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赏析 40句菁华

首页 / 句子 / | 2022-12-03 00:00:00 赏析

1、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2、卿:古代君对臣或长辈对晚辈的爱称。

3、涂:同“途”。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掌事,掌管政事(异议:当涂:地名)。

4、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5、孤:古时候王侯的自称。

6、但:只,仅。

7、及:到了…的时候。

8、过:到;到达。

9、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10、何:为什么。

11、大:非常,十分。

12、吴下阿蒙: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对吕蒙亲昵的称呼;在吴下时的没有文学的阿蒙。

13、更:重新。

14、以:用

15、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16、劝人要讲究策略。

17、与《伤仲永》相比,突出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18、即是课文中所说的掌权谋事,粗看之下好想像有道理,其实不然。我们研究一下,如果袁术仅仅是因为自己的字和当涂高有着牵强的联系就称帝,显然过于草率,毕竟他也是一路诸侯,不至于这么蠢。肯定还有其他原因。当时袁术控制着当涂县,如果是因为此,就说得过去了。如果解释为掌权管事,显然袁术当时还没有那么高的权利。

19、劝学要有策略,要会巧妙劝说。文中孙权开篇以责任使命告诫吕蒙读书。“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又以自身相比,现身说法,“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劝学效果显著,使吕蒙不得不服。

20、人应自主学习,不应让别人督促。

21、诗歌的前两句写了诗人的那些动作?

22、这首诗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主张?

23、诗歌的写景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景有什么特点?

24、最后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25、全诗哪两句最能体现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

2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7、诗人创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传达出一种怎样的心情?

28、邪[yé]:通“耶”,语气词。

29、及:到了……的时候

30、见事:认清事物。

31、别:离开。

32、为:成为

33、阿蒙: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思。

34、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229年称帝。

35、今:当今。

36、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37、吕蒙始学

38、下列对课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孙权劝吕蒙读书的原因是吕蒙掌管要职,应该学习。

  B、 孙权以自己为例,现身说法,说服了吕蒙学习。

  C、 出自本文的成语“吴下阿蒙”,指那些妄自尊大的人。

  D、 本文的现实意义在于指出了学习对个人修养、对治国都有重要性。

  山中杂诗

39、别:离开。

  赏析:

  道理启示

  (1)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2)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3)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4)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5)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近的人也要学习,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6)劝人要讲究策略。

  (7)不要找借口不听从别人。

  (8)只要发奋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9)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10)一个人即使基础差,但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能学到知识,并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和办事能力。

  (11)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天性。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只要你愿意,你就会成活并成长。

  创作背景

  三国时期,孙权大将周瑜和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军队,不久周瑜病死了。鲁肃代替周瑜成为孙权的谋佐,然而刘备很快取得了益州,形成魏、蜀、吴三方鼎峙的局面。为了加强国力,孙权劝吕蒙多学习。“孙权劝学”的故事就发生了。

  写作特色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趣。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并且,他还很爱才。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赏析

  该文是根据先前的史书改写的。因先前的史书已有较详细的记载,而又无新的史料可以补充,所以文章是根据从略的原则对先前史书的有关记载进行改写的。文章篇幅小,仅119字,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原文的精华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

  该文以对话为主,其他内容均简说或不说。如对吕蒙的学习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则只字未提。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详略的安排极其精当。除对话外的其他语言也非常简省而意赅。情节发展上,孙权的刻意劝学终使吕蒙就学,他就学后的渊博学识又使鲁肃惊叹,吕蒙又紧承其叹发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语,上下文衔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

  该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孙权劝学,先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只要肯学习就会有长进,突出了学习重要性。

  读书使吕蒙的言谈大有智慧,所以鲁肃的语气重在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也仅说了一句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话中既有对鲁肃大惊小怪的不以为然,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羡之情。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鲁肃的与吕蒙的对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而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吕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吕蒙的谦虚好学,鲁肃的英雄惜英雄,三位一体,足显作者的文笔功架之深厚。

孙权劝学赏析4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

  注释1、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40、鲁肃赞学:"非复吴下阿蒙,拜蒙母,结友而别"

  赏析

  该文是根据先前的史书改写的。因先前的史书已有较详细的记载,而又无新的史料可以补充,所以文章是根据从略的原则对先前史书的有关记载进行改写的。文章篇幅小,仅119字,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原文的精华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

  该文以对话为主,其他内容均简说或不说。如对吕蒙的学习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则只字未提。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详略的安排极其精当。 除对话外的其他语言也非常简省而意赅。情节发展上,孙权的刻意劝学终使吕蒙就学,他就学后的渊博学识又使鲁肃惊叹,吕蒙又紧承其叹发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语,上下文衔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

  该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孙权劝学,先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只要肯学习就会有长进,突出了学习重要性。

  读书使吕蒙的言谈大有智慧,所以鲁肃的语气重在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也仅说了一句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话中既有对鲁肃大惊小怪的不以为然,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羡之情。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鲁肃的与吕蒙的对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而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吕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吕蒙的谦虚好学, 鲁肃的英雄惜英雄,三位一体,足显作者的文笔功架之深厚。

孙权劝学赏析5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翻译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注释

  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年称帝。谓……

  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今:当今。

  当涂:当道,当权。

  掌事:掌管政事。

  辞:推托。

  以:介词,用。

  务:事务。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岂:难道。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

  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邪: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但:只,仅。

  当:应当。

  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耳: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

  孰:谁,哪个;

  若:比得上。

  益:好处。

  乃:于是,就。

  始:开始。

  就学:指从事学习。就,单独翻译为 从事。

  及:到了……的时候。

  过:到。

  寻阳: 县名,在湖北黄梅西南。

  论议:讨论议事。

  大:非常,十分。

  惊:惊奇。

  者:用在时间词后面,不译。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非复:不再是。

  复:再,又。

  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

  三:几天,这里指“几”。士,读书人。

  即:就。

  更:重新。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擦眼。

  待:看待。

  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何:为什么。

  见事:认清事物。见,认清,识别。

  乎:啊。表感叹或反问语气。

  遂:于是,就。

  拜:拜见。

  别:离开。

  文言知识

  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语气词。表反问语气。

  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涂”通“途”,道路,仕途。亦作当权。

  词类活用


孙权劝学赏析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孙权劝学赏析 40句菁华(扩展1)

——劝学经典句子 40句菁华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陈寿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5、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清·朱舜水《答野节问》

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7、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8、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佚名

9、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10、我们读书越多,就越发现我们是无知的。——雪莱

11、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12、索取,只有在一个场合才能越多越好,那就是读书。——佚名

13、造烛求明,读书求理。——佚名

14、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 《增广贤文》

15、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波尔克

16、当一个人只有很有限的时间供自己支配时,他自然会花在最需要的地方。不管我怎么忙、怎么累、怎么不舒服,我总要抽出一些时间和我的儿子一块玩,一块读书。——甘地夫人

17、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凡过程,实际上是人们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

18、当一个伟大的思想作为一种福音降临这个世界时,它对于受陈规陋习羁绊的大众会成为一种冒犯,而在那些读书不少但学识不深的人看来,却是一桩蠢事。——歌德

19、不读书就没有真正的学问,没有也不可能有欣赏能力、文采和广博的学问。——赫尔芩

20、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列子

21、读书读得太多,反而会造成一些自以为是的无知之徒。——卢棱

22、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鲁迅

23、有蒋氏者;助词,表停顿,并提示下文要说的原因。

2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5、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6、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2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8、时间是没有声音的锉刀。

29、知识永远战胜愚昧。

30、时间是一笔贷款,即使在守信用的借贷者也还不起。

31、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

32、勿为寸阴短,既过难再获。

3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34、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的好,必须耕耘的好。

35、知识象烛光,能照亮一个人,也能照亮无数人。

36、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

37、人生有一道难题,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阴等于一寸生命。

38、时间是脑力劳动者的资本。

39、不是虚心岂得贤。

4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孙权劝学赏析 40句菁华(扩展2)

——励志劝学的古诗 40句菁华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

3、读书之乐乐无穷,春夏秋冬乐其中。风雨霜雪频相戏,合窗展卷自从容。——翁森《四时读书乐》

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5、香杀柑花麝不如,晚窗重理读残书。——郑会《斋中独坐》

6、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韩愈《符读书城南》

7、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戏为六绝句》

8、穷巷悄然车马绝,案头*读书萤。——杜甫《题郑十八著作虔》

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10、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11、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于谦《观书》

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13、爱客渐能陪痛饮,读书无思懒开编。——苏辙《寒食前一日寄子瞻》

14、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刘过《书院》

1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 轼《晁错论》

16、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诸葛亮《出师表》

17、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屈 原《离骚》

18、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曹 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19、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罗大经《鹤林玉露》

2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21、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2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24、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 轼《晁错论》

25、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 原《离骚》

26、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曹 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27、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28、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鲍 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2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3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31、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神童诗》

32、书中有女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劝学诗》

33、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咏史·其一》

3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36、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年书。——王安石《赠外孙》

37、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38、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

3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40、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刘过《书院》

  励志劝学的古诗 2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 屈 原《卜居》


孙权劝学赏析 40句菁华(扩展3)

——劝学诗句 40句菁华

1、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贾岛《剑客》

2、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柏学士茅屋》

3、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4、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陆九渊《读书》

5、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杂诗》

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

7、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8、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9、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

1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古今贤文》

1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12、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明杨继盛《言志诗》

13、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

14、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劝学》

15、香杀柑花麝不如,晚窗重理读残书。——郑会《斋中独坐》

16、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辛弃疾《满江红·山居即事》

17、穷巷悄然车马绝,案头*读书萤。——杜甫《题郑十八著作虔》

18、冬读书,年去忙,翻古典,细思量。挂角负薪称李密,囊萤映雪有孙康。围炉向火好勤读,踏雪寻梅莫乱逛。丈夫欲遂*生志,一截寒窗一举汤。——熊伯伊《四季读书歌·冬》

19、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袁牧《随园诗话补遗》

20、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21、愿尔一祝后,读书日日忙。——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2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勤奋篇》

23、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韩愈《符读书城南》

24、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汪洙《神童诗》

25、爱客渐能陪痛饮,读书无思懒开编。——苏辙《寒食前一日寄子瞻》

26、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27、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28、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自有颜如玉。——赵恒《劝学诗》

29、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

30、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31、玉在山而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32、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33、怠慢忘身,祸灾乃作。——《荀子·劝学》

34、苦哉甚苦哉,波里觅乾灰。劝君收取手,正与摩时徕。——令参《劝学偈》

35、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36、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37、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荀子《劝学》

38、斗大黄金印,天高白玉堂。不因书万卷,那得近君王。——朱翊钧《劝学诗》

39、万丈竿头未得休,堂堂有路少人游。禅师欲达南泉去,满目青山万万秋。——景岑《劝学偈》

40、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钱泳《明日歌》


孙权劝学赏析 40句菁华(扩展4)

——劝学的格言 50句菁华

1、生命中的时光,没有一分一秒是可工我们丧失的。

2、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

3、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4、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

5、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6、读书千遍,其意自见。

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8、人之知识,若登梯然,进一级则所见愈广。

9、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10、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11、心者,栖神之舍;神者,知识之本;思者,神识之妙用也。

12、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13、欲得真学问,须下苦工夫。

14、去者如弊帷,来者如新衣。鲜华非久长,色落还弃遗。

1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1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17、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

18、莫倚儿童轻岁月,丈人曾共尔同年。——窦巩

19、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1、别说你最爱的'是谁人生还很长谁也无法预知明天

22、选择可能难,能坚持自我的选择更需要自持力。

23、做对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对重要。

24、明白的人懂得放弃,真情的人懂得牺牲,幸福的人懂得超脱。对不爱自己的人,最需要的是理解、放弃和祝福。过多的自作多情是在乞求对方的施舍。爱与被爱,都是让人幸福的事情。不要让这些变成痛苦。既然你们已经经历了,多年以后偶尔想起,希望都是美好的回忆。聪明的人知道自己要快乐。

25、自信,乐观,前行,三年时间,历练自己。三年之后的自己将决定三年后的人生。抓住三年的时间,拼了!

26、可以哭,可以恨,但是不可以不坚强。你示弱时所得到的同情,除了让你更加怯懦之外,无法让境遇得到任何改变。心有坚毅,则事无所惧。

27、悲观些看成功,乐观些看失败。轻松些看自己,宽容些看别人。理智些看问题,纯真些看人生。

28、你可以选择这样的“三心二意”、信心、恒心、决心;创意、乐意。

29、你是个爱动脑、会提问的好孩子,掌声送给你。

30、在你不害怕的时间去斗牛,这不算什么;在你害怕时不去斗牛,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有在你害怕时还去斗牛才是真正了不起。

31、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32、努力从今天开始,成功从“零”开始。

33、环境永远不会十全十美,消极的人受环境控制,积极的人却控制环境。

34、好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

35、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

36、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37、泥落画梁空,梦想青春语。——吴文英《生查子·秋社》

38、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9、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袁枚《苔》

40、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41、献赋今未售,读书凡几秋。——岑参《送薛弁归河东》

42、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43、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刘昚虚《阙题》

44、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45、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46、田中读书慕尧舜,坐待四海升*年——高启《练圻老人农隐》

47、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清·曹雪芹·红楼梦

48、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史记·留侯世家

4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 列传

50、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南朝·鲍照《代白头吟》


孙权劝学赏析 40句菁华(扩展5)

——优秀教育名言赏析 40句菁华

1、“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

2、“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3、“栽树莫伤树的根,育人莫伤自尊心”。

4、“成功乃成功之母”。

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6、永远记住:尊重学生,并不能取代教育本身;但剥夺了学生的尊严,就谈不上任何教育!

7、多一条爱好,就多一条同学生走在一起的道路。

8、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导者本身在这方面以身作则才能收到成效。——马卡连柯

9、读书就是翻译,因为从来不会有两个人的体验是相同的。一个拙劣的读者就好比一个拙劣的译者:他会在应该意译的时候直译,而需要他直译时他却意译。在学习如何才能把书读好时学问固然极为宝贵,但却不如直觉重要。——何其芳(*诗人)

10、贫农特别吃没有文化的亏,特别需要受教育。——列宁

11、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书……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更深的了解。―――《鲁迅全集》

12、必须和实际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鲁迅

13、青年人的教育是国家的基石。——富兰克林

14、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马卡连柯

15、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培根

16、“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17、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爱因斯坦

18、无药可延卿相寿,有钱难买子孙贤。——(元)佚名

19、衣服要从新的时候爱惜,孩子要从小的时候教育。(*尔族)——谚语

20、教师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大机构中的一个活跃而积极的成员,是过去历史所有高尚而伟大的人物跟新一代人之间的中介人,是那些争取真理和幸福的人的神圣遗训的保存者,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乌申斯基

21、圣明的教师给予学生的不是现成的知识宝殿,而是鼓励他们去做砌砖的工作,教他们建筑。

22、当你埋怨学生太笨的时候,你也该自问:什么叫诲人不倦。

23、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和自己的心去教育我们的孩子。

24、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苏霍姆林斯基

2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6、好的集体中,学生自尊心是极易培养的。

27、今天的积蕴,是为了明天的放飞,还有什么比看着自己的学生飞得更高、更快、更远,更令教师欣慰的呢?

28、幼苗需要土壤的滋养,学生需要教师的爱护。

29、先生为人师,言行而身化之,使诚明者达,昏愚者励而顽傲者革。故其为法严而信,为道久而尊。——欧阳修

30、如果教师热爱自己的事业的话,那他就会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如果教师象父母那样爱学生的话,那他就会比那虽然读万卷书而不爱事业也不爱学生的教师好得多。如果教师能够把爱事业和爱学生结合起来的话,那他就是一个完善的教师了。——托尔斯泰

31、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既有苦,也有乐。

32、严师出高徒。

33、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34、教师之所以伟大,在于他(她)永远消耗自己,照亮别人。

35、在集体中,要尽可能多地要求每位同学,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每位同学,让每位同学对自己都有信心。

36、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学生们在成长!

37、教师总是希望学生将来超过自己。

38、蜡烛选择其物固能光芒四射。

39、好笋出好竹,好师出好徒。

40、热情的老师,你要保持纯朴,谨言慎行。——卢梭


孙权劝学赏析 40句菁华(扩展6)

——劝学原文及翻译 40句菁华

1、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2、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3、乃:于是,就。

4、与:和。

5、论议:谈论,商议。

6、复:再。

7、待:等待。

8、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9、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10、与《伤仲永》相比,突出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11、掌事:掌管政事。

12、邪(yé):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13、涉猎:粗略地阅读。

14、耳: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15、益:好处。

16、及:到了……的时候。

17、乎:啊。表感叹或反问语气。

18、乃:才。

19、自然:天然。

20、贤:才能。

21、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多次。省,省察。乎,介词,于。

22、吾尝终日而思矣:而,表修饰

23、博见:看见的范围广,见得广。

24、而见者远:意思是远处的人也能看见。而,表转折。

25、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6、结合荀子的《劝学》,谈谈你对学习的看法.

27、表修饰关系。《劝学》:“吾尝终日~思矣。”

28、绳 古义:墨线。例:木受绳则直

2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30、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31、绝

32、强

33、假:借助,利用。

34、舆:车。

35、绝:横渡。

36、生非异: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生,通“性”天赋,资质。

37、渊:深水。

38、跬:古代的半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39、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40、用心一也:(这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用,以,因为。


孙权劝学赏析 40句菁华(扩展7)

——劝学生勤勉努力的诗句 40句菁华

1、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3、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6、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9、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10、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11、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1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13、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14、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刘过《书院》

15、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16、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17、尹家在皋桥,喧阗井市区。何以掩市声,充楼古今书。左陈四五册,右倾三两壶。——文徵明《饮子畏小楼》

1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9、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宋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2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1、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23、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8、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29、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

30、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31、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于鹄

32、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藏克家

33、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

35、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36、读书勤乃有,不勤腹中虚。——韩愈

37、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辛弃疾

3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9、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黄庭坚

40、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谢逸


孙权劝学赏析 40句菁华(扩展8)

——名言警句及赏析 40句菁华

1、人生只是努力下一系列的决心。——富勒

2、人的灵魂表现在他的事业上。——易卜生

3、决心即力量,信心即成功。——托尔斯泰

4、创基冰泮之上,立足枳棘之林。——范晔

5、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谚语

6、唯有人的品格最经得起风雨。——惠特曼

7、希望消失时,恐惧就产生。——格拉西安

8、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门。——谚语

9、志之难也,不再胜人,在自胜。——荀况

10、有些人的思考只停留在表面。——伏尔泰

11、欲尽致君事业,先求养气工夫。——陆游

12、没有多次失败,难得一次成功。——谚语

13、理想是灵魂中最高贵的因素。——柏拉图

14、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

15、行动是通往知识的唯一道路。——萧伯纳

16、诚信是做人之根本,立业之基。——佚名

17、不论成功或失败,都系于自己。——朗费罗

18、人要独立生活,学习有用的技艺。——凯德

19、仇恨终将泯灭,友谊万古长青。——西塞罗

20、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韩愈

21、任何法律都无权阻挠真理的实践。——雪莱

22、伟大的思想能变成巨大的财富。——塞内加

23、劳动,致富的基础,幸福的前提。——刘勤

24、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25、在紧急时舍弃你的朋友不可信赖。——伊索

26、宁为有闻而死,不为无闻而生。——柳宗元

27、应该相信,自己是生活的战胜者。——雨果

28、意志的力量大于手的力量。——索福克勒斯

29、我从不想未来,它来得太快。——爱因斯坦

30、效率是做好工作的灵魂。——切斯特菲尔德

31、时间反复无常,鼓着翅膀飞逝。——贺拉斯

32、最后的结果确定工作的成败。——莎士比亚

33、最难得的勇气,是思想的勇气。——法朗士

34、有理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

35、有高尚思想的人永不会孤独的。——西德尼

36、没有失败经验的人,不可能成功。——佚名

37、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8、工作中最重要的进步效力。——约·艾迪生

39、耐心和持久胜过激烈和狂热。——拉·封丹

40、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王阳明


孙权劝学赏析 40句菁华(扩展9)

——好句赏析 40句菁华

1、你可以忘掉失败,但不能忘掉教训;你可以忘掉昨天,但不能忘记历史;你可以忘掉苦难,但不能忘却艰辛;你可以忘掉伤疤,但不能忘却耻辱。

2、生活需要游戏,但不能游戏人生;生活需要歌舞,但不需醉生梦死;生活需要艺术,但不能投机取巧;生活需要勇气,但不能鲁莽蛮干;生活需要重复,但不能重蹈覆辙。

3、生活中的满足很奇妙,有时海鲜不如面包甜美,有时坐轿车不如骑自行车舒服,有时买菜不如种菜快乐,有时酒宴不如独斟快活。

4、大自然赋予春天以粉红的希望,夏天一浅蓝的晴朗,冬日以雪白的高洁——惟有赋予秋日以金色的富丽堂皇、硕果累累。初春的梧桐叶是刚抽出的嫩芽儿,盛夏的梧桐叶是为路人遮阳的阔叶伞,严冬的梧桐叶是久久蕴藏根底的养分——惟有金秋的梧桐叶是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的金箔,洒落在人们的心中,让其描绘着各自心中的秋色。

5、在人之初,别拿人当幼欺;在人之暮,别拿人当弱辱;在人之前,别拿己当众扬;在人之后,别拿人当猴谤;在人之上,别拿人不当人;在人之下,别拿己不当人。

6、一个人只有保持快乐和满足,才能远离痛苦;一个人只有保持青春活力,才能激流勇进;一个人只有坚持学习,才能与时俱进;一个人只有坚持奋进,才能永远年轻。

7、只有启程,才会到达理想和目的地,只有拼搏,才会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会有收获。只有追求,才会品味堂堂正正的人生。

8、亲情是一把结实的伞,为你遮风挡雨;亲情是一件厚厚的棉衣,为你抵御严寒;亲情是一张柔软的床,你累了,让你忘记疲惫;亲情是一条干爽的毛巾,你哭了,为你拂去心中的泪水;亲情是一杯甜甜的冰红茶,你笑了,让你从嘴里甜到心里。

9、*庸者并非缺少努力,而是缺少目标;梦想者并非没有行动,而是动作太迟;贫困者并非没有拼搏,而是缺少专长;懒惰者不是没有步伐,而是脚步太浅。

10、只有使自己自卑的心灵自信起来,弯曲的身躯才能挺直;只有使自己懦弱的体魄健壮起来,束缚的脚步才能迈开;只有使自己狭隘的心胸开阔起来,短视的眼光才能放远;只有使自己愚昧的头脑聪明起来,愚昧的幻想才能抛弃!

11、夏日的晌午,像极苏茜黄的热情,诱惑着这如痴如醉的大地,还混和阵阵蝉声的伴奏。

12、一切皆可以变,唯有我们的理想不能变;一切都可以长,唯有我们的傲气不可以长;一切都可以老,唯有我们年轻的心不能老;一切都可以退,唯有我们前进的脚步不能退。

13、把工作当享受,你就会竭尽全力;把生活当乐趣,你就会满怀信心;把读书当成长,你就会勤奋努力;把奉献当快乐,你就会慷慨助人。

14、母爱是一本我终生无法读完的巨著;母爱是一片我永远也飞不出的天空。

15、你可以用投机的方式赚到财富,却无法从财富中获得满足;你可以用欺骗的方法获得女友,却无法从女友心中获得爱情;你可以用作弊的手段获取高分,却无法从书本中获得知识;你可以用金钱买到荣誉,却无法从百姓口中获得名声。

16、一次专心学习胜过百次囫囵吞枣;一次深思熟虑胜过百次轻率行动;一次真诚相助胜过百次怜悯同情;一次见义勇为胜过百次豪言壮语!

17、别在树下徘徊,别在雨中沉思,别在黑暗中落泪。向前看,不要回头,只要你勇于面对抬起头来,就会发现,分数的阴霾不过是短暂的雨季。向前看,还有一片明亮的天,不会使人感到彷徨。

18、生活可以没有鱼肉,但却不能没有创意;学习可以没有纸笔,但却不能没有思考;交友可以没有烟酒,但却不能没有真诚;赚钱可以没有利润,但却不能没有良心。

19、我爱“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那种舞动的劲,带动我青春向上的'心灵; 我思“小桥流水人家”那游子的乡愁,牵动我年少的思绪,拨动我心灵的思乡琴弦;, 我悟“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那寂静,那和祥,抚着我年轻狂妄的想法,赋予我冷静的思想.——(厦门市《岸流水奔放》)

20、只是不肯移,非不可移。  赏析:说明有些人之所以没有多大进步,只是主观上不愿意改造自己,并不是不能改造自己。

2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赏析:从前的思念,哪怕关山远。心中的人,也住在心尖上。想一想,便醉一旁。

22、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赏析:刺耳的话虽然难听,但却有用,就像药虽然苦,却能去除疾病。有一个说忠言的朋友比有一百个说漂亮话的有价值得多。

2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赏析: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2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赏析:不把半步、一步积累起来,就不能走到千里远的地方,不把细流汇聚起来,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2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赏析:人固然要死去,但死的价值却不同,有些人的死比泰山还要重,有些人的死比鸿毛还要轻。

26、丈夫立身须自省,知祸知福如形影。  赏析:一个人处在世上应当时常检查自己的弱点,应当知道祸与福就象形和影那样紧密相联。

27、心如欲壑,后土难填。  赏析:人一旦被欲望控制,欲望就像深谷,深不可测,多少东西都填不满,他会诱使你一步步走向深渊。

28、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赏析: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29、自家的肉不香,人家的菜有味。  赏析:这山望着那山高,别人的就是最好的,这种心态不能有。凡事莫攀比,你拥有的就是最好的,别人生活的不好之处你看不到。

30、罚慎其滥,惠戒其偏;发滥则无以为罚,惠偏则不如无惠。  赏析:处罚面不能过宽,奖励面不能过窄;处罚过于宽泛,还不如不罚;奖励面过窄,还不如没有奖励。

31、未有不能自足而能足人者也,未有不能自治而能治人者也。  赏析:不能满足自己的,怎能满足别人呢?不能管理自己的,怎能管理好别人呢?

32、学者既能严于攻己,又能恕以及物,为仁之道,其在是乎!  赏析:学者若能真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就体现出仁义了。

33、但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  赏析:如果每日都没有发现自己的错误,这就妨碍自己走上圣贤的道路上去。

34、亲戚不共财,共财断往来。  赏析:亲兄弟也要明算账,感情一旦牵扯上金钱,就会变乱。亲戚间有金钱往来不要紧,一定要把丑话说在前头,不要把感情牵扯进去,做到金钱是金钱,感情是感情。

3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赏析:雕刻如果半途而废,连腐朽了的木头也弄不断;雕刻如果坚持不懈,金属和石头也能刻得动。

3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赏析:忧愁患难的处境可以使人发奋而得以生存,安逸快乐的生活可以使人懈怠而导致灭亡。

37、明是非者检人,思忧患者检身。  赏析:公开搬弄是非的人常常盯着别人,深思熟虑忧患的人能约束自身。

38、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赏析: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只有一颗*常心,才能胜不骄败不馁。

39、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赏析: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则与此相反。

40、不做中人不做保,一生一世无烦恼。  赏析:给人做中间人做担保人要当心,不要碍于情面头脑一热就答应,要三思而行。现实生活中因为做担保把自己家庭折腾的乱七八糟的人不在少数。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