少血脂。
3、新病好医,旧病难治。
4、更年期症,病情减轻。
5、洗头洗脚,胜似吃药。
6、热深厥深,热微厥微。
7、贪吃贪睡,添病减岁。
8、软化血管,血压降低。
9、遇事不恼,长生不老。
10、镇静安眠,痔瘘治愈。
11、防癌灭癌,便秘变稀。
12、一天一颗枣,终生不显老。
13、一顿要吃伤,十顿要喝汤。
14、三分医,七分养,十分防。
15、五碗肌肤清,六碗通神灵。
16、人愿长寿安,要减夜来餐。
17、吃对葱和蒜,病痛少一半。
18、多炼一身功,年老少生病。
19、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20、寡欲精神爽,思多血气伤。
21、拍打足三里,胜吃老母鸡。
22、朝食三片姜,犹如人参汤。
23、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24、百病从口入,病从虚处发。
25、快乐有度,失度则乐极生悲。
26、八脉丽于肝肾,冲脉丽于阳明。
27、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28、常伸懒腰乃古训,消疲养血又养心。
29、常洗衣,常洗澡,常晒被服疾病少。
30、竹从叶上枯,人从脚上老;天天跑步走,药铺不用找。
——中医养生节气谚语 30句菁华
1、感冒是百病之母。
2、有钱难买老来瘦。
3、小孩不蹦,必定有病。
4、笑口常开,青春常在。
5、肥人多痰,瘦人多火。
6、肥胖变瘦,病弱壮实。
7、肺热叶焦,发为痿躄。
8、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9、饥不暴食、渴不狂饮。
10、饮前洗手,饭后漱口。
11、三碗气孔散,四碗发轻汗。
12、入厨先洗手,上灶莫多言。
13、多炼一身功,年老少生病。
14、寡欲精神爽,思多血气伤。
15、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16、牙不剔不稀,耳不掏不聋。
17、百病从口入,病从虚处发。
18、蔬菜是个宝,赛过灵芝草。
19、饭前一碗汤,气死好药方。
20、白露切勿露,免得着凉又泻肚。
21、要想人长寿,多吃豆腐少吃肉。
22、头为诸阳之会,四肢为诸阳之本。
23、早饭要好,午饭要饱,晚饭要少。
24、常伸懒腰乃古训,消疲养血又养心。
25、常洗衣服常洗澡,常晒被褥疾病少。
26、日咽唾液三百口,保你活到九十九。
27、朝暮叩齿三百六,七老八十好牙口。
28、机器不擦要生锈,卫生不讲要短寿。
29、运动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
30、竹从叶上枯,人从脚上老;天天跑步走,药铺不用找。
——中医民间谚语 30句菁华
1、偏方对症治大病。
2、撑痢疾,饿伤寒。
3、老怕伤寒少怕痨。
4、饱剃头,饿洗澡。
5、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6、木扣金鸣,土中泻木。
7、通邪三法汗、吐、下。
8、阳虚恶寒,阴虚恶热。
9、四季吃生姜,百病一扫光。
10、夏季常吃姜,益寿保安康。
11、多诊则识脉,屡用则达药。
12、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13、清爽的空气,百病的良药。
14、跌倒地上爬,快用八厘麻。
15、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16、预防肠胃病,饮食要干净。
17、宁得一把五加,金玉再多不拿。
18、肠痈下不厌早,肠癖补不厌迟。
19、风为百病之长,头为诸阳之会。
20、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
21、冬吃萝卜夏吃姜,体强力壮病不生。
22、吃芹菜,降血压,萝卜消胀又化痰。
23、屋有七叶一枝花,毒蛇不敢进我家。
24、暴饮暴食易生病,定时定量保安宁。
25、杂食者、美食也,广食者、营养也。
26、桃养生,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
27、番茄补血美容颜,益智强身吃鸡蛋。
28、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安。
29、话传三遍假成真,药方子抄三遍吃死人。
30、培之以黄芪,燥之以白术,补气健脾何患不除。
——中医座右铭 30句菁华
1、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张机《金匮要略》
2、学者非读万卷书,未可轻言医。——魏荔彤《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卷五》
3、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4、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万病息。——《卫生宝鉴》
5、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
6、学到知羞,方知艺不精。——张景岳《类经论治类四失》
7、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8、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寿世保元》
9、不学无术,急于求售,医之过也。——喻昌《医门法律·明络脉之法》
10、人是小乾坤,得阳则生,失阳则死。——张介宾《类经附翼·大宝论》
11、乳贵有时,食贵有节。——吴谦等《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
12、师古人之意,而不泥古人之方,乃为善学古人。——费伯雄《医醇剩义·同病各发》
13、望闻问切宜详,补泻寒温宜辨。——李中梓《医宗必读·行方智圆心小胆大论》
14、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素问·五藏别论》
15、方不在多,心契则灵;症不在难,意会则明。——陈实功《外科正宗·痈疽治法论第二》
16、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篇》
17、不知为不知,亦良医也。——程国彭《医学心悟·医中百误歌》
18、看方犹看律,意在精详;用药如用兵,机毋轻发。——李东垣《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卷三》
19、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0、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
21、人借气以充其身,故*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老老恒言》
22、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吕氏春秋·尽数》
23、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丹溪心法》
24、医以济世,术贵乎精。——吴尚先《理渝外治方要略言》
25、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素问·上古天真论》
26、夫医必自爱自重,而后可临大病而是托。——怀抱奇《医彻·品行》
27、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王世纪·击壤歌》
28、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李昉等《太*御览·卷七百二十》
29、小儿无冻饿之患,有饱暖之灾。——吴瑭《温病条辨·解儿难》
30、不知天、地、人,不可与言医。——汪绮石《理虚元鉴》柯怀祖序
——中医医院标语 30句菁华
1、发展中医,利国利民。
2、惟志惟勤,尚德尚药。
3、磐安五味,健康常备。
4、道地药材,磐安五味。
5、天上灵丹药,人间磐五味。
6、天赋中药材,御赐磐五味。
7、济世中药材,经典磐五味。
8、看病看中医,方便又实惠。
9、神农本草,标本兼治就是好。
10、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
11、弘扬中*粹,传承中医文化。
12、登陆神农本草,下载健康长寿。
13、中医古老不苍老,中药天然不枉然。
14、传承中医药精华,创新中医药发展。
15、海龙海马通四海,红花红藤映山红。
16、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17、银针刺开云千里,妙药驱散雾万重。
18、当品位员工,做品质中药,创品牌企业。
19、神农本草筑梦*,撒播大爱健康天下。
20、中医是科学不是玄学,中药治身病还治心病。
21、中医药需要社会支持,社会需要中医药服务。
22、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
23、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24、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
25、与时俱进发展中医事业,推陈出新推动跨越发展。
26、传承中医国粹,传播中医药文化,共享健康和谐。
27、天地之理,有开必有合;用药之机,有补必有泻。
28、看方犹看律,用药如用兵,机无轻发,学贵专精。
29、钻技术,乡村医生要吃香;识宝贝,草药遍地不是草。
30、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
——全国中医药大学排名 30句菁华
1、北京中医药大学
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3、辽宁中医药大学
4、湖北中医药大学
5、浙江中医药大学
6、河南中医学院
7、云南中医学院
8、贵阳中医学院
9、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个(覆盖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5个)
10、上海中医药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3个。
11、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2个。
12、辽宁中医药大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
13、湖南中医药大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1个。
14、辽宁中医药大学:博士点8个;
15、浙江中医药大学:博士点5个;
16、山东中医药大学;
17、长春中医药大学;
18、河南中医学院;
19、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
20、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
21、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2、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
2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
24、江西中医学院(南昌);
25、广西中医学院(南宁);
26、贵阳中医学院(贵阳)。
27、云南中医学院;
28、福建中医学院;
29、贵阳中医学院。
30、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