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成语故事读后感3篇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华成语故事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暑假期间,我读了很多书,其中一本叫《中华成语故事》,这本书内容丰富,时而让我兴奋,时而让我嚎啕大哭,时而让我又惊又喜,时而让我……
这本书有很多成语,成语里面的故事人物描述的活灵活现、故事情节栩栩如生。让一个个生动的成语故事映入我的脑海里,有的人简直是个饕餮,比如秦桧,是南宋闻名奸臣,内外勾结,陷害忠臣岳飞,加速了南宋的灭亡,他去世后,世人把秦桧夫妇像铸成跪像,赤身长跪于岳飞坟前,遭到了世人唾骂;有的人却心地和善,比如陶侃,东晋人,他*定了苏峻之乱,为稳定东晋*,立下了赫赫战功,他去世后,供奉于武成王庙内,受世代人祭拜,其曾孙为闻名田园诗人陶渊明;有的人却足智多谋,比如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独创家等,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有的人强词夺理,比如郭默……
这本书让我知道了不少成语的来历,比如拔帜易帜,讲的是刘邦的手下,张耳带着士兵攻击赵国是怎样成功的故事,意思是拔掉其他人的旗帜,换上自己的旗帜,多比方取而代之;黔驴技穷,这个故事描写的.很生动,驴看着很生猛,其实没有什么本领,被虎活活咬死,也揭露了一个真理,貌似强大的东西,不足畏惧,只要敢于斗争,擅长斗争,就肯定能战胜它。现在多用于一个人用完了全部的力气,再没有更好的方法了。还有许多许多成语:八面受敌、狐假虎威、邯郸学步、四大皆空等等。
写作文时,一个个活泼可爱的成语从我脑子里跳出来,仿佛在说这时个时候用我最合适。
假如大家对《中华成语故事》这本书感爱好,剧烈举荐大家看看!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这话真是太妙了。在中华文化浩渺的烟波里,成语故事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她是一扇清新的窗,激励着每一个寻梦者。
在我7岁生日的那一天,妈妈送给我一本《中华成语故事》。
我很喜欢这本书,一有空就拿出来读。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闻鸡起舞”这个故事。故事讲述的是西晋时,有个勤奋的孩子叫祖逖。他有很大的志向,很想报效祖国。他有一个叫刘琨的好朋友,两人都很勤奋努力,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读完这个故事,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写毛笔字的事情。每天中午妈妈提醒、督促我写毛笔字,可是每次写毛笔字的时候总是提不起精神,字写得像爬爬虫。没有大人的督促就不写了,能偷懒就偷懒。难怪字写不好。
再看看祖逖,祖逖虽然不和我们一个朝代,但都生在中国这片大地上,因为他有一种勤奋刻苦的精神,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果我也像祖逖一样坚持不懈还能有做不好的事情吗?
后来,我下定决心要把字练好,每天中午一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拿起毛笔,专心写大字。一年多下来来,我坚持不懈,从不间断。我的.字有了很大进步。()妈妈也说我越来越懂事了。我没有告诉妈妈为什么我变得这么优秀,只是一个人偷偷的笑了。
一个人如果要想成功,光靠想和说是不行的,最重要的是行动。我想,在学习上我也应该珍惜时间,做事不拖拉,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我要学习祖逖勤奋刻苦、坚持不懈的精神,为了理想发奋图强,勤奋学习。
长大后我也要向像祖逖一样成为有学问的人。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读后感木偶的森林读后感《聊斋志异》读后感
这个寒假我看了一本书名叫《中华成语故事》,看完后我受益良多,有几处甚至教会了我人生的道理。这本书可谓是我在寒假生活中的良师益友。它让我领悟到了很多哲理,更让我明白为人处事的方法。
《愚公移山》这个成语描述的`是:从前有一个老人叫愚公,他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出入很不便利。于是愚公就叫上全家人移山。他们的精神感动了神,神派人把山移*了。这个故事告知我们:只要持之以恒就可以胜利!像我们的沙漠绿化工程,工人们在一步步向胜利迈进。如今的大沙漠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绿化带在向外扩散,信任只要我们接着努力我们很快也把沙漠变成绿洲。为人类造福,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沙尘暴风沙肆意给人们带来不便,恶劣的环境就像文中的“大山”那样,绿化工人就像“愚公”和他的家人一样,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大沙漠很快也能被移*。
书中不但教我持之以恒,还教会了我“铁杵也能磨成针”的耐性。《铁杵成针》这个成语说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小时候很淘气,直到一天,李白望见路边有一位老奶奶,她要把一根铁杵磨成绣花针,后来李白受到启发,刻苦努力,最终成了大诗人。这个故事告知:我们只要努力就会获得胜利。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玩拼图,,妈妈给我买了一张一千拼的奥特曼拼图,我一点儿也不会拼,弄得心烦气燥失去耐性爽性一扔,把它扔在一边再也不管了。自从我看了这个成语,感受良多想起那张我半途而废的拼图,心想我应当把它拼好。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最终我把它拼成一张奥特曼的全家福。过年了,亲戚挚友们见了,第一句话就是:“哟,磊磊挺厉害的嘛,这么乱的拼图都能拼出来,挺有耐性的嘛!”其实我心里知道这都是《中华成语故事》的功劳。 这本书里还有很多哲理,我只能说到这了,假如你想看也去图书馆找找这本书吧。
——寓言故事的成语 60句菁华
1、守株待兔: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2、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3、滥竽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
4、无价之宝,曲高和寡,自作聪明
5、百发百中
6、残杯冷炙
7、人杰地灵
8、三令五申
9、*不死,鲁难未已
10、杀身成仁
11、各得其所
12、人琴俱亡
13、伯乐相马
14、刎颈之交
15、七步之才
16、以貌取人
17、各自为政
18、四面楚歌
19、不遗余力
20、自相矛盾
21、三顾茅庐
22、弄巧成拙
23、兵贵神速
24、大逆不道
25、多多益善
26、曲高和寡
27、坐井观天
28、心旷神怡
29、一挥而就
30、忍辱负重
31、惊弓之鸟
32、九牛一毛
33、老马识途
34、拔帜易帜
35、高枕无忧
36、千钧一发
37、刮目相看
38、举一反三
39、下笔成章
40、痴人说梦
41、巧取豪夺
42、不得要领
43、量体裁衣
44、休戚相关
45、千变万化
46、杀鸡取卵
47、约法三章
48、侃侃而谈
49、人心如面
50、胶漆相投
51、孟母三迁
52、合浦珠还
53、有名无实:光有空名,实际上并不是那样。
54、一鸣惊人: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55、庄周梦蝶: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
56、一鼓作气: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57、自相矛盾: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58、掩耳盗铃: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59、一诺千金: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60、庸人自扰:自扰:自找麻烦。指本来没事,自己找麻烦。
——历史故事成语 50句菁华
1、指鹿为马(赵高)
2、穷图匕见(荆轲)
3、手不释卷(刘秀)
4、十面埋伏(项羽)
5、煮豆燃萁(曹植)
6、宝刀不老(黄忠)
7、才高八斗(曹植)
8、单刀赴会(关羽)
9、凿壁偷光(匡衡)
10、春秋无义战:春秋时代没有正义的战争。也泛指非正义战争。
11、明耻教战:教导士兵作战,使他们明白退缩就是耻辱,因而能够奋勇向前,杀敌取胜。
12、屡战屡败:屡:多次。多次打仗多次失败。
13、千金一笑
14、志在四方
15、东施效颦(pín)
16、不耻下问
17、孟母三迁
18、毛遂(suì)自荐
19、乐极生悲
20、纸上谈兵
21、图穷匕见(xiàn)
22、指鹿为马
23、孺(rú)子可教
24、破釜(fǔ)沉舟
25、明镜高悬
26、背水一战
27、一败涂地
28、项庄舞剑
29、门可罗雀
30、大器晚成
31、孔融让梨
32、势如破竹
33、乐不思蜀
34、草木皆兵
35、才高八斗
36、口蜜腹剑
37、春风得意
38、呕心沥血
39、请君入瓮
40、名落孙山
41、太公钓鱼
商朝末年,纣王残暴不仁,人民生活十分艰苦。大臣姜子牙不能忍受纣王的胡作非为,就躲到渭水河边过着隐居的日子。
渭河一带是诸侯姬(jī)昌的管辖范围,姬昌胸怀大志,很爱惜人才。为了吸引姬昌的注意,姜子牙天天坐在河边钓鱼。他的鱼钩是直的,没有鱼饵,离水面有三尺高。他一边钓一边说:“鱼儿呀,你快点上钩吧!”有人好意地告诉他这样钓不到鱼,姜子牙只是笑着说:“鱼儿自己会上钩的。”人们嘲笑他,他也不理会。
结果这件事传到姬昌耳里,姬昌心想他可能是个有才能的奇人,就派士兵去请。姜子牙看到是士兵,不但不理睬,还继续钓鱼,嘴里念着:“钓、钓、钓,鱼儿不上钩,虾米来捣乱!”士兵只好回去报告。于是姬昌又派大臣去请,姜子牙看见是大臣,仍然不理睬,嘴里又念着:“钓、钓、钓,大鱼不上钩,小鱼来捣乱!”大臣也只好回去报告。最后,姬昌就准备了丰厚的礼品,亲自拜访姜子牙。姜子牙看出他的确是一心想要寻找贤能的人,就答应辅佐(zuǒ)他。姬昌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就封他为太公。
之后姜子牙连续辅佐文王、武王,推翻了商朝的统治,建立*历史上年代最久的周朝。
42、孟母三迁
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zhǎng)氏守节。孟子家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他就学了些丧葬之类的事。孟母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就学了些做买卖和屠宰的东西。孟母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ī)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适合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那里定居下来了。
成语“孟母三迁”,此刻常用来强调环境对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43、惊弓之鸟
有一天,更羸(léi)和魏王站在一个高台上,仰头看见有鸟在天空中飞。
更羸对魏王说:“请大王看看,我能够只拉弓不发箭而把鸟射下来。”
魏王不相信地说:“难道你的射术能够到达这样的水*吗?”
更羸很自信地说:“能够。”
过了一小会儿,一只雁从东方飞来,更羸拿起弓拉了一下空弦,那只雁就一下子栽落到地上。
魏王惊叹说:“你射箭的本领居然能够到达这样一种地步!”
更羸说:“这是一只受伤的孤雁啊!”
魏王说:“先生是怎样明白的呢?”
更羸回答说:“它飞得很缓慢,叫声很悲惨。飞得慢,是因为旧伤疼痛;叫得惨,是因为长久失群。由于它的旧伤没有长好而害怕的情绪又没有去掉,所以一听见弓弦响,就急忙往高处飞,这就引起伤口破裂,从高空掉下来了。”
这个成语此刻常用来比喻受过惊恐见到一点动静就个性害怕的人。
44、乐极生悲
战国时期,齐威王不理朝政,经常通宵沉溺在酒色中,很多诸侯趁机侵扰,国家处于危亡之际。大臣们谁也不敢规劝,只是干着急。齐国有个叫淳于髡的人,他说话诙谐善辩,喜欢用隐语、微言讽谏威王的过失。
有一次,楚国大规模发兵侵犯齐国,淳于髡(kūn)奉命请来了赵国的精兵来救援,楚军当夜撤回。齐威王十分高兴,设宴庆祝淳于髡请兵有功。宴饮中,齐威王问淳于髡能喝多少酒才醉?淳于髡回答说:“喝一斗也醉,喝一石也醉。”
齐威王觉得淳于髡的话很奇怪,就问他:“此话怎讲?”
淳于髡回答说:“像这天这样,喝大王赏赐给的酒,旁有执行酒令的执法官,后有御史官,我一边喝酒,心里一边在害怕,所以喝一斗就醉了。”
齐威王颇感兴趣地问:“那么喝一石呢?”淳于髡回答说:“假如遇到久别的朋友,边喝酒边谈笑,这样能够喝八斗、一石了。所以说饮酒过分,就会昏乱失礼,行乐到极点就会转化为悲哀,天下的事都是这样。”
齐威王明白淳于髡是在委婉规劝他,于是取消了通宵达旦畅饮的恶习。“乐极生悲”这一成语,形容快乐到极点转而发生悲哀的事情。
45、胯下之辱
韩信少年时很贫穷,有志向但没有力气。在淮阴钓鱼,靠一个洗衣的老婆婆每一天分饭给他吃。韩信说:“以后我必须要好好报答你。”洗衣婆婆很生气,责备他:“我看你像王孙公子,不忍你挨饿,才给你饭吃,哪里想你重重报答?”韩信一次上街,被屠宰欺负,屠宰调戏他:“你不怕,就拿刀杀我;如果不能,就从我胯下爬过去。”韩信没办法,俯下身从屠宰胯下爬过去,街上的人都说韩信胆小懦(nuò)弱。之后刘邦的丞相萧何三次将韩信举荐给汉王刘邦。刘邦筑坛拜韩信为大将。韩信辅佐汉朝有功,被封为齐王。
成语“胯下之辱”此刻常指胸有大志,能暂时忍受屈的人。
46、声东击西
秦朝灭亡以后,刘邦和项羽争雄。有一年夏天,刘邦在彭城被项羽的楚军杀得大败,本已归顺刘邦的魏王豹倒戈反汉。
刘邦派韩信领兵去攻打魏王豹。魏王豹得知汉军进攻的消息,就任命柏直为大将,统率兵马扼(è)守在黄河东岸的蒲(pú)坂(bǎn),封锁黄河渡口,阻止汉军渡河。
韩信带领汉军来到前线,看到蒲坂地势险要,柏直又有重兵坚守,明白从那里硬攻很难获胜。经过反复思考,他想出一个“声东击西”的战术。他将军营扎在蒲坂对岸,军营四周插上旗帜,又弄来一些船只。白天让士兵操练、呐喊,夜里掌灯举火,调兵遣将,做出要从那里强渡黄河的架势。背地里他却把汉军主力偷偷向北移动,选取了夏阳作为偷渡黄河的据点。
魏军看到黄河对岸的汉军,调动繁忙,喊杀震天,以为韩信真要从蒲坂渡河。柏直乐得拍手大笑:“韩信之辈真是一伙笨蛋,我那里坚如磐(pán)石,固若金汤;再加上黄河水深流急,休想渡过河来!”于是他便放心睡觉去了。
汉军开到夏阳以后,韩信命令士兵赶紧做木桶。把几个木桶连在一齐,上面拴上木排,倒扣在水面上,就成了渡筏。汉军乘着这些渡筏,偷渡到对岸。因为魏军在那里没有派兵防守,所以汉军顺利地渡过黄河,攻陷了魏军后方要地安邑(yì)。魏王豹毫无准备,慌忙领兵迎战,结果惨败,他自己也被韩信活捉了。
成语“声东击西”,指为了迷惑敌人,表面上宣扬要攻打一边,其实是攻打另一边。
47、门可罗雀
汲(jí)黯(àn)是武帝时的一位名臣。他当官时,每一天拜访他的客人很多。之后他辞去官职,回家静养。
清晨,他打扫庭院。中午,他打开大门,总见门前许多麻雀寻觅食物,在那里嬉戏跳跃。他感慨地说:“从前我当官,宾客盈门,此刻不当官,我能够张网捉鸟了。”
不久,皇帝又下诏请他回去做官。过去常来的客人又纷纷来拜访他了。
汲黯经过一场贫贱富贵的交替,看清了世态的炎凉。
成语“门可罗雀”,是说大门外能够张网捕鸟,形容门庭冷落。
48、孔融让梨
孔融有五个哥哥,一个小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孔融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就应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就应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你看,孔融讲得多好啊。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
孔融四岁,明白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大家都很称赞他。
成语“孔融让梨”,之后常指懂礼貌,善谦让。
49、呕心沥血
唐朝著名的诗人李贺,七岁就开始写诗做文章,才华横溢。成年后,他一心期望朝廷能重用他,但是,他在政治上从来没有得志过,只好把这苦闷的情绪倾注在诗歌的创作上。他每次外出,都让书童背一个袋子,只要一有灵感,想出几句好诗,他就立刻记下来,回家后再重新整理、提炼。母亲总是心疼地说:“我的儿子已把全部的精力和心血放在写诗上了,真是要把心呕出来才罢休啊!”
李贺在他短暂的二十六年生涯中,留下了240余首诗歌,这是他用毕生的心血凝结而成的。唐代文学家韩愈,曾写过这样两句诗:“刳(kū)肝以为纸,沥血以书辞。”即是说挖出心肝来当纸,滴出血来写文章。
之后人们常用“呕心沥血”比喻极度劳心苦思。
50、巧取豪夺
宋朝大书法家、大画家米芾(fú)的儿子米友仁(字元晖),家学渊源,也和他父亲一样,既写得一手好字,又长于作画,尤其十分喜爱古人的作品。他有一样很大的本领,便是很会模仿古人的画品。他在涟水的时候,以前向人借回一幅“松牛图”描摹。之后他把真本留下,拿摹本还给人,这人当时没有觉察出来,拿着走了。直至过了好多日才来讨还原本。米友仁问他怎样看得出来,那人回答说:“真本中有牧童的影子;而你还我的这一幅却没有。”但是米友仁模仿古人的画品,很少被人发觉他的模本是假的。米友仁便因此获得了许多名贵的真本古画。
米友仁是一个有才能的艺术家,明白古画的妙处和价值;但是他用那种摹仿的假本领巧妙地换取别人真本的行为,却是叫人鄙弃和不齿的。所以有人把他这种骗取别人真本古画的行为,叫做“巧偷豪夺”。
之后的人又从此引申成“巧取豪夺”这句成语,用来形容以不正当的方法,攫(jué)取自己不应得的财物。
——寓言故事的成语 50句菁华
1、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2、无价之宝,曲高和寡,自作聪明
3、一傅众咻
4、百感交集
5、伤风败俗
6、才高八斗
7、覆巢无完卵
8、庖丁解牛
9、草木皆兵
10、天经地义
11、病入膏肓
12、买椟还珠
13、千人所指
14、士别三日
15、七步之才
16、不可救药
17、三顾茅庐
18、间不容发
19、嗟来之食
20、叶公好龙
21、沧海桑田
22、老当益壮
23、水滴石穿
24、日不暇给
25、一毛不拔
26、力不从心
27、一挥而就
28、无出其右
29、四海之内皆兄弟
30、掩耳盗铃
31、望洋兴叹
32、为虎作伥
33、打草惊蛇
34、一窍不通
35、一鸣惊人
36、返老还童
37、量体裁衣
38、髀肉复生
39、五色无主
40、半途而废
41、留意翼翼
42、饮鸩止渴
43、狼子野心
44、标新立异
45、不学无术
46、合浦珠还
47、有名无实:光有空名,实际上并不是那样。
48、一诺千金: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49、一败涂地: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50、一国三公: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论语》中的成语故事 30句菁华
1、不得其死
2、不舍昼夜
3、察言观色
4、从心所欲
5、大动干戈
6、待价而沽
7、发愤忘食
8、肥马轻裘
9、斐然成章
10、父母之邦
11、攻乎异端
12、过犹不及
13、惠而不费
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5、理屈词穷
16、能近取譬
17、年富力强
18、匹夫不可夺志
19、轻裘肥马
20、三十而立
21、色厉内荏
22、升堂入室
23、是可忍,孰不可忍
24、述而不作
25、死而后已
26、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27、有教无类
28、欲罢不能
29、愚不可及
30、择善而从
——中华名言名句 40句菁华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2、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
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4、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5、不去*,鲁难未已。——《左传》
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7、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8、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周南·关雎》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0、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1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12、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13、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四言》
14、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15、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三国志·魏书》
16、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劝报亲恩篇》
17、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第四》
18、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第二》。
19、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李毓秀
20、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李毓秀
21、青山悲吟声声泪,声声呼严父;碧水苦诉字字血,字字哭慈母。——《对联集锦》
22、家贫出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23、永言孝思,思孝惟则。——《孟子》
24、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二十四孝·为母埋儿》
25、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间谷。天地虽广大,难容忤逆族。——《劝孝歌》
26、深恩未报惭为子,浅薄不消羞作人。——《格言集锦》
27、慈乌尚反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劝孝歌》
28、我们几乎是在不知不觉地爱自己的父母,因为这种爱像人的活着一样自然,只有到了最后分别的时刻才能看到这种感情的根扎得多深。——莫泊桑
29、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主义则是放大了的孝心。——戴达菲尔德
30、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31、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32、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33、我们要多设想一些美好的事物,比如健康、强壮、富裕和幸福,将那些贫困、疾病、恐惧和焦虑驱赶出我们的精神世界,就像把垃圾倒在离家很远的地方一样。抛弃它们吧!尽量避开和远离那些对生活失去希望的`人。
34、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我要献出全部学识智慧。——钱伟长
35、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36、榕树因为扎根于深厚的土壤,生命的绿荫才会越长越茂盛。稗子享受着禾苗一样的待遇,结出的却不是谷穗。
37、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38、其实什么星座的,不用信太多,因为只要两个人是真心的爱着对方,就行了。
39、个人最大的资产是健康,健康最重要的内容是体魄,体魄最关键的部位是头脑,头脑最具价值的东西是思想。
40、单纯的生活是随遇而安,有什么享受什么。笑着接受一切。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名句摘抄__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名句摘抄__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
——cf昵称细选 30句菁华
1、霸气丶鑫
2、夜丶星辰
3、泪染素衣
4、萱萱
5、酷到爆炸
6、凋落怀中
7、爱在戏院前
8、涙在投降
9、沫小乖
10、溺亡在她心
11、韶华倾负
12、单纯的小成熟
13、无限◆战火
14、旧港听风
15、清情的小太阳
16、心动的那一瞬间?
17、ゝ东京下雨
18、七星灯
19、嗜魂杀
20、干净丆αη稳
21、洗头发的秃子
22、梅花酿清酒
23、偏幽
24、孤城殘留
25、錯殺溫柔
26、萧嘫
27、幸福的真残忍
28、我是能人
29、好莱污影帝
30、烟雨
——中华优秀格言 30句菁华
1、人之有礼,忧鱼之有水矣。——葛洪
2、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王通
3、少年乐新知,哀暮思故友。——韩愈
4、愿为比翼鸟,施翮起高翔。——曹植
5、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刘彻
6、审天地之道,察众人之心。——诸葛亮
7、善学者,借人之长以补其短。——吕不韦
8、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韩愈
9、虽离方而遁员,期穷形而尽相。——陆机
10、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11、要成功,需要跟成功者在一起。——陈安之
1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
13、悲莫悲兮生离别,乐莫乐兮新相知。——屈原
14、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张若虚
15、江上晚山三四点,柳丝如剪花如染。——冯延巳
16、健康就是活力,幸福就是知足,成功就是快乐!——陈安之
17、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唏。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曹植
18、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19、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20、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识心见性,即悟大意。——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21、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魏征
22、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鸠摩罗什
23、承诺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用公众承诺的力量逼自己成功。——陈安之
24、就是时光倒流,生命再一次重演,我选择的仍是这条同样的道路。——三毛
25、日月欲明,浮云盖之;河水欲清,沙石涔之;人**,嗜欲害之。——刘安
26、或谗言似信,不可谓有诚;激盗似忠,不可谓无私;此类是而非是也。——嵇康
27、事随心,心随欲。欲无度者,其心无度。心无度者,则其所为不可知矣。——吕不韦
28、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岐路忽西东。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柳宗元
29、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走遍千山万水,只为寻找生命的归宿。——三毛
30、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
——中华经典格言 30句菁华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2、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6、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
7、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
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9、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1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11、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
12、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
13、浓抹艳妆,过则画蛇添足;淡抹朴素,实似画龙点睛。
14、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15、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1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德惟贤能服于人。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9、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0、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2、事有机缘,不先不后,刚刚凑巧;命若蹭蹬,走来走去,步步踏空。
23、君子固当近,然亦不可曲为附和;小人固当远,然断不可显为仇敌。
24、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先后相随。
2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6、贫贱时,眼中不著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
27、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8、我不识何等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识何等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
29、君子之事上也,必忠以敬,其接下也,必谦以和;小人之事上也,必谄以媚,其待下也,必傲以忽。
30、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中华道德格言 30句菁华
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4、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5、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6、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7、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9、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10、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
11、闻人之谤当自修,闻人之誉当自惧。——胡居仁
1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3、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1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5、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16、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1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19、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20、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21、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22、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2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24、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25、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26、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2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28、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29、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30、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