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宗法 古代以家族为中心,按血统远近区别亲疏的法则。它包括封建社会规定的嫡庶、系统的法则和家族中祭祀、婚嫁、家塾、庆吊、送终等事情的家法。这种制度是为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巩固贵族世袭统治服务的,因此得以在封建社会中长期保存。
2、宗子 指嫡长子。依宗法,嫡长子要继承大宗,为兄弟族人所共尊。他有祭祀始祖的特权,要继承特别多的遗产,应受小宗的尊敬。宗子也是一宗之祖,地位特别高贵,故又叫“宗主”。
3、亲戚 在古代,“亲”表示的亲属关系比较广泛,儿女对父母可以称“亲”,父母对儿女也可以称“亲”。前者如《送东阳马生序》:“其将归见其亲也。”后者如《左传·隐公四年》记载卫国大夫石碏(què)杀掉谋杀国君的儿子石厚时,说石碏是“大义灭亲”。“戚”表示亲属关系时比“亲”疏远些,使用频率极低。汉代以后,“亲”主要表内亲,“戚”表外亲。“亲”与“戚”连用时,有时指父母兄弟等本宗同姓亲属,有时指内外亲属,包括本宗与外姻,即同姓本族与异姓外族姻亲。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4、丧服 旧时居丧时穿戴的服饰。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分为五等,称作“五服”,包括“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丧服制度反映了男尊女卑的观念,也反映了血统亲疏的等级。习惯上以五服之内为亲,五服以外为疏。
5、七庙 历代帝王为维护宗法制度,设七庙供奉七代祖先,太祖庙居中,左三昭,右三穆。后以“七庙”为王朝的代称。如: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过秦论》)
6、三纲 封建时代的一种道德规范,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合称。意思是臣要绝对服从君,子要绝对服从父,妻要绝对服从夫。最先由汉代董仲舒提出,后经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加以系统化,成为禁锢人们思想的一套封建教义。
7、五常
8、礼俗 即礼仪习俗。泛指婚丧、祭祀、交往等各种场合的礼节与习俗。
9、五礼 五种礼的合称。古代以祭祀的事为吉礼,冠婚的事为嘉礼,宾客的事为宾礼,军旅的事为军礼,丧葬的事为凶礼。
10、妾 最初指家庭的奴隶,后指贵族娶的“小妻”,实际上“小妻”是奴隶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结果,但地位仍极其低贱。如《邹忌讽齐王纳谏》:“妾之美我者,畏我也。”旧时正式婚配的妻子、夫人有时自己也称“妾”“贱妾”,这是自谦的说法。如《〈孔雀东南飞〉并序》:“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11、青庐 用青布搭成的棚,古代举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如《〈孔雀东南飞〉并序》:“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12、遇 诸侯之间不在规定的时间或地点忽然相见,就叫“遇”。如《左传》疏云:“遇者,草次之期,二国各简其礼,若道路相逢遇也。”事先没有约定,偶尔相逢,犹如人们在路上偶然相遇一样,在礼节上要比“朝”简单。
13、祖 古代饯行时的仪式,即出行之前祭祀路神,引申为在半路上为别人设宴送别。如《荆轲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14、封禅(shàn) 古代统治者不仅重视祭宗庙,也重视祭天地、山川。《白虎通》云:“礼曰: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山川。”
15、斋戒 古人在祭祀或进行重大活动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洁净身心,表示虔诚。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16、社稷 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叫“社”,谷神叫“稷”。后来就以“社稷”代表国家。如《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五人墓碑记》:“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17、牺牲 古代祭祀时把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叫作“牺牲”。做祭祀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叫“牺”;体全叫“牲”。古代又有“三牲”之说,指祭祀用的牛、羊、猪。后来也以鸡、鱼、猪为“三牲”。如《曹刿论战》:“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18、殓 指给尸体穿衣下棺。也叫“入殓”。
19、七七 旧俗人死后每隔七天祭奠一次,到七七四十九天为止。
20、坟墓 埋葬死人的地方。古时高出地面的葬人土堆叫“坟”,与地面相*的葬人场所叫“墓”。后世“坟”与“墓”并称,不再有所区别。旧时放在墓中刻有死者传记的石刻叫“墓志”;立在墓旁,刻载死者生*、表扬其功德的石碑叫“墓表”。
21、坐 以两膝着地,两股贴在脚跟上,是“坐”。两膝着地,直身,股不着脚跟,是“跪”。跪而挺腰耸身,叫作“跽”(jì)。
22、跪 与坐不同,往往在有急事或表示谢罪之时,直身,两股也离开了脚跟。所以前人指出跪与坐二者的区别是“跪危而坐安”。如《史记·刺客列传》:“荆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致光之言。太子再拜而跪,膝行流涕。”跪又表示对长者的尊敬。《论语》:“‘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这里的“舍瑟而作”,就是指曾皙放下瑟,从席地而坐到耸身直起腰来,与跪着相同,表示尊敬。
23、长跪 指挺直上身而跪,表示恭敬。如《〈孔雀东南飞〉并序》:“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24、拜 拜是古人常用的表示礼节的方式,就是行礼叩头。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拜礼。《周礼·春官·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
25、揖 古代作揖与后世不同,古人作揖是推手。《仪礼·乡饮酒礼宾厌介注》:“推手曰揖。”古人作揖,根据对象的不同,推手时有高*下之别。《周礼·秋官》:“土揖庶姓,时揖异姓,天揖百姓。”对庶姓,没有亲属关系,推手时稍微往下,叫土揖。对异姓,是指有婚姻关系的,则用时揖,*推手。对同姓,是同一个族的,就用天揖,推手时稍微举高。
26、臣 最初指男性的奴仆,跟女性的“妾”相对。后来成为君主时代官吏和百姓的统称。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另外,“臣”又是表示谦卑的自称。《墨子·公输》:“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
27、士 商、周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卿大夫下面是士,这种“士”通常担任卿大夫统治区域(即家)的家臣。春秋以后“士”又成了武士、文士的称谓,再以后便逐渐成了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通称了。如《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为人,仁而下士。”《?指南录?后序》:“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28、奴隶 为奴隶主劳动而无人身自由的人,常常被奴隶主任意买卖或杀害。最初的“众”“奚”“仆”“臣”“妾”都是奴隶。
29、劓(yì):劓也是古代五刑之一,是一种割鼻子的刑罚。这种刑罚大约起于商代。《史记·商君列传》记载:“行之四年,公子虔复犯约,劓之。”
30、膑(bìn):膑刑是古代的一种剔去膝盖骨的酷刑。《汉书·司马迁传》中“孙子膑脚”即指膑刑。
31、大辟:大辟是古代五刑之一,是一种砍头的刑罚。周、商、春秋、战国等时期,为死刑的通称。
32、车裂:车裂也是古代的一种酷刑,即将人头、四肢分别拴在五辆马车上,同时分驰,撕裂肢体。也称“辕裂”,俗称“五马*”,“秦惠王车裂商君”,商鞅就是受车裂之刑而死的。
33、凌迟:凌迟是古代最残酷的一种死刑。五代时开始在刑法外另设立凌迟一条。宋代凡是犯所谓“大逆”及“逆伦”等罪的人多用此刑,元代将凌迟(俗称“剐刑”)正式列入刑法之内,明清两代沿用。
34、弃市:弃市是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的一种刑罚。秦、汉、魏、晋各代,这种刑罚极为流行。隋唐两代以后,虽然没有列为刑罚种类,但是执行死刑,一般都用弃市。
35、明清科举简表
36、法国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红与黑》《基度山伯爵》《茶花女》《包法利夫人》的作者分别是罗曼罗兰、司汤达、大仲马、小仲马、福楼拜。
37、《钦差大臣》是俄国作家果戈理的讽刺喜剧,他另有长篇小说代表作《死魂灵》。
38、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另著有长篇小说《母亲》,散文诗《海燕》。
39、《阴谋与爱情》是德国杰出的剧作家席勒的长篇剧作。
40、《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最后的长春藤叶》是美国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代表作。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 50句菁华
1、经典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2、战国四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
3、楷书四大家:唐—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元—赵孟頫
4、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
5、四时八节中的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6、九族指:高祖曾祖祖父父本身子孙曾孙玄孙
7、*十大古典喜戏:《救风尘》《玉簪记》《西厢记》《看钱奴》《墙头马上》《李逵负荆》《幽阁记》《中山狼》《风筝误》
8、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9、*十部歌剧:《白毛女》《王贵和李香香》《小二黑结婚》《刘胡兰》《洪湖赤卫队》《草原之歌》《红霞》《刘三姐》《红珊瑚》《江姐》
10、十二时:夜半鸡鸣*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脯时日入黄昏人定
11、十三经:《易经》《尚书》《诗经》《周礼》《仪礼》《左传》《礼记》《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孝经》《尔雅》
12、七夕指:七月七日
13、*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
14、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齐云山
15、*四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腾王阁太白楼
16、古代四美女:西施(沉鱼)王昭君(落雁)貂禅(闭月)杨玉环(羞花)
17、宋中兴四诗人:陆游杨万里范大成尤袤
18、千古文章四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
19、有很高史学和文学价值的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
20、左思的三都赋指:蜀都赋(成都)吴都赋(南京)魏都赋(邺)
21、新来瘦,非千病酒,不是悲秋。
22、旧书塾使用的三种教本简称为三百千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23、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
24、五音:宫商角徵羽
25、五刑:(隋前)墨劓刖宫大辟(隋后)笞杖徒流死
26、死的五称:天子—崩诸候—薨大夫—卒士—不禄*民—死
27、五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本游记》《红楼梦》《金瓶梅》
28、五谷:稻麦黍菽麻
29、五彩:青黄红白黑
30、唐代以后的五代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31、造字六书: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32、六部;户部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33、戴望舒,浙江杭县(今余杭)人,*现代派诗人。《雨巷》是其成名之作,并由此获“雨巷诗人”的称号。
34、《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艾青,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35、《包身工》作者夏衍,浙江杭县人,现代著名剧作家。主要作品有剧本《赛金花》、《上海屋檐下》、《*细菌》。
36、海明威, 美国现代作家,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老人与海》 、《太阳照常升起》 、《永别了,武器》 和《丧钟为谁而鸣》。 勇气 是海明威作品的中心主题。
37、明代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西游记》
38、《陈情表》选自《 文选 》。李密,一名虔,字令伯,西晋(时代)文学家。《古文观止》评价: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
39、《*建筑的特征》作者 梁思成 ,建筑学家,曾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人民*的设计。著有《*建筑史》等。
40、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他的散文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是收入《背影》、《你我》诸集里的《背影》、《荷塘月色》、《温州和踪迹》之二的《绿》等抒情散文。朱自清的散文不仅以描写见长,并且还在描写中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他的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1948年8月拒绝接受美国的救济粮,因贫病在北*逝世。*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4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相传为孔子编定。原本只称为“诗”,儒家列为经典之一,故称《诗经》。编成于公元前六世纪,共305篇,故又称作“诗三百”。《诗经》从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500年间的社会生活。《诗经》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的文学创作道路。《诗经》以四言诗为主,间有杂言。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艺术手法。“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诗经》在章法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采薇》即是一例。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连绵词、叠字来状物、拟声、穷貌。
42、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文学家。代表作有诗歌《归园田居》、《饮酒》、《读山海经》,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以及辞赋《归去来辞》等。
43、《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家雨果,他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巴黎圣母院》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44、《老人与海》海明威:美国小说家。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45、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有《杜工部集》。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风沉郁顿挫。人们称杜甫的诗为“诗史”,称誉杜甫是 “诗圣”。
46、《琵琶行》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倡导“新乐府运动”。
47、《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编辑而成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共7篇,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
48、《过秦论》贾谊:世称贾太傅、贾长沙,也称贾生。西汉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
49、《师说》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散文家,诗人。和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 ”的倡导者,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文集》。
50、十恶不赦中的十恶指: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大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1、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
——江苏语文文学常识 40句菁华
1、《国语》是我国最早国别体史书,反映了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
2、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时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著有《孙子》,又名《孙子兵法》,13篇,古代称为“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3、《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西汉末刘向编定为33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4、《楚辞》是我国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它是西汉末年刘向搜集屈原及其弟子宋玉等作家的作品编辑而成。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故楚辞又称为骚或骚体诗。历代把“诗经”和“楚辞”合称“风骚”,既指文学才华,也指古诗两大传统。
5、《史记》,作者司马迁,字子长,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首创“纪传体”,分为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近3000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6、《汉书》,开创“包举一代”的纪传体断代史体例,为班固受诏而作。强调帝王正统,缺乏《史记》的批判精神,对历代帝王也多粉饰之词。
7、汉赋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兴起的一种新的文体。它是汉代出现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其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是汉代文学的代表。代表作家有:司马相如,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扬雄,代表作《甘泉》、《河东》、《羽猎》。二人合称“扬马”。
8、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撰有《说苑》《新序》,还整理修订了《战国策》《楚辞》等。
9、建安文学:指汉末至魏初以汉献帝建安时期为中心阶段的文学。
10、范晔字蔚宗,南朝宋史学家,有《后汉书》。《乐羊子妻》《张衡传》出于其中。
11、干宝字令升,东晋史学家、文学家,是我国第一部志怪小说集《*》的作者。《干将莫邪》、《东海孝妇》都出于此。
12、刘义庆,南朝宋小说家,著有我国第一部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轶事小说)。
13、“乐府”在文学史上有三个概念:原指朝廷所设的音乐机构,后来把这个机构所采集、创作的歌辞统称为“乐府诗”;后世把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称为“乐府”;宋、元、明时期的词、散曲和戏剧,因合音乐,有时也被称为“乐府”。
14、《玉台新咏》是南朝徐陵所编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木兰诗》,北朝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在*文学史上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被合称为“乐府双璧”。
15、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6、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称为“诗仙”。《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著有《李太白全集》。风格“清新飘逸”。
17、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被称为“诗圣”。安史之乱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尚书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组诗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还有写身世之慨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其诗有“诗史”之称。集子有《杜工部集》、《杜少陵集详注》等。风格“沉郁顿挫”。
18、骈文是一种和散文相对的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它的最大特点是讲究对仗,即所谓“骈偶”以四字句和六字句为主,又称“四六文”。古文又称古体文,是唐人对唐以前的文体的称呼。“古文运动”指唐代中叶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主张恢复先秦和汉代散文内容充实、长短自由、朴质流畅的传统,由韩愈,柳宗元发起。
19、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代表作有《无题》《锦瑟》。著有《李义山诗集》《樊南文集》。
20、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因排第七,世称柳七,又曾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他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著有《乐章集》。
21、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古文运动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为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有《醉翁亭记》、《秋声赋》、《六一词》等,结为《欧阳文忠集》。他的《六一诗话》是我国第一部诗话。
22、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追封温国公,亦称司马温公。北宋史学家、文学家,主编了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它与《史记》一起被誉为“史学双璧”。
23、李清照,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我国第一位女词人。主要作品有《武陵春》、《如梦令》、《声声慢》等,结为《漱玉词》。宋代婉约词派中成就最高者。提出“词别是一家”。
24、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元杂剧可分为旦本(女主角主唱)和末本(男主角主唱)两种,在结构上包括四折一楔子,每折戏只可用一种宫调演唱。
25、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有《窦娥冤》《倩女离魂》《墙头马上》《汉宫秋》。
26、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刘基、高启。
27、宋濂,字景濂,明朝“开国文臣之首”,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浙*田人,时称刘青田。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著有《郁离子》、《诚意伯文集》
28、汤显祖,字义仍,号海若、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因作家是临川人,且四部作品皆以神灵梦感来启开情节,故又名“临川四梦”。《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戏曲史上,他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
29、黄宗羲,字太冲,号梨洲,世称南雷先生或梨洲先生。撰有《明夷待访录》、《明儒学案》等。顾炎武,字宁人,号亭林,著有《日知录》。王夫之,字而农,世称船山先生,著有《船山遗书》。
30、清初“词家三绝”:指以陈维崧为首的阳羡词派、朱彝尊为首的浙西词派和独树一帜的满族词人纳兰性德。
31、王士祯,字子真,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是清初诗坛论诗上。
32、洪升,清代戏曲作家、诗人。代表作《长生殿》,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
33、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淄川(山东)人,清代文学家。主要作品为我国第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34、纪昀(yún),字晓岚,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有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和《纪文达公遗集》传世。《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的作品,采用六朝志怪的笔法,也是清代文言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35、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主要作品《红楼梦》(高鹗续后40回)为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古典小说,是*古典小说发展的高峰。
36、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为: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曾朴的《 孽海花》、刘鹗的《老残游记》,都是长篇白话章回小说。
37、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38、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39、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4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高考语文全国卷必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库 40句菁华
1、九宾: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由傧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
2、丈人:对老人或长辈的尊称。
3、假吏:临时充任的官吏。
4、宦骑:侍卫皇帝的骑马的宦官。
5、黄门驸马:宫中掌管车辆马匹的官。
6、《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东汉的历史,作者范晔。
7、太学:古代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学府。
8、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五部经书。
9、六艺:说法有两种。一种是,*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射骑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还有一种说法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
10、傅会:文章的组织、布局、命意、修辞,也作附会。
11、视事:官员到职工作。
12、乞骸骨:古代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意为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13、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14、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15、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16、《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7、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18、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19、大历十才子中,李益是一位边塞诗人,诗风很接近王昌龄,而且也是写七绝的能手。
20、三国:魏、蜀、吴。
21、“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22、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23、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24、岁寒三友:松、竹、梅。
25、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26、《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楚辞体是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的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以《离骚》为典型代表,故又称骚体。《离骚》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先河。
27、秦罗敷:秦是古诗中美女常用的姓,罗敷古代美女的通称。
28、床:古代的坐具。
29、青庐:用青布搭成的篷帐,是举行婚礼的地方。盛行于东汉到唐。
30、妾:旧时妇女谦卑的自称。
31、古代夜晚分为五个时段,称为五更或五夜。
32、建安:汉献帝年号。*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之外,往往还有庙号、谥号、尊号和年号。这些称号多见于史书。
33、建安风骨是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形成的文人集团所表现出的共同的文学倾向,他们高扬政治理想,展示强烈个性,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展现了东汉末年动荡的时代,形成了慷慨激昂、刚健有力的诗歌风格,所以称为建安风骨。
34、《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文选》,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抒情诗的最高成就,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誉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35、美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36、苏轼、苏洵、苏辙,均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苏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37、夏商周三代,姓氏一分为二,贵族男子称氏,贱者有名无氏。称姓是为了区别婚姻,避免同姓通婚。
38、夏商周三代,常以封地名、国名、官职名、居住地、职业技艺及祖先的字为氏。
39、干支纪日如:元丰六月丁丑。
40、下九:古代农历每月十九为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9.*:古人结婚要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指甲、乙、丙、丁;支,地支,指子、丑、寅、卯;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相适合,叫*。又指东、西、南、北、天、地。
——常见文学常识 40句菁华
1、“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2、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3、岁寒三友:松、竹、梅。
4、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5、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6、“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7、五金:金、银、铜、铁、锡。
8、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9、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
10、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
11、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骨,青莲居士谪仙人。——李白
12、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李清照
13、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14、对将军:麾下
15、擢:选拔,提拔。
16、阴:山北水南 阳:山南水北
17、河:黄河。 江:长江
18、重要城镇名,古今对照。
19、我国部分城市别称。
20、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1、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22、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23、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24、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 战国策
25、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26、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27、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28、三曹:曹操 曹丕 曹植
29、岁寒三友:松 竹 梅
30、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31、三代:夏 商 周
32、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33、新*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其作品是;龙须沟
34、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35、三从四德中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
36、三姑六婆: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37、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
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死去的帝王:先帝。
38、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驾”。
二、特殊称谓:
39、年龄的称谓:
垂髫:三四岁——八九岁。
总角:八九岁——十三四岁。
豆蔻:十三四岁——十五六岁(比喻人还未成年,未成年的少年时代称为“豆蔻年华”。)
弱冠:20岁。
而立:30岁。
不惑:40岁。
知天命:50岁。
花甲:60岁。
古稀:70岁。
耄耋:80岁、90岁。
期颐:100岁。
三、古代官职任免升降:
40、三山五岳:东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
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礼仪常识 40句菁华
1、礼仪的功能有哪些?
2、礼仪对社会的作用是什么?
3、应当如何对待中外礼仪与习俗的差异性?
4、什么是礼宾序列?它有哪几种主要的排列方法?
5、《礼记》中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
6、怎样学习礼仪?
7、在社交场合,男士留头发的标准是什么?
8、握手是交际场合最自然而常见的一种礼节,请谈谈握手的有关礼节。
9、与他人交谈时要注意什么?
10、接受问路有哪些礼仪要求?
11、收发手机短信有哪些礼仪要求?
12、父母对子女应注意怎样的礼仪细节?
13、登门拜访有哪些礼仪要求?
14、进门前先轻声敲门或揿按门铃,等到主人招呼进门后方可入内。
15、邻里之间礼仪应注意哪些规范?
16、餐馆服务有哪些礼仪要求?
17、喝酒的礼仪有哪五个基本要求?
18、西餐席次如何安排?
19、好的商务招待可从哪几方面去着手?
20、提前到会,以便做好相应的准备和安排;
21、坐姿端正;
22、谈吐文雅;
23、交换名片礼仪:
24、舞会的组织
25、拒邀礼仪
26、出席沙龙礼仪:
27、忌飞短流长:(东家长,西家短)
28、忌言而无信:(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29、忌忘恩负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30、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和沉稳;尊重他人。
31、坐姿:坐,也是一种静态造型。
32、鞠躬礼:鞠躬,意即弯身行礼,是对他人敬佩的一种礼节方式。
33、影剧院:观众应尽早入座。
34、骑自行车: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35、乘火车、轮船:在候车室、候船室里,要保持安静,不要大声喊叫。
36、游览观光:凡旅游观光者应爱护旅游观光地区的公共财物。
37、教师的行为举止:一个人气质、自信、涵养往往从他的姿态中就能表现出来。
38、拜访前的相邀礼仪:不论因公还是因私而访,都要事前与被访者电话联系。
39、进出电梯的顺序:*面电梯单行右站;无人驾驶电梯,陪同人员先进后出;有人驾驶电梯,客人先进、先出。
40、遇到车上装有行李,立即招呼门口的行李员为客人搬运行李,协助行李员装卸行李,并注意有无遗漏的行李物品。如暂时没有行李员,应主动帮助客人将行李卸下车,并携行李引导客人到接待处办理登记手续。?
——高考语文古诗词 40句菁华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姜夔《扬州慢》)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5、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6、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过秦论》)
7、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8、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陶潜《归去来兮辞》)
9、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0、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1、虑雍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12、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1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4、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15、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16、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元稹《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17、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18、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1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20、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史记" 屈原列传》)
21、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明朝" 解缙)
22、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
2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4、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
25、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 高适(别董大))
26、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唐 岑参〈逢人京使〉)
27、*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 李白《早发白帝城》)
2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唐 李白《论诗》)
2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30、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3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3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 杜甫《月夜忆弟舍》)
33、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34、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
35、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 王之涣。《出塞》)
36、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唐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一)
37、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唐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二)
38、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元.关汉卿《窦娥冤》)
39、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元.李开先《宝剑记》)
40、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明.刘基《卖柑者言》)