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2、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3、笃信好学,死守善道。
4、有事常如无事时镇定,才可以消局中之危。
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6、为善最乐,为恶难逃。
7、欺人是祸,饶人是福。
8、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9、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2、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13、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14、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
1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16、*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17、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18、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9、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0、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21、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22、强而骄者损其强,弱而骄者亟死亡。
23、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24、桔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25、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6、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27、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2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0、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3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3、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34、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
35、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36、骄傲侈泰,离度绝理,其唯无祸,福亦不至矣。
37、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38、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敞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39、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
40、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励志古人古训名言 50句菁华
1、多因放荡不经营——逐渐穷;
2、嫖赌吸食恋酒盅——彻底穷。
3、不辞辛苦走道路——勤俭富;
4、买卖公*多主顾——忠厚富;
5、多一点善良,少一点邪念;
6、多一点奉献,少一点攀比;
7、多一点合作,少一点清高;
8、行止不端,读书无益
9、不惜元气,服药无益
10、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11、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12、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13、人心齐,泰山移。
14、团结就是力量。
1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6、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1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18、没有受过教育的天才就好比埋在矿石中的银子。——富兰克林
19、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20、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2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22、天才不会毁于他人,只会毁于自己。——博斯威尔
2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2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25、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26、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28、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29、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30、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3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32、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33、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陈子昂)
3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3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36、人有坎,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颜之推
37、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新五代史·晋书》
38、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9、人无善志,虽勇必伤。——《淮南子》
4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
41、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
42、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
43、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孙子兵法》
44、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增广贤文》
45、能而示之以不能,用而示之以不用。《孙子兵法》
46、莫怨天来莫怨人,五行八字命生成。《增广贤文》
47、贱不能临贵,贫不能役富,疏不能制亲。《冯梦龙》
48、你的心胸有多宽广,你的战马就能驰骋多远。《成吉思汗》
49、塞得物欲之路,才堪辟道义之门;驰得尘俗之肩,方可挑圣贤之担。《洪应明》
50、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
——古训格言名句 50句菁华
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4、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5、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
6、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7、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10、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11、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1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4、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15、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
16、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17、小窗莫听黄鹂语,踏破荆花满院飞。
18、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19、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20、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21、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22、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2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2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2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2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28、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2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0、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31、得宠思辱,居安思危。
32、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3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3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35、年少从他爱梨粟,长成须读五车书。——王安石
36、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章学诚
37、读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响绝影灭,亦不知圣贤所言为何事,要作何用。——薛宣
38、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童铨
39、但患不读书,不患读书无所用。——朱舜水
40、睹一事于句中,反三隅于字外。――刘知几
41、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42、人心齐,泰山移。——谚语
43、文明就是要造成有修养的人。——罗斯金
44、一种理想,就是一种力!——罗曼·罗兰
45、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
46、活着又没有目标的人是可怕的。——契诃夫
47、对于*凡人来说,*凡就是幸福。——尼采
48、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歌德
49、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鲁迅
50、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
——经典古训 50句菁华
1、放言当矫之以缄默,好动当矫之以镇静。
2、世人苦被明日累,春来秋去老将至。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花落空折枝。
3、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
4、从绳则正,从谏则圣。
5、三个秀才说书,三个屠夫说猪。三个女人说夫,三个老板说苦。
6、笑口常开,青春常在。把握现在,创造未来。慈不带兵,义不理财。
7、男的怕跪,女的怕哭。妻有私情,恨夫彻骨。
8、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在家不会迎宾客,出门方知少主人。
9、不可乘喜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
10、双眼半开,留在婚后;两眼睁开,要在婚前。缘来惜缘,缘去随缘。
11、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12、壮胆应在知;称雄当于艺。
13、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七尺躯。
14、一回生两回熟,三回四回热乎乎。一分胆量一分福,百分胆量做总督。
15、慎勿谈人之短,切勿矜己之长。仇者以义解之,怨者以直报之。人有小过,含容而忍之,人有大过,以理而谕之。
16、谨修而身,慎守其真,还以物与人,则无所累矣。
17、不以贫穷改变志气;不因挫折终止理想。
18、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父老奔驰无孝子,要知母贤看儿衣。妇不贞则浪人至,夫不勇则恶人欺。不怕别人看不起,就怕自己不争气。
19、打虎打头,杀鸡割喉。有了茶烟酒,办事才顺手。
20、少牢骚以养气;绝私念以养心。
21、和睦之道,勿以言语之失、礼节之失,心生芥蒂。如有不是,何妨面责,慎勿藏之于心,以积怨恨。
22、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
23、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24、防意如城,守口如瓶。
25、心一模糊,万事不可收拾。
26、勿妒人有,莫笑人无。事不宜迟,兵贵神速。
27、恭敬,礼也;调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
28、清慎勤三字铭心,唯恐清而不明,慎而不决,勤而不能持久;情理法一官在手,须知情有可原,理有可恕,法有可以变通。
29、锦堂客至三杯酒,茅舍人来一杯茶。虽有远亲旧戚,谁肯雪中送炭;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人因爱富常离我,春不嫌贫又到家。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狗熊嘴大啃西瓜,麻雀嘴小啄芝麻。
30、急则有失,怒中无智。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31、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天地间天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
32、知足不贪,安贫乐道,力行趣善,不失其常,举动适时,自得其所者,所适皆安,可以长久。
33、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药能医假病,酒不解真愁。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3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35、行生于己,名生于人。
36、速效莫求,小利莫争。占小便宜吃大亏,仗小聪明无大成。
37、杨修多智,终遭短命;程门立雪,卒成大家。
38、再三须慎意;第一莫欺心。
39、修身如雕玉;种德胜拾金。
40、养身宜动,养心宜静。
41、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也。
42、处人,处己,处事,都要有余,无余便无救性,这里甚难言。
43、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44、和者无仇,恕者无怨,忍者无辱,仁者无敌。雨中送伞,雪中送炭,惠不在大,济人之急。先学忍耐,切莫使气,性躁心粗,一生不济。饥不择食,寒不择衣,慌不择路,贫不择妻。
45、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46、先文后武,先礼后兵。
47、不怕无能,只怕无恒;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48、心诚则灵,意实则应。
49、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50、大渴不大饮,大饥不大食。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中医古训座右铭 30句菁华
1、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天地之理,有开必有合;用药之机,有补必有泻。——程国彭《医学心悟·论补法》
3、一人生死,关系一家,倘有失手,悔恨何及?——吴尚先《理渝骈文续增略言》
4、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素问·生气通天论》
5、初病在经,久病入络。——叶桂《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
6、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
7、看方犹看律,用药如用兵,机无轻发,学贵专精。——刘一仁《医学传心录·病因赋》
8、学到知羞,方知艺不精。——张景岳《类经论治类四失》
9、看方犹看律,意在精详;用药如用兵,机毋轻发。——李东垣《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卷三》
10、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王世纪·击壤歌》
11、大喜荡心,微抑则定;甚怒烦性,稍忍即歇。——《退庵随笔》
12、知常达变,能神能明,如是者谓之智圆。——李中梓《医宗必读·行方智圆心小胆大论》
13、夫医官用药,如将帅之用兵。——赵宜真《秘传外科方总论》
14、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张机《金匮要略》
15、医不难於用药,而难於认证。——温载之《温氏医案咳嗽》
16、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王叔和《脉经序》
17、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程杏轩《医述·医学溯源》
18、人是小乾坤,得阳则生,失阳则死。——张介宾《类经附翼·大宝论》
19、凡看病施治,贵乎精一。——张介宾《景岳全书论治篇》
20、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21、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寿世保元》
22、医家有割股之心,安得有轻忽人命者哉?——程杏轩《医述·医学溯源》
23、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素问·至真要大论》
24、不知天、地、人,不可与言医。——汪绮石《理虚元鉴》柯怀祖序
25、医以济世,术贵乎精。——吴尚先《理渝外治方要略言》
26、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素问·移精变气论》
27、上工治未病。——《难经·七十七难》
28、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9、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国语·晋语八》
30、百病多由痰作祟。——汪昂《汤头歌诀·除痰之剂》
——修身养性古训 30句菁华
1、忍一言风*浪静;退半步海阔天空。
2、浅露当矫之以沉潜,溪刻当矫之以浑厚。
3、坚中而廉外;少欲而多信。
4、天地为大,亲师为尊。
5、读书随处净土;闭门即是深山。
6、常寡欲,忌邪思;戒嗜好,免气忿。
7、君子当有所好恶,好恶不可不明。
8、酷则失善人;滥则招恶友。
9、以德为根,以诚为本。
10、虚心明义理;实心却物欲。
11、慎德于小事;施恩于无缘。
12、*时不说无情话;每日常观有用书。
13、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
14、涉世应物,有以横逆加我者,譬犹行草莽中,荆棘之在衣,徐行缓解而已。所谓荆棘者,亦何心哉!如是则方寸不劳,而怨可释。
15、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太忙,则真性不见。
16、妆饰巧辞,历历陈数,断然以大不孝之名加之,而其子实无他罪。此父母忘憎之过也。
17、无过便是功;无怨便是德。
18、人生莫如闲,太闲反生恶业;人生莫如清,太清反类俗情。
19、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
20、吾见近世以苛剥为才,以守法奉公为不才;以激讦为能,以寡辞慎重为不能。
21、忠厚留有余地步,和*养无限天机。
22、磨练之福久;参勘之知真。
23、纳言敏行,圣人之教;言多必失,古来如是。
24、庭植兰竹增品味;窗安梅菊添雅趣。
25、重客观以行事;顺天命而做人。
26、谦恭下士,敬之如兰;傲慢无礼,自顾形惭。
27、和气致祥瑞;洁白留清名。
28、乐在于志,业精于勤。
29、世路风霜,吾人炼心之境也。
30、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关于礼仪的古训或俗语 30句菁华
1、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礼记·学记》
2、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礼记·曲礼上》
3、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4、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鬼。——《礼记·祭义》
5、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徵
6、将不可骄,骄则失礼,失礼则人离,人离则众叛。——诸葛亮
7、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记·礼运》
8、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9、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颜元
10、父之雠,弗与共戴天。兄弟之雠不反兵。交游之雠不同国。——《礼记·曲礼上》
11、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礼记·祭义》
1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3、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儒行》
14、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
15、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礼记·学记》
16、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礼记·中庸》
17、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慎静而尚宽,强毅以与人,博学以知服;近文章砥厉廉隅;虽分国如锱铢,不臣不仕。——《礼记·儒行》
18、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旧唐书》
19、不学礼,无以立。——孔子
20、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礼记·文王世子》
21、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曲礼上》
22、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2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24、古之为政,爱人为大。——《礼记·哀公问》
25、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
26、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27、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礼记·大学》
28、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念慕富贵,枉道速祸。——司马光
29、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礼记·学记》
30、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