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书滋养“底气”,思考带来“灵气”,写作造就“名气”
2、好书净化心灵,我们与你同行。——初二(11)班
3、阅读百年文学,创建书香校园。——初二(14)班
4、让阅读成为习惯,用文字洗涤心灵;用笔尖收集知识,让书香飘满校园。——初二(17)班
5、生命不止,读书不止。
1、读书点燃智慧,知识照耀人生。
2、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未知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
3、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
4、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5、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知识好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
2、人永远是要学习的。死的时候,才是毕业的时候。
3、我爱书。我常常站在书架前,这时我觉得我面前展开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
4、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
5、失败是常有的,如果你能站起来,成功就在眼前。
1、我到处寻找安宁,却无处可觅,只有在独自阅读一本小书时,我才得到了安宁。
2、笨人先起身,笨鸟早出林。
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4、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5、真正的书籍应是黑夜和沉默的产物,而不是白昼和闲聊的果实。
1、读圣贤书,做文明人。
2、善读者,言之有文,行之甚远。
3、读书使人明智,共建和谐社会。
4、学得生动,学得深入,学得有效。
5、读好书增长才干,创新业勇攀高峰。
1、与经典同行,绘人生底色;与博览同行,拓广阔视野。
2、畅游书海,品尝文化,陶冶情操,彰显智慧。
3、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4、读好书,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5、打造阅读文化,创建书香空间。
1、倘不学习,再美好的理想也会化成泡影;倘不勤奋,再美妙的计划也会付之东流;倘不实践,再广博的知识也会束之高阁。
2、如果说学习有捷径可走,那么它就是勤奋;如果说知识就是力量,那么它就是实践。
3、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王永彬
4、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改写人生,教育改善人格,反思启迪智慧。
5、学习靠积累,记忆靠理解,经验靠反思,熟练靠练习。
1、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2、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朱舜水
5、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博学多才: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2、学富五车: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3、学识渊博:指人的学识广而深,往往也称其为博学多才的人。
4、学贯中西:形容读书多的成语
5、饱读诗书: 读书多。形容很有学问的成语。
1、读书在深悟,实践在放开。
2、学问来自勤奋,本领出自功夫。
3、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题目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题目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得精密的智识。我读该书的终末,就懂得它的起因。这是我所能介绍给你惟一正解的方法。
4、书是一把金钥匙,开启了智慧的大门;书是一架飞机,带着我们在蓝天下畅游;书是一种粮食,满足了我们精神上的需求。
5、只要努力,就会得到书中的收获。
1、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题诗后〉)
2、世上最奇怪的事情之一,就是你可以一面读着一页或许多页书,一面却想着某些完全无关的东西。——克里斯蒂安·莫根斯泰恩
3、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注:逸:轻松。——程端礼
4、读书的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在书中重新发现生活,更准确地理解生活的艺术。—— [法]英洛亚
5、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发奋领悟,不明白真理。
1、要使书中的知识化为自身的经验,自必从记忆入手;记忆的对象若是阅读之后看出来的要点,因它条理清楚,印入自己较容易。若不管重要与否,而把全部*均记忆,甚至以全部文句为记忆的对象,那就没有纲领可凭,徒增了不少的负担,结果或且全部都不记忆。所以死用记忆绝不是办法,漫不经心地读着读着,即使读到烂熟,也很难有心得,必须随时运用思考与判断,接着择要记忆,才合于阅读这一类书籍的方法。——叶圣陶
2、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读书良有感,学剑惭非智。——《来从窦车骑行 自朔方行作》唐·李益
4、滥用书籍,则学问死矣。——佚名
5、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