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语放下经典语录 40句菁华

首页 / 语录 / | 2022-12-03 00:00:00 经典语录

1、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2、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3、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4、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5、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6、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7、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8、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9、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10、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11、佛言: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佛言:此偈是迦叶佛说。

12、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13、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

14、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15、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16、幸福,就是想吃一个馒头时,就得到一个馒头并且安心地吃下去。若只能得到半个叫不足;更少叫匮乏;若得到两个叫富余;得到三个叫负担;得到更多叫累赘。幸福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恰到好处;幸福不是脸上的虚荣,而是内在的需要;幸福不在别人眼中,而在自己心中。

17、我们见到的世界只是自己内心的反映;在心情开朗时,见到的人都友善亲切;在心情烦躁时,碰上的人仿佛都面目可憎。

18、每一个人都是你的导师。慈悲的人教授慈悲之道;横蛮的人教授忍辱之道。

19、如果你为了人家的一句话就大发脾气,或者是飘飘若仙,你的心其实是在跟着别人的话走。把自己的快乐托付在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上面,是很愚蠢的一回事。

20、一切人,一切事物都是相连的。在施予的时候,你实在是利益自己;当伤害另一个生命时,你是在伤害你自己。宇宙万物皆为一体。在你伤害大地、河川及这上面的生灵时,你其实正在伤害你自己。

21、风雨并不能损大石之分毫;恶言及攻击并不能伤害一个“无我”的人。一个“无我”的人已经超越了嗔恨、愚痴、妒忌及执妄的层面。他是一个享有真正之快乐的人,因为世上的痛苦,不可能伤害一个“无我”的生命。

22、为什么没有人会对一块石头大吵大闹呢?因为石头的静默令挑衅生事者无从入手。在你可以像大石般沉默时,生事者迟早会失兴致而另去他方。

23、要为自己创造一个快乐的生命其实很简单,你只需要两种材料:一个简单的生活方式和一颗满足感恩的心。过一种简简单单的生活,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快乐的秘密不过如此而已。与其对不能得到的欲求耿耿于怀,倒不如对你已经拥有的满足感恩。

24、快乐与拥有多少物产并无关系。在你缺乏财富时。你日思夜念要得到它们。在你拥有财富时,你会日夜担心怕失去它们。你见过一个快乐的富翁吗?他们其实与穷人一般痛苦。要寻找快乐,你必须找对地方——自己的心。

25、人们总以为财富与名气等于快乐。如果你心里已充满了快乐,你根本不需要名利;如果你心里没有快乐,纵然坐拥全世界的财富与名利也都没有什么意思。如果你只懂得终日劳碌于争取更多的金钱及保护你已有的财富的话,它们对你其实就已没有什么真正的好处了。

26、一个人,不能了解生命,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27、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

28、拥有财富的人,不如拥有智慧的人。

29、常常原谅自己,不改进自己的人,往往得不到上苍的原谅。

30、人很奇怪,不了解自己,却又每天想去干涉别人,弄得痛苦不堪。

31、金钱化妆你的外表,佛法启悟你的内在。

32、诽谤他人就像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33、不能把握现在,就无法获得永恒。

34、人心不好,环保、治安自然不好。

35、律己要严,待人要宽。

36、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忘记别人的缺点吧!

37、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38、能忍之人,事事称心;善嗔之人,时时地狱。

39、与其说你赚钱,不如说你被钱所赚,因为钱赚走了你的青春、时间、体力和生命。

40、有志气的人发一次愿,终身坚持。没志气的人天天发愿,浮而不实。


佛语放下经典语录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佛语放下经典语录 40句菁华(扩展1)

——佛语经典语录 50句菁华

1、真正的强者,都是“无依无靠”。强者不是没有眼泪,而是有泪不敢流,有苦无处说。或许,在他的生命里,泪水往心里流。

2、难过的时候就吃东西,因为胃和心的距离很近,当你吃饱了的时候,暖暖的胃会挤占心脏的位置,这样心里就不会觉得那么冷清,那么空落落。

3、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4、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5、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6、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7、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凡。

8、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9、彻见性情,自达圣境

10、心境恬淡,绝虑忘忧

11、不要让眼前的事物蒙蔽心灵

12、生气时转移注意力

13、远离尘世,好心情比什么都重要

14、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

15、律己要严,待人要宽。

16、与其说你赚钱,不如说你被钱所赚,因为钱赚走了你的青春、时间、体力和生命。

17、若无‘是非’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18、透视一切变化的结果都是‘空’,就不会挂碍任何事物。

19、黄金无种子,惟生于勤俭之家。

20、好、坏,都会随时间消失,没有例外。上苍对时间的安排,绝对*等。

21、直心直行,直取无上菩提,可谓真大丈夫之所为。

22、.时时自觉,念念自知,事事心安,天天惬意。

23、.夫法本无法,一落言诠,即非实义。

24、菩提无所得,你今但发无所得心,决定不得一法,即菩提心。

25、不见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

26、.净律净心,心即是佛,除此心王,更无别佛,欲求成佛,莫染一物。

27、俗眼既认一切对待者为实事,分别计较遂致牢不可破,此因此有贪嗔也。

28、贪欲是火能焚身,瞋恨是恶能害身,痴是无明能引起五蕴炽盛而苦了身心。要终止苦而达至安详快乐,惟有消除“我”、“我所有”的意识。

29、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着计较,徒增烦恼。

30、佛是众生界了事汉,众生是佛界不了事汉。

31、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了时间。

32、这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更没有完美无缺的人,可人偏偏想要追求这些不可能的存在。天上的月亮刚刚盈圆了,立刻又开始亏缺;树上的果实成熟了无人摘,它立刻就会掉落泥地。坦然接受一切,悠然自在,一切皆是注定。

33、打开你的心胸,放开你的心量,就会变得越来越圆融,越来越豁达。

34、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静心体味生活的'悲与喜,笑看起起落落。

35、愚痴的人,想要别人了解他。智慧的人,努力的了解自己。

36、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37、清净心智,如世万金,般若法藏,并在身心。

38、坐石看云闲意思,朝阳补衲静工夫;有人问我西来意,尽把家私说向渠。

39、佛祖妙道径截,唯直指人心,务见性成佛尔,但此心源,本来虚静明妙。

40、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善。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百千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

41、佛说: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一样的人,这样貌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向想改变他,这样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42、佛说: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43、贪欲是火能焚身,瞋恨是恶能害身,痴是无明能引起五蕴炽盛而苦了身心。要终止苦而达至安详快乐,惟有消除我我所有的意识。

44、受得一分委屈,消得一分业障,开得一分智慧。任人取我头去,截我饭碗,更不能顾。

45、万物于镜中空相,终诸相无相。

46、珍惜所有的不期而遇,看淡所有的不辞而别。

47、“每叹学道之士,难增进胜益,多由偷心不歇,喜贪便宜。今日参禅,明日念佛,或持密咒,广及多门。不审正助,刻刻转换门庭,妄希成佛,毫无佛行,造诸魔业,共为魔眷。待至皓首无成,反为讪谤正法。古云,‘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xx。’今逢大士胜会,同心庆祝,各各须识自家观自在。大士从闻思修,入三摩地。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48、拘留孙佛偈 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49、寂静不生,放旷纵横,所作无滞,去住皆*。

50、烦恼像毒蛇)烦恼就像一条毒蛇睡在人的心中,一旦动了它,蛇就会咬人。修行一定要把心中的愚痴烦恼去除,才能安心修行。


佛语放下经典语录 40句菁华(扩展2)

——佛语励志经典语录 40句菁华

1、念佛无非念自心,自心是佛莫他寻。眼前林树并池沼,昼夜还能演法音。人人自己天真佛,昼夜六时常放光,别起眉毛观见得,何劳特地礼西方。

2、道贵无心,禅绝名理忘怀泯绝,乃可趣向回光内烛,脱体通透。

3、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4、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稳。

5、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6、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7、直了自心,无性无念,则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手执捉在足运奔。六根门头,无障无碍,六尘堆里,无染无杂。谓之无念行。

8、欲望越高,失望越大。不要怕失去,真正地放下了就什么都有了,一切如梦如幻,有什么可执着的。

9、要把修行放在第一位,没有什么事比修行更重要的事了,除非你不想解脱。

10、只有得到暇满的人身才能解脱,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千万不要虚度此生。

11、当你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高处。当把自己放在最高处时,实际上你是在最低处。

12、念佛、持咒,嘴上念,心里不念,有什么用呢?修行的圆满不在于表相的改变,不在于形式,主要是心的改变。

13、愚者为自己,因此烦恼、痛苦。智者为别人,因此幸福、快乐。

14、身心以自性为见。自性本来清净,湛然空寂,与空寂体中,能生此见,心无所染,妄心不生,我所心灭,自然清净,以清净故,能生此见。如明鉴中虽无像能见一切像,明鉴无心故。

15、虽即心即佛,唯证者方知。然有证有知,则慧日沉没于有地;若无照无悟,则昏云掩蔽于空门。

16、至道本乎一心,心法本乎无住。语录大全网

17、沈默是毁谤最好的答覆。

18、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19、一切诸法中,心相寂灭,毕竟不生,名为无相行。

20、活着,一定要有气度,这不仅仅是涵养,也是一种标识。在与人交往中,为人所看中的第一要素即是气度。修炼人生,展示自己活着的气度,让生命更有意义。

21、真正能够修持佛法的人身才是暇满人身,这是生生世世修来的,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错后以后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不要轻易的放弃。

22、受得一分委屈,消得一分业障,开得一分智慧。任人取我头去,截我饭碗,更不能顾。

23、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一个人在处世中,拿得起是一种勇气,放得下是一种肚量。

24、你的身体不属于你自己,是属于上师三宝的,属于众生的,是普渡众生的工具,是用来成办众生利益的,所以要珍惜。

25、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26、觉悟人生是无常、无我、苦、空,你就会将身心世界一切放下。

27、不为他人着想,永远得不到你想要的东西。

28、万物于镜中空相,终诸相无相。

29、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30、当一个人忽略你时,不要伤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谁都不可能一直陪你。最尴尬的莫过于高估自己在别人心里的位置,其实你明明知道,最卑贱不过感情,最凉不过人心。是你的,就是你的。有的东西就像手中沙,越是紧握,就会流失得越快。努力了,珍惜了,问心无愧。其他的,交给命运。

31、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善良的成熟。

32、有大快乐的人,必有大哀痛;有大成功的人,必有大孤独;这就是情感的节奏。

33、大气之人,能安安心心做好本分的角色,认认真真干好手头的事情,不为名利而争斗,不为钱财而纠结。大气之人能让自己的世界海阔天空,即便一时失意,终得大器晚成。该来的终究会来,该走的也一定会离开。凡事都存在前因后果,因缘成熟了,果报便产生了,无法阻挡。

34、看的淡一点,伤的就会少一点,时间过了,爱情淡了,也就散了。时间,让深的东西越来越深,让浅的东西越来越浅。

35、失望和生气是不一样的,生气只不过是想被人哄哄,而失望就是你说什么我都听不进去,开始理性思考这段感情存在的意义。

36、宁愿因做自己而招人厌恶,也不愿为了迎合他人而伪装自己,懂你的人会留下来,不懂你的人,你祈求不来。因为别人活得不快乐,不如为了自己活得更自由。

37、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38、这世上并不缺善良的人,缺的是经历挫折打击背叛之后仍然善良的人。

39、一切皆为虚幻。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40、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淡无味之中。


佛语放下经典语录 40句菁华(扩展3)

——佛语伤感经典语录 40句菁华

1、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2、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3、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4、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5、胜利生憎怨,败者住苦恼。胜败两俱舍,和静住安乐。无火如贪欲,无恶如嗔恨,无苦如五蕴,无乐胜寂静。

6、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可见有淫就有生死,断淫就断生死。

7、如牧人以杖,驱牛至牧场,如是老与死,驱逐众生命。若以刀杖害,无恶无害者,十事中一种,彼将迅速得。

8、想编织未来的美梦,现在正是时候。

9、我之为我完全是因为自己是什么,而不因为别人改变自己。一朵芳香的花朵不因为憎恶的人到来而改变芳香的本质而发臭。

10、真正的神通,是把烦恼弄通。

11、莫从卑劣法。莫住于放逸。莫随于邪见。莫增长世俗。奋起莫放逸。行正法善行。依正法行者,此世他世乐。

12、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13、我们一生所需如果只是为了达到维生所需,其实需要的并不多,就像一只鸟、一条虫,天地提供的其实足以满足它们的需求。

14、舍弃于忿怒,除灭于我慢,解脱一切缚,不执着名色,彼无一物者,苦不能相随。以不忿胜忿。以善胜不善。以施胜悭吝。以实胜虚妄。

15、修行者留意自己的心,不让思想任意奔流而无法自我控制。他用警觉之火烧去所有困住他的大小烦恼。由于这样,他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之道。

16、做工夫不一定在静中,能在动中不动,才是真实工夫。

17、“悟”,就是要在心中留点空间,好作回旋。

18、常常使别人过快乐日子的人,自己也必定很快乐。

1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就是真实。追随贤人智者的脚步,将走向善地;与愚者恶人同游,将步向错误的方向。这就是真实。

20、时间是刹那刹那的过,刹那刹那的催人老。

21、净心是远离痛苦最好的方式。我们若能守护六种感官,不让欲望去影响我们的心,心不造作行为,痛苦便无从升起。

22、一个人如果不被恶习所染,幸福近矣!

23、为而不有,善而不居。

24、时光长短,唯心所造。一切苦乐,随境所迁。

25、苦与苦之因,以及苦之灭,并八支圣道,能令苦寂灭。此皈依安稳,此皈依无上,如是皈依者,解脱一切苦。

26、我等实乐生,贪欲中无欲。于贪欲人中,我等无欲祝我等实乐生,我等无物障,我等乐为食,如光音天人。

27、如果有人毁谤我,毁谤我的教义或是毁谤我的弟子,千万别因此而沮丧或心情烦乱。因为这样的反应无济于事,只会造成更大的损害。

28、供养供应者,脱离于虚妄,超越诸忧患,佛及佛弟子。若供养如是,寂静无畏者,其所得功德,无能测量者。

29、什么是真实呢?就是要追随优秀的人,跟他们一起行动,做有益的智慧之游,就好像月亮追随着黄道的星辰循环游走。这就是真实。

30、佛是自性作,莫向身外求。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

31、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32、芙蓉白面,须知带肉骷髅;美貌红妆,不过蒙衣漏厕。

3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34、弥陀好念,勿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莫惹他家之铁棒。

35、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36、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不过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37、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38、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39、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

40、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佛语放下经典语录 40句菁华(扩展4)

——经典佛语的语录摘录 60句菁华

1、当你还没有爱上你自己之前,你无法真正的快乐、喜悦、幸福,你也无法把快乐、喜悦和幸福给予别人。还好,每一棵小草,都那么自信,我们才可以看到那一片草原。还好,每一朵花,都骄傲地绽放,我们才可以看到漫山遍野的花儿。

2、风水理论的宗旨是,勘察自然,顺应自然,有效地利用和改造自然,选择和创造出适合人的身心健康及其行为需求的最佳建筑环境,使之达到阴阳之和、天人之和、身心之和的至善境界。

3、尽我所能地去帮助别人,哪怕结果证明被骗也没有什么,就当自己本来就欠人家的,是一次人生债务的偿还。

4、勇于承担,才有改变的机会。

5、我每天早七起床后,晚L睡觉前,最不忘念诵的四句非常重要的佛法,就是顶果法王写的:"不要忘记上师,时刻至诚祈祷;不要忘记自心,时刻观照本性;不要忘记死亡,时刻观修无常;不要忘记众生,时刻回向祈愿。"

6、生活如水,人生似茶。会有人说你好,也会有人说你不好,但只要我们做人做事问心无愧,就不必执着于他人的评判。当有人对你施不敬的言语,请不要在意,更不要因此而起烦恼,因为这些言语改变不了事实,却可能搅乱你的心。心如果乱了,一切就都乱了。

7、害怕受到伤害,破财消灾,是不净布施。

8、善用世间财利益人群,获得轻安自在,才是真正属于自己。

9、假如每个人都能把我慢、我执、无明去除,人与人之间就不会产生是非!

10、禅是静虑,要在静中思虑好歹,择善而从。

11、左右逢源的人和谁看起来都很好,但是谁也不跟他真正好。低调的人,跟谁也疏疏落落的,但每个人心底里都盛着他。左右逢源的人,需要周旋于各种复杂,于是自己变得很复杂,人一复杂就疲惫。低调的人,只需静对自我的世界就好了,所以,活得简单,人一简单,就会很快乐。复杂永远拼不过简单。

12、快乐要有一颗知足的心,只有知足才能去享受生活,才能放松自己的思绪。知足并不与梦想相矛盾,知足只是对现状的满足,只是一个人活在当下的生活态度。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我们会发现自己拥有的东西还是很多的。人要活在当下,享受眼下的生活。放弃一些烦恼,放弃一些利益,减轻生命的包袱,便能轻装上阵,就会与快乐结缘。

13、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辛弃疾《摸鱼儿》

14、信仰是一种依靠,有了正确的依靠,人们才有正确的发展方向,内心也有安定的力量。

15、命如果待熟,常恐会零落,已生皆有苦,孰能致不死?

16、我常常说,如果任由自己发怒,不见得会对我们的敌人不好,但是会伤害到自己,这倒是很肯定的。我们会因此失去内在的和*,什么事情都做不好,消化不良,睡不着觉,客人来了也不想见,两道愤怒的眼光朝着那些竟敢挡在我们前面的人扫过去。如果家里有养宠物的,就再也没有心思去喂它。我们会让身边一起生活的人,日子难过得过不下去,甚至和最好的朋友愈来愈疏远。由于能够体谅的人愈来愈少,于是就愈来愈孤独。

17、*常心是道,并不是要你照漠不关心、得过且过的方式去生活,而是要过醒觉、有回应能力、不被物欲所障、不被成见所迷的生活。

18、其实人孤独时,渴望的只是一份陪伴;心脆弱时,需要的仅是一种懂得。真正的感情,其实都珍藏在每个人的心间。彼此因相知而自然靠近,因默契而无语传情。

19、只要有这份好心,你待人接物时,必定和颜悦色、善气迎人,别人一定能感受到你的好,并得到温暖;只要有这份好心,当别人需要关心体贴、需要帮助时,你自然而然地会加以抚慰并适时提供帮助,你的好心就变成了具体的行动。假设没有好心,迫于某种压力,不得不帮助别人,心里必定会盘算一番,犹豫再三,不会做得那么自然。

20、悟是不能完全用语言及文字表达和形容的,譬如你吃了一颗糖,感觉很甜美,这甜的滋味只有吃过的人才能知晓,没有吃过糖的人是不易体会的,"悟"是自证自觉的境界。

21、我在佛教的环境中出生成长,除累积佛教知识和形式上的修行外,内心的`贪嗔痴及习气并没有减少。遇到我的恩德上师后,他老人家对我针对性地引导,窍诀性地指点,在他的慈悲和加持下我被自然降伏。上师调伏了刚强的我,度化了难化的我,我坚定地相信:上师是佛,上师是法,上师是僧,上师是三宝的根本。

22、染净由心心恼故众生恼,心净故众生净。《杂阿含经》卷十,第252经

23、人得有智慧。事情本身没有好和坏,好坏是我们自己的分别执着。烦恼是执着来的,痛苦也是执着来的。你觉得不好,特别反感,想不通想不开的时候,那就是愚痴,因为不会换角度。心放*了,一切都会风*浪静;心放正了,一切都会一帆风顺;心放下了,永恒的安乐与幸福也就随之而来了。

24、佛教里一向是由智慧得正见,而不是由盲信而生信仰。

25、不论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参禅也好,总要认定一门,蓦直干去,永不退悔。今天不成功,今世不成功,来世一样干。沩山老人所谓:"生生若能不退,佛阶决定可期。"

26、佛曰:人身难得,如优昙花。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27、人生的最大遗憾莫过于错误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东西,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东西,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都有那个期望到达的目标,或许有这么一天我能够成为一名教师,或许有那么一天我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到达自己的目标!生活还在继续,不要忘记微笑地对待每一天,不要忘记珍惜余下的每一天!

28、其实,每个女人都有堕落的天性,比如我想过我的前世,是秦淮八艳之一,在秦淮河边,尽得风流。

29、母亲是为儿女辛苦一辈子的人,是默默付出从不问回报的人,是病了累了也不愿麻烦儿女的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世上最悲伤的莫过于此。劝诫天下所有儿女,从现在起,多陪陪父母,推掉那些可有可无的应酬。因为朋友失去可以再交,而父母只有唯一。

30、如果时间真的忘了我,我不会再有这样的感伤,因为我会在云水禅心中等你。

31、阳光不再灼热,枫叶染红了小道,这个轻易撕扯情绪的季节,感伤、回忆的路口随处可见。一边是残荷枯梗,池水寂寞,一边是芙蓉妖娆,红白并蒂,两个极为对立的画面相互融合,散发出一种不可诉说的禅意。萍聚萍散,在岁月的长河里,一切爱与痴都显得漫不经心,悄无声息。

32、一个女人,若懂得阴阳规律,便知道再强悍的女人在家里都要刻意地示弱。

33、所以慧寂似驴,义存如牛,而朝廷命官亦可像泥瓦工一样。心中有佛,无论身处何处,都可以保持内心的清净无为。人生亦如此,"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一时的成绩而傲慢无礼,不因一时的羁绊而萎靡不振,抛弃杂念,方能成就成功人生。

34、任何对客观环境的不满和怨天尤人都是无济于事的,只有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面对,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里,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35、什么是衡量成功的标准,是财富,是权势,还是享受一份粗茶淡饭的宁静日子?在佛家看来,安于贫困生活,以学习和掌握圣人之道为乐,不被现实与名利所扰,便能找到自己的生命意义,便能有所成就。

36、盖吾人妙性天然,本不属悟,又何可迷?如今说迷,只是不了自心本无一物,不达身心世界本空,被他障碍,故说为迷。

37、一念得放下,万般得自在。

38、所有好的修行方法都指向去掉执着,最后,连所有修行的方法都要舍掉,对教导你的师父也不可执着。若有一种方法能导致烦恼的止息,去掉执着,那它就是正确的方法…唯有停下来,观照自己的内心,才能发现佛陀所讲的`,毋需往身外去追求,你势必回过头来面对你自己真实的本性,在此你才能了解佛法。

39、为人属下者要如土,谦卑低下;为人主管者要如海,不拣粗细;与朋友相交要如林,含藏万象;与人群相处要如水,屈伸自如。

40、当我们处于顺境之时,如果顺境成为修行的障碍,我们不应心安理得地享乐,应以惭愧之心好好忏悔;当我们处于逆境之时,如果逆境成为修行的助缘,我们不应灰心丧气,应以坚强之心勇往直前。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凡是圆满福德资粮与增长智慧资粮的事情,我们都乐意接受。

41、少欲,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知足,才是人生最大的富裕;爱心,才是人生最好的良伴;智慧,才是人生最好的.明灯。幸福与快乐不存在于外境,而来源于内心的宝藏。如果你想获得真正的幸福与快乐,不要向外找求,应当从内心中发挥与挖掘。

42、想快乐生活,需先学做人;学做人,应先懂得如何爱人。

43、骄傲是一种不幸,自负是一种毁灭,俗话说:"谦虚的人马到成功,骄傲的人途穷日暮"。谦虚是一种资本,谦虚的人,因为看得透彻,所以不急躁;因为想得长远,所以不狂妄;因为站得高,所以不骄傲;因为立得正,所以不畏惧。谦虚之人,虚怀若谷,能纳百川于胸中;而骄傲自满,必难吸收有用之物。人生有涯而学海无涯,一个人不管知识多么渊博,也不过是沧海一粟。只有保持一颗谦虚的心,以一种谦卑的态度处世,才能够在念念之间一步一步接近禅的至高境界。

44、枝条在风中摇曳,百鸟在树丛歌唱,美丽晨光在大地上尽情 地将水彩泼洒。生命在这一刻变得丰盈,人生在这一刻变得明亮,灵 魂在这一刻得以安然,肉身在这一刻特别畅达。有一种清澈荡漾心 底,有一种欢愉袅然升起。朋友,迈开脚步吧,你的峰峦峡谷在等 候,展开翅膀吧,你的天空大海在期待。

45、前世,我是那汉水边迎风而立的女人,在苍苍蒹葭的摇曳间轻扬笔墨,依香而吟,静书着一份澄澈若水的禅心。

46、人的一生也是一段修行的旅程。遭遇挫折不幸的时候,不仅不应该情绪低落与丧失勇气,更应该静下心来调整情绪,昂起头来增加信心,并从容坦然地面对现实与挑战,借此来磨练自己,以取得更高的成就。

47、我们现在拥有了很多东西,但会导致两种不同结果。有欲望的人会变得更加贪婪,有福报的人会变得更加慷慨。

48、烦恼即是菩提。——证严法师

49、先悟妙心,行无修之修,证无证之证,不用向外驰求,只自回光便了。

50、经历了生活的炎凉冷暖,身边是路过的繁华世界,看到什么,遇见什么,欣赏什么,命运不会冷落谁,只有内心的患得患失,才是最大的温度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活一场对生命的尊重,活一场生活的坦白,对青山低头,对浮云让路。淡然、清醒一些,生活真的不是一种苦心经营,它更是一种恬淡的分享。

51、男孩结婚后对自己的妻子比结婚前更好。一次聚会,朋友笑他:怎么结婚了还那么腻。他讪讪的笑着说道:"结婚前,很多男生都想追她,有很多男生会对她好,我只有对她更好才能追到她;结婚后,对她好的男生越来越少,我只有对她更好,才能不让她失落。我所做的一切就是想让她幸福。"

52、不管别人怎么样,也不管外围有多少人在指责我们,确定了自己所做的菩提事业是正确的,就应当努力把自己做好。

5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也许很多我们想要的,都能够通过积极地寻求来获得,但过去的时间它不会重来。成办解脱成佛的资粮,它需要时间。因此,利用好我们的每一时每一刻,不管做什么,都不要让我们这颗心放逸。

54、一个人曾经遭受的挫折无助于其成长,而是让他在黑暗的迷宫中和苦难的泥潭里失去人生方向,深陷其中,自哀自怜,甚至怨天尤人,对社会充满误解和仇恨,对自己也丧失了信心,于是拒绝一切援助之手,放纵人生,自甘堕落,把生命的最后一缕光亮推出心门之外。

55、文人、诗人、艺术家也是一样,兴之所至,锲而不舍,久之,一如十月怀胎期满的产妇,想不生都不行。

56、不见有少法生,亦不见有少法灭。何以故?若无生则无灭,若无灭则无尽,若无尽则离垢,若离垢则无差别,若无差别则无处所,若无处所则寂静,若寂静则离欲,若离欲则无作,若无作则无愿,若无愿则无住,若无住则无去无来。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三无生法忍。

57、世间情有许多种,有亲子之情、夫妻之情、朋友之

58、人生路上,我们都在奔跑,我们总在赶超一些人,总在被一些人超越。人生的要义,一是欣赏沿途的风景,二是抵达遥远的终点;人生的秘诀,寻找一种最适合自己的速度,莫因疾进而不堪重荷,莫因迟缓而空耗生命;人生的快乐,走自己的路,看自己的景,超越他人不得意,他人超越不失志。如果生命可以无悔,如果生命没有遗憾,人生也不会如此伤感。人生,总是有得有失。昙花一现,或许是最美丽的时刻,

59、不是风动,不是旖动,仁者心动。

60、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


佛语放下经典语录 40句菁华(扩展5)

——具有佛理的佛语经典语录 50句菁华

1、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2、人人都觉得永远会很远其实它可能短暂得你都看不见。

3、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4、拥有一颗无私的爱心,便拥有了一切。

5、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6、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7、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我的修养不够。

8、这天已经成了残废,多少人在这天已经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这天已经家破人亡。

9、有其因,必有其果。

10、甩掉你的假面具,你就能享受到自然的喜悦。

11、失去了鸭子,你会急忙找回来,失去了良心,却不见有人着急。

12、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知道一定会后悔的地方。

13、向人低头,不曾矮小过。

14、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15、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16、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17、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18、但契本心,不用求法。

19、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20、在天地之间觅得一方安详,听风雨,听山语,听禅语。

21、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既除矣,境岂实有。

22、佛说: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淡无味之中。

23、佛说:你要感激告诉你缺点的人。

24、佛说:别人能够违背因果,别人能够害我们,打我们,毁谤我们。可是我们不能所以而憎恨别人,为什么?我们必须要保有一颗完整的本性和一颗清净的心。

25、自恐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怕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26、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

27、佛说:这个世间仅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28、佛言:夫为道者,如牛负重,行深泥中,疲极不敢左右顾视。出离淤泥,乃可苏息。沙门当观情欲,甚于淤泥。直心念道,可免苦矣。

29、苦海无涯,回头是岸。

30、无量善事,菩提道业,因一事增,谓不放逸。

31、佛说:看别人不顺眼是自我修养不够。

32、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33、佛说:如果一个人没有苦难的感受,就不容易对他人给予同情。你要学救苦救难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难。

34、佛说: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35、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36、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37、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38、爱别离,怨憎会,撒手西归,全无是类。可是是满眼空花,一片虚幻。

39、芙蓉白面,须知带肉骷髅;美貌红妆,可是蒙衣漏厕。

40、佛说: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41、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学佛。

42、佛言: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43、佛说: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样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我的看法。

44、个个恋色贪财,尽是失人身之捷径;日日耽酒食肉,无非种地狱之深根。

45、忍苦捍劳,繁兴大用,虽粗浅中皆为至实,惟贵心不易移,一往直前履践将去,生死亦不奈我何。

46、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

47、一念心清静,莲花处处开。

48、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处问长安。

49、佛说: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一样的人,这样貌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向想改变他,那样貌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承认自我的伟大,就是认同自我的愚疑。

50、佛说: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佛语放下经典语录 40句菁华(扩展6)

——100条佛语经典语录 30句菁华

1、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2、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3、众生由其不达一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4、三界之中,以心为主。真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究竟沉沦。

5、放下一切,菩提心就现前;放下一切,才能见到事实真相。

6、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7、学道须是铁汉,着手心头便判,直取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

8、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9、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10、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11、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12、菩提无是处,佛不得,众生亦不失菩提,但一切众生,即菩提相。

13、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14、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15、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16、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17、见思烦恼是执著;尘沙烦恼是分别;根本无明是妄想。

18、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19、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20、人生就象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

21、收敛自己的'脾气,经常要保持沉默,因为冲动会做下让自己无法挽回的事情。

22、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23、看破红尘天地宽。名不贪婪,利不贪婪。真诚清净悟真禅,*等慈悲,普度人间。

24、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25、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不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

26、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27、知昼则知夜,知始则知终,如若先悟未生以前面目,便知末后安身立命之处。

28、明明白白无生死,去去来来不断常;是是非非如昨梦,真真实实快承当。

29、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30、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