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马字的成语及解释 40句菁华

首页 / 句子 / | 2022-12-03 00:00:00 成语

1、下马冯妇:以之比喻重操旧业的人。

2、以鹿为马:把鹿说成马。比喻故意颠倒是非。

3、三马同槽:隐指司马懿父子三人将篡夺魏的*。也泛指阴谋篡权。

4、声色犬马:声:歌舞;色:女色;犬:养狗;马:骑马。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

5、脱缰之马:比喻没有了约束的人或失去了控制的事物。

6、犬马之决:谓臣僚的果敢决断。

7、四马攒蹄:指两手两脚被捆在一起。

8、马尘不及:比喻赶不上,跟不上。

9、仗马寒蝉: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10、素车白马:旧时办丧事用的车马,后用作送葬的语词。

11、意马心猿:形容心思不定,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12、驷马轩车:见“驷马高车”。

13、匹马一麾:一匹马一杆旗。形容勇敢善战。

14、马仰人翻:形容极忙乱或混乱的样子。

15、马上功成:指凭武功建国

16、驷马莫追:见“驷马难追”。

17、一马一鞍:比喻一夫一妻,白头偕老。

18、鲜车健马:见“鲜车怒马”。

19、野马无缰:没有拴上缰绳的野马。比喻任意行动,没有约束。

20、马齿徒长:见“马齿徒增”。

21、【一马当先】作战或做事时,不畏艰难,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面。

22、【千军万马】形容士兵众多,声势壮大。

23、【心猿意马】形容心思意念飘浮不定。

24、【犬马之劳】谦称自己微薄的服务像犬马一般微不足道。

25、【车水马龙】形容繁华热闹。

26、【招兵买马】徵招士兵,购买马匹;指集结武力,预谋作战。

27、【青梅竹马】指幼时游戏的伴侣。

28、【非驴非马】形容不伦不类的东西。

29、【马不停蹄】比喻没有休息,不停留。

30、【马首是瞻】指完全听从领导人的指挥来行动。

31、【单枪匹马】独自冒险直进,不依靠别人。

32、【万马奔腾】待日后补充。

33、【驷马难追】话一说出口,难以收回。用以警告人言语谨慎,要信守诺言。

34、驷马高车:驷马:一车所驾的四匹马。套着四匹马的高盖车。旧时形容有权势的人出行时的阔绰场面。也形容显达富贵。

35、骑马找马:骑着马去找别的马。原比喻一面占着一个位置,一面去另找更称心工作。现多比喻东西就在自己这里,还到处去找。

36、金马玉堂:金马:汉代金马门,是学士待诏地方;玉堂:玉堂殿,供侍诏学士议事的地方。旧指翰林院或翰林学士。

37、归马放牛: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38、童牛角马:童牛:没有角的牛;角马:长角的马。比喻不伦不类的东西。也比喻违反常理,不可能存在事物。

39、鞍马之劳:鞍马:鞍子和马,指长途跋涉或打仗。形容旅途或战斗的劳苦。

40、溜须拍马:比喻讨好奉承。


带有马字的成语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阅读


带有马字的成语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1)

——带有马字的成语 50句菁华

1、鞍前马后 解释:马前马后。指追随左右。

2、伯乐相马 解释: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3、不识马肝 解释:相传马肝有毒,食之能致人于死。比喻不应研讨的事不去研讨。

4、车殆马烦 解释:殆:通“怠”,疲乏;烦:烦躁。形容旅途劳顿。

5、车水马龙 解释: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6、车填马隘 解释:指车马填塞门庭道路。形容宾客众多。

7、东风马耳 解释: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8、二童一马 解释: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后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

9、肥马轻裘 解释: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10、弓调马服 解释:比喻办任何事情,应先做好准备工作。

11、光车骏马 解释:装饰华丽的车马。

12、归马放牛 解释: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13、裹尸马革 解释:革:皮革。用马皮包裹尸体。形容将士战死沙场的英勇无畏的气慨。

14、练兵秣马 解释:训练士兵,喂饱战马。指作好战斗准备

15、马毛蝟磔 解释:蝟,同“猬”。形容狂风大作,气候恶劣。

16、马如游鱼 解释:同“马如游龙”。

17、马入华山 解释:《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后因以“马入华山”表示天下太*,不再打仗。

18、马咽车阗 解释:形容车马繁多,非常热闹。

19、枚速马工 解释:工:工巧;速:速度快。原指枚皋文章写得多,司马相如文章写得工。后用于称赞各有长处。

20、驷马难追:话一说出口,难以收回。用以警告人言语谨慎,要信守诺言。

21、马革里尸:形容军人英勇地战死在沙场上。

22、金戈铁马:表示军队装备很好,作战力非常强;或喻战争。

23、牛骥同皂:比喻贤愚不分。

24、鞭长莫及:及:到。原意是鞭子虽长,也不能打马肚子。比喻相隔太远,力量达不到。

25、马齿徒长:只喻只是年龄徒然加大,但没有大作为。

26、按图索骥:索:找;骥:良马。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27、塞翁失马:(1)比喻人因祸得福。(2)形容祸福无常,不能遽下定论。

28、天马行空:喻才思豪放飘逸。

29、鞍前马后:马前马后。指追随左右。

30、匪匪翼翼:匪匪:马行走不停的样子;翼翼:有次序的样子。形容车马行走时阵容整齐、威武。

31、秣马厉兵:磨快武器,喂饱战马,准备战斗;也泛指事前积极的准备。

32、车水马龙:形容繁华热闹。

33、声色犬马:形容生活非常糜烂。

34、光车骏马:装饰华丽的车马。

35、金戈铁马: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36、青梅竹马:青梅:青的梅子;竹马:儿童以竹竿当马骑。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现指男女幼年时亲密无间。

37、竹马之友:指儿童时期的朋友。

38、汗马功劳:汗马:将士骑的马奔驰出汗,比喻征战劳苦。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

39、飞鹰走马:放鹰追捕和骑马追逐鸟兽。指打猎。

40、马上看花:指粗略行事,走马看花。

41、汗马之功:指战争中立下的功绩。

42、马鹿易形:出自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比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43、声色犬马:声:歌舞;色:女色;犬:养狗;马:骑马。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

44、马中关五:犹言鲁鱼亥豕。指书籍在传写或刻印过程中的文字错误。

45、马马虎虎:指还过得去。亦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46、马面牛头: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

47、马龙车水:马象游龙,车象流水。形容车马往来不绝。

48、马捉老鼠:比喻瞎忙乱。

49、马上房子:指当面赞成,背后反对。

50、马首是瞻:看着我马头的方向,决定进退。比喻追随某人行动。


带有马字的成语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2)

——马的成语及解释 40句菁华

1、马首欲东:谓东归;返回。语本《左传襄公十四年》:栾黡曰:‘晋国之命,未是有也。余马首欲东。’乃归。杨伯峻注:秦兵在西,东则归矣。

2、马首是瞻:指完全听从领导人的指挥来行动。

3、呼牛呼马:呼:称呼。称我牛也好,称我马也好。比喻别人骂也好,称赞也好,决不计较。

4、戎马倥偬:戎马:本指战马,借指军事;倥偬:繁忙。形容军务繁忙。

5、戎马生郊:《老子》: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陈鼓应注:生于郊,指牝马生驹犊于战地的郊野。意谓国家政治不上轨道,连怀胎的母马也用来作战。后以戎马生郊指战乱不断。

6、驽马铅刀:铅刀:铅质的刀。蹩脚的马,不快的刀。比喻才力很弱。

7、车水马龙:形容繁华热闹。

8、汗马功劳:喻为征战奔走的功劳.

9、求马唐肆:唐肆:空的市集.比喻所求的方法途径不对,必无所获.

10、金戈铁马:表示军队装备很好,作战力非常强;或喻战争.

11、马不停蹄:比喻没有休息,不停留.

12、驷马难追:话一说出口,难以收回.用以警告人言语谨慎,要信守诺言.

13、北叟失马——比喻祸福没有一定。

14、车尘马迹——指车马行过的痕迹。

15、车驰马骤——形容车马奔驰迅猛。

16、素丝良马——以之为礼遇贤士之辞。

17、马不停蹄——比喻不停顿地向前走。

18、匹马当先——一马当先。指冲锋在前。

19、裘马轻狂——指生活富裕,放荡不羁。

20、马如游龙——形容人马熙熙攘攘的景象

21、鸠车竹马——鸠车、竹马:儿童玩具。借指童年

22、尻轮神马——以尻为车而神游。指随心所欲遨游自然

23、马角乌头——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24、饮马长江——在长江边给战马喝水。谓渡江南下进行征伐。

25、匹马单枪——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现比喻行动没有人帮助。

26、放牛归马——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结束,不再用兵。

27、狗马声色——良犬、骏马、音乐、女色。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

28、轻裘肥马——穿着轻暖的皮袄,骑着肥壮的好马。形容生活阔绰。

29、马鹿易形——出自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比喻颠倒是非、混淆黑白

30、乞儿马医——乞儿:乞丐;马医:兽医中专治马病的人。旧指卑贱的人。

31、鞍马之劳——鞍马:鞍子和马,指长途跋涉或打仗。形容旅途或战斗的劳苦。

32、车尘马足——①指车马奔波。亦喻人世俗事。②指代车骑。敬称对方时亦用之。

33、阵马风樯——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34、马翻人仰——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35、走马看花——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36、盘马弯弓——驰马盘旋,张弓要射。形容摆开架势,准备作战。后比喻故做惊人的姿态,实际上并不立即行动。

37、丹书白马——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以示坚守誓约,后人称为“丹书白马”。

38、马腹逃鞭——《左传·宣公十五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后以“马腹逃鞭”比喻躲脱惩罚。

39、休牛归马——亦作“休牛散马”。放归军用的牛马,表示停止战事。语本《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40、青丝白马——南朝梁普通年间,“有童谣曰:‘青丝白马寿阳来。’”其后侯景作乱,乘白马以青丝为缰,兵皆青衣,从寿春进军建康。见《梁书·侯景传》、《隋书·五行志上》。后因以“青丝白马”指作乱的人。


带有马字的成语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3)

——关于马的成语及解释 30句菁华

1、原班人马:同一批人员。

2、六马仰秣:形容乐声美妙。

3、车水马龙:形容繁华热闹。

4、马腹逃鞭:比喻躲脱惩罚。

5、墙头马上:为男女爱慕之典实。

6、青梅竹马:指幼时游戏的伴侣。

7、驴前马后:比喻一切受人支配。

8、四马攒蹄:指两手两脚被捆在一起。

9、马上看花:指粗略行事,走马看花。

10、马面牛头: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

11、戎马生涯:指从事征战的生活、经历。

12、千军万马:形容雄壮的队伍或浩大的声势。

13、单枪匹马:比喻单独行动,没有丝毫助力。

14、马不解鞍:比喻一刻也不停留,毫不间歇。

15、马放南山:比喻天下太*,不再用兵。现形容思想麻痹。

16、六马仰秣:形容乐声美妙,连马都抬起头倾听,不吃饲料。

17、金戈铁马:表示军队装备很好,作战力非常强;或喻**。

18、马首是瞻:看着我马头的方向,决定进退。比喻追随某人行动。

19、马中关五:犹言鲁鱼亥豕。指书籍在传写或刻印过程中的文字错误。

20、马迹蛛丝:马蹄的痕迹,蜘蛛的细丝。比喻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21、戎马倥偬:戎马:本指战马,借指军事;倥偬:繁忙。形容军务繁忙。

22、裘马声色:衣轻裘,乘肥马,醉心歌舞,迷恋女色。谓贪图享受,生活糜烂。

23、人仰马翻: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24、呼牛呼马:呼:称呼。称我牛也好,称我马也好。比喻别人骂也好,称赞也好,决不计较。

25、声色犬马:声:歌舞;色:女色;犬:养狗;马:骑马。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

26、白驹过隙:白驹:白色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27、盘马弯弓:驰马盘旋,张弓要射。形容摆开架势,准备作战。后比喻故做惊人的姿态,实际上并不立即行动。

28、天马行空:天马:神马。天马奔腾神速,象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

29、驷马高车:驷马:一车所驾的四匹马。套着四匹马的高盖车。旧时形容有权势的人出行时的阔绰场面。也形容显达富贵。

30、牛溲马勃:牛溲:牛尿,一说车前草,利小便;马勃:可治疮。比喻一般人认为无用的东西,在懂得其性能的人手里可成为有用的物品。


带有马字的成语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4)

——马字成语 100句菁华

1、声色犬马

2、厉兵秣马

3、一马当先

4、害群之马

5、马前泼水

6、单枪匹马

7、死马当活马医

8、牛高马大

9、士饱马腾

10、龙神马壮

11、策马飞舆

12、鞍马劳顿

13、盘马弯弓

14、车驰马骤

15、竹马之友

16、素丝良马

17、犬马之诚

18、马入华山

19、蛇毛马角

20、裘马轻肥

21、弓调马服

22、东风射马耳

23、吹牛拍马

24、枕戈汗马

25、弊车羸马

26、匹马当先

27、车在马前

28、马如流水

29、驽马鈆刀

30、立马追镫

31、善马熟人

32、老马恋栈

33、持戈试马

34、不食马肝

35、以渴服马

36、膏车秣马

37、驷马高盖

38、识涂老马

39、车辙马迹

40、得马生灾

41、害羣之马

42、单枪独马

43、人语马嘶

44、戎马劻勷

45、君子一言快马一鞭

46、鞍不离马甲不离身

47、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解释〗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

48、策马飞舆〖解释〗指驾马车疾行。

49、招军买马〖解释〗犹招兵买马。

50、马迟枚疾:用于称赞各有长处。同“马工枚速”。

51、悬兵束马〖解释〗见“悬车束马”。

52、鲜车健马〖解释〗见“鲜车怒马”。

53、驷马轩车〖解释〗见“驷马高车”。

54、束马县车〖解释〗见“束马悬车”。

55、人荒马乱〖解释〗形容局势动荡不安。

56、犬马之疾〖解释〗谦称自己的疾病。

57、犬马恋主〖解释〗喻臣下眷怀君上。

58、青丝白马〖解释〗南朝梁普通年间,“有童谣曰:‘青丝白马寿阳来。’”其后侯景作乱,乘白马以青丝为缰,兵皆青衣,从寿春进军建康。见《梁书·侯景传》、《隋书·五行志上》。后因以“青丝白马”指作乱的人。

59、青衫司马〖解释〗唐白居易贬官江州司马时,所作《琵琶引》有“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之句,后因用“青衫司马”喻指失意之官吏。

60、骑马寻马〖解释〗比喻已经有了好处,还要去谋另外的好处。

61、马咽车阗〖解释〗形容车马繁多,非常热闹。

62、马如流水〖解释〗形容人马熙攘。

63、马入华山〖解释〗《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后因以“马入华山”表示天下太*,不再打仗。

64、马牛其风〖解释〗谓马、牛奔逸。《书·费誓》:“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孔颖达疏:“僖四年《左传》云:‘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贾逵云:‘风,放也,牝牡相诱谓之风。’然则马牛风佚,因牝牡相逐,而逐至放佚远去也。”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65、马翻人仰〖解释〗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66、丹书白马〖解释〗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以示坚守誓约,后人称为“丹书白马”。

67、持戈试马〖解释〗比喻作好准备,跃跃欲试。

68、汗马功劳:喻为征战奔走的功劳。

69、招兵买马:征招士兵,购买马匹;指集结武力,预谋作战。

70、悬崖勒马: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醒悟回头。

71、马首是瞻:是,文言代词,复指提前宾语;瞻,看;比喻服从某一个的指挥或乐于追随某一个人。

72、马马虎虎:用来形容做事草率、随便,不负责任。

73、马到成功:用以祝贺人成功迅速而容易。

74、乌白马角: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75、三马同槽:隐指司马懿父子三人将篡夺魏的*。也泛指阴谋篡权。

76、马革裹尸: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77、马角乌白:乌鸦变白,马头生角。比喻不能实现之事。

78、寒蝉仗马: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79、马齿徒增:马的牙齿有多少,就可以知道它的年龄有多大。比喻自己年岁白白地增加了,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

80、仗马寒蝉: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81、野马无缰:没有拴上缰绳的野马。比喻任意行动,没有约束。

82、金戈铁马:戈闪耀着金光,马配备了铁甲。比喻战争。也形容战士持枪驰马的雄姿。

83、阵马风樯: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84、倚马七纸:比喻文章写得快。

85、单枪匹马:原指打仗时一个人上阵。比喻行动没人帮助。

86、东风吹马耳: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87、戎马倥偬:戎马:本指战马,借指军事;倥偬:繁忙。形容军务繁忙。

88、玉堂金马:玉堂:汉代殿名;金马:汉代宫门名,也称“金门”。旧时比喻才学优异而富贵显达。

89、高车驷马:四匹马驾驶的、车盖很高的车。旧时形容*显贵的阔绰。

90、士饱马腾:军粮充足,士气旺盛。

91、乌头白马生角: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92、乞儿马医:乞儿:乞丐;马医:兽医中专治马病的人。旧指卑贱的人。

93、问牛知马:比喻从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94、香车宝马: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指考究的车骑。

95、指鹿为马: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96、万马奔腾:成千上万匹刀在奔跑腾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

97、驷马不追: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同“驷马难追”。

98、马马虎虎: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99、驽马恋栈:驽马:劣马,跑不快的马;栈:指马棚。劣马惦着的只是马棚里的饲料。比喻无能的人只贪图安逸,无远大志向。

100、尻轮神马:以尻为车而神游。指随心所欲遨游自然。


带有马字的成语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5)

——带有文字的成语和解释 50句菁华

1、文宗学府:文章的宗伯,学问的渊府。比喻学问渊博的人。

2、文质斌斌: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同“文质彬彬”。

3、文章宿老:宿:年老的,长期从事的。指擅长文章的大师。

4、文武全才:文才与武功同时具备的人才。

5、文武差事:比喻明劫暗偷。

6、文无加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同“文不加点”。

7、文身剪发:常用以指较落后地区的民俗。同“文身断发”。

8、文人学士:泛指文人、文士。

9、文人相轻:指文人之间互相看不起。

10、文君司马:后指相爱的情人或夫妻。

11、文经武纬:经、纬:编织物的纵线与横线。指从文武两方面治理国家。

12、文过饰非:文、饰:掩饰;过、非:错误。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13、文风不动:一点儿也不动。形容没有丝毫损坏或改变。

14、文房四士:俗指笔、墨、纸、砚。同“文房四宝”。

15、主文谲谏:主文:用譬喻来规劝;谲谏:委婉讽刺。通过诗歌的形式,用譬喻的手法进行讽谏。

16、咬文齧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同“咬文嚼字”。

17、咬文啮字: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同“咬文嚼字”。

18、修文偃武:修:昌明,修明;偃:停止。提倡文教,停息武事。

19、雄文大手:擅长写作宏伟诗文的高手。

20、舞文巧诋:玩弄文字,诋毁构陷。

21、通文调武:指卖弄文才和武艺。

22、通文达礼:指有学问懂礼仪。

23、深文曲折:歪曲地援引法律条文,不露痕迹地陷人于罪。

24、深文大义:指深奥的大道理。

25、片文只事:指零碎不全的佚文轶事。

26、能文能武:文的武的都行。现常指既能动笔也有实际工作能力。

27、卖文为生:指以出卖诗文所得来维持生计。

28、龟文鸟迹:指古代的象形文字。

29、废文任武:文:文治;任:任用;武:武力。废掉文治,任用武力。指轻文重武。

30、出文入武:指文武兼备。

31、不文不武:既不能文,又不能武。

32、舞弄文墨:①玩弄法律条文,曲解其意。②玩弄文辞;耍笔杆子。亦作“舞文弄墨”。

33、俗下文字:指为应付世事而写的*庸的应酬文章。

34、书同文,车同轨:车轨相同,文字相同。比喻国家统一。

35、膏粱文绣:指富贵人家的`奢华生活。亦泛指精细贵重的东西。

36、典章文物:指法令、礼乐、制度以及历代遗留下来的有价值的东西。

37、道德文章:指思想品德和学识学问。

38、大有文章:指话语、文章、或已表露的现象之中,很有令人难以捉摸的意思或别的情况。

39、粗通文墨:粗:略微;通:通晓。文墨:指写文章。稍微懂得一些写作方面的学问。

40、百代文宗:宗:被人所效法的人物。在久远的年代里堪为文人楷模的人物。

41、偃武修文:偃:停止;修:昌明,修明。停止武事,振兴文教。

42、偃武觌文:停止武事,振兴文教。同“偃武修文”。

43、偃兵修文:停止武事,振兴文教。同“偃武修文”。

44、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亦作“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45、言之不文,行之不远: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同“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46、析律舞文:指故意玩弄文字,曲解法律条文。

47、舞笔弄文:指舞文弄墨。

48、纬武经文:指有文有武,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49、较武论文:较:比较,评论。评论武艺,谈论文章。

50、地下修文:旧指有才文人早死。


带有马字的成语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6)

——有马字的成语 50句菁华

1、弓调马服

2、燕昭好马

3、雀马鱼龙

4、脱缰之马

5、马浡牛溲

6、马如游鱼

7、汗马功劳

8、走马赴任

9、服牛乘马

10、士饱马腾

11、马捉老鼠

12、老马为驹

13、伯乐相马

14、牛头不对马面

15、犬马之诚

16、金戈铁马

17、跃马扬鞭

18、走马观花

19、万马齐瘖

20、枕戈汗马

21、立马万言

22、弊车羸马

23、跃马弯弓

24、下马看花

25、招兵买马

26、束兵秣马

27、天马行空

28、以*马

29、驽马铅刀

30、识涂老马

31、仅容旋马

32、历兵粟马

33、悬车束马

34、横刀跃马

35、效犬马力

36、马革盛尸

37、历兵秣马

38、獐麇马鹿

39、鲜车怒马

40、塞翁之马

41、高头大马

42、驴头不对马嘴

43、砺戈秣马

44、横戈盘马

45、走马章台

46、驽马恋栈

47、马足龙沙

48、驽马十驾

49、车水马龙

50、倚马可待


带有马字的成语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7)

——三字经全文解释及故事 40句菁华

1、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2、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3、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4、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5、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6、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7、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

8、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9、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10、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11、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12、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13、此十义,人所同。当顺叙,勿违背。

14、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15、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

16、四书熟,孝经通。如六经,始可读。

17、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18、我周公,作周礼。着六官,存治体。

19、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20、曰国风,曰雅颂。号四诗,当讽咏。

21、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别善恶。

22、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23、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24、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25、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26、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

27、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28、辽与金,皆称帝。元灭金,绝宋世。

29、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30、由康雍,历乾嘉,民安富,治绩夸。

31、革命兴,废帝制,立宪法,建民国。

32、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33、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34、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35、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36、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

37、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38、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39、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

40、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带有马字的成语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8)

——成语的解释 40句菁华

1、满脸春风:形容心情喜悦,满脸笑容。

2、搔首踟蹰:搔首:用手挠头。踟蹰:来回走动。形容心情焦急、惶惑或犹豫。亦作“搔首踟躇”。

3、饮冰茹檗:茹:吃;檗:俗称黄柏,味苦。喝冷水,吃苦味的东西。比喻处境困苦,心情抑郁。也形容生活清苦。

4、满腹牢骚:牢骚:抑郁不*之感。一肚子的不满情绪。形容心情极为抑郁,很不得意。

5、人琴俱亡: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

6、抑郁寡欢:由于心情不舒畅而很少高兴的时候。

7、满面红光:满面:整个面部。形容心情舒畅,精神健旺的样子。

8、若释重负: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的轻松愉快。

9、挂肚牵心:牵:牵挂。形容忧虑不安的心情。

10、近乡情怯:指远离家乡多年,不通音信,一旦返回,离家乡越近,心情越不*静,惟恐家乡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用以形容游子归乡时的复杂心情。

11、迫不及待:近: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

12、莼羹鲈脍:莼:莼菜;脍:切得很细的肉。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13、陶情适性:陶:喜,快乐;适:舒适,畅快。使心情愉快。

14、春晖寸草: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寸草:一寸长的小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

15、低回不已:低回:徘徊留恋;不已:不停止。不停地徘徊,留恋忘返。形容伤感难忘的心情。

16、不紧不慢:形容心情*静,行动从容。

17、肃然起敬:肃然:恭敬的样子;起敬:产生敬佩的心情。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18、面若死灰:形容因心情极度沮丧或惊恐而脸色灰暗。

19、莼鲈之思: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

20、谢天谢地:表示目的达到或困难解除后满意轻松的心情。

21、开怀畅饮:开怀:心情无所拘束,十分畅快。比喻敞开胸怀,尽情饮酒。

22、鹤怨猿惊:形容对官场厌倦,有意归隐的心情。

23、喜上眉梢:喜悦的心情从眉眼上表现出来。

24、春风得意:旧时形容考中进士后的兴奋心情。后形容职位升迁顺利。

25、以日为年:过一日如同过一年的时间那样漫长难熬。形容心情焦急。亦作“以日为岁”。

26、*心静气:心情*和,态度冷静。

27、迁延观望:谓心情犹豫而行动迟延。

28、体贴入微:体贴:细心体谅别人的心情和处境,给予关心和照顾;入微:达到细微的程度。形容对人照顾或关怀非常细心、周到。

29、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天不见,就好象过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30、观望不前:不前:不敢上前。事情尚难确定时,怀着犹豫不定的心情,观察事物的发展,暂不前进。

31、树高千丈,落叶归根:

32、水火不相容:

33、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34、时势造英雄:

35、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36、士可杀不可辱:

37、王顾左右而言他:

38、无毒不丈夫:

39、太岁头上动土:

40、桃李满天下:


带有马字的成语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9)

——描写说话的成语及解释 40句菁华

1、有气无力:是指说话声音微弱,作事精神不振。也是指体弱无力。

2、枉口拔舌:比喻信口胡说。多指造谣生事,恶意中伤。

3、生拉硬扯:是指说话或写文章牵强附会。也是指用力拉扯,勉强别人听从自己。

4、罕譬而喻:说话用不着多比方,都能听懂。是指话说得非常明白。

5、直捷了当:是指说话、做事不绕弯子,干脆爽快。同“直截了当”。

6、言而有信:说话靠得住,有信用。

7、指手划脚:用手指,用脚划。是指说话时用手脚示意,也比喻瞎指挥,乱加指点批评。

8、疾言厉色:疾:急速。说话急躁,脸色严厉。是指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9、夹七夹八:指说话东拉西扯,混杂不清。

10、抟空捕影:犹言捕风捉影。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11、口出不逊:逊:谦逊。说话极不谦虚。是指狂妄自大。

12、疾声厉色:疾:急速。说话急躁,脸色严厉。是指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13、言简意赅:赅:完备。话不多,但意思都有了。是指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

14、一字一板:是指说话从容清楚。

15、祸从口出:灾祸从口里产生出来。指说话不谨慎容易惹祸。

16、金舌弊口:金舌:用金子做舌头;弊:破。用金做的舌头,说破了嘴。比喻说话很多,枉费口舌。

17、钳口不言:钳口:闭口。闭着嘴不说话。

18、握风捕影:犹言捕风捉影。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19、心拙口夯:心思笨,又不善于说话。

20、不声不吭:吭:出声。不说话,不出声。

21、乱坠天花:比喻说话动人或文字精彩。多指话说得夸大或不切实际。

22、愀然不乐:愀然:忧愁样子。脸上忧愁严肃,心中不愉快。

23、目不斜视: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24、号令如山:指军令严肃,不容更改。

25、直言正色:谓言语正直,仪容严肃。

26、辞色俱厉:措辞和神色都十分严厉。

27、浩气凛然:浩气:即正气,刚直正大精神;凛然:严肃,令人敬畏样子。浩然之气令人敬畏。

28、正襟危坐:襟:衣襟;危坐:端正地坐着。整一整衣服,端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样子。

29、词严义正:措词严肃,道理正当。

30、慎重其事:谓对某一事态度严肃认真。

31、言笑不苟:不随便谈笑。形容态度严肃庄重。

32、侃然正色:刚直严肃样子。

33、恶言厉色:说话和脸色都很严厉。

34、正经八百:①正经,严肃认真。②犹名副其实。

35、岸然道貌:指严肃神态。

36、笑比河清:形容态度严肃,难见笑容。

37、亦庄亦谐:形容既严肃又风趣。

38、一本正经: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39、甜嘴蜜舌:象蜜糖一样甜的话。比喻为了骗人而说得动听的话。

40、弄口鸣舌:弄口:逞巧辩,搬弄是非;鸣:发声。掉弄口舌。指巧言辩饰或挑拔是非。


带有马字的成语及解释 40句菁华(扩展10)

——《三字经》全文及解释 30句菁华

1、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2、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3、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

4、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5、十干者,甲至癸。十二支,子至亥

6、曰黄道,日所躔。曰赤道,当中权

7、曰江河,曰淮济。此四渎,水之纪

8、曰岱华,嵩恒衡。此五岳,山之名

9、曰士农,曰工商。此四民,国之良

10、有虫鱼,有鸟兽。此动物,能飞走。

11、稻梁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

12、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饲。

13、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

14、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15、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

16、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原。

17、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18、四书熟,孝经通。如六经,始可读。

19、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20、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21、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22、经既明,方读子。撮其要,记其事。

23、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24、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25、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26、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27、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28、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

29、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30、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