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前没有电视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无聊的时候人只能读书,而现在这个社会是怎么了。
2、有谁读书时代、只穿校裤不穿牛仔裤的一放假只穿短裤不穿裙子的?
3、双手接过了父亲一百有一百的白花花的钱,又没有什么可报答,感觉自己真是混账!爸爸放心我以后会好好读书的
4、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兴趣广泛的人,他们的独创精神来自他们的博学。
5、语言是心灵和文化教养的反映。
1、昼耕夜诵: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2、枕经籍书:枕着经,垫着书。形容酷嗜读书,以书为伴。
3、映月读书: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4、映雪读书: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读书刻苦。
5、洋洋盈耳: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1、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 (元)许名奎
2、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清)袁牧
3、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宋)朱熹
4、读书当将破万卷;求知不叫一疑存。 《对联集锦》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中山
2、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3、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煮
4、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1、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2、常日好读书,晚年学垂纶。——高適《答侯少府》
3、献赋今未售,读书凡几秋。——岑参《送薛弁归河东》
4、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5、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欧阳修《画地学书》
1、树立良好读书风尚,促进文明校园建设。
2、阅读,与书同行;悦读,与书为友。
3、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
4、美丽校园,一读为快。
5、读书吧,它会使我们插上理想的翅膀。
1、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法布尔
2、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宋)朱熹
3、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培根
4、读书人上厕所时间长,那不是干肠,是在蹲坑读书;读书人最能忍受老婆的嘟嚷,也不是脾气好,是读书人入了迷两耳如塞。吃饭读书,筷子常会把烟灰缸的烟头送进口里,但不易得脚气病,因为读书时最习惯抠脚丫子。可怜都是蜘蛛般的体形,都是金鱼似的肿眼,没个倾国倾城貌,只有多愁多病身。——贾*凹
5、养子莫徒使;先教勤读书。——《对联集锦》
1、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2、读书,是为了让我们增加知识量,是为了让我们学到课本之外学不到的东西,扩充我们对其他知识的补充,而读书,也是有技巧的,在现在的书店里,琳琅满目,让你看的眼花缭乱。
3、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
4、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敏,写作则能使人精确。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1、洋洋盈耳:洋洋:众多;盈:充满。指宏亮而优美的声音充满双耳。形容讲话、读书的声音悦耳动听。
2、一箪一瓢: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3、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4、宿学旧儒:指老成博学的读书人。
5、读书得间:间:间隙。比喻窍门。读书得了窍门。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1、以个人自学为主,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确保每天读书至少一小时,让读书成为自己的自觉行动,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需要。每月研读一本教育刊物;每学期研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
2、*时阅读学习坚持做到“四个相结合”:
3、把读书作为教师精神成长和专业化发展的需要,逐步养成“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习惯,促进自己更新及理论素养、教育能力、人文素养的整体提升,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4、学习形式灵活多样;以自主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小组活动与校级活动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指导相结合等形式多样的读书学习活动,鼓励教师观点的碰撞,相互借鉴思想,提高专业素质,以此推动“读书活动”专题活动的开展。
5、举办幼儿园“读书活动”专题征文比赛。
1、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
2、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
3、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钱三强
4、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鲁迅
5、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歌德
1、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2、手不释卷:看书入迷,手都不舍得放下书,形容勤奋好学。释:放下;卷:指书籍。
3、凿壁偷光: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4、圆木警枕:用圆木做枕头,睡着时容易惊醒。形容刻苦自勉。
5、刺股读书:比喻刻苦攻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