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2、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3、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4、视死如归。——《管子·小匡》
5、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6、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9、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10、率义之为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1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2、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13、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14、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15、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16、率义之为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17、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18、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19、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2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21、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2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23、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24、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25、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26、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北朝乐府民歌
27、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28、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29、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30、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31、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3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3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34、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3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36、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37、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吕氏春秋·用众》
38、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寸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
39、人必先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先自敬也,然后人敬诸。——扬雄《法言·君子》
40、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传统文化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4、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6、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7、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8、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9、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10、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1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郑燮(xiè)《题画·竹石》
12、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1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14、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15、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16、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1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8、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果:果断
19、记己有耻。——《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20、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关于传统文化传承的名言}.
21、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啊!
22、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叫错误了。
24、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25、宽则得众。——《论语·阳货》
26、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卷九十六爱他的方式如果不正确,恰恰是害了他。
27、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2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纯洁的友谊不带任何功利色彩,就像水一样清澈透明。)——《庄子·山木》
29、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30、弘扬慈孝文化,构建大爱甬城。
31、以“孝”修身立命,以“慈”传爱立家。
32、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33、民不容贪,党不容腐;人心向背,决定存亡。
34、立公心甘作公仆德乃大,去私念不谋私利品自高。
35、党员干部要做到三不伸手:在荣誉上不伸手,在待遇上不伸手,在物质上不伸手。
36、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37、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策林》
38、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39、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40、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传统文化名言警句分享 40句菁华
1、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2、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在灾难与危险面前,不要苟且偷生而失去做人的气节。
3、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4、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7、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8、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9、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中正》
1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12、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13、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只有仁者才知道怎么爱人,怎么恨人。
1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5、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16、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
1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8、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19、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纯洁的友谊不带任何功利色彩,就像水一样清澈透明。) ——《庄子·山木》
2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21、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22、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2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24、视死如归。——《管子·小匡》
25、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2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8、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29、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
30、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31、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32、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33、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34、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3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36、知而好问者圣,勇而好问者胜。——《文字·自然》
37、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3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叫错误了。
39、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40、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弘扬传统文化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2、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3、改过不吝。――《尚书·仲虺之诰》
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5、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6、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7、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8、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9、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10、见善则迁,见过则改。——《周易》
1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12、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13、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4、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1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16、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17、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18、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北朝乐府民歌
19、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形势解》
2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1、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22、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23、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2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26、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2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2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9、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3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3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3、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34、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劝孝歌》
35、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吕氏春秋·用众》
3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3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40、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中华传统美德经典的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人之有德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战国策-魏策》
2、见善则迁,见过则改。《周易》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4、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5、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yì)》
6、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7、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9、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10、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1、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1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13、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吕氏春秋-用众》
14、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1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16、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17、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18、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
19、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中正》
20、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论第九》
21、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2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2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24、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25、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列传》
2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7、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28、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29、做事当以勤为先,为官当以廉为鉴。
30、甘守清廉报国家,不为贪赃羞儿孙。——大张会
31、戒贪,贪则无品;戒骄,骄则无知;戒情,情则无进。
32、乐自清中出,烦从贪里来。——宁莉
33、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
34、让廉洁铭刻人生,把清白留在人间。——齐润芳
3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36、树若正直,能参天成伟材;人若正直,可明理识大局。——杨明干
37、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38、欲多则心散,心散则意衰。——王文秀
39、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40、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传统美德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5、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6、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8、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9、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10、义以生利,利以丰民。
11、不敬父母老时悔,遇难不帮有事悔。
12、人之至亲,莫亲于父子。
13、忍一句一切是非自然去,息一怒无量福田从此获。
14、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1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
16、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
17、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18、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
19、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20、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21、不师者,废学之渐也。
22、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23、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24、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25、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26、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27、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28、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2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30、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3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32、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33、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34、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35、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36、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
3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38、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39、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4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传统文化宣传标语 30句菁华
1、博古而通金,挥手在云端。
2、弘扬传统文化,共建幸福中华。
3、习四书五经,修德蕴之人。
4、传承华夏文明,引领立志修身。
5、传华夏文化,通古今未来。
6、知儒道孝易,看学苑汶林。
7、传承弘扬文化,成就美好人生。
8、传承弘扬文明,鼎立世界中华。
9、承圣贤之德,解天下之事。
10、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1、志不强者智不达。
12、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1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5、夫人必知礼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
1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吾日三省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传不习乎?
17、贫而无诌,富而无骄。
18、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
19、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
20、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21、责人之心责已,恕已之心恕人。
22、海不辞水,故能成其高。
23、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
24、乐人之乐,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
25、满招损,谦受益。
26、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27、知之为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知也。
28、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战国策》
2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30、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
——传统体育文化节口号 30句菁华
1、健康第一,从我做起。
2、坚持锻炼,健康成长。
3、奋发拼搏,勇于开拓。
4、强身健体,立志成才。
5、强身健体,立志成材。
6、拥有健康,拥抱未来。
7、运动健康,快乐成长。
8、锻炼身体,报效祖国。
9、阳光锻炼,勇往直前。
10、青春无悔,**无限。
11、体育陪我行,快乐伴一生。
12、做阳光少年,展自我风采。
13、生命无止境,运动无极限。
14、终点不是梦,重点是突破。
15、让**进发,为生命喝彩。
16、锻炼享健康,快乐伴人生。
17、健体魄强素质,促发展上水*。
18、发展体育运动,推行全民健身。
19、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源于健康。
20、运动奏响生命,运动点燃**。
21、我参与,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22、每天锻炼一小时,强体健身有朝气。
23、运动与生命同在,青春与快乐永存。
24、运动奏响生命,运动点燃我们的**。
25、体育是运动的艺术,运动是体育的灵魂。
26、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再接再厉,勇攀**。
27、运动是我们充满活力,活力让生命变得美丽。
28、音符让音乐有了旋律,运动让生命充满健康。
29、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需要毅力,毅力来源于拼搏。
30、青春的呼唤,心跳的韵律,生命的火焰,梦想的放飞。
——关于*传统文化的调研报告 30句菁华
1、根据现状的调查分析其原因。
2、小学生对传统文学、传统节日日期、传说神话和音乐书法等知多少。
3、分析数据,撰写调查报告。
4、在关于“端午节是农历的几月几日?”,90%选择C五月初五,10%选择了A八月十五。
5、在关于“你会补充下列对联吗?”70%学生能够按照楹联的格式正确补充,30%学生填错或不会填。
6、在关于“你对学校开设国学启蒙社团有何看法?”95%学生同时选择了ACD三个答案,即A能让我们更热爱自己祖国的传统文化;C能让我们更好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D学习传统文化很有趣也很有用,我愿意学习和继承;5%学生选择B增加我们的学习负担,效果也不大。
7、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发展问题,深入认识它的概念内涵和独特价值!
8、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法及其传承规律,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各种实践问题!
9、利用大学生的独特视觉角度,挖掘非物质文化遗迹,寻访先辈足迹,了解先辈的生活意识形态,引发对传统文化走向的思考,甚至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探究!
10、有本地医疗机构和村委会积极配合,取得了方便足够的活动场所,并获得足够的信任度;
11、草药味道苦涩难下,特别是现在的很多人,不能接受;
12、中医看病主观性强,不能令患者一目了然,从心里接受;
13、西方文化的冲击,是中医传统文化受到一定的阻碍。
14、太昊陵对当地居民的影响
15、分工明确,强化责任意识。主要为资料收集,组织协调,过程记录(拍照,摄像,录音,笔记),后期制作(争取实践完成拍出一部视频作品)
16、有备无患,确保安全第一。每次活动做好出行准备,包括服装、药品、避暑用品等,并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做好充分的预案工作。
17、集中学习形意拳资料,对形意拳的源流,发展,特点有一定了解。
18、在实践过程中结合自己专业知识,对形意拳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举措进行讨论,提出建议。
19、个人感悟:每位队员将自己在整个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心得体会整理为个人的实践心得。
20、各小组要保管好活动经费支出的发票或相关收据
21、遵守组织纪律,按时完成实践内容并明确活动目的,积极主动配合工作需求
22、活动过程中不得擅自离队,不得擅自进行危险性的活动
23、遵守实践队作息时间安排,在活动过程中不得迟到、早退
24、在实践过程中实践队队员要衣着大方、整洁,合乎大学生的衣着标准,不损害当代大学生的良好形象
25、队员要树立环保意识,不乱扔垃圾和废品、不随地吐痰等
26、队员要吃苦耐劳,对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饮食、住宿等困难要勇于克服
27、调查数量:90份
28、有75%的人认为我国传统戏曲为花鼓戏,黄梅戏,20%的认为评剧为我国传统戏曲,5%的人不知道我国传统戏曲是什么
29、有100%的人知道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四大名著
30、有50%的人知道我国古代一部医学著作,有50%的人知道我国古代医学著作两部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