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4、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5、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6、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7、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8、率义之为勇。――《左传·哀公十六年》
9、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10、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11、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12、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13、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4、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15、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16、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17、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形势解》
18、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19、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20、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21、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22、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2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24、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2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2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7、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28、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29、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3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弘扬传统文化名言警句 40句菁华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2、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3、改过不吝。――《尚书·仲虺之诰》
4、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5、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6、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7、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8、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9、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10、见善则迁,见过则改。——《周易》
11、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12、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13、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4、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15、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16、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17、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18、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北朝乐府民歌
19、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形势解》
20、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1、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22、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23、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2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26、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2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2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9、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3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3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33、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34、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劝孝歌》
35、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吕氏春秋·用众》
36、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3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3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40、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传统文化名人名言 30句菁华
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3、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4、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8、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0、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11、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12、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13、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1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5、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16、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17、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18、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19、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2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2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2、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23、为善则预,为恶则去。——颜之推《颜氏家训·有事》
24、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25、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26、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2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2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传统文化名言 30句菁华
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3、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7、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8、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9、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10、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论语·泰伯》
11、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3、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14、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1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1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7、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破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
18、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19、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2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21、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吕氏春秋·用众》
2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3、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24、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2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6、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
2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29、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30、人必先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先自敬也,然后人敬诸。——扬雄《法言·君子》
——关于传统文化的名言 30句菁华
1、见善则迁,见过则改。——《周易》
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3、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4、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7、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8、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10、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1、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12、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13、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14、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15、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17、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18、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19、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20、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21、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策林》
22、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23、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24、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管子·五辅》
25、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2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27、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黄鹤楼》
28、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2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0、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关于传统文化的英文谚语 30句菁华
1、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2、泉水挑不干,知识学不完。
3、寸土不空,粮食满囤。
4、囤尖浪费看不见,到了囤底后悔迟。
5、人往大处看,鸟往高处飞。
6、家不和,外人欺。
7、火越烧越旺,人越干越壮。
8、水滴集多成大海,读书集多成学问。
9、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10、人起心发,树起根发。
11、鞭打的快马,事找的忙人。
12、山高流水长,志大精神旺。
13、男人无志,钝铁无钢,女人无志,乱草无秧。
14、船稳不怕风大,有理通行天下。
15、手艺是活宝,天下饿不倒。
16、单筷难挟菜,独翅难飞天。
17、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8、虎瘦雄心在,人穷志不短。
19、劈柴看纹理,说话凭道理。
20、过头话少说,过头事少做。
21、井掏三遍好吃水,人从三师武艺高。
22、居家要俭,行旅要慎。
23、万石谷,粒粒积累;千丈布,根根织成。
24、水深难见底,虎死不倒威。
25、每日省一钱,三年并一千。
26、土地贵在耕种,知识贵在运用。
27、若要发,种西瓜。
28、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29、有理赢,无理输。
30、上山弯弯腰,回家有柴烧。
——关于感情的名人名言 30句菁华
1、放情者危,节欲者安。——桓范
2、人居两地,情发一心。——曹雪芹
3、杨柳杏花时节,几多情?——毛熙震
4、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沈全期
5、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范唏文
6、就是神,在爱情中也难保持聪明。——培根
7、相思***多少,地角天涯不是长。——关盼盼
8、逢君贳酒固成醉,醉后焉知世上情。——蔡希寂
9、我的爱情,注定从一开始就得不到救赎。——李巍
10、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
11、永不做错事的人,往往不能做出任何事情来。——法国
12、爱情埋在心灵深处,并不是住在双唇之间。——丁尼生
13、爱情使所有的人变成雄辩家这话说得绝对正确。——罗格林
14、爱情是一个*台,上面聚集着形形**的人。——吉尔伯特
15、一旦爱情得到了满足,他人魅力也就荡然无存了。——高乃依
16、有取有舍的人多么幸福,寡情的守财奴才是不幸。——鲁达基
17、一见钟情是唯一真诚的爱情;稍有犹豫便就不然了。——赞格威尔
18、爱情中的欢乐和痛苦是交替出现的。——乔·拜伦
19、爱情和谋杀一样,总是要暴露的。——威·康格里夫
20、男人的爱情如果不专一,那他和任何女人在一起都会感到幸福。——王尔德
21、真挚而纯洁的爱情,一定渗有对心爱的人的劳动和职业的尊重。——*
22、爱是一种甜蜜的痛苦,真诚的爱情永不是走一条*坦的道路的。——莎士比亚
23、友谊就像陶器,破了可以修补;爱情好比镜子,一旦打破就难重圆。——比林斯
24、我特别希望大家给我帮助,你们给我一份爱,我会还你们***的。——郭德纲
25、爱情存在于奉献的欲望之中,并把情人的快乐视作自己的快乐。——斯韦登伯格
26、爱情有一千个动人的心弦而又各不相同的音符。——乔·克雷布
27、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
28、看中了就不应太挑剔,因为爱情不是在放大镜下做成的。——托·布朗
29、上帝让我们在情路上首先遇到几个错误的人,然后才找到适合的人,也许是要我们。——张筱雨
30、原来我是最最无情的人,小时候用情太专,热情过度,一腔热血随时可以发出来,落得反被无情恼,成熟后改变作风,把一切理进心底,吃了亏学乖,一百八十度转弯,对人完全失去兴趣,永远只维持淡如水的交情,不再相信以心换心这种幼稚的事。——亦舒
——关于美德的名人名言 30句菁华
1、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2、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3、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4、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5、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6、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9、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子贡
10、让廉洁铭刻人生,把清白留在人间。——齐润芳
11、修身以敬,勿托以尊。——晋书
12、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13、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14、君子不可以不修身。——子思
15、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正蒙·乾称》
1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1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1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9、辱,莫大于不知耻。——王通
2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2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2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23、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24、燕雀戏藩柴,安识鸿鹄游。——曹植
25、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
26、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27、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28、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乔叟
29、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30、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关于行为的名人名言 30句菁华
1、理想与现实之间,动机与行为之间,总有一道阴影。——爱略特
2、不曲道以媚时,不诡行以邀名。汉·崔寔《政论》 不能违背人生准则以迎合时俗的好尚,不能以欺诈的行为以取得虚名。——崔寔
3、编造谎言的人撒的每一次谎不只是自杀行为,而且还是对人类社会的健康的伤害。——爱默生
4、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萨克雷
5、思想(且不论好坏与否)——行为——习惯,这就是人生的规律。——特赖因
6、社会环境养成个人智慧行为、倾向;养成的方法在使个人从事唤起和增强各种行动的各种活动,这些活动是有某种目的和承担某种后果的。?——杜威
7、我们比较容易承认行为上的错误、过失和缺点,而对于思想上的错误、过失和缺点则不然。——歌德
8、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于,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查·霍尔
9、思想是根基,理想是嫩绿的芽胚,在这上面生长出人类的思想、活动、行为、热情、激情的大树。——苏霍姆林斯基
10、朋友间当遵守以下法则:不要求别人寡廉鲜耻的行为,若被要求时则应当拒绝之。——西塞罗
11、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亚里士多德
12、美德与过恶,道德上的善与恶,都是对社会有利或有害的行为;在任何地点,在任何时代,为公益作出最大牺牲的人,都是人们称为最道德的人。——伏尔泰
13、日间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五 行为正直,心无愧惧。——凌濛初
14、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发生重大影响的,不仅是教师的深刻的知识及其教书的能力,还有他的意志及性格的质量,他的全部行为的质量。——彼得洛夫
15、要做一个襟怀坦白,光明磊落的人,不管是在深藏内心的思想活动中,还是在表露于外的行为举止上都是这样。——温塞特
16、习惯是一个人思想与行为的领导者。——爱默生
17、真正的爱情是不能用言语表达的,行为才是忠心的最好说明——莎士比亚
18、一切礼仪,都是为了文饰那些虚应故事的行为,言不由衷的欢迎,出尔反尔的殷勤而设立的;如果有真实的友谊,这些虚伪的形式就该一律摈弃。——莎士比亚
19、衡量朋友的真正的标准是行为而不是言语。——乔·华盛顿
20、一个为情感所支配,行为便没有自主之权,而受命运的宰割。——笛卡尔
21、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
22、许多伟大的真理开始的时候都被认为是亵渎的行为。——肖伯纳
23、许多伟大的真理开始的时候都被认为是亵渎行为。——萧伯纳
24、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鲁迅
25、假如人们把夸张和狂暴叫做美德,把温和与公正叫做犯罪行为,那么,这样的国家离开灭亡就不很远了。——拿破仑
26、我能想像到的人的最高尚行为,就是传播真理,就是公开放弃错误。——利斯特
27、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谁要是没有强烈的志向,也就不能够热烈地把这个志向体现于事业中——凯洛夫
28、智慧有三果:一是思虑周到,二是语言得当,三是行为公正。——德谟克里特
29、如果你被置于某种地位的时间足够长久,你的行为就会开始适应那种地位的要求——兰德尔·贾雷尔
30、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行为与追求美的理想这两者常常统一在一起,是密不可分的。——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