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欺芳蕙晚,似妒寒梅疾。司空曙《新柳》
2、风送梅花过小桥,飘飘。赵显宏《昼夜乐冬》
3、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唐寅《画鸡》
4、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5、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李方膺《题画梅》
6、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苏轼《西江月梅花》
7、玉人和月摘梅花。贺铸《减字浣溪沙楼角初销一缕霞》
8、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9、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纳兰性德《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10、落花飞絮蒙蒙,长忆著、灞桥别后。毛滂《上林春令十一月三十日见雪》
11、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李世民《元日》
12、催了开时催谢时。——刘克庄《长相思·惜梅》
13、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崔道融《梅花》
14、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王安石《壬辰寒食》
15、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李清照《临江仙·梅》
16、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17、江寒水不流,鱼嚼梅花影。——释敬安《题寒江钓雪图》
18、雪残风信,悠扬春消息。——晏几道《六么令·雪残风信》
19、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梅花绝句》
20、已随江令夸琼树,又入卢家妒玉堂。——李商隐《对雪二首》
21、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22、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辛弃疾《念奴娇·梅》
23、急雪打窗心共碎,危楼望远涕俱流。——陆游《送七兄赴扬州帅幕》
24、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岑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25、半夜衔枚,满城深雪,忽已亡悬瓠。——李纲《念奴娇·宪宗*淮西》
26、最爱霏霏迷远近,却收扰扰还寥廓。——辛弃疾《满江红·和范先之雪》
27、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张炎《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28、但恐舞、一帘胡蝶,玉龙吹又杳。——吴文英《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
29、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纳兰性德《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30、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冯延巳《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31、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王沂孙《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32、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张道洽《岭梅》
33、好睡慵开莫厌迟。苏轼《少年游咏红梅》
34、但疏钟催晓,乱鸦啼暝。陆叡《瑞鹤仙梅》
35、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祖咏《望蓟门》
36、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梅花绝句》
37、万里风烟,一溪霜月,未怕欺他得。辛弃疾《念奴娇梅》
38、借问落梅凡几曲,从风一夜满关山。高適《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
39、重唱梅边新度曲,催发寒梢冻蕊。吴文英《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
40、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王沂孙《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写冬景美的诗句古诗 40句菁华
1、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2、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3、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4、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6、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
7、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咏雪联句》
8、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旗遥倚望春台。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9、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0、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11、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12、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李白《北风行》
13、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阴沉飞雪白。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兼寄语弄房给事》
1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15、不知何日始工愁。王国维《虞美人弄梅骑竹嬉游日》
16、关河冻合东西路,肠断斑骓送陆郎。李商隐《对雪二首》
17、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鲍照《梅花落中庭多杂树》
18、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1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20、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21、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 《终南望余雪》
22、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王微《四气诗》
23、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24、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梅》
25、那刺穿云块的阳光就像根根金线,纵横交错,把浅灰蓝灰的云朵缝缀成一幅美丽无比的图案。
26、冬天,樟脑树仍然顽强的地生长,一点都不畏惧,就像一名战士一样,迎霜傲雪,日夜守卫着我们的校园。
27、傍晚,大片大片的雪花,从昏暗的天空中纷纷扬地飘落下来。霎时间,山川、田野、村庄,全都笼罩在白蒙蒙的大雪之中。
28、大雪随着寒冬来了,街道宛如是银子铸成的,那么亮,那么有灿烂,长长的冰柱像水晶的短剑挂在檐前,行人的呼吸也化作了一股股白烟。
29、早春二月的雪,虽然她的生命短暂,年华易逝,但她如一位善解人意的天使,以她的圣洁与纯真,无声无息,自由自在地与柔情翩翩起舞,共舞缤纷的相思。
30、不一会儿,一层薄薄的白雪,就像巨大的、轻柔的羊毛毯子,覆盖住了整个大地。这是入冬后的第一场雪,虽然不是很大,但给大地和人类带来了勃勃生机。
31、冬天,雪花飞舞,树枝上落满了雪,犹如美丽的银条,随风飘动,地面和房上都变成了白色世界。雪化了,又冻成冰柱,挂在房檐下像一串珍珠,这景象真美。
32、我眼中的冬天是快乐的。每当下雪时,我就会将女孩特有的矜持抛开,冲向室外与伙伴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掷雪球,那欢乐的喊声,嬉闹声,压过了一切,压过了喇叭声,压过了。
33、雪发了疯似的施展着浑身的解数,铺天盖地地落下来,将大地冻得颤抖了起来。刺骨的寒风在耳畔狂笑。行人在猖狂的笑声中缩着脖子,艰难地挪到脚步,嘴里不住地埋怨老天爷的冷酷无情。
34、冬天来到了,寒风吹过,脸上如刀割一般,冬天的小精灵--雪,从天空中跳着优美的舞蹈,来到了人间的每一个角落,不经意间,早已将房顶,树木,草地,公路当做了自己的舞台,争先恐后地前往表演。
35、一场大雪过后,房屋、地上、庄稼像披上一层银色的衣裳。风一吹,雪花飘飘扬扬。马路像一条玉带伸向远方,落了叶的树枝上挂满了毛茸茸的银条,冬夏常青的松柏树上,堆满了蓬松的雪球,大地像铺上了一层毛毯。
36、冬天,一个寒冷的季节,但对于我们孩子来说,是一个温暖的季节,一个充满欢笑的季节。今年冬天也非常冷,但到现在也没有下过一场雪,真希望赶快下一场雪,让这个冬天变得洁白,变得快乐,让温暖在整个冬天里永远伴随着我们!
37、家乡的冬天,冷的不得了。每次出门前,父母总将我捂得严严实实。可呵气在冲过重重的包围之后。还是可以看的出来。整个的冬天,几乎天天刮着西北风,待在屋里一听,跟狼嚎似的,令人心惊胆颤。这冬天,可真应了那句话:滴水成冰,呵气成霜。
38、窗外的雪,不停地落在我的纸上,我突然感到了生命的虚度。春花秋月,没有使我止步,这场雪却使我迷路了。我相信,天使的羽翼就隐在雪中,用科学的显微镜只能探到一片虚无。肉质的眼雪地跋涉过久,会导致雪盲,只有暂回红泥火炉的小屋,温上一壶酒。
39、冬天的风很干燥,不带一丝水份。一件件湿的衣服,经过冬风前赴后继,马上变得干燥,成了天然的干衣器,也使主妇们省了不少心。冬天的风带走了衣物上的水份,也带走了我们嘴唇、脸、鼻子上含着的水份。生出许多小裂纹,给我们*添了不少的麻烦。
40、寒风呼呼地咆哮着,用它那粗大的手指,蛮横地乱抓行人的头发,针一般地刺着行人的肌肤。行人万般无奈,只得将冬衣扣得严严实实的,把手揣在衣兜里,缩着脖子,疾步前行。而大路两旁的松柏,却精神抖擞地挺立着,傲迎风霜雨雪,激励着人们勇敢地前进。
——写冬景的诗句 40句菁华
1、长年渐省睡,夜半起端坐。不学坐忘心,寂莫安可过。
2、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乐府古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3、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杜甫《野望西山白雪三城戍》
4、高楼临古岸,野步晚来登。江水因寒落,山云为雪凝。远村虽入望,危槛不堪凭。亲老未归去,乡愁徒自兴。《冬日登江楼》出自:曹松
5、浔阳孟冬月,草木未全衰。祇抵长安陌,凉风八月时。日西湓水曲,独行吟旧诗。蓼花始零落,蒲叶稍离披。但作城中想,何异曲江池。《湓浦早冬》作者:白居易
6、螺亭倚棹哭飘蓬,白浪欺船自向东。楚国蕙兰增怅望,番禺筐篚旅虚空。江城雪落千家梦,汀渚冰生一夕风。弃置侯鲭任羁束,不劳龟瓦问穷通。《冬日暮旅泊庐陵》作者:陈陶
7、黑夜天寒愁散玉,东皇海上张仙烛。侯家歌舞按梨园,石氏宾寮醉金谷。鲁家襜褕暗披水,雪花灯下甘垂翅。散帙高编折桂枝,披纱密甃青云地。霜白溪松转斜盖,铜龙唤曙咽声细。八埏蝼蚁厌寒栖,早晚青旗引春帝。展转城乌啼紫天,曈曚千骑衙楼前。《冬夜吟》作者:陈陶
8、垂老戎衣窄,归休寒色深。渔舟上急水,猎火著高林。日有习池醉,愁来梁甫吟。干戈未偃息,出处遂何心。《初冬》作者:杜甫
9、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白犬离村吠,苍苔壁上生。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木落禽巢在,篱疏兽路成。拂床苍鼠走,倒箧素鱼惊。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此时重一去,去合到三清。《冬日归旧山》出自:李白
10、萧条古木衔斜日,戚沥晴寒滞早梅。愁处雪烟连野起,静时风竹过墙来。故人每忆心先见,新酒偷尝手自开。景状入诗兼入画,言情不尽恨无才。《冬日》作者:韩偓
11、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12、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崔涂《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 除夜有怀》
13、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
14、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15、投宿侵征骑,飞雪满孤村。
1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17、西风满天雪,何处报人恩。齐己《剑客》
18、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9、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余雪》
2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21、冶云赤天涨为黑,寒风余吹山拔木。王安石《九鼎》
22、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3、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24、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25、全欺芳蕙晚,似妒寒梅疾。——司空曙《新柳》
26、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文天祥《除夜》
27、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律然《落梅》
28、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唐寅《把酒对月歌》
29、龙山万里无多远,留待行人二月归。——李商隐《对雪二首》
30、望征路愁迷,离绪难整。——陆叡《瑞鹤仙·梅》
31、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沁园春·雪》
32、为谁成早秀,不待作年芳。——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33、人绕湘皋月坠时。——姜夔《小重山令·赋潭州红梅》
34、谁当九原上,郁郁望佳城。——沈约《冬节后至丞相第诣世子车中作》
35、晨兴好拥向阳坐,晚出宜披踏雪行。——白居易《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36、潇洒江梅,向竹梢疏处,横两三枝。——李邴《汉宫春·梅》
37、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沁园春·雪》
38、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辛弃疾《瑞鹤仙·赋梅》
39、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40、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曹雪芹《咏红梅花得“花”字》
——关于写冬景的诗句 30句菁华
1、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何逊《咏早梅》
2、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卢纶《李端公》
3、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王维《杂诗三首》
4、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砌更堆墙。——刘克庄《落梅》
5、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刘克庄《落梅》
6、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李白《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7、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8、银河宛转三千曲。——周邦彦《菩萨蛮·梅雪》
9、入世冷挑红雪去,离尘香割紫云来。——曹雪芹《访妙玉乞红梅》
10、酒未开樽句未裁,寻春问腊到蓬莱。——曹雪芹《访妙玉乞红梅》
11、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白居易《雪夜小饮赠梦得》
12、楼高莫近危阑倚。——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13、风送梅花过小桥,飘飘。——赵显宏《昼夜乐·冬》
14、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李清照《临江仙·梅》
15、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16、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李白《子夜吴歌·冬歌》
17、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曹组《蓦山溪·梅》
18、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19、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20、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21、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戴叔伦《转应曲·边草》
22、空自忆,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李邴《汉宫春·梅》
23、旧游旧游今在否?花外楼,柳下舟。——蒋捷《梅花引·荆溪阻雪》
24、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
25、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苏轼《少年游·咏红梅》
26、玉碗冰寒滴露华,粉融香雪透轻纱。——晏殊《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27、记玉关踏雪事清游,寒气脆貂裘。——张炎《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28、都道无人愁似我,今夜雪,有梅花,似我愁。——蒋捷《梅花引·荆溪阻雪》
29、桃未芳菲杏未红,冲寒先喜笑东风。——曹雪芹《咏红梅花得“红”字》
30、看来岂是寻常色,浓淡由他冰雪中。——曹雪芹《咏红梅花得“红”字》
——带冬字的诗句 50句菁华
1、岁功不得归颛顼,冬令何堪付祝融——【明代】刘基《立冬日作》
2、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3、渐*峥嵘骨,幸骑历冬秋——【宋代】梅尧臣《哀马》
4、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5、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6、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董思恭:《守岁》)
7、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梅》)
8、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冬至夜思家》)
10、一檐冬日送清温,疏竹萧萧覆短垣——【宋代】王之道《题许市接待院壁》
11、末路清愁常衮衮,残冬急景易駸駸。《长木晚兴》
12、冬夕宜晚睡,夏日思晨兴。《晨兴》
13、经冬少雨雪,所至苦水涸。《初春纪事》
14、初冬常忆宴梁州,百炬如椽满画楼。《初冬》
15、岂惟供晨餐,庶用备冬葅——【宋代】张耒《理东堂隙地自种菜》
16、冉冉晨雾重,晖晖冬日微。——《隆州道中》
17、远别当霜雪,留郎且过冬——宋·龙辅《赠外》
18、冬候常如此,将愁何处生——【明代】王微《闲居》
19、钟声送尽寒潮水,月落冬青杜宇啼——【明代】梦观法师《游白塔寺次伯温刘先生韵》
20、林梢释冬枯,土蘖壮春簇——【宋代】王令《姚坚老见约偶成》
21、东多高静乡,芳宅冬亦崇——【唐代】孟郊《送陆畅归湖州,因凭题故人皎然塔、陆羽坟》
22、冬雷震震,夏雨雪——汉·佚名《上邪》
23、夏热绿杨影满地,冬寒白树覆前庭——【宋代】释慧晖《偈颂三十首其一》
24、炎树信冬荣——【南北朝】鲍照《登庐山诗》
25、朝昏含景,夏凊冬温——唐·裴潾《前相国赞皇公早葺*泉山居暂还憩…十四首奉寄》
26、晚白菜肥蚕出火,冬青花落燕成家——【明代】桂衡《春暮》
27、春秋冬夏能无累,雪月风花都一连——【宋代】邵雍《春天吟》
28、此庆将谁比,献亲冬集书——唐·姚合《送朱庆馀及第后归越》
29、三衣了冬夏,一钵饱山林——【宋代】顾逢《赠僧足庵》
30、春来冰未泮,冬至雪初晴——【唐代】杨凝式《雪晴》
31、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32、已喜新冬三白有,不愁嗣岁二红无——【宋代】李曾伯《久雨之余隔窗闻雪简书院诸丈二首其一》
33、严冬校猎昌*县,上马方才赐贵妃——【明代】朱有燉《元宫词(一百三首)》
34、自古承春早,严冬斗雪开——唐·朱庆馀《早梅》
35、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唐·元稹《远望》
36、冬春朔四换,追随实终始——【宋代】钱时《余与吕守之买舟西归林常甫吴清淑吕伯起出饯》
37、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唐·杜甫《柏学士茅屋》
38、暘旱玄冥僭春令,狐裘羔酒貯严冬——宋·苏籀《冬日即事一首其一》
39、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唐·杜审言《旅寓安南》
40、孟冬初寒节气成——南北朝·谢灵运《燕歌行》
41、冬来欲问梅花使——宋·韩淲《菩萨蛮(十五夜,昌甫约赋,寄刘簿)》
42、丙辰冬,寓京师千佛寺,冰雪中作——清·顾贞观《金缕曲(二首)》
43、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唐·杜甫《悲陈陶》
44、舆梁久费支,冬涉犹病骻——宋·王洋《寄题安福凤林桥》
45、户开迎温风,冬墐可栖息——宋·杨时《土屋》
46、御冬须旨蓄,吾亦问生涯——宋·张耒《即事》
47、龙不冬躍,萤能夜飞——宋·邵雍《有时吟》
48、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宋·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49、瀼东瀼西一万家,江北江南春冬花——唐·杜甫《夔州歌十绝句》
50、穷冬硕果何曾食,沧海明珠不再还——宋·方回《送*王山长俊甫如武林五首其一》
——描写冬景诗句 50句菁华
1、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柳宗元《早梅》
2、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韩愈《春雪》
3、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崔道融《梅花》
4、飞雪带春风,裴回乱绕空。——刘方*《春雪》
5、蛾儿雪柳黄金缕。——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6、相思一夜梅花发。——房舜卿《忆秦娥·与君别》
7、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8、天寒地冻:形容天气特别冷。
9、冷丝丝:形容有点冷。例:“这屋子没生火炉,窗缝也没糊,给人冷丝丝的感觉。”
10、残雪:春天背阴处较晚融化的雪。
11、干冷:干燥而寒冷。例:今年的冬天无风无雪,干冷干冷的。
12、积雪:堆积一定时间和厚度的雪。例:“早上推开房门,只见地上的积雪已经尺把厚了。”
13、鹅毛大雪:形容状如鹅毛般大而轻的雪。例;“狂风过后,便下起了鹅毛大雪。”
14、冬雪:冬天的雪。例:“冬雪复盖了大地。”
15、寒气逼人:非常冷,多形容天气,例;数九以来,朔风吹,寒气逼人,这又是一个奇冷的冬天。
16、凛冽:寒冷。例:北风凛冽,大雪纷飞。
17、风暴:刮大风而且往往同时有大雨的天气气象,也用以比喻规模大而来势猛烈的事件或现象。
18、冷飕飕:形容风很冷。例:由于身体太弱。虽然穿得很多,但我还是感到冷飓耀的。
19、酷寒:形容天气北常人。例:“大兴安岭冬天是酷寒的。几乎天天下雪,整个山岭白茫茫的一片。”
20、死冷:死:很。很冷。例:“这是一个死冷死冷的冬天,刚一出屋,脸和鼻子就像用刀割的一样冻得难受。”
21、出了门,我不禁得吸了一口雨后的空气。这空气是那样的清新。我只见上星期开得烂漫的棘树花被寒风吓得落了下来,小区的野玫瑰的刺也不像以前那样结实了,一按刺,它就掉了下来,粉红色的花瓣也纷纷落下来。
22、只见天地之间白茫茫的一片,雪花纷纷扬扬的从天上飘落下来,四周像拉起了白色的帐篷,大地立刻变得银装素裹。我不禁想起一句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真美呀!
23、冬天来了,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有的人在冰上跳舞,真漂亮!柳树、杨树、还有数计的鲜花嫩草都枯萎了,只有松树和腊梅在严寒中挺立着。
24、冬天的乡村,由于没有了绿树如荫的点缀。显得有点破败,由于很少有人出来,也就显得有些冷清。只是到中午的时候,人们才陆陆续续地走出,在阳光好的地方聚成一团儿。山墙根下翻阅阳光的人们,用传统的姿势默默地坚守着这块地方,不笑而笑,无语自语。有的甚至把帽檐往下一拉,遮住整个脸,不一会就发出了熟睡的鼾声。冬天的人们特别的能睡,也算是对一年辛苦劳作的一种补偿吧。早晨,往往在太阳已经升起很高了,才会听到大人喊孩子起床吃饭的声音,有时还会听到孩子的哭声,大概是惊扰了他的香梦了吧。
25、香脸半开娇旖旎。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26、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27、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鲍照《梅花落中庭多杂树》
28、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李白《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29、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30、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31、黑夜天寒愁散玉,东皇海上张仙烛。侯家歌舞按梨园,石氏宾寮醉金谷。鲁家襜褕暗披水,雪花灯下甘垂翅。散帙高编折桂枝,披纱密甃青云地。霜白溪松转斜盖,铜龙唤曙咽声细。八埏蝼蚁厌寒栖,早晚青旗引春帝。展转城乌啼紫天,曈曚千骑衙楼前。《冬夜吟》作者:陈陶
32、花叶随天意,江溪共石根。早霞随类影,寒水各依痕。易下杨朱泪,难招楚客魂。风涛暮不稳,舍棹宿谁门。《冬深》作者:杜甫
33、萧条古木衔斜日,戚沥晴寒滞早梅。愁处雪烟连野起,静时风竹过墙来。故人每忆心先见,新酒偷尝手自开。景状入诗兼入画,言情不尽恨无才。《冬日》作者:韩偓
34、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白犬离村吠,苍苔壁上生。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木落禽巢在,篱疏兽路成。拂床苍鼠走,倒箧素鱼惊。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此时重一去,去合到三清。《冬日归旧山》作者:李白
35、投宿侵征骑,飞雪满孤村。
36、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37、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38、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39、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40、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柳宗元《早梅》
41、草秀故春色,梅艳昔年妆。——李世民《元日》
42、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郑燮《山中雪后》
43、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44、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李白《早春寄王汉阳》
45、窗前竹叶,凛凛狂风折。——张淑芳《满路花·冬》
46、不知何日始工愁。——王国维《虞美人·弄梅骑竹嬉游日》
47、中庭寒尽雪微销。——吴文英《浣溪沙·琴川慧日寺蜡梅》
48、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纳兰性德《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49、千点寒梅晓角中,一番春信画楼东。——杨慎《鹧鸪天·元宵后独酌》
50、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1、冰天雪地: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写叙事的诗句 40句菁华
1、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白居易《阴雨》
2、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杜荀鹤《送人游吴》
3、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王维《伊州歌》
4、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曹雪芹《残菊》
5、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搔。——杜牧《读韩杜集》
6、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7、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8、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草/赋得古原草送别》
9、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山中送别/送友》
10、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李颀《少室雪晴送王宁》
11、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12、赠远虚盈手,伤离适断肠。——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
13、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苏轼《临江仙·送王缄》
14、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辛弃疾《祝英台近·晚春》
15、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沈如筠《闺怨二首·其一》
16、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17、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史达祖《双双燕·咏燕》
18、想得玉人情,也合思量我。——孙光宪《生查子·窗雨阻佳期》
19、马上墙头,纵教瞥见,也难相认。——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20、归梦寄吴樯。水驿江程去路长。——陆游《南乡子·归梦寄吴樯》
21、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
22、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晏几道《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23、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曾几《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
24、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5、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26、四海皆兄弟,谁为行路人。——佚名《旧题苏武诗/别诗四首·其一》
27、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吴激《诉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28、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司空图《酒泉子·买得杏花》
29、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
30、满腹诗书漫古今,频年流落易伤心。——宇文虚中《在金日作·选二》
31、相见争如不见,多情何似无情。——司马光《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32、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周邦彦《大酺·越调春雨》
33、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朱淑真《眼儿媚·风日迟迟弄轻柔》
34、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柳如是《金明池·咏寒柳》
35、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赵佶《宴山亭·北行见杏花裁剪冰绡》
36、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晏几道《思远人·红叶黄花秋意晚》
37、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
38、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39、独上小搂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韦庄《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
40、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写春雨的诗句 40句菁华
1、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咸阳城西楼晚眺/西门》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3、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5、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7、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夏日杂诗》
8、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韦庄《台城》
9、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朱彝尊《桂殿秋·思往事》
10、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11、寒雨连天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12、寒雨连江夜入吴,*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3、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
14、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石孝友《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15、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
16、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17、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李重元《忆王孙·春词》
18、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19、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白朴《天净沙·夏》
20、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李商隐《春雨》
21、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佚名《风雨》
22、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2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24、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司马光《客中初夏》
25、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26、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
27、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28、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29、春雨细如丝,如丝霡霂时。——吟邵雍《春雨》
30、昨夜一霎雨,天意苏群物。——孟郊《春雨后》
31、一水鸣东西寺,春雨洗南北山。——章甫《题画》
32、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王禹偁《点绛唇》
33、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朱熹《春日》
34、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花。——赵师秀《有约》
3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初春小雨》
36、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
37、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苏轼《有美堂暴雨》
38、一畦春雨足,翠发剪还生。——刘子翚《园蔬十咏·韭》
39、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40、春雨鸣布谷,士膏三月足。——罗仲舒《芦苇*咏·前野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